本草纲目-五畜适为益——虫、鳞、介、禽、兽部本草虫部蜂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别名:蜂糖、石蜜、石饴、岩蜜。

    《本草纲目》记载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治心腹血刺痛,及赤白痢,同生地黄汁各一匙服,即下。

    释名

    蜂蜜是周密、精到地集成的,所以叫做蜜。原有说法叫石蜜,是因为生长在岩石间的药效比较好。现在直接叫蜂蜜,这是正名。

    集解

    石密生长在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和许多山石间,白色像膏状的比较好。石蜜就是崖蜜,在高山岩石间形成,青色,味道稍稍有点酸,吃了以后让人心烦,酿这种蜜的蜂是黑色的,像虻。木蜜是悬挂在树枝上做成的,清白色。土蜜在土中作成,也是清白色,味道酸。在人家中以及树洞中酿成的蜜也是白色,而味道浓厚甜美。当今晋安檀崖多土蜜,听说最好。东阳临海等地,以及江南向西等地多产木蜜。于潜、怀安等县多出产崖蜜。也有在树木上、人家中酿的蜜。以上各种蜜在煎煮时如果有杂质,则不可以入药。必须亲自看着没有杂质才行。另外也有人说,普通的蜜也有在木上、土中做的。北方土地干燥,多在土中;南方土地湿润,所以多在木上。崖蜜是另一种蜂酿成的,在南方崖岭间,或土窖中。人不能到达那些地方,但可以用长竿剌破蜂巢,让蜜流出来,用器皿盛取,多的有三四石,味道有些酸,绿色,入药比一般的蜜好。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南方的许多山,在幽僻的地方出产蜂蜡。蜜蜡所附着的地方都是悬崖峭壁,不是攀援能到达的。只能从山顶把人用篮子系下去,才可以采到蜂蜡。蜂看到有人来取便飞走了,有像雀一样的鸟成群飞来把人采剩下的蜂蜡啄食干净,这种鸟叫灵雀。到春天的时候,蜂还会回到这个地方,人们也保护这个地方不受破坏。这个地方就被称为“蜜塞”,这种蜜就叫石蜜。

    蜂蜜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祛除心腹邪气,补五脏的不足之处,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各种疾病,调和百药。长时间服用,可以强心志,使身体轻松,延缓衰老。还可以调养脾气,祛除心烦,下饮食,治疗肌肉疼痛、口疮,使人耳聪目明。还可治疗牙疳齿龋、眼睑赤烂。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维生素B、维生素C、淀粉酶、镁、磷、钙、钾、铁等。

    健康效果

    蜂蜜有保护血管、通便降压的功效;可以改善肝功能,增强体质,减肥,预防糖尿病,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是防病健身不可多得的佳品。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蜂蜜水取适量蜂蜜加入温水即可。常食用蜂蜜水有预防便秘、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还有减肥的功效。用蜂蜜水洗脸可以使脸部洁白细嫩、自然红润、富有光泽,减少皱纹,有美容功效。用蜂蜜水洗发,可以使头发光亮乌黑。

    蜂蜜

    白醋汁将蜂蜜和白醋按一定比例调配好,每日饮用有减肥的功效。还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对高血压、高血脂等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名称制作方法姜蜜膏生姜汁、蜂蜜同置锅中煎煮,至稠黏如膏时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取一小部分,以沸水冲化饮用,每日2次,适用于肺寒、肺燥型久咳不愈者。二仁蜜汤将核桃仁、甜杏仁、一小块捣碎的生姜放入碗中,加水用旺火煮沸后加入蜂蜜调匀,文火再焖10分钟即可食用。此汤有温肺润燥、止咳平喘祛痰的功效,适用于肺虚型哮喘病人。

    蝎

    别名:主薄名、杜白、虿尾虫。

    《本草纲目》记载

    主治小儿惊痫风搐,大人痎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

    释名

    江南原来没有蝎子。开元初年有一个主簿,把蝎用竹筒盛着过江,到现在到处都有了,所以俗称为主簿虫。蝎的毒在尾巴上。现在入药用全身的,药名叫全蝎;有用尾巴的,叫蝎梢,它的药力尤其强。

    集解

    蝎子出自青州,形体紧小的比较好。幼小的蝎子多趴在老蝎子背上,幼子白色,像稻粒。陈州古仓有一种蝎子,形状像钱,蜇人必死。蜗牛能吃蝎子。在青州山中的石头下面可以捕到蝎子:慢火烤,或在烈日中晒,等到蝎子渴时,用青泥喂它;等它吃饱了,用火逼杀。这种蝎子颜色多为赤色,可以增加体重来出售。但使用者要先除去它吃的土。蝎分雌、雄。雄的蜇人,痛局限在一处,用井中的泥敷一敷即可止疼;雌的蜇人可以牵连几处都痛,需要用瓦沟下的泥敷上。蝎的形体像水黾,八足,长尾,有节,青色。现在的人捕获它多用盐泥喂养,入药时去足,焙用。古人说,被蝎子蜇的人,可以用木碗盖上被蜇处,慢慢就好了,这是有神效的秘方。

    蝎

    气味:甘、辛,平,有毒。

    主治:蝎是治风的要药,风证都可选用蝎入药,无论大人、小儿均可服用。可以治疗各种邪风瘾疹,以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手足抽搐等症。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钾、钠、钙、镁、维生素B等。

    健康效果

    蝎子的功效有调节人体机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等,对神经系统病症、心脑血管疾病、乙肝、肾炎、胃炎、皮肤病及肝癌等多种疑难病症有独特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蝎酒蝎子洗净放入烈酒中浸泡一个月,即可饮用,每次一杯。蝎酒可以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对风湿有独到作用并且对治疗脉管炎、血栓闭塞、心血管病、各种肿瘤、三叉神经痛等症有辅助作用。炸蝎子蝎子洗净放入油锅炸熟即可。此菜对风湿带来的关节疼痛有异常疗效。而且有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于消化道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均有疗效。

    蝎子海参

    煲老鸭将蝎子放在胶袋里,注入热水,使其排尿,然后洗净。海参用热水泡发,切段。光老鸭去脏杂、尾部,切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洗净捞出。猪瘦肉洗净,与其他原料一起,加生姜倒入煲中,加水,大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此煲具有养阴补肾、通经活络之功效,既能对冠心病、风湿和类风湿病产生辅助疗效,又是冬日里清润滋补的靓汤。

    土茯苓

    炖蝎子新鲜土茯苓刨成片,备用。先将蝎子放入热水中,使其排尿,然后洗净捞出。将蝎子、土茯苓和瘦肉一起置入煲中,加适量水,炖2小时即可。此汤口感甘甜清润,经常服食可祛风、解毒、止痛、通络,且对消化道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均有一定的疗效。

    蚯蚓

    别名:地龙子、寒蚓、XCF007.TIF;%22%22,蟺、曲蟺、土龙、附蚓、歌女等。

    《本草纲目》记载

    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肾脏风注,头风齿痛,风热赤眼,木舌喉痹……

    释名

    蚯蚓爬行时,先弯曲再伸展,它形成的土堆就像山丘,所以叫蚯蚓。别名XCF020.TIF;%52%52,蟺、曲蟺,是在描述它的形状。它像鳝鱼一样弯曲,像蛇一样行走。随性而行,遇到物体就弯曲。据说,蚯蚓可以使云雨兴起,又知道阴晴,所以有土龙、龙子之名。它的鸣叫声很长,所以又叫歌女。在路上被踩死的蚯蚓,就叫干人踏,入药效果更好。

    集解

    白色颈部的蚯蚓,生于平原的土壤中,三月份采取,暴晒让它变干。这种蚯蚓入药都是用老蚯蚓。据说得到之后去掉土,然后用盐腌一下,在太阳下暴晒一会儿就变成水了。蚯蚓的粪便叫做蚓蝼,也叫六一泥,因为蚯蚓吃细泥,粪便中无沙石,可用来合制丹药、封堵锅具的裂缝。现在肥沃的土壤中到处都有,孟夏时节开始出来,仲冬就蛰伏盘结。雨天就在下雨之前出来,晴天就在夜里鸣叫。有人说蚯蚓缠结能变化成百合。蚯蚓是土中的精灵,没有心,交配不分对象,会与蛗螽同穴。有经验的人说,蚯蚓咬人后,人就像患大麻风病,眉毛胡须都脱落,可用石灰水浸润。这个物种有毒,据说崇宁来年,陇州兵士夏天光脚走路,被蚯蚓咬,没救过来。又过了几日,又有人被咬中毒,有人告诉用盐水浸泡,并饮一杯盐水,就痊愈了。

    蚯蚓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蚯蚓化成水,可以治疗伤寒。可治伏热发狂、神志不清、大腹黄疸。温病、大热狂言等,饮汁都可以治疗。炒成屑可以去除蛔虫。用葱化汁可治耳聋。干蚓炒末可疗蛇伤毒。还可以治疗大人、小孩小便不通,以及急慢惊风、头风齿痛、风热赤眼、鼻息肉,亦可解蜘蛛毒。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B、铁、钙等。

    健康效果

    食用蚯蚓制品有改善身体疲劳状况、降低胆固醇、降血压以及预防神经痛和便泌等疗效。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地龙酒地龙酒是用鲜蚯蚓加入中草药和优质大曲酒精心酿制而成。经常饮用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症。炸蚯蚓蚯蚓洗净入油锅炸熟即可。此菜营养价值极高,有滋补作用可以预防脑血栓,对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黏稠症等有治疗作用。

    蚯蚓

    胡椒豆将蚯蚓干、黄豆洗净浸泡。沙锅加适量清水,加黄豆、胡椒,煮至黄豆将熟,加入蚯蚓干、盐,煮至黄豆烂。可分多次取食。本品营养丰富,具有祛风、镇静、止痉之功效,可用来做癫痫病的辅助调理食品。

    蚯蚓

    炒鸡蛋将蚯蚓洗净切段,下沸水焯一下。将3个鸡蛋打入碗中,搅打均匀。锅内加油烧热,放葱、姜、蚯蚓煸炒几下,倒入适量料酒,盖上锅盖焖一会。再倒入鸡蛋煸炒,放精盐、味精,炒至蚯蚓、鸡蛋熟即可。此菜可补虚利咽、滋阴润燥,是慢性肾炎、热毒肿痛、虚劳吐血等症患者的食疗菜肴。

    蝉

    别名:蚱蝉、蜩、齐女。

    《本草纲目》记载

    小儿惊哭不止,杀疳虫,去壮热治肠中幽幽作声。

    释名

    蛴螬化成腹蜟,腹蜟裂背而变化成蝉。“腹蜟”就是“在腹中孕育”。“蝉”就是“变化相互禅让”。据说齐国王后因怨恨齐王而死,死后变成了蝉,所以蝉又有个名字叫做齐女。还有一种说法是美人庄姜是齐侯的女儿,长得螓首蛾眉。螓也是蝉的名字,人们为此隐讳不说“蝉”,直接呼其为“齐女”。

    集解

    蝉是各种蜩的总称,都是蛴螬、腹蜟变化而成的,三十天就死去;都是方头广额,两翼六足,用胁发声鸣叫,吸风饮露,只尿不拉粪。古人在夜里用火捕蝉,叫做耀蝉。蝉生在杨柳树上,五月间采取,蒸干,以便食用。但要仔细保存,不要被蛀虫蛀掉。

    蝉

    气味:咸、甘,寒,无毒。

    主治:可以治疗小孩惊痫夜啼、癫病,可以治生育时胞衣不出,有堕胎的作用。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钙、磷、维生素B等。

    健康效果

    蝉含营养物质丰富,有益精牡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的作用,对咽喉肿痛也有疗效。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炸金蝉蝉洗净下油锅炸熟即可。此菜味道鲜美、香酥可口,营养丰富,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有补肾、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遗尿、肠炎、声音嘶哑等病症。

    鳞鲤鱼

    《本草纲目》记载

    煮食,治咳逆上气,黄疸,止咳。治水肿脚满,下气。

    释名

    鲤鱼的鳞有十字交叉的纹理,所以称之为鲤。这种鱼即使因缺水死去,鳞也不变白。兖州人称红鲤鱼为玄驹,白鲤鱼为白骥,黄鲤鱼为黄骓。

    集解

    原生于九江湖泽之中,现已处处都有,它的胁部有一道鳞,从头至尾,不分大小,都有三十六片,每一个鳞片都有小黑点。众多鱼类中,只有这个品种最好,所以称之为上好的食品。鲤鱼被称为众鱼之长,它形体可爱,又有神奇的变化,甚至传说它可以飞跃江河湖泊,因此仙人琴高乘它而行。如果山上的水中有这种鱼,则不可以吃。

    鲤鱼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煮食可以治疗咳逆上气、黄疸,还可以止渴;可以治疗孕妇的身体浮肿、胎气不安,还有催奶的功效。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维生素A、维生素D、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蛋白酶、钙、磷、铁等。

    健康效果

    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高,经常食用能很好地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多吃可以健康长寿。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猪蹄鲤鱼汤鲤鱼去鳞、去内脏;猪蹄去毛,洗净、切开。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盐等调味品,两者同煮,煮至肉熟汤浓即可。此汤又名催乳汤,有通窍催乳的作用,适于产后浮汁不下或乳汁过少者食用。

    青鱼

    别名:XCF008.TIF;%30%30鱼。

    《本草纲目》记载

    同韭白煮食治脚气脚弱烦闷,益气力。

    释名

    “青”也写作“鲭”字,名字是用它的颜色来命名的。体型大的叫做XCF009.TIF;%20%20,鱼。

    集解

    青鱼生长在江湖之中,南方多产之,北方偶尔会有。何时捕捞没有固定、准确的时间。长得很像鲩鱼,但背部是正青色。南方人多用它来做腌鱼,古人说的五侯鲭就是它。它头部的枕骨蒸过晒干后形状像琥珀,荆地楚人把它煮熟后制作成酒器、梳子、篦子,特别漂亮。过去有人说它可以替代琥珀,这是不对的。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可以治疗脚癣湿疹,祛除烦闷,增强体力。和韭白同煮,可以治疗脚气。

    头中枕

    主治:平水气,可治气血凝滞引起的心痛。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硫胺素、核黄素、硒、碘等。

    健康效果

    青鱼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预防癌症的功效,经常食用还对高血压、高血脂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青鱼汤青鱼切段,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调味品,煮熟即可。此汤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滋补佳品。青鱼粥青鱼切小块,和粳米熬粥,煮熟即可。食用此粥可以调节肠胃,促进消化,适宜老年人食用。长期食用可治疗脾虚、烦闷湿痹。

    鲫鱼

    别名:鲋鱼。

    《本草纲目》记载

    合五味煮食,主虚羸。

    释名

    据说鲫鱼出行时,一个跟着一个,以相即也,所以叫作鲫;因为相依附,所以又叫作鲋鱼。

    集解

    鲫鱼,所有湖泽都有,形状像小鲤鱼,色黑而体肥,肚子大,脊背隆起。大的可达三四斤重。这种鱼喜欢偎于泥,不食杂物,所以能够补胃。冬天的鲫鱼肉厚子多,味道特别鲜美。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青林湖的鲫鱼,长二尺,特别肥美,食用可以避寒暑。东方朔《神异经》中也记载:南方湖中多鲫鱼,长数尺。《吕氏春秋》中说,鱼类中的美味要属洞庭湖中的鲋鱼。由此来看,鲫鱼成为上等佳肴的说法自古就有。

    鲫鱼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鲫鱼做成汤可以治疗胃口不好、食欲不振,调理五脏。与白矾烧研后饮服,治疗肠风血痢。与绿矾煅研后饮服,治反胃。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钙、磷、铁等。

    健康效果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健脾利湿,和中开胃,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尤适宜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清蒸鲫鱼鲫鱼去鳞和内脏,洗净,加入调味品,放在锅上蒸熟即可。经常食用有滋补功效。尤适宜久病初愈的人滋补用。

    鲈鱼

    别名:四鳃鱼。

    《本草纲目》记载

    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多食宜人,作鲊尤良。

    释名

    黑色曰卢。这种鱼白地黑花纹,因此而得名。淞人叫它四鳃鱼。

    集解

    鲈鱼出自吴中之地,淞江地区盛产,四五月份才出。长度仅有数寸,形状略微有点像鳜鱼,可是颜色为白色,有黑点,巨大的嘴,细细的鳞片,有四个鳃。据记载,吴人将淞江鲈鱼献给隋炀帝,隋炀帝大加称赞。

    鲈鱼

    气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补五脏,益筋骨,调理肠胃。益于肝肾,利于保胎。多吃有益于人体,腌制的鱼更好;暴晒干的味道特别香美。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尼克酸等。

    健康效果

    鲈鱼营养丰富,可补血健身,经常食用有促进消化、止咳化痰的作用,还是减肥美容的佳品。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清蒸鲈鱼鲈鱼洗净,放入盘中,加入葱丝、盐等调味品,放在锅里,蒸20分钟即可。经常食用有止咳化痰、滋补肠胃的作用,可治疗消化不良、小儿积食、慢性胃病等。能促进手术后伤口愈合。孕妇食用此菜还有安胎下奶的功效。五味子鲈鱼汤鲈鱼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五味子和盐等调味品,煮熟即可。食用此汤可滋补身体,对失眠多梦、心悸心慌、慢性腹泻等症均有疗效。

    虾

    《本草纲目》记载

    法制,壮阳道;煮汁,吐风痰;捣膏,敷虫疽。

    释名

    “鰕”音同“霞”,俗称为虾,因为它用水煮就变红像红霞一样。

    集解

    江湖中出产的大而颜色发白,小溪中出产的形小而颜色发青。都是磔须钺鼻,背部有段节,尾部有硬鳞,多足而且喜欢跳跃。它的肠属脑,子则在肚外。虾品种有很多:米虾、糠虾是以精粗命名的;青虾、白虾是以颜色命名的;梅虾,因为梅雨时节有而命名;泥虾、海虾是以它的出产地来命名的。岭南有一种天虾,它的卵大得就像蚂蚁,秋后成群的卵落入水中就变成了虾,人们用它来做腌食。凡是大虾,蒸后晒干,去掉壳就叫它虾米,蘸姜醋来吃,是为美味。

    虾

    气味:甘,温,有小毒。

    主治:生水田和沟渠中的虾有毒,腌后毒性更大。在密闭的容器中盛上热饭并腌食,可以把人毒死。捣碎敷可治五野鸡病、小儿赤白游肿。做成羹食用可以洽鳖瘕、痘疮,催乳汁。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维生素A、蛋白质、钙、磷、钾、钠等。

    健康效果

    虾是一种蛋白质非常丰富、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具有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以补钙。孩子、孕妇、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尤适宜食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虾米粥虾米和粳米同煮,煮至软烂即可食用。此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有效减少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生。还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等症。尤适宜老年人及病后初愈的人食用。

    海马

    别名:水马

    《本草纲目》记载

    妇人难产,带之于身,甚验……暖水脏,壮阳道,消瘕块,治疗疮肿毒。

    释名

    海马是鱼虾类的。形状像马,因此而得名。

    集解

    海马出自南海。形状像马,长五六寸,属虾类。南州《异物志》中说,大小像守宫(蜥蜴的一种),黄褐色。它的头像马,身子像虾,背部弯曲,有竹节纹理。《异鱼图》中说,渔人用密密的渔网打鱼时,它常挂在网上,收取晒干,以雌雄配成一对。妇人难产时手里拿着这种东西就容易生产。又有人说,将海马、赤斑蜘蛛、冯夷水仙丸一同服用,可以居于水中。可惜的是水仙丸到底是何物现已无从得知了。

    海马

    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治妇人难产,还可以治疗血气痛,消除肿块,治疗疔疮肿毒,温肾,壮阳。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铁、钙等。

    健康效果

    具有补肾壮阳、强身健体、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对于神经系统的疾病更是特别有效。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海马酒海马一对放入烈酒中浸泡一个月,即可饮用,每次饮用一杯。此酒有补肾壮阳之功效,长期饮用可以治男性腰膝酸软、阳萎不举等症。海马小米粥小米熬粥,熬好后加红糖。用小米红糖粥送服海马粉。此粥可调经、催产,适宜于妇女难产、血崩。

    蛤蚧

    别名:蛤解、蛤蟹、仙蟾、蚧蛇、大壁虎。

    《本草纲目》记载

    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释名

    蛤蚧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而得名,仙蟾是因为它的形状而得名。岭南人称蛙为蛤,也是因为蛤蚧的头和蛙、蟾相似。

    集解

    蛤蚧生长在岭南的山谷、城墙或大树间。据称雄的为蛤,雌的为蚧,它的形状与大守宫类似,头像蟾蜍,背部附有细鳞,呈浅绿色,上面有土黄色斑点。身长一尺左右,尾巴稍短。蛤蚧叫的声音很大,一般居住在古树洞里,属于守宫、蜥蜴一类。广西横州一带盛产蛤蚧,雌雄上下呼叫多日,感情融洽就开始交配,两个相互交抱于一起,会自行落在地上。人们此时去捕捉,它们也毫不觉察。捉到后用手使劲掰,即使死了也难以分开。此时用熟稿草将它们细细缠起来,蒸熟后晒干出售,制成中药,效果非常好。正常情况下捕捉到的,无论雌雄,只能用于做寻常药物罢了。它们的药力一般集中在尾部,尾巴不全就会丧失效果,所以一般捕捉时要避免它们咬断尾巴自行逃跑。

    蛤蚧

    气味:咸,平,有小毒。

    主治:定喘止咳,补肺虚,对久咳不愈、虚劳咳嗽有很好的疗效。可治气液衰少、阴血枯竭等症。对跌打损伤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氨基酸、胆固醇、脂肪酸、肌肽、胆碱、肉碱、鸟嘌呤等。

    健康效果

    增强机体活力,补充身体的亏损,又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此外,蛤蚧还有补益肺肾、平喘止咳的功效,用于治肾双虚、气喘咳嗽。

    介部鳖

    别名:甲鱼、团鱼、神守。

    《本草纲目》记载

    除老疟疟母,阴毒腹痛,劳复食复,斑痘烦喘,妇人经咏不通,产难,产后阴脱,丈夫阴疮石淋,敛溃痈。

    释名

    鳖行走时别脚,所以叫它鳖。鳖没有耳朵,可守神,神守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如果鱼群有三千六百条,在蛟龙的引领下就可以飞走了,要是有一只鳖守护就可以避免,所以鳖的名字为神守。

    集解

    鳖与龟是同类、水陆两栖,穹脊和胁相连。龟,甲壳中裹着肉;鳖,肉里裹着甲。鳖在水中时,上面一定有漂浮的泡沫,这叫鳖津。人们依据这个捕捉它。今有捉鳖的人,拍手作声,看见鳖津而捉,从不失手。有人说,常在水中的鳖精叫做XCF021.TIF;%55%55,,只要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捉到它。而只要扬子鳄一叫,鳖就会躲藏起来。相传,鳖害怕蚊子,生鳖被蚊子叮咬就会死去,死鳖与蚊子一起煮就会腐烂,而熏蚊子也用鳖甲,这就是物种相生相克的道理。

    鳖甲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可以消腹中的肿块,祛息肉,消除淤血,止腰痛。还可以滋阴补气,对小儿惊痫、妇女经脉不通、难产、产后阴脱等症均有疗效。

    鳖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可以补充元气,治久痢。还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腹内积热。有祛血热和补阴虚的功效。

    鳖头血

    主治:可治疗中风和脱肛。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维生素A、维生素E、胶原蛋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铁等。

    健康效果

    鳖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级水产品,它有活血化淤、滋补强身的功效,通常将它作为病后或手术后身体虚弱者的滋补保健食品,同时还有防癌治癌作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淮杞

    鳖肉汤枸杞和鳖肉同煮,汤味鲜美,营养丰富。此菜可以健胃、固肾、补养精血,另外还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女性常吃此菜能润肤、乌发、延缓衰老,使人显得年轻、漂亮、有神。猪油炖鳖鳖去内脏切块,连鳖甲一起炖,加入猪油、清水适量,食盐少许,炖熟即可。此菜有滋阴、凉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疟疾等症。

    甲鱼

    山楂汤将鳖去壳、头、爪后洗净切块,与山楂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和调味品烧煮,至熟烂后即可食用。此汤可以补元气,还可以活血化淤,散结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力,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杜圆红枣

    甲鱼汤将桂圆洗净,红枣去核,与脱去四肢表皮和内脏的鳖一起放入清水中炖煮,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此汤适宜心悸失眠和精神恍惚、多梦的人食用。

    牡蛎

    别名:牡、蛎蛤、古贲、蚝。

    《本草纲目》记载

    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粉身,止大人、小儿盗汗。

    释名

    蛤蚌都是胎生或卵生。唯独牡蛤是变化而生的,纯雄性的,没有雌性的,所以用牡命名。叫蛎和蚝是说它粗大。也有说法是向左看的就是雄性的,因此叫做牡蛎,向右看的就是雌性的,叫做牝蛎。但是这种说法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集解

    牡蛎生活在东海,没有固定的采收季节。现在东海、永嘉、晋安等地都有。十一月份收取,越大的越好。它是附着在石头上的,并且口朝上生长。把腹部朝南举起来,口就斜向东,这就是向左看。而出自广州南海的多向右看。牡蛎附着在石头上,相连成片就像房子一样,通常叫它蛎房。晋安人也叫它蠔莆。它刚出生时就像拳头那么大,渐渐四面长大,长至一二丈,突出的就像山一样,所以叫做蠔山。每一蛎房内有一块肉,来潮时,各蛎房都打开,一旦有小虫进入,就合起来充饥。海边的人捉到牡蛎就凿开蛎房,用火烤,把蛎肉作为美食。南海人用蛎房砌墙,烧成灰来粉刷墙壁,把它的肉叫蛎黄。

    蛎房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

    主治:可以治伤寒、温疟寒战。长时间服用可以强筋健骨,益寿延年。还可以祛除留在经络、关节和营卫的邪热、游走的虚火,治心情烦躁、胸中气结,止汗止渴。有补肾安神的功效。磨成粉,擦身子,可以止大人、小孩盗汗。

    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煮食可以补虚和中,解丹毒。拌姜、醋生吃可解酒后烦热和口渴的症状。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氨基酸、肝糖元、牛磺酸、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D、铜、锌、锰等。

    健康效果

    牡蛎是名贵海珍,它不仅味道鲜美,滋补保健作用也为古今中外所称道,可以强身健体,对肝炎、结核、心血管系统疾病、老年智力衰退、肿瘤等症也有辅助治疗作用。还可以使皮肤滑润,延缓皮肤衰老,减少皱纹,是很好的美容食物。牡蛎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享有“海底牛奶”的美称。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皮蛋

    牡蛎粥皮蛋洗净切块,和牡蛎肉、粳米同煮,煮至软烂即可。此粥软糯香滑,清香可口,有滋阴、降火的功效,尤适宜操劳过度者进补食用。经常食用面色红润,有美容作用。

    鸡蛋

    炒牡蛎牡蛎洗净,鸡蛋打碎,像煎鸡蛋那样做熟即可。此菜简单易做,营养丰富,有滋补作用,适宜身体虚弱者食用。经常食用可以治胃炎、胃酸过多等症。

    紫薇花牡

    蛎火腿汤将牡蛎肉、紫薇花、火腿肉、玉兰片、冬菇分别洗净,切成片。放入烧好的水中煮熟,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此汤具有滋阴养血、止血、健脾开胃、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虚损、烦热、产后血崩、带下、疮毒、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海蛤

    《本草纲目》记载

    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血结胸,伤寒反汗搐搦,中风瘫痪。

    释名

    海蛤是海中各种蛤烂壳的总称,不是专指一种蛤。旧本说,海蛤又叫魁蛤,认为这两者是同一种生物,其实是错误的。

    集解

    海蛤生于东海。现在登州、莱州、沧州、南海等地海流湍急处都有,四五月份在海滩的沙子里就可以找到。海蛤大的像棋子,小的像油麻仁,颜色为黄白,或者黄赤相杂。海蛤不是同一类蛤,是各种蛤的壳,天长日久表面被冲刷得光滑晶莹,不能分辨出它是哪一种,所以统称为海蛤。那些表面粗糙、外形像半颗杏仁的叫犭屯耳蛤,不能作药用。

    海蛤

    气味:苦、咸,平,无毒。

    主治:可以治咳嗽、胸痛寒热、水气浮肿、小便不利、妇女崩漏带下、阳痿、痔疮、胸胁胀痛、腰痛,有止消渴、润五脏、清热利湿、化痰的功效。还可用来治疗妇女血淤结胸、伤寒病汗出不透而出现抽搐、中风瘫痪等病证。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核黄素、钾、钠、钙、镁等。

    健康效果

    蛤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食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花蛤蔬菜汤花蛤洗净外壳,和南瓜、番茄同煮即可。此汤可以降低胆固醇,经常食用可滋阴明目、软坚化痰。

    田螺

    别名:田蠃。

    《本草纲目》记载

    利湿热,治黄疽。捣烂贴脐,引热下行,止噤口痢,下水气淋闭。

    集解

    田螺生在水田以及湖泽两岸。圆形,大的像梨、橘,小的像桃、李,煮熟可食用。它的形状像蜗牛而尖长,青黄色,春夏两季采收。螺是属于蚌类的。它的壳有螺旋一样的纹理,它的肉会随月亮的盈亏而变化。

    肉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可以醒酒。煮成汁,加珍珠、黄连研末,注入眼中,可以止眼痛。还可利大小便,祛除腹中结热,治目下黄、脚气肿、小腹急硬、小便赤涩、手足浮肿。生的浸泡取汁饮,止渴。捣成肉,外敷可以治疗热疮。还可以清热利湿,治疗黄疸;捣烂了贴肚脐,可以引热下行。取汁涂抹可以治痔疮、狐臭。

    壳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可以止泻,治反胃,还可以治疗身上的脓疮。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E、钙、磷、铁、锌、钾等。

    健康效果

    可治疗黄疸病、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关节炎、小儿软骨病及浮肿等症状,外敷可以治阑尾炎、肾炎。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螺肉丝瓜汤螺肉洗净和丝瓜同煮,加入适量的调味品即可。此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预防黄疸病,治疗脚气、痔疮等功效,还可以美白皮肤,有美容的功效。枸杞田螺汤将螺肉和枸杞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调味品即可。常喝此汤可预防黄疸病,有补肝肾、清热解毒的功效,尤适宜体虚者食用。

    蚌

    《本草纲目》记载

    止渴除热,解酒毒,去眼赤。

    释名

    蚌与蛤属于同类,但却是外形不同的两种生物。长形的通常称为蚌,圆的通常称为蛤。所以蚌字从丰,蛤字从合,都是象形字。后来的人把它们通称为蛤蚌,这是错误的。

    集解

    蚌生于江汉渠中,老蚌含有珍珠。蚌的品种非常多,现在江河湖泊中到处都有,尤其是洞庭湖、汉沔湖特别多。大的长七寸,形状像牡蛎;小的长三四寸,形状像石决明。它的肉可以吃,壳可以研磨成粉。古代的人叫它蜃灰,可用来刷墙,就像现在用的石灰一样。

    蚌肉

    气味:甘、咸,冷,无毒。

    主治:止渴除热,解酒毒。放入黄连末研成汁,可治疗红眼病。还可以消除胸中烦闷。

    蚌粉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可以止痢疾和呕吐。还可化痰消积,除湿肿。有明目养胃之效用。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钙、镁、铁、核黄素等。

    健康效果

    具有清热滋阴、养肝明目的作用。对肝肾阴虚、目昏眼花也有一定疗效。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生拌蚌肉蚌肉洗净,用热水焯过沥净,加入盐、酱油等调味料即可。此菜口感清新,营养丰富,有清热解毒、滋阴益气、防癌抗癌的功效;对贫血、厌食症、疲劳综合征也有疗效。

    鹅

    别名:家雁、舒雁。

    《本草纲目》记载

    灌耳,治卒聋。润皮肤,可合面脂。涂面急,令人悦白。唇渖,手足皴裂,消痈肿,解五脏热,服丹石人宜之。

    释名

    鹅的叫声就是“哦、哦”的,所以叫做鹅。江东地区的人叫它舒雁,意思是说这种鸟像雁,但是行动舒缓。

    集解

    这种家禽江淮以南多畜养,毛色有灰、白两种,眼绿,嘴黄,脚掌发红,善于争斗。它夜里常常按照更时鸣叫。它喜食蛇和蚯蚓,所以畜养它能辟虫害,有人说鹅不吃生虫是不对的。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可以滋润五脏,强身健体。还可以解丹毒,适宜服丹药的人食用。

    蛋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可以滋补身体,补充元气,但过多食用容易引起身体痼疾。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核黄素、尼克酸、磷、铁、铜、锌等。

    健康效果

    鹅肉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滋补功效,适宜于病后身体虚弱者进补,可以养胃补气,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还可以治疗咳嗽等病。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鹅肉炖土豆鹅肉切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盐、酱油等调味料,煮至五成熟时,加入切成块的土豆,煮至鹅肉软烂即可。此菜鹅肉鲜美,土豆软烂可口,有补血补气的功效,经常食用可治腰腿无力、健忘失眠等症。

    鸡

    别名:烛夜。

    《本草纲目》记载

    止肚痛,心腹恶气,除风湿麻痹,诸虚羸,安胎,治折伤并痈疽。生捣,涂竹木刺入肉。

    释名

    鸡就是稽的意思,因为它能报时。大的叫蜀,小的叫荆,幼鸡叫XCF011.TIF;%20%20,。梵文名字叫鸠七咤。

    集解

    鸡的种类有很多,各地都有所产,只是大小形色往往不同。朝鲜有一种长尾鸡,尾长三四尺;辽阳有一种食用鸡,是一种角鸡,体形很大,味道肥美,胜过其他品种的鸡;南越有一种长鸣鸡,昼夜啼叫;南海有一种石鸡,海水涨潮时就鸣叫;江南有一种矮鸡,腿长才二寸左右。鸡在卦中属巽,在星宿中属昴。

    乌骨鸡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适宜身体虚弱者进补,可以治疗心腹痛,对妇女产后虚损、崩中带下都有一定疗效。

    肝

    气味:甘、苦,温,无毒。

    主治:可以补肾壮阳,治疗心腹疼痛;还可治疗因肝虚引起的视力减退等症状。

    蛋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可以滋补五脏,安胎。用醋煮着吃可以治痢疾、耳鸣。

    蛋清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可以美容和祛烦热。

    蛋黄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可以祛除烦热,用醋煮食可以治疗身体虚弱。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尼克酸、灰分、维生素E、烟酸、钙、磷、铁等。

    健康效果

    鸡肉有较好的滋补作用,其营养成分易吸收,因此经常食用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心血管疾病患者尤适宜食用。鸡肉还有助于人体肌肉的代谢与增长,鸡汤中的营养成分可促进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可振奋精神,特别是对血压低的人有好处。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乌鸡汤乌鸡肉切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及调味品,煮至肉烂汤浓即可。此汤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骨质酥松,妇女食用还有丰乳、下奶的功效。煮鸡蛋鸡蛋洗净煮熟即可。煮鸡蛋简单易做,营养丰富,经常食用可以补脑,能增强记忆力,还有护肝抗癌的功效。老年人食用可以预防老年痴呆,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姜汁炖鸡将仔鸡杀后去除内脏,洗净。将老姜捣碎后用纱布包扎,挤出姜汁,放入鸡腹内盖好,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将锅置火上,用大火烧沸,用文火烧煮至熟烂即可。此菜温中健脾,益气生血。适用于脾胃虚寒、久治不愈、体质虚弱者。

    鸭

    别名:鹜、舒凫等。

    《本草纲目》记载

    补虚除客热,和脏腑及水道,疗小儿惊痫。解丹毒,止热痢。和葱、豉煮汁饮之,去卒然烦热。

    释名

    鸭子鸣叫声是“呀呀”的,所以叫做鸭。凫能高飞,而鸭走路舒缓不能飞,所以鸭又叫舒凫。

    集解

    雄鸭头顶为绿色,翅膀有花纹,雌鸭为黄斑色,但是也有纯黑和纯白的品种,还有一种毛为白色而骨头发乌的鸭子,药用效果甚佳。发声时,都是雄鸭叫声低,而雌鸭鸣叫响亮。重阳节后,鸭子长得比较肥壮,味道鲜美。

    肉

    气味:甘,冷,微毒。

    主治:可以调和五脏,治疗小儿惊痢,还可以消除头上的疮。

    蛋

    气味:甘、咸,微寒,无毒。

    主治:可以治疗心腹胸热。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E、钾、钙、磷、铁、钠等。

    健康效果

    鸭肉营养丰富,易于吸收,有较强的滋补作用,可以增强体质。经常食用鸭肉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比较适宜于老年人进补之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老鸭汤鸭肉切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及调味品。煮至肉烂汤浓即可。此菜适用于大病初愈者食用。经常食用还可治咳嗽、失眠、便秘等症。咸鸭蛋鸭蛋洗净,放入盐水中浸泡35天左右,煮熟即可食用。适用于各类人群,久食有一定滋补功效。

    鸽

    别名:鹁鸽、飞奴。

    《本草纲目》记载

    解诸药毒,及人、马久惠疥,食之立愈。

    释名

    鸽子本性淫,容易交配,因此得名,鹁是它的声音。张九龄用鸽子来传递书信,因此鸽子又被称为飞奴。

    集解

    鸽子是人们畜养的一种家禽,但是也有野鸽。名贵的品种虽然很多,但羽毛也不过青、白、绿、鹊斑几种颜色,眼睛有大有小,颜色有黄、赤、绿三种。鸽也和斑鸠进行交配。

    肉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可以解一切药物中毒,人如果患有皮肤病,食用即可痊愈。可以调精补气,但多吃会减弱其他药的药效。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钙、磷、钾、钠、镁、铁等。

    健康效果

    鸽肉营养价值极高,民间有“一鸽顶九鸡”的说法,吃鸽肉可以使老年人及身体虚弱的人身体强健,经常食用还有明目、补血的功效。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鸽肉汤鸽子肉切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和调味品,煮至鸽肉软烂即可。此汤滋补功效强,尤适宜老年人、孕妇及久病初愈者进补。经常食用还有护发美容的功效。香炸乳鸽乳鸽去毛、去内脏,整体放入调味品中入味,30分钟后即可放入油锅炸,炸至酥烂即可。乳鸽(即幼鸽)的营养价值更胜成年鸽子,因此此菜的滋补作用极强。

    鹑

    《本草纲目》记载

    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酥煎食,令人下焦肥。

    释名

    鹑性情温和胆小,喜欢单独活动。常常伏在浅草丛中,没有固定的居所,随遇而安,庄子说圣人就像鹑一样居无定所。刚出生的鹑叫罗鹑,到秋初叫早秋,中秋以后叫它白唐。

    集解

    鹑的大小像小鸡,头小没有尾巴,毛色有斑点,特别肥。雄性腿长,雌性腿短。鹑本性害怕寒冷,在田野中,夜晚时成群飞起,白天就伏在草丛中,人能学它的声音把它吸引出来,捉住它,畜养它们让其相互争斗。鹁用盐腌制后用火烤着吃,味道十分鲜美。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五脏,强健筋骨,耐寒冷酷暑,和小豆、生姜煮食可以止腹泻、痢疾,煎炸食用会使人长胖。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磷、钾、钙、钠等。

    健康效果

    鹑肉和蛋营养丰富,都是很好的滋补食品,肉还有“赛人参”之称。长期食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极适宜高血压、高血脂病人食用,经常食用还可以治疗神经衰弱、肝炎、肺结核等症。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清炖鹌鹑鹌鹑清理干净,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煮至汤浓肉烂即可。此菜可滋补五脏,增强身体免疫力。可以止咳、止泻。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兽猪

    别名:豚、豕、豭、彘、豮。

    《本草纲目》记载

    疗狂病久不愈。压丹石,解热毒,宜肥热人食之。补肾气虚竭。

    释名

    据《说文解字》记载,“豕”的字形像身上长毛,身后长有尾巴的形状。又因其吃的东西不干净,所以叫做猪。雄性的猪叫豭,或叫牙;雌性的叫彘,或叫豝。猪生下的第一只小猪叫特,第二只叫师,第三只叫雅,最后生下的叫XCF012.TIF;%35%35。

    集解

    猪这种动物,骨头小,筋和油脂多,大的重百余斤,容易畜养。猪怀孕四个月就可以产仔,繁殖较快。什么地方的人都可以养猪,品相却因地域不同而各有不同,青兖、徐准之地的猪耳朵大;燕冀之地的猪皮厚;生在梁雍之地的猪腿短;生在辽东的猪头白;生江南的猪耳朵小;生在岭南的猪白而且特别肥。

    肉

    气味:酸,冷,无毒。

    主治:可以解丹石药物引起的热毒,补肾气虚竭,还能解水银毒和土坑恶气。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钾、磷、钠、镁等。

    健康效果

    猪肉富含蛋白质,易于被身体吸收,有一定的滋补功效,但不易多食,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肥胖。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猪肉汤猪肉切块,和槐花同煮,经常食用可以治痔疮;猪肉切块和莲子、百合同煮,可以滋补脾胃,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猪蹄鲤鱼汤鲤鱼、猪蹄洗净,切开,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盐等调味品,两者同煮,煮至肉熟汤浓即可。此汤有通窍催乳作用,适于产后乳汁不下或过少者食用。

    牛

    《本草纲目》记载

    消渴,止啘泄,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

    释名

    《史记》称一只牛为四蹄,现在人称一只牛为一头。公牛叫牯、特,母牛叫XCF014.TIF;%30%30,,牛崽叫犊。

    集解

    牛有很多种。南方人称水牛为牛,北方人把黄牛、乌牛叫做牛。牛的品种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水牛是青苍色,大肚头尖,外形像猪,能和老虎相斗。牛有下齿,没有上齿,观察它的牙齿就知道它的年龄,六岁以后,每年脊骨长一节。牛的性情比较温顺,生病时也站立。牛站起来时,后足先立起来,趴下时,前足先跪下,这是顺从阴气的缘故。

    黄牛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调养脾胃。补益腰脚,有止消渴及唾涎的功效。

    乳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可以养心肺,滋润皮肤,治反胃、痢疾和黄疸病。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磷、钾、钠、镁、铁等。

    健康效果

    经常食用牛肉可以增强免疫力,还有滋补作用。饮用牛奶可以防止食物中毒,还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牛肉西红柿汤西红柿、牛肉切块,一起放入锅中,放入清水和适量调味品,煮至牛肉软烂即可。此汤健胃消食,补血养气,经常食用对高血压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驴

    别名:胪。

    《本草纲目》记载

    解心烦,止风狂。酿酒,治一切风。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

    释名

    驴也就是胪。胪就是腹部。马的力量在前腿,驴的力量在腹部。

    集解

    驴的脸颊很长,额头宽,尾巴长,耳朵竖,在夜里鸣叫来应更,善于驮负东西。有褐、黑、白三种颜色,入药时以黑色最好。女真、辽东出产野驴,像驴而毛色杂,鬃尾长,骨骼大,食用的功效与驴相同。西部地区出产山驴,有角,像羚羊。

    肉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可以祛除心中的烦躁,还可以治疗一切邪风和多年劳损,有补血益气的功效。

    血

    气味:咸,凉,无毒。

    主治:可以通利大小肠,润燥结,除积热。

    乳

    气味:甘,冷利,无毒。

    主治:经常饮用热驴乳,可治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钙、钾、磷、钠、镁等。

    健康效果

    驴肉味道鲜美,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称,经常食用可以养气安神,增强体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驴肉粥驴肉切小块,放入清水中,煮15分钟后,加入粳米,煮至软烂即可,食用时可加少量盐。经常食用此粥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养气安神,适宜久病初愈者食用,另外还有美容效果。

    羊

    别名:羖、羯、羝。

    《本草纲目》记载

    暖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凉。

    释名

    《说文解字》上说,羊字像羊的头、角、足、尾之形。孔子认为“牛”、“羊”这两个字都是象形。有人说,羊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吉礼的时候用它来祭礼。公羊叫羖、羝。羊的崽叫羔,不同时期的羔又有不同的叫法。

    集解

    生长在江南的羊是吴羊,头和身体的比例适中,毛短。生在秦晋之地的是夏羊,头小,身大,毛长。当地的人在羊长到两岁的时候就剪掉它的毛,做成毡子,这种羊也叫绵羊。所有的羊都是怀孕四个月就可以生产。羊眼睛无神,肠壁薄而且多弯曲。在卦中属于兑,所以性格属于外柔内刚。羊喜欢干燥的环境。

    肉

    气味:苦、甘,大热,无毒。

    主治:开胃健脾,增强体力。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可以治疗外感风邪而导致的头痛出汗、虚劳寒冷等。还可以止痛,对产妇很有好处。对于男子五劳七伤、小儿惊痫也有益处。

    乳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可补寒冷虚气,润心肺,补肾气,调小肠气。还可治疗糖尿病、尿崩症和虚劳等症状。

    脊骨

    气味:甘,热,无毒。

    主治:可以治疗腰痛和痢疾,还有补肾虚和通督脉的作用。

    髓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可调理阴阳气不足,祛风热、解毒。和酒服用可以补血。

    肺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可补肺、通肺气,利小便。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钠、磷、钾等。

    健康效果

    羊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吃羊肉不易发胖,还可以提高身体抗疾病能力,经常吃羊肉还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猪蹄

    羊肉汤猪蹄洗净,切开,羊肉切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及调味品,煮至肉烂汤浓即可食用。此汤营养丰富,滋补效果强。专治产妇产后无乳或乳汁缺乏症。

    生姜

    羊肉粥羊肉切小碎块,姜切小片,放入锅中和粳米同煮,煮至软烂即可。食用时可加少许盐等调味品。此粥有补血补气、补肾壮阳的功效。适用于四肢冰冷、腰膝酸软、男人阳痿早泄等症。山药

    羊肉羹羊肉整块洗净,生山药去皮、洗净,切片。生姜洗净,切丝。羊肉加生姜,以小火清炖。取羊肉汤一碗,加生山药片,放入锅内煮烂后,再加牛奶、盐少许,煮沸即可。此羹补虚劳体弱,适用于病后、产后经常肢冷、出冷汗、疲倦、气短、口干、烦热、失眠等症。

    鹿

    别名:斑龙。

    《本草纲目》记载

    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释名

    鹿字的篆书写法,描绘出了它的头、角、身、足的形状。雄鹿称为XCF015.TIF;%30%30;雌鹿称为麀;小鹿称为麑;最有力气的鹿称为XCF016.TIF;%30%30。斑龙的叫法出自《澹察方》。

    集解

    鹿在山林中到处都有。它的身体像马,尾巴像羊,头长,腿高,跑起来非常快。一般公鹿有角,但到了夏天就会脱落;母鹿没有角,怀孕六个月就能生子。鹿是群居动物,休息时就围成一圈,角向外,防止敌人到来;趴下时就口部朝向尾巴。北狄地区有一种驼鹿,个头很大而且是苍黄色,身上没有斑点。鹿角很大,还有花纹,坚挺莹润像玉一样。鹿茸可入药。

    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充元气,滋补身体,强壮五脏,调养血脉,养血养容,适宜于妇女产后滋补。

    鹿茸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可以治腰背酸痛、身体赢弱、四肢无力,有安胎及延缓衰老的功效。

    角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能够祛除邪气,养血滋阴。鹿角用水磨汁服用,可治遗精、尿血;用醋磨汁,涂敷患处,治疗痈肿疮疡,能够清热解毒。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钙、磷、钾等。

    健康效果

    鹿肉高蛋白低脂肪,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防癌抗癌的功效,还可以冶疗腰膝软弱、四肢无力等症。

    兔

    别名:明视。

    《本草纲目》记载

    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生食,压丹石毒。腊月作酱食,去小儿豌豆疮。凉血,解热毒,利大肠。

    释名

    兔字的篆文写法是象形字。叫它明视,是说它眼睛看东西时不眨,晚间也看得清清楚楚。

    集解

    兔子是食品中的上等佳品。兔子大的像狸,褐色的毛,外形像老鼠,尾巴短,耳朵大而且尖,上唇有缺口,长须,前足短,擅于跑跳。五个月就可以生崽。

    肉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治疗湿热,止渴健脾。生吃可以解丹石毒。能够清热解毒,利大肠。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磷、钾、钠等。

    健康效果

    兔肉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使人吃后不易发胖。而且其有效成分可以软化血管,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还有补脑、美容的作用,极适宜老年人和高血压病人食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兔肉红枣汤兔肉切块,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及调味品,煮至肉烂汤浓即可。此菜香气浓郁,肉味清香,是滋补的佳品,尤适宜于老年人和病后初愈者进补。经常食用有补血、补气功效,还有减肥作用。兔肉炒藕片兔肉切小块,藕切薄片,先炒兔肉,等兔肉五成熟后,加入藕片,沙熟即可。此菜兔肉鲜美,藕片清香,药用价值极高,经常食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痤疮,对皮肤病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狗

    别名:犬、地羊。

    《本草纲目》记载

    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和五味煮,空心食之。凡食犬若去血,则力少不益人。

    释名

    狗,就是叩。叫的声音就好像有节奏地叩击东西似的。也有的人说这种动物喜欢苟且地活着,所以叫做狗,也就是韩非子说的蝇营狗苟。卷尾有悬蹄的叫做犬,犬字是象形字,所以这个犬字像画的狗。齐人叫它地羊。民间又忌讳狗这个名字,所以又有叫它乌龙、白龙的。

    集解

    狗的品种有很多,古时它的用途大概有三种:田犬长嘴,善于打猎;吠犬短嘴,善于看守;食犬体肥,可供食用。凡本草中所用的都是食犬。犬怀孕三个月就生子。在畜类之中属于五行的木,在八卦中属艮位。

    肉

    气味:咸、酸,温,无毒。

    主治:可以安健五脏,补益虚劳伤损,益气轻身。还可补胃气,壮肾阳,暖腰膝,益气力。有补五劳七伤、增强性功能、补血脉、调理肠胃的功效。和各种调料进行煮食,可以空腹食用。凡是吃狗肉不可以去血,去血就会减少药性,对人无益。

    皮

    主治:将烤热的狗皮裹腰,可治疗腰痛。

    胆

    气味:苦,平,小毒。

    主治:可治疗溃疡和恶疮,能化淤血。

    乳汁

    主治:赤秃发落,用狗乳汁不断涂抹,疗效很好。

    肝

    主治:狗肝切细,加姜、醋拌和,可治脚气攻心。

    毛

    主治:尾毛烧灰,敷患处,可治犬伤。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维生素A、钙、磷、钾、钠、镁等。

    健康效果

    狗肉蛋白质含量高,有滋补功效。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免疫力,还有促进消化吸收、改善男子性功能的功效。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清炖狗肉狗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加入料酒、姜等调料品,煮至肉烂汤浓即可。此菜肉美汤鲜,滋补功效强,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可以治疗阳痿早泄等症。狗肉粥狗肉洗净切小碎块,用酒浸泡去腥,一小时后洗净,和粳米同时放入锅中,煮至软烂即可。此粥营养丰富,滋补功效强,是老年人及病后体虚者滋补身体的佳品,经常食用可以治疗腰膝酸软、四肢冰冷等症。焖狗肉将狗肉洗净切块,放入烧热的油中翻炒,加入各种调味品,焖至肉烂即可。经常食用可增强体魄,提高消化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阿胶

    别名:傅致胶。

    《本草纲目》记载

    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

    释名

    阿井,在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处,即古代的东阿县。这口井又大又深,井口像车轮一样大,井深六七米,井水很清,即使被搅动过还依然清澈;阿井水和济水相连,用这井水熬胶。故名阿胶。当地人年年都用它来进贡朝廷。因济水水清质重,有下趋的特点,可治疗痰饮上逆,所以服用阿胶也可以疏痰止吐。

    集解

    阿胶是出自东平郡的东阿县,熬煮牛皮制成的。因为用皮有老嫩之分,所以胶有清浊之别。熬胶时需要加入一片鹿角,才可以成胶,否则就不能成胶。胶分三类:清而薄的是画家作画用的;清而厚的叫覆盆胶,是入药用的;浊而黑的不能入药,但是可以用来粘合东西。据说,用东阿县城东北的井水来熬胶得到的是真胶,但是这口井被官府掌管,所以百姓很少能得到质量高的阿胶。用乌驴皮和阿井水熬煮而得的胶是最好的。现在医生使用的大都是用牛皮制成的黄明胶。现在熬胶也不仅限于这些,所有的胶都有祛风、止泻、补虚的功效,但驴皮胶的祛风作用最好。从十月到来年的二三月间,用XCF022.TIF;%55%55,牛、水牛、驴皮熬煮的是上品;猪、马、骡、驼皮熬煮的次之;旧皮、鞋等物为下品。熬煮的方法是:取来生皮,用水浸泡四五天,洗刮干净,熬煮时,不断地添水搅拌,直至熬烂,过滤成汁再熬成胶状,倒入盆中等待凝固,近盆底的叫盆胶,熬胶的水以咸苦味的为好。假胶都掺杂着马皮、旧革、鞍、靴子之类的东西,气味重浊、腥臭,不能作药用。而真品是透明的黄色、琥珀色,或者是又黑又亮的漆色,没有腥臭味,在夏季也不会受潮和变软。

    阿胶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可治疗心腹内出血、虚劳冷颤、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等症。有安胎的作用,是养肝气、强筋健骨、和血滋阴、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的圣药。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明胶蛋白、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丙氨酸、钾、钠、钙、镁等。

    健康效果

    阿胶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鹿茸、人参并称“中药三宝”。阿胶有滋阴补血、止血、润燥、安胎的功效,能改善血钙平衡,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还能升高血压,防止失血性休克。同时阿胶还是妇科上等良药,可以治疗妇女胎、经、产病。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阿胶粥阿胶研成粉末备用,粳米和莲子、桂圆熬粥,煮开时,加入阿胶粉和适量冰糖,熬制汤稠即可食用。此粥有滋阴补血、健脑益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有个别名叫“长寿粥”。孕妇食用此粥还有一定的安胎效用。阿胶牛奶阿胶研成粉末,加入牛奶中,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白糖,搅匀即可饮用,经常饮用有补血补钙的作用,适宜各类人群饮用。

    阿胶

    红枣露将红枣、桂圆肉、核桃仁、黑芝麻捣碎。将阿胶置黄酒内浸泡12天,再倒入陶瓷器内,隔水蒸至阿胶完全溶化,再将红枣、桂圆肉、核桃仁、黑芝麻倒入与之混合,加入冰糖,再蒸至冰糖完全溶化时,取出冷却,置冰箱内保存。此露能够滋阴润肺,补血养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