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穷口袋,富人富脑袋-人脉:穷人走亲戚,富人混圈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个人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很多时候,要想达成某种愿望,必须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一个人想要致富,也不可能完全凭借一己之力。这也是有钱的人更愿意结交有钱人的原因,因为大家可以结成联盟,在大家彼此需要的时候,相互帮助,还能从各自的身上学到经商经验,互通商业信息等。正所谓“穷人走亲戚,富人混圈子”。

    人脉圈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资本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穷人的世界里往往只有自己的身影,富人的身边却有不同的出色人才,一起携手共创成功。

    有人说,圈子就是“关系网”。或许,你与圈子里的人原本素不相识,但只要加入同一个圈子,就会慢慢地由陌路变成熟人。在圈子里混久了,彼此有了交情,就成了“自己人”,此时,一个好汉三人帮,再办起事来自然就顺利多了。

    圈子意味着机会。一位跨国公司老总曾经说:“发现人才的渠道比较多,企业普遍的途径是通过在报纸、网上登广告,还有找猎头。但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些朋友或者通过一些协会,找情况比较了解的人。当然,也可以通过社会交流,在各种场合注意观察,看一下某一个所谓的人才有没有可以雇用、合作的价值。”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读EMBA。其实,与掌握的知识相比,这些人更看重EMBA圈子所带来的人脉。有一位企业家曾经说:“读EMBA的同学,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圈子,大家在一起可以做一些资源整合与利用。”

    卡耐基曾经说:一个人的成功,有85%取决于人脉建构与经营的状况。每个人都生活在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中,要想让生活充满乐趣、事业一马平川,谁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扶持。所以,要想尽快走上致富路,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而且圈子越大越好。

    蓝诗,是一家美术杂志社的记者,是画家经纪人,诗人,又是某电视栏目的嘉宾主持,也是一个有着很多生活圈子的人。

    她说:“不管你来自哪个地方,不管你有着怎样的生活追求,只要你愿意,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圈子,能加入不同的圈子,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于不同的行业之间游走,身兼多职,这样的身份有利于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蓝诗在美术杂志社当记者,要采访很多的画家,参加各种各样的画展与活动。那些画家会介绍她认识自己的朋友,比如作家和大学教授等,慢慢地,她就加入了那个圈子。蓝诗在参加各种各样的画展与活动时,结识了一些收藏家、企业家,慢慢地她又加入了那个圈子。同时,她有自己的朋友圈、同学圈,比如,有的大学同学是做营销的,有的做企业管理,有的做会展……当企业需要办会展时,她可以为需要方牵线搭桥。有这么多的圈子,她做事也相对容易一些,比如,她出个人传记时的赞助企业,就是她参加画展活动时认识的企业家,而这些企业家也通过她的关系,认识了一些名画家、书法家,收藏了一些名家字画。

    很多人都是靠圈子富起来的。所以,别小看了圈子,它是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交换、整合、匹配的一种给力魔方。

    史玉柱的交际圈主要在两个俱乐部:一个是泰山会,另一个是金鼎俱乐部。在老巨人垮了之后,泰山会的一些朋友成了空降兵,很多人都想着怎样帮助他。可见,良好的圈子就是一个人梦想路上的救生圈,在关键时刻可以帮衬,可以给力。

    对于富人来说,圈子既可雪中送炭,又可锦上添花。渴望成功的人一定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圈子,这样就等于为梦想架构了很多桥梁,有了这些桥梁,就能比别人少走一些路,在身处困境时能得到最大的帮助。

    脱贫致富经

    “好汉双拳难敌四手。”通往致富梦想的路上,总有崎岖坎坷,与其到时孤军奋战,不如平时多搭建自己的圈子,多用心维护自己所处的各种圈子,遇上机会,可以将各种社会资源进行交换、整合、匹配,那样,在梦想的路上,就能借力腾飞,事半功倍。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世界对每个人真的不公平吗?大部分人立刻表示肯定,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有的人吃鱼翅燕窝,有的人却吃窝头咸菜;有的人拥有十栋别墅,有的人却只有一座土房。这怎么能叫公平?的确,每个人的财富相差甚远,这看似有些不公平,但这只是对时间的用法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结果而已。换句话说,时间在不同的人眼里价值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花大把的时间用来走亲戚、唠家常,而有的人则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向成功人士学习致富经验。

    那些经常走亲戚的人,彼此之间的话题大多没有新意,无非是些家长里短,时间一长,不仅耽误了大好的时间,自己的境况也得不到任何改观。哪怕是一只老鹰,长时间生活在鸡窝里,渐渐地也会受其影响,失去展翅高飞的能力,浑浑噩噩地生活。

    一枚老鹰蛋不小心落到了一个母鸡的巢穴里,被母鸡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孵化了。

    这只被母鸡孵化的小鹰总认为自己也是一只小鸡,它每天跟着母鸡妈妈前往垃圾堆里寻觅食物,和其他小鸡一起玩耍,甚至学习母鸡的叫声。小鹰将自己飞翔的高度定位于和母鸡飞翔的高度一样,它认为自己长大后与母鸡并没有什么区别。有一天,偶然间抬头的小鹰看见一只在高空中飞翔的鹰,于是好奇地问母鸡道:“那只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叫什么?”母鸡回答道:“那是一只自由自在的老鹰,它在鸟类中很了不起。只是,我们是鸡,无法像它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于是,小鹰接受了母鸡的观点,它从来没有尝试着像真正的鹰一样展翅高飞,而是老老实实地做一只“母鸡”。因为它的一生中从未引起过其他鹰的关注,再加上它的周围只有不会飞的鸡,时间一长,它丧失了飞翔的功能,像母鸡一样浑浑噩噩地生活。

    也许,这只小鹰的遭遇十分令人同情,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原本你能像鹰一样飞得更高,可是因为受到周围见识浅薄之人的影响,使得你只能像母鸡一般平庸地生活。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位伟大的人物,此人资质聪颖,是极负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他就是姜尚,姜子牙。

    有传说称,姜子牙的祖祖辈辈都是贵族,尤其是他的先祖曾在舜时做官,因为功勋卓著,而获得了一处叫吕的封地,所以,世人又称他为吕尚。按理说,姜子牙出身显贵,才华横溢,本可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然而他前半生穷困潦倒,到了晚年才被周文王重用。在被重用之前,姜子牙曾做过肉贩,也曾卖酒为生,算得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人。

    为什么有才能,有出身,但姜尚的前半生却穷困潦倒呢?学了那么多的知识,一出山就打下天下,而前半生都被贫困束缚,究竟是为什么?因为在他的时间里少了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交际。不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永远无法使自己的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试想,文王要去那么多地方,万一没有到姜太公钓鱼的河边,又或者姜太公在文王找到他之前先老死了,那么,人们就永远不会知道有个叫姜尚的人。由此很容易联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能人志士,那些拒绝扩大社交圈子的人,永远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只有乐于奔走在各种交际场合的人,才有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可能。

    在北京,有一个名叫吕春穆的人曾被人冠以“京城火花大王”的美称,而最初的他,是一所小学里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

    有一天,他突然迷上了收集火花,打印了200多封情真意切的信,邮到北京周边的各个火柴厂家。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竟然连续收到来自70多家火柴厂的回信,并寄给他数百枚各式各样的精美火花。紧接着,他又用自己收集的火花作为资本,开启了“以火花会友”的征程。没过多久,吕春穆终于与一位在新华社上班的人结为“火花友”,对方与他第一次见面就赠送给他20多套精美火花,另外,还建议他向江苏常州的一位“火花友”求购“火花爱好者通讯录”。

    从那以后,吕春穆陆续与国内100余名“火花友”从陌生到熟悉,他与自己的“火花友”交换藏品,并且互相交流关于火花的最新消息。吕春穆前前后后共在报刊上发表了有关火花收集的几十篇文章,进而成了《北京晚报》“谐趣园”一栏的专门撰稿人。

    1991年,吕春穆携带自己收藏的20万枚火花精品,前往广州参加一个“中华百绝博览会”,因火花藏品最多而被冠以“火花大王”的荣誉称号,获得了很高的名气。

    时至今日,吕春穆的火花收藏业做得很大,他更是凭借国内外举办的多次火花集邮展,获得了很高的报酬。吕春穆依靠自己的业余爱好成就了自己,而他的成功经历就是以业余爱好为手段,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罢了。

    许多既没有背景又没有资金的人,之所以能“空手套白狼”一举成功,全在于他们的人脉存折足够多。一个人相交的朋友多了,自然接受的信息就多了,也会因此多了许多赚钱的机会;如果你交往的贵人朋友有几个,那么,当你遇上问题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解决。都说中国是“人情大国”,当你拥有了更丰富的人脉后,做生意的时候自然就会更加顺风顺水。

    脱贫致富经

    让自己倾听更多人的声音,让自己接触更多次的机会,让自己接收更多条的信息,像远古寻找野兽的猎人一样,不放过任何线索和机会。下班后的应酬,同学、朋友间的偶尔小聚,不是无意义的虚度时光,而是让别人记住你、认识你、了解你、重用你的最佳时机。

    投资人脉,关键时刻能帮自己排忧解难

    有人这样说:“富人腰间三个圈,穷人腰间皮带环”。富人腰间“三个圈”是指人脉圈,包括同学圈、同乡圈和职业圈。把这三块人际资源牢牢握住,你的事业就能事半功倍。

    1.同学圈

    当下,同学会这种交友模式众人皆知。据说,仅北京大学就有20多个各种各样的同学会,甚至还有一个由金融投资家进修班同学构成的同学会,不过才200多人,然而,由他们掌握的资金竟然有1200亿之多。另外,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毕业生除了在上海定期举办学友俱乐部之外,在北京也有分部。此外,还有其他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的各种同学会。同学圈为很多人创造了人脉与财富。

    目前,中国有上百位成功的企业家主要倚仗背后的同学才日益走向事业的成功。这些同学除了大学同学以外,还包括发小,中学时期的同学,甚至一些成人进修班的同学。

    南存辉和胡成中都是位于中国富豪榜上的企业家。据说,这两人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同班同学,并且两人一个长期担任班长,一个长期担任体育委员。两人大学毕业后开始合伙创业,直到企业做大做强后,两人才散伙,南存辉成立了正泰集团,而胡成中成立了德力西集团。

    另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曾经说过:“我在中关村创立企业之前,曾花费大量时间与经历前往北大企业家特训班读书,我尤其注重与一些企业家交往。并且,我最初做成的好几单生意,不是同学协助我完成,就是同学提供的生意。是他们的帮助,才成就了今日的我。”

    当然,作为一起学习或一起生活过的同学,守望相助是一种道义上的助推。就算有些人上学就是带有极强的功利心,也无可厚非。同学之间,尤其是一个寝室的室友之间,普遍会建立极为亲密的关系,再加上年轻人之间不会产生什么利益冲突,因而,哪怕走出了校门,再见面还是好朋友。

    2.同乡圈

    除了同学圈之外,能够聚集很多人的就数老乡会了。因为有熟悉的乡音和相同的人文地理背景,大家都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

    晚清时期的名臣曾国藩是湖南人,所以也最喜欢招募湖南人为士兵。

    中国历史上有两大商帮徽商与晋商发展最为红火,就是因为这两大商帮有着非常团结的老乡情谊作为后盾。据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商会馆与晋商会馆遍布全国各大城市,而同乡聚会的最佳场所就是当时的会馆。

    今时今日也一样,如果一个安徽人想到广州干一番事业,或是一个上海人要去美国创业,众多的同乡资源都将是助你成功的重要资源,所以要懂得利用同乡资源,助你一臂之力。

    3.职业圈

    如果你想创造一番自己的事业,那么不可或缺的是职业资源。通俗来说,职业资源是指在你工作中所建立的各种资源,包含项目资源与人脉。如果能够很好利用这些资源,利用熟悉的人脉运转经营,就相当于找到了一条捷径,会少走许多弯路,成功创业也会更容易。

    被人称为“云南汽车配件之王”的何新源是云南昆明人,他成功创业之前在云南省供销社工作,后来创立新晟源汽车配件公司就是靠在供销社结交的资源。宝供物流的创始人刘武之前是汕头供销社的一名普通“社员”,后来被派往广州火车站工作,从事货物转运工作,后来承包了转运站的工作,就是利用职业圈中的各种资源,一举开创了宝供物流,从而在全国的物流业中脱颖而出。

    以上这些人际资源可以统称为“朋友”。一个人想要创业,就要主动去结交各个领域的朋友,说不定哪一天你在创业的途中遇上麻烦,一些朋友就会拉你一把。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是生意场上的至理名言,所以,学会交朋友是创业者要予以重视的事情。

    如果说富人腰间有三个重要的圈,恐怕穷人的腰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皮带环了。之所以成为穷人,不仅因为没钱没势,更是因为没有朋友。所以,当穷人遇上麻烦的时候,总是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脱贫致富经

    富人不仅善于经营自己,更善于经营别人,通过别人的力量,助自己实现目标。学会利用同学圈、同乡圈和职业圈这三个资源来“借鸡下蛋”,是每一个人应该掌握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学问。一个人独自努力,不如借助他人。若你想快速致富,就得好好利用腰间的“三个圈”。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穷人论短长

    和优秀的人交往,毫无疑问可以促使自己进步。明智的人从来不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身上,相反,他们总是愿意多结交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2016年的热播剧《欢乐颂》中,古灵精怪的富二代曲筱绡,纽约归国的高级商业精英、投资公司高管安迪,她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富人。正是因为普通白领樊胜美结识了她们,在“势单力薄”的樊胜美一家遭遇恶人上门逼债时,才有效地化解了这场危机。富人不仅有钱还有广阔的人脉,头脑聪明的安迪认为这伙恶人没有讨到想要的好处肯定会再次上门勒索,江湖经验颇丰的曲筱绡找到当地有势力的地头蛇从中调解,最后完美地解决了这场敲诈勒索。

    怎样结交优秀人物呢?无论交际圈有多大,对个人而言毕竟是有限的,想要快速营造更广阔的社会交际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结交那些社会关系总量大的人。

    年轻人必须擦亮眼睛去结交朋友,尽量结交这样优秀的人才:他是交际达人,他的朋友遍布各行各业,各个地域,他关系密如蜘蛛网,走到哪里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总而言之,就是要与那种交际手腕高明的人结交,因为“熟人多,好办事”,当你遇上难以解决的事情时,他或许能轻而易举地帮你的忙。

    这种人正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急需结识的,一旦认识了这样的“龙凤人物”,并且跟他相处好,那么他的朋友就有可能变成你的朋友,他的关系也有可能变成你的关系。这种人是社交网络中最有价值的一种人,他们也正是我们千方百计要结交的人。

    有很多人总是能够成功地“攀龙附凤”,然后“鸡犬升天”,成为大人物。案例中的许飞就是这样一个从一文不名的大学生,“一飞冲天”跨入成功者行列的人。

    大学毕业后,许飞怀揣着梦想与激情来到北京闯荡。与很多初来北京的年轻人一样,他满脑子都是幻想却又觉得无处下手。但是,许飞的运气还不错,在他刚来北京没多久,就机缘巧合与某外资银行副总裁董先生相谈甚欢,这也成了他后来在北京创业的一大助力。

    原来,刚到北京后许飞租了一位姓董人家的房子,这家的主人董夫人恰巧是许飞的老乡,再加上两人喜欢天南地北地聊天,时间一长,许飞就与董夫人成为了朋友。每当许飞闲来无事,就与董夫人聊天,有时候聊人生,有时候也会聊些生活中繁琐的小事。一来二去,许飞在董夫人的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后来,经由董夫人的推荐,许飞得以与董先生结识,因为许飞为人不拘小节而又谦虚有礼,董先生也认为许飞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后来,当许飞说到自己对未来事业的期许和打算,准备创业但缺少资金的时候,董先生认为他的想法不错,于是想办法帮他筹集到了资金。在董先生的帮助下,许飞的事业顺风顺水,一举成功。

    在这个小案例中,许飞的成功离不开董夫人,并通过董夫人结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助力——董先生,演绎了一出“男版灰姑娘变身记”的故事。虽然这只是一种巧合,但这个巧合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这不得不让人慨叹:结识那些人脉广的人真是能改变命运啊!

    经常结交十分优秀的人,心里必然感到压力大,而这种压力无形中会转变成一种动力,促使你不断努力,直到逐渐接近或超越他们,压力才能得以缓解。而在你努力的过程中,这些人往往会传授你一些他们的经验。比如,如何提高工资、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你、可以介绍你跳槽……无论是从什么方面,这样优秀的人都会影响到你,同时会逐渐帮助你提高自己。反之,如果你认识的人都是一些不如自己的人,那么你在他们面前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或平衡感,这种心理会让你忽视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你变得没有追求,如此一来,你也就会错失很多更好、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从而失掉创造更多财富的动力,只得做一个穷人。要记得“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穷人论短长”,“同好”能让我们迅速成长。

    脱贫致富经

    交友要懂得一些交友原则: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想要成为富人,就离不开亲戚朋友的帮忙。只是,我们应该如何与人结交呢?

    首先,交友要有原则。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可是,交友不慎也会吃大亏。因此,你需要仔细判断想要去结交的朋友,否则,不但不会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还可能让自己掉入深渊。

    其次,要主动出击。如果你总是待在屋里不出门,那想要结交到好朋友简直是异想天开。如果有机会参加一些大型的聚会,最好主动去参与。交朋友不分场合,甚至有可能因为交谈几句话成为好朋友。因此,当我们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最好报之以善意的微笑。

    最后,学会维持友情。当朋友不小心做错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过于苛责,而是宽容以待;当朋友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最好耐心倾听,如果自己有能力,也要对朋友施以援手。

    挤进富人圈里当穷人,不在穷人堆里当富人

    犹太人常常说:“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也许就是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犹太人做生意发家致富的人有很多。所以,如果不想一直穷困潦倒下去,就要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脱离贫穷的钳制——改变自己旧有的思想,认准目标,抓住机遇,并且积极行动起来。

    实践证明,只有向成功者看齐,与其结伴同行,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获取财富的本领,才有可能帮助你摆脱贫穷。

    有这样一则故事:

    智者来到一处草原,看见一头骡子在叹气,于是上前问道:“你为什么叹气?”

    “每天我都早早地起来为我的主人拉货物,可就是吃不饱,您说我能不叹气吗?”

    “你对目前的情况不满足吧?”

    “当然不满足了,起码要让我吃饱才行。”此时不远处一群马在奔跑着,骡子见了,又不耐烦地说,“您看看,马也是我们家族中的一员,它吃得要比我强很多,住所也要胜过我。”

    “马为什么能比你过得好呢?”智者问。

    “因为这里的人非常需要马,在这广阔的草原上人们可以骑着马放牧。”

    “我知道你过得不好的原因了。”智者答道。

    “请您告诉我吧。”骡子恳求道。

    “你为什么不能做到像马一样奔跑呢?”

    “我天生就跑不快。”骡子无奈地说。

    “你真的尝试过吗?”智者反问道。

    “没有。”说完骡子低下了头。

    “要想摆脱你现在的处境,你必须要学会像马一样奔跑起来,这样主人才能看到你的价值,你也才能摆脱吃不饱的现状。”

    骡子听完智者的教诲后,便下决心要从马身上学习到快速奔跑的技能。于是它开始行动起来——白天为主人拉完货物,晚上便虚心向马学习奔跑的技能。就这样,通过自身的刻苦训练,这头骡子也能像马一样地快速奔跑在草原上了。

    当骡子的主人发现它能够像马一样奔跑的时候,便不让它再去拉东西,而是让它和马一样加入了放牧的队伍。从此,骡子不仅不再干最累的活,吃和住也能享受到和马一样的待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可以看出,骡子在智者的教诲下,从马身上学习到快速奔跑的本领,从而使自身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好比渴望摆脱穷困的人被某成功者的一句话惊醒,并以此作为致富的秘诀,通过改变自己,很快证实了自己的价值,获取了名利。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在华尔街一提到“股圣”,投资者们首先想到的是彼得·林奇,但是在没有成为投资大师之前,彼得·林奇的人生却经历了很多波折。

    彼得·林奇出生在一个殷实的中产阶层家庭,然而,自从他的父亲生病住院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便一日不如一日。于是,彼得·林奇被迫到父亲朋友的高尔夫球俱乐部做了一名球童。

    来这家俱乐部打高尔夫球的人非富即贵,于是彼得·林奇细心观察前来打高尔夫球的富人们。

    彼得·林奇由于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对客人总是表现出热情的态度,而且通过观察客人,他了解了每个客人的喜好。在客人眼中,他是一个懂事、贴心的球童。

    这天,球场中来了一位客人,彼得·林奇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接待客人,帮他准备好打球所需的必要工具。在打了一个小时的球后,这位客人休息时,与小彼得·林奇攀谈了起来,客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彼得·林奇。”

    “你每天都在这里捡球吗?”

    “上班的时候我会帮助客人捡球,下班回家以后,还要学习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

    “小小年纪居然对金融感兴趣。”客人有些好奇地说道。

    在交谈中,客人问了关于金融方面的几个问题,没想到彼得·林奇都对答如流。这位客人觉得彼得·林奇小小年纪就对金融如此感兴趣,将来一定会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于是,他让彼得·林奇到自己的公司去上班。就这样,彼得·林奇拉近了自己与富人之间的距离,并为该公司赢得了不少投资收益。

    在此后的人生发展中,彼得·林奇把人生长远发展紧紧地与富人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多接触这些人会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通过与这些人接触,不断向他们学习,彼得·林奇最终成为了一名享誉世界的富翁。

    脱贫致富经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普遍有致富的心理,但实际上他们经常混迹于穷朋友、穷亲戚之中,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思维方式,都跳不出固有的模式,他们所缺乏的是富人思维和处事方法,所以对他们来说,致富无疑是痴人说梦。

    由此可见,置身的环境对一个人意志具有极大的影响。如果把一个满腔抱负的人放到一群胸无大志的人群中,久而久之他就会变得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甚至曾经的辉煌也从此被湮灭。反之,让一个没有作为的人时刻面对一群努力奋进、积极进取的人,那么他就会一点一点从他们那里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并且激励自己不断进取,最终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因此,不要为一时的贫穷感到灰心丧气,只要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坚定必能成功的决心,再从功成名就的人那里学习获取财富的方法,最终会跟穷困说“再见”。

    成功不能只靠自己,还要学会借力

    比尔·盖茨之所以长期稳坐世界首富的位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懂得向人借力。他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聪明的企业家都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任何一个聪明的人也都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不管是做生意,还是为人处世,都需要懂得借助他人之力,如此一来,更有助于你早日走向成功之路。”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讲求效率,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呈几何级增长。为了适应这种社会节奏,社会分工也变得越来越细,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够掌握所有新技术,个人英雄主义受到推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单个人的努力很难在现代社会中取得成功。要想不贫穷,变得成功和富有,必须要借助更多人的力量,与他们联合在一起,这样才有机会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赚取财富。

    2009年,正是金融危机甚嚣尘上的一年,美国的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十分堪忧。然而,马云却不这样看待美国经济,他不认为美国的IT业会就此垮掉。马云在纽约做了一次题为“拥抱企业家精神”的演讲,正式提出把业务扩展到美国,特别是依托硅谷发展淘宝和支付宝。

    在常人看来,当时美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受到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的硅谷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光芒,马云不抓紧占领中国这片互联网产业为数不多的绿洲,反而分身到硅谷,显然让人觉得奇怪。然而,马云却不这么想。当时,淘宝已经占有了中国C2C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eBay算是淘宝的手下败将。然而,马云此番出行美国,就是想与eBay寻求合作。他说:“世界经济最黑暗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来,我们愿意在美国市场上和eBay寻找合作的机会。”马云之所以向eBay伸去合作的橄榄枝,是因为他知道eBay作为美国本土企业,有着诸多先天优势。

    其实,马云寻求与eBay合作并不在于淘宝,而在于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和支付宝等电子商务业务。由于当时经济形势对电子商务的冲击非常直接,阿里巴巴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中小企业萎缩而带来的压力,如果马云能够成功说服eBay接受亚洲最大的供货商——阿里巴巴,那么阿里巴巴的B2B就将成为一座连接中国和全世界的桥梁。这无疑可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从而缓解阿里巴巴在国内发展的压力。

    然而,当时不少随行的阿里巴巴成员还是对他的决定表示不理解,因为他们起初都以为马云这次到美国是要继续攻占eBay在美国的市场,没想到马云却力图寻求与eBay合作。

    为了让这部分人理解自己的用心,马云特地为他们讲了一个关于“借力的重要性”的小故事: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父亲看到花园中的花草都已经枝繁叶茂、旁逸斜出了,就让儿子与自己一块儿去修整花园。儿子笑着答应了父亲,在花园中,他们开开心心地修剪了栅栏边那些过长的枝条,在剪去了一些多余的玫瑰花苞之后,他们发现经过修整后的花园的栅栏变得更加漂亮了,父亲与儿子相视而笑。

    一阵清风缓缓地吹过来,父亲与儿子笑得更开心了。然而这时候,父亲却发现修理花园草坪的割草机没油了。其实,父亲已经将割草机要用的油准备好了,油桶就在花园栅栏外面,他让儿子过去将油桶搬过来。

    于是,儿子走到油桶旁边,使出全身的力气去搬油桶,但油桶纹丝不动。努力了半天后,儿子终于承认了自己搬不动油桶的事实,于是向父亲喊道:“爸,不行啊,我没法挪动这只油桶。”

    父亲温和地对儿子说:“我相信如果你能够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能够将油桶搬过来。”

    儿子听后,一言不发地继续用尽全力尝试着挪动那只油桶,结果自然不能成功,到了后来,儿子快要急哭了。正在这时,父亲缓缓地走过来拍着儿子的肩头说道:“儿子,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可是,你似乎忘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儿子瞪大了眼睛,望着父亲迷茫地说道:“什么事?”

    父亲笑了笑说道:“难道你还是没有明白?我就站在你的身后,而且我早已做好随时上前帮你的准备。可是,你却没想着借助我的力量搬动油桶。”

    儿子恍然大悟,父亲让他过来搬油桶其实只是想告诉他要多向有能力帮助自己的人“借力”。儿子对父亲说:“爸爸,我需要您的帮助。”然后,父亲就与儿子一起将油桶搬到花园里,给割草机加满了油。看到割草机又能启动了,儿子高兴地叫道:“爸爸,我们又能开始修整花园了!”

    马云说,阿里巴巴进军美国电子商务市场,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借助eBay的本土优势,与他们展开合作,否则我们很难取得成功。而且,国内的电子商务毕竟起步比美国晚,我们的互联网技术虽然发展迅猛,但还是比不上硅谷,阿里巴巴也有很多需要向eBay学习借鉴的地方。只有借助了eBay的强大实力,阿里巴巴才能在美国发展得更好。

    有的人之所以富甲一方,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懂得借力而行。“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提出“智慧全球化”的概念,其实只是借助全世界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精髓,帮助自身企业从经营管理和思维模式上实现飞跃。可见,韦尔奇十分重视借力的强大作用。

    脱贫致富经

    真正的“智慧”不是完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成功,而是借用别人的力量达成目标。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利用人际关系来增添自己的“智慧”。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如果不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想要获取财富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如果能像马云这样,有效借助他人的力量,将外界所有可用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加以利用,获取财富就会轻松得多。由此可见,善于请教别人,善于求助于他人,就能够大大提高自身的效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