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金子通常埋在土里,同理,商机大多隐藏在身边,有想法的人,无论生存在什么地方,都能够迸出发财的好点子,以睿智的行动将想法转化为财富。富人往往能先发现这种商机,从而拥抱财富。
一个人要想致富,应该重视长远的发展、长远的利益,只有这样才会有长久的财富。
埃伦先生在一次坐火车的时候,觉得旅途漫长而无聊,于是想买一本书消遣打发时间。但是,当时的伦敦只有包装精美的羊皮封面书,这些书价格昂贵,用来解闷,实在是一种奢侈。无奈之下,埃伦先生只能跟大多数的旅客一样,问完书价,就此作罢了。就在他转身离去的时刻,一位不满书价的旅客嘟哝道:“我就是想看看书的内容而已,包上那么贵重的羊皮对我有什么用呢?”
正是这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话,让埃伦先生意识到:自己可以不做这种价格昂贵的羊皮封面书籍,而做简单封面的书籍来销售,这样的话,大家就能够便宜地买到想看的书,不用担心价格的问题了。人人都能买得起自己想看的书,自己还能从中获利,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埃伦回到家后,就投入了自己仅有的100英镑,开始实施做平装书的计划。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遭受了不少的讥讽和谩骂,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做自己的平装书。没过多久,他制作的第一本平装书终于出版面世了,简易的封面,但内容依然是高质量的。一时间,平装书的出现受到了许多出版社的青睐。埃伦的目标终于达成了,读者只需花费原来羊皮精装书四分之一的价格就能够买到内容一样的书籍,这样的书籍很快被读者接受,平装书的销售市场也越来越大。
有了十足的底气后,埃伦又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书籍商标。起初,他画了一只海豚,因为觉得不像,于是接受秘书的意见换成了企鹅。所以,可爱的企鹅最终成为了埃伦平装书的标志。1935年,“企鹅”商标的书籍开始流行于市场,而以“企鹅”命名的图书公司也在伦敦正式成立了,企鹅出版社成为西方出版界平装书的始祖。
埃伦的成功正是因为他眼界高。他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成功,从一个问题里发现契机,并利用这一契机完成自己的构想,企鹅出版社的成功值得所有想致富的穷人学习。
只要你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增加人生经历,就一定会有做大事的魄力,因为越是经历大风大浪的人,眼界就越开阔,看待问题就越清楚。
实际上,富人并不是天生就是的,都是通过打拼、努力以及长时间的坚持才慢慢积攒足够的财富变成富人。大多数时候,也许你所看到的富人在过去很可能一名不文。他们之所以创造出辉煌的今天,那是因为他们具备长远的目光。
小李、小张以及小孙这三个年轻人一起结伴外出寻找发财的机会。当他们行走到一个十分偏远的山村时,他们突然品尝到了几棵苹果树上又红又大、甜美可口的苹果。然而,如此优质的苹果却在当地以极低的价钱销售。
小李看着这些苹果,禁不住欣喜若狂,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一万斤这样的苹果运回家乡,之后,他以几倍于进价的价钱出售苹果,后来,他又往返了多次进行苹果贩卖,最终成了家乡第一个万元户。
小张看着这些苹果的时候,想了一会儿,决定拿出自己一半的积蓄购买该山村最好的100棵苹果树,并将之移植在自己的家乡。之后他专门承包了一片山坡,用了长达3年的时间用心地养护这些苹果树。
小孙看着这些香脆可口的苹果,连续几天都围绕苹果园东张西望。最后,他与该果园的主人取得了联系,声称自己要购买苹果树下的泥土。
苹果园的主人愣了一下,连连摆手道:“不行,如果我把泥土卖给你,苹果树不是种不活了!”
紧接着,小孙弯下腰捧起地上的泥土,淡淡地说道:“我只是需要这一捧泥土,请你卖给我可以吗?”
苹果园的主人这才勉强收下他一块钱作为那捧泥土的报酬。就这样,小孙携带这捧泥土返回了自己的家乡,随后,他专门找到有关专家去化验,仔细分析出泥土中的各种成分及湿度等。之后,小孙也和小张一样花钱承包了一片荒芜的山坡,他花费大概3年的时间,开垦并培育出与那个山村里苹果园一模一样的土壤。然后,他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苹果树。
10年过去后,他们3个人的命运竟然完全不同。
购买苹果的小李仍然像从前一样从山村里购买苹果运回来贩卖,只是,他赚到的钱却一年不如一年,有时甚至面临赔钱的境遇。
购买树苗的小张也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苹果园,可是,因为土壤有变化,结出来的苹果味道比不上那个山村里的苹果味道,不过,他还是赚到相当不错的利润。
只有用一块钱购买一捧泥土的小孙,才是最终拥有并收获苹果的人。由他栽培的苹果品种优良,总是吸引许多的水果商贩争相购买,他获得的利益也是最大的。
实际上,这3个年轻人都很聪明,只是,因为眼光不一样,选择的赚钱方式也不一样,最终的结果更是千差万别。不过,还是验证了一个道理:人穷志短,人富眼高。只有眼光放得长远的人,才能收获更多、更长期的利益。
脱贫致富经
各行各业,赚钱的道理都一样,就是你得有高眼光,不能跟在别人屁股后边乱转,别人干什么你干什么,那样的话你干什么都白搭。要想取得成功,你必须眼光独到,看得比普通人远,想得比普通人多。假如你想做点事,要么就做新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么就做旧市场的扫尾者,反正,在已经有行业老大的行业里很难脱颖而出,一是竞争太激烈,二是市场发展空间比较小。所以,要眼光高远,要么选择开发新产品,要么选择旧产品的新技术。
目光长远,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高瞻远瞩能引领富人走向成功,能清晰把握市场发展,他们清醒而睿智,能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而鼠目寸光的人却看不到商机,把握不住财富。
当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依靠摆地摊就能赚到一笔小财,然而,许多人却放不下颜面去做;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人们能够通过购买股票赚到许多钱财,然而,大多数人却没有勇气去尝试;到了21世纪的时候,人们通过开办网店也能赚钱,可是,大多数人却不愿去尝试……富人因为高瞻远瞩,所以他们总是能够在机遇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及时抓住,然后引领潮流,成为命运的掌舵者,逐渐走向成功。
奇正旅游传媒有限公司是拥有多达180个国家级风景区户外LED联播网的传媒机构。奇正的董事长陈艳媚说,想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须设置让别人难以复制的门槛,要有与众不同的眼光,如果事情太容易被复制,很快就会失去它的商业价值。
当陈艳媚第一次接触分众广告的时候,她就考虑长远,心想:除了商业楼,还有什么渠道可以让广告更加瞩目呢?想法在脑子里一条条闪过,又一条条被否定。考虑长远的陈艳媚是在想一条与众不同,别人难以复制的门槛,可以让自己的市场占据永久性的优势。一向喜爱旅游的她突然想到旅游景区这个传播渠道。
她分析,大陆旅游景区不但门票高,而且交通食宿费用占到很大比例,因此一般是中高收入的人群才能消费得起,受众特征非常明显。但中国地域广阔,旅游景区相对分散,还涉及不同地区的管理,所以这个领域的生意不好做,做起来也会很辛苦。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这个还未被开发过的领域,不就是一个别人难以复制的门槛吗?于是,陈艳媚看准这块领域后,决心要做旅游传媒的“第一人”。
2004年,建设部为了更好地对外宣传,提出将要建设数字化景区的构想。陈艳媚认为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于是,她果断抓住机会,在网上创设了奇正旅游传媒。从那以后,她在全国各地到处奔波,到处寻找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磋商希望获得他们的许可。最终,凭借她顽强的意志力,位于南京中山陵风景区的首片屏幕在2006年的5月1日被点亮,陈艳媚终于体会到由衷的喜悦。
正是因为陈艳媚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所以她才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
用前瞻性眼光去拓展一切可能成功的领域的人,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让自己获得巨大成功。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信息技术也是瞬息万变,人们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从穷人变成富人,可是,只有具备前瞻性的人,才更会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
山脚下有个村子,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无法打水井,于是徐风和陈真这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每天从山顶挑泉水到这个村里去卖,当时,一桶水能赚一块钱,他们二人每人每天最多能挑20桶水。
有一天,徐风说:“我们每天从山上挑水到村里去卖,现在我们年轻,还挑得动,可是这毕竟不是长远之计,等将来我们年纪大了,挑不动水了,该怎么办呢?不如我们现在收集竹竿,做一条接通山顶到山脚的通水管道,等通水管道修好了,我们就不用像现在这样来回爬山受累了。”
陈真听了,思考片刻之后,说:“可是,得什么时候才能收集到这么多的竹竿呀?况且收集竹竿的时候,就不能每天挑水赚钱了。再说,就算是买竹竿,不也得花钱嘛,不挑水卖钱,我们又哪儿来这么多钱?”陈真拒绝了徐风的建议,依旧每天爬山挑水到村里去卖。徐风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开始一边挑水卖一边寻找合适的做通水管道的竹竿。
几年之后,陈真一如既往地爬山挑水卖,只不过此时的他再也挑不了20桶水了;而徐风收集到足够多的竹竿,在朋友的帮助下,成功安装好了通水管道,每天只要一拧开山脚的水阀,就能轻轻松松地赚到钱。时间一长,徐风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
鼠目寸光的人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太过于在意眼前的蝇头小利,每天奔波劳累,总是感到生活庸庸碌碌,空虚迷茫;而一个具备独到智慧的人,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魄力,敢于挑战未知的困难,不在乎一时得失,所以最终能够获得成功。
脱贫致富经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具备高瞻远瞩的思维意识呢?就需要记住以下三个要点:
1.经常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换句话说,就是常常思考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尤其对自己未来的生活环境或格局有一个大概的目标。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思考过去,并不是要你沉浸于过去的成就中无法自拔,而是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从过去的经验中提取出对自己现在及未来有用的因素。
2.平时要善于总结。就是指善于对生活中的有关常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
3.要多些预测并善于总结、修正。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做些预测,不管预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只要养成这个习惯,总有一天,你会比别人更早、更快地找到通往成功的路。
瞄准大势,把握时机,才能名利双收
有些人总看结果做事,往往在做一些小事的时候喜欢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有些人总是能够对事情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商机,遇事能够承担风险,敢于引领潮流,最终积累财富。
美国有一个名叫基姆·瑞德的人,他就是因为把握住了别人没有发现的商机才发家致富的。
基姆·瑞德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做海洋沉船的寻宝工作。突然有一天,他的命运因为一只高尔夫球发生了改变。那一天,他站在高尔夫球场外,看到一个正在打高尔夫的人因为动作有误而将球打落湖中。他灵机一动,仿佛看到一个前景很好的商机。
他快速换上潜水服后拿着自己的打捞工具潜进了湖水里。果然不出所料,他从湖中打捞了许许多多的高尔夫球,应该都是打球的人不小心打落湖中的。
游到岸上后,他很快找到高尔夫球场的负责人,说他愿意打捞高尔夫球,不过,每打捞一只,负责人需要付给他10美分。高尔夫球场的负责人思考了一会儿,认为这样一来,远远比重新购买新的高尔夫球有利得多,于是同意了。接下来,基姆在一天之中,就打捞了2000多只高尔夫球,收获的报酬几乎比得上他工作一个星期的薪水。
基姆认为这是个不错的赚钱机会,于是他索性辞去自己原来的工作,将自己每天打捞出来的高尔夫球清洗干净后再喷漆,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高尔夫球场负责人。
然而,没过多久,就出现了许许多多效仿基姆打捞高尔夫球的潜水员。认准市场前景的基姆开始转变原有的思维,做起了专门回收旧高尔夫球的生意。从那以后,他不再下水捞球,而是用比较低廉的收购价格回收旧的高尔夫球。时至今日,据说他创办的旧高尔夫球回收公司每年都能盈利800多万美元。
在大多数人看来,高尔夫球落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根本没有人会去注意这些,可是,善于看“大势”的基姆就从中看到赚钱的机会,当有人效仿他的赚钱模式后,他又能把不利于自己的竞争环境化为更有利于自己的资源,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
现在,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只有瞄准“大势”,善于把握时机,及时调整做事策略的人,才能顺势而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反之,不懂得大势所趋,为鸡毛蒜皮的无谓小事耗费精力和时间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有一位游客在张家界旅游时,看到一个在山路边休息的小伙子。小伙子衣着破烂,汗流浃背,身旁放着一个竹篓,里面是满满的碎石块。游客累了,坐下来与小伙子攀谈了起来。谈话中,游客得知,小伙子从山脚下需要攀登1600多个台阶才能把石头背到山顶上的工地。他背一篓赚4元钱,每天可以背4篓。游客不禁想到了七星阁上的两个土家族阿妹,她们身着民族服装陪游客照相,每照一张10元钱,最好的时候每天可以收入1000元左右。在对小伙子提起后,小伙子接过话头憨憨地说:“阿妹做的,我做不到,我不背石头,就没钱赚了。”
小伙子一天累死累活也赚不到几个钱,而土家族阿妹每天可以日进千元。同样是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小伙子和土家族阿妹的境遇犹如天壤之别。当然,上面的故事尚未完结。在游客的指导下,小伙子用一年背石头攒下的钱置办了一辆脚踏车载客,然后雇人骑车载客,逐渐扩大规模,成立了一家运输公司。而陪人照相的土家族阿妹,又在景点开办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小店,然后还开了一家网店,生意也是越做越大。
在游客的指点下,小伙子不再做天天累死累活地往山顶背石头的小事,土家族阿妹也不要等到韶华失去就没了赚钱的资本,看准大势,把握机会,就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脱贫致富经
如何把握商业趋势,如何看趋势做事呢?
1.不要过于计较眼前的一时得失,而要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
2.不随波逐流。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看准时代的发展变化,一旦看到机会,就要及时抓住。
3.放长线,钓大鱼。做任何事都应该提前制订一个可实施的计划,如此一来,才能保障自己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定要懂得规划自己的生活
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随波逐流和走到哪儿算哪儿的人,注定一生碌碌无为;而善于思考,具有很强规划意识的人,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能从长远的角度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很简单,却很好地说明了这两种人不同的一生。
古时候,有三个穷人,每人都有一只母鸡,每只母鸡每天都能下一个鸡蛋。
第一个人总是将母鸡下的蛋很快吃掉,所以,他的生活还是如同之前一样十分贫穷。
第二个人每天吃蛋还觉得不过瘾,想吃肉,于是就狠心把母鸡也杀掉吃了,于是他比以前更穷。
第三个人早就想好了怎么利用这只会下蛋的母鸡。首先,他把每个鸡蛋都用心地收集起来,每过一个月就把30个鸡蛋拿去卖,用卖鸡蛋的钱买回10只小鸡。渐渐地,小鸡长大了,除了4只公鸡外,其余6只母鸡也每天都能下一个蛋,他依然按照之前的方式继续卖鸡蛋、买小鸡……没过几年,他不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养鸡场,随着鸡蛋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鸡蛋的价格不断上涨,他也从中大赚了一笔,从此脱贫致富。
像寓言中的前两个人一样,很多人之所以很难走出贫穷的泥淖,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规划,第三个人懂得规划,所以他的生活井井有条,最后终于摆脱了穷困的处境。现实生活中,像前两个人一样生活的人随处可见,比如“月光族”、白领工资的“白领”……他们不懂规划,所以银行账户也不会规划出钱来。另一些人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最后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下面故事里的大明和李扬可以说是这两类人的典型。
大明和李扬是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有企业到学校招聘,他们一起应聘到了同一家单位。大明的性格比较活泼,到了单位后很快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下班后也经常和朋友去泡吧、蹦迪,日子过得很自在。相比之下,李扬的生活就显得单调了很多,工作之后他又报考了在职研究生,每天下班之后就早早回到家里看书、学习。大明曾经问他:“反正都找到工作了,收入也不错,保住饭碗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李扬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其实李扬的心里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拿到研究生学历之后换一份收入更高更稳定的工作,哪怕从最普通的员工做起,然后一步步晋升,在30岁之前解决房子、车子的问题,35岁之前进入中产阶层。几年之后,李扬早已跳槽到更好的单位,收入是之前的好几倍,他的目标也一个个实现了。而大明却因为业绩不好被原来的单位解聘了,之后他又找过好几份工作,但都做不了多长时间,收入得不到保障,生活没有任何起色。
由穷到富不是遥不可及的事,要想实现命运的转变,就要做好规划,尤其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不被暂时的喜悦冲昏了头脑,直到获得较大的成功。
只有懂得规划生活,学会理财,才能让你手中的钱越来越多,源源不断。看看你身边的那些富人,即便当初他们白手起家,因为懂得规划和理财,所以经过努力,最后都成为拥抱财富的人。
老刘并不老,但人们已经习惯叫他“老刘”,这不仅因为出生在1982年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一些,最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80后,他的思想显得尤为成熟,谈吐之间常有闪光之处,朋友们经常调侃他:“话里都冒金星。”
老刘家境不太好,虽然有个城市户口,但父母早些年都先后下岗了,下岗后父亲借钱买了辆出租车拉活,母亲则在街道上摆了个水果摊,每天辛辛苦苦也挣不到多少钱。
毕业后,老刘应聘到公交公司做了调度员,工资不高不低,每月除了他自己的开销还能有一部分结余。但老刘并不满足,他决定改变,如果只靠着这点“死工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并不能改善家庭状况。在公交公司工作时,老刘发现城市里的各种机动车辆越来越多,相应地,故障车辆也越来越多,一旦出现故障需要修理就要求助于汽修厂。那么,自己能不能也开一家汽修厂呢?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老刘就开始规划起来了。他先是买了一些汽车原理的书开始理论学习,遇到不明白的就向公司里技术娴熟的老师傅请教,填充自己的知识。后来他又花钱买了一辆报废车自己拆拆装装。再后来,一旦厂里有车出了故障,他就自告奋勇帮忙修理……两年之后,老刘向公司领导递上辞呈,表明了自己的想法,领导非常支持,还表示,如果他真开了汽修厂,公交公司就是他的第一个对口合作单位。
经过一番准备,老刘的汽修厂很快开张了,虽然规模很小,但规划的第一步总算实现了。开始,人们对这家新开的小汽修厂并不信任,生意不是很好。这个老刘早就料到了。于是他开始了第二步计划,花重金请来了技术非常好的老师傅坐镇,自己也吃住在那里,亲自把关,尽量做到每次都让顾客满意。时间一长,来修车的回头客就多了,有的还会介绍自己的朋友来老刘这里修车。以前公司的领导也兑现了承诺,公交公司成为了老刘的对口合作单位。
如今,老刘的汽修厂也扩大了规模,还开了好几个分部。老刘也实现了自己的创富梦想,成了当地有名的“汽修大王”。
正是因为老刘井井有条的规划,才有了后来的成功。如果老刘一直在原公司工作,每月拿着固定的工资,整天按着时间表上班下班地“盲走”,即使工资翻好几番,也不会拥有今天的成绩。
脱贫致富经
有些人总爱顺着自己的心意走,随心所欲,走哪儿算哪儿。还有一些人,他们懂得规划生活,规划人生,正是这样的差距,把前者拖成了穷人,后者变成了富人。
所谓富人,无非是他们看到的比我们多,然后再制订长远计划。成功创造财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财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一颗敢于追求未来的心,一个永不放弃的信念,一份井井有条的财富规划。如果能够从成功人士身上学习经验,并能做到自信观察生活,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学会规划人生的本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前方有一条道路,有人可能只看到不远处的高大树木,而有人却能看到无限延伸的绿化带。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对当前取得的一点儿成果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那么他一定是穷人;如果深谋远虑,为自己制订长远计划,做事沉稳庄重,那么这个人不是富人就是正走在通往富人的路上。
19世纪的时候,一个英国青年正坐在去伦敦的火车上。当火车慢慢减速后,他知道已经到了这片荒原上的某个拐弯处。正在这个时候,火车上的所有乘客都被荒原上的一栋房屋吸引了目光。实际上,这栋房屋不但普通,而且看起来极为简陋,只不过,因为它是这片一望无际的荒原上唯一的建筑物,反而显得尤为醒目。漫长的旅途中,乘客都觉得无聊透顶,就这样,他们开始热切地聊起那栋荒原上的房屋来。可是,这个英国青年却在思索着这栋房屋有可能创造的其他价值。
所以,当火车从伦敦往回走时,这个英国青年在那栋房屋附近的火车站下了车。他花费很大的精力才找到了那栋房屋的主人。房屋主人对青年说道:“我们在那栋房屋里生活的时候,总是会被火车的噪音弄得心烦气躁,只好搬了出去,而且,我很想将这栋房屋卖出去,只不过,因为交通不方便,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愿意购买。”
就这样,英国青年拿出自己2万英镑的积蓄购买了那栋房屋。然后,这个青年开始四处寻找一些大公司,希望他们能在那儿打广告。幸运的是,青年很快就与IBM公司达成了协议,IBM预付给这个青年18万英镑当作3年的广告租金。
试想,如果当初年轻人不是从长远的“商业利益”出发,也只是如同路过的旅客那般对此事一时兴起进行一番议论,而后便将此事抛诸脑后,那么这之后的一切也就不会发生了。而正因为年轻人看到了这栋房子的价值,并及时采取了行动,以低价买下,并将房子推销给了同样慧眼识珠的IBM公司,这才让他拥有了之后的财富。
元末明初的巨富沈万三就是一个“思来年”的富人。
元末明初的巨富沈万三,出生在苏州。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富人大多出身地主阶层或者官宦之家,敢于经商而又通过经商致富的人少之又少,大型的商品交换都集中在皇室和官宦之家,民间的经商也只是局限在小额的商品交换。可沈万三的财产是地主和官僚阶级无法相比的,连明太祖朱元璋都会嫉妒他的财富,可谓是富可敌国。
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由于长年战事开支巨大,国家无力修建城墙,沈万三个人出资修筑了城墙的三分之一。据说,当时沈万三遍请世上能工巧匠,待遇不菲,甚至连普通的监工,都在其中捞了不少油水。最后盖好的城墙无可挑剔,就连施工速度都快于皇家所请的工匠。后来,沈万三竟然向朱元璋提议,自己捐出百万黄金,替皇帝犒赏天下军民。展现自己财富的同时,也引起了朱元璋的强烈不满,最后他被朱元璋治罪发配边疆,结局凄惨。虽然不谙君臣之道为沈家带来了祸端,可作为商人,他却是成功的。沈万三也因此成为浙商的先驱典范。
同大多数人一样,沈万三也出身于传统小农家庭。先人靠种田起家,在继承了先辈的资产后,沈万三不是只看眼前,而是继续购入土地,广辟田宅,以至于“田产遍于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地主。可商人的本性并没有让沈万三停止步伐,他不止考虑现在,也想到将来。他购入船只,利用水路便利,冒险与番邦通商,将浙江一带的丝绸、手工艺品等远销海外,他的这种对外贸易的大胆行为,最终使他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
出生于农业时代,却并没有安于土地经营,沈万三在财富的道路上看得远,没有止步于眼前的利益,也值得现代人借鉴——从农民到地主,再到富商,何尝不是从员工到老板,再到投资者呢?
脱贫致富经
只关注眼前的生存利益,为一点儿蝇头小利操心,却不考虑事物的长远发展,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富人的。要想提高自身价值,就要多多考虑事物的长远发展。思维要开阔一些,这样财富才能离你更近一些,你也才能由穷变富,最终跨入富人的行列。
求财有道,不能见利忘义
有些时候,造成人与人之间贫富悬殊的还跟一个人的诚信度有关。求财不失诚信的人总是被别人信赖,其人生路自然越走越宽;而为了追求小利失去本心或者不顾情义的人,其人生路无疑越走越窄。生活中无数事例也都证明,讲诚信的人更容易成功,获得财富。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波斯王国有一对孪生姐妹,她们靠酿造蜂蜜养家糊口。不过,姐妹两人的性格存在很大的不同。姐姐的脾气很急,办事缺少条理性,也缺少远大的抱负与目标,她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自己能生活得好一些;而妹妹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且有着远大的理想,她并不满足靠酿造蜂蜜来维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让波斯国王喝到自己酿造的蜂蜜。而在卖蜂蜜的时候,姐妹两人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姐姐习惯于站在街边吆喝,每天能卖出不少蜂蜜;而妹妹却不按常理出牌,她会拿出一部分蜂蜜免费送给过往的行人,并在蜂蜜瓶上印上自己的名字。妹妹虽然损失了一部分蜂蜜,但是客源却在不断增加。
随着姐妹俩蜂蜜销量的不断提高,她们的蜂蜜也在当地出了名。此时,姐姐认为,蜂蜜的销量不断提高是因为顾客对自己蜂蜜的认可,顾客会一直购买自己的蜂蜜。于是她开始懈怠,不再像以前那样早起酿蜂蜜,对酿造工艺的标准也降低了,顾客们发现姐姐的蜂蜜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味道上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妹妹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以为姐姐生病了才会酿造出这样的蜂蜜,于是她找到姐姐问道:“你的蜂蜜怎么会酿成这样?”
“我没用心去酿造。”姐姐漫不经心地说着。
“你可要明白,蜂蜜酿得不好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我才不考虑这些呢,我已经把钱攒得足够多了,也不在乎蜂蜜酿得是好是坏了。”
妹妹非常无奈,姐姐这样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丢了诚信啊,再三劝阻姐姐,可姐姐就是不听,于是便走开了。
妹妹回到家后,为了实现让波斯国王喝上自己酿造的蜂蜜的愿望,每天起得比以前更早,还特意拜访了酿造蜂蜜的前辈们,向他们认真学习酿造蜂蜜的知识,她酿的蜜更香更甜。在不懈的努力下,妹妹的蜂蜜被波斯国的达官贵人看中,他们喝完以后都对妹妹酿造的蜂蜜赞不绝口。于是在这些达官贵人的引荐下,妹妹将蜂蜜献给了波斯国王。国王对她说道:“如果你当场能够酿造出我喜欢的蜂蜜,我将重重赏赐你。”
妹妹从容地开始酿起蜂蜜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两个小时过去了,妹妹举起一杯蜂蜜递到国王面前,国王品尝了一口大加赞赏,当即赐给妹妹许多钱,并指定以后就喝妹妹酿的蜂蜜。妹妹的表现被站在一旁的波斯王子看在眼中,随后两人进行了接触和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妹妹的聪慧与美丽打动了王子,王子决定娶她为妻。就这样,一个原本酿造蜂蜜的普通女孩摇身一变成为了王妃。
姐妹两个人虽然都是以卖蜂蜜为生,但是两个人的命运却发生了变化,妹妹求财不失诚信,姐姐见利就丢了本心,所以姐姐还是那个贫穷的姐姐,妹妹却收获了波斯王子的爱情。
一位姓陈的老板,口才一流,相当精明,看起来是个很好的销售和谈判高手。他自己常常对外扬言:“我这张嘴在北京城就能值五百万!”他把公司制度设计得跟万花筒似的,把工资和奖惩体系做得跟蜘蛛网似的,玄而又玄,每个人都不知道他在玩什么,经常不知道怎么就被克扣惩罚了。对于客户,他也是偷工减料,耍滑头,全靠一张嘴忽悠,他不仅自己欺骗客户,还教育员工要配合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做方案时永远不要写得太具体,“要放得进去拿得出来,要不然自己就被动了”。所以他答应客户的都是空头支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开始玩文字游戏,和客户狡辩。也因此,他的客户从来没有回头客。
现在,这个自称“嘴皮子值五百万”的口才哥在一家很小的广告公司做普通业务人员,业绩很差,勉强糊口。而且老婆和他离了婚,他的境况十分凄惨。
一些欺骗的手段可能会为你带来暂时的效益,但最终的后果肯定是负面的,就像这个“陈百万”一样,没有诚信,不仅丢了工作,还跑了老婆。
脱贫致富经
诚信是生命,做生意如此,做人更是如此。诚信二字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为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前提。反之,做事自私自利,不讲信用,即使能骗得了人一时,时间久了,你的“诡计”必将败露,遭人唾弃,一事无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