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科幻经典-地心游记(3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次日,我醒来时已完全康复。我认为洗个澡对我大有裨益,便到这地中海里去泡个几分钟。它绝对比任何海洋都配得上这个名称。

    我食欲大开,回来吃早餐。汉斯烹调我们的简餐很有一套,他手边有水有火,因此能够稍微变变花样。他端给我们几杯咖啡做餐后甜点,我觉得这美味的饮料从未比现在更香醇过。

    “现在要涨潮了,”叔叔说,“我们不可以错过研究这个现象的机会。”

    “什么?涨潮?”我惊喊。

    “没错。”

    “月球和太阳的影响连在这边都感觉得到?”

    “为什么不行呢?万物不全都臣服在万有引力之下吗?所以这一大片水怎么能例外呢?而且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力虽然大,你还是可以看到潮水像在大西洋一样翻腾。”

    此刻我们走在海岸上,海浪在沙滩上逐步前进。

    “水开始涨了。”我喊道。

    “是的,艾克赛,可以从这些海浪留在沙滩上的泡沫观察到海水能涨数米高。”

    “太神奇了!”

    “不对,这是正常的现象。”

    “虽然您这么说,我还是觉得这一切很神奇,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谁曾经想过地壳里会有一座真正的海洋,还有潮起潮落,有微风和暴雨呢?”

    “为什么不行?有反对它的原理吗?”

    “从我必须放弃地热说的那一刻起,我就找不到了。”

    “所以说,直到现在,达维的理论得到证实啰?”

    “当然,从此再也没有理由能反驳地球内部有海洋或是大陆的存在了。”

    “可不是嘛,只不过这里没有生物。”

    “那为什么某些未知的鱼种不能住在水里呢?”

    “至少我们到现在连一条都没有看到。”

    “我们可以做钓线啊,看看鱼饵在这地底下会不会跟地上的海里一样有效。”

    “我们会试的,艾克赛,因为我们必须探索这些新地区的所有秘密。”

    “可是我们在哪里呢,叔叔?因为这个问题我还没问,您的仪器一定能回答的。”

    “离冰岛水平方向一千四百公里。”

    “这么远?”

    “我很确定误差不会超过一公里。”

    “罗盘还是指向东南方吗?”

    “对,西边偏角十九度四十二分,就像在地球上一样。但是倾角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很仔细地观察过。”

    “什么现象?”

    “指针不像在北半球那样往北极倾斜,而是完全相反。”

    “这就是说磁极介于地表和我们现在这个地方之间啰?”

    “没错,而且如果我们来到极地之下,接近詹姆斯·罗斯[1]发现的纬度七十度磁极,我们就会看见指针直竖。所以这个神秘的地磁中心并不在非常深的地方。”

    “的确,这就是一个科学没有怀疑过的事实。”

    “孩子,科学是由错误造成的,这些理当该犯的错误会逐渐带领我们走向真理。”

    “那我们现在的深度呢?”

    “一百四十公里。”

    “这样子,”我说,一边察看地图,“我们上方是苏格兰的山地,这里,是高耸入云的格兰扁山脉[2],山顶覆满白雪!”

    “对,”教授笑着回答。“背起来是有点重,不过拱顶很坚固。宇宙的伟大建筑师用上好的建材来建造它,人类从未能达到这样的跨度!跟这个半径十二公里,下方有随心所欲发展的海水和暴风雨的耳堂[3]相比,地球上那些桥拱和大教堂的拱顶又怎么能相提并论?”

    “噢!我不怕天空掉到我头上。现在,叔叔,您的计划是什么?您不打算回地表吗?”

    “回去?啐!恰恰相反,我会继续我们的旅程,因为直到现在,一切都进行得那么顺利。”

    “可是我不懂我们能怎么穿过这座液体平原。”

    “噢!我不会声称我会急急忙忙带头跳下去。但是这座大海充其量只是湖泊,因为它四周有陆地,更何况这座内海都给花岗岩包起来了。”

    “这倒是。”

    “所以啦,我很确定能在对岸找到一个新出口。”

    “您认为海有多长?”

    “一百二十公里到一百六十公里左右。”

    “啊!”我说,一边想象这个估计很可能不确实。

    “所以我们没时间可以浪费,明天我们就要出海了。”

    我不由自主地用眼睛搜寻起那艘我们理应搭乘的船只。

    “啊!”我说,“我们要上船。好!那我们要搭哪一艘船?”

    “我们要搭的不是船,孩子,而是好又坚固的木筏。”

    “木筏!”我惊喊,“无论要造木筏还是船都不可能,我看不太出来──”

    “你看不出来,艾克赛,但是,如果你用听的,你就听得出来。”

    “听?”

    “对,榔头敲打的声音会告诉你,汉斯已经在干活了。”

    “他在造木筏?”

    “对。”

    “什么!他已经砍好树了?”

    “噢!树都砍了。来吧,我们去看他工作。”

    步行了一刻钟,我们来到岬角的另一侧。我看见汉斯在天然海港这一侧工作。不出几步,我就来到他身边。看见完成一半的木筏躺在沙子上,我大吃了一惊。它是由一种特殊木材削成的横木扎起来的。遍地是无数的或直或弯的厚木板以及各种绳索。那些材料都足够建造一整支舰队了。

    “叔叔,”我喊道,“这是什么木头?”

    “是松树、冷杉、桦树等各种北方针叶树,受海水作用而变成矿物。”

    “有可能吗?”

    “俗称‘褐煤’[4]或‘化石木’。”

    “那它们就应该像褐煤,硬得跟石头一样,那还浮得起来吗?”

    “有时候是这样,有些木头会变成真正的无烟煤,但是其他的,像这些,才刚开始转变成化石而已。你看。”叔叔补上一句,同时把其中一块珍贵的残木往海里丢。

    那块木头在消失之后又浮上水面,随着水波起伏摇晃。

    “这下你相信了吧?”叔叔问。

    “我比较觉得这种事难以置信!”

    隔天晚上,多亏向导心灵手巧,木筏完工了。它有三点二米长,一点六米宽,坚固的绳索把化石木横木一根根绑起来,扎成一块坚固的平面,一旦下水,这条临时打造的小船就会平稳地浮在李登布洛克海上。

    注释:

    [1]1詹姆斯·罗斯(James Ross)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布西亚半岛(Boothia Peninsula)发现北极磁极。

    [2]格兰扁山脉(Monts Grampians)是苏格兰三大主要山脉之一,是不列颠群岛中地势最高的区域。

    [3]耳堂是十字形教堂的横向部分,用直角穿过中殿,十字形平面交叉延伸出去短轴的部分称之为十字形翼部或称为耳堂,又叫作横厅。

    [4]surtarbrandur,冰岛语的“褐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