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对大臣们说:“现在刘备自己统率七十万大军来攻打我们,声势浩大,应该怎么对付?”文武百官听后个个都大惊失色,不知道该怎么办。诸葛瑾站出来说:“我愿意去说服刘备,劝告他不要发兵,希望两国和好,共讨曹丕。”孙权立刻批准了诸葛瑾。
章武元年秋天,刘备自统七十万大军杀向东吴。自己先屯驾白帝城,其余战将各领本部兵马杀出蜀川口。这时,诸葛瑾赶到了白帝城。
刘备接见了诸葛瑾,他问诸葛瑾:“你来见我有什么事吗?”诸葛瑾向刘备解释:“因为我弟弟诸葛亮在为陛下出力,我所以才不顾生命危险来向陛下解释一些事情。关公早在荆州的时候,吴侯孙权几次向关公提亲,但关公就是不答应。后来关公进攻襄阳,曹操几次写信叫吴侯孙权出兵进攻荆州,吴侯孙权一直都不想出兵。众所周知,吕蒙和关公素来有仇,他擅自用兵,偷袭了荆州,造成了大错,吴侯孙权后悔不及。这是吕蒙的罪过,与吴侯无关,现在吕蒙已经死了,冤仇已解。再加上孙夫人时刻想念陛下,想回到陛下的身边。吴侯孙权令我当使者,愿意把孙夫人送回蜀川,将范疆、张达交给陛下处置。还将荆州归还陛下,希望双方和好,共同伐魏。”
刘备不听诸葛瑾的劝告,一心要攻打东吴。诸葛瑾回到东吴告诉了孙权。孙权连忙派赵咨往许都请求曹丕出兵攻蜀川。
曹丕先册封孙权为吴王,但不救吴也不攻蜀。
孙权得知刘备亲自统率大军还联合了蛮王沙摩柯以及洞溪汉将杜路、刘宁,水陆并进杀奔东吴而来,不由得心急如焚。他忙问文武大臣:“蜀兵气势汹汹,应该如何对敌?”百官全都默不作声。孙权叹气道:“周郎死后有鲁肃为我出计献策,鲁肃死后有吕蒙,吕蒙死后再也没有人为我出兵抗敌了。”这时孙桓愿意带兵抗敌。孙权问他:“你有什么好计策退蜀兵?”孙桓说:“我有两员大将,一个叫李异,另一个叫谢旌,他们都勇猛无比,一定能够擒住刘备,大败蜀兵。”孙权说:“你虽然英勇,但年纪轻,必须有人助你抗敌才行。”虎威将军朱然站出来说:“臣愿助孙桓将军共破蜀兵。”孙权批准,派出五万兵马给孙桓和朱然用以对抗蜀兵。
孙桓带领两万五千士兵在宜都界口驻扎,前后分作三处军营,抵抗蜀兵。
蜀将吴班带领自己的先头部队,从蜀川杀出,所到之处,吴兵闻风丧胆。吴班兵不刃血,杀到宜都。他探知孙桓在宜都驻寨,马上奏知了刘备。这时刘备已经到了秭归,听到孙桓领兵驻扎在宜都,不由得大怒道:“孙桓是一个无名小辈,竟敢来送死,谁愿意出战?”早有关兴站出说愿意领兵杀敌。刘备刚为关兴点完兵将,这时张苞也要领兵杀敌,刘备很高兴地为张苞点了二万精兵。
关兴、张苞会合吴班一起挑战孙桓。孙桓大将李异和张苞大战。孙桓裨将谭雄见李异打不过张苞,便放暗箭射中了张苞的马腿,马受伤将张苞掀翻在地上。李异见有机可乘,骑马过来要斩张苞,关兴及时赶到,手起刀落,斩了李异。蜀兵乘胜追击,孙桓大败。
第二天,关兴、张苞、吴班领兵杀入孙桓军营,谢旌被张苞一矛刺死,关兴活捉了放暗箭的谭雄。张苞很高兴,杀了谭雄。吴班派人报告刘备大胜吴军的消息。
蜀将张南、冯习对吴班说:“现在吴兵大败,我们正好乘虚劫寨。”吴班说:“孙桓虽然大败,但朱然的水军现在驻扎在营江上,没有损失分毫。今天如果去偷袭,朱然肯定会上岸边,截断我军归路,到时候我们必然会失败。”张南说:“这件事情容易办,可以叫张苞、关兴两位将军领兵埋伏在山谷中,如果朱然带兵来救,左右两军从山谷杀出,必然大胜朱然。”吴班又说:“还不如先派小兵小卒假装投降吴军,让小兵告诉朱然我们偷袭孙桓营寨的事情,放火为号,朱然一定会来救孙桓,到时候伏兵杀出,一定能够大胜吴军。”张南、冯习等将领都说这是好计策,依计去做。
朱然听说孙桓被蜀军打败,连忙带兵来救。这时碰到了吴班派出的小兵,小兵向朱然投降说:“我们是冯习的士兵,因为冯习赏罚不明,特来投降,向将军报告机密军情。”朱然问:
“什么机密军情?快说!”小兵说:“今天晚上冯习要乘机偷袭孙将军的军营,还约定举火为号。”朱然赶忙派人去报告孙桓。那个送信人在半路上被关兴杀死了。
朱然和部将商量带兵去救孙桓,部将崔禹对朱然说:“小兵说的,不可以全信。倘若有一个闪失,那么会全军覆没的。将军只管守在水寨中,我愿替将军去救孙桓。”朱然答应了,点出一万兵马让崔禹去救孙桓。
夜晚一到,吴班、张南、冯习分兵三路杀入孙桓寨中,孙桓寨中四面大火纷飞,吴兵大败逃走。
崔禹进入山谷,见孙桓军营中大火纷飞,连忙催促军队向前冲锋。这时,张苞、关兴从山谷两旁杀出来,大败崔禹军队,张苞一招就把崔禹捉住。朱然赶忙下令退兵五六十里,屯兵彝陵城。吴班领兵将朱然四面围住。
关兴、张苞活捉崔禹,大败吴兵。刘备很高兴,下令斩了崔禹,大赏三军。从此威震江南,大振军心。
孙桓令人去报告吴王孙权吃了败仗的事情,向吴王孙权求救。吴王孙权大惊失色,问群臣:
“现在孙桓、朱然大败,蜀兵势大,该怎么办?”张昭说:“可以派韩当为正将,周泰为副将,潘璋为先锋,凌统押后军,甘宁在后面救应,出兵十万大军抗拒蜀军。”
刘备从巫峡建平一直连营到彝陵界口,遥遥长达七百余里,驻扎了四十多个营寨。刘备见关兴、张苞英勇,屡立大功,便叹息说道:“以前跟从我的将军们都已经老了;现在两位贤侄这么英勇,孙权又算什么东西!”
这时蜀兵忽报韩当、周泰领兵杀到,刘备正要调兵遣将,有人报告刘备:“老将黄忠带领五六人投降东吴去了。”刘备说:“黄忠不会背叛我的,只因为他不服老,要奋力去拼杀吴军。”刘备害怕黄忠有失,赶忙派出了张苞、关兴去帮助黄忠。
黄忠带领五六个人来到彝陵蜀军营中。吴班、张南、冯习接待了黄忠,问道:“黄老将军千里迢迢地赶到我们这里,有什么事吗?”黄忠说:“我自从长沙大战的时候就追随天子到现在,南征北战,作战无数次。现在虽然我年纪有七十多岁了,但是我至今还能吃十斤肉,能够拉开重如大石头的弓箭,能够乘千里骏马征战。昨天陛下说我们老将年纪大了不能再出征,现在我来和东吴交战,你们仔细看我斩杀东吴小将,看我老不老!”
正在这个时候,探子来报,有吴军将领带领前头部队在前面驻扎安营。黄忠很高兴,快步走出帐营,提刀上马。冯习等将领劝黄忠不要轻举妄动。黄忠哪里听得进去,拍一下马的屁股,挥刀杀入敌营。吴班命令冯习领兵助战。
吴将潘璋命令部将史迹出战。史迹欺负黄忠年纪老了,催马挺枪和黄忠交战。只打了三个回合,史迹就被黄忠一刀杀死了。潘璋大怒,拿着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来战黄忠。黄忠越打越有精神。潘璋打不过黄忠,赶忙逃走。黄忠乘胜追击,大胜而回。这时张苞、关兴已经赶到。
关兴对黄忠说:“我和张苞奉圣旨来助老将军,现在既然大功告成,请回军营休息。”黄忠不听关兴等人的劝告。
第二天,潘璋又来挑战。黄忠提刀上马。关兴、张苞又要助战,黄忠不答应。吴班要助战,黄忠也不答应。黄忠自己带着五千兵马迎战潘璋。只打了几个回合,潘璋拖着青龙偃月刀便走。黄忠紧追不放,边追边喊:“狗贼不要走,我今天要为关公报仇!”
黄忠追到三十多里的地方,这时四面喊声大震,伏兵四出:右边是周泰,左边是韩当,前有潘璋,后有凌统,把黄忠围在中间。这时,忽然狂风大作,黄忠赶忙后退,山坡上马忠带领他的士兵杀出,这时,马忠拉弓上箭,呼的一声,一箭射中了黄忠的肩窝,黄忠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吴兵见黄忠中箭,一起来攻打黄忠。这个时候,关兴、张苞领两路大军杀到,救了黄忠。关兴、张苞把黄忠安全送到刘备的御营中。
黄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病情很严重。刘备亲自来看望他,抚着黄忠的背说:“是我的过错啊!老将军,我对不起你呀!”黄忠说:“我是一个武夫而已,感谢陛下亲自来看我。我今年有七十五岁了,我已经很满足。希望陛下保重龙体,等待时机征讨中原!”黄忠说完就死了。
刘备见黄忠去世了,悲伤不已,命令厚葬黄忠。刘备叹道:“五虎大将,已经去世了三人,真是让我悲痛啊!”说完带领御林军大会诸将,发兵八路,水陆并进。黄权带领水军,刘备带领主力军队沿岸进发。
韩当、周泰得知刘备亲自出战,连忙带兵迎战。韩当部将夏恂挑战张苞,被张苞一枪刺死在马下;周泰的弟弟周平挑战关兴,也被关兴一刀斩于马下。刘备命令八路兵马冲杀吴军,韩当、周泰等人大败而逃。
甘宁正在船上养病,听到蜀兵杀到,赶忙领兵上岸,正巧遇到了一队蛮兵,蛮兵长得虎背熊腰,披头散发。领兵首领是番王沙摩柯。甘宁见蛮兵声势浩大,不敢交战,慌忙逃走。番王沙摩柯拉弓带箭,呼的一声,把甘宁的额头射中。甘宁带着箭头逃走,最后坐在一棵大树下气绝身亡。
刘备指挥大军乘胜追杀,吴兵四处逃走,溃不成军。
刘备收兵,但不见了关兴。刘备连忙派张苞等人四处寻找。原来关兴杀入吴军阵地,正巧碰到了大仇人潘璋,于是催马追杀了过去。潘璋大惊失色,骑马逃入大山谷里,最后不知道该往哪里逃。关兴也追到了山谷里面,但没有找到潘璋。这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关兴迷失了方向,幸好天上有月光和星星,他看到了山林深处有一间房子。
关兴来到房子前的院口敲门投宿。一个老人为关兴打开了门,老人问他:“你是什么人?要干什么?”关兴说:“我是一名将军,迷路出不了这个山谷,想求老人家送一碗饭充饥。”
老人让关兴进了屋。关兴见堂屋里烛光明亮,大堂中摆着关公的神像。关兴大哭,向关公神像拜倒叩头。老人问关兴:“小将军为什么大哭?”关兴指着关公神像说:“他是我的父亲。”老人听关兴这么一说,连忙也跪拜关公。关兴又问老人:“为什么要供养我父亲的神位?”老人回答关兴:“我们非常敬仰关公。关公在世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侍奉着关公的神像,何况他现在去世做了大神。我们希望蜀兵早日为关公报仇。现在将军到我家,这是我家的福气呀!”老人盛情款待了关兴,又帮关兴喂了马。
半夜三更的时候,忽然门外又有一个人敲门。老人问他是什么人,他说是东吴将领潘璋。
关兴看到了潘璋,大喊一声:“狗贼不要逃走!”潘璋赶忙往门外逃去,忽然他看到了门外站着的是关公。潘璋知道是关公显圣,大叫一声,惊魂未定,正要转身,此时关兴一剑刺到,杀了潘璋。关兴用剑割了潘璋的头颅,取回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然后把潘璋的头颅绑在马的项脖之下,告别了老人,骑了潘璋的马,走向谷口。老人把潘璋的尸体拖到屋外一把火烧了。
关兴出了山谷,忽然听到后面有兵马追来的声音。关兴一看是潘璋的旧部将马忠。马忠见关兴杀了潘璋,还夺回青龙偃月刀,不由得勃然大怒,催马来杀关兴。关兴见马忠也是杀父仇人,越想越气,挥动着青龙大刀往马忠身上砍杀了过去。马忠的手下三百士兵将关兴围了起来。
关兴身处危险之地。
这时西北处杀出一队兵马,为首将领是张苞。马忠见到关兴的救兵杀到,慌忙领兵逃走。关兴、张苞紧追不舍。这时傅士仁、糜芳带兵来救马忠,关兴、张苞手下兵太少了,关张二将只得连忙带兵退回。见到刘备张苞献上潘璋头颅。向刘备说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刘备为关羽报了仇,于是,犒赏三军。
马忠回到吴军大营见了韩当、周泰。韩当、周泰赶忙收聚败军,分头把守各个关口,吴军死伤大半。马忠带领傅士仁、糜芳在江诸扎寨屯营。当晚半夜三更的时候,士兵们都大哭了起来。糜芳听到有士兵在议论:“我们原都是荆州之兵,吕蒙使用诡计谋害了关公性命,现在刘皇叔御驾亲征,东吴迟早都会被消灭的。刘皇叔痛恨的人是傅士仁、糜芳,不关我们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杀了这两个叛贼,去蜀营投降!这样的话,功劳可就大了!”又有士兵轻声地说:“你不要着急,等待一个好时机,就下手。”
糜芳大吃了一惊,慌忙跑回帐营和傅士仁商量:“现在军心变动,我们两人的性命随时都可能有危险。现在蜀主痛恨马忠,我们为什么不把马忠杀了,取下他的狗头去投降蜀主呢?”傅士仁说:“不可以这样,如果重新投降蜀军,我们一定会有杀身之祸的。”糜芳说:“蜀主宽宏大量,何况现在太子刘禅是我的外甥,他一定会顾念到我是国戚的面子,不会害我们的。”二人计较已定,等待三更的时候,冲入马忠帐营,杀了马忠,割下头颅,投降了刘备。
刘备没有听糜芳、傅士仁那一番求饶的话,命令关兴亲手把他们两个叛贼杀掉。关兴用刀剐下他们两个人的头颅,祭了关公。
张苞见关兴报了父仇,而他却还没有报父仇,于是忍不住大哭。刘备安慰他,会为他报父仇的。
这时蜀军威震大江南北,吴军日夜号哭。韩当、周泰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向吴王孙权求救。
孙权也害怕了起来,慌忙召文武百官共同商议打败蜀军的计策。
谋士步骘出谋划策道:“刘备痛恨的是吕蒙、潘璋、马忠、糜芳、傅士仁。现在这些人都已经死了,只有范疆、张达在东吴。只要捉住这两个人并献上张飞的头颅,派使者送还给刘备,再交还荆州,送回夫人,请求和好,一同伐魏,那么蜀军自然会退兵。”
孙权听从了步骘的计策,命令手下为张飞做一具沉香棺材,安放张飞的头颅,绑住范疆、张达关在囚车里面,命令程秉为使者,带着孙权的信,来面见刘备。
刘备见东吴使者捉回叛将范疆、张达,心中大喜,命令张苞处置范疆、张达。张苞用刀一刀一刀地剐他们的肉,直到范、张二人血尽人亡。张苞烧掉范、张二人的头颅祭慰了张飞。
祭完张飞,刘备怒气还没有消,他坚持要扫荡东吴。马良对刘备说:“所有的仇人都杀完了,报了仇也雪了恨,东吴大夫程秉亲自到这里议和,又准备归还荆州,送回夫人,永结盟好,共同消灭魏国。”刘备大怒:“我的仇人是孙权。如果跟孙权和好的话,我就背负了两位贤弟的盟誓。我要先灭吴后伐魏。”刘备说完要杀程秉,手下诸将慌忙求情。程秉赶忙逃回东吴,对孙权说:“刘备不主张讲和,他说要先灭吴后伐魏,手下文武大臣死命相劝也没有用,该怎么办?”
孙权大惊失色。阚泽站出来说道:“现在有个人是东吴的顶天大柱,为什么不重用?”孙权急忙问:“是谁?”阚泽说:“以前东吴大事,由周郎主持掌管,周郎之后又有鲁肃,鲁肃之后又有吕蒙,吕蒙死后还有陆逊啊。陆逊虽然是一个儒将,但他心中的雄才大略,并不在周郎之下。前次大败关羽的计谋就是他出的。倘若重用陆逊,一定能够打败蜀军。如果陆逊不能成功的话,我愿意承担罪责。”孙权说:“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我差点就误了大事。”
张昭说:“陆逊只是一个书生而已,他不是刘备的对手,不应该重用。”顾雍说:“陆逊年幼,威望又轻,恐怕不能使将领们信服,如果军中上下不服,一定会发生祸乱,定会误大事。”步骘也说:“陆逊只能治理州郡,但是如果委托国家大事,恐怕不能胜任。”阚泽大声说道:“如果不用陆逊,东吴就危在旦夕了!我愿意举全家性命为陆逊担保!”孙权说:“我知道陆逊有大将之才,我已经决定了,你们不要再多说。”
陆逊受诏赶到宫中。孙权接见了陆逊。孙权对陆逊说:“现在蜀兵大军压境,我特命你总管全国军马,迎击刘备。”陆逊说:“文武大臣都不服我,我年幼无才,恐怕不能担当大任。”孙权说:“现在有阚泽用全家老小的性命担保你,我也知道你有大将之才,我现在任命你为兵马大都督,你不要推辞。”陆逊说:“如果文武百官不服,怎么办呢?”孙权取下自己的宝剑交给陆逊说:“如果有不听号令的人,你就先斩后奏!”陆逊说:“陛下如此看重我陆逊,我一定会奋勇杀败刘备。但请大王选定一个日子大会文武百官,然后再赐兵权给我。”阚泽也说:“古时候授拜大将军,首先是筑一个大坛,大会众将士,仪式很隆重,然后再拜赐大将军职位和兵权。现在大王您也应该遵用这个方法,选择一个日子筑好拜将坛,拜陆逊为兵马大都督,统帅三军,赐帅印给他号令全军上下。”
孙权马上答应这么做。命令手下连夜赶造拜将坛。造好后,率文武百官大会拜将坛。孙权请陆逊登坛,拜为大都督、右护军、镇西将军,晋封娄侯,赐尚方宝剑,掌管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吴王孙权对陆逊说:“朝廷内的事情,我做主;朝廷外的事情,由将军做主。”
陆逊领旨下坛,命令徐盛、丁奉为护卫将军,马上出兵;一面调各路兵马,水陆并进。前线的韩当、周泰接到陆逊的命令都大惊失色:“主公怎么封一个书生为大都督呢?”陆逊手下将领都不服陆逊。
陆逊召开军事会议,将领们都是拖拖拉拉地参加。陆逊大声说道:“吴王命我为大将,指挥军队抗拒蜀军。军有军规,国有国法,请各位将军自觉遵守。违犯者我会依法办事,毫不留情!”
周泰站出来说:“现在安东将军孙桓被蜀军困在彝陵城中,粮草已经没有了,救兵也没有一个。请大都督早施妙计,救出孙桓,好让吴王安心。”陆逊回答他:“我一直了解孙桓的为人,他深得手下将士的推崇,一定能够坚守,不必发兵去救。等我大败蜀军之后,孙桓将军的危困自然而然就解开了。”将领们都暗笑陆逊不会用兵。
韩当回到营帐中对周泰说:“命令这个小子为大都督,东吴肯定会败在他的手上,将军你认为呢?”周泰说:“我刚才试了他一下,他果然没有办法打败蜀军。”
第二天,陆逊命令各位将领坚守各自紧要关口,不许轻敌。将领们都笑陆逊懦弱无能。
第三天,陆逊又召开军事会议,命令将领们都要参加。陆逊对手下将领们说:“我已经是大都督了,全军大事由我决定。昨天我已经三令五申,命令你们各自坚守紧要险峻关口,你们为什么不听从我的号令?”韩当说:“我自从跟随孙策将军平定江南,身经百战,这里的各位将军,以前跟随孙策将军的也大有人在,现在跟随大王的也大有人在,各个都有过九死一生的恶战,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的勇将。现在大王命你为大都督本来指望你大破蜀军,出谋划策,调兵遣将,发兵出战,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现在你却命令我们坚守不出,难道是等待老天爷杀败蜀军吗?”韩当一说完,将领们都争先恐后要出战打败蜀军。陆逊听后,拔出尚方宝剑,怒指各位将领,严厉地说道:“我虽然只是一个书生,但承蒙大王委以重任,知道我是非分明,能够忍辱负重。大王说过,朝廷以外的事情,由我做主,你们只管坚守紧要关口,不许轻举妄动,违令的人定斩不饶。”众位将领气愤退回。
此时刘备把军营前前后后驻扎了七百多里,声势浩大。
探子向刘备报告:“东吴用陆逊为大都督,统帅三军。陆逊命令手下将领不要出战,只是坚守。”刘备问手下将领:“陆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马良说:“陆逊虽然是一个书生,但年幼雄才,足智多谋。上次偷袭荆州,就是他出的计谋。”刘备大怒道:“原来是这个小子出诡计害死了我的二弟,我一定要把他擒住为二弟报仇!”马良劝道:“陆逊的才能不在周瑜之下,不要轻敌。”刘备说道:“我用兵多年,难道还不如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吗?”
刘备不听从马良的劝告,带领大军攻打东吴各处险要关口。
韩当见刘备亲自领兵杀来,马上派人报告了陆逊。陆逊怕韩当出战迎敌,赶忙亲自来探查虚实。
韩当指着前方蜀军说道:“那里面一定有刘备,我想去攻打他。”陆逊说道:“刘备举大军东下,接连打了十多场胜仗,锋锐威猛,现在乘机出兵不可能战败蜀军。不要急着出兵攻打,应该和将士们团结一致,先坚守关口,静观其变。现在刘备驻扎在平坦的地方,正踌躇满志,我们不出战,他没有办法对付我军,一定会把军队驻扎在山林树木之间。到时我会用奇计打胜这场大仗的。”韩当口里说好,但心中还是不服。
刘备派人向陆逊挑战,辱骂吴军。陆逊塞住耳朵不听蜀军的嘲骂。他亲自到各处险要关口,抚慰将士,命令他们只管坚守。
刘备见吴军不出战,心中焦急烦躁。马良说道:“陆逊足智多谋,现在我们乘胜杀来,吴军就是不出战,从春季到夏季都是如此,陆逊一定是在静观我们的举动变化。请陛下明察。”
刘备却说:“他们有什么计谋!一定被我们打败了几次,再也不敢出战了。”
先锋将军冯习说:“现在天气炎热,大军驻扎在陆地上,用水十分不方便。”刘备于是命令大军到山林茂密的地方扎营。于是蜀军军营都驻扎在离山溪小河很近的地方,只等秋高气爽,就出兵攻打吴军。
马良启奏道:“我军移营,如果吴兵杀来怎么办呢?”刘备说:“我命令吴班领五千老弱之兵,在吴寨很近的地方屯扎;我亲选八千精兵,埋伏在山谷之中。如果陆逊知道我转移了营地,一定会乘机来攻打,我命令吴班假装败退;陆逊如果追来的话,我带兵杀出,截断他的归路,他只有束手就擒。”文武官员都赞扬刘备:“陛下神机妙算,我们都比不上你!”马良又说道:“最近诸葛丞相在东川察看各处关口,防备魏兵进攻。陛下何不将各个军营的地形位置,画成图本,请丞相指点?”刘备却说:“我对兵法也很熟悉,何必去问丞相?”马良又说:“古人说:听人多种不同的意见就会使人更加聪明,固执的赞同一种建议会使人看不到正确的方向。希望陛下能够明察。”刘备说:“你可以亲自查看各处营地,画成四到八本图册,亲自到东川去问丞相。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一定要提前告诉我。”马良领命去做这件事情了。
刘备把军营驻扎在树林里的消息被吴军打探到了。韩当、周泰听到这件事情很高兴,匆匆忙忙跑来见陆逊,说道:“现在蜀军四十多个军营全都驻扎在傍山依水的地方,大都督可速发兵大破蜀军。”
陆逊也很高兴,亲自带领侍从来观看蜀军虚实和动静。陆逊看见前方有一平地,不满一万蜀兵驻扎在平地上,而且大半都是老弱之兵,还打着“先锋吴班”的旗号。
周泰说:“这种老兵弱将,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我愿意领兵去打败吴班!”陆逊看了很久,鞭指山谷深处说道:“山谷中杀气很盛,那里肯定有伏兵,所以才在这里驻扎一些弱兵,想引诱我们出战,各位将军千万不要轻易出战。”
手下将领们听了陆逊刚才所说的话,更觉得陆逊懦弱无能。
第二天,吴班又领兵到关前挑战,耀武扬威,大骂不停;还有一些士兵脱下战衣,赤身裸体,或坐或卧。徐盛、丁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跑到陆逊军帐中对陆逊说道:“蜀兵欺我们是懦弱的人!我们愿意带兵出战!”陆逊笑道:“你们不要凭一时的冲动就要出战,这是诱敌之计,三天过后蜀军阴谋必然败露!”徐盛说道:“三天之后,蜀军已经坚固了他们的营寨,到时候怎么破敌军?”陆逊道:“我正是希望他们全部都固扎好营寨!”将领们暗笑而回。
三天过后,陆逊带领手下在关上观望,见吴班兵已经退去了。陆逊指着山谷又说:“杀气已经来了,刘备一定会从山谷中杀出来。”陆逊话还没有说完,刘备就带领他的将士从山谷中杀出。吴兵见了蜀军个个都英勇如虎,吓得都不敢出战。陆逊又说道:“我不让各位将领攻打吴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刘备的伏兵已经从山谷中走出,危险已经过去,十天之内,我便可以打败蜀军。”手下将领们都说:“打败蜀军的最好良机都已经过去了,现在蜀军前后连营五六百里,守卫了八个月,军中要害部位都已经牢固了,怎么能打败蜀军?”陆逊说道:“你们不知道用兵之道。刘备是当世的枭雄人物,足智多谋。现在蜀军坚守了这么久,军士一定相当疲惫,大破蜀军之时为期不远了。”手下将领这才叹服钦佩陆逊的才能。
陆逊想好了大破蜀军的计策,马上写了一封机密信件派人启奏孙权,告诉孙权过不了多久就可以破蜀。孙权看后,很高兴,对文武百官说道:“我东吴有这样的将才,我再也不用忧愁了。各位卿家一直说陆逊年幼无知,我却不相信,现在看来他果然有大将之才。”于是调遣军队前来接应。
刘备安排蜀军连营七百多里,顺流而下,沿江扎营,深入东吴境地。
黄权劝告道:“水军沿江而下,前进很容易,但是后退却很难了。臣愿为先头部队,陛下应该押后阵,这样才会万无一失。”刘备说道:“吴军害怕得要命,我们长驱直入又怕什么?”众位文武官员苦苦相劝,但是刘备不听从,坚持分兵两路,命令黄权带领驻扎在江北的士兵,防备魏军侵犯;刘备带领驻扎在江南的士兵,沿着江岸扎营安寨,等待时机,静候吴军的进攻。
有打探军情的人把这个消息报告了魏主曹丕。曹丕知道了刘备用兵的办法。不由得哈哈大笑说道:“刘备不久将会被东吴陆逊打败。”文武百官都问:“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魏主曹丕说:“刘备不知道用兵,哪里有连营七百里的用兵之法,如果东吴大军杀到又如何对付?这是用兵的大忌。刘备在不久将会大败,请各位等待好消息。”各位大臣有点不信,都请求全国上下备战出兵。魏主曹丕说:“陆逊如果胜利,他一定会乘胜追击,到那个时候,东吴国内空虚,我们可以假装借口出兵帮助攻打西蜀,三军齐出,东吴就唾手可得了。”文武百官都很佩服魏主曹丕这一番深谋远虑的话语。
魏主曹丕命令:曹仁率领一路大军从濡须出发;曹休率领一路大军从洞口出发;曹真率领一路大军从南郡出发。三路大军会合准备,暗中偷袭东吴。
马良把七百里连营的军事地形图画好后,立刻快马加鞭赶到诸葛亮巡察的地方。诸葛亮展开地图一看,拍着桌子叫苦说道:“是什么人叫陛下用这样的办法扎营安寨的?一定要斩掉这个出谋划策的人!”马良小声地说:“是陛下自己要这样安营扎寨的。”
诸葛亮大声叹气说道:“汉朝的气数快要完了!”马良慌忙问:“为什么呢?”诸葛亮说道:“围着江河两岸安营扎寨,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大忌。如果东吴用火攻,再也没有办法可以解救了。哪里有连营七百多里抗拒敌军的道理?大祸就快要来了!陆逊总是坚守关寨而不出战,就是这个道理。你马上去禀告陛下,改换地方重新安营扎寨。”马良又说:“如果东吴已经打胜了,又该怎么办?”诸葛亮说:“陆逊不敢带兵来追,因为他害怕魏军从后面截断他的归路。如果陛下兵败,一定要进白帝城躲避吴军的进攻。我在进入蜀川的时候,早已经在鱼腹浦埋伏了十万大军。”马良大吃一惊:“我每次从鱼腹浦经过都没有碰到过一兵一卒,丞相为什么要对我说假话?”诸葛亮说:“我不会骗你,到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马良也不再多问,拿了诸葛亮写给蜀主刘备的信件,急急忙忙回刘备的御营。
东吴陆逊见蜀兵失去了警惕和防备,马上号令三军聚集在军场上,陆逊自己手持吴王孙权送给他的尚方宝剑调兵遣将:“自从我担当三军大统帅以来,一直没有和蜀军打过一场战。现在正是我们攻打蜀军的大好时机,为了确定蜀军的真实动静,我决定先派出一队兵马去攻打蜀营。哪位将军敢去攻打?”陆逊话没有说完,韩当、周泰、凌统等将领都纷纷站出来说:
“我愿意!”陆逊叫他们先退下,却点了不出名的淳于丹领军五千去攻打江南第四营。陆逊吩咐淳于丹:“江南第四营守将是傅彤,你今天晚上一定要成功。我自然会带兵来接应。”
淳于丹领令而去。陆逊又叫出徐盛、丁奉吩咐道:“你们两位各自带兵三千,驻扎在大寨外面五里的地方,如果淳于丹败回,有蜀军追杀过来,你们马上出兵相救,但不要去追蜀军。”徐盛、丁奉领令而去。
东吴淳于丹在黄昏的时候,带兵前进。杀到蜀军营寨的时候,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淳于丹命令军士杀入蜀营。蜀将傅彤引兵杀了出来,淳于丹打不过傅彤,便领兵败走。这时又杀出了一队兵马,是番王沙摩柯。淳于丹拼命突围,才侥幸逃了性命,后面蜀军乘胜追来。蜀军追了五里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从两边杀出的徐盛、丁奉,又是一阵厮杀,蜀军败退,徐盛、丁奉救了淳于丹回军营。
一见到陆逊,淳于丹就请罪。陆逊笑着说道:“这不怪你,我是想打探蜀军的真实情况。打败蜀军的计谋我已经定下了。”徐盛和丁奉说:“蜀军声势浩大,一时之间恐怕难以打败,免得损兵折将。”陆逊笑道:“我这条计瞒不了诸葛亮,但他现在不在这里,真是老天都要帮助我大败蜀军!”
陆逊马上又号令三军警戒:派朱然从水路进军,陆逊说第二天午后东南风很威猛,用船载运茅草,随时听从命令。派韩当带兵攻打江北蜀营,派周泰带兵攻打江南蜀寨。陆逊命令韩当、周泰所带领的士兵每个人都要手拿一把塞满了焰硝的茅草,背着火种,带上兵器,杀到蜀营,顺风放火大烧蜀寨。蜀军有四十个大寨,每隔一个营寨就烧一个,烧二十个大寨。陆逊又命令各军预先带好干粮,不许后退,日夜追赶蜀军,直到擒住刘备为止。手下将领听了军令,各自领命而去。
蜀主刘备正在军营中想打败吴军的计策,忽然看到军营前的军旗无风自倒。刘备连忙问程畿:“这是什么征兆?”程畿说:“难道今天晚上吴兵要来偷袭吗?”刘备说:“吴军昨天晚上被杀败,不敢再来了。”程畿说:“如果是陆逊试探我们,又该怎么办?”这时,有士兵进来报告吴兵都沿着山路往东边去了。刘备说:“这是疑兵。”
刘备命令张苞、关兴各自带兵五百去巡逻。黄昏的时候,关兴回来报告刘备:“江北军营起火了。”刘备赶忙命令关兴、张苞一个到江北一个到江南去打探虚实。
天黑了的时候,东南风吹了起来,江北、江南的军营都起了火,火势正在扩大,风紧火急,扑打不灭。一时之间喊声大震,分不清敌我,千军万马自相踏践。这时吴兵杀到,蜀军大乱。
刘备赶忙上马,赶到冯习的营房时,冯习的军营火光冲天,火势威不可挡。冯习赶忙上马带领几十名手下逃走。走出几步碰到了徐盛、丁奉带兵杀来。丁奉、徐盛看到刘备到来,马上来杀刘备。刘备大惊,已经没有了后退之路。
忽然喊声大震,张苞带领一队人马杀到。救了刘备就走。这时蜀将傅彤赶到,合兵一处,保护着刘备突围。
刘备急急忙忙逃上马鞍山。陆逊带领大队人马将马鞍山团团围住。张苞、傅彤拼死守卫山口。刘备在山上看到蜀军死伤大半,尸体堆积成山塞住了河流。
第二天,吴军又四处放火烧山,蜀军又大乱,刘备惊慌不定。这时,火光中杀入关兴。关兴赶上山来,跪在地上对刘备说:“周围都是大火,陛下不可久停在这里,赶快到白帝城,再收聚兵马。”刘备说:“谁敢在后面掩护?”傅彤说:“臣愿意死战。”
当天黄昏的时候,关兴在前,张苞在中间,留傅彤在后面掩护,保护着刘备杀下山来。
吴军见刘备要逃走,都想要争功,大军追杀,铺天盖地,往西边追赶。刘备命令军士脱下战衣战甲,塞住道路,放大火烧了起来。
刘备正逃到江岸边,忽然从江岸边上又杀出了吴军将领朱然。刘备大叫一声:“我今天却要死在这里!”关兴、张苞带兵左冲右突,被乱箭射成了重伤,杀不出包围圈。这时后面陆逊又带领大军杀来。
刘备慌得失去了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四面被围住,逃不出去。这时天已经亮了起来,只见前方喊杀声震天动地。朱然的军队纷纷落水而逃。是赵云来救刘备。
赵云在川中江州守城,听说蜀吴交兵大战,马上引军赶来,忽然见到东南一带火光冲天,赵云深怕刘备有失,慌忙赶来。想不到是刘备被陆逊围困住了。赵云奋勇来救。
陆逊见是赵云杀来,赶忙下令退兵。赵云正杀得起兴,遇到朱然,一枪刺死了朱然。杀败吴兵,救出刘备,往白帝城逃去。
刘备说:“我虽然脱了险,但是我的将士们怎么办呢?”赵云说:“敌兵在后面,不要长久应战。陛下先到白帝城歇息,臣再去救应其他将士。”刘备带着剩余的一百多个人进了白帝城。
蜀将傅彤为掩护刘备,战死在沙场上。文官程畿不辱蜀汉臣节,自刎殉国。
吴班、张南久久围困孙桓。忽然听到冯习说蜀主大军战败的消息,赶忙来救刘备。孙桓带领军队从后面追杀,前面有吴兵杀到,两下夹攻,张南、冯习冲杀不出,战死沙场。
吴班杀出重围,又碰到了大队吴兵追杀。幸好赵云领兵赶到,杀退吴兵,救出了吴班。番王沙摩柯单枪匹马撤退,碰到了周泰,周泰和沙摩柯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最后周泰一刀杀了沙摩柯。刘宁、杜路先后投降了东吴。蜀军被俘虏的士兵数也数不清。孙夫人在东吴听说蜀军大败,又误听说刘备战死在沙场上,悲痛欲死。驾车到江边,往西边大哭一场,最后投江而死。
东吴陆逊大胜西蜀刘备,带领大军紧追不舍。在离夔关不远的地方,陆逊下令大军停住不准再前进。陆逊看到前面依山绕水,杀气腾腾。马上命令手下将士:“不要轻敌,前面肯定有蜀军埋伏!”陆逊下令大军退后十余里,在地平路宽的地方排列战斗军阵,准备和蜀军大战一场。
陆逊马上派出打探军情的人到前面去打听。打探消息的士兵回来向陆逊报告:“前面没有兵马驻扎。”陆逊不相信,下了战马,爬到一座小山丘上向前方望去,又看到杀气腾腾。陆逊马上又派人到前面再去打探清楚。得到的消息还是没有兵马驻守。陆逊见太阳西落,杀气更加汹涌。陆逊犹豫不决,命令心腹再去查看情况。得到的消息是江边只有乱石八九十堆,并没有兵马驻守。
陆逊还是不相信,命令手下去找一个当地人来询问。不一会儿,找来了几个当地人。陆逊问他们:“是什么人把这些乱石堆成这样了?为什么乱石堆里面杀气腾腾?”当地人告诉陆逊:“这个地方叫鱼腹浦。当年诸葛亮入川的时候,带领军队在这里操练兵马,摆成大阵。所以经常会有一些云气缠绕在这里。”
陆逊听完后,带领几十个部将来看诸葛亮的石阵。陆逊在山坡上看到石阵四面八方都有门有户。陆逊笑道:“这只是雕虫小技而已,没有一点用!”于是带领部下进入石阵观看。部将说道:“天黑了下来,请都督早点回营。”
陆逊正想要走出石阵,忽然狂风大作。只有一会儿的时间,石阵内就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乱石堆左冲右移、横沙立土、风声呼啸。
陆逊大惊失色道:“我中了诸葛亮的计!”赶忙撤退,但是已经无路可退。
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一个长须飘飘的老人向他们走来。那个老人笑着对陆逊说:“将军想不想走出这个石阵?”陆逊说:“希望老前辈能够带我们出去。”那个老人拄着木杖慢慢地带着陆逊他们在石阵中走来走去,没过多久,就走出了石阵。
陆逊知道这个老人非同寻常,便恭敬地问老人:“请问老前辈高姓大名?”那个老人回答道:“我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当年我的女婿诸葛亮入川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布下这个石阵,名叫八阵图。阵法非常复杂。每时每刻,都不断地变化,比十万精兵还要厉害。他临走的时候,曾经吩咐过我:以后会有一个东吴大将困在这个石阵之中,不要引他出来。
我刚才站在山上看见将军从死门进入,就知道你不懂这个阵法,肯定会被困住。我一生都喜欢做善事,不忍心将军困死在这个石阵里,所以带你们从生门走出。”陆逊说:“老前辈应该精通这个阵法吧?”黄承彦说:“这个阵法变化无穷,不能够学!”陆逊慌忙下马向黄承彦拜谢而回。
陆逊回到营寨,连声叹息道:“诸葛亮是真正的卧龙!我不能跟他相比!”于是下令班师。手下将领们都劝告:“刘备兵败势穷、军心大乱,困守一座小城,我们正好乘胜追击,现在一见到诸葛亮摆的石阵就退回,这是为什么呢?”陆逊说:“我并不是惧怕诸葛亮的石阵。我想曹丕会派大军偷袭我们的江东。曹丕跟曹操一样奸诈无比,现在我东吴全军追击蜀军,他一定会乘机进攻我们的。如果我军深入蜀川,想要退兵很难。”陆逊马上命令大军赶回江东,防备魏军偷袭。
陆逊刚退军两天都还没有到,就有打探军情的士兵向他报告,说:“魏国将军曹仁带领一路大军从濡须杀出,曹休领兵从洞口杀出,曹真领兵从南郡杀出。魏兵三路兵马有几十万,日夜不分,气势汹汹杀入我东吴境内。”
陆逊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不用担心,我已经命令大军迎敌了。”
原来,陆逊在出征破蜀军的时候,就已经作好了防备魏军的准备。陆逊命令吴军将领朱桓镇守濡须。朱桓足智多谋也很英武。孙权很喜爱朱桓。
朱桓得知曹仁领军去攻打羡溪,马上就调出守城大军亲自率领去打曹仁,他只留下五千士兵守城。有士兵向朱桓报告曹仁大将常雕等人领兵五万杀向濡须而来。朱桓见手下将士都害怕。于是他大声说道:“兵家胜败大半都由将领决定,并不是谁兵多谁就会胜利。兵书上说:
敌军的兵力比我军的兵力多两倍,我军都能够打败敌军。现在曹仁的士兵千里跋涉,人马都很疲劳。我们长期养兵在城中,以逸待劳,南有大江的防备,北有大山的险峻,这是百战百胜的形势。曹丕来了也不用忧虑,何况是曹仁这样的小人物!”于是命令手下将士都放下旗帜停止敲鼓,隐藏起来。
魏军将领常雕带精兵来攻取濡须城,远远看到没有人守城。常雕马上命令大军向前冲锋。刚杀到城门口,朱桓提刀骑马从城内杀出,和常雕打了起来,只交手打了三下,朱桓就把常雕杀死了。朱桓指挥大军冲杀魏兵。魏兵大败,死了很多人。曹仁领兵赶来,被濡须领的吴兵打败。
曹真和曹休被陆逊事先埋伏好的兵马和诸葛瑾的伏兵包围了,也被吴军打得大败。
魏军三路大军都被吴军打得大败而回。魏主曹丕听完手下的禀告忍不住大声叹气:“我如果听了贾诩、刘晔的建议,就不会有这样的大败之事了。”东吴和魏国从此成为仇敌。
蜀主刘备驻扎在白帝城。赵云代替守城。这时马良从川东赶来,看见大军已经所剩无几,后悔不及,于是只好把诸葛亮的话语和信件奏知了蜀主刘备。
蜀主刘备大声叹息:“如果我早听了丞相的话就好了,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败事了!我还有什么脸面回成都去见文武大臣呀?”于是长住在白帝城,在城中设立了永安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