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指英国小说家威尔基·柯林斯(1824—1889),他是狄更斯晚年的好友和创作事业上的合作者。

    [2]见切斯特顿:《双城记》序言。

    [3]位于巴黎西北方向一城市,狄更斯以此地作为马奈特大夫之故乡。

    [4]见特罗洛普《自传》第14章。

    [5]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英国文学家、历史学家,著有《席勒传》、《成衣匠的改制》、《论英雄、英雄崇拜与历史上英雄事迹》、《过去与现在》等书。1837年他出版《法国革命史》,奠定了历史学家的地位,获享持久声誉。狄更斯誉此书为“令人惊叹之作”,并根据此书写作《双城记》。

    [6]指英王乔治第三与王后夏洛特·索菲亚和法王路易十六与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7]此人原为一女仆,她利用宗教迷信装神弄鬼,于十八世纪后半叶招摇一时,直至二十世纪初尚有影响。

    [8]以当时英国行政区划论,威斯敏斯特为伦敦城以西另一城市。

    [9]传说中之公鸡巷33号为鬼宅,实为骗局,1762年揭穿后,行骗人受到刑罚。

    [10]指迷信者搞降神会,谓神鬼能以叩击表达天机。所谓“刚刚度过的这一年”,指作家写作的当年,时有一位名叫候姆的美国人到英国行招魂术,使许多人受骗。

    [11]指英国在美国的殖民者召集会议,反对自己身为纳税人而在英国议会内无代表席位。

    [12]指英国。她以希腊神话中海神的徽记表示自己“海上霸主”的身份。

    [13]指法国大革命时发明之断头机吉洛汀。

    [14]伦敦郊区地名。

    [15]为伦敦一区,贫民窟。

    [16]为伦敦一著名监狱。

    [17]伦敦古建筑,初建于11世纪。13世纪至1882年,英国高级法院均在此开庭。

    [18]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登基之次年。

    [19]英格兰东南部一海港,去法国多由此登船过海峡。

    [20]为伦敦东南距城数英里的一座小山。

    [21]距射手山3英里一地名。

    [22]按迷信的说法,善人死后进天堂,有归宿;冤者罪者魂无所归。

    [23]英国古币,1克朗等于5先令。

    [24]当时邮车车厢底多铺麦秸,用以防潮、取暖。

    [25]伦敦地名,为当时伦敦城的西门。

    [26]当时有些书用一种卡子(clasp)掌握书本的开合。

    [27]让渡性继承本为法律名词,指由他人让予的继承权利。

    [28]一种儿童游戏,由一人双手扶双膝躬身做成障碍,另一人冲跑过来手扶前者腰部,从其身上横跨跃过。

    [29]法国西部一港口,与多佛隔海相望。

    [30]按当时习惯,旅客如不在旅店睡觉,可不订卧房,而只订起坐间,或在休息厅休息。

    [31]当时旅店房间不按数字编号,而是各取雅号。

    [32]指英格兰北部著名煤田中心及煤炭出口港纽卡斯尔所产的煤,此煤主要通过海路运输,故名海运煤。

    [33]“二手操心”原文为second-hand cares;“二手衣服”原文为second-hand clothes。

    [34]此时正是走私者容易上岸的时候。这一段描写暗示这里多走私活动。

    [35]英国人有坐在壁炉边面对炉火遐想的习惯,狄更斯作品中常有这类描写,可参见《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等书;这里是一种借喻手法。

    [36]原文为法文Mam'selle。

    [37]指英吉利海峡。

    [38]17世纪法国人泰沃诺(1633—1667)在他的游记中云:死海边上长着苹果树,上结爱情果,但是果子里边全是灰烬。

    [39]法国地名。

    [40]原文用法文Monsieur。下文中亦有类似情况。

    [41]这是当时法国国王赐予法国一些权贵的特权。

    [42]旧英国金币。

    [43]一种上等干酪,以在英国亨丁顿的斯梯顿畅销而得名。

    [44]指这里的街道一向无清道夫打扫。

    [45]为巴黎极穷困之一近郊工人区,地近巴士底狱。它是以基督教信徒圣安东命名的。

    [46]这是欧洲流传的有关返老还童传说中的一种。

    [47]此话出自莫里哀的《司卡班的诡计》第2幕第11场,原为“他妈的跑到那条船上去干什么”,后在英语里也成习语。

    [48]14世纪法国农民暴动时,贵族称农民领袖为雅克·博诺姆,从此雅克成为对农民的习惯称呼。此处为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者互称的暗号。

    [49]这是当时卑者对尊者行的礼节。

    [50]法国式建筑多为双扇门;英国式为单扇门。

    [51]这是向对方表示亲爱的一种动作和礼节,也叫飞吻。

    [52]此银行是以伦敦弗利特街当时之柴鲁德银行为原型的。

    [53]伦敦繁华街道,在泰晤士河以北,西接滨河街,东有圣保罗大教堂。

    [54]破布是纸币的原料。

    [55]典出《一千零一夜》中《理发师讲他第六个兄弟的故事》:富商巴米塞德宴请一穷人,但席上所置杯盘内皆空空如也,巴米塞德却佯装劝酒敬菜,客人亦佯装饮酒进食,最后佯装大醉,痛殴主人,主人方出真酒实菜款待之。

    [56]英国17世纪以前处死犯人后多枭首悬于圣殿栅栏或伦敦桥示众,至作家所述年代,圣殿栅栏处已停止悬头示众。

    [57]即今埃塞俄比亚。

    [58]位于西非,属今之加纳。

    [59]此为当时一般银行行员的穿着。

    [60]此为伦敦一教区,位于穷人聚居之伦敦东部。

    [61]此段意指克软彻出生受洗时取名杰瑞。按基督教教规,婴儿受洗时由主洗牧师宣布:“他要以天父及基督之名义和魔鬼及恶事交战。”(见《公祷书》中的《洗礼文》)

    [62]为当时伦敦一区,在弗利特街西面,为一著名藏污纳垢之地。

    [63]拉丁文AnnoDomini之译音,即公元。

    [64]Anna为女姓名字;Dominoes为一种骨牌。此处系作者讽刺杰瑞误读拉丁文,张冠李戴;这里同时又是影射后文法国大革命中人们为断头台取名的方式。

    [65]意大利、英国等国的喜剧或哑剧中穿五颜六色服装之小丑。

    [66]意指像喝了鸦片酊。

    [67]因杰瑞夜间外出别有勾当,故出此语。

    [68]指基督教徒饭前祷告感谢上帝赐予了食物。

    [69]此为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普遍流行的一种帽子。以手触帽表示敬礼。

    [70]指当时英国刑事案法庭,位于伦敦新门街,靠近圣保罗大教堂。

    [71]因台鲁森银行为这天法庭审判的罪犯的财产受理者,他们急需劳瑞及时报告当天审判结果。

    [72]分别为1783年以前及以后之刑场。

    [73]为英国古老的著名监狱之一。

    [74]分别为1783年以前及以后之刑场。

    [75]此描写均有事实为据。英国民俗史及狄更斯的《博兹特写集》中均有记载。

    [76]当时死刑犯人受刑前要乘囚车至刑场,一路游街示众。

    [77]一种刑具,将犯人缚于柱上以鞭抽打。

    [78]特指作伪证所获不义之财。

    [79]引自英国著名诗人蒲柏(1688—1744)的著名长诗《人论》。又译作“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80]贝德兰姆为伦敦一著名疯人院。当时英国监狱及疯人院均允许人花钱去看热闹。

    [81]当时,法官、律师、诉讼代理人等有身份的人均戴假发。

    [82]17世纪至18世纪,英法两国一直为争夺加拿大和北美殖民地而激烈斗争。

    [83]此段作者以嘲讽口吻转述起诉书内容,下文亦有类似之处。

    [84]指克软彻有吮手指的习惯;因他夜间从事的活动,故他手上有铁锈。

    [85]此处系比喻说法,实为检察总长历数被告罪状,为判处罪犯死刑而提供种种根据。

    [86]15、16世纪间法国英雄贝亚尔以勇敢著称,得“无畏无惧、无瑕无疵骑士”之号,“无畏无惧、无瑕无疵”已成法语习语。

    [87]指在1775年开始之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因支持美国而于1778年对英国宣战。

    [88]有一定社会地位及财产,无须求职谋生的人。

    [89]临时雇用无业流浪者为仆,有收容慈善性质。

    [90]法国港口,与加莱同为由法国过海峡去英国的重要海港。

    [91]指美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92]乔治第三,见第1卷第1章注。

    [93]此处“他这位饱学的法界同行”似有双重含义:1.此人系狄更斯笔下的人物;2.狄更斯早年从事法律,确为其同行。

    [94]原文为:You have laid me under an obligation to you for life-in two senses.“for life”有双重意义。

    [95]一种将脖子和双手枷住的刑具。

    [96]当时英国有此习惯:与朋友共饮中,每人可以提议为自己心目中爱慕的女性祝酒,干杯后,以摔碎酒杯为快。

    [97]英国18世纪酒风极盛,妇孺皆饮。

    [98]罗马神话中酒神巴克科斯之女祭司,她们于酒神节时狂歌乱舞。

    [99]为英国地方性处理轻微案件之法庭。

    [100]当时英国法庭一年分四期开庭:希勒里节期(1月11日至31日);复活节期(4月15日至5月8日);三一节期(5月22日至7月12日);米迦勒节期(11月2日至25日)。

    [101]黑背豺相传为一种专为狮子捕食的动物,类似我国传说为虎捕食的伥鬼。狮子在英语中早有红人儿、宠儿之意;黑背豺则成了为人作嫁者的代称。

    [102]原文suit and service。为英语习语,本为英国中古时代佃户为封建主出席领邑法庭及对封建主尽忠之意。

    [103]伦敦古建筑,坐落在法庭集中的地段,因建造简陋而得名。

    [104]杰弗瑞(1648—1689),荚国大法官,以酷吏闻名。

    [105]斯揣沃给卡屯取的绰号。

    [106]一种英国人当时常用的饮料,以数种酒及柠檬、白糖等兑成。

    [107]因此案有关国事犯,故提起公诉,其证人则代表皇家。

    [108]英国著名公学之一,学校以其所在地名命名。卡屯早年曾受良好教育。

    [109]指斯揣沃出生。

    [110]指泰晤士河。

    [111]当时伦敦一个多为高级律师、大夫及外国侨民等寓居的地区。在泰晤士河以北,牛津街以南。

    [112]伦敦市区泰晤士河北部一条主街,在弗利特街以北。

    [113]此金臂应指金匠置于前厅之招牌。

    [114]一般工人做工时不穿上装,此应指他们在业余闲暇之时。

    [115]原文ladybird,瓢虫。

    [116]据基督教说法,天使共分九级,各有特性。

    [117]指先天、后天两方面。

    [118]英国谚语。

    [119]指厨房等处。

    [120]高卢曾为古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其人随罗马帝国之扩张而到法国,成为现代法国人之祖先。

    [121]过去欧洲家庭宴请宾客,一般由仆人为客斟酒。

    [122]即DIG。

    [123]指巧克力饮料,当时在欧洲尚为一种时髦饮料。

    [124]歌剧之一种,构思及演唱皆不自然,无语言对话,为法国音乐家首创。

    [125]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49,1660—1714),号称“欢乐的国王”的查理第二(1660—1685年在位)曾允诺与法国共抗荷兰,条件是法国需给查理第二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支持他摆脱英国议会对他的约束。

    [126]《圣经·旧约·诗篇》第24章第1节:“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耶和华。”《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0章第26节:“……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

    [127]当时法国一种承包税收的人,他们向政府交纳若干数额税款,其余税收则归自己私有。

    [128]《圣经·旧约·创世纪》第11章云,示拿地方的人欲造一通天塔,上帝见后,变乱了他们的语言,塔遂不得建成,该地遂取名巴别(变乱之意)。

    [129]这里是指当时社会两性关系淫乱的情况而言。

    [130]为法国一教派,由狂热分子组成,成立于18世纪。他们周身抽搐松弛、蹦跳疯癫,谓能起奇迹般的医疗作用。

    [131]即伊斯兰教托钵僧,以苦行、守贫为务,举行仪式时旋转呼喊。

    [132]当时法国王宫,现已成为公园。

    [133]古时一种刑具,状如车轮,缚人轮上,旋转而碾压之。

    [134]按当时西欧一般刑律,砍头只在贵族罪犯中实施,为一种殊荣。平民犯罪处死,多施绞刑。

    [135]据希腊神话,命运女神为三位:其一司纺织生命之线;其二司决定生命之线的长短;其三司切断生命之线。

    [136]当时欧洲贵族以象征出身高贵之“蓝血”而自矜,以面色苍白为美,视面色红润为粗俗低下。

    [137]当时一村之磨坊属地主所有,地主可以据此控制和剥削村民。

    [138]希腊神话传说之复仇女神,为三姐妹,她们的头发是由许多毒蛇盘结而成,手执一由蝮蛇扭成的鞭子,专司惩罚犯罪之人。

    [139]长度名,在英美约为3英里。

    [140]戈耳工为古希腊神话中之女妖,为三姐妹,头发为毒蛇,口中长野猪牙,身上长翅膀;其中最小的墨杜萨最危险,任何人一看到她的脸,立即化为石头。本章题,如照原文直译,应为戈耳工之头。

    [141]法国路易14时代的家具陈设以豪奢绮靡著称。

    [142]波尔多为法国西南一海港城市,出口产于它四周的葡萄酒,此酒遂以该地为名。

    [143]英诗中常以形声字形容猫头鹰的叫声。如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中一诗《冬》,其中即以Tuwhit!Tu who!形容。

    [144]欧洲天主教国家村镇交通要道多竖十字架,多为石制,供往来行人随时祈祷。

    [145]此民谣为毕尔格所收集,它叙述女主人公海伦抗议上苍使她的情人在战争中遇害,后其情人鬼魂骑马把她带走,到他墓中成亲。

    [146]当时欧洲贵族家中人死后,有为之雕塑石像饰于宅邸者。

    [147]言从此府邸建成即开始等待。

    [148]法国王子路易·菲利普1830年继承王位以前曾流亡瑞士,化名柯比,以教数学法为生;法国大革命后,很多法国王公贵族流亡国外,劳动谋生。

    [149]欧洲教育中,规定希腊文和拉丁文为学生必修课,早有历史传统。

    [150]《圣经·旧约·创世记》中之乐园。

    [151]指当时英国法庭第四个开庭期到来再开始工作,参见本卷第5章注。

    [152]西德尼的爱称。

    [153]参见本卷第5章注。

    [154]均为18世纪后半叶伦敦大众化游乐区。

    [155]均为18世纪后半叶伦敦大众化游乐区。

    [156]此圣顿斯坦教堂指西部圣顿斯坦,在弗利特街近西头、圣殿栅栏附近,在叟候以东相当远的地方。

    [157]圣殿区里有很多方院、花园,为学法律的学生及律师等法界人士所居。

    [158]英格兰西南部一郡。

    [159]杰瑞的正式名字。

    [160]指冥土。

    [161]欧洲民间传说:一乡民欲渡河,便坐在河边等河水干涸。贺拉斯诗体书札第1卷第2章中说,“人而不早利用时光作正当之生活,则如乡氓待河之干。”

    [162]据说古代雅典诗人有此习惯。

    [163]在当时伦敦城的北郊区。

    [164]英国谚语“在罗马,就照罗马那样行事”,为入乡随俗之意。

    [165]艾泽克·沃尔顿(1593—1683),英国作家,曾写《钓鱼大全》,后由查理斯·科顿(1630—1687)续写。

    [166]罗马神话中的酒神。

    [167]当时法国贫苦人所穿的一种鞋。

    [168]全名罗伯特·戴门斯,他于1757年企图谋杀法王路易十五,虽刺伤法王,并未致死,但确如文中所描述的那样被处死。

    [169]当时法国王宫凡尔赛宫每星期日“开放”,王公大臣“与民同乐”。

    [170]“牛眼厅”为法王卧室旁边的一间大厅,其中仅有一牛眼窗,故名。朝臣觐见国王,常在此等候。

    [171]即巴塞德。此人已在本卷第三章出现。

    [172]达奈是由道内化出的姓。

    [173]英国人习惯将朋友送的结婚礼物摆出,令人瞻视。

    [174]英格兰中部一郡。

    [175]指在台鲁森银行劳瑞先生负责为主顾保存珍藏的器物。

    [176]指耶稣。

    [177]见《圣经·新约·马可福音》第9章第36节和《路加福音》第9章第47节。

    [178]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19章第14节,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

    [179]一种棋子游戏,双方各持十五个子儿,以掷骰子决定走棋格数。

    [180]当时英国称太平洋为南海。

    [181]狱中囚徒对监狱长的称呼,当时的监狱长为德洛内侯爵。他当时率军守卫巴士底狱的情况,有史可查。

    [182]法国革命时,市政厅为审判人民公敌之地。

    [183]史载这七人中有四名伪造犯、一名放荡的青年贵族和两名精神病人,其中一名曾策划谋杀国王。

    [184]当时法国确有其人,曾任财政大臣,贪赃枉法,无恶不作,曾与贵族合谋反对革命,1789年7月22日被革命群众分尸处死。

    [185]指希腊神话中的复仇三女神,即厄里倪厄斯。

    [186]指富隆的躯体。

    [187]当时执行绞刑,是先将罪犯吊死,然后砍头。

    [188]此亦实有其人,名贝蒂埃,系一征税人,与富隆同日被捕,处死。

    [189]英文成语to 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是活下去之意;灵魂和肉体分家,意指死亡。

    [190]《圣经·旧约·创世记》第3章第19节,上帝对亚当说:“……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191]这是一种放火的象征,也是赶路人与修路工接头的暗号。

    [192]庆祝节日所点的火。

    [193]对此塔楼,本卷第9章已有交代。当时使用之灭火器金属罩多为圆锥形。此处即以此形状作为塔楼顶建筑形式。

    [194]《一千零一夜》中有一带磁性的礁石,凡有航船经过附近,它即可将船中铆钉、螺丝钉吸出,而使船只拆散遇难。

    [195]法国革命自1789年攻克巴士底狱开始,发展至1791年底到1792年,国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发动武装干涉。1792年7月11日,当时的临时革命政权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在危难中”的法令,很多人响应号召加入义勇军,奋起卫国。

    [196]《伊索寓言》中《老人与死神》一则,可作此类寓言故事之参考。

    [197]倒读主祷文是巫觋等用以咒人的法术之一。

    [198]牛眼在英语中又有靶心之意,此处一语双关。

    [199]鲁西弗尔为基督教中魔鬼撒旦的别名。撒旦最初居于天堂,名鲁西弗尔,因自大而被逐出天庭(见《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第14章第12节)。弥尔顿在《失乐园》中称之为“罪恶的自大”。

    [200]古亚述帝国末代国王,以奢靡著称,后被起义军困于城中两年,最后在宫中自焚而死。国势式微,不久即灭亡。

    [20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至1792年8月10日,人民再次发动起义,废黜国王,结束君主立宪制。9月22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202]这是一种凶猛的粗颈犬。

    [203]英国人告诫小孩有一常用语:要想把鸟儿捉住,就先把盐撒在它的尾巴上。这里的说法是由此演化而来。

    [204]此为仅次于巴士底狱的巴黎三大监狱之一。另两座则一为拉弗斯监狱,一为临时监狱。

    [205]从写信日期看,这是法兰西共和国成立,革命政权大批处死贵族前两三个月。

    [206]专司往来商贩税收之所,均位于城乡往来必经之路。

    [207]白、蓝、红三色,法国革命后国旗即为此三种颜色。

    [208]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新立法议会曾于1791年11月9日通过反对逃亡者法令,宣布凡在1792年1月1日前不返回法国者为叛徒,但被国王否决。至1793年6月3日,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曾通过出售逃亡贵族土地的法令。

    [209]法国大革命时期又一著名监狱。

    [210]当时写完字后多用沙子吸干墨迹。

    [211]指断头台,以主张用此刑具的一外科医生之名为名,该词法文原为阴性。

    [212]1792年9月2—6日,法国革命政权曾进行一次大屠杀,后世称为“九月屠杀”。

    [213]法国大革命前,此地为巴黎权贵居住的时髦街区。

    [214]这是专门登载破产者名单的一份官方报纸,初版发行于17世纪,是英国的第一家报纸。

    [215]英国金融中心地,遂为英国金融界代称。

    [216]此磨石为砂轮型,有架子支撑。

    [217]据历史记载,这次屠杀的实际人数达966名。

    [218]撒马利亚为古代巴勒斯坦一地区。据《圣经·新约·路加福音》记述,有一撒马利亚人以乐善好施著称。

    [219]表示国难当头。

    [220]典出自希腊神话:腓尼基王子卡德摩斯受神示建忒拜城,但该地原有巨龙把守,卡德摩斯战胜巨龙,拔下龙牙,播种于地,遂生出许多武士,他们相互厮杀,最后只剩五人,帮助卡德摩斯逐渐将城建成。

    [221]《圣经·旧约·创世记》第7章第6—11节云:“洪水泛滥的时候,……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

    [222]《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章第5节云:“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223]断头台形似一方形窗框,上框装活动铡刀,下备口袋,盛铡下的人头。

    [224]托姆斯·卡莱尔所著《法兰西革命》第8章对此22人被杀的史实有专章记载。

    [225]指参孙,为杀人如麻的大力士,是以色列人受天喻而生之子,膂力为上帝所赐,受神护佑。迦萨人曾将他围住,在城门守候,以便伺机杀害。他则将城门的门框、门扇、门闩一齐拆除。法国革命时主要刽子手名三孙(Sanson),与参孙(Samson)名字相近。此人曾亲自行刑,砍去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的头。

    [226]最先为18世纪一个法国人自皮埃蒙德(意大利北部)引进的一种服装。革命党人也穿这种服装,于是它又用于这些人和他们表演的歌舞,特别在行刑时,表演更加狂热。

    [227]法国革命时期巴黎裁判所附属的监狱,犯人受审前从正式监狱提至此处候审。

    [228]此法庭除法官和检察官外,还有由巴黎市民组成的常设陪审团,法庭审判采取口头表决判案的形式,一经判决不得上诉。

    [229]指当时的英国政府,当时法国革命政权与英国政府处于敌对状态,英国曾多次出面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230]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麦克白弑君后曾听到敲门声,并因此而增加了恐怖感。英国19世纪著名文学批评家德·昆西(1785—1859)曾著专文评论这一情节,遂使此敲门声成为英国文学上著名的敲门声。狄更斯以敲门作为此章标题,或许也有渲染气氛的用意。

    [231]指魔鬼。

    [232]出自英国国歌歌词。

    [233]法国革命期间,1790年通过一项法令,将巴黎分为48个区,圣安东区是其中之一。

    [234]新桥位于塞纳河上,罗浮宫附近。

    [235]布鲁图斯为公元前44年3月5日罗马共和派谋杀独裁者恺撒的重要人物之一。

    [236]法国王宫,建于16世纪。1792年8月10日法国革命人民夺取之。1830年及1848年法国革命时复夺此宫。

    [237]希伯来语为古代希伯来人语言;闪族语为古代巴比伦的迦勒底人语言。均以难懂著称。

    [238]当时英国人出于自大意识,一般多歧视外国人。法国革命进行残酷屠杀,又失去英国民心。故普若斯作如是云。

    [239]皮特(1759—1806),英国政治家,1783—1801年任首相。法国革命爆发之初,曾倾向于守中立,随着革命政权实行恐怖政策,他改变立场,与法国宣战。

    [240]指A牌。

    [241]这是作伪证的委婉说法。巴塞德作伪证屡被揭发,本书中已有前例。

    [242]黑牌相应小于红牌,是输牌。

    [243]此典出自英国古老的童谣《造牛角的小杰克》,其中说杰克在议会解散期间给格拉斯顿伯里的阿博特当管家,他想办法从梅鲁斯庄园弄到一些种子藏在馅饼中送给亨利第三,一路上他扔下馅饼皮而意外地收获了牛角。

    [244]意为不能不责备需要尸体的外科医生,而只责备供应尸体的盗墓人。

    [245]此为基督教安葬祷文。见《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11章第25—26节。

    [246]指巴黎市区内塞纳河上最大的小岛西岱,此处为巴黎最古老的地区,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即在岛上。

    [247]即穿黑衣服的密探,这里具体指巴塞德。

    [248]“E”为埃弗瑞蒙德这一家族姓氏的第一个字母。

    [249]按欧洲封建时代习俗,平民无资格与贵族决斗,贵族与平民交锋即有辱身份。

    [250]罗马古代传说,有一人名布鲁特斯,推翻暴君,建立共和,而其二子阴谋恢复前暴君,布鲁特斯判二子死刑,并亲临监视其执行。

    [251]引自《圣经·旧约·约伯记》第3章第17节。

    [252]参阅第2卷第13章末段卡屯所说的话。

    [253]参见本书第2卷第13章。

    [254]指断头机的框架。

    [255]指达奈和卡屯。

    [256]17至18世纪英国牧师布道时间很长,现在时间紧迫,克软彻以此方式讲话,故吓人。

    [257]参见《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1章第13节。

    [258]指在十字架上钉死的耶稣。

    [259]指罗兰夫人,法国大革命时吉伦特派领袖之一,后被捕入狱,1793年11月上断头台。临刑前她要求写下自己当时的思想,未能获准,于是面对自由神像说出一句名言:“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