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传-结党营私——广结天下恩威并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收人心,不惜代价

    和在得到乾隆宠幸之初,只不过是一个凭借皇帝一时赏识而走红的新人,这让一些人对和刮目相看,也因此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但是伴君如伴虎,一旦失去皇帝的宠幸,官位自然岌岌可危。和心里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很早就开始注意培植自己的亲信党羽,为此甚至到了不惜血本的地步。

    和与国泰的交往就可见一斑。国泰原本是一个富家子弟,肥头大耳,给人一种笨拙愚钝的感觉,但实际上本人非常精明。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与国泰相识,和一看此人便发现他相当精明,因此有心拉拢。但是对于如何拉拢国泰,和却一筹莫展,因为国泰家中相当有钱,凭借金钱是很难让他动心并且效忠自己的。和想要收服国泰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财富与权力,如果现在“倒贴”钱给国泰,那就与和原本的意愿相违背了。为此,和一直在思索如何收服国泰,最终在苏凌阿的精心安排下和终于如愿以偿。

    苏凌阿姓他塔拉氏,属于满洲正白旗人,于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开始被任命为内阁中书,后来离开京城到江西饶广当道台。在这里,苏凌阿处处受挫,一直想要升迁却又苦于没有门路。他虽然早就想要离开,但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让皇帝调进京城当大官,无异于痴人说梦。苏凌阿左思右想,知道自己如果不想办法调往京城,那么只有在江西这个地方了此一生了。他想来想去,最终想到一个办法,既然自己不能进京见皇上,那么通过皇帝身边的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于是,他开始想尽办法接近乾隆皇帝身边最红的宠臣——和。

    苏凌阿说干就干,毫不犹豫,他立即找了个借口,顺利回到京城。为了接近和,苏凌阿不惜花费银两与和的弟弟和琳整天花天酒地,走动也颇为频繁,可谓是“有心准备”。苏凌阿终于借着和儿子过生日的机会与和琳一起见到了和,并送上了四千两银子作为贺礼。不过,这些银子在和眼里根本不值得一提,他根本就没有记住苏凌阿。苏凌阿心里也不气馁,他想尽办法,决定给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不久,他邀请和来到家中做客,借机想要把女儿纳兰赠予和。和心里也很清楚,这是苏凌阿有意巴结自己,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到了相约的日子,和与苏凌阿见面,也见到了苏凌阿的女儿纳兰。纳兰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性格活泼,美貌聪颖。和见了这个小女孩,一直用手抚着她的头发,赞不绝口。

    苏凌阿见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于是当场叫纳兰拜和为干爹。从此以后,纳兰便经常出入和府,和对纳兰也是关爱有加,他们名为父女,实则纳兰乃为和的小妾。凭着这一层关系,苏凌阿与和的关系也亲密了几分。不久,和得知国泰非常喜欢纳兰,因此忍痛割爱,找个机会把自己的“义女”纳兰介绍给了国泰,借此来拉拢他。

    在和的安排下,国泰与纳兰很快举行了婚礼。国泰能够与纳兰结婚,当然对和感恩戴德。不久,在和的安排下,国泰当上了泗城的县令,苏凌阿也被提拔到吏部任侍郎,三人可谓是各有所得。和特意安排苏凌阿去吏部,是因为吏部掌管着官员的甄选任命权,有自己的亲信在这里,和备感欣慰。和又多了两个亲信,更加有恃无恐。

    从此以后,国泰作为和的爪牙被深入地安插在地方上,为和搜集信息,聚敛财富。和后来在政坛上几次历险,都是由于国泰的暗中帮助才得以平安无事。

    为了收服国泰,和不惜将自己喜欢并且宠爱的“义女”纳兰相赠,虽说一时间也难以割舍,但是在实际上还是赢得了国泰的信任和忠心。和凭借这种看似沉重的付出,收获了他自己难以料想的利益,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和的先见之明——他能够从大局出发,不惜代价赢得他人的信任,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后路。假如和只是贪财贪色、目光短浅之人,那么他是不会赢得他人的信任的,他的“红人”地位也不会坐得长久。

    2.千古奇谈,昔日老师成门生

    和用不同的方法来笼络人为他卖命,可谓是因人而异。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并不会拐弯抹角,而是直接摆出自己的实力让对方心悦诚服;对于那些贪心的厚颜无耻之辈,只要稍微给对方一些好处,也能很快收服。更何况,和是皇帝面前的红人,那些追名逐利之辈无不自动送上门来,和只要略微施舍一些好处,就能将这些人收为己用。对这种官员和通常就采取这样的办法,就连他自己的老师也毫不例外。

    和的老师吴省钦、吴省兰两兄弟自幼聪颖、学富五车,但是人品一般,甚至称得上恶劣。吴省兰在咸安宫教习的时候,认识和的舅舅伍弥乌逊,两人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吟诗作对。后来通过伍弥乌逊的介绍,吴省兰成了和的启蒙老师。和在吴省兰面前,行弟子的礼节,并且学习刻苦。吴省兰向来对那些八旗子弟没有什么好感,认为他们只不过是些提笼遛鸟、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是和却能够专心学习,这让他不由得对和刮目相看,因此对和也非常欣赏与喜爱。

    和、和琳两兄弟进入了咸安宫官学开始读书时吴氏兄弟是他们的老师。由于和两兄弟没有生活来源,因此在生活上非常简朴,不过他们学习却非常刻苦、用功。和曾经向吴省兰请教过满族人凭借骑射是否能够到朝廷做官的问题,吴省兰告诉他要文武并进,这样才是长治久安的方法。和深深地记在心中,而这也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后来和发迹,官运亨通,并没有忘记吴氏兄弟。特别是吴省钦,虽然此人满腹经纶,但是与和一样在科举考试中也是屡试不中,因此颇感无奈。有一年吴省钦参加乡试,而和正好是阅卷官,为了获得和的照顾,吴省钦厚着脸皮在考试前登门拜见和,并且给和下跪道:“弟子特来拜见先生!”虽然和在官场上摸爬滚打那么多年,也自认为脸皮足够厚,但是面对自己曾经的老师的这种行为,他也是大吃一惊,连忙说道:“老师快快请起,您是我的老师,何故对学生行此大礼?”吴省钦依然跪在地上,说道:“和大人您是主考官,自古以来参加考试的都是学生,都要称主考官为老师,而现在我确是您的门生啊!”和心中十分别扭,不过最终他还是应承了下来。

    其实和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认为自己虽然在朝中位高权重,但是毕竟根基不稳,他也急需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来为自己服务。虽然吴省钦的行为表明他为人不择手段、人品不佳,但是依然可以利用他来为自己出谋划策。因此,吴省钦就由和的老师转变为他的门生,两人各取所需,成为了荒唐的千古奇谈。

    考题由皇帝亲自做出,因此保密功夫本做得很好,但是和只手遮天,通过皇帝身边的太监获得了考题的内容,并将考题泄漏给吴省钦。于是,在考试后,吴省钦高中举人,他对和的手段更是刮目相看。吴家兄弟不仅学识高,办事能力也相当不错,他们为和捞取了不少好处,而且得到了和的照顾,官路也是十分通畅。

    从此以后,吴省钦、吴省兰两兄弟对和忠心耿耿,而在和的众多门生中,和对吴氏兄弟也最为满意。除了他们能够主动地执行和的命令外,最让和受用的就是他们满腹的学问,这俩兄弟的学问朝野有名,和交给他们的事情,总能比较出色地完成,因此和对他们也是有意地提拔。作为科举考试主考官,和一直在这个职位上把持了很多年,他明白这是一个肥差,因此想尽办法让吴省钦主管乡试。吴省钦在职期间也是一味地贪得无厌,大肆地接受生员呈上的礼单,对其学问是一概不理。吴省钦主管乡试时,利用他学政的身份,公开舞弊,嚣张地收受贿赂,每个生员送银多少他都记录在册,并按送银的多少来决定排名。曾有一名胸无点墨的生员在吴省钦的手上以一万两白银的价格换得了乡试第一名的成绩,而那些历经十年寒窗苦读的书生,却名落孙山。虽然书生们对吴省钦的行为痛恨不已,但是由于有和在背后撑腰,他们也无可奈何。而吴省钦将贪污得来的金银交一部分给和,其他的尽数落入自己的腰包。和对吴省钦,既给他当官的机会,又让他在自己的职位上大发横财,吴省钦对和就只有感恩戴德、肝脑涂地的分儿了。

    3.手段独特,对小人恩威并施

    和位高权重,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手下的那些人,他手段独特,恩威并施,将他们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汪如龙是乾隆年间名盛一时的大盐商,原本是两淮盐政使征瑞手下的一个幕僚。征瑞原来本是道台,可是由于犯了过失而被撤职。为了东山再起,征瑞给当时担任军机大臣的和送去了万两白银。收钱之后,和积极办事,不久征瑞又官复原职。

    自古以来,盐铁一直是政府经营,其中利润惊人,因此两淮盐政使的职位是难得的肥缺。征瑞刚一上任,汪如龙就前往府上拜会结识,并且给征瑞提出了许多歪点子,诸如如何收税纳捐、如何追查走私漏税、如何查假打非的敛财策略,深得征瑞的赏识,于是汪如龙被征瑞招为幕僚。汪如龙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小人,因此在征瑞手下干得顺风顺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第五次南巡之时,汪如龙亲自带领大小盐商,捐钱捐款、铺平道路,这样征瑞不费吹灰之力就讨得了乾隆的欢心,而汪如龙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

    然而无论征瑞怎么聪明,都不知道汪如龙内心的真实想法。汪如龙一心想接近和,就是为了自己将来当上两淮盐政使,从而取代征瑞的位置,而征瑞却还蒙在鼓里。

    汪如龙和征瑞一起向和进献了一匹名马,从而与和相识。和对于金银之类已经习已为常了,汪如龙善于揣测和的心理,因此总是送一些名人的字画给和,这样就引起了和的注意。

    不久,汪如龙通过和给乾隆进献了一名江南美女,乾隆皇帝龙颜大悦。和对汪如龙的进献也十分满意,但是此人的精明却让和颇感棘手,久处官场,各种各样的小人不得不防。和做官自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明白如果不趁机打压一下汪如龙的气焰,此人极有可能在皇上面前得宠,甚至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和私下里召见汪如龙,脸上摆出一副冷酷的表情,以冷嘲热讽的口气对汪如龙说:“恭喜你讨得皇上的欢心啊!”汪如龙见状,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不知道和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突然,和怒斥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让皇上沉迷于女色当中,致使君王荒废政事,论罪当斩!”原本油嘴滑舌的汪如龙听到和说出这些话,吓得脸色苍白,他连忙双膝跪地,不停地请求和救他一命。汪如龙说自己早就对和敬仰有加,只要留得性命以后定会好好侍奉和。和心里暗暗高兴,他原本只想吓唬吓唬汪如龙,让他不至于过分放肆,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也就不再为难汪如龙,便又换了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

    汪如龙经过这件事,这才知道在和面前自己的聪明和谋略还远远不够。在清朝的官场上,处处都是暗礁,一不小心就会招来杀身之祸。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只有找到自己真正的靠山,才可以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和是一个权势极大、很有城府的人物,如果能够归附于他,那么自己也能够升官发财。于是,汪如龙经过和的一番恐吓,自此归于和门下,充当和的马前卒。

    和见汪如龙对自己心服口服,也就有意地提拔他。和在乾隆面前将汪如龙夸赞了一番,说他如何精明能干、举止不俗等。然后,又说两淮盐政使征瑞虽然迎驾有功,但是却铺张浪费,有损皇上的英明。乾隆相当注重自己的名声,自然也不愿意背上铺张浪费这口黑锅,因此就命令和撤掉征瑞两淮盐政使的职务,另派一人来代替,于是和趁机推举了汪如龙。汪如龙从此一步登天,由一名盐商变为了两淮盐政使。从此以后,他对和更加忠心耿耿,他比征瑞更会聚敛钱财、更会办事,因此颇得和的欢心。

    事后,征瑞愤愤不平,问和为什么自己每年给他交纳十万两的白银还会丢掉两淮盐政使的职位。和很平静地伸出两根手指,告诉征瑞别人比他交纳的钱更多,是二十万两白银和众多名贵的字画。征瑞心中苦闷而又无处发泄,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和通过恩威并施,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威严,而且让那些小人对他言听计从,他的手段独特,实在让人不容小觑。

    4.灵活变通,收异己为同党

    和能够在官场上扶摇直上,独霸大权几十年而不倒,自有他的过人之处。除了整垮那些与自己针锋相对的人之外,对于那些能够调转枪头,转而追随自己的敌人,他也毫不嫌弃,一起收为同党。因为和明白,想要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就必须党羽遍布天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国家的大权。况且,不仅与自己作对的敌人少了一个,而且自己的力量便又强大了几分,在此消彼长之中,自己就能稳坐钓鱼台,取得绝对的优势,从而更有力地打击对手。

    和用这种灵活变通的方法来对付与自己针锋相对的人,往往运用得得心应手。如收服已是和的第二大亲信的福长安一事,便显示出了和的独特手段。

    福长安是福康安的弟弟,满洲镶黄旗人,乾隆皇帝孝贤皇后的亲侄子。除了显赫的家世外,他还很受乾隆皇帝和孝贤皇后的宠爱,福长安娶的是皇族之女,身为额驸。

    由于有如此独特的家庭背景和关系,福长安深受乾隆的喜爱。由于福长安年轻俊朗,他也似和一般做了蓝翎侍卫,并且由于乾隆的恩宠,福长安很快便升为正红旗副都统,并且兼管内务府事务。这几个职位已经令人十分羡慕了,但是福长安野心勃勃,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要乾隆对他刮目相看,并且想要证明自己比哥哥都要强。少年时期的福长安由于受到乾隆和皇后的宠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心底里的那股自尊也膨胀到了无限大的地步,认为自己前途无量,封王封爵指日可待。但就在福长安沾沾自喜的时候,和出现了,与福长安相比,乾隆明显更宠爱和。福长安自然是极不服气,他认为和并非皇亲国戚,又没有任何政治背景,与自己是没有资格争宠的。

    早在和来到上虞备用处时,就听闻了福长安的大名,和明白,对于福长安这种从小就被惯坏了的皇亲国戚,自己绝对不能以普通的方法对待,因此和心里决定务必要让福长安对自己心服口服。于是,和便经常有意无意地在福长安面前透露乾隆皇帝对自己的宠爱,如皇上赏赐自己一些珍奇古玩之类。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福长安的自尊心,让他知道皇上最宠信的是自己而不是他福长安。

    心高气傲的福长安内心里哪能忍受得了这口恶气,他继续在乾隆面前与和争宠,但是每次福长安想好什么事情时,和已经在为乾隆去做了,每次都落在和后面,这让福长安内心里郁闷不已。他不知道,和为了讨好乾隆花了多少心思,早在咸安宫官学读书时,和就开始研究乾隆的诗歌了。为了教训福长安,和借乾隆之手稍微处罚了一下福长安。后来,和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而福长安则被任命为军机处行走,这样一来,和就成为了福长安的顶头上司,福长安这时才对和有所畏惧了。和在打击福长安的嚣张气焰后,也不再与他为难,更是主动找到福长安并告诉他,他们两人是同一阵线上的人,应该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共同对付阿桂、王杰等人,这样一来,军机处就是他们自己的天下了。为此,和还不时地给福长安一些小恩小惠,并在乾隆面前建议提拔福长安,以此告诉福长安,只有追随自己才会前途无量,否则毫无机会。

    和对福长安恩威并施,对于收服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福长安经过慎重地考虑和分析,最终也明白与和争斗没有任何好处,于是他放弃了与和的争斗之心,开始为和死心塌地地卖命。此后,和和福长安两人便经常在乾隆面前打转,在军机处更是密切联合,一起对付以阿桂为首的军机大臣。后来,在和的奏请下,福长安顶替和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得到极大好处的福长安对和更是感激涕零、忠心耿耿了。

    后来,嘉庆皇帝想要分化福长安与和的关系,并有意拉拢福长安,让他指出和的罪证,但是福长安就是不为所动。在福长安的心中,和是一个很重要的知己,好比再生父母,他宁愿诬陷别人也绝对不会出卖和。由此可见,和笼络人心、收异己为同党的灵活变通的手段和方法是很有效果的,这也为他在官场把握大权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5.罗织死党,形成“和家班底”

    和很懂得为官之道,历史上的派系之争给了他很大启发,他深知,要想与政敌对抗,仅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当他当上军机大臣后,就逐步地拉帮结派,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和家班底”。

    封建社会,派系之争在所难免,要想长久地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得到朝中势力阶层的帮助,要想在政坛中如鱼得水,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关系网。

    和的关系网中,最让他信任的就是他的弟弟和琳。和父母去世得早,两人从小相依为命,因此和对弟弟最为信赖。并且,和琳极有才华,他与和一样出身于咸安宫官学,当时著名的诗人袁枚就曾夸奖过两兄弟,说他们两人一人“擎天”、一人“捧日”,都是可塑之才。刚开始和在朝廷打磨之时,由于年纪小,政治经验不足,又没有人可以信赖,唯有依靠自己的弟弟和琳一起来完成自己的计划。朝中之人皆不把他放在眼里,经常有人弹劾和借以试探他的底细,独自在朝中打拼的和感到孤立无援,因此他想到了自己的亲弟弟和琳。和巧妙安排,先让和琳当上杭州织造,凭借乾隆下江南游玩的时机,安排弟弟在那里接待。这样几次下去以后,乾隆就对和琳有了一些印象,于是和琳抓住机会,在乾隆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琳向乾隆弹劾湖北按察使李天培用官船私运货物给福康安一事,在和地安排下,乾隆认为和琳乃一世才俊,并且予以重用。

    因为有和在朝中照应,再加上和经常在乾隆皇帝面前说和琳的好话,因此和琳在军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不久,苗民起义给了和琳一个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在镇压苗民起义的战斗中,和琳身先士卒,不但多次击败义军,而且生擒了义军的首领吴半生、万三保等人。由于军功显赫,再加上和有意地与福康安修好关系,因此和琳在军中升职也相当迅速,被封为一等宣勇伯,加封太子太保。

    嘉庆元年(1796年)四月,福康安积劳成疾,卒于军中。和琳的机会终于来了,加上和为弟弟四处奔走,不久,和琳便接替福康安督办军务。从此以后,和氏兄弟一文一武,在朝中好不风光。不过,好景不长,三个月后,在围攻平陇的战役中,由于身受瘴气,和琳染病而亡。乾隆晋封和琳为一等宣勇公,其子丰绅宜锦袭爵,除此之外,乾隆还允许和琳家建专祠祭奠。

    和琳死后,和悲痛不已,除了自小相依为命的记忆外,和琳更是自己的左右手,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为此,和专门写了十五首悼亡诗来纪念弟弟和琳。

    此外,和最为重视的第二大亲信竟然是他的政敌福康安的亲弟弟福长安。福长安虽然是福康安的亲弟弟,但是他与哥哥明显不同。哥哥福康安性格耿直,而福长安却善于溜须拍马、见风使舵。两人都在乾隆身边溜须拍马,讨得乾隆的欢心,再加上福长安兄弟几个都在朝中为官,满朝文武对福长安不由得都退让几分。到了后期,嘉庆很想将福长安从和身边争取过来,但是福长安不为所动,他与嘉庆谈话时滴水不漏,没有提供和的任何罪行,这让嘉庆皇帝很恼火,由此对福长安痛恨万分。嘉庆亲政后,查办和,连福长安也一起治罪。

    和琳以及福长安是和的左右手,有他们相助,和在官场更是如虎添翼,他能够肆无忌惮地打击异己、稳坐高位,这些都与其打造的“和家班底”是分不开的。

    和深谙人性,尤其是那些读书人的品性,他了解得很清楚。由于和算得上文武全才,因此他知道读书人受礼教之害很深,思想守旧、固化。读书人最大的理想便是金榜题名,其实说到底就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也就是做皇帝的奴才。和并不讨厌这样一群甘当奴才的读书人,他所厌恶的乃是那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所以,当和主持科举考试之时,他录取的都是那些对他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读书人。而对于那些不肯与自己合作的人,即使已经榜上有名,也会被和想尽办法革除,并找到各种借口阻挠这些人入仕,因此才有“天下士人,几出和门”的说法。“和家班底”形成后,再加上和对科举与官吏选拔的控制,和开始排除异己了。那些曾经给他难堪的人,他现在要一一报复,对于那些曾经与自己对抗的人他也准备予以打击,无论是阿桂还是永贵,无论是刘墉还是福康安,和都不放在眼里,其他的小官吏就更不必多说了。

    6.征服异己狠为先,先发制人保安全

    自古以来,想要成就大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办事要果断决绝,绝不能投鼠忌器、妇人之仁。像和这样的权臣,做起事来更是心狠手辣、绝不留情,对于那些敢于与他作对的人,他更是置人于死地而后快。

    和在乾隆的恩宠之下,只手遮天,权力炙手可热,但总有些真心为国为民之人不顾身家性命,选择与和斗争到底。而和也没有因为自己权倾一时而放松了对对手的警惕,当有人到乾隆面前状告自己时,和往往先发制人,抢在对手前面将不利于自己的证据销除或者将其职务罢黜,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

    和当道时,很多人因为对他不敬而落得丢官弃职、家破人亡的下场,武虚谷就是其中一位。

    山东博山县知县武虚谷,是河南偃师人,他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任博山县知县。而和身兼步军统领一职,京师一带的社会治安均由和负责。当时社会上一度盛传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率众起义的农民领袖王伦还活在人世,于是在和的默许下,士兵们便以逮捕王伦以绝后患为借口,四处横行,骚扰百姓。这些士兵不仅在京师一带胡作非为,还来到了王伦的老家山东肆意闹事。此时的武虚谷就遇到了这些和派来搜捕叛匪的官兵,他们在乡间随意地殴打百姓,搞得民不聊生。情急之下,武虚谷便派人将他们拘捕到县衙,谁知这些人仗着自己是和的手下,以官差自居,相当傲慢无礼,见了武虚谷也不下跪。武虚谷见他们如此嚣张,不仅滋扰百姓、胡作非为,没有任何悔改之意,而且还对朝廷命官如此不敬,于是便命众衙役将这群人痛打了一通,并将他们赶出了博山县。和知道这件事后,感到脸上无光,因此也对武虚谷怀恨在心,不久便找了一个借口将其官职革除,并发配东北为奴。

    对于武虚谷这样一个小小的县令,和自是没有将其放在眼里,因此对其报复也不会处心积虑、赶尽杀绝。但是对于其他能够与他针锋相对的朝中大臣,和却是毫不留情的。

    曹锡宝就是被和以先发制人的对策给整下台的。曹锡宝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进士,他生性坦率,刚直不阿,在军机处担任章京一职。由于不满和的贪污腐化,曹锡宝一心想要弹劾和。不过他知道如今的和已经权倾一时,再加上有乾隆这个大靠山,任谁也拿他无可奈何,就连永贵等人都不能扳倒和,自己想扳倒和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曹锡宝决定从和的手下着手,经过详细、周密的调查,最终他发现和的家奴刘全家的车马、衣物等都超过了清朝制度的规定。和他是没有办法扳倒,但是借助于弹劾和家奴刘全也一定势必会打击到和,令他有所收敛。

    刘全是和家的世仆,和父母在世时他帮和的父母赶车。后来和父母早逝,和兄弟二人生活艰难之时,刘全也一直不离不弃,并与青年时期的和一起奋斗。由于早年的经历,当和飞黄腾达之后,刘全也一跃成为和家的大管家。与和一样,刘全不但会拉帮结派,还善于收受贿赂,每次帮和收受贿赂之时,刘全也不忘中饱私囊。这样下来,刘全的家产也有千万,因此家里也是相当阔绰,这也使得他所使用的马车、衣物等都超过了清朝的规定。在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是非常强烈的,人的等级不同,享受的待遇也有很大的区别。而刘全作为和的家奴,在日常起居方面却超出了一个家奴基本的限制和规定,可想而知罪过有多大。

    乾隆五十年(1785年),当曹锡宝经过周密地调查之后,他开始准备上奏刘全恃势营私,其衣服、马车、居室等都超过了当时清朝规定的奏折。奏折写好之后,曹锡宝没有立即呈给皇上,而是交由自己的同乡吴省钦看,想要吴省钦帮助修改润色之后再交给朝廷。他不知道吴省钦早已投靠和,因此吴省钦见到这份奏折,内心里是又惊又喜:他惊的是曹锡宝居然敢于上奏和的家奴刘全;喜的是自己预先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凭着这点,他又可以在和那里捞取好处了。于是,吴省钦在稳住曹锡宝的同时,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暗中通知了正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陪着乾隆消暑度假的和。和收到消息,不敢大意,立即指令刘全将一切逾制的房屋、衣物、车马等毁掉。将一切不利的证据销毁后,和的心里才稍微放松。当曹锡宝的奏折呈递给乾隆时,和表现得十分淡定。乾隆要求和给一个说法,和于是和刘全上演了一曲“苦肉计”。不久,和也给乾隆呈上了一道奏折,说他已经审讯过刘全,刘全否认逾制之事,不过为了表示清白,还是决定将刘全交由留京王大臣收审。在奏折中,和又言明刘全十分安分朴实,不过管束下人却过于严厉,或许是有下人携私报复,因此才诬告刘全,而自己陪在皇上身边,对于此事也是一知半解。这样一来,和就将自身的责任推了个干干净净,而乾隆也不再怀疑他。

    最终,乾隆下旨为刘全辩护,并指责曹锡宝动机不纯,还要求曹锡宝逐条指出和的罪过。曹锡宝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原本想借上奏刘全来弹劾和,却不想被倒打一耙,最终自己吞下苦果。这样,由于和早做准备,先发制人,曹锡宝非但没有撼动和,相反却被乾隆大声斥责,最终落下一个被革职留任的下场,和的手段不禁让人不寒而栗。

    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手下,丢卒保帅。

    钱沣是监察御史,一次,他向乾隆启奏山东巡抚国泰滥杀无辜、贪赃枉法。乾隆听后勃然大怒,于是派和、刘墉、钱沣前往山东查办此案。国泰是和的党羽,和自是不会视而不管。由于知道钱沣和刘墉会查案银,因此和立刻送信给国泰,让他赶紧做好准备,说马上就有钦差来查收库银。国泰自是心领神会,立即做好持平库银的准备。于是,在国泰的安排下,山东各州县的官吏都纷纷从商家那里挪借银两来应付钦差的检查。

    和真可谓是老奸巨猾,在他赶往山东之前已经吩咐手下苏凌阿准备好了两份奏折,一份弹劾国泰贪赃枉法;一份则弹劾刘墉、钱沣,并署上和同奏。和心想如果出现变故,便让苏凌阿上交弹劾国泰的奏折;如果没有变故,则将弹劾刘、钱的奏折上交,弹劾两人的诬告之罪。和、刘墉、钱沣到山东视察,发现库银皆满,没有异样。但是钱沣异常细心,发现这些库银并非官银,于是对国泰严辞呵斥。而此时做足准备的和是心定神闲,权衡过后,和决定牺牲国泰来保全自己的地位,于是将国泰和布政使于行简逮捕。所谓“狗急跳墙”,国泰见和逮捕他,就想拖和下水,于是向和发求救信一封,这封信却被乾隆所得。而此时,和让苏凌阿所写的弹劾国泰的奏折起到了神奇的功用。乾隆凭借和所呈上的奏折认定和与国泰并无私情,一切都是国泰一厢情愿,最终国泰被斩抄家,而和则继续受到乾隆的宠爱。

    和对付异己,总是先发制人毫不留情,必要时甚至牺牲他人换取自身的安全,这也为他自身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对于他的手下,他也是恩威并施,有张有弛。比如国泰一案,如果不是事先准备,和极有可能被国泰拉下水。所谓官场变幻,错综复杂,如果粗心大意,那么将会十分危险。和深深地明白这些,而这些也都为他在官场稳坐钓鱼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利用皇帝好恶,实行打击报复

    在封建时代,统治者最关注的是对社会舆论的控制。满族作为异族入主中原,更加注重对汉人进行思想上的控制。并且满族人是依靠武力夺取的天下,因此他们看不起那些迂腐的汉族读书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汉族读书人会说一些不利于清朝统治的话语,从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所以,在清朝统治初期,从鳌拜开始,就大兴文字狱。

    和最清楚这些,因为他知道乾隆皇帝最厌恶那些士人胡乱讲话或者写诗讥讽时政。所以,和利用这不时兴起的大大小小的文字狱,来打击异己,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被和利用文字狱打击的第一个人是海成。海成是地方上的重要官员,进京后在军机处时,根本不把年纪尚轻的和放在眼里。和作为军机大臣,自然是心有怨恨,不过和的心机很重,他在表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却耐心地等待报复的机会。乾隆四十年(1775年),海成所管辖的地方有一个名叫王锡侯的秀才编了一本字典,名叫《字贯》。王锡侯在《字贯》序中说:“天下字贯穿极难,诗韵不下万字,学历尚未多识而不知用。今《康熙字典》所汲数增至四万六千家字,学者查此遗彼,举一漏十,敏苦于终篇掩卷而茫然。”原本这本字典并没有什么“犯上”之事,但是王锡侯年轻时曾得罪了一个同乡本家的无赖王泷南。王泷南在发配途中逃跑,被王锡侯再次捉回,并扭送至官府。多年以后,皇上大赦天下,王泷南得以回乡,他便开始四处寻找报复王锡侯的机会。在王锡侯的《字贯》印刷后,王泷南大喜,他特意以王锡侯诬蔑贬低圣祖康熙帝为由,将王锡侯告到官府。当地县令觉得此事重大,不敢裁决,于是又将此事上报给巡抚海成,后又报于乾隆帝,于是乾隆命海成严查。海成认为王锡侯所编纂的这本书虽对康熙帝有所不敬,但是并不能算是悖逆,因此写了奏折给乾隆,建议将王锡侯的举人革去,便于审拟,还派专差将此奏折和《字贯》四十本送往北京交与乾隆审阅。乾隆看后,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因此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王锡侯活该倒霉,由于年轻时的一腔热血最终导致身首异处,他不仅在家乡遇到一个无赖,在朝中又遇到了睚眦必报的和。《字贯》落到和手中之后,和仔细地翻阅每一页书,认真地搜寻其中的“反清”罪状。当他翻到第一本第十页的“凡例”时,心中狂喜,因为这本字典竟然将圣祖、世宗庙讳及乾隆御名字样悉行开列,对于乾隆来说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这样海成受此牵连,必死无疑。

    乾隆最怕汉人对大清统治者有所不敬,特别对于江浙一带的文人更是如此。因此,听到和所奏,再看《字贯》第十页上果然有圣祖、世宗的庙讳及自己的御名,内心的无名之火瞬间涌上心头。乾隆勃然大怒道:“这是大清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罪不容诛,应当马上按照大清律例处置,这样才能警告那些图谋不轨之人。”和心里明白,此时的乾隆正在气头之上,只要煽风点火,海成难逃一死,于是又接着奏道:“奴才看后面竟有大行皇太后的名讳。”和特意将“皇太后”三个字念得最重、最清晰。此时的乾隆,依然沉浸在太后的逝世之中没有回过神来,看着《字贯》中的不敬字眼本已愤怒,再听说有冒犯太后的字眼,更是火上浇油,愤怒到了极点,于是下旨道:“领旨,即拘王锡侯,立斩,全家抄没,妻儿流放官卖。”和趁热打铁,又说海成作为一省长官,竟然没有看出《字贯》中的悖逆不道之处,分明是存心袒护王锡侯,过于失职。还有海成手下的一些官员也难逃罪责,他们政事荒废、说东道西,有损大清朝的威严等等。乾隆听罢更是怒火中烧,将海成一顿臭骂。

    最终,乾隆决定,由和迅速地列出违禁的书目颁行天下,而江西巡抚海成,拟斩候;江西藩臬两司,皆失于昏眩不察,实在难逃其责,将其削职为民;两江总督高晋,降一级留任。

    在封建时代,帝王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特别是帝王的名讳一定要多加注意。王锡侯作为举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不过他编写的是一部字典,想要避讳是难上加难,再加上为了避免年轻人不加避讳,王锡侯才在字典中写出,以让世人知晓,并未做任何大逆不道之事。再说乾隆对避讳之事也看得很淡,极为宽容,他曾经说过对于避讳一事,实乃文字末节,一向不以为然,也不去关注那些新进之后或者无知村民是否避讳。不过和却利用文字狱携私报复,杀鸡儆猴,从而在其他官员面前抖显自己的威风,将乾隆的怒火挑拨起来,从而对小看他的地方大员海成予以沉重的打击。

    除此之外,和还借助文字狱兴风作浪,为自己谋求了不少好处。

    扬州府东台县有一个书生名叫徐述夔,他于乾隆三年中过举人,也做过一任知县。他自恃才华横溢,以明朝的唐顺之、董其昌之才类比,并且对清朝的“蓄辫”之风大为不满。他认为头发是身体的一部分,受之父母,绝不能随意剃去,因此他还特地为自己的一个学生取名为徐首发。徐述夔整日里吟出一些对清朝不满的诗句,并向往自己幻想之中的明朝生活,还曾感叹道:“江北久无干净土。”他自己这样做并没有招来杀身之祸,可谁知他的儿子徐怀祖居然步其后尘,将徐述夔的诗歌编为《一柱楼诗》,并刊印发行。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徐怀祖离世。在他去世之前,曾经用二千四百两白银买了邻家蔡耘的田地数顷。蔡耘及其堂兄却说徐家所买的地里有蔡家的祖坟,要求赎回,不过只交赎银九百六十两,并且非要赎回不可,如果徐家不同意,就一定会将《一柱楼诗》揭发出来。徐怀祖的两个儿子徐食田、徐食书却心怀幻想,认为受人要挟,不如自己先将诗书献出来,因此就将刊印之书及手抄原样,献于县令。东台县令认为此事甚小,于是便草率处理了。谁知蔡耘及其堂兄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依靠这件事不仅能夺回自家卖出的那块地,还能邀功请赏,于是两人又将此事告到了省里。

    刘墉时任江苏学政,见到诗集后,也认为大逆不道,因此急忙给乾隆写了奏折。乾隆看罢,交给和处理。和为了与刘墉抢夺功劳,因此便仔细地翻阅此诗集。当他看到“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翻,一举去清都”等句子时就牵强附会,说此人想要推翻清朝、反清复明等等。乾隆见和办事效率如此之高,于是就将此案交由和处理,不久全案查清。乾隆为了表示对和的嘉奖,令和得到了一个肥缺——总督崇文门税务。不久和又被乾隆授予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接着又被授予正白旗都统。

    和眼见“文字狱”可以捞到这么多好处,又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超过刘墉,于是便对新书、新诗更加留意。有一天,和看到一个满族贝子写了一首《塞上吟》,其中称蒙古人为“胡儿”。和立即向乾隆奏道:“‘夷’、‘狄’、‘胡’等字眼是对满蒙的蔑称,怎能乱用?”乾隆顿时发怒,说道:“如此忘本之徒,定斩不饶,不过看在他是贝子的分儿上,留其全尸。”因此写这首诗的贝子也自尽而死。

    和官迷心窍,由查书逐渐发展到毁书,并且上奏乾隆说:“诋毁影射本朝的诗集书籍应当着力查缴,搜集销毁,另外,一些词典剧本也应删改或销毁。”乾隆同意了和的这一主张,于是不久之后,查禁风潮席卷全国。在乾隆时期,有三千一百多种书籍被尽毁,八万多块书板也被销毁。从此,天下读书人谈虎色变,为了避免受到牵连,无论是禁书还是非禁书籍,都一起烧毁而避祸。而和正是这次查禁风潮的献策者、推波助澜者。

    在和查禁销毁书籍的同时,乾隆对和的宠信也更甚平常了。不久,和又被乾隆任命为《四库全书》的正总裁。

    由于和对那些与自己政见不和的读书人地不断打击,那些势利小人对和更是趋之若鹜,他们紧紧地追随和左右,成为和忠实的爪牙。而那些对和有所不满的人也再不敢对和说三道四,身上的那股“傲气”亦早已消失不见了。

    8.深谙人性,广为下属谋利益

    和大肆索贿受贿,富可敌国,却依然能够在皇帝面前如此得宠而不被其他官员弹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在自己发财的时候不忘自己的下属,通过为下属谋求利益的方法将他们笼络为自己的爪牙,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俗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自己建立功业的时候,也要让身边的人有所收获,这是儒家思想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事实也正是如此,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一个人除了自己得到好处之外,也不能忘记施予别人,否则难免会受到别人的埋怨或者报复。和深谙这个道理,他在结党营私时,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原则,这对于他收买人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性都是自私的,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每一个人最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巴结和的这些人,他们更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来。和只是作为他们飞黄腾达的敲门砖,而只要自己能够进入仕途,就能在短时间聚敛巨额的财富。

    和是一个深谙人性之人,他清楚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这些人的真实意图,因此为了留住他们,和特别注意为这些人谋求利益。如果自己不给这些人一些好处,那么他们就会如一盘散沙,不仅不会帮助自己,相反还有可能与自己作对。虽然这些人远远不是和的对手,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和自然不敢大意。因此,为了将身边的这些人长久地留住,和给他们想要的职位或者机会,让他们看到希望,让这些人对自己更加地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在这一点上,和可谓是做得得心应手。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想到外面去游玩一番,因此决定第五次南巡。这个消息被和知晓后,他赶紧给自己刚刚提拔的泗阳县令国泰写了一封密信,告诉他皇上此次到江南将会祭祀孔庙,并且一定会途经泗阳县,还将皇上大概会经过的地点告诉了国泰。和要求国泰在此地精心地筹建一处行宫,借此讨得皇帝的欢心,还说皇上如果心理好,就会让国泰官升几级。

    国泰接到和的密信,顿时喜形于色,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和有意地提拔自己,叫他怎么不感激涕零?于是,国泰马上筹集资金,并且召集全县最能干的能工巧匠,在泗阳县城五十里外和指定的地方兴建了一座行宫,专门等待乾隆的到来。

    乾隆一路上游山玩水,心情十分畅快。他先到孔庙祭祀孔子,向世人表明他是尊师重道之人,然后一路向南。经过泗阳县的时候,发现了一座优美别致的行宫,乾隆的眼睛挪不开了,他非常高兴。和见此情景,知道自己精心的安排已经奏效了,于是趁机在乾隆面前将国泰称赞了一番,说国泰对乾隆感恩戴德,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孝心,特意在此地为皇上建了一座行宫盼望皇上能够驾临。乾隆也很想在行宫里住段时间,但是碍于情面,自己不好开口,听到和这样说,就开心地命令随从一起入住行宫。

    这座行宫建得相当别致,亭台轩榭清幽可人,与皇宫大院相比少了一些俗气。乾隆在居住期间感觉神清气爽,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之感。乾隆在高兴之时,特别提出要见国泰。于是,在和的安排下,国泰见到了乾隆。由于早有准备,因此对乾隆的每一个问题国泰都回答得头头是道。国泰把泗阳县说得民富安康,还奉承乾隆,说这些都是皇上治理有方。国泰回答问题时,冷静沉着,条理清晰,和也在一旁帮腔,两人都夸赞乾隆是万世明君,这让一向喜欢听奉承之词的乾隆更是心花怒放,他一高兴,马上下旨擢升国泰为道台。国泰官升几级,自然口呼万岁,同时对和也是感恩戴德,又在私下里给和送去了许多金银。

    和凭借自己在皇帝面前的优势,为自己的下属谋取了巨大的利益,自然让下属对他言听计从,绝无二心。一些听说国泰在和的精心安排下就擢升为道台的官员备感兴奋,他们也迫切地希望这样的好事赶紧落在自己头上,因此更加卖力地为和服务,使出各种手段向和靠拢,“和家班底”也越来越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