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企业版-风险处理的有效方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的管理和管理人员是造成企业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那么在必要的情况下,企业更换风险管理层就成为企业防止风险管理失败的重要对策。当然该结论对于风险企业来说,是与管理层的高更换率的现实相一致的。但对于非风险企业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适当调整管理层。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业绩不良的风险企业中,50%的CEO至少被更换过一次,而在业绩尚可的企业中,40%的CEO至少被更换过一次,在风险企业成立之后的前20个月中,担任公司CEO并非是创业者本人的比例为10%,而到了第40个月,该比例就上升为40%,到了第80个月,则会有80%,企业CEO已经不是当初的创业者了。

    在我国,通过更换经理层来应对风险企业失败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较不完善,优秀的职业经理不仅人数量匮乏,而且在缺乏竞争与监督方面,由于无法很好地避免,就显得十分的低效率。我国风险投资项目鉴于不足的状况,投资机构往往很难在投资合同中加入管理层雇用条款,这就为企业通过更换经理层来挽救企业的失败风险的努力上造成了多方面的障碍。其次,我国由于产权交易不够活跃,造成风险企业在经营失败的情况下很难像国外那样谋求大公司的并购。此外,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通过参与风险企业事务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都相对缺乏从中挽救失败的能力与经验。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一细分市场,风险投资行业过度投资本身就很有可能成为企业失败的原因。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健全风险投资行业的监测机制,增强全国性风险投资行业组织的有效性,以避免因行业战略趋同而导致的风险投资失败。

    对于风险企业的创业者来说,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要能够领导他们创建企业,从创新和经营活动中收获合理财务回报以及保护知识产权。而通常创业者并非都是本行业的专才,对于开拓市场和企业的管理并不在行,尤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企业的管理方式、内部组织形式上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变革,正因为如此,这类型的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于这一难题,风险投资家有责任帮助创业者解决,并能够做出协调企业创业者与企业管理者关系的制度安排。

    对于风险企业来讲,风险的控制是包含纯粹的风险以及投机风险在内的全部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对于风险企业来讲,侧重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的这一部分,也就是企业要针对不确定的经营问题着重分析。企业首先要进行风险的识别,一般来讲,企业的外部存在的风险包括有社会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等,而在企业的内部则存在销售风险、生产风险及财务风险等。很多人士认为,企业的外部风险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抗拒的因素,企业内部的风险则是大多具有可预见性及可控制性的,因此,企业应当针对不同的企业风险来采取相应的政策。

    企业一般的内部风险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人员风险。风险企业当中,由于企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技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以及长周期的特点,企业一般都集科技、管理、金融和投资于一体,那么企业的成功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富有风险投资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其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经理人。在企业当中,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的变动以及其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将会在企业中引起一定的风险。

    (2)财务风险。企业由于财务管理、财务制度或者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企业自身在财务上出现的风险。

    (3)管理风险。企业运行中由于管理层的专业技能水平、管理经验的不足等原因,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僵化,造成重大投资决策失误,使得企业发展困难造成风险。

    (4)技术风险。企业核心技术所有权由于并不属于企业本身,那么在技术的替代性不高,或者很可能造成技术只为个别人掌握,如果掌握技术的人员离职或出现其他意外将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

    (5)法律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风险企业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严重违法违规、违反重大合同条款,甚至恶意做假或替其他企业担保等出现的连带法律责任。

    企业要进行风险控制,必须建立一定的风险控制机制,在建立这种风险控制机制时,要注意应当包含三个要点,第一,风险投资方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要更加关注与风险企业自身的情况以便能做出最佳决策;第二,企业风险控制要投入一定风险成本;第三,企业要进行相关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营安全,同时企业还需要针对自身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科学的实施步骤,确立正确适当的目标。

    企业树立正确的目标时,可以分为损失前的目标和损失后的目标,其中,损失前的目标包含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以最经济的方法,来预防企业内部潜在的损失或以较少的风险成本投入,来为企业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以及利益;第二,减轻企业和企业员工对潜在损失以及风险威胁所带来的忧虑心理,以使企业管理人员能放手经营各项新业务;第三,满足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能要求承担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损失后的目标也包含有三个方面:第一,维持企业生存,企业在损失发生后,要能够尽快使企业当中部分或全部地恢复生产、经营,并要有能力恢复营业;第二,保证企业的收入稳定不仅会使企业继续生存,同时还能保持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并且实现收入稳定对于复原以及促成企业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第三,企业受损失后,要尽可能减轻对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不利影响。企业的总体目标是应当使企业在损前尽可能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及利益,而在企业遭受到损失后,能够尽快取得令人满意的复原。企业可以建立以下几种风险控制机制:

    (1)内部约束机制。这种约束机制指的是,企业内部自身的各运作主体,按照既定的目标要求以及具体的标准来从事相应的活动,有这些若干要素组合而成的一种机制。这种内部相互约束的管理机制是企业控制内部风险的前提。企业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这种机制:第一是组织约束控制,企业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制衡。比如美国的风险企业一般都会设有项目分析调查部门、投资执行部门、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计监察部门以及风险控制委员会等,并且与此同时企业以内部严密的组织控制、取信于投资者;第二是操作约束控制,这类型的控制包括企业的投资限额控制、业务隔离控制以及操作标准化控制等;第三,是监督检查控制,企业理想的监督体系应当是全过程的、动态的以及权威性的监督,同时,企业内部监督的主要目的应当是保证公司经营的安全、高效,这种控制类型一般是事前、事中监督,并讲求监督的时效性。

    (2)内部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指的是企业为达到预定目标,对各层次运作主体设定的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奖励安排,主要包括目标激励和利益激励。企业内部由于各层次委托方和代理方都会存在各有不同的利益目标的状况,委托方根据目标设定相应的目标激励政策,这样可以产生激励力量。这种激励机制可以很好地激发出人的内在潜力,并且企业人员会有受到尊重的感受。企业中企业自身的需要和企业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在,人在完成某一项目标之后,通常会产生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感觉,如果这时,企业没有相应的物质激励,那么仅有目标激励也是可以产生激励力量的。

    一般来讲,企业的利益激励则会不同,企业各部门参与企业经营,归根到底其实是为了一定的利益目的,其中出资者是为了资本增值,而债权人是为了获得利息,企业经营者和企业职工则是为了获取劳动报酬。因此,通过适当的利益激励可使代理方最大限度地努力实现委托方的目标,最终使委托方利益最大化。

    (3)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企业首先应当建立一种风险评估的信号和指标体系,这里包括有各项财务指标、先进技术的评价体系、容易受自然灾害和资源风险影响、企业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等环节。企业建立起这样的一套风险预警指标,实际上就相当于企业安装了一个风险警报系统,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评价企业所出现的各种风险。

    建立好这种风险预警机制之后,还应当健全风险控制的运行体系。企业如果在收到预警信号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就会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企业的这种控制体系是企业运行的防火墙。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建立风险处理的快速反应部门。一般来讲,企业的风险处理能力的快慢就是体现企业应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当企业发生风险事件之后,企业应当有相应的部门来及时进行处理,最大化地使企业免遭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4)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这种独立董事制度,企业可以有效防范内部风险的出现,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一般都是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双方的认识和判断若是存在严重分歧,那么独立董事作为中立方就可以发挥巨大协调作用,尤其是当独立董事是一个相当具有声望的人士时,效果尤其明显。如果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公司中的任何一方存在内部风险时,这个独立董事将从中监控,以便协助另一方正常运作,或者运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关系来帮助其寻找合适的替代者。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方式一般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直接投资,进而管理多家风险企业的形式,那么风险投资公司的人力在数量和素质方面,或许都有可能无法适应创业投资中的风险控制要求,这样就会造成重项目投资决策、管理以及部分控制的问题,在这时,独立董事起到实时监控、事中管理的重要作用。此外,独立董事还可以协助、确保企业董事会,独立董事制度考虑的是所有股东的利益,而并非某一特定团体的利益,就企业的发展战略、战术以及管理等问题上能够做出独立判断,这其中将包括企业的人事安排和财务决策等。企业进行评价董事会及经理层的表现时,独立董事还将监督创业者和风险企业、董事会以及经理层的行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