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时间过去了两个多星期,已经进入了真正的酷暑季节。

    天气数伏后变得更加闷热,接二连三出现了“桑拿天”。闷热不仅让人感觉要喘不过气来,就连树上的知了也叫不出声儿了。外出行走一趟,用汗透重衫来形容绝对不过分。人们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烦躁、不安、脾气大等。惟一能够给人带来一点欣慰的,就是在这个季节里河塘里怒放的莲花。在湿漉漉的空气中,粉白粉白的莲花,碧绿碧绿的荷叶,都比平日显得浓重;偶有熏风掠过,一阵暗香入鼻,能让你体会到精神的松弛,也冲淡了因闷热带来的烦躁。

    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积极的一面,心理咨询的指导原则如此,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如此。

    今天晚上是约好宁英伟来咨询的时间,我站在池塘边的柳树下,一面调整着自己的情绪,一面打发着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时候我的脑海中基本上是空白的,抑或会发现自己的眼睛盯着对面的某一物体,愣愣的。不是在思考问题,是在休息。

    宁英伟晚到了十分钟,解释说刚从外地出差回来。

    今天的他一身很普通的休闲服装。我随意问道,为什么可以接受自己这样穿了?他也随意地回答说:“我其实早就想这样穿!有的时候我甚至恨自己,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别人那样,晚上没事的时候,穿着大背心、大裤衩,趿拉着拖鞋,手里拎着一瓶啤酒,在院儿里找个地儿一坐,喝着酒,聊着天,和别人侃着大山。可我就是做不到!真生气。这不,咱们接触后,我又和几个过得着的朋友聊,还听了您的建议到医院拿了药。有这些支持,我非××的试试不可(说了一句‘国骂’)。嘿,还真行了。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别扭,觉得浑身不得劲;两天以后就没有感觉了,每天上班也可以不必西装领带了。这样挺好!”

    看着他这样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也为他高兴。

    他还告诉我,经过思想斗争,一个星期前又到医院去看心理医生了。回来后开始服药,四天后那种害怕的感觉有所减轻。说着拿出医生开的药品说明书给我看。

    我接过来看了一下,是“左洛复”和“强内心百乐明”。我知道第一种药适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属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第二种药是针对抑郁症状,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服用这些药说明医生鉴定了在他的症状中没有精神病性的症状。不过我还是提醒他两条注意事项:服药期间不要喝红酒,不要吃奶酪和腌制的鲱鱼;另外,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要按时服用。

    宁英伟说医生已经告诫他了。

    在下面的交流中,他告诉我,自从上次回去后再也没有梦到过母亲。虽然有的时候想起母亲还是有些难过,但每当这时就尽力的自我调整,分散注意。至于在路上出现害怕感觉的情况,也是在努力自己克服。当路上堵车、心里开始出现恐惧和害怕感觉时,他就给朋友打电话,借以分散精力,自我感觉有一些效果。

    然后,他又带有神秘口气对我说:“我们上次谈完佛法的话题后,我找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看,感觉有些说法就好像在做心理咨询一样,我觉得多数道理很容易理解。您说宗教和心理治疗有相同的地方,当时我不能完全理解,现在我有些理解了。”

    看来宁英伟开始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了。但我毕竟是在做心理咨询,不是专门讨论宗教与心理治疗的关系,所以需要把宁英伟关注的内容转向心理学的范畴。

    于是我对他解释说,二者还是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不论是宗教还是心理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会倾听。心理治疗需要倾听、家庭关系需要倾听、人际交往和实际工作也需要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学会交流,而有效的交流才是正常社会功能的保障。

    我给他举例说:“你作为一个国家局的领导者,虽然每天事情很多,但也一定体会过倾听别人讲话的重要性。我们做心理咨询也是如此,佛家的思想中也有这样的论述。佛教中经常会提起‘观世音菩萨’,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他的口气中有些不屑。

    “我不知道你如何看待、怎样理解,但有一位现在定居在法国的越南高僧一行禅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出家人,他的论著被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他是这样评价观世音菩萨的,说她‘是一个具有伟大倾听能力的人,她以慈悲和整个生命来倾听众生的苦声’。”

    宁英伟显得诧异了,不禁问道:“一个高僧能够这样评价观世音?”

    我说:“是的。他的这些论著在西方也非常流行。按照他的解释,‘观世音’的意思是能够倾听和理解这个世界众生的声音和痛苦的呼喊。他还说:‘心理医生们试图在做同样的修习。他们安静地坐着,带着极大的慈悲来倾听你的谈话。那种倾听不是为了判决、批评、谴责或评价,在他们心里,倾听的惟一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对方减轻痛苦。如果他们能够像那样倾听你一个小时,你就会感到好受多了。心理医生们为了使自己能够一直保持慈悲、镇定和深深地倾听,他们不得不休习正念。’你看,这就是佛法与心理咨询相同的地方之一。”

    ……

    这次的讨论,对宁英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让他重新认识了在与别人交流中的一个问题——静心倾听;也重新感悟了自己的抑郁症状与自身性格中刚愎自用特点的联系;明白了平衡心态、与他人有效交流,是让自己走出心理困惑的重要内容。

    在后来的会面中,宁英伟也曾数次提出有关讨论禅修与心理学的话题。尽管他比较感兴趣,但作为心理咨询人员的我,不能单纯片面满足来访者的需求。我非常清楚,心理咨询的进展方向必须把握在专业人员手里,否则就会被来访者的话题牵到其他方向上了。虽然满足了来访者本人的愿望,他也会感觉从心理咨询人员这里有所收益并觉得比较满意,但偏离了咨询目标,就丧失了心理咨询的真正意义了。

    我在结束了上述交流后。不等他的反馈,及时将话题引入到宁英伟自身症状方面来。

    “现在你的抑郁情绪症状已经有了很大的缓解,还应该假以时日进行适应。至于你焦虑、恐怖甚至惊恐发作的情况,一方面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依靠药物予以控制,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必须两种方式一起使用吗?”他问。

    “我认为应该这样。”

    “为什么?”他继续问。

    “如果我实话实说,你是否介意?”

    “不会的。我既然来了,就不会怕说实话。”他表态。

    “好。你的这些症状我认为是由三个因素造成的:第一,你成长环境中过多的关注和来自家庭严格、正统的教育;第二,你人格中具有的过度追求完美的特点;第三,你的感情生活处于一个矛盾的阶段。治疗中单纯靠吃药只能缓解基本症状;但你想想,如果这些因素还存在,症状和问题是否就有可能再次出现呢?记得以前你画的那些画吗?记得当时我告诉你那些画反映了你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吗?以后的咨询我们就将解决这些问题……”

    听了我的这些话,宁英伟点头认可了我的建议。

    当然,我也告诉了他,是否继续做心理咨询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他的手里!

    ……

    在以后的两个月里,宁英伟先后来做了四次咨询,由于咨询和治疗内容主要集中在消除心理恐惧和遏制惊恐发作方面,所以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说明了。但是,经过咨询和药物干预,最后他可以做到自己开车了,而且学会用一些技术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当结束宁英伟的心理咨询时,时令已经进入了秋天。金风送爽,云淡天高,那个让人闷热不堪的夏天终于过去了。也让我想起了弗洛伊德的学生、长期从事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并以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独特发现对弗洛伊德的思想作出过重大修正的弗洛姆,他曾坚定地说过:我相信人有实现自己的权利!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