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神奇的“自我发展疗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为了解决黄碧莹的问题,我选择了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治疗领域的方法——自我发展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性咨询,也是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的主要思路。

    作为咨询人员的我,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性咨询时,必须注意和把握的是应给予黄碧莹充分的时间和注意,让她以自己的方式和步调来探索其目前所处的境遇。不是以权威或指导者自居,而是像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伙伴或朋友,用真诚、耐心和理解的态度与她建立融洽的关系,使她感到温暖并产生信任感。我不能对她发出指令,也不进行调查、较多的解释和分析,而是敏锐地觉察并提示她陈述中的情感,帮助她体验自己的情感,因为这些情感是使她产生紧张或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不去控制治疗的程序和内容,只决定咨询的时间和咨询的长短。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咨询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每一个走进咨询室的来访者都希望在咨询师这里得到具体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不给出答案,来访者就有可能不满或迷惑,甚至会主动脱落,使咨询半途而废。为此,在对黄碧莹的整个咨询中,我非常谨慎小心地处理着我们之间的关系,保证咨询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曾与黄碧莹进行过如下的交流。

    “你觉得自己的心理健康吗?”我提出了一个“封闭式”的问题。

    “我觉得自己有些不健康,否则我怎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黄碧莹虽然回答了我的问题,但却又以反问的方式对我提出了质问。这看似是可以准确认识自己的证明,但此话背后却可能表现出了一种不屑心理。

    “那么照你的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的呢?”我追问道。

    “嗯,是性格?还有处理问题的方法?”她略加思索后疑问似的回答。

    我不作评价,继续提问:“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想是教育和过去生活中的经历形成的吧。”她回答。

    我抓住她提出的生活经历,也就是经验的概念,及时作出引导和启发:“你说得对,教育和经验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学会处理问题方法的诸多因素中的一部分。严格说,在一个人的经验中包括了自我经验和个体经验,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说到这里,我看到了黄碧莹的眼神中流露出不解的神情,就举例说:“比如一个上学的孩子,他非常希望自己在语言写作方面有所长进,以后在写作发展上有所成就,这就是她的个体经验;实际生活中他的语文写作能力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好评,其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班内或校内展出,这就是这个孩子的自我经验。”

    我观察到黄碧莹的眼神已经理解了,就继续提出了问题:“如果这两个经验趋向一致了,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喜欢作文、能够写好作文并得到了老师的夸奖,那么这个孩子会怎样呢?”

    “当然他就很高兴!”黄碧莹很快回答。

    我又予以了肯定并再次提出问题:“对!孩子会很高兴,他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体验。这种体验对这个孩子来说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就会更喜欢写作文,更加努力写。”又是很快地回答。

    “说得对,孩子可能会因此产生一些想法,比如:‘我喜欢做作文’、‘我喜欢上语文课’等,而且会积极去做,同时这个正性的过程也会对他的这些想法和行为产生积极的认识和评价。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的个体经验与其自我经验相矛盾、有冲突,会出现什么样的可能呢?”我盯着黄碧莹的眼睛问道。

    此刻,她思索了一阵才回答:“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他喜欢作文却遭到父母或老师的讽刺;或者他讨厌或害怕作文,但父母或老师却非要他在这方面拿出成绩。”

    “你说得对!实际上此时就形成了个体经验与自我经验的冲突,或者说是自我认知和社会评价的冲突,这时他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体验,产生出如‘是我的作文写得不好,父母和老师的奚落是对的’,或者‘我不应该讨厌或害怕作文,应该在这方面拿出成绩’等想法,在客观上形成了这个孩子追求外界评价的愿望大于自己目标的愿望,于是自责就会产生。过多的、不切合实际的自责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啊!”

    说到这里,我停了下来,仔细观察着黄碧莹。

    黄碧莹的眼睛定定地看着斜对面的窗外,许久没有讲话。

    思考性沉默,我不去打搅。将近一分钟过去了,她打破了沉默,眼神从窗外转回来看着我说:“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您是在启发我小时候已经是追求外界评价的愿望大于自己目标的愿望了。那时的我,能够很好的读书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现在想起来其时那时自己并不是那样心甘情愿,尤其是在读小学的时候,看着其他同学放学后在学校里玩,我非常羡慕,也很想去。但是我不行,必须回家学习,为的是要有一个好成绩,可以得到奖励。有的时候老师表扬我,我就很得意;有的时候老师没有表扬,我就很伤心,也还哭过。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不想这样努力了,可是很快就想到这样不对,有了自责的感觉。尽管那时还小,不像现在这样明确,但能够感到心里难受,于是第二天仍然期盼着老师的表扬和家长的奖励。按照您刚才说的,这已经就是个体经验和自我经验的冲突了。是不是就是这样的过程,让我的心理慢慢地出现了问题呢?”

    我点了点头,说到:“你理解得很对,这样的过程多了、时间长了,就使你的行为慢慢从有意识去做变成了无意识去做,最后成为了一种习惯性。”

    接着,我又提出另外的问题:“按照这个思路和方法,你再分析一下,当别人请你帮忙做事情时,你不能拒绝的原因好不好?”

    她又停顿了下来,眼睛看着窗外,这次思考的时间不长就回答了问题。

    “我想应该是我小时候那个原因的延续。”回答中她显然带有不确定性。

    我用微笑鼓励着她继续说,看我没有否认就继续说了下去。

    “我认为工作中帮助别人是应该的,是为了工作,但实际上心底里真正的目标仍然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称赞。回想起来真的是这样。但客观上不可能别人每次都夸奖和称赞我,即使称赞或夸奖了,也未必达到我想要的那个程度。每当这时我心里就有一种空空的感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不愉快。”

    说到这里,她微微垂下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此时,我插话说:“在自己能力所及、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没有错,而且应该提倡。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说到底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忽略自己的精力和能力,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虽然是句俗话,但是你想想是否有道理呢?”

    她没有回应。不过从她的神情和身体前倾、右手抓住左手腕的肢体语言上,我能够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在她心里了。

    紧接着,我趁热打铁,把黄碧莹的认识再向更宽的领域扩展。

    “我非常清楚你在帮助别人做事情时候,心里绝对没有盼着得到夸奖的明确动机;在意识层面上反而是有一种愉悦感,否则以你的个性不会去做的。但是你毕竟做了,尤其是在原本有应该去做的人当时在场的情况下,你也去做了。你当时没有多想,可现在你体验一下,当事人会怎么想呢?”

    提完问题后我又停了下来。

    黄碧莹本来以为我会帮助她分析下去,但是我没有。因为按照自我发展观的理论,此时最重要的是当事人自己积极思考,体验自己的感情。所以我没有说下去,而是等待。

    她很聪明,领会了我的意图。稍作停顿,睁大眼睛有些兴奋地说:“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别人当然不高兴,而不会是我所认为的那样:我帮他干了活儿,他(她)应该高兴才对。这样次数多了,他(她)的价值就无法体现了,领导就会认为他(她)不称职,就会有不好的感觉,也会对那个同事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我笑了,又问她:“这样的话,当事人是应该感激你呢,还是会对你有意见呢?”

    她也笑了。

    答案不言而喻。

    接着黄碧莹轻声地说:“通过与您这样讨论,我心里明白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现在我知道了原因,以后是否就会改变呢?”

    对此我稍做了解释:“改变一种已经有很长时间的行为或认知模式,需要有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心理动力学的理论,当一个人明白了自己问题的原因时,就等于是把影响行为的潜意识力量提升到了意识层面,其行为必然也会受到影响;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白得越清楚,对行为的影响也会越大。你现在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其次,改变一个行为模式需要一个过程,要按照规律发展。严格说,你的问题是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形成了,这么多年里已经融入到你的内心深处,并成为了一种反射性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为不良性社会适应行为。以后必须建立起一个新的行为模式代替原有的模式,这就需要时间和训练。其间可能还会出现反复,但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就会好转的。”

    听了我的话,黄碧莹脸上露出了微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