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谁能狙击秦国(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年(前275),秦国宰相魏冉亲自率军攻魏,一路长驱而入,直抵魏都大梁城。魏国危在旦夕,难兄难弟韩国不能坐视不管,因为韩釐王明白,唇亡则齿寒,要是魏国被秦国灭了,那么接下来肯定要轮到韩国。韩釐王派暴鸢为大将,率兵增援魏国。暴鸢是韩国名将,他曾联合齐、魏军队在垂沙之战中重创楚军。但这已经是二十六年前的事了,当年的名将,现在也成老将了。魏冉率秦军主力与韩军决战,韩军大败,暴鸢败走开封,折兵四万人。

    韩军败走后,魏安釐王已是孤立无援,他被迫割八城向魏冉求和。可事实证明这种割城政策决非长久之计,也无法填满秦国人的胃口。不久后,魏冉卷土重来。魏安釐王只得硬着头皮迎战了,他派大将芒卯率军在宅阳(河南郑州北)阻击秦军。但是魏军仍然战败了,芒卯落荒而逃。秦军又一次兵临大梁城下,魏国的局势又恶化了。在这个时候,仗义的韩国人又一次挺身而出,韩釐王的援兵又一次进入魏国,可是不幸又吃败仗了。

    要战还是要和呢?魏安釐王当然想和,可问题是秦人贪得无厌,刚割了八城又要来进犯,除非把整个国家都拱手送出,否则的话根本无法满足他们。魏国的大臣们纷纷对魏安釐王说:“当年魏惠王以十万大军伐赵,拔取邯郸城,赵国坚决不肯割地求和,后来反倒能复国;齐宣王时,齐师伐燕,破燕都,燕国不肯割地求和,后来也复国了。赵国、燕国之所以能保住国家,没有被他国吞并,就是因为他们能经受住艰难的考验,不轻易割让土地。我们应该学习赵国与燕国。秦国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国家,天下诸侯没有一个愿意与它亲近。魏国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土地,被秦人鲸吞蚕食得差不多了。魏国刚刚割让八座城池,交割尚未完成,秦人的军队又出动了,大王试想想,秦人的胃口哪有满足的时候呢?如今秦军打败了芒卯,攻克宅阳,进军大梁,这是想迫使大王再次割地。如果万不得已非要割地的话,也应该要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要求秦国以人质为保证,这样才不会一而再地受到欺骗。”

    魏安釐王决定派人前往秦军营与魏冉交涉,前往谈判的人是须贾,他魏国中大夫。须贾见到魏冉后,说了一通话:“《周书》上说天无常命,意思是说幸运是不可能一而再出现的。您打败暴鸢的韩军,割得魏国八城,这并非兵力精锐,也非计谋高深,只是运气好罢了。如今您又挟兵前来,打败芒卯,拔取宅阳,围攻大梁,这岂不是认为上天的宠幸是永久的?我想聪明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魏国已经召集百余县的军队,驻戍大梁城,兵力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的军队,守卫城墙高达十仞的都城,就算是商汤、周武王复生,也不能轻易攻下吧。”

    光用“天命无常”的观点要说服魏冉,那肯定一点用也没有,须贾还要有一把撒手锏,这把撒手锏就是赵国与楚国。魏国位于赵国与楚国之间,秦军深入魏国,最大的风险是赵国、楚国突然卷入战争,从南、北两个方向截击秦军,断其后路。倘若如此,魏冉就可能面临惨败的命运。

    须贾继续说道:“秦军不顾虑楚、赵的威胁,想越过十仞高的城墙,攻打三十万的魏军,还自信满满、志在必得。可是我必须说,自从天下分裂以来,还从没有人能做得到。您进攻大梁城,却无法攻克,那么秦军一定会疲惫不堪,到时楚、赵军队乘虚而入,您一定就前功尽弃,您的采邑陶邑也保不住的,一定会被消灭掉。所以您还是仔细考虑考虑,不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来攻打大梁。”

    这里说明一下,陶邑本是宋国的土地,后为秦所占领,成为魏冉的封邑。由于陶邑与秦国并不接壤,孤悬东方,守备力量当然是薄弱的。须贾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给魏冉打小算盘,不要小看陶邑这个地方,这是一块非常富饶之地,要是魏冉攻打大梁未果,反而丢了自己的领地,那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话说回来,须贾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尽管在进攻魏国一事上,秦国与赵国心照不宣,可是这两个国家之间根本没有友谊可言,渑池会议达成的和平协议,随时都可能被撕毁。要是赵国挥师南下,截断秦军后路,后果势必是严重的。也正因为有这层顾虑,魏冉最终放弃进攻大梁城,魏国由是躲过一劫。

    在齐国衰落后,秦国与赵国都不遗余力地扩张自己的地盘。

    魏冉攻打大梁的这一年(前275年),赵国也不甘示弱,大将廉颇再次风光无限,他率师攻略魏国,夺取防陵、安阳两城(均在河南安阳西南)。第二年(前274年),赵国另一名将领燕周率领军队进攻齐国。尽管齐国已成功复国,但实力已是今非昔比,无法抵挡赵国的铁骑,昌城与高唐两座城池均落入赵军之手。

    但是赵国的扩张力度仍然不及秦国。赵国攻略齐国的同时,魏冉又一次攻魏,取得赫赫战果,攻下四座城池,斩首四万人。

    魏国人吃不消了,要是这样消耗下去,地盘很快就会被秦、赵两国瓜分光了。魏安釐王寝食难安,他刚刚即位三年,可是这三年他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秦国与赵国轮番进攻,魏国土地缩水严重,长此下去,魏国非亡不可。那要怎么办呢?必须在外交上做出重大调整,要么投靠秦国,要么投靠赵国,只能二者择一。秦国贪得无厌,投靠秦国,那无异于自寻死路;魏安釐王只能有一个选择,就是投靠赵国。再怎么说,赵国与魏国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本是同根生嘛。

    但魏安釐王很清楚,要投靠赵国,那得送个见面礼。说白了,赵国也是一匹饿狼,要它放弃一块嘴边的肥肉,就必须送上另一块肥肉。到哪里找另一块肥肉呢?韩国!

    要牺牲韩国?这种想法让魏安釐王心里打了个冷战。因为这个想法太残忍、太无情了。韩国与魏国,可是兄弟般的国家啊。说实话,韩釐王实在够义气的,秦国攻打魏国时,他两度出兵相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第一次出兵相救就损失了四万人马。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对这样两肋插刀的兄弟,魏安釐王能忍心出卖掉吗?

    可魏安釐王偏偏就是个厚黑教徒,为了利益,他一咬牙,把兄弟给出卖掉了。理由当然也冠冕堂皇:俺这为的是国家利益。

    就这样,魏国投靠了赵国,摇尾乞怜,并且甘作马前卒,充当先锋,与赵国联手进攻韩国的华阳城。

    韩釐王有理由骂娘了。谁都可以对韩国不友善,但不应该是魏国。不要说魏韩两国是难兄难弟,在历史上关系亲密,光说这两年韩国对魏国的无偿军事援助,魏王也没理由背信弃义啊。前年为了救援魏国,韩国折兵四万,到现在还未能恢复元气,没想到魏王却这样恩将仇报。你说说,天底下还有道义二字吗?怪不得韩釐王要吹胡子瞪眼睛、怒火中烧了。

    罢罢罢,既然你不义,也不怪我无情了。保命要紧,要对付赵国与魏国的联军,韩釐王只有一个选择:投靠虎狼秦国以求自保了。

    东方诸国本来在实力上就逊于秦国,又不能团结一致以对付秦国,缺乏长期战略思想,只图眼前利益。特别是三晋之间,倘若能尽弃前嫌,共同抵抗秦国,那么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可是三晋之间这样互相斗来斗去,最终获益的却是秦国。

    韩国派了几批使者入秦求援,可是秦国却迟迟没有表态。这其中的原因,便是秦国与赵国的渑池协定依然生效。

    韩相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突然想到一个人,此人的姓名,《史记》所记是“陈筮”,但《战国策》却记为“田苓”,我们姑且遵从《史记》的说法。陈筮是一个很好的谋士、外交官,可不巧他生病了,正在家里养病。韩相国也顾不上这个,跑到他家里说:“现在情形十分紧急,先生虽然有病,还是有劳您连夜赶往秦国求救兵。”陈筮是谋士,专吃这碗饭的,有敬业精神,他二话没说,打点行李后就乘车直奔秦国,前去拜访秦相国魏冉。

    魏冉已得知赵、魏联军攻打韩国的消息,他问说:“韩国现在形势很危急吧,所以才派你来秦国。”陈筮却否定了:“不会危急。”魏冉一听,满脸不高兴,冲着陈筮发怒道:“你这样可以当国王的特使吗?韩国使臣络绎前来,都说情形危急,可你却说不急,这是为什么?”陈筮不慌不忙地说:“韩国如果危急,就会背叛秦国,改附他国了。正因为不急,才派我前来。”陈筮这是打心理战牌,这有点像我们到商场去买东西,如果我们对某样东西表现得爱不释手,那么精明的商家绝不会轻易让你砍价的,如果我们表现得可有可无,可买可不买,那商家的心理价位就会放低一些了。陈筮也是这样,他如果望眼欲穿,那么只会令秦国人更加傲慢,可是他故意装作不着急,可有可无,魏冉还真会担心韩国去投靠其他国家呢。

    心理战术收到奇效,魏冉站起身来,对陈筮说:“您不必去见秦王了,我立即发兵救援韩国。”在此之前,魏冉内心也颇为犹豫,如果援助韩国,势必与赵国翻脸,单方面撕毁秦赵之前达成的协定。可是韩国投怀送抱,这对秦国来说也是一次扩张的机会,失去了未免可惜。在权衡利弊之后,魏冉下定决心,援助韩国,与赵、魏兵团决战。

    秦相魏冉派武安君白起与客卿胡阳为将,率援军奔赴华阳。我们知道大兵团远距离作战,必须要做足后勤的功夫,需准备好大量的车马武器,粮食草料以及锅碗瓢盆,这些都得花时间。可是从陈筮使秦到秦军抵达前线,仅仅只用了八天的时间,足以见秦军作战效率之高。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哪一方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可能掌握先机。白起无疑是最懂得把握战机的将领,他的快速出击,令对手防不胜防。

    在华阳城下,白起再一次取得伟大的胜利,他大败魏国兵团,斩首十五万,魏国主帅芒卯落荒而逃。秦军乘胜追击,连下卷、蔡阳、长社三城。紧接着,白起猛扑向贾偃指挥的赵国兵团,赵军大败,两万人溺死于黄河之中,秦军占领观津。

    白起出马,谁与争锋?这是继伊阙之战、伐楚之战后,秦军的又一次大胜。白起雄心勃勃,他想一鼓作气灭掉魏国。当时秦国实力超群,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东方六国合纵抗秦,由于魏国地处中心,倘若灭了魏国,阻断南北,东方诸国的合纵运动就没法搞了。

    白起挥师挺进魏都,包围大梁城。大梁城的防御能力很强,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在白起围大梁的同时,燕国与赵国派兵相救。魏国大将段干子向魏安釐王提出,割南阳之地予秦,以换取和平。著名的纵横家苏代马上提出异议,他警告魏王:“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后来在苏洵的《六国论》中被转述,成为一句名言。不过关于这句话的出处,还有另一个版本。在《战国策》中,说此话的人是孙臣,这里我用的是《史记》的说法。其实战国史料中像这种矛盾的记录很多,在某书中某人说的话、做的事,到了另一本书,就换成另一个人了。

    听了苏代的话后,魏安釐王答说:“您说的有道理,但这件事已经开始做了,不能更改。”于是派人到秦国求和。

    秦昭王同意了,原本地盘不断缩小的魏国又一次缔结丧权辱国的协定,白起的秦军从大梁城撤围。

    华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它直接导致了秦国与赵国的全面对抗。韩、魏两国又一次屈服于秦国,在短时间内,东方诸国很难组织新的合纵运动。我们说过,秦国与四个国家接壤,由北往南分别是赵、魏、韩、楚,现在魏、韩两国已经臣服,接下来就轮到赵国与楚国。

    不过秦昭王最初的设想并不是先攻赵国,而是先攻楚国,这是因为楚国的军力不如赵国。五年前(前278年),白起攻破楚国郢都,至今还让楚人为之胆寒,现在又挟华阳之战之余威,拉上韩、魏两国助阵,击破楚国更有把握了。

    秦昭王把命令下达给白起,让他做好攻楚的准备。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楚国人来到了秦国,他可不是普通的使者,而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春申君黄歇。

    黄歇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秦国呢?原来楚顷襄王一直密切地关注着中原战局,当秦国武安君白起在华阳大败魏、赵联军后,楚王就觉得问题很严重,得派个人出使秦国打探消息。当时黄歇已经小有名气,他曾经游历各地,见多识广,而且能说会道,口才很好。正因为看中黄歇的本事,楚顷襄王就把出使秦国的任务交给他。

    到了秦国后,黄歇就嗅出战争的味道。果不其然,很快就传来消息,说秦王派白起为大将,准备与韩、魏国两共同进攻楚国。

    黄歇自己掂量一下,认为楚国无力抵挡秦国,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秦昭王的主意,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秦王。

    在这封信中,黄歇强调秦国与楚国是天下最大的两个国家,两个大国相斗,只会令其他国家得利。他列举了知瑶的例子,当年晋国四卿中,知瑶的力量最强大,联合韩、魏二氏攻打赵氏,眼看胜利快要到手了,岂料韩、魏突然背叛,反倒与赵氏联手杀死知瑶。黄歇认为韩、魏两国表面上屈服于秦国,实际上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一百多年来,韩、魏两国大量军民死于秦军之手,国家饱受摧残,宗宙被毁坏,百姓民不聊生。韩、魏两国是秦的死敌,可是秦王却想利用这两个国家来攻打楚国,这岂非大大的失策吗?他进一步分析说,一旦秦、韩、魏攻楚,齐国必然也会乘机出兵。到时瓜分楚国,秦国只能得到贫瘠的西部,而韩、魏则得到富饶的中部平原,齐国则得到东部泗水流域,这不是给魏国、齐国强大的机会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