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大决战(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种说法很快在邯郸城内流传开了,赵孝成王也听到了。自从长平西垒壁被秦军攻占后,赵孝成王便十分恼怒,多次严令廉颇出战,可是廉颇抗命不从,他断定廉颇就是贪生怕死罢了。如今整个都城都传播流言,赵括突然间名声大噪,这令赵孝成王眼睛一亮。他召赵括入见,跟他谈论军事,赵括对兵法烂熟于胸,倒背如流,讲起来头头是道,说得赵孝成王佩服得不得了。行,赵括不愧为名将之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赵孝成王终于做出决定:解除廉颇的职务,任命赵括为前线总司令,全权指挥长平之役。

    这绝对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决定。

    四长平之战(下)

    廉颇被撤职,赵括出任前敌总指挥,预示着赵国的战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防御战略被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出击。长平之役由相持阶段进入到决战阶段。

    战争已到关键时刻,赵国更换主将的同时,秦国也悄悄更换主将,名将白起走马上任。与赵国不同的是,秦国严密封锁换将的消息,武安君白起秘抵长平前线,取代王龁成为秦军总司令。白起抵达的消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秦国将此列为“绝密”,有泄露秘密者,杀无赦。

    这又是范雎下的一步好棋。很显然,白起就是秦国的秘密武器、夺命撒手锏。他的军事能力与指挥水平是不容置疑的,但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秦国到这个时候才把他派上场呢?从这一点看,秦国政府在调兵遣将上确实有高人一等的本领。白起是秦国军界的“战神”,是胜利的旗帜,是士气的象征。在长平战役初期,他就是秦军总司令,可是面对廉颇铁桶般的防守,他居然也无机可乘。正因为如此,秦政府把他调离前线,以免久战无功,既挫伤战神的锐气,又挫伤军队的士气。白起是歼灭战大师,长于大兵团作战,擅长在运动战中把握战机,一举消灭对手。如今赵国欲放弃铁桶战术,主动出击,与秦军在野战中决胜负,野战岂不是白起的拿手好戏么?武安君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但白起只是一枚重要的棋子,真正操纵棋盘的人是宰相范雎。范雎如同一位高明的棋士,以长平为棋盘,他以反间计清除了对方威胁最大的棋子,又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一颗隐形的棋子,欲给对手予致命一击。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赵国的排兵布将,皆在秦国的掌握之中;而秦国秘密更换统帅,赵国却一无所知。这就是情报战的差距。决战尚未开打,赵国已经棋输一着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秦赵的两位主将。    秦国武安君白起在此之前已多次指挥大兵团作战,我们稍回顾一下:伊阙之战斩敌二十四万;伐楚之役,击破楚都郢城;华阳之役,斩敌十五万。其他大大小小的战役,他从无败绩。赵国主将赵括有一点与白起是一样的,他也从无败绩,因为他从来没上过战场,至少史书上没提到。

    赵括唯一的战绩就是打败了父亲赵奢,但这是口水战。由于出身将门之家,赵括从小就熟读兵法,在读书这方面他是很厉害的。他喜欢谈兵论战,一说起来滔滔不绝,并认为天底下的人,没有一个能超过他。他跟父亲论兵事,经常把父亲驳得无言可对,但赵奢并不认可他。

    有一次,赵奢夫人问说:“咱们孩子对兵法懂得那么多,你怎么不太认可呢?”赵奢回答道:“行军打战,是置于死地而后生。赵括把战争看得太简单了,似乎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对此我十分担心。赵国要是不任用他为将军也就算了,要是用他为将,赵国军队必定要毁在他手里。”

    作为一个父亲,当然希望儿子能有出息,但儿子并不总是能给父亲带来光荣。知子莫若父,赵奢是个明智的人,早就看穿赵括肚子里那点东西,中看不中用。

    像赵括这么一个缺少指挥经验的人,一下子让他担任总司令,难道就没有人反对吗?当然不是了,事实上反对的人并不少。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名臣蔺相如,他身患重病,仍拖着病躯见赵孝成王,劝谏说:“大王任用赵括为将,不过是听说他精通兵法,有一定的声誉。以我对赵括的了解,他只会读父亲留下来的兵书,可是还达不到随机应变的水平。”蔺相如的话,赵孝成王听不进去,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他与廉颇的关系,“将相和”的美谈谁都晓得,在赵王看来,蔺相如不过是在帮老朋友廉颇说话呢。

    又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谁呢?赵括的母亲。赵母对赵孝成王说:“万万不可任命赵括为主将。”这令赵孝成王感到很惊讶,儿子被提拔为总司令,这是很光荣的事,怎么当母亲要反对呢?他便问:“这是为什么呢?”

    赵母回答说:“以前赵括的父亲赵奢为大将时,礼贤下士,亲自捧上食物招待的门客有数十人,结交的朋友有数百人。大王所赏赐的东西,他一样也没有保留,全部分发给了军官与臣僚。从他接受王命的那天起,就为国忘家,不再过问家中的事。可是现在赵括刚被任命为上将军,就摆显威风,军官们没有一个敢抬头正视他一眼。大王所赏赐的金银丝帛,他都拿回家藏着,还整天留意哪里的田地房屋便宜,价格合适就买下它。从这几点来看,他都比不上父亲。他们父子俩的思想境界不一样,希望大王不要任用赵括。”

    赵孝成王一听,这些都只是小事罢了,做大事不拘小节,没必要过分担心。他亲切地说:“老夫人不要放在心上,我已经决定了。”

    既然不能说服赵孝成王,赵母便提出一个请求:“倘若大王一定要委任赵括,如果他不能称职,希望大王莫要降罪臣妾。”知子莫若母,赵母心里明白赵括绝不是带兵打仗的料,还是先给自己留条后路吧。赵孝成王一听,这说哪儿的话呢,满口答应了。

    新任总司令赵括到了长平后,雷厉风行,把廉颇的那一套防御策略全部废除了,重新制定战略,以攻代守,还把坚持廉颇战略的将领一一免职。显然他认为廉颇的战略思想太陈旧了,自己的那一套才有创新精神。据说当时赵军中有八位军官反对赵括的做法,以死相谏,但没能改变这位自命不凡的总司令的决心。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无论是白起或是廉颇,都能做到“知彼知己”,但赵括则不然。大家还记得廉颇当年对蔺相如很不服气时,曾说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功”。注意啊,廉颇最擅长的是攻城野战,而不是防御战。可是他为什么对付秦军要用防御战术,这就是“知彼知己”,赵军攻城野战能力虽强,但比起秦军是有差距的。可是赵括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那是廉颇无能罢了。赵括显然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更致命的是,他连对方的主将是谁也不知道。

    还未弄清敌方底细之前,赵括就迫不及待要发动进攻了。对于赵括这个人,范雎与白起早就对他反复研究过了。范雎用反间计,整倒了廉颇,当然是想让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来取代他。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范雎如何知道赵括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才实学呢?万一他真的是军事天才,范雎岂不大大失算了吗?我相信秦国有一个极其高效的情报机构,不亚于今天美国中央情报局或以色列的摩萨德。这个情报机构在史书是没有出现,但可以从秦国密集的间谍活动中看到其影子。

    在赵孝成王眼中,赵括是军事天才,而在范雎眼中,他只不过是徒有虚表的庸才。很显然,范雎早就摸清赵括的底细,对他的方方面面情况都掌握了,这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估。有了正确的评估,就能得知赵括下一步会怎么做了。

    赵括会怎么做?他一定会主动进攻的。这是两个原因决定的:第一,赵孝成王任用他,就是要打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第二,赵括要表现自己,要镇住其部将,必须要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不只懂得纸上谈兵,还能赢得战争。

    可以说,战还未开打,赵军的底牌就已经被看穿了。白起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他要打一场史无前例的歼灭战,这场战役规模之大,即便是放在人口大爆炸的今天来看,仍然是令人瞠目结舌。为了要诱使敌人上钩,就必须先给点甜头。果然不出所料,赵括上任不久,便气势汹汹地发动进攻,赵国兵团第一次主动出击。白起命令前线部队佯装不敌,稍一交锋,便往后撤。

    第一次出击,便打得秦军落荒而逃,赵括对自己的指挥水平更加自信了。世人都说秦军厉害,这只不过是秦军没有遭遇真正的对手罢了,自命不凡的赵括自以为就是秦军的克星,他要以一场辉煌的胜利,来嘲弄廉颇这个老古董。他完全放弃守势,把长平一线赵军主力都集中起来,要一鼓作气把秦军揍扁。

    看到赵括的布阵,白起笑了。赵军倾巢而出,后方势必会露出大破绽,只要能抄了赵军的后路,断其粮道,就可将其困死。白起预备了两支奇兵,一支两万五千人,准备伺机抄截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人,全部是骑兵,用于截断赵军攻击兵团与赵军防御壁垒的联系。

    赵括自以为高明,其实他只是被白起一步步牵着鼻子走。他率领赵军主力部队进入到秦军预设的战场,这个战场,是在秦军防御森严的壁垒之前。白起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且战且退,退到自己的防御阵地。这个防御阵地,是秦军与廉颇相持时所建,十分坚固。赵括大军追击至此,对秦军壁垒发动进攻,可是他发现根本没办法推进。秦军全线防守,到这个时候,赵括还自以为优势在手呢,殊不知精于捕捉战机的白起已经开始天网计划,要把赵国兵团一网打尽。

    白起预先准备的两支骑兵迅速出击,迂回到赵军的后翼。其中两万五千人的奇兵截断运粮通道,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则插入到赵军主力与长平壁垒之间。这里有一个疑问产生了,驻扎长平的赵军有四十多万人,秦军怎么可能只用五千人就可以切断赵国进攻兵团与留守兵团的联系呢?这里我们要看看《史记》的原文:“秦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我的理解是,五千骑兵仅仅是白起派出的第一批部队,骑兵的速度快,可以率先抵达预定位置,后续的步兵肯定要跟上,这样才可能完成对四十多万赵军的分割包围。司马迁对战争的记载一直是很含糊不清的,不仅是对战国史的记载如此,甚至对他生活的汉武帝时代的记载也是如此。

    尽管战斗的细节我们并不是特别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赵国军队被分割成两部分,而且后路也被切断了。

    在完成分割包围后,白起派出轻骑兵出击,赵括率部迎战。这时赵括才真正见识到秦军战斗力之强,赵军的迎击被打败了。这时赵括下令就地修筑防御工事,等待援兵前来。那么赵括在等什么援兵呢?是等赵孝成王再从邯郸发兵吗?赵国的精锐部队几乎都集中于长平,哪里还有多少军队可以投入战场呢?我在想,赵括等待的,或许不是来自邯郸的援军,而是长平赵国壁垒内的留守部队。也就是说,赵括吃不消了,想退回廉颇耗时三年修筑起来的防线内。可是有一个问题是他始料未及的,赵军大本营里,群龙无首,军官层又刚刚遭遇大的人事变动,新的指挥体系极其混乱,没有一个可以发号施令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敢擅作主张,全力突破秦军包围圈,去拯救赵括的兵团。

    仅仅是第一次出击,赵括就陷入重围,这足以证明会读书是一回事,真正打仗又是另一回事。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经说过,“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不然的话,“临事便要倾倒”。用这句话来说赵括十分合适。赵括的问题在哪里呢?他没有在事上磨砺过,纸上谈兵,不过是自己与自己打仗,当然对假想敌的思路一清二楚。可是真正的敌人,却不会让你轻易看穿他的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兵书,有很多流传到现在,《孙子兵法》也好,《吴起兵法》也好,很难相信谁只钻研这些书就可以成为名将。就算赵括对兵法倒背如流,并不意味着领会到兵法的精髓。比如说孙子兵法里几个简单而重要的法则,都被赵括忽视了。

    第一个原则,“知己知彼”,赵括做到了吗?显然是没有的。因为他连对方的统帅是谁都没搞清楚。第二个原则,“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什么叫“先为不可胜”,就是要先立于不败之地,遇到危机时,要有解决方案,要有后备力量,生存下来是前提。可是赵括做足了准备吗?他领兵出击,有没有考虑到后路被抄截的危险呢?有没有留有后手来应急呢?统统没有。

    在廉颇主持前线战事的三年里,赵国兵团攻虽不足,守却有余,运输线畅通。可是赵括一来后,整个防御体系漏洞百出,被秦军连占先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赵括能力不足以指挥全局;其二是赵括高估自己,低估了对手。以为对手笨的人,最后往往发现自己才是最笨的。

    在白起完成对赵军的分割包围后,秦国又一次体现出军事行动的高效性。秦昭王大为兴奋,绝对不能让赵军突破包围圈。但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兵力。秦昭王亲自前往河内郡,抵达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奖赏郡内所有百姓,加爵一级。这样做当然不是平白无故的,他要征调郡内所有可以参加战斗的男子,凡是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上前线,拦截赵国对长平的救援,绝不能让粮食辎重流入赵括之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