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东方乱局(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所幸的是,赵国军事人才济济,继赵奢、廉颇之后,又一位名将脱颖而出,这个人便是李牧。李牧要是能早出生几年,并为赵王所用,那么赵国在与秦国的对抗中,可能不会落于下风。他是一名罕见的军事天才,只是有点生不逢时。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赵国精锐四十余万全军覆没,如果加上前后数年的战争,这一段时期,赵国壮丁死亡人数超过一百万,而整个赵国也不过仅有数百万人罢了。李牧是长平之战后崛起的新一代战将,此时赵国的国力已经无可挽回地走下坡路。一名伟大的将领,背后倘若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成就总是有限。然而李牧却在赵国残破之时,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军事奇迹。

    奇迹发生在赵国北部边境。李牧战争生涯的开始,并不是与中原诸侯交锋,而是与北方的匈奴战斗。赵国地处四战之地,既与秦、韩、魏、齐、燕相接壤,北方又有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自从赵武灵王开疆拓土以来,北方的匈奴开始强盛。这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在后来秦汉时期,成为中国最强硬的对手,以强大著称的汉朝花了三百年的时间才彻底打败匈奴人。

    关于李牧的早年,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曾经在代、雁门等地防备匈奴的进攻,并且成为赵国北方重要的军事将领。由于赵国北部是华夏族与游牧民族的混居区,故而赵国政府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统治模式,地方军政大员在行政、财政上有很大的自主权。在行政上,地方长官可以自行设置官吏,无需经过中央政府的批准,赏罚自决;在财政上,在军区内开设贸易点,所得租税皆入将军幕府,以作为军队的军费。这也从一方面看出赵国在经受长平之战、邯郸之围后,国家财政也遭严重削弱,故而地方的军队,更多依靠地方自己供养。

    凭借着非凡的才干,李牧在北方军区脱颖而出,并成为军政长官。他在北疆所做的事情,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习骑射。这是坚持赵武灵王的军事路线,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发展骑兵,特别是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骑兵更是取胜的关键。

    二、谨烽火。在通讯手段落后的古代,烽火台是重要的军事通讯手段,烽火台具有侦察敌情,通知预警的功能。一旦发现有匈奴骑兵入侵,烽火台燃起狼烟,邻近的烽火台见到信号后,也燃起狼烟,这样通过一个个烽火台的狼烟传递,最后整个边境都能得悉消息,这就为备战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三、多间谍。烽火台具有传递情报的功能,但这是一种被动的方式,并不能主动掌握敌人的动向。李牧是情报战的大师,他用兵的原则之一,便是极其重视间谍的作用,在敌人内部收集情报,主动掌握敌军的战略决策,侦察敌人的兵力分布及将领用兵作战的特点,以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目的。

    四、厚遇战士。李牧把军市赋税所得都得于士兵身上,绝不中饱私囊,不克扣军饷,每天都要宰杀几头牛以犒劳战士,战士乐为其所用。

    游牧民族的特点是居无定所,来无影,去无踪,很难跟踪追击。李牧从一开始便树立打歼灭战的决心,可是要打歼灭战是很困难的,因为敌人都是骑兵,打不赢就跑。在长平之战以前,匈奴人惮于赵国雄厚的军事实力,并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然而长平之战后,赵国的精锐尽失,壮丁死亡殆尽,在前线的部队,非老即幼。此时匈奴人的南掠开始变得频繁,大股小股的骑兵不断进犯边关。对此,李牧采取示弱于敌的战略,一方面让敌人产生松懈轻敌的心理;另一方面也积蓄自己的实力,为发动歼灭战作准备。

    为了达成既定的战略,李牧下了一道命令:“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就是说,匈奴人一旦入侵,赵国军队并不出战,而是躲进城堡内固守,擅自出战杀敌抢功者斩。这是因为匈奴人的入侵,并不以攻城略地为主,而是抢掠为主。赵军只要躲进城堡,让匈奴人没东西可抢,自然就退却了。

    在此后的几年里,李牧一直奉行这种战法,坚壁清野。表面上看,这是消极防御,十分被动,但是军队却不曾遭遇过损失。这是因为李牧的情报工作到位,通过间谍收集情报以及烽火台预警的模式,确保军队有充足的时间转移到坚固的堡垒中。久而久之,匈奴人都不把李牧当对手了,游牧民族最为尚武,尊重强者,轻视弱者,他们视李牧为胆小怯弱之辈,打心眼里瞧不起。不仅匈奴人如此,赵国北方深受蛮族文化的熏染,也以勇武著称,战士们虽然觉得李牧的人品不错,但就是太怯懦了。甚至最后赵孝成王也看不下去,批评李牧的乌龟战术,可是李牧根本不理会别人的看法,依然我行我素。因为他知道啊,伟大人物与平凡人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坚持自己的信念。

    赵孝成王一怒之下,把李牧给撤职了,派了另一名将领接替他为北方军区长官。新任长官上台后,便把李牧那一套统统废除了,以积极出击代替乌龟战术。事实证明这种短促出击的战术并无成效,不仅伤亡颇多,屡战不利,还严重影响边关的农牧生产,经济随之萧条。赵孝成王以前撤了廉颇,如今又撤了李牧,原因如出一辙,两位当世名将都不是莽夫,遇到强敌时,坚壁清野的战术是为打胜利积累基础。赵孝成王总算在吃了大亏后,渐渐明白了些军事道理,于是他只好承认错误,请李牧再度出山。

    春秋战国时代,奉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传统,李牧可不想在前线时,还受到朝廷的遥控,于是他称病不出。赵孝成王心里不高兴,强行命令李牧复出。李牧便对赵王说:“如果一定要用臣,那么就得回到原先的战略,这样我才能接受任命。”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样,李牧又回到了北疆防线,重新实施乌龟战术,又与匈奴人相持了数年。在这几年里,匈奴一无所获,但仍然看不起李牧。从李牧负责北方战区至今,已差不多有十年之久,赵国也渐渐从长平之战的阴影中走出,新的一代已长大成人,这批血气方刚的战士,没跟匈奴人打仗,却天天享用牛肉,拿饷钱,心里也过意不去,纷纷向大将军李牧提出,与匈奴干上一仗。

    李牧见时机已经成熟,便着手组建一支庞大的军队。由于赵国实施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政策,平时为农为牧,战时穿上军装就是士兵。这支组建起来的军团,包括一千三百辆战车,一万三千名骑兵,五万名步兵及十万名弓弩手,总兵力超过十六万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李牧虽然不出击,但在军民的军事训练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否则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如此庞大的军队呢?

    军队组建完了,这还不够。虽然士兵们个人水平都不错,能搏击,能射箭骑马,可是步兵、骑兵、车兵、弓弩兵这四大兵种要如何排兵布阵,要如何协同作战,这还得训练与演习。

    在大家都熟悉了阵法军令后,李牧开始策划大战的方案。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政权的大敌,很难彻底打败。为什么呢?因为游牧民族不像中原地区,有固定的堡垒城池,你想去进攻,却不知要打哪儿,他们居无定所。对于中原国家来说,还有一个不利因素,马匹少,就算打赢了,也很难深入追击。因此要对游牧民族武装实施歼灭性作战,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打歼灭战呢?诱敌深入。

    诱敌深入是要花费代价的,得抛出一个巨大的诱饵。李牧一反常态,让牧民四处放牧,漫山遍野都是牛羊。这在匈奴人看来诱惑力可太大了,这可是块大肥肉啊。刚开始时,匈奴人出动小股部队打劫,李牧这次不再打乌龟战术,而是派出小股军队迎击。两军相遇,赵军佯装不敌,匈奴人掳掠了上千名牧民以及大量的牛羊。

    当这些匈奴人回到大本营后,炫耀自己的战果时,所有人都兴奋了。这么多年来,匈奴人入侵时总是空手而返,如今居然这么轻松就捞得大便宜。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请战。匈奴单于向来也不把李牧放在眼里,根本不认为他是一个威胁,遂大举发兵,入寇赵国北疆。

    大鱼终于上钩了。匈奴人倾巢而出,给了李牧打大歼灭战的机会。可是他只有一万三千名骑兵与一千三百辆兵车,在马匹的数量上远远落后于匈奴人,倘若匈奴一旦觉得不敌,很快就会调转马头逃跑,那歼灭战就打不成了。因此在具体战法上,必须要出奇制胜。

    我们来分析一下匈奴与赵国军队的优劣之处。匈奴人的优势在于骑兵,突击能力强,速度快,剽掠如风,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骑术应该比赵国骑兵还要强。赵国军队的优势在于武器的先进,特别是强弓劲弩,更是匈奴人所没有的,因此李牧兵团中安排了十万名弓弩兵,这正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另外,赵国兵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兵车在春秋时代是各国的主战武器,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军力的标志,故而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这样的叫法。但是进入战国后,由于作战规模的扩大,兵车的局限性便暴露无遗,山路、险路都不方便走,速度也没有骑兵来得快。但是如果在平地作战,车兵的优势是很大的,战车攻防兼备,一辆车上,既有近距离作战的戈兵,又有远距离作战的弓箭手,而且车体本身就是一个防御体。不要忘了,既然是诱敌深入,李牧一步步把敌人引向既定战场,该战场完全可以是适合于兵车作战的区域,最大限度地发挥车兵的作用。在防御型武器上,赵军仍然占优。中原的科技及工艺水平,要远远超过匈奴,无论是盾牌、铠甲、头盔等防御武器,赵国的质量都要远优于匈奴。

    李牧以战术欺骗及假情报,诱使匈奴大军深入,在有利于自己的区域预设战场,仗还未开打,他已经握有主动权了。可是匈奴人却还完全蒙在鼓里,他们对局势做了完全错误的估计:首先,他们远远低估了李牧的能力。与李牧相持十年,赵军只守不攻,匈奴人早不把李牧当作对手看待了,这个错误的认识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其次,他们未能识破李牧“诱敌深入”的计谋,对赵军的战略部署一无所知;其三,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赵国军队有打歼灭战的决心与设想。关于这场赵、匈大决战,史料所述很简单,只有几个字:“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这说得也太简单了。他用了什么奇阵,我们也搞不清了。但他确实是采用了围歼战术,从两翼进行包抄,估计抄截的主力便是一万三千名骑兵与一千多辆的兵车,以快制快。此役匈奴人遭到了灭顶之灾,死于战场十余万人。

    这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绩。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一次歼灭如此多的骑兵,这确是罕见。我们可以用西汉时期对匈奴作战为例,最大规模的一次会战是卫青与霍去病指挥的漠北之战,斩杀匈奴人九万多;其次是霍去病指挥的河西之战,歼灭匈奴七万余人。以卫、霍的天才,加上大汉帝国雄厚国力为后盾,战绩仍然比不上李牧的这次惊天胜利。而李牧所在的赵国,不足汉帝国面积的七分之一,甚至李牧都谈不上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而仅仅是赵国北部的地方武装,就把匈奴打趴下了。

    李牧挟大胜之威,大举反扑,对周边蛮族部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横扫北方。这真是太了不起的成就了!他对匈奴的胜利,以及廉颇对燕国的胜利,再现一个军事强国的风采。经此役后,匈奴在之后十余年的时间内,未能恢复元气,更不敢窥视赵国的北疆。李牧的伟大胜利,解除了赵国的北患,让赵国在深重的外患面前暂时得以喘息。

    在廉颇离赵后,赵国与燕国的战事又起。鉴于李牧在北方战场的出色表现,赵悼襄王拜他为大将,挥师进攻燕国。李牧不负所望,接连攻克燕国的武遂、方城。

    除了李牧之外,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他是赵国大将庞煖。庞煖的老师是一个相当有名的人物,号为鹖冠子。鹖冠子是楚国贤人,他原名不知是什么,因为他头上戴了一个鹖形冠,故而得号“鹖冠子”。鹖冠子大约属于黄老一派,同时也研究阴阳术数、兵法等。庞煖的兵学,大概是受益于鹖冠子。据说鹖冠子是一位隐士,隐居于深山老林中,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虽然研究世间学问,可是颇有出世的思想。庞煖曾拜鹖冠子为师,但他不愿意当隐士,便跑到赵国做官,凭借着过硬的军事本领,在赵国军界占了一席之地。

    庞煖在赵国时,与剧辛的交情很好。关于剧辛这个人,我们在前文中曾提到,他是在燕昭王时,从赵国投奔燕国的,可是这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从这里或许可以猜测,庞煖此时已经是一员老将了。赵悼襄王一度想要召回廉颇,只是因为郭开从中作祟未能成功,便提拔庞煖为大将,掌握兵权。此时庞煖地位在李牧之上,除了资历深之外,也说明他有一定的本事。

    喜欢打小算盘的燕王喜又想占便宜了,他听说剧辛与庞煖曾经是好朋友,便召剧辛前来,对他说:“赵国多次受到秦国入侵,十分窘迫,如今廉颇已投奔魏国,庞煖升任大将军,我想乘机攻打赵国,您看怎么样?”剧辛成名相当早,四十年前乐毅伐燕时,他便是乐毅的副手,与他相比,庞煖的知名度则比较低。剧辛胸有成竹地对燕王说:“庞煖很容易对付呢。”燕王听了十分高兴,以剧辛为将,出兵讨伐赵国。

    可是剧辛却忽略了一件事,庞煖名气不大,并不是没有本领,而是赵国军事人才济济,在赵奢、廉颇等人的光芒下,显得比较暗淡罢了。剧辛伐赵,正好给了庞煖一个表现的机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