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资治通鉴-手中有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汉太祖高皇帝二年(公元前205年)

    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

    初,秦之亡也,豪桀争取金玉,宣曲任氏独窖仓粟。及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种,而豪桀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者数世。

    从“天涯煮酒论史”上看到一份关于中国历代人年均粮食据有量统计:

    现代中国人均粮食据有量800斤以下,民国600斤以下,晚清800斤左右,乾嘉时期1000斤左右,康乾盛世时期1700斤,晚明近1800斤,宋代1300斤,盛唐1000斤,汉代500斤。

    一个人一年500斤粮够不够吃?勉强够吃。但人均500斤,就有很多人会饿肚子,何况秦末汉初,恐怕还到不了500斤。

    1970年,我随父母下放到山西吕梁,有的生产队人均分配粮食180斤,还是带皮带壳的毛粮,当时又没有什么副食品(实际上绝大多数副食品是粮食转换过来的),怎么够吃?这样的公社社员都要吃返销粮,加起来恐怕还不够500斤。

    中国几千年除了个别浑蛋皇帝以外,都知道老百姓是要吃饭的,而且选择依次是糠、粮、肉,所以“大块吃肉”一直是最能蛊惑人心的造反广告。

    对粮食的重要性,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有切身的感受,“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都是这种感受的结果。小时候看电影,日本鬼子大扫荡,把老百姓抓起来,想要的除了八路,就是粮食。

    可以说,从三皇五帝到毛泽东,老百姓吃不饱一直是一个梦魇。到了邓小平时代,中国大体上解决了吃饭问题,仅此一点,功在千秋。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解决,除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即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更主要的原因是化肥、农药、良种、水利等科技水平的提升。

    直到今天,在最高层,“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国情如此,不敢掉以轻心。

    说回楚汉相争时代,天下大乱,民生荼毒,那段历史,除了“人相砍”,还有“人相食”。《资治通鉴》里“人相食”出现多少次?通过查询系统搜了一下,一千三百多年,一共出现过三十次“人相食”。

    原本生产力水平就很低,加上战争连年,粮食短缺成了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刘邦、项羽两大集团的生死存亡。

    首先,刘邦有根据地,有根据地,就有粮食,就有兵源;其次,刘邦在行军布阵时特别注意就地取用粮草,“汉王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看来当时秦皇帝还是有战略储备的。

    在楚汉战争中,粮食供应这个大问题,只是在叙述萧何时才会提及。刘邦纠集反楚同盟军最多时达五六十万人,这么庞大的军队粮秣供应担子不轻哦。项羽按道理压力要小一些,他的八千子弟兵比较精悍,但长于攻拙于守。然而在中原大战场上,不仅没有战略纵深,割据一块地方的能力也似乎不足。这样,人员虽少,军需供应反而不如刘邦这边搞得好。

    宣曲在今天的陕西,关中之地。宣曲任氏祖上,是秦国官仓的管理员,天下一乱,国有资产流失,什么手续也不用办,也不用MBO,任家于是就“粮食大大的”。从史书的记载看,任氏是因为囤积粮食,在缺粮时代换成硬通货,于是成为天下巨富。故事的逻辑没有错误。但是,我一直纳闷,照常理,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守着大粮仓,除非有装备精良的武装部队保护,否则,那还不和美女带着粗粗的金项链走在大街上一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