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刑官-第374章 投石问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陆铭趁机道:“那就提拔纳兰骨吧,她在这件案子上也是帮着我一起调查立功的。”

    “你怎么老想着别人不想着自己? ——纳兰骨嘛,她其实不适合当高官,因为高官操心很多,她又是个散漫的人,尤其是锦衣卫的一些事情她不愿意做,就让人犯难了。不过既然是你保荐,那朕就给你这个面子,把她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同知。”

    陆铭大喜,忙躬身道:“我这里替纳兰多谢皇帝封赏了。”

    景泰帝摆摆手,接着说道:“我听说你的神探坊还没有匾额,你又当不了官,也不想让朕赏赐你。这么着吧,要不朕替你提写一个匾额,你意下如何?”

    陆铭顿时大喜,说道:“如果有皇上御笔亲批的匾额,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金英也说道:“是呀!皇上御笔给你题写匾额,你的神探坊很快就会天下闻名,那时可有得你忙的。”

    陆铭咧嘴笑,事实上他开社探访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调查父亲冤案。而现在父亲冤案已经直指眼前的这位皇上,他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他的匾额陆铭并不觉得是一种荣耀。故作欢喜就是为了迷惑对方而已。

    也难得景泰帝高兴,立刻吩咐金英和太监拿来纸笔,提起斗大的御笔,笔走龙蛇,写了“神探坊”几个字。并在正中加盖了玉玺。

    陆铭瞧了瞧,他这字还真是不错。看来当皇上就是好,所有的老师都是一流的,包括书法老师,这笔字一看就是从小苦练的结果。且不说这皇上御笔亲题,单就这幅字也是拿得出手的。不由很是高兴,等到墨迹稍干,这才恭恭敬敬的将它卷好,放进一个专门存放字画的硬纸筒,盖好盖子,双手捧着,谢过之后告辞离开。

    陆铭请京城最好的工匠将匾额挂在神探坊大门之上,至于皇上的亲笔墨宝,那当然是要作为珍宝珍藏的,怎么能够日晒雨淋的,只需要雕刻成匾额就可以了。

    挂匾的时候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很是热闹。

    这件事果然很快便传的京城妇孺皆知,很多人都跑来看御笔亲题是个什么样子。

    只见绣金边的匾额之上,金色的大字龙飞凤舞,不管懂不懂书法的都是赞不绝口。毕竟这是皇上的字,谁敢说半句不好?

    陆铭得了这块匾额,果然名声大振。

    再加上他店子上的神算子仝寅,原本就得到了了皇上的赞许,又得到京城众多大臣的追捧,就已经是门庭若市了。而现在更上一层楼,这小小的店铺也就容不下这么多人了。

    于是陆铭花钱把朋友这家铺面连同隔壁的店铺和后面的住家宅院都买了下来,增加了后院,若干会客厅,还招了些人手,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这些人中有算命的,也有破案的退休捕快。有些案子陆铭不可能分身亲自去办,他只能选大案和骨头来侦破,一般的小案子就由招收的这些高人帮着查处了。

    当然,陆铭对他们进行了基本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了至关重要的一些侦破手段,从而提高破案率。

    当陆铭忙着扩大神探坊的规模的时候,纳兰骨也迎来了她的人生高峰,成为锦衣卫的指挥同知。

    卢诚在举报了他哥哥罪行之后也得到了提拔。这些罪行虽然相当一部分都是捕风捉影编造的,但是有几个重要罪名则是真的。以至于让景泰帝最终杀他灭口,免得泄露了皇家的尊严。

    景泰帝赐死卢忠的事情让金花雨心头笼上了一层阴影。因为这已经清楚的表明,景泰帝对于敢私通先帝嫔妃的人那是绝对不会手软的。为了一个死去的嫔妃的声誉,他都不惜下手杀掉卢忠,如果金花雨跟先帝的嫔妃明觉法师相好的事情让他知道,那哪里还有什么好果子吃?不诛灭九族也是要掉脑袋的。

    卢忠被卢诚诬告,举报与先帝张美人私通的事情,本来是极其隐蔽的。但这件事还是被金英老爷子有意无意的透露给了金花雨,因为老爷子已经有所察觉,金花雨跟福隆庵的明觉法师有一些暧昧。

    而对于明觉法师的背景身份,金英又如何不知道呢?当然要先敲山震虎,让自己干儿子不要去惹这天大的麻烦,洁身自好,免得到时不可收拾。

    这件事让金花雨成了霜打的茄子。陆铭却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劝慰他等待机会,车到山前必有路。

    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已经被景泰帝给赐死了,锦衣卫也就没有了指挥使。景泰帝并不着急提拔一个主管,而是临时任命南镇抚司指挥同知门达代行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如此一来,纳兰骨也就成了锦衣卫第二把手。

    纳兰骨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怎么自己稀里糊涂的就到了指挥同知的职位上,这也太快了。不过很快她就知道,是陆铭保荐的她,心中对陆铭着实感激。

    可惜,景泰帝看得很准,纳兰骨并不适合当锦衣卫的高官,她对官职兴趣并不大,对逍遥自在的日子很是怀念。可是当上了指挥同知,一下子就忙起来了,再没有以前那种逍遥自在,总是忙不完的事情,让她甚至开始有些烦躁。

    这一天,她实在不想忙公务,便跟门达说了一声,说自己不舒服,就没有去上衙。而实际上她跑去找陆铭去了。

    到了神探坊,陆铭不在,去他家也不在。纳兰骨想了想,决定去都察院找叶知秋询问陆铭的去处。可是到了都察院,才知道叶知秋去了东宫跟太子聊天去了。

    这位叶知秋当然就是陆铭易容的,真的叶知秋在地下室里。

    太子这小家伙开始的时候对陆铭没什么兴趣。但陆铭耍了一个小小的把戏,变了个戏法,把手心的东西变没了,接着又在小家伙的口袋找到了它。小太子顿时来了兴趣,把陪着他的太监宫女都抛到了一旁,就只要缠着陆铭,让陆铭给他变戏法,陆铭跟他变了好几个戏法,然后陪他做游戏。

    陆铭本来就学了各种杂术,只要稍加变通就能用于孩子。因此这一天把太子逗的很开心,再也离不开他了,晚上睡觉都要叫着他留在皇宫陪着。

    陆铭当然是不能在晚上留在皇宫的,只有告辞离开。

    太子朱见深这一晚哭着闹着叫陆铭,而太子的娘和父亲却没办法来见他,因为这位太子并不是当今皇上的亲儿子,他是英宗和钱皇后的儿子。当今皇上景泰帝自己有一个儿子,名叫朱见济,年岁比太子要小一些。

    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人抓走,后来又放回来囚禁在南宫。而新登基的景泰帝没有废除太子之位,依旧给他留着。倒不是因为景泰帝不想立自己的儿子,而是他觉得时机还没到,他不可能看着手里的江山重新回到英宗的手里的,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对当今的太子朱见济并不怎么在意,陆铭推荐叶知秋成为当今太子老师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毕竟不是他的孩子。否则他一定会慎重找一个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老人家来教自己的儿子,怎么可能让一个楞头青来当自己儿子的老师呢?

    但陆铭所说的那一套多少让他有所感触,觉得是这个道理,因此也同意了。也是想让现在的太子先尝尝这果实好不好吃,然后再让自己儿子来尝,这叫投石问路。

    当今太子在见到陆铭易容的叶知秋之后,一直哭着闹着要见这位变戏法的老师。一直闹到了第二天天亮,守护太子的太监赶紧去禀报了皇上。

    皇上皱眉问了情况之后,不禁哑然失笑。心想这也行,反正这太子将来肯定是要换成自己儿子朱见济的,他当不了多久太子,他想玩就让他玩吧,将来自己废掉他的时候,也多一些借口,免得到时候还费口舌,就一句玩物丧志就足够了。

    景泰帝便索性对东宫的太监宫女说了,以后太子如果闹着要让叶知秋留在皇宫中陪他的话,就让他留下。但是只限于在东宫大院之内,严禁外出,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解禁时为止。否则视为擅闯皇宫,这道旨意下了,满朝文武顿时大跌眼镜,——让一个大男人呆在皇上的寝宫里,皇帝就不怕脑袋绿油油的吗?这是很大的不妥。不过皇上都不在意戴绿帽子,别人又能说什么?

    已经有明眼人探听到了其中的真实缘由,原来皇上想让叶知秋陪着太子玩耍,因为他会变戏法。这消息传出,于是乎满朝文武都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当然,有机警的人已经隐约猜到了皇上这是要做什么,可是谁又敢说破呢。

    由此一来,陆铭就可以深夜呆在皇宫里面。虽然只是太子的寝宫而不能出去,但是太子的寝宫就在皇宫之内,围墙不过两丈高,陆铭根甚至不需要借助其他的物件,只需要一个助跑就能抓住围墙顶部轻松翻过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