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刑官-第539章 血手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纳兰骨和陆铭得到消息,已经天快亮了。是五城兵马司派人来禀报的,因为王尚书被杀之后,惊慌失措的家人并不知道该向哪个衙门报官,而是把巡街的兵士抓到说了这件事。巡街的兵士立刻去查看之后,确认王尚书被杀。

    虽然五城兵马司是负责京城治安的,也有刑事案件的侦查权,但是按照职责分工,他们一般只负责在街上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以及扰乱京城治安的案件的查处,刑事案件侦破都是由刑部跟锦衣卫,都有刑事案件的侦查权。一般来说,涉及到官员的案件都是由锦衣卫来负责,所以五城兵马司的巡捕也脑袋清楚,立刻跑到锦衣卫禀报这个案子。

    锦衣卫值班的官员一听是兵部尚书被杀,案情重大,当然要禀报。但是他不负责案件,案件主要是由纳兰骨负责,因此官员直接跑到了陆铭家禀报了。

    于是纳兰骨这才得到消息,赶往现场。而陆铭敏锐的感觉到,这个案件很可能跟内阁首辅叶知秋被杀有一定的关联,毕竟两个都是高官,又是都在家中遇害。

    陆铭跟着纳兰骨来到了兵部尚书王大人家中,这里已经被先期到达的锦衣卫警戒起来了。纳兰骨吩咐将当时最早发现被杀的兵部尚书的小妾叫来问话。

    小妾说道:“昨天晚上大概二更天,我服侍老爷睡下,睡到半夜,忽然老爷发出了一声惨叫,一下把我惊醒了。旁边罩着灯罩的灯笼,这样起夜什么的也方便,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那盏灯居然熄了。所以屋里面光线昏暗,根本看不清楚。”

    “我赶紧伸手去扶老爷,问他怎么了?左手处全都是温热的血,老爷已经没气了。我吓得尖叫,外面的丫鬟才赶紧提了灯笼进来,掀开帐帘一看,老爷浑身是血,已经死了。胸口处有一个血窟窿,鲜血还在往外冒。于是我们就报官了。”

    小妾一边哭一边说着,身子抖得很厉害,显然受到了极度的惊吓。

    陆铭跟纳兰骨做了分工,纳兰骨对外围进行调查,王尚书的家人和最先到达现场的丫鬟询问,当天晚上有没有什么可疑之处?

    而陆铭则负责现场勘查。

    他走进了屋里,屋里显得很凌乱,地上还有不少血脚印。这让他皱起了眉头,不过也好理解,尚书大人被杀,家人冲进来,又报了五城兵马司的巡街兵士。因为尚书大人被刺了之后,鲜血已经流到了地上,所以踩的到处都是血脚印。

    陆铭马上吩咐锦衣卫的官员,调查清楚哪些人进入过屋子?这些人的鞋子都取下来,要进行比对。

    尸体依旧两面朝天躺在床上的。查看之后,尸体已经出现初步的尸僵和尸斑了,但是由于急性大出血,所以尸斑比较淡。从尸斑出现的时间来推断,时间跟小妾所说的半夜发生相吻合。

    在帐帘之中,没有发现其他可疑痕迹。由于丫鬟还有紧急叫来的太医查看尸体,所以被子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擦了血的手印。

    于是陆铭又让锦衣卫官员排查哪些人触碰过尸体?并提取他们的指纹进行比对。

    陆铭进一步勘察现场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后窗一扇窗户是微开着的。而窗户上赫然便有一个淡淡的血手印,跟叶知秋被杀时书房的窗户是一样的。

    陆铭立刻询问兵部尚书的小妾和其他家人,得知没有谁打开过这扇窗户。因为已经是冬季了,所以窗户都是关好了的。

    陆铭仔细观察了这个指纹,从外形和纹路判断,跟陆铭先前在叶知秋家提取到的是一致的,初步判断是同一个人。

    陆铭立刻提取了这枚指纹,随后他检查了窗台,可是窗台上除了这枚指纹之外,并没有任何其他的脚印或者痕迹。陆铭来到后窗查看地面,地面是铺了青砖的,而且打扫的很干净,所以也没有留下任何脚印之类的痕迹。

    陆铭检查了王尚书家的围墙,同样非常光滑,而且很高,而墙上也没有任何蹬踏的痕迹。陆铭下意识的感觉,这又是一个无头案,凶手来去无影,虽然留下了一枚指纹,可是相对叶知秋的案子,并没有留下更多的有用的线索。

    陆铭对现场进行勘察完了之后,把重点放在了尸体勘验之上后,在尸体的胸口处同样出现了心网状的创口。所以很可能也是剪刀造成的。

    陆铭比对了创口的大小,竟然跟叶知秋胸口的那本书上面留下的创口非常吻合,初步判断是同一把剪刀造成的。凶手使用的是剪刀杀人,上一次没杀掉叶知秋,而这一次却杀掉了王尚书。

    陆铭勘察完现场,纳兰骨带着锦衣卫已经完成了外围调查,两人凑在一起商议案子。

    纳兰骨对陆铭说道:“这个案子跟叶知秋家很像,王尚书家这些仆从都是住在一起的,但是得到警报时,大家这才出来,相互都可以作证,当时都没有不在场证据。唯一可疑的是跟王尚书睡在一起的小妾,纳兰骨怀疑她有可能贼喊捉贼。但是经过调查之后,小妾跟王尚书之间并没有任何仇怨,而且这小妾得到王尚书的宠爱。”

    “而王尚书的夫人也是一个非常宽宏大量的人,对这小妾也极好,因为小妾还给王尚书生了一个儿子。王尚书的家庭也很和睦,并没有发现相互之间有什么矛盾,所以小妾的作案基本可以排除,因为她没有作案动机。而且她要杀王尚书的话,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引人怀疑。”

    不过陆铭还是检验了这小妾的指纹,结果证明跟窗户上的指纹不一致。

    陆铭比对了王尚书家后窗那枚指纹,跟叶知秋家窗户上的指纹比对之后,是同一的。也就进一步证明凶手是同一个人,而且是个女的,有一定的功夫。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陆铭和纳兰骨并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凶手来去无影,除了那枚指纹之外。

    纳兰骨和陆铭坐在锦衣卫的衙门签押房里,两人在琢磨这件案子。

    陆铭说道:“这两件案子显然是同一个凶手所为,凶手虽然留下了指纹,可是我们找不到范围。现在我们需要开拓思路,把两件案子共同之处合并在一起,来寻找指向的嫌疑人。”

    纳兰骨点头说道:“我明白你话里的意思,你是想说用两件案子的共同之处来确定嫌疑人范围。”

    “没错,目前我能想到的两个案子共同的特点还真不多,除了他们两人都是官员之外。”

    纳兰骨笑了笑说:“如果这种联系也算的话,那还是比较多的。比如他们都是男的。”

    陆铭也笑了,说道:“他们俩都很年轻,包括王尚书,也不过三十来岁,都是新近提拔的。”

    陆铭刚说完这句话,他心头咯噔一下。对呀,新近提拔,这位兵部尚书王大人,以前曾经是英宗詹事府的官员,也就是英宗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跟着英宗皇帝了。后来英宗皇帝当了皇上,提拔他到了兵部,但是也只是一般的官员。后来英宗皇帝被蒙古人俘虏之后,他就没有再有什么起色。

    因为官比较小,因此也没有受到景帝的注意,当时排除异己的时候,也没有把他列入重点打击对象,所以平平淡淡的到了英宗皇帝登基。上一次在夺门之变的时候,他也参与了,所以他得到了提拔。加上这之前就是英宗的詹事府的老熟人,于是乎一路青云直上,甚至直接当上了兵部尚书,这么重要的职位在很多人看来,是很让人眼红的。

    陆铭因为父亲的缘故,对朝廷官员有些了解,他本身又是交友广阔的人,所以对这位王尚书的来历也是了解的。一想到这,一连串的线索也就浮现心头。说出来之后,纳兰骨还是有些不明白。

    陆铭却陷入了沉思,背着手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忽然他站住了,对纳兰骨说道:“这个线索我觉得有一定的用处,不过暂时我还不能跟你说,因为我不知道我的推断有没有道理?所以我先按照我的推断去查。你接着继续调查,包括王尚书的仇人或者对他羡慕嫉妒恨的人,看看能否找到新的线索?”

    纳兰骨并没有追问丈夫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既然陆铭没有说,她就不会多问,她也希望陆铭的判断是对的。

    吏部侍郎姚大人也是青云得志,深得皇上的器重,入主成为内阁辅城。虽然他只是吏部的侍郎,但是由于吏部的尚书已经正式退休了,而新的尚书还没有任命,所以实际上吏部这个最重要的衙门之一的掌门人其实就是他了。而且下一步他出任吏部上书的,在衙门之中都有这样的传闻。

    虽然他很年轻,才三十多岁,但是他是英宗皇帝的宠信的大臣之一。在夺门之变中,也参与了拥戴英宗皇帝的那场政变,而后来的十朝之乱他又参与了平叛,所以英宗皇帝对他器重有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