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当机立断,发现机会及时捕捉,才不会因错过而遗憾,因失去而悔恨。我们的一生有多少事因为幸运地抓住了机遇而让自己大显身手,平步青云,又有多少事因为错失良机而产生了麻烦、困惑甚至抱怨。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有着长远眼光的人总能看到机会,挖掘机会、创造机会,并且在雷厉风行中收获成功;而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人在每一个机会到来时都会与之失之交臂,在优柔寡断中等待下一次机遇的垂青。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做事果断、有主见一些,借助机遇来满足愿望,就是最幸运的事。
机会来临不犹豫
机会来临不要犹豫,马上行动,这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行动前,很多人提心吊胆,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你要问自己:“我害怕什么?为什么我总是这样犹豫不决,抓不住机会?”在成功之路上奔跑的人,如果能在机遇来临之前就能识别它,在它消逝之前就果断采取行动占有它,这样,幸运之神就会来到你的面前。
比尔·盖茨说:你不要认为那些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说他们与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当机会来到他们身边的时候,立即付诸行动,决不迟疑,这就是他们的成功秘诀。
1.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44年,艾森豪威尔指挥的英美联军正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展开对德战争的另一个阶段。
这次的登陆事关重大,英国和美国合作无间,为这场战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一切准备就绪、蓄势待发的时候,英吉利海峡却突然风云突变、巨浪翻天,数千艘船舰只好退回海湾,等待海上恢复平静。数十万名军人被困在岸上,进退两难。
正当艾森豪威尔总司令苦思对策时,气象专家送来最新的报告,资料中显示天气即将好转,狂风暴雨将在三个小时之后停止。艾森豪威尔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攻敌人于不备,只是这当中也暗藏危机,万一气候不若预期中这么快好转,很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艾森豪威尔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在日志中写下:“我决定在此时此地发动进攻,是根据所得到最好的情报做出的决定……,如果事后有人谴责这次的行动或追究责任,那么,一切责任应该由我一个人承担。”然后,他斩钉截铁地向陆、海、空三军下达了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命令。
艾森豪威尔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倾盆大雨果然在三个小时后停止,海上恢复一片风平浪静,英美联军终于顺利地登上诺曼底,掌握了这场战争得胜的关键。
人生中总是有好多的机会到来,但总是稍纵即逝。我们当时不把它抓住,以后就永远失掉了。
2.机遇不在消极中等待
某大学有两位同学,是从同一个地方考到大学来的,他们住在同一间寝室里,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他们约定,一定要一起读到博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的时候,两个人分别分到了两处待遇非常优越的单位。其中一人仍然坚持读书,准备应考,另一人却认为应该工作几年,等有了一些积蓄再说。
过了几年,其中的一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另一人当了科长。两人见面时,说起当年的理想,读书的同学劝当上了科长的同学继续读书,可是他说,等当上处长再说吧!
又过了几年,读书的同学博士毕业后,去了美国。
又过了几年,他从海外学成归来,在一所知名的大学里当上了博士生导师,成为这所大学里的学术带头人。
可是当年那位当官的同学却因涉嫌职务犯罪被检察院审查。
读书的同学非常痛心地说,做官的同学很聪明,如果是他们两个人一起读书的话,率先成为学科带头人的,一定是他,而不是自己。
机遇不能消极等待,更不能拖延。如果你寄希望于等待,寄希望于运气,那么,你最初的热情和你已经花费的精力都将在消极等待中消磨殆尽。因为拖延,你将会失去眼前的机遇,最终则导致失败。
早做决定早成功
就在你下定决心的这一刻,“怎么去做”的问题出现了,但这时也正是你思考这个问题最适当的时机。一个明确的决定将会成为你人生新的开始,它可以带领你迈进新的历程,让你体会到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棒的人或可以有更好的作为。它也可以让你展开新的视野,产生新的期待。
你朝梦想迈出的第一步,可能只是很小的一步,对他人或对自己而言,也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无论是多么渺小的一步,它终究都是一个开始,这就足以彰显其重要性。
比如,你既然要改变自己成为积极的人,接下来,你就需要考虑实质性的问题:
你要做什么样的改变,具体怎么进行?
你需要做什么而让自己想要的事情发生?
你还需要获得什么自己可以运用的,但尚未得到的资源?
你需要什么人的帮助,能从哪里获得支援?
一旦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作出决定,就向前走,既然已经踏出最困难的第一步,就说明已经建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1. 做决定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卓根·朱达是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有一年暑假他去当导游。因为他总是高高兴兴地做了许多额外的服务,因此几个芝加哥来的游客就邀请他去美国观光。旅行路线包括在前往芝加哥的途中,到华盛顿特区做一天的游览。
卓根抵达华盛顿以后,住进“威乐饭店”,他在那里的账单已经预付过了。他这时真是乐不可支,外套口袋里放着飞往芝加哥的机票,裤袋里则装着护照和钱,后来这个青年突然遇到晴天霹雳。当他准备就寝时,才发现皮夹不冀而飞。他立刻跑到柜台那里。“我们会尽量想办法。”经理说。第二天早上仍然找不到,卓根的零用钱连两块钱都不到。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在异国,该怎么办呢?发电报给芝加哥的朋友向他们求援?还是到丹麦大使馆去报告遗失护照呢?还是坐在警察局里干等?
他突然对自己说:“不行,这些事我一件也不能做。我要好好看看华盛顿。说不定我以后没有机会再来,但是现在仍有宝贵的一天待在这个国家里。好在今天晚上还有机票到芝加哥去,一定有时间解决护照和钱的问题。
“我跟丢掉皮夹子以前的我还是同一个人。那时我很快乐,现在也应该快乐呀。我不能白白浪费时间,现在正是享受的好时候。”于是他立刻动身,徒步参观了白宫和国会山庄,并且参观了几座大博物馆,还爬到华盛顿纪念馆的顶端。他去不成原先想去的阿灵顿和许多别的地方,但他看过的,他都看得很仔细。他买了花生和糖果,一点一点地吃以免挨饿。
等他回到丹麦以后,这趟美国之旅最使他怀念的却是在华盛顿漫步的那一天——如果他没有运用做事的秘诀就会白白溜走那一天。“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他知道在“现在”还没有变成“昨天我本来可以……”之前就把它抓住。而就在出事的那一天过了五天之后,华盛顿警方找到了他的皮夹和护照并且把它们送还给了他。
做决定是行动的第一步骤,当一个决定被确定有执行的意义和价值,解决问题的动力和积极性便由此而生。
2. 决定好了就开始做
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是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想储蓄,但是往往有很多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就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存钱”、“渡过这些难关以后就存钱”、“下个月就存钱”、“明年就存钱”,最后还是他的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珍妮这一次下定决心了,她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美元,15年后有1800美元,外加6600美元的利息。广告又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我们的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他用。我们一定可以储蓄一笔不少的财富。”毕尔和太太就这样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逐渐有了积蓄。现在他们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令人开心。
对行事果断的人来说,没有“合理的拖延”这样的托词,做决定也不能有“在合适的时候拖延一下”的想法,否则已做好的决定就会因意志的动摇而延迟甚至取消,这样就会降低做事效率,而自己也会给人一种办事不爽快的不好印象。
不懈怠,做时间的领跑人
想成大事的人,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瞬间的灵感,事实上都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只有脚步不停,才能不断向前。只有勤奋才能征服一切。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勤奋可以克服一切障碍。”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战胜遗传的缺陷,克服自身的弱点。天资聪敏者的优势,往往只在某个方面。而所谓素质差,也仅仅是指某个方面。只要进行反复训练,勤奋努力,就能消除这方面的差距。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不少获得重大成就的人,智商其实并不高。他们的成功,主要靠后天的勤奋努力。
勤劳是成功的动力。那些勤奋工作的人总是闲不住,懒惰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即使由于情势所迫,他们不得不终止自己早已习惯了的工作,他们也会立即去从事其他工作。
正是勤奋闲不住的人,容易看到机会,也容易把握机会,并且把勤奋当做了一种习惯,在勤奋习惯的指引下,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做好自己的事。
1. 勤奋是做事的第一要素
卡莉·菲奥里纳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女企业家,不仅是一个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女性,更是一个敢于挑战困难,善于把握机会的决策者。而她的同事对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她工作的勤奋。
卡莉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浇浇花,喂喂鸟。但她的脑子并没有闲着。她认为早上是一天思维最活跃的时刻,最适于思考问题。她一边喂鸟一边思考好当天必须完成的工作。然后她头脑清醒、目标明确地到公司去,开始一天的工作。
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吃午饭,饿了,就找些饼干,面包随便吃一点,通常一干就是到深夜,甚至到第二天凌晨。多少个夜晚,卡莉都是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度过的,有时实在太累就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然后打起精神继续工作。卡莉认为只有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时,她才觉得自己是最充实的。
1996年上半年,她坚持和手下的审记员和财务人员一起通宵达旦地工作,以确保第二天为股市提供的财务报表万无一失。通宵达旦,十几个小时的长时间工作对她来说不是偶尔一次两次,而是已经形成了她工作的一种习惯、她的一种标志。全公司上下都知道勤勤恳恳、身先士卒是卡莉·菲奥里纳一贯的工作作风。
勤能补拙的一个表现就是能把每天的工作按照计划完成,并坚持下去。
2. 争分夺秒,抢在时间的前头
比尔·盖茨刚创业时,他和保罗·艾伦一起全力经营微软日常业务,经常一干就是两三天不合眼,饿了,便三口两口地来块汉堡包,喝口水。他能在任何地方打个小盹,甚至干脆就趴在键盘上。那时,也许他深深地知道,微软不过是大森林中一株刚冒出头的小芽草而已,如果他们不勤快地抢些早晨的甘露、阳光,恐怕将来做棵小草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参天大树了!
微软小有名气后,他更加不敢懈怠。因为这时的竞争对手更加多了,大家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微软的发展,盯着它是不是出现差错和漏洞。这一切都迫使比尔·盖茨在工作中更加慎重和周密。而慎重和周密的直接结果就是令他不得不更加勤奋。否则,便会出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可能。
比尔·盖茨每年要花许多时间,穿梭于美国和世界。在这些旅途中,每个工作日可能长达16个小时,令人疲惫不堪。在去国外的旅途中,他还得抓紧时间阅读有关该国国情的书或杂志;当他到达目的地后,要会见微软的当地代表,讨论商务策略:还要向各种各样的听众、包括政府官员、商界领袖、学生和新闻界人士,亲自讲解和演示微软的产品,听取他们的抱怨和建议。
在微软总部的时候,晚上偶尔有闲暇,比尔·盖茨便在公司里走来走去,到处转转看看。不仅是看有谁还在那里埋头苦战,也看看手下员工办公室里桌上的用品,墙上的图片;不仅是去了解员工在干什么,更是去了解他们在怎么干。他尝试着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人们怎样来看待他们面对的任务,他们都在想些什么。他或许还会与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员工并肩走上几步,问问他对公司的项目或者更广泛的技术有何看法。
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的。但是除了争分夺秒之外,就没有办法得到更多,比尔·盖茨也不例外,他也不会在一天中得到比24小时更长的时间。所以尽管他不喜欢做工作狂,但是却必须非常勤奋。
想成大事的人,必须心里明确:只有投身其间努力奋斗的人,才会高于别人而成为领导者,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迅速地作出关键性的抉择
无论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或者是拥有什么。无论我们认为什么才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实上,这就意味着我们正在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只要愿意,我们就可以选择。只要努力,我们就会有所获得。
许多人很难做出一个能够改变他们一生的决定,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很被动,甚至无从选择。其实,并不是这样。事实上,你可以有所选择,而且你今天或者某一刻都可以做出一个重要的选择。
我们可以想一下如下问题:这一生我希望做什么?什么是我的使命?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成就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用一些时间反复地思考所有的想法,例如:“其实我想要……”“我可以成为……”这些想法都绝对不是白日做梦随便想想而已,它们其实就是抉择。
1. 第一时间作出决策
某集团公司的分公司经理得到总公司的命令,要求各个分公司再加大某一型号产品的进货量。第一分公司黄经理很为难,因为这种型号的产品很多公司已经不出售,市场上的行情也在走下坡路,能将手头的货卖出去就已经很好了,再加大进货量是给销售找麻烦啊。
为了自己的团队在销售业绩上继续领先,第一分公司黄经理来到总部与总经理会面。总经理见到黄经理十分高兴,拿出他分管的公司上个月销售业绩表不停地赞扬。黄经理这时才明白,总经理之所以下达上面的命令是因为看到了他的团队上个月那一型号的产品销售量不错,在整个公司名列前茅,为了让他们再接再厉,分公司黄经理连忙将他们在销售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汇报给总经理,并告诉对方,这一型号的产品如果再进,销售一定不会比上个月好,很多消费者都要求买新型号的产品。总经理一听立刻改变了决策,重新考虑后决定让各个分公司都进各种新型号的产品,而老型号的产品是否进货则由各个分公司自行决定。
要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需要领导者在决策中遵循一个合理的程序,决策者在决策时要果断,有时要凭直觉,有时要靠理性分析作出决策。不要为了追求小的失误率而在做决策时小心翼翼,以免耽误了执行的最佳时机。
2. 不被过多的选择所干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让消费者选择在6种果酱中挑一种,还是24种果酱中挑一种时,人们都愿意有更多的选择。可是真正决定购买的时候,在6种果酱中选择的人们作出的购买决定,是在24种果酱中选择所作购买决定的10倍。
如果不是买果酱这样的简单消费,而是投资可以使人们获得收益的事件呢?研究发现,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表现并没有好太多。过多的选择使人们变得保守,不愿意为极可能获得的收益冒点风险。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采取一种简化策略,要么随便选一种,要么什么都不选。
比如,美国曾进行过一项关于退休基金选择情况的研究。在美国,由于有政策的支持,选择参与这样的基金基本上都是有利可图的,不参加就相当于把到手的钱白白扔掉。研究者考察了647个公司共80万名员工的退休基金选择情况,结果发现,当公司提供选择的退休基金只有两种的时候,有75%的员工选择了参与;而选择有59种时,参加的比例就只有60%了。选择多了,似乎人们在有利益的事情上反而糊涂了。
太多的选择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它会使人在选择前犹豫不决,从而降低了效率。选择越少,决定越快。
做人有主见,办事才果断
有些人不是没有成功立业的机遇,只因不善抓机遇,所以最终错失机遇。他们做人好像永远不能自主,非有人扶持不可,即使遇到任何一点小事,也得东奔西走地去和亲友邻人商量,同时脑子里更是胡思乱想,弄得自己一刻不宁。于是愈商量、愈拿不定主意、愈东猜西想、愈是糊涂,就愈弄得毫无结果,不知所终。
没有判断力的人,往往使一件事情无法开场,即使开了场,也无法进行。他们的一生,大半都消耗在没有主见的怀疑之中,即使给这种人成功的机遇,他们也永远不会达到成功的目的。
“要是我早点开始用自己的判断就好了!”这是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后的感叹。所以,为了避免将来后悔,最好及早开始。当然,人的判断力不可能永远正确,偶尔也有失误的时候。所以,对于头脑里冒出来的想法,我们要重新评估一下,它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意见。虽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养成用自己的头脑仔细思考事情的习惯是值得的。想想看,你的每一个想法是自己的思考,还是照别人告诉你的去想的?会不会是偏见或错误的信念?
良好的判断力来自独立、深入的思考能力。当一个人一旦立志自我思考,并开始尝试时,对事物的看法就会有惊人的改变。
1. 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业务员小秦最近总是请假,好多他的客户都因为找不到他而放弃了购货,老板知道后十分生气,他认为小秦是因为公司的待遇不够好想跳槽,还把客户带走了。直接领导小秦的经理被老板叫进了办公室,老板对他说:
“小秦太过分了,一个月请了十几天假,你知道我们公司损失了多少生意吗?他如果想跳槽就让他去,我们也不留他。”
“根据我的了解,小秦是家里有事需要处理才请这么长时间假的。您先别动气,我找他谈谈。”经理尽量替小秦说话。
从老板办公室出来,经理找到了正要出去的小秦,对他说:“小秦,最近是不是有什么麻烦的事情?需要帮忙的话就说一声。”
“经理,本来我想早点解决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最近总是请假我也挺过意不去的。但是……”小秦将自己出现的情况告诉了经理。经理知道了小秦不是因为想到待遇更好的公司工作,而是家里的事情需要他处理。
经过经理的努力,老板对小秦的误会解除了。老板决定放小秦一个月的假,让他专心解决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好好工作。
遇到问题时先别急着站在其中的一方为其辩护,而是先把问题的情况了解清楚,做到客观公正地解决和处理,不袒护任何一方的观点,做到有主见,有判断力。
2. 不让别人的思想支配自己
戴尔·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参加某个社交聚会,话题正转入最近发生的某个议题。当时,在场的人均赞成某个观点,只有一位男士表示异议。他先是客气地不表示意见,后来因为有人单刀直入地问他的看法,他才微笑道:“我本来希望你们不要问我,因为我是与各位站在不同的一边,而这又是一个愉快的社交聚会。但既然你们问了我,我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接着,他便把看法简要地说明一下,立即遭到大家的围攻。只见他坚定不移地固守自己的立场,毫不让步。结果,他虽然没有说服别人同意他的看法,却赢得大家的尊重。因为他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做别人思想的应声虫。
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不被别人的思想所支配,不盲从地跟随别人的脚步,才能逐渐养成果断、独立的做事风格。
不因优柔寡断而错失良机
我们做事的时候都希望把风险降到最低,事事求保险,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有些时候,机会稍纵即逝,稍一犹豫就很可能错失良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一味捡有把握的事情做,那么你的人生可能永远是碌碌无为的。
有些人一旦遇到了棘手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这种优柔寡断的人,既不相信自己,也不会被别人所信赖。有些人简直优柔寡断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一种事情,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决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错失了成功的大好机会。
对成功来说,优柔寡断是一个最危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对你施加影响,破坏你的机会之前,你就应该立即把这样的敌人置于死地。不要再犹豫,不要再思前想后,马上作出决定,就在现在。
当然,对于比较复杂的事情,在决断之前必须从各方面来加以权衡和考虑,但是一旦打定主意,就决不要再更改,不再留给自己后退的余地。一旦决策,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只有这样做,才能养成坚决果断的习惯,既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同时也能博得他人的信赖。有了这种习惯后,在最初的时候,也许会作出错误的决策,但由此获得的自信等种种卓越品质,足以弥补错误决策可能带来的损失。
1. 犹豫不绝放跑机会,当机立断抓牢机遇
有一个自称“只要能赚钱的生意都做”的年轻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人说市民缺乏便宜的塑料袋盛垃圾。他立即就进行了市场调查,通过认真预测,认为有利可图,马上着手行动,很快把价廉物美的塑料袋推向市场。结果,靠那条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垃圾袋”的信息,两星期内,这位小伙子就赚了4万元。
相反,一位智商一流、执有大学文凭的翩翩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建议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时,他又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
又有朋友建议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块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直在犹豫中度过。两三年了,一直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当机立断,将它抓获,以免转瞬即逝,或是日久生变。看来,握住机遇,眼力和勇气是不可缺少的。
2. 想做大事就不要优柔寡断
美国拉沙叶大学的一位业务员前去拜访西部一小镇上的一位房地产经纪人,想把《推销与商业管理》课程介绍给这位房地产商人。这位业务员到达房地产经纪人的办公室时,发现他正在一架古老的打字机上打着一封信。这位业务员自我介绍一番,然后介绍所推销的这个课程。
那位房地产商人显然是听得津津有味。然而,听完之后,却迟迟不作出决定。
这位业务员只好单刀直入了:“你想参加这个课程吧,不是吗?”
这位房地产商人以一种无精打采的声音回答说:“啊呀!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想参加。”他说的是实话,因为像他这样难以迅速作出决定的优柔寡断的人有数百万之多。
这位业务员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但接着他说的这段话使房地产商人大吃一惊。
“我决定向你说一些你不喜欢听的话,但这些话可能对你很有帮助。先看看你工作的办公室,地板脏得怕人,墙壁上全是灰尘。你现在所使用的打字机看来好像是大洪水时代诺亚先生在方舟上所用过的。你的衣服又脏又破,你脸上的胡子也未刮干净,你的眼光告诉我你已经被打败了。
在我的想像中,在你家里,你太太和你的孩子穿得也不好,也许吃得也不好。你的太太一直忠实地跟着你,但你的成就并不如她当初所希望的。在你们刚结婚时,她本以为你将来会有很大的成就。
请记住,我现在并不是向一位准备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讲话,即使你用现金预缴学费,我也不会接受。因为,如果我接受了,你将不会拥有去完成它的进取心,而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当中有人失败。
现在,我告诉你你为何失败。那是因为优柔寡断的你没有做出决定的能力。在你的一生中,你一直养成一种习惯:逃避责任,无法做出决定。错过了今天,即使你想做什么,也无法办得到了。
如果你告诉我,你想参加这个课程,或者你不想参加这个课程,那么,我会同情你。因为我知道,你是因为没钱才如此犹豫不决。但结果你说什么呢?你承认你并不知道你究竟参加或不参加。你已养成逃避责任的习惯,无法对影响到你生活的所有事情做出明确的决定。”
这位房地产商人呆坐在椅子上,下巴往后缩,他的眼睛因惊讶而膨胀,但他并不想对这些尖刻的指控进行答辩。这位业务员道声再见,走了出去,随后把房门关上。但再度把门打开,走了回来,带着微笑在那位吃惊的房地产商人面前坐下米,又说:“我的批评也许伤害了你,但我倒是希望能够触动你。现在我以男人对男人的态度告诉你,我认为你很有智慧,而且也确定你很有能力。你不幸养成了一种令你失败的习惯,但你可以再度站起来。我可以扶你一把,只要你愿意原谅我刚才所说过的那些话。你并不属于这个小镇。这个地方不适合从事房地产生意。赶快替自己找套新衣服,即使向人借钱也要去买来,然后跟我到圣路易市去。我将介绍一个房地产商人和你认识,他可以给你一个赚大钱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教你有关这一行业的注意事项;你以后投资时可以运用。你愿意跟我来吗?”
那位房地产商人竟然抱头哭泣起来。最后,他努力地站了起来和这位业务员握着手,感谢他的好意,并说他愿意接受他的劝告,但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进行。他要了一张空白报名表,答应报名参加《推销与商业管理》课程,并且凑了一些硬币,先交了头一期的学费。
三年以后,这位去掉了优柔寡断弱点的房地产商人开了一家拥有60名业务员的大公司,成为圣路易市最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之一。
一个成功者,应该具有当机立断、把握机遇的能力。他们只要自己把事情审查清楚,计划周密,就不再怀疑,立刻勇敢果断地行事。因此任何事情只要一到他们手里,往往能够随心所欲,大获成功。
不必等到“万事俱备”
“万事俱备”固然可以降低你的出错率,但致命的是,它会让你失去成功的机遇。企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开始”。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所以,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当老板给了你某项工作后,抓住工作的实质,当机立断,立即行动,只有这样,成功才会大限度地垂青于你。
然而,往往在事情到来之时,总是先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头脑中就会冒出“我应该先……”这样一来,你的一只腿就陷入了“万事俱备”的泥潭。你顾虑重重,不知所措,无法定夺何时开始……时间一分一秒地浪费了,你陷入失望情绪里,最终只有以懊悔面对仍悬而未决的工作。
很多时候,你若立即进入工作的主题,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拿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绰绰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若立即动手去做,就会感到快乐、有趣,加大成功几率。一旦延迟,愚蠢地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失去应有的乐趣。
比如,一个艺术家行走在路上时,某种灵感如同闪电般闪现在他的脑海里。如果他在那一刹那迅速执笔,把那个灵感画在身边的某一片纸上,或者他的衣服上,必定会有意外收获。可是这个艺术家一定要等回到了画室,展开了画布,调好了颜料等等,才执笔捕捉。结果,待一切就绪后,无论他再怎么苦苦思索,美好的灵感火花却早已模糊,难觅其踪了。
1. 不在过多准备中失掉机会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的教训,发生在他六岁之时。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他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他怕鸟粪弄脏了衣服,于是赶紧用手拨开。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了家。
王安回到家,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所以,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匆忙走进室内,请求妈妈的允许。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那里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好久。
有时不能只求完美,很多事情就是赶鸭子上架,先让整个项目动起来再说。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运。
2. 没有什么是“万全之策”
YKK董事长吉田忠雄其人生观是“70分主义”。他认为,100分主义无法再发挥潜能,若以70分为起点则成就当不止100分。
对此,他在一篇演讲中阐述:“只要能成功,失败无所谓。谨慎行事可能没有失误,但充其量最多也只能有50%的效果。若对每件事只有70%的把握就去做,则集合各件事的效果,成就就不止50%了。”
告诉自己:“我此时此刻已经一切就绪了,可以开始工作了。我拖延时间什么也得不到,我要把‘准备’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开始工作上去。”
3. 问题在行动中解决
杰米先生是个普通的年轻人,二十几岁,有太太和小孩,收入并不多。他们全家住在一间小公寓里,夫妇俩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们希望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比较干净的环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时增添一份产业。买房子的确很难,必须有钱支付分期付款的头款才行。有一天,当他签发下个月的房租支票时,突然很不耐烦,因为房租跟新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差不多。
杰米跟太太说:“下个礼拜我们就去买一套新房子,你看怎样?”
“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她问,“开玩笑!我们哪有能力!可能连头款都交不起!”
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跟我们一样想买一套新房子的人们有几十万,其中只有一半能如愿以偿,一定是什么事情使他们打消这个念头。我们要想办法买一套新房子。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凑钱,可是一定要想办法。”
下个礼拜他们真的找到了一套两人都喜欢的房子,朴素大方又实用,头款1200美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凑够1200美元。他知道无法从银行借到这笔钱,因为这样会妨害他的信用,使他无法获得一项关于销售款项的抵押借款。
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杰米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什么不直接找承包商谈谈,向他私人贷款呢?他真的这么做了。承包商起先很冷淡,但由于杰米一直坚持,他终于同意了。他同意杰米把1200美元的借款按月交还100美元,利息另外计算。
现在杰米要做的是,每个月凑出100美元。夫妇两人想尽办法,一个月只能省下25美元,还有75美元要另外设法筹措。这时杰米又想到另一个点子。第二天早上他直接跟老板解释这件事,他老板也很高兴他买房子了。
杰米说:“T先生,你看,为了买房子,我每个月要多赚75美元才行。我知道,当你认为我值得加薪时一定会加,可是我现在很想赚点钱。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不能答应我在周末加班,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老板对于他的诚恳和雄心非常感动,真的找出许多事情让他在周末工作10小时,杰米因此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房子。
由此可见,杰米的成功就在于他认准了目标后,马上开始行动,然后在行动过程中有条理地解决遇到的一切困难,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成功的人从来不在行动前就想着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在行动中遭遇困难时再想出办法去克服。无论你从事哪一种活动,一旦遇到麻烦或者是出现困难,你都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困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