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故事-食人鱼挡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眼看就要过年了,这天,新上任的县长余涛接到一封鼓鼓囊囊的来信,信封上写着“临湖乡水圩村全体村民寄”的字样。他心里一惊,以为又是信访,可是拆开一看,却乐了!原来这是水圩村全体村民的联名邀请信,信上说,他们感谢政府为老百姓说话,带领老百姓奔小康,所以邀请余县长去他们村里做客。信尾光是签名和红手印,密密麻麻地就按了七八页。余县长还是头一回收到这样的信,心里很激动。

    第二天一大早,余县长就兴冲冲地带上秘书,让司机开车送他们去临湖乡水圩村,路过乡政府的时候,他顺便叫上临湖乡的乡长史王发一起去。

    史乡长受宠若惊地上了余县长的车,可一听说是去水圩村,屁股坐不住了,头皮也直发麻。他吞吞吐吐地对余县长说:“余县长,这水圩村……刁民特别多,情况挺复杂的……”

    余县长看他这个样子,觉得很惊讶,就从口袋里把他收到的那封邀请信掏出来,一边递给史乡长,一边说:“你看看这个,可别低估群众的觉悟啊!”

    史乡长从余县长手里接过信一看,有些将信将疑,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就是不踏实。

    没多久,小车开到了水圩村。可谁知进村以后,路面突然变得坑坑洼洼起来,到处是星罗棋布的水坑,小车开在路上左闪右晃,简直像喝醉了酒似的,余县长不由皱起了眉头。

    史乡长一见,赶紧解释说:“余县长,水圩村这几年主要是发展水产养殖业,效益很不错,所以他们最近正打算拿出一部分钱来修路哩。”

    他话音刚落,小车突然“吱”一声停了下来。史乡长把头伸出车窗,定睛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个干瘦小老头坐在前面路中央一张小竹椅上,腿上搁了根拐杖,正垂着头在那里打瞌睡;竹椅背上,还高高地插着张纸牌,上面写着:此处鱼塘,禁止行车。

    史乡长慌得叫出声来:“霍老头,你这是干啥?”

    余县长在旁边听到了,问史乡长:“这老头你认得?”

    余县长的秘书在旁边接话道:“余县长,你不知道,这霍老头在乡里可是个名人哪,他尽做告官的事儿,是个‘一副碗筷走四方,官儿见到就发慌’的人。听说有一次他去省城上访,不知怎的被车撞断了腿,这以后没法跑了,就一个劲儿地写信……”

    余县长一边听一边点头,大概他也看到了霍老头插在椅背上的纸牌子,就问史乡长:“前面有鱼塘?”

    史乡长把头伸出车窗外瞧了半天,这才发现老头身后有个簸箕大的水坑,被一圈渔网围着,不由怒骂道:“简直是胡闹,这么个小水坑,能养什么鱼?这不是有意找茬嘛,搞什么劳什子名堂?”

    史乡长抬头看看天,从车窗外缩回头,对余县长说:“这天像是要下雨,余县长,不如今天先回去吧,您到我们乡政府去,给我们指导指导工作……”

    可余县长却仿佛对霍老头的鱼塘很感兴趣,他让史乡长下车去看看,自己随即也跳下了车。

    只见史乡长下车走到霍老头面前,强装笑脸说:“霍……老霍,我是乡长史王发……”

    “什么?死王八?我这鱼塘不养王八,死的、活的都没有。”霍老头顾自低着头,说话的时候眼皮都不抬一下,“这年头咋这么怪,死王八成宝贝了,还有人开车来找?”

    史乡长被霍老头搞得哭笑不得,只好抬高嗓门说:“老霍,余县长大老远地来给乡亲们拜早年,你让让道,行吗?”

    这回霍老头总算是听清楚了,他翻翻老眼,对史乡长说:“咋?你是说咱挡了道?这坑坑洼洼的路,也算道?”

    史乡长顿时被霍老头问得哑口无言,心里不由暗暗叫苦,无奈之下只好掏出手机,给水圩村新当选的村主任曾爱民打电话,想让他来“救急”。

    一会儿工夫,曾爱民屁颠屁颠地跑来了,后面还跟着一帮看热闹的群众。

    曾爱民巴巴结结地上来给余县长和史乡长打招呼,然后就板过脸朝霍老头吼起来:“县长的车你也敢挡?真是无法无天了!”

    可霍老头根本不理他,冲着余县长说:“原来是县长大人啊?咱村修公路的事,村民们反映好几回了,政府拖到什么时候才给解决哪?”

    余县长一听,猛然想起是有群众来过信,反映水圩村通过招商引资搞到一笔拨款,加上村民集资,准备用这个钱来修路,可谁知款拨到乡财政后,却被史乡长调用了,村里修路的事就这么给拖了下来。

    余县长冷冷地问史乡长:“这事儿还没解决?”

    史乡长竟吓得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余县长有些火了:“这样吧,今天咱把这事儿定下来。过年前,你一定要把这笔钱送到村里,让他们开了春就修路,怎么样?”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史乡长能说“不”吗?

    曾爱民于是就对霍老头说:“你看你看,乡长都拍胸脯了,你还不赶快给余县长让道?”

    可霍老头依然坐着没动,背过手去,指指椅背上的那张纸牌,说:“我肯让,可这塘里的鱼咋办?”

    众人一看,霍老头身后那个簸箕大的水坑里有一个网兜,四、五条斤把重的鲢鱼,正在网兜里摇头摆尾。

    余县长笑笑,对霍老头说:“这好办,我买回去正好过年,您看行吗?”

    “行!”霍老头突然变得爽快起来,说,“冲着你余县长的面子,我就按成本价称给你。”

    余县长连连摆手:“别称了,你说个数吧。”

    霍老头也干脆,不说话,伸出右掌晃了晃。

    “五块?”余县长笑了,“我可不能搞特殊,就五十块吧!”

    谁知霍老头却晃晃脑袋,开口道:“五十万。”

    众人立刻哄堂大笑,余县长似乎显得有点难堪。

    曾爱民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一跺脚,冲着霍老头就吼:“你那几条破鱼是金子做的不成?你这不分明是在胡搅蛮缠吗?还要不要王法了?”

    兴许是曾爱民这话把霍老头给激的,只见他脖子一挺,眼睛一瞪,就吼起来:“你个王八羔子,你跟我讲法,我跟谁讲法去?”

    余县长一听霍老头这口气,断定这里面肯定有文章,就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老人家,谁不讲法都是不行的,违法必究啊!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委屈事儿了?能不能说出来我听听?”

    霍老头抬眼瞧瞧余县长:“你……说给你听,你真帮我们解决?”

    余县长笑了:“你们不是还写信让我来你们村里做客的嘛,既然请我来,那总还是相信我的吧?”

    霍老头一看余县长真像是办事儿的样子,不由叹了口气,说:“唉,余县长,是这么回事儿。咱村渔场今年的鱼苗和饲料,加上人工喂养费用,一共花去了五十万元,可前几天起鱼时,捞了半天只捞上来这么几条。鱼没跑没死,又没有人来偷过,你说它们能跑哪儿去?”霍老头说到这里,指指他身后的水坑,“原来都被这坑里的几条小混混给吃了。余县长,你听说过食人鱼吗?我猜这些家伙就是这种吃鱼又吃人的狠东西。哼,我不卖给你这个数,咱不就彻底亏了?”

    霍老头说的“食人鱼”,余县长在省城海洋馆见过,墨绿色的鱼背,浅绿色的鱼身,腹部火红火红的,身长不过二十公分,却极为贪食,眨眼工夫就能把一条活草鱼吃得只剩骨架。可眼下这水坑里分明是几条鲢鱼,霍老头为什么要说它是食人鱼呢?

    余县长疑惑地看了一眼霍老头,霍老头见余县长不信,抬手往村里一指,说:“余县长,我带你去村里看看吧,你亲眼看看食人鱼是怎么把鱼吃光的。”

    余县长于是就跟着霍老头进村,史乡长拦都拦不住。

    远远地,余县长看到村里的鱼塘边围着一群人,他正想问霍老头,他们在干什么,谁知霍老头突然就把拐杖朝地上一顿,敲得“啪啪”响,说:“这些乡里来的家伙也太不要脸了,不是食人鱼是什么?他们不光自己来吃,吃了还要拿。他们想着要过年,我们就不要过年了?哼,我这里有本账,一笔笔都给他们记得清清楚楚的呢!”

    跟在余县长屁股后面的史乡长,被霍老头这番话说得脸早涨成了紫茄色。

    余县长忽然明白了:水圩村的村民给自己的邀请信,其实就是上访信呀!

    果然,霍老头拉着余县长的手开口了:“余县长,不是咱老百姓不遵纪守法,挡你的道,是想让你帮咱们挡住食人鱼的道啊!”

    余县长听罢,神情严肃地对霍老头说:“老人家,这几条食人鱼我要了,我要让它们到电视上去,在众人面前亮亮相。”

    ……

    余县长一行人回去了,水圩村的村民立刻高兴地把霍老头围了起来,都夸他有本事,能这么快就把县长请来解决问题。

    霍老头一听,乐得哈哈大笑,他朝曾爱民跷起大拇指说:“还是你的邀请信有用,这点子绝,咱俩今天算是唱了出红白戏,大伙没白选你!”

    曾爱民喜滋滋地说:“嘿嘿,这出戏要真唱成了,咱们村可就真往富裕路上奔咯!”

    “是啊!是啊!”众人个个点头。

    人群里,不知哪个手敲着霍老头先前坐的那把竹椅,唱起了快板:“县长、乡长你别气,百姓巧施挡道计;此道不挡官扰民,小康大康都没戏!”

    (白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