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刑侦笔记-第216章 跛脚的嫌疑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重案刑侦笔记 ”

    吃过饭后,尧舜就匆匆离开了,我也继续工作。

    不过坐在电脑前我的心情却无法平静,始终在想刚才的案子,我一直在想我的分析到底有没有在点上,有没有帮到尧舜呢?

    事后尧舜和我说,那天他一离开我家,就召集了所有参与案件的侦查员和赵智龙,把我的思路第一时间和所有人进行了分享。案件侦破后,尧舜也带着马建国和赵智龙来找我,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个九木,深藏不露啊。”马建国笑道。

    “分析的头头是道的,而且逻辑思维非常好,给我们很多大胆的新的思路。”赵智龙也对我的说法表示认同。

    “这次都怪我,太心急了,急着下判断,结果反倒是忽略一些东西。”尧舜自责道。

    “别想太多了,现在重新调整思路还为时未晚。”赵智龙说道,“我记得不久前在网上看过一条评论,‘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事物的片面就急于下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武断的,多一点耐心,离真相就能更近’。这一次我们都被小丑搅的都有些失去了耐心,而且始终都把问题想的太片面,结果都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九木因为只是旁观者,反而看的更直接,更透彻。”尧舜说道。

    “是啊,心无旁骛,很多事情反倒是变得简单了。”赵智龙若有所思地轻声感慨道。

    “这个九木到底是什么人啊?名字这么奇怪?”刘易轩不解地向身边的侦查员打听。

    “九木只是笔名,他是尧队的朋友,写刑侦小说的。”侦查员回道。

    “哦,难怪名字那么怪了。”刘易轩点点头。

    尧舜轻轻敲了敲桌面,表情严肃地说道:“好了,九木的思路大家也都听了,正好今天赵老也在,我们重新再把案子捋一遍,找出新的突破口。”

    “我认同多重人格的说法。”刘易轩抢先说道,“以那晚郑文杰被绑的地点来看,他当时未必能看清对方到底是自言自语还是在打电话,他只是以正常的思维,根据对方说话的内容和语气判断对方是在打电话。”

    “那现在小丑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侦查员疑惑道。

    “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小丑百分百患有多重人格症,所以‘两个小丑’的假设暂时还不能完全排除。”马建国从旁说道。

    “尧队,我认为九木关于抄袭的猜测是个很好的调查方向。”侦查员说道,“郑文杰和杨丹是大学同学,而且我们初步了解到杨丹还是郑文杰创办的文学社中的一员,现在两人相继遇害,作品抄袭这件事不失为一个契合点,可以借此深挖下去。”

    “郑文杰骗了小丑的作品据为己有,然后参赛获奖,事后小丑找郑文杰理论,但是却失败了,于是把事情捅到网上,想把郑文杰搞臭,可是又没有证据,最后恼羞成怒动了杀机,复出作案。”

    “那和杨丹什么关系?”

    “杨丹知道内情呗。”

    “乍听之下没问题,但就像九木说的,只是单纯的抄袭,不至于闹到杀人这么严重,这其中应该还有别的原因。”

    “还有一点,郑文杰是从哪里弄到小丑的作品,我们查过郑文杰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发现可疑,而且也没有发现他在遇害前有和什么可疑人员频繁联系。”

    “看来我们还是没有找到关键的那把钥匙。”

    尧舜说完,看向了赵智龙,从刚才开始,赵智龙就一直沉默不语,眉头紧皱着在思考着什么。

    “赵老,你在想什么?”尧舜问道。

    赵智龙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结束了思考,他看了眼尧舜,又环顾了在场的所有人,然后缓缓说道:“我在琢磨九木关于鞋印的分析。”

    “那个分析是很有想法。”尧舜说道。

    “艺术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嘛。”赵智龙说道,“我是在想,假如九木的说法成立,那我们就要重点留意会写小说,而且平时生活中还有跛脚的可疑人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倒是有个目标,不过……”

    “不过什么?”马建国问道。

    在场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赵智龙身上。

    “不过这个人八年前已经死了。”

    赵智龙的话音一落,会议室内瞬间安静了下来,谁也没有说话,每个人都充满期待的等着赵智龙“揭晓答案”。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人应该是叫陈晟,住在距市区三十几公里外的凤祥村。大概是五年前吧,我到这个村子里调查过,其实当时的调查我也很迷茫,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赵智龙仔细地回忆着,“我当时以作家采风的名义住在村里的一户人家里,这样的身份打听一些奇闻异事也比较合理和容易。刚开始他们和我也是天南海北的瞎聊,后来混熟了,就开始聊村子里的事了。当时那户人家和我提过,八年前,村子里有个叫陈晟的年轻人自杀了。这个陈晟的父亲是县里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非常敬业的一个人,年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他母亲是邻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陈晟从小就对语文非常感兴趣,作文写的非常好,还经常写些小故事在学校给同学看。原本一家人挺幸福的,可是有一年夏天,陈晟父亲路过一条河边,听到有人呼救,他跑过去后发现有三个孩子在河里溺水了,于是他就下水救人,结果孩子都得救了,他却因为体力不支不幸遇难了。他的妻子,也就是陈晟的母亲听闻噩耗后,受不了打击,精神出现了一些问题,成天精神恍惚,最后大约过了半年就在家里上吊自杀了,那时候陈晟才14岁。半年内接连失去双亲,对一个孩子打击可不小,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沉默寡言,脸上也再没了笑容。因为陈晟的爷爷奶奶早已过世,于是就由外公外婆抚养。”

    “还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尧舜感慨道。

    “的确可怜啊。他外公耳朵失聪,外婆还有点神经衰弱,每晚都要靠吃安眠药才能睡着,所以后来初中毕业,陈晟为了不给外公外婆增添负担,就自己跑市里打工了。”

    “初中毕业?就他自己?”马建国说道。

    “哦,那倒不是,他父亲还有个弟弟,也就是他叔叔,住在市里,总算还有个照应。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又回村了,回来的时候腿也变得一瘸一拐的,之后就成天一个人呆在家里,也不和任何人来往。没过多久的一个晚上,他上吊自杀了。”赵智龙稍稍停顿,看了众人一眼,然后继续说道:“其实当初我也怀疑过陈晟,因为他的自杀时间和小丑消失非常接近,但最后还是忽略了他。”

    “因为他的童年虽然惨,但并不符合我们当初的分析,再加上他的腿脚又不灵活,根本和出现在视频监控里行动灵活的小丑不符合。”尧舜看着赵智龙,说道。

    赵智龙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在得到这个情况后,以防万一,我也找县局的人了解过情况,陈晟自杀无可疑,只是没人知道他自杀的原因。至于他在之前几起案件的案发时间的行踪,因为他是一个人住,所以无从查起,而摩托车,他的确有一辆,外观和型号也和我们在监控里发现的相似,但是检查后发现无可疑,而且他是否有能力驾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值得商榷,而他的家里也没有发现可疑的线索。正是因为什么也没发现,所以上次你们来,我也没提到这件事。”

    “如果把九木的分析代入其中,那么陈晟原来所有的不可能就变成了可能。”侦查员说道。

    “可是他的童年遭遇和当年的分析存在出入啊,而且赵老师也查过,他并没有可疑。”刘易轩说道。

    尧舜看着赵智龙,眨了眨眼,说道:“赵老,您还是认为有两个小丑的可能?”

    赵智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其实九木的分析已经非常好了,给了我们一些新的思路,但是小丑的狡猾我们都很清楚,如果他那么简单就被我们琢磨透了,我们也不会轻易让他躲了八年。”

    “两个小丑,多重人格,还和写小说有关,这案子真是越来越复杂了。”马建国紧锁着眉头,说道。

    “其实复杂是因为我们把案子想复杂了,从一开始听说是小丑,我就全身都紧绷了起来,还让这种感觉影响了判断,甚至影响到了你们。这次九木说的对,我一直都说‘刑事侦查切忌先入为主’,可这次我偏偏犯了这个错。”

    尧舜虽然是在自我检讨,但是他眼神却已然发生了变化,变得像充满了自信,其实这么说并不恰当,应该是他又重新找回了原本冷静自信的自己。

    “这次应该不存在‘先入为主’的概念吧。第一起女死者遇害案的作案手法和八年前如出一辙,除了行凶地点有区别。再就是铁一般的证据——监控,可以说无论是几个小丑,综合各方面的线索,小丑的身份基本是可以确定的。”马建国有些不解地说道。

    “其实我所谓的‘先入为主’指的不是小丑的身份,而是我们不该从一开始就把他和八年前的案子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郑文杰的案子发生后,我们更应该以现在的案子为主,用全新的视角进行调查,可事实是我们完全被牵着鼻子走了。我们始终在想小丑八年前怎么作案,又为什么失踪,现在为什么改变了作案手法,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去考虑小丑现在作案的原因,而九木恰恰只看到了这一个方面,”

    “小尧说的有道理啊,这一次我也一样,始终没走出八年前的影子,忽略了就发生在眼前的案子。”赵智龙说道。

    “那我们就改变方向,放下八年前的案子,以郑文杰和杨丹遇害案为突破口进行调查。”急性子的马建国说道。

    “那抄袭的事会是重点吗?”侦查员问道。

    “应该是,至少目前看来这一点符合串联案子的条件。”尧舜说道。

    “郑文杰抄袭获奖是有传言的,那杨丹呢?她是编辑,好像没听说有参加小说大赛啊。”刘易轩不解地问道。

    “如果是抄袭,未必他们两个人都参与,一个人涉嫌抄袭,另一个知情不报,对凶手而言,都可以成为行凶的理由,毕竟他们曾经是同学,还在同一个文学社团。”一名中年侦查员说道。

    “我们就把工作重心朝郑文杰和杨丹的命案上转移。”尧舜说道,“目前串联起郑文杰和杨丹的就是‘大学同学’这条线,我们马上围绕这个方面重新展开调查。”

    “那我继续查一下陈晟。”赵智龙说道。

    “赵老,你觉得陈晟有问题?”马建国问道。

    赵智龙靠在椅子上,双手环抱于胸前,低头沉默了片刻,说道:“我总感觉当年的调查还是忽略了一些东西,有些太草率下结论了。虽然九木说的未必完全靠谱,但有一些还是经得起推敲的,何况我查到现在,只有陈晟这个人是唯一与写作有关的,他的自杀又和当年小丑失踪的时间很接近。”

    “好,我带人配合您。”马建国说道。

    “嗯,那我们就兵分两路,这次一定要揭下小丑的面具。”

    尧舜重重地一拳砸在桌子上,眼神中充满了炙热的火焰和久违的自信。还记得我曾把他形容成一只“猫”,一只天生有敏锐直觉和洞察力的“猫”,现在,这只“猫”又回来了,确切地说,应该是从迷茫和混沌中清醒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