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陈文亮自杀后,H县警方在他家的客厅茶几上找到了一封遗书,遗书上随处可见晕开的泪痕,勘查完现场后,他们将遗书拍照传给了尧舜。
“原本我不太想留下只字片语,因为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孤家寡人一个,写给谁看?但是仔细斟酌后,还是觉得有必要写下点什么,我也不希望自己的死给任何人带去任何麻烦。
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写的《有的人》这首诗的前两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几年的我,就是那个虽然活着,但已经死了的人。
我有一段失败的婚姻,但很庆幸,老天对我总算公平,赐给了我一件无价之宝——我的女儿。还记得她第一次看着我,喊出了‘爸爸’这个称呼的时候,我兴奋激动了一晚上没合眼。这辈子,让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能够亲眼看着她成长。我曾经无数次的在脑海里憧憬未来,甚至我都已经想好了在她的婚礼上该说些什么,虽然时间还有很久很久,但我提前准备好总是没有错的。
然而准备的再仔细,又有什么用?一切都被毁了。
当我得到女儿死讯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噩梦,一个我女儿和我开的玩笑,直到现在,我都是这样希望的。然而事实就是事实,不容得有任何的假设。
当我知道了女儿自杀的真相后,我已经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法律无法替我讨回公道的时候,我彻底崩溃了。就因为那个女孩是未成年人,她的残忍暴行就被原谅了?公平吗?这难道不是对正义的法律的亵渎吗?那个女孩,她的年龄虽然是未成年人,可是她的行为呢?她的所作所为和成年人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恨那个女孩!我恨不公平的法律!我恨不开眼的老天爷!
女儿不在了,我也已经“死了”,我就像行尸走肉般过着每一天,每天陪伴我的只有女儿曾经住过的房间,但可惜,她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那房间也不再有任何的生气,只剩下死亡般的冰冷。
多少次,我都想去“陪她”,但是我犹豫了,不是我没有勇气,而是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就这样离开,我总觉得要为女儿做点什么,但是我该怎么做呢?彷徨、迷茫、无助,甚至我觉得自己太懦弱了。
如今,那个如恶魔,如畜生一般的女孩终于得到了她应得的惩罚,人嘛,就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现在,我总算可以安心了,在这个世上,我再无任何的牵挂,马上,我就要去和女儿团聚了,在另一个世界。
陈文亮绝笔”
一封遗书,字里行间都透着陈文亮对未来的憧憬,也能感受到他在痛失爱女后的绝望。不过由始至终,他都没有透露和案件有关的只字片语。
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蒙上了一层银灰色的薄纱,这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几声“叽叽喳喳”的鸟儿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尧舜和马建国合衣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虽然闭着眼睛,但二人却都没有熟睡。
“还没睡吧。”马建国闭着眼,打了个哈欠,说道。
“没有。”尧舜双臂枕在脑后,回道。
“在想什么?”
“把思路重新捋一捋,看看分析猜测的有没有错误或者遗漏。”
“有新的发现?”
“怎么说呢,我觉得我似乎漏了点东西。”
“说来听听。”
“按我们现在的猜测,以及掌握的线索,案子的嫌疑人应该由一名主谋和几名同谋组成,几名同谋的身份很大的可能是曾经受到过死者欺凌的受害人的家属,而死者都是当年制造校园暴力事件时未成年,如今都已经成年的学生。”
“嗯。”
“在这个基础上,我的猜测是案子由主谋策划和实施,然后几名同谋协助完成。而在作案的过程中,与死者有直接关系的同谋不参与其中,而是制造不在场的证明,以应对我们的调查。所以虽然我们能通过线索查到疑似同谋者的身上,但线索也就此止步。”
“的确如此,主谋希望我们查到一些事情,但又不希望深入的调查影响了他的计划,同时又保护了同谋者。”
“问题就在这里。胡兴东遇害的时候,高俊松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那第二起案子呢?高俊松依然有完美的不场证明,也就是说,他依然没有参与,由始至终,他就像是一个局外人。”
马建国沉默了,应该是在琢磨这个疑点。
尧舜继续说道:“我们打个比方。假设主谋是A,同谋是1、2、3、4,1是高俊松,2是陈文亮,3、4都是未知的嫌疑人。A先帮1完成了复仇,2、3、4都参与了,然后暴露了1引我们调查,这时候1肯定不可能再参与案件,接着就是替2复仇,3、4参与,又或者还有5、6,但我们先放到一边。然后再把2暴露给我们调查,接下来就是替3、4复仇,手法和之前完全一样。”
“嗯,是一种交换杀人的手法,但现在的问题是,交换杀人是彼此都参与了,而这案子,按我们现在的分析和猜测,这个1却由始至终没有参与。”
“要么,他真是个局外人,只是巧合的被我们当成了嫌疑人,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等于我们之前的猜测很可能都错了,尤其是关于凶手弃尸地点的特殊性这一点。”
“但从案发后高俊松和陈文亮的反应以及我们掌握的线索来看,又不像是巧合这么简单,但如果他们都是局内人,是同谋,那高俊松置身事外的情况的确值得深思。”马建国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高俊松只是单纯被利用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其实倒也说得过去,替孩子报仇嘛,被利用来当棋子的代价不算什么,但这样的前提是其他参与者都没意见,因为就算A提前做足了每个参与者的心理工作,如果过程中一旦产生了分歧,整个计划就很可能以失败告终。人心是最难预料的,其实这一点从A想到利用交换杀人的方法就不难看出来,他就是要把参与者牢牢的绑在一起,让他们都参与,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摆脱不了谁。”
“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之前的猜测没有错,那么这个1的存在就显得很矛盾了,或许会是一个突破口。”
“A等于1?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1有可疑,而且在第二起案件发生的时候,1正处于我们的监视中。A不等于1,1被利用是事实,没有参与案件也是事实,A不可能因为认识1,或者和1有什么特殊关系,而让1完全不用参与案件,这样做很可能无法服众,也相当于是为计划埋下一个‘炸弹’,A那么小心谨慎,应该不会允许这样的纰漏出现,何况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暂时也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疑点。排除了不可能的,剩下的最大的可能就是A和1之间或许有着某种关联,又或者第一起案件根本就和A有关,1根本就是A故意放出来迷惑我们的烟雾。”
“我同意。”尧舜说道,“其实从校园暴力的严重性和伤害的角度看,胡兴东没有害死高彬,按理说,罪不至死,而赵丹凤算是间接害死了陈晓玲,陈文亮想杀了她无可厚非。所以,如果我是主谋,肯定会选择相比之下罪更重的人先下手。”
“嗯。现在疑点越来越多了,我们把思路再整理一遍。主谋以‘替天行道’的名义,杀害那些与校园暴力有关,但却无法受到法律惩罚的人,而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动机,是因为他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曾经受到过校园暴力的伤害,而‘始作俑者’很可能是胡兴东。他为了能够顺利实施一系列的计划,也为了躲避调查,就必须制造‘烟雾’,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因为他很清楚我们办案的模式,于是就找到了同样受到过胡兴东伤害的高彬的父亲高俊松,然后通过弃尸把‘烟雾’释放了出来。然而仅仅一起案件在弃尸上做文章,肯定会引起怀疑,于是他就将计就计,在接下来的案子里用了同样的弃尸手法,让我们确信弃尸地点的线索与案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能想到的也就是这样一个‘框架’了,这样基本就能把目前发现的疑点都解释通顺了。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个‘烟雾’放的真好,让我忽略了背后隐藏的东西。”尧舜显得有些自责。
“对方是有备而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说心里话,我这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真是希望这次我们都猜错了,真要是到时候动手抓‘自己人’,那这心里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唉!我们只能做好这种最坏的打算了。”尧舜叹了口气。
阳光从窗外照进屋内,将黑暗彻底撕碎,此时的二人虽然依旧闭着眼躺着,但却早已是睡意全无,屋内荡漾着紧张的气氛,一场激烈的角逐即将展开。
天亮后,尧舜和侦查员们兵分多路,马不停蹄地展开调查。
尧舜带领一组侦查员以第一起案件的死者胡兴东为中心展开全面调查。胡兴东当年在校期间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只要还身在本市,都是调查对象,尧舜要的就是把他当年读书期间发生的点点滴滴全部查的一清二楚,而且是不分校内、校外。
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实际却困难重重。找人虽不算难事,但由于已经时隔多年,虽然很多师生对胡兴东都还有印象,但都仅限于“他是坏孩子”这一点上,都只记得他当年经常逃学旷课,打架闹事,其余的情况知之甚少。
至于胡兴东未成年期间所作的歹事和受到过他欺负的人,更是数之不清,调查起来更是困难重重,本校的调查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外校的。
据胡兴东的几名好友说,有时候没钱了,胡兴东就会召集一些“兄弟”随便找个学校,在附近的路上堵学生,进行敲诈,虽说知道学校,但因为彼此根本不认识,所以也无法提供太多线索,如果到当事人学校去查,事隔多年,又没名没姓的,即使能查到,也需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和时间,眼下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去逐个进行调查。
调查遇阻后,尧舜立刻将“矛头”对准了胡兴东所有能查到的犯过的案子上,从在校期间就开始查,只要其中有牵涉到未成年人的,无论大小,都要查个一清二楚,尤其是家庭背景,是否有直系亲属是“公、检、法”内部的人员。
这项调查虽然有了明确的对象,但是看着那比全套金庸小说还厚的资料,就不难想象其中的难度。
另一方面,马建国带队围绕内部人员展开了全面调查。
所有在职和离职的内部人员的子女资料全部进行摸排,以子女和胡兴东当年就读同一所小学和初中的为重点调查对象。
看似简单,但由于对方身份的特殊性,为免打草惊蛇,调查全都是在暗中进行。
另一批侦查员则围绕全市,以及各县区中、小学所发生过的校园暴力事件进行调查,希望能从中找到嫌疑人接下来的目标。
这是一场战争,虽然没有炮火轰鸣,硝烟四起,却依然充满了战争般的紧张感,处于战争中心的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准备随时与隐藏于城市未知角落的“邪恶化身”决一死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