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诚实节,这个节日的由来与一个诚实的孩子有关。
很久以前,威斯康星州有个不幸的小男孩名叫埃默纽·旦南,他5岁的时候,父母就已相继去世,他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一个伪善的酒店老板,觉得收留埃默纽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既多了一个童工,又落下行善的好名声。于是,他把埃默纽领回了家里,让他在店里干活。
埃默纽很感激老板,他称呼老板夫妇为爸爸、妈妈,不过他每天要干很多活儿,有点吃的他就很满足了。
转眼几年过去了,埃默纽长成了一个懂事的少年,他勤劳善良,待人诚恳,很受大家欢迎。有一天晚上,埃默纽干活干到很晚,刚刚睡下,就被一阵敲打声惊醒了。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起床。走到外面的房间,他看见了一幕可怕的情景,便不由自主地大叫起来:“天啊!你们在干什么?”
原来,酒店老板和老板娘弄死了一个人,正打算拖出去埋掉。死者是一个有钱的商人,身上带了很多钱,晚上在酒店喝酒,醉得东倒西歪,酒店老板财迷心窍,心生歹念,便杀死了商人。
埃默纽吓坏了,连忙跑进自己房间躲起来。第二天一早,老板进来对他说:“如果今天警察来查问这件事,你必须说商人喝醉酒打人,我是自卫,把凳子扔过去,不小心把他打死的。”埃默纽望着恶狠狠的老板,胆怯地说:“可是,爸爸,事情不是这样的,我不能说谎。”
老板生气了,揪着他的衣领大喊大叫:“必须这样说,你要向我保证。”
埃默纽摇摇头说:“不,我不能保证。我不想撒谎。”
老板气急败坏地把埃默纽捆了起来,吊在房梁上,用鞭子抽他,并威胁他说:“如果不照我的话说,就要打死你。”埃默纽还是不肯答应,最后被老板活活地打死了。
老板的罪恶终于暴露了。在法庭上他不得不讲出了事情的真相。
埃默纽小小年纪,至死不肯说谎,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诚实的孩子,政府为他建造了纪念碑,碑上写着:“怀念为真理而屈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并将埃默纽死去的这一天——每年的5月2日定为诚实节。
妈妈心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能留下自己的名字?埃默纽只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却因为自己的诚实而永远被人们怀念。
诚实是新闻的第一原则
号称美国新闻界“大姐大”的凯瑟琳·格雷厄姆,1917年6月16日出生在纽约,她热爱新闻,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她父亲收购的《华盛顿邮报》工作。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位年轻、迷人的律师,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1945年,凯瑟琳的父亲将《华盛顿邮报》大权交给了菲利普·格雷厄姆,而凯瑟琳则甘愿在家做一个妻子和四个孩子的母亲。1963年,已经患上精神分裂症的菲利普·格雷厄姆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不得不管理报纸。
开始的时候,她对于如何将报纸办好缺乏信心,但不久她就发现《华盛顿邮报》并不是一份以事实说话的报纸,这份报纸有着支持政府的传统,经常刊登一些吹捧政府官员的报道。于是,她就找来一些工作在第一线的记者和编辑,征求他们的意见,逐渐对报纸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并对报纸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树立了诚实、公正的宗旨,许多其他报纸不敢公开的事情,《华盛顿邮报》都敢报道。不久,报纸的销量果然大增。此后,她又撤换了报纸的总编辑,换上了自己的得力人员,她跟总编辑布拉德利通力合作,对《华盛顿邮报》的工作兢兢业业,使《华盛顿邮报》声誉日隆,财务日盛,并以重金网罗了许多新闻界的精英,开创了自己的凯瑟琳时代。
1971年,《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发现,现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参加总统竞选时,曾经使用不正当手段,利用窃听器窃听了对手的机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水门事件”。可是这是现任政府的丑闻,如果揭露了这件事,说不定会被投到监狱,报纸也会被查封。可是,凯瑟琳觉得,既然是新闻,就应该把诚实作为第一原则,对事件本身进行全面如实地报道。不久,“水门事件”第一次在《华盛顿邮报》上被揭露。当时尼克松正准备参加竞选,争取连任,知道这件事后,他警告凯瑟琳,如果他连任竞选成功,将对《华盛顿邮报》进行特别的报复。基辛格也提醒凯瑟琳,如果不马上停止对这件事的调查和报道,会有很大的麻烦。然而凯瑟琳坚持认为,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诚实公正的报道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于是,她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一面继续调查“水门事件”,一面在《华盛顿邮报》上进行连续报道。
经过两年的努力,“水门事件”终于真相大白,尼克松总统成了新闻媒体指责的对象。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
对“水门事件”的诚实报道,使《华盛顿邮报》顿时成为全世界知名的报纸,它以消息灵通、材料可靠、文章犀利著称,被列为世界九大报之一,而它的坚持真实、查清真相的精神也被认为是新闻的楷模。凯瑟琳从此成为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女人。1987年她被评选为世界十大女杰之一。1998年,格雷厄姆的自传《个人的历史》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妈妈心语
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如实报道、秉笔直书是新闻从业者应遵循的职业操守,若以个人好恶隐匿真相,新闻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诚实带来的丰厚回报
林小庄,是青岛市的一个小学生,圆圆的脸蛋儿,浓眉大眼,透着一股机灵劲儿。林小庄有一个特大爱好,那就是踢足球,什么利物浦、皇马,英超、德甲,都烂熟于心。不仅“理论”上头头是道,还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参加“实践”,呵呵,当然是踢足球了。
放学了,林小庄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跑向家属院的空地上,大家你追我赶,你攻我守,玩得正高兴,突然,林小庄一脚劲射,还大声喊道:“进啦!”只听“哗啦”一声,咦?不是进球的声音啊?坏了!小伙伴们都睁大了眼睛,神情紧张,一定是……一定是不小心将球踢到邻居赵叔叔的汽车上,把汽车的车窗玻璃打碎了。
小朋友们见闯了祸,一个个跑回家去,只有林小庄呆呆地站在了那里。他想跑开,可是,总觉得良心受到谴责,最后,他终于决定亲自登门承认错误。刚搬来该市居住的赵叔叔原谅了林小庄,但仍将此事告知了林小庄的父母。当晚,林小庄向父亲表示,他愿意拿自己一直没有舍得花的压岁钱赔偿赵叔叔的损失。
第二天,林小庄在父亲的陪同下,再度登门拜访赵叔叔,说明来意,岂料赵叔叔笑着说:“好孩子,你如此诚实,又愿意承担责任,我不但不要你赔偿,还乐意将这辆汽车送给你作为奖励,反正这辆汽车我也打算淘汰了。”
原来,赵叔叔是一位商界的精英,他以诚信在商界广交朋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所以,当他看到林小庄——一个11岁的孩子就能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时,被深深地打动了。
回到家,林小庄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可是赵叔叔也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派人送去了汽车。由于林小庄的年纪还小,不能开车,这辆汽车暂由其父代为保管。不过他已找人修理好车窗,还经常为车子洗尘打蜡,像对待宝贝一样。林小庄倚着他那辆心爱的车说:“我恨不得快快长大,好驾驶这辆车。我至今仍然不敢相信它是我的。”他还说,“经过这次事件的教训,我更懂得诚实是可贵的,我一生都会诚实待人。”
妈妈心语
对人多一点诚实,必然会因此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对人多一点虚假,也必然会因此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亚当和夏娃
亚当与夏娃原本生活在伊甸园里,那时他们的眼睛没有睁开,单纯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饥饿,没有疾病,没有劳苦,只有快乐。
上帝让他们这样幸福地生活,只有一点要求:要他们守诺,不偷吃树上的禁果。亚当和夏娃一直很安分,谨慎地遵守这个诺言。直到有一天,邪恶的蛇来到他们面前,告诉他们:吃了禁果你们将会看到这个世界,禁果非常好吃,这个世界更是精彩无比。
亚当和夏娃没有经得起诱惑,他们终于偷吃了禁果。他们果然睁开了眼睛,看到了仙境般的伊甸园,也看到了彼此赤裸的身体,并从此有了羞耻之心。
上帝看到他们睁开的眼睛明白了一切。你将他们赶出了伊甸园,并让他们用一生的苦难来赎罪。从此,亚当和夏娃成为人类的始祖。他们辛苦劳作,忍受疾病和饥饿,经历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他们的子孙也要经受这一切,世世代代为他们的过失赎罪。
妈妈心语
坚守诺言过程中,总要经受一些诱惑;违背承诺,也许会付出我们想象不到的惨重代价。
两个扒手的孩子
有一个扒手在外省干得非常成功,他想到伦敦去碰碰运气。后来,他在伦敦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一天,他正在牛津街上忙着,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被人偷走了。他向四周张望了一下,看到一个非常迷人的金发姑娘正向远处走去。他一眼就看出那正是偷他钱包的人,于是他跟了上去,很快就从她身上把钱包偷了回来。由于他很佩服这个姑娘高明的偷术,就建议她与自己合伙干。不久,他们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后来,这个外省来的扒手又想:“我们已经是全伦敦最了不起的扒手了。如果我们结婚的话,肯定能生出一大群世界上最伟大的扒手来。”于是他就向姑娘求婚,姑娘愉快地接受了。
两个扒手结婚后不到一年,就有了一个很漂亮的儿子。但这个孩子的右手有些畸形,他的胳膊总是弯在胸前,那只小小的手永远攥着拳头,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使他的手指伸直。
两个扒手非常伤心,他们说:“他永远不能成为一个扒手,因为他的右手肯定瘫痪了。”他们把孩子带到医院,医生说孩子还太小,必须再等几年。但是他们不愿意等,所以又去找别的医生,最后他们来到一个最好的儿科医生面前。
这个儿科医生掏出一块金表,想测定一下那条瘫痪手臂的脉搏。他说:“似乎没有什么不正常。你们瞧,这孩子多么聪明,他的两只眼睛正盯着我的金表呢。”他把表链从纽扣上解下来,将表在孩子的眼前来回晃动,孩子的眼睛紧紧地追随着它。突然,那条细小的、弯曲着的手臂开始伸直了,它伸向那块金表。那只一直握着的拳头也张开了,它想抓住那块表。正在这时,只听到“当”的一声,从手心里掉下一只助产士的结婚戒指来。
妈妈心语
“上梁不正下梁歪。”大人对小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家庭,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坚持走正路。
英雄和独木桥
有一次,很多老百姓聚集在一个悬崖上面,要架一条独木桥到对岸的悬崖上,那两个悬崖之间是一道很深很深的、水又流得很急的河沟。大家运来了一条又大又坚固的梁木。于是,他们用很粗的绳索捆住梁木的两端,拉着一端的绳索把梁木放到河沟里去,让一部分人攀着岩石爬下河沟,以便涉水过去,再爬上那边的悬崖。然后两边的人同时拉着绳索,把梁木拉上去,就可以把桥架好了。
但是,那河沟里的水实在太急了,那些涉水的人有好几个被水冲走了,有一两个就在仓猝之间殉了难,其余的人都退缩了回来。再也不敢向前,而那梁木也快要被水冲走了。看起来,这独木桥一时是架不起来了。可是,在这些老百姓当中却有一个人,胆子和力气都比别人大,他在危急之中特别奋力,在急流中拉住梁木,用力渡过对面,爬上悬崖把桥架起来了。
因此,他的同伴们都很感激,把他尊崇为英雄。他们拿大坛的酒和整个的羊来宴请他,还叫来石匠把他的名字刻在河沟旁边的石壁上。大家做这些事情,都是实心实意的,因为他们诚心感激他、尊敬他,而且热爱他。
不料,这个人竟因此逐渐变得万分地傲慢,俨然以一个酋长自居了,终于在村庄中横行霸道起来。大家最初还忍耐着,但有一天,他竟当众宣言道:“没有我,你们连一条独木桥都架不起来!现在,你们看,我就要把它丢进河里去,看你们怎么办!”大家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呢,而他却真的提起桥木的一端,“嘭”地一下丢进河沟里去了。老百姓们真的不能再忍耐了,一齐跑了过去,也提起他的两脚,把他一摔,就摔进河沟里去了。老百姓当天就把石壁上他的名字刨掉了,而且很快就重新架起了独木桥。
妈妈心语
对他人做了好事,他人自然崇敬你;但如果你就因此蔑视他人,甚至想骑在他人身上而做些损害他人的事情,那么,他人就不会纵容你了。
敢跳舞的诚实人
北非某国的国王张榜求贤准备选一个诚实的人,为他征款收税。为了保证这个人对国王尽忠尽力,不贪污,不弄虚作假,谋士们纷纷出谋献策。其中一个谋士对国王说:“陛下,等那些应征者来到宫内,您只要如此这般,我就能从中给您寻觅到最诚实的人。”国王听后连声称妙。
第二天,所有应征者都被唤至王宫,应征者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建筑,啧啧称奇,他们对税官这块肥缺早已垂涎三尺,今天总算有个自由竞争的机会,可国王究竟要考他们些什么呢,谁也没有数。
谋士要他们从走廊单独过去见国王。
走廊里光线暗淡。所有应征者都顺利地走过走廊,来到国王面前。国王说:“来吧,先生们,拉起手来跳个舞。我想知道你们诸位中,谁的舞姿最优美。”
豪华的宫殿上,吊着蓝色的精巧的大宫灯,灯上微微颤动的流苏,配合着闪光的地板和低低垂下的天鹅绒的蓝色帷幔,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当音乐抑扬疾缓地响起时,绝大多数应征者顿时傻了眼,脸色渐渐由白变红,羞愧难堪。这时,只有一个人毫无顾忌地跳起欢快的舞,显得那么轻松自如。
聪明的谋士指着那个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说:“陛下,这就是您要找的诚实人。”原来,谋士在光线暗淡的走廊上放了好几筐金币,凡是单独穿过走廊在自己衣袋中装有金币的人,就不敢跳舞。如果一跳舞,衣袋中的金币就会叮当作响。因此,不敢跳舞的人就不是诚实的人。而那个诚实的人单独穿过走廊时,不会把金币私自装入腰包,当然就不怕跳舞露馅了。
国王走下宝座,拉着那个诚实的人,高兴地说:“你能够不为金钱所动,真是好样的。”
妈妈心语
一个人如果丧失了品德,就一切都丧失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财产的继承者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妈妈心语
恩将仇报的人是屡见不鲜的,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人并不多见。也只有这些宽容和豁达的人,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低头的智慧
一天,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因为小门有些低,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痛吧,但这将带给你一个很大的收获。你想想,为什么你的头会撞在门上呢?这并不是因为我家的门低,而是你的头抬得太高了。我知道你满心想的都是如何成就大事,但同时你还应该记住,要时时低头,虚心向身边的人请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此,富兰克林一直拿这件事警醒自己,并把“谦虚”当做自己一生的生活准则,最终成为美国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并起草了《独立宣言》,被誉为“美国革命之父”。
妈妈心语
无论你拥有多么远大的抱负,一个人的智慧永远是远远不够的,聪明的人会低下头倾听别人的声音,汲取他人的营养。
背起爸爸上学
《背起爸爸上学》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曾经轰动一时。影片中的故事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瓦斜乡永吉村的李勇,7岁时父亲得了脑血栓,一夜之间中风瘫痪,三个姐姐还都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身单力薄的母亲和一头耕牛支持。就这样苦熬了7年,三个姐姐都出嫁了。小李勇和母亲苦苦挣扎,心力交瘁地支撑着这个家。两年后,厄运又猝然而至,李勇初中还没毕业,可怜的妈妈就因积劳成疾,突发肺出血并心肌梗塞,溘然长逝。刹那间,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李勇像天塌了一般,以后的生活该怎么过?他仅仅只有16岁呀!
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年趴在母亲的坟头哭哑了嗓子,面对苍老的,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父亲,还有20多亩田地,他究竟该怎么办?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强忍悲痛,一边照顾瘫痪的父亲,一边刻苦学习,完成学业。在学校,李勇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在全省、全国的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连获一等奖。1995年7月,他以全县第四名的成绩被庆阳师范学校录取。当76岁的老爸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得老泪纵横。学校距家50里远,要么进城读书,要么回家照顾父亲。面对两难的选择,李勇一咬牙,揣上卖粮得来的800元钱,把爸爸背到村口,用15元租了辆碰碰车,装上锅碗瓢盆,离开了永吉村,离开了只有三间土房和一口破窑的家。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父亲,还抽空蹬三轮车,给人打工,维持生活。
后来李勇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1997年李勇获得首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和甘肃省“十佳杰出青年”。
妈妈心语
人生的苦难有多么深重,人所能承受的折磨就有多么酷烈。实际上,没有什么苦是人承受不了的,只是看你是否愿意承受。
烤焦了蛋糕的国王
阿尔福雷德是9世纪英国西萨克森的一位国王,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国王之一,至今人们还称他为阿尔福雷德大帝,他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在阿尔福雷德统治时期,凶悍的丹麦人常常越过海峡入侵英格兰。他们骁勇善战,势不可挡,似乎能征服整个英格兰。
阿尔福雷德率领军队,艰难抵抗,但历经多次失败后,他的军队人心涣散,已失去了斗志。有一次,在溃败之后,阿尔福雷德不得不与手下的士兵分别设法逃生。
阿尔福雷德化装成一个农夫,经过几天的逃亡,进入一片森林。疲惫的他饥寒交迫,好不容易找到一处住家,他硬着头皮敲开了房门,乞求女主人让他借宿一宵,并施舍一点吃的给他。
那是个伐木工人的妻子,她对眼前的这位衣衫破烂、疲惫不堪的男人颇感同情。她将他让进屋里,说:“你烤会儿火吧,顺便帮我看着炉子上的蛋糕,我现在要去挤牛奶,晚饭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吃,记得别让蛋糕烤糊了。”
女人出去了,阿尔福雷德望着炉火陷入了深思:怎样重整旗鼓?如何战胜丹麦人?为什么总是失败?他越想越多,渐渐忘记了饥饿,更忘了炉子上的蛋糕。
忽然他听到女人的叫喊;“懒鬼,笨蛋。”女主人不知何时回来了,正冲着他不满地大叫:“连个蛋糕都看不了,一家人的晚饭都让你毁了!我看你就应该挨饿!”炉子上的蛋糕冒着黑烟,已被烤成了焦炭,阿尔福雷德惭愧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恰好这时,伐木工回来了,他认得眼前这位落魄的国王,马上跪下请求他原谅自己妻子的无礼,伐木工的妻子吓坏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你们没有做错。”这位英明的国王温和地说,“我答应看着蛋糕却让它烤糊了,这是我的不对。任何人做事,无论大小都应该认真负责。我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我的职责是做好国王。”
这之后不久,阿尔福雷德成功地率领军队将丹麦人赶出了英格兰。
妈妈心语
小到烤一炉蛋糕,大到治国安邦,做任何事情,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认真负责。
勋章
在一场战斗中,有一位士兵为扫除部队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滚响了脚下的地雷。
他身负重伤,住进了医院,他的行为受到了部队的表彰,上级决定授予他一枚特等功勋章。将军亲自为他授奖:“小伙子,你真棒。我要把这枚勋章给你戴上!”
“将军,我不要!”士兵摇摇头说。
“为何不要啊?这可是最高级别的奖赏!”将军感到纳闷。
“将军,我……我不配这枚勋章,请您把它授给真正的英雄吧!”士兵说。
“你就是公认的英雄呀。”将军说。
“将军,不,其实是我不小心触动了身边的地雷,你应该给我处分!”士兵说。
“不,这枚勋章是属于你的,你当之无愧!”将军说。
妈妈心语
不惧怕承认错误,诚实的人,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原谅,而且可以赢得尊重,获得荣誉。
光荣地死
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虽然他很贫穷,但是人们都很尊敬他。
司各特为人正直,他的一个朋友看见他的生活很困难,就帮他办了一家出版印刷公司,可是他不善于经营,公司不久就倒闭破产了。这使原本就很贫穷的作家又背上了6万美元的债务包袱。
司各特的朋友们商量,要凑足够的钱帮助他还债。可是司各特拒绝了,他说:“不,凭我自己这双手我能还清债务,我可以失去任何东西,但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信用。”
为了还清债务,司各特像拉板车的老黄牛一样努力工作。他的朋友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
当时的很多家报纸都报道了他的企业倒闭的消息,有的文章中充满了同情和遗憾。他把这些文章统统扔到火炉里,在心里对自己说:“瓦尔特·司各特不需要怜悯和同情,你有宝贵的信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那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干的活,经常一天跑几个单位,变换不同的工作,人累得又黑又瘦。
有一次,司各特的一个债主看了他写的小说后,专程跑来对他说:“司各特先生,我知道您很讲信用,但是您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您应该把时间更多地花在写作上,因此我决定免除您的债务,您欠我的那一部分钱就不用还了。”
司各特说:“非常感谢您,但是我不能接受您的帮助,我不能做没有信用的人。”
这件事之后,他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睡得踏实和安稳。我的债主对我说,他觉得我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他说可以免掉我的债务,但我不能接受。尽管我的前方是一条艰难而黑暗的路,但却使我感到光荣,为了保全我的信誉,我可能困苦而死,但我却死得光荣。”
由于繁重的劳动,司各特曾经病倒过。在病中,他经常对自己说:“我欠别人的债还没还清呢,我一定要好起来,等我赚了钱。还了债,然后再光荣而安详地死去。”
这种信念使司各特很快从病中康复了过来。两年后他靠自己的劳动还清了债务。
妈妈心语
信誉几乎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失去了信誉,你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