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要抓好八件大事-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英,老板们有责任分析公司亏损的原因,研究对策,趋利避害,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001.成功比规模重要

    现代商业有一个错误的价值观,迷惑了很多老板。

    他们在刚创业时,就崇拜那些商业王国的巨子,如李嘉诚等人,立志的时候,便想要建立像他们一样的庞大生意。

    可是,生意是不是愈大愈好,却是一个疑问。

    使名字变成街知巷闻是成功信誉的象征,如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贵州茅台酒、健力宝、长虹电视机、容声冰箱、美的电器等,但建立起商誉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这是经过数百十年的经营,得来不易,如果能够稳守,再循步发展,就容易经受得起风浪。

    切记不要贪心,否则前功尽弃。还没有开始第一家的生意,就不要幻想开分店,即使一家店的生意有钱赚,也不{L-End}表示有条件开设分店。

    过去,有很多著名的商店,都明确{L-End}表示: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现代的老板却不固守这一套,商誉还没建立,就处处开分店,却忘了每开一家分店,成本几乎增加一倍,结果,火头愈烧愈多,却无法有效应付周转,市场也容纳不下,或者因为选址错误,以致所有生意都失败了。

    1997年商界的一件大事就是阿信的儿子和田一夫开创的“八佰伴”商业王国宣布寿终正寝,由零到亿万,结果又由亿万变回零,名噪一时的神话惨淡收场。有人总结和田一夫的失败在于发展太快,没有了其母亲稳打稳扎的平实精神,结果,发展就成为噩梦的先声,公司发展得愈大,愈难承受风浪,看起来好看,家家八佰伴百货公司都那样面积大;听起来是好听,可以告诉人家共有多少家分店,结果却是泡沫,都化成了泡影。

    在商业史上,由于发展过速引起崩溃的事例,并不罕见,每一位老板都要把这些教训汲取。

    事业是个人自我实践的过程,成功比扩大规模更重要。

    002.一口吃不成胖子

    对于每一名老板来说,能够荣登美国《福布斯》杂志每年公布的全球500强排行榜,是他们所梦寐以求的最大心愿,因为这标志着自己事业的最大成功。但是,细心的人如果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在排行榜中,每年都约有10%左右的公司被淘汰出局,而被“新贵”所取代。

    深入分析研究,人们又可以发现,那些每年被淘汰出局的超强公司,有相当一部分是犯了“拔苗助长”、盲目扩张的商家之大忌。

    格兰特是美国一家著名的日用品零售公司。该公司的创始人威廉·格兰特在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情况下,盲目增设连锁店,开始实施一项美国零售史上最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

    到1974年,格兰特公司在各地的连锁店猛增至82500家,在这种情况下,格兰特公司的销售额并没有随着连锁分店的增多而扩大。相反,每家分店的平均销售额却急剧下降。新店的增多必然导致经营费用的增加,而公司销售额的下降又必然使经营成本增加,就这样,格兰特公司开始由盈变亏。

    连年入不敷出,格兰特公司不得不向多家银行举债。致使公司债台高筑,信誉急剧下降。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格兰特公司只好于1975年10月2日按联邦破产法提出破产申请,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宣告破产的第二大公司和零售业中最大的破产公司。格兰特,这家庞大的零售公司,由于自己“拔苗助长”的疯狂扩张,终于无可奈何地倒闭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经营目标的选择不能违背其发展规律。如果一味地求快、求高,恨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甚至像那位愚蠢的农夫一样“拔苗助长”,没有不失败的。

    通常情况下,公司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能够认清现实,对自己的优势、劣势都能有清醒的认识。但是,公司在发展顺利时,则往往无法客观、全面地把握现实。这时公司决策常常比较冒进,决策目标超过公司自身能力,在执行过程中,会给公司带来很大拖累,或者由于决策目标过于盲目,很多风险没有预测、估计到,在执行过程中,就会使公司陷入很大困难,甚至于破产。

    003.要有算命先生的眼光

    经商投资有风险,这是人所共知的,那么,有哪些风险你必须能有所预见呢?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五种:

    (1)行业风险

    行业本身的兴衰与经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中并非都是正比关系。有时经济情况本身很好,但某些行业不一定就发达。例如香港20世纪80年代航运的不景气,就连内行人、专家也很难预测,而使投资航运的人遭到败绩。

    (2)经济形势变化风险

    经济有盛有衰,循环不息。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股票、期货、贵金属都会升值,经济形势不好时做债券生意就要好一些。因此,投资者必须理智地分析形势,把握好时机,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否则,就会在经济形势的变化大潮中翻船。2008年银根短缺等经济形势变化就造成了许多公司的危机。

    (3)政策变化风险

    无论哪一种投资,都随时可能受到政策变化的干扰。譬如,我们将钱存入银行,由于某些原因,政策宣布提款限制,一日提款限制在一定数额内,那么你提款就会受到约束;又如,政府对特别行业的宽松与严紧政策的变化等,都会使投资者面临一定的风险。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受国内泡沫经济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部门的政策也会有调整。

    (4)外围风险

    风险并不局限于本地政治经济范围,其实全世界没有一个角落绝对安全。如果存外币,一定不可以只存一种,外国也会出现政治经济动荡,所以投资于外国的物业、基金、债券也不要只投资于一个国家。若你只存日元,也会有日元下跌的困境出现,同样存在风险。1998年从东南亚而起,漫卷东亚的金融风暴就说明了这一点。

    (5)资金集中风险

    在投资过程中,千万不要过于集中,如买股票,就不应该全部买入地产股或同一类股票,最好采取多种不同类型的投资方式,以避免出现一边倒的状况。

    老板如果具有成熟的头脑和必备的风险知识,就能使自己的公司相对稳定,甚至可以达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理想效果。

    相反,只是一味“跟着感觉走”,只是“抓住梦的手”,这是不可能在风险中赢得胜利的。商海中翻船的多半是糊涂跟进的生意人。要想经营好你的公司,具备一些风险意识是有必要的。

    004.冒险前的34个建议

    (1)确立目标

    (2)做最坏的打算

    (3)行动果决

    (4)切勿忽视问题

    (5)切勿逞强

    (6)切勿不切实际

    (7)切勿自作聪明

    (8)切勿期望十全十美

    (9)切勿借题发挥

    (10)知错必改

    (11)勇往直前

    (12)认识自己的限制

    (13)切勿躁急轻进

    (14)切勿拖延

    (15)争取外援

    (16)尽力而为

    (17)切勿逆天命

    (18)订定时间{L-End}表

    (19)分辨轻重缓急

    (20)计划虽属必要,切勿墨守成规

    (21)切勿半途而废

    (22)切勿意气用事

    (23)切勿迁怒他人

    (24)不要放弃得太快

    (25)忍耐要有限度

    (26)决定有利时机

    (27)化危机为转机

    (28)切勿盲目信任他人

    (29)找出可能的问题

    (30)承担自己的责任

    (31)切勿包揽别人的冒险

    (32)认真的态度

    (33)利用每一分钟的可能

    (34)小心乐极生悲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

    要想赚大钱,就要敢冒险。敢于做他人不敢做的生意,敢于做他人想不到的生意,敢于做他人不愿做的生意。但是,冒险就有风险,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以上这些建议老板一定要考虑。毕竟冒险是为了挣钱,而不是为了破产!

    005.慎重考虑再决定

    很多老板处理生意上的事常常是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但有时也会为某个项目犹豫不决,甚至考虑几年的时间。这正是俗话说的人都具有双重性。

    对于任何请求,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是否办得到就贸然应诺是轻率而不负责任的。一旦答应就不去犹豫而应全力以赴去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既是尊重对方,也是尊重自己。

    并非思考后作的任何决定都能保证没有一点失误,人们常常在情况不明之中作出错误的决策。在面对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情形时,老板要牢记以下几种:

    (1)情况不明时主动介绍自己

    有位老板从不以为与之打过交道的人都要记住自己的名字,每当第二次再见时,如发现对方已记不起自己时,总是主动上前自我介绍,以避免重提过去的事使人感到难堪。

    (2)真理并非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靠团体的意见来决策并不能保证完全正确。

    正确地做法是,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后,经过论证和思考,等人都走后,自己再作决定。

    (3)别为美妙的语言迷惑

    (4)不过分迷信经验

    许多老板总爱用老办法来处理新问题。实际上过去的辉煌已变为历史,不一定就适合当前已经变化了的世界,何况从来就没有常胜的将军。

    因此,正确的原则是:过去的经验是成功的总结,但并不一定就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俗话说:凡事三思而后行。古语又云:莽撞人成不得大事!

    作为公司的决策者,老板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摆正利害关系,认真思考自己的利益得失,尤其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比较。

    因为老板的一个决策很可能决定着公司的生死,所以慎重考虑不算是拖泥带水,而是认真负责的{L-End}表现。

    006.决策不是赌博

    飞龙集团总裁姜伟认为,有些老板谈不上理性,都是赌。他们的发迹大多是抓一两个好产品,或瞅住一个市场空当,然后押宝于市场促销,一举成功。这种偶然的成功似乎成为很多老板的一种思维定势,他们在决策时具有极强的赌博性。

    姜伟的话,我们这里暂且不作对与错的评判,但至少可以这样认为,办公司绝不是赌博。有些老板的某些赌博行为是源于他们与生俱来的投机欲望和短期行为。原始积累的光荣与梦想,往往使老板们有意无意地形成强烈的生长欲,无论在自己起家的行业还是别的行业,认为都应该获得最大的增长。殊不知,从你创办公司的第一天开始,经营的风险就伴随于左右,成功与失败同时在向你招手。

    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1992年决定盖巨人大厦时,曾打算盖18层,但这个正确念头一闪而过,出来的方案已是38层,后来改到了54层,到70层。这样一来,工期由2年延长到6年,预算由2亿元上升为12亿元。与其说巨人大厦拖垮了“巨人”,不如说是决策者的赌博葬送了“巨人”。

    决策是有风险的,是因为市场有风险。公司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要对每一项投资进行严密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在生存之中求发展。

    007.先做强,再做大

    先做大还是先做强?这是困惑很多老板的问题,大家可以根据小天鹅的例子汲取一些经验:

    “小天鹅人”当初研究新的发展战略时,周围环境正充满着一个极大的诱惑:国际、国内公司纷纷在购并、重组中多元化扩张,那份荣耀给人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

    方圆500公里范围内,11家外资公司的竞争对手虎视眈眈,锋头直逼又带来强烈的危机感。“小天鹅”向哪儿飞呢?

    小天鹅集团老板朱德坤意识到,“小天鹅”的对手是国际大公司,以现有的规模和实力搞多元化,未必会成功。

    他最后拍板认定:在最熟悉的领域、做最熟悉的产品,开拓最熟悉的市场,先做好,再做大。

    分管技术的副老板柴新建谈起实施这个战略的得益,颇有感触:“搞技术的人,最怕东张西望,摸不到边,认准‘洗’字钻下去,我们就搞出了不少名堂!”专搞一门,让小天鹅在洗涤领域越搞越精,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与国际先进水平不相上下。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老板整天叫着资金紧张,只知贷款,不管利息的高低,忽视金融风险。在资金管理上若有赌博和投机心理,其结果不但本金难以归还,连利息也无法归还。

    例如,陕西南郑一水泥制品厂筹借高利贷款32万元,利息高达23%,当时曾有人建议厂老板审慎考虑公司的承受能力,但这家县办小厂的决策者却置若罔闻,一年下来,公司经营状况不佳,为还债卖了公司,还差8.7万元。

    公司不能为了贪{L-End}图规模而单纯追求扩张,一定要经常进行危机分析,积极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战略与应急措施,确保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008.周期不同,战略不同

    一般来说,一种产品从投放市场到最终被淘汰而退出市场,其生命周期{L-End}表现为四个阶段:进入市场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占山为王阶段和走向衰败阶段。

    公司应当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

    (1)进入市场阶段的策略

    一般应尽可能地缩短这一时期的时间,使产品尽快进入成长期,以便迅速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2)快速成长阶段的策略

    这一阶段采取的策略应以“快”为中心。抓住机会,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便获取更大的效益。

    (3)占山为王阶段的策略

    这个阶段应当立足争创名优产品,巩固优势地位,延长成熟期。

    (4)走向衰败阶段的策略

    这一阶段的策略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是有步骤地淘汰老产品,实现新老产品的转换。此外,对于有可能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产品,尽力改进。

    任何品牌的产品都不可能是市场上的“常青树”,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正确的品牌的战略,必须准确把握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周期的不同阶段,推出不同的品牌战略举措。

    009.别把自己当“皇帝女儿。”

    我国曾有许多产品因质优名贵而饮誉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长期以来都是供不应求。

    然而,随着国内生产力的发展,各个行业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再加上这些公司在市场竞争发展战略的定位上出现失误,畅销货渐渐变成了滞销品,“皇帝女儿”也开始“愁嫁”了。

    众人趋之若鹜抢都抢不到手的“皇帝女儿”为什么没人要呢?他们在市场竞争发展战略的定位上究竟有哪些失误呢?

    (1)盲目乐观,坐吃老本

    “皇帝女儿”如果仅仅凭着“皇帝”的这块金字招牌,不注意修饰打扮自己,其魅力也会大减。有的公司成了名牌后,总觉得“质高过人,销量第一”,忽视了竞争者的进攻,过于相信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信任度,看不见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等等。

    (2)价格高昂,难以高攀

    “皇帝的女儿”如果自恃身份,整天端着二副臭架子,这也看不起,那也瞧不上。这样的媳妇谁敢娶?有些商品在打开了销路成了“畅销货”后,就不注重精打细算,减少原料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竞争者恰恰相反,使售价充满竞争性。这样,众多的消费者就被竞争者吸引过去了。

    (3)因循守旧,时过境迁

    世界科技在近几十年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一些成了名牌的产品,老板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使自己的产品升级换代,必然被竞争者的新产品所取代了。

    (4)深居闺阁,信息不灵

    一些出了名牌商品的公司,老板整天关在屋内独自陶醉,就像“皇帝女儿”一样,深居闺阁,对外面的市场行情闭塞不闻,渐渐失去应变能力。

    (5)忽视宣传,促销乏力

    俗话说,“洒香也怕巷子深”,皇帝女儿要出嫁,也要相亲呀。有一些成名的商家自恃名牌效应,总觉得名牌会长驻人心,不做广告宣传,不注重打通行销渠道,最后,慢慢地被消费者淡忘了。

    如今,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皇帝女儿”也要开始发愁怎么嫁人了。

    作为老板,尤其是知名公司的老板,一定要积极进取、改革创新,保持住自己的特色和过人之处,维持住自己的老客户,并努力开发出更多的新客户,让想要登门求亲娶“皇帝女儿”的人多起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