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楼的发展历史相当久远。“角楼”二字最早出现于《三国志·魏书》。至于其雏形出现的年代,则众说不一,但“肇源于三代”的提法似乎可靠一些。春秋晚期齐国官书《考工记·匠人》“营国”一节规定:“天子之城高七雉,隅高九雉。”城隅即城角,即是说城的四角处比城的其他墙面要高出二丈。这一筑城形式,虽然其上有无楼橹尚无定论,但大概可以看做为角楼的雉形。就连少数民族女真的金国,其上京城也仿效汉制,把城池的四角作为防御重点,建有角楼。到了明朝迁都北京,其在内城和宫城所建的角楼,则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