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掌故发现-最早的神话故事来自哪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56年,苏美尔学者S·N·克莱默通过对苏美尔人的天堂神话与《圣经》里的天堂故事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圣经》中的天堂故事源于苏美尔。他提出了几点有说服力的理由:第一,天堂的位置可能相同;第二,情节十分类似;第三,也是他认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即认为夏娃取自亚当肋骨之说,实际上源于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神话中,水神和智慧之神恩奇最薄弱的部位就是肋骨,而在苏美尔语中,肋骨音“提”,又有“创造生命”、“给予生命”的意思。

    其实,美索不达米亚的神话传说,和这里数不清的神一样,数不胜数。神话的内容涉及宇宙的起源和人的创造,众神的喜怒哀乐以及人神之间的爱情等。这些神话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根据苏美尔学家和亚述学家的研究,美索不达米亚的神话传说对希伯来人、希腊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圣经》中的传说以及希腊神话有很多就取材于两河流域流传的神话。其中最主要的有苏美尔人的天堂神话、大洪水的神话、巴比伦人的创世神话等。总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一样,深深影响了犹太文明以及希腊、罗马文明。

    由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无法正确认识生死现象,因此生死总是被神秘化。在神话中,有关生与死的神话传说很多,在一则《渔夫阿达帕》的故事中讲述道:有一天,渔夫阿达帕正在水上泛舟,南风女神忽然掀翻他的船只。阿达帕一怒之下,折断了女神的翅膀。他被叫到天神的御座前,接受训斥。后来,天神气消后,赐给他面包和水。当时,如果他接受了这些圣餐,就会长生不老,但阿达帕心存疑虑,担心这是毒药,不敢吃。结果不光他本人,连整个人类都因此丧失了获得永生的机会。

    最早的飞人神话也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在一则《牧羊人伊塔那历险》的神话中这样描述道:伊塔那的羊群患了不育症,没有羊能够下羔了。为了寻找生命之源的草药,伊塔那骑在一只老鹰的背上,升上天空。但是,就在要接近目标时,他却被一种神力摔回了地面。

    创世神话中以巴比伦的创世神话最著名。巴比伦人有关创世的神话特别多,所描述的创世过程不尽相同,流传较广的是《埃努玛·埃里什》。这则神话描述道:世界之初是一片混沌,没有天地,只有一对男女存在。男的叫阿普苏,女的叫提亚马特,他们产生了万物,但把世界搞得一片混乱。这时,马尔都克神出现了。他威武勇敢,力大无穷,将一颗能变成风暴的药丸投入提亚马特口中,使她的肚子立即膨胀起来,马尔都克一枪投去,将提亚马特杀死。于是,马尔都克将提亚马特庞大的尸体一分为二,一半为天,一半为地。之后,他设置了日月星辰,为众神建立了居所。为了侍奉神灵,他把自己的血混着泥土塑造成人。在神话中,提亚马特又被称为混沌,因此,马尔都克便成了征服混沌和开创天地的英雄。

    值得注意的是,巴比伦的创世神话记载在7块泥版上,每一块代表一天。有的学者认为,基督教以7天为一星期就是源于这一神话。这些泥版1854年在尼尼微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遗址出土,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令人迷惑不解的丧葬习俗

    1. 蒙古人的丧葬习俗

    蒙古人的传统丧俗,是将死者的尸体面孔朝天,盖上一块写有经咒的布,放到荒郊野外,任鸟兽去食。三天后,亲属前往探视。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干干净净,或者所剩无几,他们就认为死者生前行善,灵魂已经升天,大家感到无比欣慰。如果尸体动得很少,甚至原封未动,他们就认为死者生前作恶,以致鸟兽都不愿食之,以致死者的灵魂未能升天,大家都感到十分懊丧。

    这时,就得请喇嘛诵经超度,直到骨肉尽入鹰狼之腹,才觉得高兴,认为这才算是尽到了对死者的心意。喇嘛念经的报酬很高,通常是把死者遗物和遗产的一半甚至全部交给喇嘛。他们认为,布施越多,功德越大,死者灵魂登西方极乐世界也就越早。

    对于得病或产后死的妇女则实行火葬。火葬前先在尸体上涂上一层黄油,用白布裹好、摆正,然后点火。最后把收起的灰烬调以黍粉,做成饼饵,收入大喇嘛庙宝塔,使死者灵魂得到安息超度。

    2. 罗马尼亚的丧葬习俗

    在罗马尼亚山区,至今保持某些传统的丧葬习俗。凡是未婚的男女青年不幸死亡时,不仅遗体要用传统的结婚礼服装扮起来,而且要根据死者的性别,找一位死者生前最要好的少男或少女打扮成“新郎”或“新娘”。在把遗体送往墓地时,要以这位“新郎”或“新娘”为先导,以示对死者的关心和安慰。死者的亲朋好友亦视此种打扮为忠于友谊的表示,往往自告奋勇,要求担当这种角色。社会上则视这种行为为义举,倍加赞赏。

    3. 埃及人的丧葬习俗

    埃及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从现世走向来世,人什么时间死,是有“前定”的。家中有人死亡,首先听到的是妇女的悲哭,然后,各方人士聚来,准备丧事。首先要做的是“谈吉布”——报丧。人死时,家属立即派人到邻近的村庄或亲朋家,把讣告交给与死者有关的人。当今,在有条件的地方,人们则改用在报上登讣告的办法了。但在城市里,逢有亡人,便有一个男子拿着鼓,敲着特殊的鼓点,喊着:“真主的奴隶们,信仰真主吧!某某人去享受真主的慈悲去了!”

    4. 越南人的丧葬习俗

    越南人传统的丧葬内容繁杂。人死后不能立即下葬,而要进行以下程序:用白色长条绸布捆扎成人形,称为“白魂”,以使死者的亡魂有歇息之处;人们爬上屋顶唤魂三次;将一小盅糯米和三枚铜币塞入死者口中;死者穿衣,用白布缠尸入棺。棺须在家中停放三四天,死者后代轮流坐在灵柩旁守灵。送葬时由一位手拿大刀身着道装者走在前面。后面依次为旗幡、乐队、“白魂”灵车和灵柩,子女跟在灵柩之后,男的披麻带孝,头戴草帽,手拄哭丧棒;女的披发,头戴孝帽。沿途施散纸多条为死者灵魂指引返回之路。走一段路后停下来歇脚并进行祭奠。到达墓地后举行入穴礼仪,墓堆成后还要行完墓礼。回家后要行初愚、再愚和三愚礼,祈求亡魂安歇。3天后行谢墓礼。尔后7日为一循过斋日,49日后的第50天行周全礼,100天行百日礼。死后第一年行小祥礼,第二年行大祥礼,27个月后再行周全礼,又称去服(丧毕)礼。自此每年祭日要上供。

    5. 冈比亚人的丧葬习俗

    当一个人在村里发现有人死亡时,就发出尖啸声,引起村里其他人的警觉。村里的老人为死者安排丧事,捎信给亲属和朋友,尸体被洗干净,用一块洁白的布包住,再用一领草席卷起来,或者直接放进棺材,然后把尸体送到清真寺以便为死者祈祷,或者让尸体停放在庭院里直到埋葬那天。葬礼一般在下午或者晚祷后举行。妇女与死者家属留在庭院里,男人送死者到墓地。葬礼结束后,给送葬的人发可拉果、糕和饼,也向死者家属送钱,送食物。在葬礼后的第三天、第八天和第四十天,还要向死者家属送礼。按照穆斯林的惯例,寡妇的居丧期为4个月又10天。在此期间,寡妇不准穿红戴绿,并且必须呆在家里,以便确定寡妇是否怀孕。鳏夫则不必遵守这种规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