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先做人
商人分三种:只贪图利益的,充其量一辈子做一个小商人;能够看清市场的,只能做一个中商人;而一个能把做人的原则放在首位的人,才能成为一代大商人。做人之道与经商之道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天下最聪明的生意经是“做人重于经商”,也就是说,要经商必须先做人。那些眼睛只看到钱,甚至企图靠坑蒙拐骗做生意的人,只可能赚一把是一把,永远都不可能把生意做大。而那些心明眼亮,懂得把做人的利害关系放在第一位,能够以诚待人的人,则会树立起自己的人格品牌,把人格转化为无形的资产,最后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经商必须先做人,做人首先要注重的就是道德与品格。在经商过程中,“商德”是决定一个生意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商人和企业家,是不可能受到别人的尊敬的,当然获得生意上的成功也就难上加难了。做人和做生意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1933年年初,如日中天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哈里逊纺织品公司,祸从天降,一场意外引发的大火,加上易燃的纺织品原料,刹那间公司狼藉一片。老板辛辛苦苦经营的家业几乎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看到自己赖以为生的工厂不复存在,3000多名工人在哀叹之余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无一例外地等待公司宣布破产的消息和领取失业救济金。因为工人们都明白,作为董事长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申请破产,领取保险金后安享晚年。
然而,让工人们意想不到且喜出望外的是,几天后,他们等来的不是被辞退的消息,而是董事长的一封慰问信。信中说:不会让一个工人失业。不仅如此,董事长还自掏腰包发给工人们当月的薪水。这种举动使所有看到这封信的工人都热泪盈眶。因为,在许多工厂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老板也会千方百计找借口降低工资,辞退工人,何况这场无情的火灾给公司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董事长几乎倾家荡产。这样的时刻要辞退工人理所应当。可是,董事长首先想到的竟然还是企业的职工,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怎能不令工人们感激。惊喜之余,工人们纷纷打电话向董事长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然而感激过后,工人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求职生涯。大家都明白,这场大火对公司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因为,公司的董事长已经70多岁高龄了,如何能承受住这种沉重的打击呢?怎么能再领导他们重新建厂呢?
然而,就在此时,工人们又收到董事长发来的第二封信,要工人们再领取一个月的薪酬。当时,美国正发生新一轮经济危机,就是没有这场大火,不少公司也无法再按时向工人支付薪酬。在这种情况下,无事可做的工人居然还被董事长惦记着,还在始终如一地用自己的存款为工人发放薪酬,谁能不为之感动呢?这样的老板全世界能有几个?所以,工人们自觉地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回到工厂,像从前那样各司其职,整理废墟,擦洗机器,联络货源,接洽业务,正如当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描述的那样:“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坚持努力地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个小时。”
看到在天灾面前工人们还能自愿地上班,没有一个退缩,其他老板不由得为之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这种情况下,奇迹出现了,本应破产的哈里逊公司竟然重新运转起来。
现在,美国哈里逊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产品销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样是从天而降的无情大火,为什么多数企业都会毁于一旦,而哈里逊公司却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呢?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董事长令人敬佩的人格和信誉,工人们还会忘我地工作吗?正是因为董事长关心工人、不让工人失业的这种义举,使得工人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面前迸发出一种势不可挡的拼搏精神。此时此刻,工人们并不是仅仅为挣钱而工作,而是为了报恩,为了自己神圣的岗位。所以,哈里逊公司日后成为世界企业的500强,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做生意先做人”。只有人品端正,别人才能尊重你、帮助你,乃至于拥护你,从而才能成为生意上的伙伴。德才兼备,首先要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有才华才能称为真正的人才,否则品德不正,就无法得到客户和员工们的信赖。
决定那些在商界取得长久成功的人,是诚信、讲人情等最基本的功底方面。
人格即财富
许多成功人士在谈及自己的提升或是人生最初起步的成功时,都把这些归功于自己乐于助人、亲切随和的性格,也就是说,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
在李嘉诚的经商原则中,以善从商是始终不变的,因为他懂得唯有从善才会生意兴隆。
李嘉诚终生难忘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饭碗危机”。
他在茶楼跑堂时,有一天,一位生意人在大谈生意经,李嘉诚听得入迷,竟忘了侍候客人茶水。待听到大伙计叫唤,才慌里慌张地持茶壶为客人倒茶,结果不小心把水洒到茶客的裤脚上。
李嘉诚吓坏了,木桩似地站在那里,一脸煞白,忘了向这位茶客赔礼谢罪。茶客是茶楼的衣食父母,是堂馆侍候的大爷,若是挑剔点的茶客,必会甩跑堂的耳光。
李嘉诚进茶楼是顶一个小伙计的空缺。该小伙计犯的是李嘉诚同样的过失。该小伙计倒霉,那茶客是“三合会白纸扇”(黑社会师爷)。老板不敢得罪这位“大煞”,逼小伙计下跪请罪,然后当即责令他滚蛋。
李嘉诚深知不妙。这时,老板跑了过来,正待斥责李嘉诚,不料那生意人茶客却为李嘉诚开脱说:“不怪他,是我不小心碰了他。”
茶客走后,老板对李嘉诚说:“我知道是你把水淋了客人的裤脚。以后做事千万得小心,万一有什么错失,要赶快向客人赔礼,说不定就能大事化小。这客人心善,若是恶点,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开茶楼,老板伙计都难做。”
母亲知道后,说:“菩萨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她又告诫儿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
李嘉诚后来再也没见过那位好心的茶客。他成巨富后对友人说:“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
知恩图报,以善从商,是李嘉诚商业生涯的准则。即使后来在股市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李嘉诚始终恪守善意收购的原则。他总会将刀光剑影化作和风春雨,皆大欢喜。以至于有人戏称,要挫败李嘉诚的收购计划很简单,只要说一声“我不愿意”,李嘉诚绝对不会恶意收购的。
此外,李嘉诚一生所做的慈善义行不胜枚举。
善心佛性为李嘉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生意滚滚而来。正如他自己说,善是财源,善是财路。
做生意,要牢记一点:人格操守是事业上最可靠的资本。你的善良、诚实、信用可能会让你在经商过程中走些弯路,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它将会成为让你生意兴隆的金字招牌。
美国亨氏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霍金士先生有一天突然从化验鉴定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的食品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用量不大,但长期服用肯定对身体有害;如果悄悄在配方中删除该添加剂,又会影响食品鲜度。
此情一旦公布于众,定会引起同行的强烈反对。然而,他最终向社会宣布:这种添加剂有毒,对身体有害。
随后,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老板联合起来,用一切手段攻击他,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并且一起抵制亨氏公司的产品。亨氏公司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这场争论持续了四年,霍金士在快要倾家荡产之时,名声却家喻户晓,人们为他这种正直的品格所折服。公司的产品成了人们放心的热门货,亨氏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两倍,霍金士一举坐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头把交椅。
由此可见,一个生意人拥有正直的品格多么重要。公道、正直与诚实是成功所包含的要素,只有具备了这些美德,事业才能成功;倘若缺乏这些美德,做生意投机取巧,是不可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的。
每一个生意人应该懂得:不管是做什么生意还是从事什么行业,都要保持善良、正直的品格,而且应该不惜一切来保持这种品格。无论面对多大的利益,无论面对多么难以抵挡的引诱,都应该相信,人格是一个生意人最大的财富。
做生意无信不立
做生意,信誉重要还是产值重要?在成功的商人眼中一定会选择前者。如果单单为了暂时的生存,多做产值,不顾客户利益和市场信誉,甚至损害他们也在所不惜,这样虽然可以一时多赚钱,但是名声损坏了,客户逃掉了,牌子砸掉了,还能继续赚下去吗?
信誉是企业的一种形象。奥康总裁王振滔特别注重通过故事、标语、仪式和象征等手段来树立员工的质量意识,通过这些手段措施营造一种企业文化。
有一次,因包装人员疏忽,误将一双不合格皮鞋包装入库,王振滔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下令拆包检查,可这双皮鞋已发往外地,他立即发电报给全国各地办事处,责令将这次所发的货全部退回厂部,重新拆箱检验再发回。这不仅增加了运费和人力,还耽误了季节,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但正是因为很多人的不理解,使得这个故事在奥康广为传扬,至今这双鞋还放在企业形象展示中心。
还有一个“一美元换来大订单”的故事。
一次,奥康集团国际贸易部接下了意大利客商的总价值20万美元的订单,双方谈好产品单价为23美元,并签订了购销合同。但在产品投产时,奥康公司发现生产部门在核算成本时将皮料的价格算得过低,若按实际成本计算,每双鞋的出口价格至少还要增加一美元。当员工请示是否与外商洽谈加价时,王振滔表示:“既然签了合同,就是亏本了,这笔买卖也要做。”消息传到意大利客商的耳朵里,他们主动提出在价格上增加一美元,但被王振滔婉言谢绝。他说:“多赚一美元少赚一美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恪守信用。”
这种诚信经营的做法令意大利客商十分感动,他当即决定按每双24美元的单价追加100万美元的订单。几个月后,奥康集团又接到这位意大利客商200万美元的订单。
此外,在售后服务上,奥康设立了质量投诉“绿色通道”,开通了24小时专人值班的质量投诉电话,公开接受消费者监督并及时收集质量反馈信息。产品售出后在3个月内出现质量问题,顾客不满意的,包换超过“三包”期的,继续跟踪服务,始终做到以消费者满意为己任。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奥康还在每双鞋上都贴上防伪标签,通过拨打防伪标签里的电话。消费者就能判断自己所购的鞋是否为正品。
“失信不立”,不讲信用的人,无法立身;没有信誉的企业,无法生存。但信誉是靠一件事情一件事情踏踏实实地做起来的。王振滔找鞋的故事,胜过一沓质量保证书。当然,建立信用有多种方式,投诉电话、“三包”“防伪标签”,都是信用的一种承诺。可以说,企业没有信用,就不能得到发展。
许多成功的商人都认为,信誉是企业能否向前发展的关键。李嘉诚说:“在香港还是其他地方做生意,毕竟信用最重要。一时的损失,将来是可以赚回来的;但损失了信誉,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了。”“我做生意一直抱定一个宗旨,就是不投机取巧和以诚待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位与长江实业有工作联系的经理对《远东经济评论》的记者说:“有三样东西对长江实业至关重要,它们是:名声、名声和名声。”李嘉诚“忠实可靠”“言行一致”,人如其名,这是李嘉诚取得成功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信誉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如果商人没有了信誉,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带来经济秩序的混乱。诚信是生意圈中最核心的游戏规则,如果大家共同遵守,则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并节约成本。
像初学者一样谦虚
做人要谦虚低调,做生意也要讲究谦虚。
生意场上,时刻要保持初学者心态。尤其要注意放低姿态,虚心向前辈请教。只有拥有初学者心态的人,才能始终保持一种对知识的饥渴,从长期来看这种对知识的饥渴将帮助你获得极大的进步。
有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趁等菜之际,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毕具。日本商人连声赞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转过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见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在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一本正经摆好了姿势,让他画。
日本人一动不动地坐了约有10分钟。
“好了,画完了。”画家说。
听到这话,日本人才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日本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捉弄人……”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商人相比,还差得远了。”
到这时,那位日本商人方才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以为一定是在画他了。
日本商人犯了一个犹太人不会犯的毛病:以为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能持续保持这种初学者的心态,始终保持一种对知识的谦卑和饥渴的态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特别是在现在这种普遍浮躁的环境中,但凡只要对未知事物有了哪怕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点了解的人,都已经普遍丧失了初学者的心态。更别说那些对未知事物有了所谓的知之甚多的了解的那些人了。要在这种环境下不受身边的人的影响,始终保持一种初学者的心态,谈何容易?
如果失去了初学者的心态,不仅仅会造成对知识渴求的欲望降低从而导致进步的速度减缓,并且会失去一种平等、认真对待每个人的意见的心态,从而丧失了那曾经拥有的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意上,如果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就可能给生意带来隐患。许多第一次做生意成功的人为何第二次、第三次却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失去了初学者的心态。
只有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的人,才能将生意做得更加长远。
因此,不管是在为人处世还是在做生意方面,我们都要保持谦虚,时刻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才能不断地进步。
成功无捷径,别耍小聪明
许多人羡慕某些人突然像彗星一般地闪亮,却忽视了他们在能够发光之前所下的功夫,所忍受的寂寞,所捱过的苦闷,这些人可能跑得快一些,但所经过的努力与磨练也比别人多得多。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勤劳的付出,才有可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地成功。
如果有人问沃尔玛百货公司的董事长萨姆·沃尔顿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如果有人问世界豪富保罗·盖蒂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如果有人问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然后找一群努力的人一起来工作。如果有人问每个成功的人士成功是什么,他们都会告诉你:比别人更努力。努力是成功的捷径,而且是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犹太人贝里·马卡斯也正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才取得了成功。
贝里·马卡斯跟随父母从俄罗斯来到美国,住在纽威克的一个穷人聚居区。父亲靠做木工活维持生计,母亲料理家务。马卡斯的母亲在40岁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卧床不起。但是,马卡斯的母亲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巴谢特”。这句话的含义是:“这是上天的安排,生活总会苦尽甘来。”这是马卡斯的母亲面对艰难困苦时的一贯态度。
马卡斯的梦想是进一个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作为一个穷学生,马卡斯就近进了路特格大学的纽威克校区,这样他可以住在家里而省下住校的费用。马卡斯开始学习医学预科课程,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一天,系主任通知他,已经为他争取到了上医学院的奖学金。但接下来的消息令人失望:马卡斯仍需另外缴纳1万美元的费用。毫无疑问,他拿不出那么多钱。没办法,马卡斯只好退学。半路上,马卡斯和母亲通了电话。他告诉她,自己再也不会成为一名医生了。
“别泄气,”母亲安慰道,“说不定好事还在后头呢!”
马卡斯在餐馆当了一年服务生后,就到了新泽西州的一个医学院求学。毕业后,他开始营销药品,这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商品零售业,并开始喜欢上了它。后来,马卡斯跳槽到西部一个名为“便民”的公司,这是家小型家装物品公司。
在便民公司里,他常看到不少自己动手装饰和修补住房的人来买各种家装必需品。但是由于公司规模有限,所以他们不可能在这里一次就买齐。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如果能有一家大商场,把所有的家装材料店,如厨卫设备店、涂料店、木材店全都包括进来,顾客岂不更方便?
1978年的一天,马卡斯向老板谈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老板能采纳自己的建议,把企业做大做强。但是老板却否认了马卡斯的想法,认为马卡斯在他面前过分炫耀,自以为了不起,无视他的权威,于是,就把马卡斯解雇了。
这次失业给马卡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马卡斯当时还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此外,他向银行借的大笔抵押贷款也必须按期归还。他根本承受不起失业。正当马卡斯心灰意冷之时,他想起了母亲的那句口头禅。虽然母亲已经过世,但此时,他仿佛听见她在说:“巴谢特。”
马卡斯决心自己当老板,着手实现创建一个大型家装材料总汇超市的构想。他的这个超市将面向人口众多的工薪阶层。因为工薪阶层是自己动手搞家装的主力,他这样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帮助。
马卡斯又找了几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合伙人。于是,一个名为“家庭”的大型家装材料公司应运而生。他们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后来业务遍及全美,甚至开始扩展至全球。
在马卡斯的一生中,他记忆最深的就是他母亲的那句口头禅,充满哲理的人生经验“巴谢特”——苦尽甘来。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跬步不休,跛鳖千里”,跛脚的鳖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如果它总是不懈地向前走;“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心态坚决可以穿透顽石,足见心力的神奇。
然而,如果我们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拼搏,而是耍小聪明,即使我们能侥幸取得暂时的成功,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失败。卡萨尔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聪明反被聪明误。
卡萨尔在地产事业中破产后,发誓要重新登上黄金王国的宝座。这时,他认识了工程师迈尔丹。迈尔丹在中东各国居住多年,设计了很多庞大的开发计划,回国后苦于找不到愿意承揽的公司,所有计划只能束之高阁。卡萨尔被迈尔丹的计划所吸引,决定将它们付诸实施。
于是,卡萨尔联合了几个投机家,创立了一个股份银行,取名“世界银行”,把中东的所有开发工作交给迈尔丹去处理,卡萨尔担任银行经理,镇守巴黎,从事纯粹的股票投机买卖。起初,卡萨尔还能按捺住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情,谨慎行事,在交易所博得信用,世界银行的股票也稳步升值。他以此吸引了一大批怀着发财热望的小股东,他们拿出积攒多年的一点点收入,购买世界银行的股票,把卡萨尔奉为能带来好运的财神。
为了战胜他在金融界的头号劲敌——犹太银行大王甘德曼,卡萨尔采取了一切合法的或非法的手段,来抬高股票行情。不到3年,500法郎一股的世界银行股票升值为3000法郎,萨加尔也变成了不可一世的富翁。
面对卡萨尔的冲击,甘德曼却没有像卡萨尔那样,故意抬升股票的价格,而是继续等待时机。卡萨尔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贪婪地满足着自己的欲望。此后,他又连续两次扩大银行资本。但是,实际上,卡萨尔银行的股份从来没有完全获得合法的认购,股款也没有全部缴纳,银行是在自己的股份上买空卖空。最后,卡萨尔在银行库存空虚的情况下,被迫孤注一掷,想把本行的股票全部买进,结果导致股票贬值到每股50法郎,卡萨尔再次宣告破产。而犹太人甘德曼则一口吞噬了世界银行积聚起来的巨额财富。
卡萨尔不知努力工作,反而投机倒把,最后导致了自己的破产。
肯干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轻怕重,乃至于投机取巧,都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受苦是成功与享乐的必经历程。人才是磨练出来的,人的生命具有无限的韧性和耐力,只要你始终如一脚踏实地地做下去,无论怎样的处境,都不放松自我,不自暴自弃,你便可以创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惊的成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