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药,常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血热发斑疹及温热病邪入营
血、热甚心烦、舌绛神昏等症。
热邪入于营分、血分,往往伤阴耗液。本节药物中,如鲜生地、玄参等兼
有养阴滋液的作用,故在热病伤阴时,应用此类药物有标本兼顾之效。
清热凉血药,一般适用于热在血分的病症,如果气血两燔,可配合清热泻
火药同用。
鲜生地(附:生地)
【药用】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
【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生津。
【临床应用】用于热病热邪入营、舌绛口渴,或身发斑疹,或阴虚火旺,咽喉焮肿
,以及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
鲜生地泻火而凉血,气清质润,能清营血之邪热,并具生津作用。营
热得清,伤津劫液之象可解;血热得凉,则血不妄行,吐衄可止,斑
疹可消。故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的症候,可合丹皮、赤芍、玄参等
同用。
【处方用名】鲜生地(新鲜者,洗净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二两,煎服。
【附药】生地:本品即为地黄的块根。晒干入药,故又称干地黄。性味甘寒。入心
、肝、肾、小肠经。功能滋阴凉血,适用于热病发斑疹、身热舌绛
,或热病伤阴、低热不退、舌红、口干、唇燥,以及血热妄行等症
。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鲜生地甘寒多汁,略带苦味,性凉而不滞,质润而不腻,主要功用为清热
生津,凉血止血,且能止血而不留瘀。配以玄参,则滋阴降火,用治咽喉
焮肿;配以丹皮、赤芍,则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配以茅根、侧柏叶
,则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配以鲜石斛、麦冬,则清热生津,用以热
病伤津。
【方剂举例】地黄煎《证治准绳》:生地黄汁、生门冬汁、白沙蜜酥。
治小儿壮热心烦、卧不安。
清营汤《温病条辨》:生地、犀角、玄参、竹叶心、银花、连翘、黄
连、丹参、麦冬。
治热病热入营血,高热神昏等症。
紫草
【药用】本品为紫草科植物紫草及新疆紫草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心、肝经。
【功效】凉血、解毒、透疹。
【临床应用】用于麻疹与其它热病发斑疹因血热毒盛而疹出不透,或疹出而色不红活
等症。
本品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之功,故对血热毒盛,麻疹、斑疹
透发不畅等症,可与蝉衣、牛蒡子、连翘、荆芥等配伍应用;如疹出而
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红活者,这也是血热毒盛的症候,须以凉血解毒
药如丹皮、赤芍、银花、连窍等同用。
此外,试用本品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
【处方用名】紫草、紫草根、紫草茸、老紫草(洗净,杀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紫草快斑汤《证治准绳》:紫草、人参、白朮、茯苓、甘草、当归、
川芎、芍药、糯米。
治痘疹血气不足,不能透发,色不红活。
紫草消毒饮《张氏医通》:紫草、黑豆、绿豆、赤小豆。
预防麻疹。
犀角
【药用】本品为犀科动物犀牛的角。
【性味与归经】苦、酸、咸,寒。入心、肝、胃经。
【功效】清热定惊,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热盛火炽、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等症。
犀角性寒,能清心热而定惊,常与黄芩、黄连、山栀、牛黄、冰片
、麝香等品制成丸药服用。
2.用于温热毒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症。
犀角又能清血分热,解热毒,故对热毒燔于血分,血热伤络,迫血
妄行所致的吐衄、发斑等症,均有良好的作用,常与赤芍、丹皮、
鲜生地等同用。如属气血两燔所致的高热神昏、发斑等症,本品又
可与生石膏、知母等同用。
【处方用名】犀角粉、乌犀尖(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每次二至五分,研粉冲服。本品大多配入丸散内服用。价格昂
贵而物少,必须严格掌握使用。
【按语】1.犀角是一味清营血、解热毒的药物,配以牛黄或羚羊角,则清心定惊;
配鲜生地、赤芍、丹皮,则凉血止血、配大青叶、玄参、升麻等,则凉
血化斑;配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心解毒;配生石膏、知母、玄参等
,则凉血清热。
2.犀角、鲜生地都能清热凉血,鲜生地长于养阴生津,犀角则偏于解毒定
惊。犀角主要用于清血分实热,与生石膏的清气分实热,也有所不同;
但犀角与石膏相同,以治气血两燔,则功效甚好。
3.阅读前人方书,在方剂中用犀角的颇多,这说明当时犀牛较多。现在世
界上犀牛已成稀有动物,犀角一药,货源日少。因此,为了保障广大劳
动人民的健康,应以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即必须积极的寻找代用
的药物。
4.目前临床上采用水牛角(即水牛的双角)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按《别录
》记载,水牛角能“治时气寒热头痛”,又《大明本草》说:「煎汁,
治热毒风及壮热」。据上所述,则水牛角的功效与犀牛角相似。《中药
志》引用天津市药政局的调查报告说,天津市某市民用水牛角治疗小儿
热症十数年,有较好效果,也建议临床试用。
5.水牛角的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至二两,煎服。如研
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钱。
【方剂举例】犀角地黄汤《千金方》:犀角、生地、丹皮、芍药。
治伤寒温病,热伤失血。
犀角大青汤《张氏医通》:犀角、大青、玄参、升麻、黄连、黄芩、
黄柏、栀子、生草。
治斑出火盛,狂闷难透。
牛黄
【药用】本品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
【性味与归经】苦、甘,凉。入心、肝经。
【功效】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高热烦燥,神昏谵语及惊痫抽搐等症。
神昏谵语、惊痫抽搐,多由于高热或痰热蒙蔽清窍所引起。牛黄能
清心热、豁痰浊,可收开窍定惊的功效。在临床上本品常和清热药
与开窍药如黄连、黄芩、山栀、麝香等做成丸散,应用于热盛昏迷
惊痛。
2.用于咽喉肿痛腐烂、各种热毒疮痈。
牛黄为清热解毒要药,对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及一些外
科疾患属于阳症者都可应用,常配合青黛、冰片等治咽喉肿痛;配
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甘草等治疮疡。
【处方用名】牛黄、西黄、犀黄(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每次吞服五厘至二分。多入丸散剂应用。入汤剂宜冲服。外用
适量。
【按语】1.牛黄功能清热解毒、豁痰定惊,它的开窍之力远不及麝香、冰片。
2.本品配以麝香、天竺黄、全蝎、钩藤,则豁痰开窍、清热镇痉;配黄连
、黄芩、栀子、郁金、朱砂,则清热解毒、开窍安神;配青黛、珍珠、
人指甲、象牙屑、冰片,则清热解毒、消肿定痛。
3.牛黄原为病牛胆囊中的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的结石),故货源较少
。现除此种天然牛黄外,尚有人工合成的牛黄,系按牛黄含有的成份,
由牛胆汁或猪胆汁中提取,加工而成。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人造牛黄,功
效颇好。
【方剂举例】牛黄清心丸《痘疹心法》:牛黄、黄连、黄芩、山栀、郁金、朱砂。
治热盛神志不清。
抗热牛黄丸(原“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郁金、犀角
、黄连、朱砂、梅片、麝香、真珠、雄黄、黄芩、山栀。
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身热烦燥,以及小儿惊厥,中风窍闭
等症。
牛黄解毒丸《证治准绳》:牛黄、甘草、金银花、草河车。
治小儿胎毒疮疖及一且疮疡。
牡丹皮
【药用】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高热、舌绛、身发斑疹,血热妄行、吐血
、衄血、尿血,以及阴虚发热等症。
牡丹皮清营血之实热,同时还能治阴虚发热。清血分实热,常与鲜
生地、赤芍等同用;疗虚热,常与大生地、知母、青蒿、鳖甲等药
相配伍;治血热妄行,常与鲜茅根、侧柏叶、山栀等同用。
2.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肠痈等症。
经闭、损伤,皆有气血瘀滞,由于络道瘀阻,常发生疼痛。丹皮能
活血散瘀,使瘀滞散而气血流畅,疼痛得解,常和当归、赤芍、桃
仁、红花等同用。
3.对于疮痈肿毒、肠痈等症,本品也是常用的药物。疗疮痈可配合清
热解毒药如银花、连翘、地丁草之类;治肠痈初起未能脓者可和大
黄、芒硝、桃仁、冬瓜子等同用;已成脓者合红藤、连翘、败酱草
之类应用。
【处方用名】粉丹皮、丹皮(生用,用于清实热、泻虚火,活血败瘀)
炒丹皮、丹皮炭(炒至黑色用,用于凉血止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丹皮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凉血散瘀的功效,使血流畅而不留瘀,血
热清而不妄行。故对血热炽盛、肝肾火旺及瘀血阻滞等症,都恃为要药。
本品配鲜生地,能清热凉血;配大生地,则滋肾泻火;配山栀,则清肝泄
热;配赤芍、桃仁,则活血散瘀;配侧柏叶、鲜茅根,则凉血止血。
【方剂举例】牡丹散《证治准绳》:牡丹皮、芍药、当归、红花、干漆、苏木、没
药、莪朮、鬼箭羽、延胡、乌药、陈皮、甘草
、桂枝。
治虚损精闭、潮热体疲、午后发烧。
牡丹皮散《证治准绳》:丹皮、赤芍、生地、当归、桃仁、川芎、乳
香、没药、骨碎补、续断。
治跌仆损伤、滞血疼痛。
赤芍药
【药用】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草芍药及川赤芍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入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
吐血、衄血等症。
赤芍功能凉血散瘀,配鲜生地、牡丹皮等,可清热凉血,用于热入
营血及血热妄行等症。
2.用于经闭,跌扑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之症。
赤芍活血散瘀之功颇佳,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
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处方用名】赤芍、京赤芍(洗净,晒干,切片用)
炒赤芍(炒用,清热凉血之性稍减)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
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
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方剂举例】赤芍药散《证治准绳》:赤芍、牡丹皮、白茯苓、白芷、柴胡。
治妇女气血不和,经闭发热。
赤芍药丸《圣惠方》:赤芍药、大黄、鳖甲、桂心、赤茯苓、柴胡。
治腹痛、便泻不畅。
大青叶(附:板蓝根、青黛)
【药用】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大寒。入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临床应用】1.用于时行热病、热入血分、高热神昏及热毒发斑等症。
热入营血,则神昏、发斑。大青叶清热凉血解毒,故临床多用为要药
,常与黄连、栀子、赤芍、丹皮、升麻等同用。
2.用于丹毒,咽喉肿痛,口疮,肿毒等症。
心、胃实火上炎,则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热毒发散于肌肤,则成丹
毒、疮痈热疖。大青叶能泻心胃热毒,常合玄参、石膏、黄连、栀子
、板蓝根等用于上述诸症。
【处方用名】大青叶(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煎服。
【附药】1.板蓝根:上海地区用菘蓝的根。性味苦寒。有凉血解毒、清利咽喉的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大头瘟毒,热毒斑疹,咽喉肿痛等症,其功与大
青叶相似;近年来临床上又用治传染性肝炎。用法用量与大青叶
同。
2.青黛:将鲜大青叶加水打烂后,再加入石灰水等,捞取浮在上面的靛蓝粉
末,晒干后,就是青黛。性味、功效与大青叶相同。外用治口腔炎
、扁桃体炎等;内服用治肺热咳嗽;一般用量三分至五分,入丸散
服用,或拌其它药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1.大青叶功能清热凉血,为解毒要药,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
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故前人认为它能解心胃热毒。近年来此
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
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又可配合柴胡
、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生地等,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可
用治各种乙脑,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
2.全国各地市售的大青叶品种甚多,植物来源各异,又:?爵床科植物马蓝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及大青。?蓼科植物蓼蓝。?豆科植物木蓝。以上
植物的叶,都做为大青叶使用,也均能作为制青黛的原料,除木蓝外,其
根均作为板蓝根使用。
3.上海地区近年来种植得大青叶,是属于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菘蓝的叶,经
临床实践,确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但本品味虽不甚苦,却是气浊性
寒,如用量过多,易致恶心呕吐。
【方剂举例】大青汤《沉氏尊生》:大青、玄参、知母、山栀、石膏、木通、升麻、
桔梗。
治热毒内陷。
犀角大青汤《活人书》:大青、犀角、豆豉、山栀。
治伤寒发斑,咽痛。
玄参
【药用】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咸,寒。入脾、胃、肾经。
【功效】清热滋阴,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燥、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
发斑疹等至症。
温邪入于营血,伤阴劫液则口渴舌绛,内陷心包则烦燥神昏。玄参
能清热凉血,并有养阴生津作用,常合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
、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
2.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瘰历结核等症。
咽喉肿痛有外感风热所致者,有阴虚、虚火上炎所引起者,这两类
咽喉肿痛,玄参皆可治疗。如感受风热者须配辛凉解表药如薄荷、
牛蒡子等品;虚火上炎者配合养阴药如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故
玄参为喉科常用之品,尤以治虚火上炎者为佳。至于目赤而有阴虚
火旺的症候,可用本品配合生地、石决明、夏枯草、青箱子、密蒙
花等同用。治瘰历结核,可配贝母、牡蛎等同用。
【处方用名】元参、玄参、乌元参、黑玄参(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胭。配鲜生地、
丹皮、赤芍等,则清热凉血;配大生地、麦冬等,则滋阴增液;配牛蒡
子、板蓝根等,则解毒利咽;配大生地、石决明、密蒙花、蝉蜕等,则
明目退翳;配牡蛎、贝母、夏枯草等,则散结消瘰;配银花、当归、
甘草,则解毒消肿。
2.玄参滋养肾阴的功效,与地黄相近,故两药常配合同用。但玄参苦泄滑
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
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
【方剂举例】玄参解毒汤《外科正宗》:玄参、山栀、黄芩、荆芥、桔梗、生地、
葛根、甘草。
治咽喉肿痛。
四妙永安汤《河北豍院经验方》:玄参、当归、银花、甘草。
治闭塞性脉管炎。
茅根(附:茅针花)
【药用】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茅根能清肺胃之热,故适用于上述诸症,常作辅助药应用。又在麻疹
出疹期与恢复期,均可用茅根煎汤作饮料,取它清热生津的功效。
2.用于血热妄行、吐衄尿血等症。
本品有凉血止血作用,治血热妄行之症,可以单用,也可配小蓟、藕
节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肿,热淋,黄疸等症。
【处方用名】鲜茅根、白茅根(鲜用,作用较佳)
干茅根(晒干用,作用较弱)
【一般用量与用法】鲜者用一两至二量,干者用五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茅针花:又叫白茅花,即白茅的花穗。有止血功效,适用于咯血、鼻血。一
般用量为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
【按语】1.白茅根味甘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因它有利水作用,故能导热下行。它
的特点是: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尤以热症而有
阴津不足现象者,最为适用。
2.本品清肺胃的功效与芦根相似,但芦根清热血火,善清气分热;茅根凉血
止血,偏于血分。
【方剂举例】茅葛汤《沉氏尊生》:茅根、葛根。
治热呃。
茅根汤《沉氏尊生》:茅根、姜炭、蜜。
治溺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