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村长-竞选前的宣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包村干部朱靠山领着一群乡干部到鹿鸣村,召开了全体村组干部会议,确定有五名候选人。金得村是一个。另外两个是村里的组长。只要不是白痴,就知道这两个人都是聋子的耳朵,做陪衬的。让人想不到的是,肖青山也要参加竞选。还有一个人就是肖青营。

    消息一公布,人们议论纷纷。那两个组长就不用说了。肖青山在城里开宾馆,城上城宾馆在阳翟县城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是财源滚滚,生意兴隆,人脉旺盛——本地的政要常来这里吃饭,外地的客商和上边来的大员们也常在这里落脚。据说他在城里有三处房产,家里有两部轿车,是鹿鸣镇的首富呢。他怎么会想到回来当村长?难道当村长比开宾馆还要挣钱?人们议论归议论,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谁也不可扭转,也无需扭转。

    而真正让人们议论的,却是肖青营。肖青营和肖青山相比,差远了。无论是名声还是影响,还是财力,都是天壤之别。最糟糕的是,肖青营曾是个劳改犯,而且犯的是强奸罪!他要当村长还不是天大的笑话?

    包村干部朱靠山宣布了决定之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骑上摩托车就走了。随后,那些乡干部们也纷纷跟着走了。再随后,村组干部们也就在议论声中离开了村委会。

    秋风吹来,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响。枯黄的叶子飘飘洒洒地落在地上,聚拢来又被风吹散,吹散开又聚拢来。风云漫卷。

    金得村没有走,他在屋里一直吸烟。

    肖青营打出的第一张牌是搞宣传。在王乐的帮助下,制作了版面,放在自家门口。肖青营有可炫耀的资本。

    他从监狱里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村里成立了法制宣传小组。组长是村长张进,副组长是各村民小组的组长,肖青营是组员。其实这个法制宣传小组的一切工作都是肖青营一个人在干。他自费订报纸杂志,把上面有关法律方面的事例写到黑板上,让村民们看。他用他挣的钱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每年的七月一日这天给贫困党员发奖。春节来临前夕,上面组织人给贫困群众送面粉、送衣服、送油;他也给贫困群众送衣服、送面粉、送油。他还在大年初一这天组织村里的青年男女举行篮球运动会——在村里的小学操场举行。会后还发毛巾、香皂等奖品,一切花费都是他自己掏腰包。

    当时王乐还在鹿鸣镇写材料,听说肖青营的事迹后,三番五次到村里调查了解,然后写成通讯报道,最初在阳翟县报上发了;领导看到这是个好材料,就向魏州市报上推,后来还上了省报。坦白地说,王乐在乡政府写材料多年,其实没什么名声,就是因为写肖青营的报道才出了名。后来能够进县委宣传部,很大程度上是沾了肖青营的光。

    肖青营还资助过贫困学生,有的已经大学毕业了。

    版报宣传了几天后,肖青营的宣传工作迈出了更大的一步,他请电视台的人制作了专题片——说的是一个被他资助过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去感谢肖青营的事。

    那天,一群穿红衣服戴红大檐帽的老年妇女组成的军乐队,敲着锣,打着鼓,“嗵嗵嚓、嗵嗵嚓,铿铿锵、铿铿锵……”一下把全村的人都吸引过来了。只见两位村民举着一面锦旗,走在前面的是那位女大学生,旁边是她的妈妈。

    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行人来到了肖青营家门前。肖青营迎出来。漂亮的女播音员说:“我现在是在阳翟县鹿鸣镇。肖青营先生致富不忘做善事,用打工挣来的钱先后资助了五名贫困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有的还在大学念书,有的已经毕业参加工作。”播音员接着介绍身边的女大学生,说这名女大学生就是当年肖青营资助的学生,现在毕业了,带着对恩人肖青营的感激之情,特来看望肖青营。

    下面是女大学生的话。女大学生说她叫汪红,几年前她考上了省里一所大学,由于家庭贫困,拿不出足够的学费,面临放弃上大学的困境。在这时遇到了好心的肖青营,肖青营到她家,答应资助她上学,直至完成学业。现在她马上就要毕业了,特来向恩人表示感谢。说完后,女大学生向肖青营深深地鞠了一躬。

    播音员就开始介绍,说肖青营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他自己靠打工养活一家老小,已经很不容易。可是他心里始终装着别人,把别人的事情当做他自己的事情;把别人的痛苦当做他自己的痛苦。播音员说完,便请肖青营给观众朋友们讲几句话。

    肖青营文化水平不高,但那天的话还是非常真挚和动人的。他说:“我家并不富裕,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人做好事。有的人家财万贯,也不一定肯为社会、为别人捐献出来一分钱。我想这主要是有没有一颗爱心的问题。我当然做得还不够,但我已经尽了微薄之力,今后我还将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晴朗的蓝天下,楼房瓦房平房相间的农村房舍,一条笔直的街道里,站满了围观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翘首踮足,唯恐自己不能看到动人的场面。肖青营的讲话赢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啪啪啪”,脆响脆响。

    肖青营的行动可谓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势不可挡。肖青营的影响也是与日俱增。那些日子,肖青营走在大街上都是眉飞色舞,就连鸡子猫狗看见他都要多看一眼。

    不久,人们发现一向不肯回家的肖青山回鹿鸣镇了,不时给老少爷们发烟,到小学校里转转,和老师们谈谈话。没几天就传出消息,说肖青山准备在村西架一座桥。

    村西是一条小河,平常的日子也没有什么,就是一到下雨天,河里有了水,给村里人的出行带来不方便。听说肖青山要架桥,人们立刻对肖青山竖起了大拇指,到底是有钱人。后来还传出消息,说肖青山准备为村里的小学校盖教学楼。

    这个消息比修桥还要让人振奋。村里的小学校舍还是五十年代的老房子,早该盖新房了,就是因为穷,才没有盖起。

    有了这两个消息,肖青山的地位一下提高了不少。人们在作过比较之后认为,肖青营不如肖青山啊,人家肖青山可是能为村里办大事、办正事的人。据可靠消息说,肖青山还准备在村里投资办厂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