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附4——傅海棠的其他观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观点1:宇宙在一个既定的程序中运行

    宇宙中存在的一切,其运行都在一个程序之内,这个程序是“天”定的,是既定的。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四季、风雨雷电、冷热、人类活动等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这个程序运行。当某个层面运行到一个阶段性极端时,会按照程序自动调整,从而可以达到长期的平衡,并且可以在变化中循环、发展。

    万事万物都有其必然性,都能用天道平衡的理论解释清楚。若不相信必然性,机会看准了胆子也不够大,就不会有大成就。

    观点2:南极冰川的融化和增加都是正常的

    据说南极的冰层平均厚度为1700米,最厚处可达4000米,冰川总体积约为2800万立方千米。有科学家说因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变暖,南极冰川加速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会上升6米,但也有科学家说南极冰川并没有加速融化,反而还在增加。

    不管南极的冰川目前是在融化还是在增加,都影响不了地球的“大局”。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有限的,即使短时间内让南极的冰川融化了一点点,也不会影响南极冰川增长和减少的运行周期。

    在地球上,水不可能全部结成冰,冰也不可能全部化为水。

    看到冰川融化就担心害怕、杞人忧天,说是人类活动破坏,二氧化碳增多,地球变暖,其实这都是地球正常的周期变化,要是南极的冰川不融化,年年在增高,全球的水都堆积在南极,那才不正常呢!那样地球不是缺水了吗?

    再说,南极的冰川是从哪儿来的?肯定是从无到有的,只要能“从无到有”,就可以“从有到无”,然后再“无中生有”,以此循环。就像人一样,先生后死,先造生,后造死,万事万物终有循环,表现不同而已,周期长短而已。比如人的寿命70年左右,马的寿命30年左右,冰川的寿命可能是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

    南极的冰川积累了几千米,融化一点或增加一点都是正常的。即使没有人类活动,它也会有增加或融化的现象。可能这些年融化大于增加,那些年增加大于融化。短期来看是一种趋势或不平衡,长期来看必然是平衡状态。这是冰川的运行规律、地球的运行规律、乃至宇宙的运行规律决定的,人类只能观察体悟,想要改变浩大的宇宙规律是不可能的。

    观点3:天气预报为什么不能精确

    天气预报只能报道明天有没有雨,是大雨还是小雨,但无法预报明天具体什么时候下雨。这是为什么?

    因为影响下雨的因素除了冷暖空气的对流,还有大地磁场的变化。只研究冷暖空气,就只能预测会不会下雨(少数时候连下不下雨的预测也是错误的),只有研究了大地磁场的微妙变化,才能精确预测下雨的时点。

    观点4:吃亏是一种投资

    似乎作恶是占便宜,行善是吃亏,因此当今社会越来越势利,行善吃亏的人越来越少了。而我家乡有句俗语,大概的意思是“作恶一时好,行善终有福”,其实每个人都想自己好一点,每个人都必须在社会上立足,那就需要行善积德。

    一个人必须懂得吃亏、敢于吃亏、乐于吃亏,才能被大多数人认可,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是为自己好。要把吃亏当作一种投资,一种长远投资。这种投资在当时不见效益,甚至还有所损失,但这所谓的损失其实是投资的成本,比起将来能得到的收益而言,这点成本的付出绝对是值得的。就像农民不播下麦种,怎么可能收到小麦?今年种下20斤麦种,明年就能收1000斤小麦,而今年要是舍不得这20斤麦种,或是把这20斤麦种吃掉了,那么明年就没有1000斤小麦可以收了。

    名利双收,有名才有利。图利的人,只能当时得好处,未来不一定好;图名的人,当时只是付出,并不得利,但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只是时间问题。

    在金乡县马庙镇我有个姓何的朋友,和我年龄相仿,是我山东梆子戏的戏友,他介绍了一个做了多年期货并且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的人给我认识。这个人就是一个懂得吃亏的人,他说想要做好期货,就要先把人做好,把人做好了,期货才能做好,他认为做人一定要懂得吃亏、学会吃亏,他儿子结婚请亲朋好友去金乡最好的饭店吃饭,舍得在朋友圈里花钱。我和他说做期货可以有100%确定的事,他说我是“期货狂人”,实际上,他才是我佩服的人。因为他做期货已经连续好几年盈利了,只不过他比我更淡泊,和他相比,我似乎更好面子一些。但有一点我和他是相同的,那就是做人懂得吃亏,知道如何做长远投资。

    不付出就得回报,或是少付出就得多回报,都是透支行为,透支越多亏空就越大,最后可能把本金都全部亏完。只是大多数人都只图眼前的利,而不图长久的名。

    当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只是图名,而不得利,可能会有人说他傻,说他该得的都被别人拿走了,自己不懂得争取。其实不然,现在的付出只是一种投资,将来的回报才是真正的获得,我们应当争取的是将来的回报,而不是当下的利益。

    人生的经营,需要从小做起,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千古的真理,做事多考虑别人的利益,多吃一点眼前亏,这是好事。有些道理,最好早一点知道,早一点实践,到了40岁才明白可能就已经晚了,如果20岁就知道,那么十年成长、十年经营,40岁的时候就有大回报了。做期货也好,做其他事业也好,都要有智慧,吃亏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投资,小肚鸡肠的人做不好事业,更做不好期货。

    观点5:做投资不可能光赚不赔

    做金融投资,不可能光赚不赔,也不要想着去找光赚不赔的方法。做股票、做期货,一次赚一次亏很正常,一次赚两次亏也不要紧,只要总体是赚的就可以了;或者说两年赚一年亏、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也正常,只要总体是赚钱的,并且收益率还不错,那就是高手了。

    巴菲特和索罗斯也是亏过钱的,他们也不是每年都盈利的。

    观点6:在大树底下还迫害大树,以后怎么乘凉呢?

    人是高等生物,但“等级”太高了,就容易自私、怀疑,而且喜欢争来争去,如果用正规的手段去争就算了,总有人还会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争(似乎用不正当的手段,在短期内可以赢得更快)。

    在处事中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老板在管理公司中对员工好就是对自己好,职员在工作中对同事好就是对自己好,对公司好、对老板好也是对自己好。如果说公司是一棵大树,我们是在大树下乘凉的人,总不能去算计大树、迫害大树,还期待着大树对自己好,还期待着能在大树下好好乘凉。

    人应该为自己谋利,但不能只为自己谋利,在为自己谋利的时候还要对相关的人好一点,尽量把自己的利让一点出来,这样才能和谐共处,并在将来获得更多的利。

    观点7:专制是寄托于君王,民主是寄托于百姓

    君王可能很英明,但不可能个个英明。百姓每一个个体都会犯小错误,但整个群体的选择必然是让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调控和自由,专制和民主,都有好有坏,没有绝对。从当今的世界来说,多一点民主、少一点专制是主流。

    观点8:人与人交往,看理

    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不能亲就好,不亲就不好;不能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不好。如果有两个苹果,两个人要分配,有两种合理的方法,一种是谦让,那是美德,另一种是抓阄,那是公平。

    观点9:地球是一个活体

    地球的产生应是外力制造的,不是偶然发生的,人类的产生也是如此。

    水必然流向大海,这么多的高山大川都没有挡住它,这必然是一种设计,就像人类的血必然流回心脏一样,地球上的水必然流回大海。

    地球看上去是自己在转动,绕着太阳在转动,人类看上去是为自己在做事,实际上,地球和人类都是在为宇宙服务。

    观点10:人的终极目标是不劳而获

    人的终极目标都是不劳而获,现在辛勤努力付出,其实是为了以后不用再付出,不劳而获是一种希望,一种动力,推动着人们持续地付出。

    但实际上,人们在获得很多后,还在劳动,达到了自己原本定的目标后,还在劳动,生活已经比圈子里任何人都好了,还在劳动……因为即使在物质上的获取已经足够了,人们在精神上还有着众多的需求。

    因此,虽然人的终极目标是不劳而获,但整个过程却始终是先劳后获。

    还有一些杂言碎语:

    宇宙是和谐的,又有不和谐之处,在纷杂变化中发展进步。

    人有老实人,也有不老实人,有对比才有区别,有区别才好定位,才好选择。

    医学再发达,也有疾病、死亡,有疾病、死亡,人们才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无论怎么做,总有人不满,让更少的人不满,就可以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靠自己劳动、创造,或雇佣别人,而不是偷盗。

    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要靠自己学习、创造,或借鉴参考别人,而不是剽窃。

    真理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到达,但只要走近一步,就比别人领先一步。

    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对的,但“从猿进化到人”是错的。

    在学校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也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而智慧则是天生的,或是自己在后天的感悟下获得的。

    做人要勇敢,要不服输,但不是每时每刻都乱来,做事、抓机会是需要智慧的。

    一个人如果在险恶的环境中都没有被打败,那么在顺利的环境中就要大发展了。

    每个人真正的对手是自己,进步了就是打败自己。

    别人进步或不进步,你是左右不了的。

    任何一次失败,都是败给了自己,都是因为自己放弃了,才失败了。

    路是人闯出来的,方法是人想出来的。

    虽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但大部分人还是过不去。讲道理,每个人都懂,做起事来,绝大部分人都有各种问题。也只有这样,少数人才能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后悔和遗憾唯一的用处就是,在下一次做出改变。

    知识,知识,知是知道,识是识别,先要知道才能识别。知道的越多越全面,识别能力就越强。当然,知道了很多不管用的知识还不行,要学管用的知识。

    眼睛可能会骗人,要用眼观察,更要用心体会,用脑评估。

    没有绝对的好,没有绝对的坏,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大于坏就是好,坏大于好就是坏。

    现在普通人的待遇可能比以前的皇帝还好,现在冬天夏天有空调吹,可当年的皇帝没得吹。

    完美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任何事都有对立面,有完美,必然伴随不完美。

    优点和弱点是同一个点,成功因为如此,失败也是。没有对立面,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和进步。有说名利双收的,没说利名双收的,名转换为利比较容易,利转换为名比较难。

    在中国,中庸不是妥协,而是真理。在中国走任何极端都是办不好事情的,其实和谐就是中庸。

    人和人产生矛盾,大多是从误解开始的。你想着他不好,他就真的越来越不好了。

    别人对你不好,就想着他应该不是故意的。

    尽量追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别人的责任,这样才是真正对自己好。

    骂人、发脾气,在99%的情况下是不好的(100件令你不满的事情,99件都有其他方法解决,只有1件需要发脾气才能解决)。

    缺智慧、缺心胸者,难有大财富。

    男人没有责任心,就失去了一切。

    夫妻之间有点小矛盾,吵吵嘴,那是“排毒”,老是不吵架反而不好。老天最公平。男人相对强势,但寿命短,女人相对弱势,但寿命长。看似无缘无故的付出,到头来也会有回报。

    做慈善,最大的回报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

    年轻人精力旺盛,但很可能经验少,心太活;年纪大了精力差,却往往经验丰富,办事稳重。

    小不忍则乱大谋,万事万物都是平衡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可能要坏大事,如果别人在小利益上和你斤斤计较,那就把利益让给他。小事坏了,大事可能就好了,小事好了,大事可能就坏了。不要捡到一粒芝麻,却丢掉一个西瓜,不要因为一个虱子,而烧掉一件棉袄。毛主席也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小事糊涂一些,大事清楚一些”。

    绝大部分人做事是为自己好,感觉上是为自己好,其实不然。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做着对自己不好的事。

    天道平衡,天要你好,必先让你吃苦。

    对朋友、亲人、邻居一定要100%真诚,在战争中、生意中、竞争中,则要有谋略。欺骗亲友,就是侮辱自己;欺骗敌人,就是善待自己。我把“万有引力”理解为朴素的为自己好的“私心”。老天奖励有心人,奖励爱思考、爱劳动的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人一生的成绩,虽然是自己做出来的,但也是老天安排的,是老天赋予的。

    刘邦当了皇帝,卖狗肉的樊哙也成了大将军,首先要服别人,自己才能提高。但也不能完全服人,全听别人的,自己没有辨别力。

    现在和过去,虽有相通之处,必有不同之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