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励志书-零散时间的价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财富

    在本杰明·富兰克林书店的门厅,一名男子来来回回走了约摸一个小时后终于向店员问道:“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1美元。”店员告诉他。“1美元!”那个徘徊了很久的人惊呼一声,“能算便宜点吗?”“不能便宜了,价格就是1美元。”店员回答道。这个显然很有购买欲望的人又盯着那本书看了一会儿,随后问道:“请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店员回答道:“是的,不过他正在印刷间工作。”这个人说道:“我想见一见富兰克林先生。”

    于是书店的老板富兰克林被喊了出来。这个人问他:“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最低多少钱能卖?”富兰克林毫不犹豫地回答道:“1.25美元。”“什么!刚才你的店员说是1美元!”“没错,”富兰克林说,“可是现在你耽误了我的时间,这比1美元贵重得多。”

    这个男人看起来满脸惊讶,但为了尽快结束这场由他自己引起的商谈,他再次问道:“请告诉我这本书的最低价是多少!”“1.5美元。”富兰克林回答说。“1.5美元!上帝啊!刚才你自己不是说了只要1.25美元吗?”

    富兰克林平静地回答道:“是的,可是到现在,我因此所耽误的工作和丧失的价值要远远超过1.5美元。”这个男人闻言一声不吭地付了钱,拿着书走了。这位书店老板非常清楚时间的宝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价值。

    时间流逝,永不再回

    虽然时间很宝贵,但是,浪费时间的人却到处都是。在美国费城的造币厂处理金粉车间的地板上,放着一个木制的格子,每当打扫地板时,人们就把木格子拿起,顺便把落在其中的细小金粉收集起来。像这样成年累月地坚持收集,每年就可以节省成千上万美元。实际上,每个成功人士都有类似的“格子”,当普通人把那些零零碎碎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的时候,他们则将其收集起来,然后让这些零散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等待咖啡煮好的半个小时、工作中的间隙时间、某个不期而至的假日、等候某位迟到人士的空闲,等等,都被他们视若珍宝般地充分收集利用,并取得了令那些不懂得个中奥妙的人瞠目结舌的成就。

    埃利胡·布里特说:“所有我已经完成的、准备完成的以及想要完成的工作,都跟蚁丘的建造一样,要经过或者将要经过缓慢的、单调乏味的、孜孜不倦的积累过程——材料的日夜积累、灵感创意的不断碰撞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以前我总是感到疑惑,为什么家里人的天赋和智慧都遗传给了内德。”内德·伯克的兄弟在听完内德的一次国会演讲后这样说道,“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每次我们跑去玩耍的时候,他都在学习。”

    时间就像一个隐形的朋友,每天它都会如期拜访我们,用它那双我们看不见的手带给我们无价的礼物。然而,如果我们不善加利用,礼物就会偷偷地溜走,就像针尖上的一滴小水滴跌落大海一样,我们的时间滴落在时间的河流里,悄无声息、无影无踪。

    伴随着每一个鸟语花香的黎明和旭日东升的早上,新的礼物又来了。然而,如果我们没能用好昨天和前天的礼物,那么,我们鉴别和运用礼物的能力也将逐渐退化、枯萎,直至某一天,我们完全失去了这种能力。不是有这样的箴言吗:“失去的财富,我们可以通过勤勉的工作还有节约把它赚回来;遗忘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卧薪尝胆、努力学习把它学回来;丢掉的健康我们可以通过饮食的节制和医疗的帮助让它改善回来;而唯有我们的时间,流失了就再也不能找回。”

    合理利用好你的“等待”时间

    “哦!还有5到10分钟就要吃饭了,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法做了。”这是我们在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是,请看看那些出身贫困、命运坎坷的孩子们吧,他们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些被我们许多人轻易浪费掉的时间,才能突破困境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同样的,如果你也能够充分利用你的每一分钟时间,就一定能收获你想要的成功。

    马莉恩·哈伦德就是个珍惜并合理利用好每一分钟的人,因此她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像许许多多普通母亲那样,她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操持家务。但是,她想方设法利用那些繁忙家务中的闲暇时间,来构思和创作她的小说以及新闻报道。尽管她有很大的成就,但是,终其一生,她始终受到种种负面干扰,这些干扰使得大多数的家庭妇女在日常家务之外很难在其他方面有什么作为。但由于她惜时如金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终于做到了变平庸为卓越——几乎没有几个妇女能够做到像她这样。

    哈里特·比彻·斯托夫人也是一位被繁重家务缠身的家庭妇女,然而她在那样的条件下,仍然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著作《汤姆叔叔的小屋》。还有更多相似的例子,比彻在每天等待开饭的短暂时间里读完了历史学家弗劳德长达12卷的《英国史》。朗费罗每天利用等待咖啡煮熟的10分钟时间翻译《地狱》,他把这个习惯坚持了若干年,直到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完成为止。

    休·米勒在做石匠的时候,利用空闲争分夺秒地阅读科学书籍,并写下了跟石头有关的地质学研究文章。德·格里斯夫人曾经陪伴在法兰西未来王后的身边,她在等待给公主上课的那一小段间隙里抓紧时间进行创作,长年累月下来,她写出了好几部充满魅力的著作。彭斯是苏格兰的著名诗人,他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这些诗歌也都是他在一个农场上劳动时完成的。神话史诗《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是一名教师,他同时还是联邦秘书和摄政官秘书。繁忙的工作使得他必须随时抓住空闲下来的一两分钟时间来不断创作他那些伟大的诗句。曾经在东印度公司担任小职员的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他的许多传世之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伽利略是一个外科医生,他总是挤出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思考、探索和研究,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成果。

    许多伟人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惜时如金。人一生拥有的时间有限,他们能充分利用上天赐予的所有时间,不停地工作、积累和前进。在但丁生活的时代,意大利几乎所有的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他们同时又是尽职尽责的商人、医生、政治家、法官或是士兵。

    迈克尔·法拉第在早年的时候,只是个装订书本的学徒工,但从那时起,他已开始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做实验了。有一次,他给朋友写信,信中写道:“我最需要的东西就是时间。啊!要是我能用低廉的价格把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绅士们空闲的每个小时——不,是每一天——给买过来该多好啊!”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只要肯坚持把零散的时间都积累起来善加利用,就能创造奇迹。

    每天找回被浪费掉的一小时

    在佛蒙特州,查尔斯·弗罗斯是一个有名的制鞋匠,他下定决心要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最后他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成了美国最有名的数学家之一,并且在这个领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亚历山大·洪堡是德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非常繁多,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只有到了深夜当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才能抽出时间来进行自己热衷的科学实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一样,每天尝试着去找回在琐事中或者在懒散中浪费掉的1小时时间,尝试着利用它来有效地提升自己。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哪怕智力再平庸的人,也可以精通一门科学。10年的时间,足可以让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变成一个彬彬有礼的文化人。时光飞逝,一去不复返,我们绝对不能让它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我们需要让自己努力学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掌握一门科学或者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假设每天花1小时用于提升自己,那么在这一小段时间里,一个男孩或者女孩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地看完20页书——如此算下来,一年之后,他(她)已经读完了7000页的巨著,或是18卷书籍。由此可见,每天1小时的善加利用,完全可以使你的人生发生根本性改变,它决定了你只是在机械地维持生存,还是过着丰富的、有价值的、快乐的生活。每天1小时或许还可以——应该说肯定可以——使平淡无奇的普通人成为享誉世界的名人,使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人变成对他的民族有突出贡献的大人物。

    可是,当我们回头看一看,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青年男女正在让他们的时间在无所事事或毫无节制的消遣中白白度过——每天平均浪费2个小时、4个小时,甚至6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想想这些时间里蕴藏着的巨大价值吧,如此浪费简直跟犯罪无异,令人瞠目结舌!

    伯克曾发人深省地评论道:“根据我的观察,无所事事和悠游度日是阻碍一个人成功的最大的因素。一个人的懒散和惰性足以让他浪费掉一生中大多的时间,他无法掌握自己的时间,最后也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不要总是抱怨“我没有时间”

    正如有人在其他人不屑注意的方面节约,结果积累下了一笔财富一样,当别人随手抛掷一些零零碎碎的闲暇时光时,有些孩子却在充分地利用它们来学习知识,使自己获得教益。那些终日抱怨自己缺少时间的年轻人,难道他们每天真的忙到都抽不出一小时用于自我提升吗?

    看看那些在历史上取得过伟大成就的人吧,其中有很多都是在日常工作之余,利用了会被大多数人忽略掉的空闲时间,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约翰·亨特是病理解剖学的奠基者,他为了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挤出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每天只睡4个小时。欧文是著名的教授,他花了10年的时间整理了亨特的有关比较解剖学的资料。他所处理和分类的材料包括2.4万件标本,这些都是亨特长年累月,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辛勤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这对于一个几乎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只能边做木工活边坚持学习的人来说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约翰·亚当斯对于那些来打扰他正常工作和剥夺他工作时间的人总是满心怨言。一位意大利著名学者也在自己的门口贴上告示:“任何在此逗留的人都必须加入我的工作。”他很明白地告诉任何来访者,要留下来就必须有与他的工作有关的事情才行。

    斯宾塞是一名英国的哲学家,他在爱尔兰担任秘书期间,有效地利用了闲暇时间进行思考和研究,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代大家。约翰·卢伯克是英国的银行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进行的史前研究以其卓越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名声和地位,可他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在忙碌的银行工作之余完成的。

    骚塞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中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分钟的时间,最后完成的著作长达100卷。霍桑的笔记表明他是一个勤奋和用功的人,他会随时记录下自己的一闪而过的想法,这些都成为他那无穷无尽的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资源。

    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尽管他的一生极为短暂,仅仅活到了37岁,却依然留给人们许多瑰丽的不朽画作。跟他相比,那些经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却一直肆无忌惮挥霍生命的人,难道不应该为他们的虚度光阴而感到无地自容吗?

    而且,虚度光阴除了是对时间本身的浪费之外,其更大的危害在于被浪费的精力。无所事事和懒惰闲散足以麻木我们的神经,使我们的肌肉日趋萎缩。奋发工作能让一个人朝气蓬勃、精力充沛,耽于安逸则能使他意气消沉、委靡不振。那些总是走在时间后面的人最终也将被成功抛在身后。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珍惜并且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你可以利用那些闲暇时间为自己培养健康积极的爱好:可以是跟自己的工作相关的一些爱好,这样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可以开辟新的领域,研究、学习新的知识,用以拓展自己。无论作何选择,都要时刻牢记“逝者如斯夫”——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流过,一去便不再复返,请务必善用之。

    像珍惜黄金那样去珍惜时间

    在面对时间的时候,所有的伟大人物仿佛都变成了“守财奴”。西塞罗曾经说过:“别人用于娱乐和消遣的时光——不,即便是用于修身养性的时光,我都把它们奉献给哲学研究了。”

    著名的弗朗西斯·培根勋爵在担任英国大臣时,就是抓紧了一点一滴的空闲时间进行思考和研究,才终于在哲学等领域取得伟大成就。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有一次在接受一位有着尊贵地位的君主接见时,突然请求暂时告退。他进入隔壁的一个房间并迅速地记录下脑中闪现出的灵感,以作为正在创作的《浮士德》的素材。

    汉弗莱·戴维年轻时曾经在一家药房里当学徒,他利用空暇时间在药店的阁楼上做实验,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化学家。因为在喧嚣繁忙的白天无法集中精力写作,大诗人蒲柏就经常在半夜起床,写下这寂静之时心头涌现的想法。历史学家乔治·格罗特在坚持做好自己的银行工作之外,也毫不放过利用点滴空余时间的机会,最终完成了伟大的12卷巨著《希腊史》。

    乔治·史蒂芬森也把时间看成跟黄金一样贵重,十分珍惜。他利用积累起来的点滴空闲勤奋自学并完成了一些最重要的发明工作。比如,在他做机械师的时候,就利用上夜班的间隙自学完了所有算术课程。

    莫扎特是位音乐巨匠,他同样非常爱惜时间,把分分秒秒都看得无比珍贵。他常常废寝忘食地创作音乐,有时甚至连续两夜一天不休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最后在病榻之上他仍不忘创作《安魂曲》,这首曲子后来成为广为传颂的经典作品,而那时莫扎特其实已经处于弥留之际,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可以说他把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创作。

    布鲁厄姆勋爵从来不允许自己有片刻的闲散,他做事有条不紊、富有计划性,因此跟大多数人比较起来,他仿佛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利用。这种对时间的高效把握和利用使得他在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尽管有些人看起来整日都在忙碌,可是他们一生中完成的工作可能连布鲁厄姆勋爵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爱默生曾经这样说过:“你若是爱永恒,就应当爱现在。昨日不能唤回,明天还不存在,你能确实把握的只有现在。”确实,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现在”,它才是创造一切的源泉。可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喜欢追忆往昔,也常爱憧憬未来,却很少有人想到抓住当下的这个瞬间并从中获益。其实正如法国作家费奈隆所说,上帝一次只会交给人们一个瞬间,当他如你所期待的那样再赐予你第二个瞬间时,第一个已经被悄无声息地收回了。

    不要在时光中留下污点

    织布时,只要有一根纱线织坏了,整匹布就变成了次品,之前的辛苦劳动也被白白浪费。每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织布厂就会追究那位织布工的责任,并相应地扣除一部分工资来弥补其造成的损失。然而,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坏线时,又有谁能够弥补它带来的损失呢?生命之梭不会空掷,它一直在来来回回地编织着,把某种细线编织进我们的人生。这其中也许会有因浪费时间或错失机会而形成的劣质线,这些劣质线足以毁坏整段编织物的质量,并让织布者终身蒙羞;另一方面,还有因惜时如金和勤奋努力构成的金光闪闪的好线,它们将会使得整个布匹光彩夺目,给织布者带来荣耀。无论是哪一种,但请记住,我们无法挽留时间的脚步,也无法停下手中的梭子,被织进人生的坏线将一直留存在生命之布上,刺目且永远无法被抽走。

    当一个年轻人正在专心致志于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时,相信没有谁会去对他的前途表示担忧。然而,工作以外的时间呢?他中午是在哪里吃的午饭?晚上他离开自己住的地方去了哪里呢?晚餐之后他都做些什么?周末和节假日他又是在什么地方度过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年轻人是如何度过他工作以外的闲暇时间,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的品性。

    绝大多数不求上进、自我放纵的年轻人都不会善加利用从晚餐后到睡觉前的那段宝贵时间。另一方面,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们则大多数都是勤奋的、不知疲倦的工作者,他们会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用以学习或者工作,以便提升自我。对于年轻人来说,每个夜晚都是一份严厉的考验。还记得惠蒂尔那充满智慧的形容吗?他说:就在今天,我们书写命运的画卷,

    编织生命之网;就在今天,我们的所作所为决定了日后是光明前程还是罪孽一生。

    时间就是财富。有谁能像种子不断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养分一样,珍惜所有的时间,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谁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正如我们不能随便扔掉一美元一样,我们也不能随意浪费掉生命中的每一个小时。浪费时间就意味着浪费精力、浪费能量、浪费我们自己的生命,意味着浪费那些不可能重来的机会。赶快审视一下自己是怎么利用时间的吧,因为我们的未来就存在于时间中。

    “我们每个人的职责,”爱德华·埃弗雷说,“就是培养各种天赋的才能,用鹰一样敏锐的眼光观察并抓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弥补和挽回曾经浪费的时间,抵制各种各样的世俗诱惑,克制各种各样的感官享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被人们尊重的、快乐上进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