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小城里,黄热病正在肆虐,救护委员会的人忙得团团转,因为找不到足够的护理人员很是发愁。这时,有一个人径直走到护理医师那里,对他说:“让我参加护理工作吧。”医生怀疑地打量着他,只见这个人是个光头,样子很邋遢,脸上长满了痘,走路还拖着步子。医生觉得他肯定不适合做护理工作,就一口拒绝了。这人则坚持要留下来:“能不能先试用一周,如果我做得不好,就走人;做得好,再给我付工资。”尽管很不看好,医生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同时警告说:“我会注意看你工作得如何的。”
然而,没过多久,这个人的工作表现就证明了,他不需要别人的协助也能很好地完成护理工作。经过短短的几周时间,他就成了这里最优秀的护理员。他从不感觉到累,总是无私地奉献自己,在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患者们都喜欢他,他那张难看的脸在人们心中变成了一张天使一般的面孔。
后来,他领到了工资。因为他做得太出色了,人们对他产生了好奇。
有人暗暗地跟踪他,发现他把工资都放到了募捐箱中,那个募捐箱是为了救助黄热病人设立的。然而就在不久以后,他自己也染上了黄热病,很快就去世了。由于他的保密,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大家只好将他葬在无名者墓地。直到那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在他身上有一个青黑色的标记。
原来他名叫约翰,曾经是一个苦役犯。
一个人的成功应伴随着良好的个性与品行
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里,大家都在狂热地追求金钱、追求利益。但即便是这样,那些衣衫褴褛的作家、艺术家,那些穿着朴素的大学校长们,他们却能拥有更高的社会声望,报刊也更愿意花大量篇幅来报道他们的行踪。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大致要归因于追求知识和追逐财富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活动给社会带来的不同影响:前者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后者却有很大的消极影响。这基本上成为了一种规律。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在以金钱来衡量成功与否的环境里,一个人的成功是用成百上千人的失败换来的;而在以知识和品格为衡量标准的环境里,一个人的成功,伴随的是他对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
伏尔泰说:“就我所知道的伟人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不是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个人的价值绝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个性就是我们刻在事物上的标记,它无法被抹除,它决定了所有人、所有行为的价值,个性成熟的人易于为人们所相信。西奥多·帕克经常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苏格拉底的价值远远大于像南卡罗来纳那样一个州的价值。一个伟大的名字里潜藏着多么惊人的魔力啊!
曾经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的约翰·罗素说:“英国的所有政党都带有一种天然的倾向,那就是,他们都试图寻找天才人物,但他们只会接受那些具有伟大品质的人作指导。”
坎宁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在1801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通过品格与个性的培养,我获得了真正的力量,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尝试过其他的途径。我深信,这条路也许不是最快捷,但却是最稳当的,对于这一点我十分乐观。”
通过培养你的品格与个性获得真正的力量
我们要判断一台机器的性能,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看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多少,但房间的温度也许会影响到机器的性能。然而,当面对一种伟大的品格和个性的时候,有谁能够测出它们内在的力量?又有谁能够想到,一两个孩子对学校的声誉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或许,只因为有了几个个性非凡的学生,一所学校的校风、传统、行为方式都会受到影响,再经过几届学生的更替,就可能完全改变成了另一种状态。这些学生就像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那种力量,我们可以将他们的影响力比作火车头,拖曳着身后长长的列车。他们正是以这种力量,慢慢地改变着学校的传统和风俗,从而成为学生队伍中的风云人物。几乎所有学校的老师都能列举出一些类似的故事:几个具有影响力的学生,是如何推动了学校的发展,或者是如何阻碍了学校的进步。
高贵的品格表现出至高无上的力量
1792年9月2日,法国大革命期间,愤怒的人们冲进巴黎的监狱。在这股汹涌的人流冲击下,贵族和神甫成了人们狂热复仇情绪下的牺牲品。
在一片血腥中,平民毛诺发现了神甫西卡尔,毛诺知道西卡尔神甫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残疾人的教育事业。于是,毛诺对大家说:“这位西卡尔神甫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将自己的爱全部奉献给了残疾人,他在我们当中是最仁慈和最有贡献的一个。”大家听了他的话后,马上停止攻击,并且纷纷上前与西卡尔神甫拥抱,还要将他抬起来送他回家。由此可见,即便是在充满仇恨的人心中,高贵的品格依旧可以发挥它至高无上的力量。
“教育,是生在今天的人们对未来者所承担的责任。”这句话写在一个信封上。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丹佛市的一个典礼上,人们将这个信封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张为建市立图书馆捐赠的2万美元的支票。这笔善款的捐赠人是乔治·皮博迪先生,他是当时美国最优秀的商人之一。皮博迪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他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才成了一个富有的银行家。数年后,在一次对他慷慨捐赠的答谢宴上,皮博迪先生再次捐出了25万美元。他说:“一个人是否伟大不在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拥有的财富,而要看他是否坚持真理,是否正直无畏,看他是否有过与其荣誉不相称的言行。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得完美无瑕,一个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伟大。”
德行能够让一个人不朽
菲利普·西德尼爵士在朱特芬战役中受伤严重。因为失血过多,他感到非常口渴,于是,士兵给他找来一杯水。正当西德尼爵士准备喝水的时候,忽然发现不远处的干草垛上躺着一个受伤的士兵,士兵那充双满期待的眼睛,紧紧地盯在他手里的水杯上。他把端到嘴边的杯子又放下,坚持将水让给那位士兵。“那个人比我更需要这杯水。”西德尼说道。不久,他就去世了。然而,仅这一件事,就足以让爵士流芳百世。人们也许会记不起他所效力的国王是谁,却会永远记得他本人的高贵品格。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向人们讲述了一群士兵的故事,他们在战争的过程中身染痢疾,但是,为了不给那些已经体力透支的战友们增添更多的负担,他们选择了隐瞒自己的病情,依旧坚持在战壕里劳动,直到他们全部牺牲在那里。
一个人,如果出于某种非私利的目的,甘心奉献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那么,不管他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也好、国王也好、肤色也好,或者是为了他的同胞,我们都可以说,他的行为比起人们所做的一切斋戒和祈祷,都更能体现出基督的精神。
不要出卖自己的原则
在废奴运动方兴未艾的那些日子里,一次,由反对派人士组成的“拯救联邦委员会”在纽约的城堡公园集会。会议决定,把所有不参与反对激进废奴派的商人都列入黑名单,并采取经济上的联合抵制措施。当时,有一家名叫“博迈”的丝织品公司发表声明说,他们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但不会因此而出卖自己的原则。结果,他们独立的立场轰动全国,生意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比以前更好。人们当然希望从那些不会出卖自己原则的商家手里购买商品。
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些不会把自己标价出卖的人。他们诚实无欺,表里如一;他们牢牢地坚守着自己的良知,哪怕天翻地覆,也毫不动摇地捍卫应有的权利;他们能明辨真理,也看得到这世间的邪恶;他们既不夸耀,也不逃避;他们勇敢却不叫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总是尽心尽力;他们不撒谎、不退缩,不怕大声拒绝别人,敢于直截了当地对别人说:“我不能。”
尊重和追随那些具有伟大品格的人
“我曾经在书上看到,”爱默生这样说,“凡是聆听过查塔姆勋爵讲话的人都认为,与勋爵讲话的内容相比,他本身所具有的某种东西显然更有吸引力。”卡莱尔也曾经抱怨,即使他把与米拉波有关的全部往事和回忆,都已说得很清楚了,但也没能真正表达出他对米拉波所持有的信念——米拉波是一个超凡的天才。
普鲁塔克写的那些英雄人物,包括格拉古、阿吉斯、克里奥米尼三世等,那些人的事迹好像也无法与他们的名声相比较。菲利普·西德尼爵士和沃尔特·拉雷爵士,他们都是天才级的人物,其名望远远高于他们流传于世的轶事。华盛顿也一样,无论如何描述他的功绩,也不能让人完全感受到他那伟大的内在力量。还有,席勒的作品本身也比不上他的名声。
那么,我们该怎样解释这些名声和其著作或者事迹难以匹配的现象呢?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人都具备一些特殊的品质,能使人们对他们的期望远远高于他们的实际表现。他们具有的那种力量,即我们称之为品德与个性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声的、内蕴的,它不必通过其他的媒介,只要凭借自身的存在就能对别人产生直接的影响。
人们凭借各种能力或口才也可以对他人产生影响,然而,拥有非凡品格的人却是凭借他们的“魔力”来影响别人。他能获得成功,并非靠着外力的推搡,而是通过证明自己的优秀。只要他到来,所有的事情都将为之改变,因此,他能够无往而不胜。
不管在哪一个国家,总会有这样一些不用发号施令就可以实现自己目的人,他们的影响力和他们自身的能力难成比例。对此,人们难免会感到惊讶,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这么容易就听命于他们?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所有人都会尊敬和追随那些具有伟大品格的人——品格就是力量。
让美好品格成为你无声的代言
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曾有一次,他需要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本来他应该像所有人那样履行宣誓程序,然而,法庭却告诉他,他无须为自己的证词进行宣誓,他们相信他的正直及诚实,并将以他的证词为审判依据。休·米勒曾经在一家大银行得到了一个出纳员的职位,然而,他婉言拒绝了,他表示自己不了解账目簿记,而且也没有担保人。“我们不需要你出具担保。”银行总裁罗斯先生语气很坚决。此前,米勒甚至不知道罗斯先生认识他。可以说,任何时候,我们的品格总会被别人观察到,不管我们是否注意到。
维多利亚·柯罗娜的丈夫曾宣誓对西班牙王室效忠,因此,当意大利各王侯劝说他离开西班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誓言,觉得很是犹豫。这时,他的妻子写了封信给他。“牢记你的荣誉,”她在信中写道,“正因为有了它,你才高过了国王。只要拥有这种荣誉,便拥有了真正的辉煌,而无需任何漂亮的头衔或显赫的地位来点缀。如果这种辉煌能够不受任何玷污,清清白白地传给子孙后代,你将会为此而感到真正的幸福和光荣。”
假如说世上还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它的存在,那便是品格的力量。当一个人行走在社会上,他可以没有知识、没有本事、没有金钱和地位,但只要他拥有正直优秀的品格,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力,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
让伟大的灵魂来主导你的内心
伟人们的品格对于他们的国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英国一位手艺高明、拥有很好声誉的制革工人曾坦言,假如自己从未读过卡莱尔的著作,他的皮革制品就不可能制作得像现在这么精致。据说,富兰克林也曾经使一家伦敦工厂的风气焕然一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提香和阿里奥斯托两人一直互相勉励,激发彼此的灵感,共同进步,最后都得到了很高的声誉。
意大利虽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浮沉,但是,但丁这个名字始终是意大利的标志之一。即使在许多没有受过什么文化教育的人的脑子里,也经常会激荡着西塞罗、西皮奥和格拉古等人的激动人心的话语。拜伦曾说过:
“今天的意大利人,每时每刻都在谈论但丁,描写但丁,思考但丁,他们对但丁的关注几乎到了荒唐不经的程度,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但丁值得被人们如此崇拜。”
尽管希腊正呈现出不断衰落的状态,但还是能够感觉到以前黄金时代的知识权威和道德天才的影响力。那些伟大的品格依旧在一切精神和情感方面主导着现今的人们,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他们生前。
我们的灵魂,一方面受同时代人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也处在众多已经故去的心灵的影响之下。我们今天所信仰的之所以能处在一个神圣的位置,是因着许许多多先驱者的努力和牺牲,使我们感动,令我们动容。我们的行为举止,也是遵照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来表现的。
千万不要与品格低劣的人为伍
那些卑微低俗、懦弱无能的生命也会在自己的品格上留下痕迹,就像造物主在该隐身上留下犯罪的烙印一样,当今世界上也不缺少只有社会无赖才崇拜的偶像。
有句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这其中的关联多么不易被发现,不管它的影响是否在暗地里进行,总有一天,这些事物会显现在我们的神态上,体现在我们的言谈中。到那时,无论是在我们的眼神里,还是在我们的举止中,都会刻上我们所追逐的偶像的痕迹。我们曾经交往过的人,曾经的爱恨挣扎、成功和失败,曾经的渴求、谋划、诚实、欺骗,都会烙印在我们灵魂的窗户上,向世人坦承一切。
罪恶的灵魂会在脸上留下罪恶的痕迹,无论有多么惊人的意志力也没法改变这一点。我们且来看一看,那种纵欲无度、游手好闲的生活会在人们脸上留下怎样的一幅画面:在那里,我们能闻到游乐场和酒吧的气息,看到他的那些把人引向堕落的同伴,看到他以前不堪入目的纵欲场景,看到他曾有的理想、摇摆的决心和最后的妥协。作为比较,我们再看看那些抵挡住了各种诱惑,做到了自我克制,不断上进和提升的人们,看看他们的脸上闪现出了怎样的神采!
爱默生说:“我们的个性总是瞒不过别人的眼睛。偷窃不能让人致富,施舍给予也不会使我们破产,隐蔽得再好的凶手最终总会露出破绽。事实上,不管是想故意博得别人的好感,或者摆出友好的姿态,只要掺有一点点虚假,都会让别人马上感觉到你的做作。只有真正的坦诚,你才能获得内心最坚定的支持,最终收获意想不到的果实。”
全身心地奉献,完成真正的伟大
四千多年前,那时基督教还没有产生,有一位埃及法老在他的墓碑上写着:“我从没有伤害过任何一个孤儿,没有虐待过任何一个牧民。在我统治期间,国内没有乞丐,也没有人饿死。在荒年,我把全国的土地都用来耕种,让我国的子民能有足够的食物,不至于挨饿。让鳏寡孤独者都能得到应有的照顾。”今天,在文明统治的现代社会里,又有哪个统治者在谈到自己的功劳时,敢于这样理直气壮呢?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诚实作为灵魂的伴侣,并且在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在谈话中遵从这种品格,在生活时以它为立身之原则,将它作为心中最神圣的准则,并且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样的话,他就是一个高贵、勇敢、正直和伟大的人。
菲利普·布鲁克斯曾说:“如果在一个人的心里,还没有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属于造就他的同类群体的,并且把上帝赐予他的一切都奉献给人类,那么,他还算不上真正的伟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