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绝恋三部曲-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3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韩丁看来,龙小羽和四萍的关系,在他步四萍后尘也到平岭打工之前,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他和四萍母亲的关系上。从时间上看,他在四萍家住了半年之久,照顾四萍母亲的日常起居,带她看病抓药,形同母子,直到四萍的父亲从广东回来了,他才离开四萍家去了平岭。所以韩丁想,他这次既来绍兴,无论如何要去一趟四萍的家,见见她的父母,听听他们对龙小羽的说法。他从龙小羽案的证人案卷上记下了四萍的家庭地址,百年红酒厂的那位热情负责的厂长也指点了大致的方向。韩丁和罗晶晶从百年红酒厂一出来便朔河而上,往四萍家的方向来了。

    和龙小羽的第二次见面定在两天之后的下午,在这之前老林去上海的火车经过平岭,他如约下车逗留了一夜。韩丁在傍晚时去车站接他,见面后把这两天的情况特别是罗晶晶的情绪向老林做了汇报。他对老林说:罗晶晶和龙小羽过去感情不错,所以她不相信他会杀人,就是相信了,也不想让他死,这情绪也可以理解。老林说:又不是你让他死的,他犯了该死的事,不死成么。韩丁低头说:我只是不希望罗晶晶太伤心,我希望她能理智地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龙小羽现在在她心里,已经是个被幻觉包装出来的人物。她也许把龙小羽的每一个优点,和过去对她的每一份感情,全都汇总在脑子里了,然后产生了她心中现在的龙小羽。

    老林阴阴地想了一下,说:那好啊,那你就把你在案卷材料上看到的那些事告诉她!你告诉她,她迷恋的这个人只是她的一个不真实的幻觉,只是这个人的美好的外表,你告诉她在这个美好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残忍的心。你就问问罗晶晶,你问她知道不知道这个男人在跟她山盟海誓的同时又强迫四萍跟他干那种事!你必须把这些情况揭露出来,必须把龙小羽的变态心理丑恶面目告诉她。要不然她老是觉得那小子是冤枉的!

    是的,也许老林说得对,只有把龙小羽的形象在罗晶晶心中彻底颠覆,才是拯救罗晶晶的唯一办法。但在那天晚上韩丁拉上罗晶晶跟老林共进晚餐的时候他并没有急于披露龙小羽的那些丑行,他想还是趁老林在的时候好好和罗晶晶谈一谈,讲讲道理,让她理智地看待和处理这个案子最终可能发生的结局。对罗晶晶来说,老林算是个长辈,又是局外人,他说的话总该是公平的吧。

    所以在吃罢晚饭后三个人坐着喝茶的时候,韩丁以向老林汇报的方式,当着罗晶晶的面简单说了他在法院看到的那一系列证据。老林边听边神态严肃地点头,边发表一两句评论和判断,与韩丁一唱一和,配合既自然又默契。他们都留心观察罗晶晶的反应,看她是否接受了他们的暗示。但罗晶晶的态度让他们有点失望,她丝毫没有一点泄气的表示,口气强硬地坚持说她相信自己的判断,她相信龙小羽必有冤屈!也许她真的迷信自己的判断,也许她早心虚了但还虚张声势,以便督着韩丁不让他退缩。她在听罢韩丁唠叨完那些证据的第一句话就问:龙小羽自己承认了吗?韩丁只能如实说没有。但他又补充说明道:他不承认,可又提不出自己肯定没有作案的证据,他这么死扛着不认是没用的!罗晶晶突然像一个法律专家似的问了一句很内行的话:有好多人被冤枉了都找不到解脱自己的证据,他要找不到证据就得向法院认罪吗,就得认罪吗?

    韩丁和老林都愣了,罗晶晶的固执使韩丁真切地认识到程瑶的观点有多正确:男人是理性的而女人是感性的。女人常常从感情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甚至以感情代替理智。

    韩丁的语塞,并不仅仅因为罗晶晶的固执,更因为罗晶晶刚才的那句话,无意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诉讼原则。老林也意识到这一点了,开口解释道:“小罗,你这话问得好,你实际上问了一个法理问题,那就是,究竟是由原告还是由被告,承担举证的责任。按照现代法理中关于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的原则,除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少数罪名外,大多数罪名是由原告负举证责任,而被告人是不负举证责任的。只要原告的证据不能完全认定被告有罪,即使被告不能举证证明自己无罪,也不能被判有罪。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见罗晶晶点头,老林笑笑,话锋一转,说道:“其实,龙小羽找不到自己无罪的证据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原告方,也就是平岭市人民检察院提出了充分的有罪证据,足以证明龙小羽有罪!我国法律原则中也还有一条,被告人的口供不是定罪的必备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好在这话是老林说的,所以他们的争执当然不至于演变为一场争吵,但整个晚上罗晶晶变得心事重重起来。韩丁为了挑起她的情绪,在把老林送到旅馆然后他们返回工人新村的路上,对罗晶晶表示明天一早要再去检察院看材料,他告诉罗晶晶他要把一些材料复印了带回来慢慢研究,罗晶晶脸上才渐渐有了一丝笑容。她当即拥抱了一下韩丁,就在街上,她拥抱了韩丁。过去,他们常常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旁若无人地拥抱一下的,可自从龙小羽出现之后,这是第一次。罗晶晶拥抱了他一下很快就松开了,她对他说:“你别放弃,好吗,就算为了我。”

    韩丁咽了口气,说:“好。”

    韩丁第二天一早先到火车站送老林,然后直接去检察院,午饭前才从检察院回来。他让罗晶晶看到,他果然从检察院带回了很多复印的材料,不是全部,只是检察院允许他带回来的那一部分。这些材料让罗晶晶看到了他的态度和他的敬业。在吃过简单的午饭后,罗晶晶陪送韩丁去看守所,下午是韩丁约好与龙小羽第二次见面的时间,第一次见面因为是姚大维开车带韩丁去的,所以罗晶晶不便陪送。这次没有了姚大维,罗晶晶就非要送他去不可。在走出工人新村去公共汽车站的路上,趁着罗晶晶短暂晴朗的脸色,韩丁又跟她说了些自己辩护的策略和下一步调查取证的方向,实际上还是在暗示和说服罗晶晶要做好思想准备,接受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龙小羽有罪。如果替他做无罪开脱的成功率只占百分之一或者更小的话,那还不如想想别的办法。他对罗晶晶说:“你不是说他人品特别好吗,你不是说他特别刻苦上进吗,那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事实来说明他过去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他犯罪只是一时冲动,是非常偶然的,也许这样辩护还能让法官产生某种原谅的心情,万一能换来一个死缓的判决保住龙小羽的性命,岂不很好?总比一味咬定无罪,徒劳地花费无用之功,到头来反而贻误了本来尚可争取的一线生机强多啦!

    罗晶晶没有说话,看得出来她对韩丁以认罪换性命的辩护计划是不甘心的,但她说不出反对的理由,她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她的沉默事实上等于一种无奈的认可。

    罗晶晶把韩丁一直送到了平岭市公安局看守所那扇电动的大铁门前,看着韩丁和传达室的工作人员办交涉,又看着韩丁被人领着,走进那扇缓缓打开的电动铁门里。韩丁回头,在铁门即将关闭的时候他看见罗晶晶还盯着他的背影,在门外一动不动地站着。

    韩丁转过头,往里走,听到电动铁门在身后砰然关闭的声音,心里很难过。他清清楚楚地知道,罗晶晶不是送他呢,她是通过他走进铁门的背影,把想象的目光投向他马上就要面对的那个死囚龙小羽。

    韩丁走到看守所的民警办公室,填了会见关押人员的登记单。办公室里的民警认出他就是前天刑侦大队姚大维带来的那位小律师,所以客气依然。韩丁象前天一样,很快便穿过长长的甬道和重重的铁门,重新和龙小羽一起,面对面地隔着一条长桌坐在那间光线昏暗的谈话室里了。领韩丁进来的还是前天那位民警,这回并没有像前天那样坐在桌子的一端旁听他们的谈话,而是站在门口的走廊上和另一位民警抽烟闲聊去了。

    由于有了和罗晶晶最后的那段勾通,韩丁今天的谈话显得轻松了许多。他坐下来问的第一句话是:“昨天你睡好了吗?”语气声调带了第一次谈话所不曾有过的亲切。而龙小羽的神情则似乎和前天一样,沉闷中含着些拘谨,拘谨中藏了些忧郁,无可无不可地点了一下头,说道:

    “还行吧。”

    “那我们开始谈吧。”韩丁在椅子上转动了一下身子,让自己坐得更加舒服,他说:“今天谈谈你的过去,你过去的生活和你的家庭。随便谈,说什么都行,好不好?”

    他用轻松的微笑注视着龙小羽,想感染和鼓励他也把神经放轻松。但也许龙小羽死囚的身份显然并不能被韩丁几句故作轻松的话语弄得真的轻松下来,他只是应景似的咧了一下嘴,回报了一个笑的意思,仍然拘谨地问:

    “你想知道什么?”

    “随便!”韩丁说。停了一下,他索性帮他开了个头:“那就先说说你的老家吧,你是绍兴石桥镇的人?”

    说起老家,龙小羽的目光柔和起来,有了一些生气。他慢慢地说:“我的老家,都说是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出过无数的文人墨客。”

    韩丁问:“你是说绍兴,还是说石桥镇?”

    龙小羽说:“当然是绍兴,我们石桥镇就是属于绍兴的,离绍兴城很近。我上大学也是在绍兴城里,我上的是绍兴经济学院,学了两年经济管理。”

    韩丁问:“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

    龙小羽说:“我爸爸以前在一家锡器厂当工人。绍兴人过去一到年关大节都要祭祀祖先祭拜神灵,家家都搞,很隆重的。用的蜡烛台、香炉、酒壶、罐子这些,都是用锡做的。可最近这些年这种仪式很少有人搞了,只有少数老一辈的公公婆婆还把祭祖拜神当一回事。所以锡器厂生意越来越难做,后来开不下去就把工人都裁了,我爸爸也就不干了。他从小喜欢听绍剧,自己也唱,从锡器厂出来以后就找了几个人凑钱拉了个绍剧班子。绍兴人都喜欢看戏的,鲁迅先生不是还专门写过绍兴的社戏吗,那篇小说很有名的。”

    韩丁笑笑说:“哟,你爸爸还是个艺术家呢,真不错。”

    龙小羽没笑,说:“他爱好这个,所以就去干了。什么艺术家,艺术家演戏都是在剧场礼堂里演,可我们那里的绍戏,都是到乡下去,在露天的台子上唱。得扯开嗓子唱,要不然场子后面的人听不见,所以把嗓子都练出来了。他们还看不起那些在剧场礼堂里唱戏的人呢,我爸爸说当年绍剧最有名的钢嗓子陈鹤皋,还有绍剧的金嗓子汪筱奎在台上一唱,方圆几里地都听得见的。过去还没有扩音喇叭呢。”

    “对,那是要凭底气的。”韩丁附和了一句,又问:“你妈呢,她也喜欢艺术吗?”

    龙小羽说:“我妈和我爸早分开了,我六岁那年我妈认识了一个有钱人,在一个下雨天什么都没拿就跟上他走掉了,一走再没音讯。可这么多年我爸一直想着她,她走的时候留下了她每天都戴着的那串珍珠手链,我爸后来一直戴在自己的手上,连洗澡睡觉都不摘下来。我对我妈长什么样都没印象了,可我也一直很想她,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应该有个母亲吧。”

    韩丁不无同情地把话停了一下,才继续问道:“你爸对你怎么样,他没再给你娶一个后妈?”

    龙小羽摇头:“没有。怕不是亲生的对我不好。所以这些年我爸既当爹又当妈,不容易。我小时候跟着我爸到处走村串户去演出,我的小学就是在戏班子里上的。从书店里买了小学课本,由我爸爸教我,到初中了我才进了石桥镇中学。所以基础也不算太好。”

    韩丁说:“你爸没想让你子承父业跟他唱戏吗,你从小跟着戏班子走南走北,没薰出点戏瘾来?”

    龙小羽说:“我小时候曾经喜欢过唱戏,绍剧唱起来蛮有劲的。特别是演到喝酒的场面,观众最有劲。我们那里是出酒的地方,人人都爱喝老酒,台上演员演得东摇西晃醉醺醺的,你再看台下,一大片看戏的都跟着摇晃。那是听戏听醉了,真是挺有劲的。可不知为什么,我爸自己是个戏痴,却坚决不让我学戏。我小时候跟一个跑龙套学了两下翻跟头我爸爸都打了我一顿。戏班子里的人都知道我爸的脾气,谁也不敢教我了。你看我爸这么喜欢绍剧,可他骨子里还是觉得唱戏不是个正经事,没出息。他还是希望我能出去读书,最好学学电脑,英语什么的,他觉得学那些今后才能干大事。所以我一到十二岁他坚决不让我呆在戏班里了,坚决让我去学校念书。我中学毕业后,我爸爸当时是借的钱,供我上了大学。那年接到绍兴经济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还没怎么的,我爸倒哭了一通。”

    韩丁点点头,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