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与商业——珠宝商惑众捞大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英王室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举行的婚礼盛典,是1985年英国及至全世界的重大事件。当时伦敦一位珠宝商利用公众对此次婚礼庆典的专注心理,精心策划了一则关于戴安娜王妃的假新闻使其生意红火一时。

    这个珠宝商首先找到一位长相酷似戴安娜王妃的模特儿,让她穿上戴安娜经常穿的衣服,梳她的发形,并对她的言行举止进行了一番严格训练,使之与王妃达到“神似”。

    一天晚上,这家珠宝店灯火辉煌,老板衣冠楚楚、神采奕奕地站在门口,好像在等候某位大人物。此举激起了路人的好奇心。不一会儿,一辆豪华轿车缓缓停在门口,“戴安娜王妃”优雅地从车上下来,嫣然一笑,向四围的旁观者点头致意。老板笑容可掬地把“戴安娜王妃”迎进珠宝店,并彬彬有礼地向她介绍各式各样的贵重首饰。“戴安娜王妃”露出满意的神色,一边称赞,一边挑了几件首饰。这些场面被老板邀来的电视台记者拍摄下来。

    第二天,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了这段新闻录像。因受老板关照,它被拍成“默片”,人们听不到任何解说。整个伦敦城轰动了,崇拜戴安娜王妃的年轻人纷纷来到这家珠宝店抢购“戴安娜王妃”称赞过的各种首饰。一时之间这家珠宝店门庭若市,生意异常兴隆,几天的营业额远超过开业多年的总和。

    这件事惊动了皇室内部。皇家发言人郑重声明:“经查日程安排,戴安娜王妃没去过那家珠宝店。”这家珠宝店老板则有板有眼地解释说:“新闻录像中并没有说那位嘉宾就是戴安娜王妃,是围观的公众想当然地把她当成王妃了。”

    【活学活用】瞒天过海,是商家们惯用的手段。它往往以人们所熟知的事物为假象,达到渔人之利的目的。瞒天过海不同于“掩耳盗铃”,那是一种愚蠢的自欺欺人的办法,而“瞒天过海”则恰恰相反,它是愚弄对方于掌上的高明之策。

    没有第二个商人像这个珠宝商干得这般巧妙,他几乎是在公然欺骗大众,但这种预谋的“误会”却合情合理又合法。

    这个珠宝商聪明在两点上:预测到偶像所能引起的后果和知道该怎样利用“偶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