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与处世——朱健巧救辟阳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汉惠帝时,平阳侯朱健为人刚直敢言,智慧超群。深受吕太后宠爱的辟阳侯欲与朱健结交,朱健却一直拒不接受。后来朱健的母亲去世了,因为家境贫穷,朱健没法发丧。辟阳侯借机送了一百两黄金给朱健,其他官员则看在辟阳侯的面子上,纷纷仿效赠送财物给他,朱健这才将母亲安然入葬。

    过了几年,有人揭发了辟阳侯的隐情,惠帝龙颜大怒,不仅罢了他的官,还要将他处死。吕太后虽然向着辟阳侯,可现在又找不出理由为他说情。

    辟阳侯派人去找朱健,想面见他,让他为自己想法。可朱健回答说:“他犯了死罪,我不敢见他。”实际上朱健在暗地里为辟阳侯想办法。他找到惠帝的宠臣闳孺,劝说道:“你最得皇帝的宠幸,这件事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现在辟阳侯被罢官,人们都认为是你在皇帝面前说了坏话。如果辟阳侯被处死,吕太后一定会迁怒于你,并且会设法杀害你。若你这样等死,不如脱去上衣,裸露身体去为辟阳侯求情,皇帝定会听从你的意见放了辟阳侯。到那时,太后也一定会非常感谢你。此后你就会得到两个人的宠幸,你的富贵就会成倍增加。”闳孺听说这话,心里十分矛盾,终于禁不住惶恐,按朱健的计策去向皇帝求情,皇帝果真放了辟阳侯。

    【活学活用】中国人为人处世最讲究迂回之术。特别是在与强劲的对手交锋时,迂回的手段高明、精到与否,往往是能否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实行“迂回”之术,一定要把握好事物变化的规律,掌握好切入的时机。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注释】 损:指《易经》中的损卦。《易经·损》:“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论述的是“损”与“益”的相互转化关系。这里指盟友攻敌有可能遭受损失,但他的损失可以换来自己的利益。

    【计名出处】 此计名出自明代戏剧《三祝记》。该剧说的是北宋时期,范仲淹的政敌密谋策划,让没有打仗经验的范仲淹领兵征讨西夏,其目的是借兵强马壮的西夏军队这把“刀”除掉范仲淹。

    【讲解】借刀杀人,即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策略。《兵经百字·借字》有云:“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借刀有明暗之分,有强借诱借之别,能不费吹灰之力制敌手于死地且毫无蛛丝马迹方是高手。可借人力、物力、财力、势力等等。此计是阴谋而非阳谋,平常之时,不可不防,非常之时,不可不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