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与军事——陈毅活捉李仙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30余万人在参谋总长陈诚指挥下,向我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当时的形势是,陈诚命欧震率8个整编师20多个旅,从陇海路东端新安镇以北60华里,分左、中、右三路从南面向临沂杀来;另一路是“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指挥的3个军和9个师,由胶济路的明水、淄博段从北向南面的莱芜、蒙阴进攻。陈诚企图用30余万人马,通过南北夹击,将人民解放军消灭在沂蒙山区。

    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在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的司令部作战室里,一向幽默、诙谐的陈毅司令员站在地图前锁起眉头,思考着破敌之策。良久,他对身边的粟裕、谭震林说:“国民党派来30多万兵马,装备比我们好,硬碰是要不得的,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打他孤立的一路和二、三路部队,敌人二、三路部队消灭了,有生力量减少了,一路部队也就失去了依靠,成了弱敌,可任我宰割。”随后,陈毅与粟裕、谭震林一起制定了具体的作战方案:一是加强对北线之敌李仙洲的侦察,密切注意其动向;二是令地方武装迅速在西线运河上架桥。这两者均是在迷惑敌人,以造成解放军准备与敌人在南线进行决战的假象,架桥似乎是为了防备不测而留下的一条后路。与此同时,陈毅果断地下令放弃临沂。尽管这在当时令许多人想不通。但事后证明,陈毅的决定是英明的、正确的。

    敌人在得知解放军的上述动作后,得意忘形。陈诚吹嘘说:“陈毅残部已无力与国军作战,企图西渡运河与刘邓部会合,国军正在追剿中,山东大局指日可定。”基于这种认识,陈诚命令北路的李仙洲坚决、快速地向新泰、蒙阴进击,以切断解放军的“西逃”之路。

    其实,解放军在运河上架桥是一种假象,根本没有西进之意。在敌人上钩之后,解放军的主力除留下三纵、二纵在南线抗敌之外,其余全部挥师北上,悄悄地向李仙洲集团扑去。

    2月20日,解放军八纵、九纵首先到达何庄地区,何庄之敌毫无戒备,很快被我歼灭。21日凌晨,解放军一、四、七、九5个纵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莱芜城及其以北地区,李仙洲的七十三军和四十六军成了瓮中之鳖。

    至此,蒋介石才明白解放军的战术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急令李仙洲往北突围,向济南靠拢。但为时已晚,陈毅一声令下,解放军从四面发起攻击,将敌人迅速切割成数段,敌军相互间失去了联络,人马乱窜,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经过6小时的激战,解放军全歼敌人两个军又一个师,并活捉了国民党指挥官李仙洲,从而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活学活用】暗渡陈仓,就是要处理好“奇”和“正”的辩证关系。此计的妙处就在于利用“正”做诱饵,而以“奇”为真正的行动。利用敌方被我方“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的机会,我军趁此机会乘虚而入,发动对敌军致命的一击,以达到军事上出奇制胜的功效。

    “明修栈道”是虚晃一枪,这一枪要有危险有力量才能牵制敌人兵力,“暗渡陈仓”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易于得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