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很多人因为弄不到收音机而得不到追风。有人扬言说谁也不会得到这只猎狗。
黑狗追风和若巴雍宗的名字一起传布到很广大的地区。
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上一个猎户翻过积雪很深的山峰到我家造访。他把一段鹿茸和几只麝香放在我家火塘边上,对父亲说:“这要值五百元钱。”
父亲眼睛闪烁一阵:“我家以前每年收上来七八架鹿茸,麝香装满小牛皮口袋。我这只狗只换一台收音机。我想听听外面的事情。”
“以前就传说若巴家里尽出不一样的人。”
“我想也是。”
这时,一只蟑螂从灶孔中钻出来。追风眼睛一亮,扬扬前爪轻轻地按住那家伙。追风两只前爪起起落落,戏耍那只蟑螂。终于它放那只蟑螂钻回灶孔,清脆地汪汪两声,结束了表演。
那老猎手一气喝干母亲斟上的热茶,说:“多谢,”他揩掉胡须上的水珠,“我不是夸口,我知道这狗是条好狗,不过这只狗要是不落在我手上就不算它的造化。来年春天我来牵它,我带来你要的东西。这点东西留下,往这屋子和女人孩子身上添点东西。唉,多少旺实的家族一败如此。”
父亲轻轻把那几只麝香和鹿茸推回他面前,他望望父亲,就把那些东西收进怀里。
母亲双手撑地,对他俯首弯腰:“狗我们留着,请你务必带来他要的东西。”
猎人叹口气,弯腰出门,拨开门口围得紧紧匝匝的人群头也不回地走了。
追风每天跟定在父亲身后。父亲穿出窄巷走进广场。在那几根被早晚的霞光染出珊瑚般紫红色的鼓架木桩边叫一声:“呔!”追风就立即停下脚步,等到父亲走过小木桥,或爬上村后的山坡才一跃身飞快地追上去。每天晚上,都是追风先父亲回家,然后才听到父亲疲乏的脚步。这时,母亲已经备好了晚茶,正敞着怀给妹妹喂奶。一家人的和睦欢愉可想而知。家里总是缺少粮食,晚饭总是一锅麦面糊糊,里面多加茶叶。因为父亲勤勉劬劳,面糊里除了盐巴之外,还能放一点辣椒和油脂。追风总是和我们同享麦面糊糊。然后父亲就着火光看彩芹老师塞到我书包里的《人民日报》。
和《参考消息》。学校老师看到这些报一般在七天以后,父亲要多等两三天时间。
“有了收音机就好了。”母亲哄睡了妹妹,从火塘边的地铺上支起身子说。
“有了收音机就好了。”父亲说。
追风却对巷子里的脚步声咆哮起来。
追风对村子里的人全都十分凶狠,只有对彩芹老师例外。一些人说彩芹的炽烈情怀连畜生都感觉到了而它的主人却不理不睬,未免有违人性天理,持这种看法的是嘎洛以及母亲。另一些人却说追风扑到她胸前是她那对东西连狗都可以随意抚摸。这些人往往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东西,但有了令人难测的心地,比如副大队长阿生,知青王二娃,团支书嘉央等等。
母亲对父亲说:“她那么爱你。”
“早知道是这样下场我连你也不爱。”
“你爱她吧。”
父亲深深垂下脑袋,他忍受不了母亲脸上浮起的鄙屑的神情。
“女人最值得的是把怀抱向一个男子汉敞开,你知道吗?”
父亲摇摇头:“你明白,我不能害她。”
“你害了我吗?”
“我不知道。”
那段时间父亲和母亲情爱日笃,追风和父亲形影相随。而父亲命定一生坎坷,命定要对多难的命运垂下不屈的头颅,面对历史的重压父亲挺直的脊梁终究不得不弯曲,要是不折断的话。而父亲命定像许多一生坎坷的人一样心怀自己渺小的希望。父亲那时的希望是来年春天那个有名的猎手会抱来一台收音机然后把追风牵走。
转眼到了秋末冬初,一场压草雪下来,天气逐渐转寒。
那天,母亲吩咐我把彩芹老师请到家中,她自己却到舅舅家去了。她要我等父亲回来后也到舅舅家去。母亲说:“我和她要帮你父亲,要他好好活下来,你阿爸心里太惨了。”
彩芹老师抱着我的头坐在火塘边上,我尽力把脸腮贴在她柔软的胸口上,她颤抖的手指捏痛了我的耳轮。
我当然知道她爱的是我父亲,我也爱。
“阿妈说,你帮她帮帮我阿爸。”
“我帮,我爱他,阿来,你妈妈真好。”
我眼一热就哭了。
“他快回来了吗?”
我说:“追风的铃铛一响,就是阿爸回来了。”
“你阿妈这时做什么?”
“热好茶。”
“茶已煨在火边了。”
“把壁架上的纸烟放在卡垫前顺手的地方。”
“烟放好了。”
“阿妈总说要是有酒,男人总要在累了的时候喝点酒,可我们没钱。”
彩芹老师一拍手从她带来的报纸下抽出一瓶酒。
“这事不要对人说,阿来。”
我点点头。
她说:“懂事的娃娃,好娃娃。”
我刚想申辩我长大了,我不是娃娃,这时虚掩的房门吱呀一声开了。
父亲倚在门框上,看那一方银白的月光泻进屋来,彩芹老师把脸埋进双手中间。
父亲倚着门框说声完了,然后就势滑下身子,坐在门槛上说:“完了,完了。”
追风没跟着他回来。
彩芹老师赶紧打发我去叫母亲。回来时,父亲正呆坐着望着一塘旺旺的火苗。彩芹老师一见母亲就扑到她怀里哭了起来。父亲终于开口,说在林中打柴时父亲听到追风狂叫着扑向远处,后来惊叫了一声就没有了声息。
父亲找来找去,后来在雪地上看到一串人脚印和一段绳子,上面还有勒断的狗毛。
父亲艰难地抬抬手:“阿来送老师回去,老师不要和我这样倒霉的人来往。还有报纸也请捎回去,我不要看了,命里没有。我只该想着把娃娃拉扯大,女人家不要哭着叫我心里边难受。”
父亲一下变得多话了,腰深深地弯向地面,两个肩头耸起。
三天后追风的尸首在一片桦树林里找到了。它被人吊死在树上。它充满凝血的嘴大张着,上下颚被一把尖刀撑开,像这样,任凭怎样摆布,它也不可能发出一点声音。北风吹来,美丽的桦树枝条沙沙作响,残存的金黄叶片徐徐飘落下来。追风颀长的身子已经冻僵,眼窝里积荡了旋风搅起的干燥的雪粉。我上去割断绳子。它僵硬的身子冬一声掉在雪地上,僵硬笔直的尾巴断成了几截。那把刀也当啷一声掉出来,在一块裸露的岩石上撞出了几星火花和一股若有若无的火药味。父亲拾起那把刀来,端详一阵,脸色遽变。他一哆嗦,刀脱手跌落时划破了他三根手指。
那刀身上一个六指手掌的徽记是若巴头人家的徽记。若巴家上三代一个噬血的头人曾用这种刀亲手了结过三个人的性命,事毕还把沾着鲜血的刀子扎在被害人的家门上。父亲手指上的血淅沥不止,染红了好大一片雪地,但他毫不知觉。一时感到百感交集而又万念俱灰,感到一切都是无可逃避的轮回报应。
追风已去,剩下的只是一具结冰的躯壳。父亲团团旋转,端详每一个围观者的脸孔。他痛苦地眯缝起双眼,几条深深的皱纹从嘴角一直牵进鬓发深处。我想:就是父亲能再逢好时运,得仙人指点,返老还童,重新开始平安地生活,所有皱纹舒展了那几条皱纹也再不会舒展开来了。
母亲说:“你和他拼,你知道这是谁的刀子。”
“你知道。谁都知道,不是吗?”彩芹老师也说。
她们的话使围观的人后退了足足两尺。
母亲捡起雪地上的刀子,说:“你又不是不知道。”
父亲眼中的绿焰突然熄灭了,两肩也无力地塌垮下来,旧军装上一块脱了线的补丁被风掀起。他说:“不,我不知道。”
“你知道你家那个先辈用这把刀在这个村子和谁家结下了世仇。”
彩芹老师说:“也许这把刀上淌下的曾是一个反抗头人的男子汉的血,今天他的子孙却用一条狗命来偿还。”
副大队长阿生说:“不许这样说。”
彩芹老师横横刀:“以后,你这狗家伙再对我动一手指,我就用这刀子对付你!”
那刀身上沾满了黑血,而刃口上寒光闪闪,很久以后,当我夜半醒来时,它就幽冷地沉甸甸地横在我脑海中间。而那一瞬间便铸成了父亲余生的形象。他眼中的绿火从此熄灭,整个身心对不公正命运的抗拒都全部彻底地消失了。
“难道你先辈的一切都将由你偿付?”彩芹老师训道。
“命定的。”可恨的父亲此时仿佛参透玄机,大彻大悟。他嘴角露出的讽刺的笑意不是对以狗血偿还先祖热血的人,也不是对他自己而是对激动得难以自抑的彩芹老师。一个孤傲男人身上的倔强之气随狗的灵魂飘然逸去。
刀子从彩芹老师手中跌落了。
彩芹老师扑进母亲怀中。她又过来扶住我的肩头:“我们走吧。”
我拾起那把刀。
“留给你阿爸。”
“不。”我说。
风在背后吹动,万木萧瑟,我们走下了山冈。
父亲回家时,母亲坐在墙角,轻轻地抚摸妹妹那一头乌黑的头发。
沉默。一连好多天家里都像冰窖一样,了无生气。
一天,父亲突然对我说:“儿子,要有出息,就自己去闯荡。我剩下的勇气还够把你赶出家门!”当夜我潜入大队仓库,砸毁了那些铜锅,然后走上了漫长的流浪的道路。
感到山谷的风走过,
把炊烟
把沉默带到路上,
像驮队
把足迹带到路上,
像有种女人
把幻想带到我们心头一样。
——阿来
环山的雪光
“听。”女人停下手中旋转的牛毛陀螺,从额上挥去一把汗水。
对面坐的男人俯身在膝上,没有答话。女人几天来搓下的牛毛线,在他手中编结成拇指粗的长绳,蛇一样盘绕在他脚边的草丛里。
“雪。”女人又说,同时挺直了赤裸着的上半身。一阵沉雷般的轰响,隐隐横过头顶天空。金花举目四顾,湖蓝色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天空高处若有风,这时就会有鹰隼悬浮,平展开巨大的羽翼。没有鹰隼。阳光直泻在环山积雪的山峰,映射出艳丽的光芒。而山环中盆状的草场上草叶摇动一片刺目的白炽光芒。只有盆地底部的那片湖水沉着而又安详。不断汇入其中的琤作响的融雪水使她越来越显得丰盈。
金花舒展腰肢捋动纷披在肩上的长发。这时她觑见麦勒停下手中的活计,紧盯她隐现于乌黑发丝中滚圆的双肩。她把手屈在脑后,她相信,这是一种优美的姿势。那个瘦小的美术老师经常要她摆的就是这个姿势。金花感到男人的目光从肩头灼热地滑向小腹。她知道,这些地方不像被风抽雪打的脸,都显得光滑而又柔韧。她放松自己,粲然一笑,同时发觉他的目光又游移到了别的地方。她用手抚摸一阵自己的脸腮,突然张开小嘴唱了起来:“啦,啦啦啦啦……嗒嗒……”过门没有哼完,她又突然没有了兴致。
男人那双关节粗大的手灵巧翻动,那不断变长的牛毛绳在绿草中蛇一样扭曲,游动,发出窣窣的声响,缠绕住了一株蒲公英,一株开紫花的黄芪,一丛酥油草,又迅速地伸延向另一丛酥油草。
她说:“你听,雪崩。你听,雪水冲下山坡的声音。我知道你不在听。”
“你不听我也要说,我憋不住了。在学校时我们可不是这样。老是这样。我,我不敢保证我能在这里和你度过冬天。”
“这里冬天气候也会很好。你看周围山峰,没有一个风口对着我们,海拔也才二千九,比麦洼那个军马场还低三百米。”
“我知道,二月份我就跟你上山了。”
她说,二月份我们就上山了,那时不就是冬天吗?
他叹口气说,这些他都懂,都知道。
她说他不等春天,说春天春雪下来山口就封住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冬天的烈风倒是把山口的雪刮得干干净净,露出青幽幽的冰坡和散乱于其中的灰色碛石。风把人脸、手都吹裂了。她说他们在托钵僧手中瓦盆似的草场上五个月多快六个月了。要是像以前人一样一天划一个道道,恐怕木屋的一面已满是那种叫人恶心的黑炭的道道了。
说完了,她觉得那个比喻新鲜而又贴切地表达了她的心境,弹弹舌头,又说了一句:“像可怜的托钵僧的瓦盆一样。”
“松赞干布统一之前,这里是一个小王国的王族鹿苑。”
“那时,山没有这样高吧。”
“那时人也不像现在人喜欢牙痛一样哼哼唧。”
她被他那副不以为然的神态激怒了。她说你说我牙痛,我说你冬天过山扭伤的腰才痛。你不想下山去治治。你装男子汉,你以为我不知道。昨晚,你上去时我都听到你倒抽冷气。我没有点穿你。五个月了,村子里青稞都抽穗了吧,今年的赏花节我们也参加不上了。我说你的腰怎么还没有好利落?
他们都没有听到那很小面积的雪崩声。只是无意中看到对面两峰之间腾起一片晶莹的雪尘。
“看吧,麦勒你看多好看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