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散文-《蜕变》[40]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曹禺戏剧集》是我替作者编辑的。我喜欢曹禺的作品,我也多少了解他的为人、他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态度。我相信我来做这工作,还不会糟蹋作者的心血,歪曲作者的本意。从《雷雨》起我就是他的作品的最初的读者,他的每一本戏都是经过我和另一个朋友的手送到读者面前的。(他相信我们,如人相信他的真实的朋友。)但这本《蜕变》却是例外。它到我的眼前时,剧中人物和故事已经成为各处知识分子谈话的资料了。我摊开油印稿本,在昆明西城角寄寓的电灯下一口气读完了《蜕变》,我忘记夜深,忘记眼痛,忘记疲倦,我心里充满了快乐,我眼前闪烁着亮光。作者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以上的话是应该在昆明写的,但是我离开昆明快两个月了。

    我最近在作者家里过了六天安静的日子。每夜在一间楼房里我们隔一张写字台对面坐着,望着一盏清油灯的摇晃的微光,谈到九十点钟。我们谈了许多事情,我们也从《雷雨》谈到《蜕变》,我想起了六年前在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中那间用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翻读《雷雨》原稿的情形。我感动地一口气读完它,而且为它掉了泪。不错,我落了泪,但是流泪以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还觉得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身内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微小的精力。《雷雨》这样地感动过我,《日出》和《原野》也是。现在读《蜕变》我也禁不住泪水浮出眼眶。但我可以说这泪水里已没有悲哀的成分了。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我是被感动,我惭愧,我感激,我看到大的希望,我得着大的勇气。

    六年来作者的确走了不少的路程。这四个剧本就是四块纪程碑。

    现在我很高兴地把《蜕变》介绍给读者,让希望亮在每个人的面前。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十六日在重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