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日本史-最后一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战前总动员

    天正十七年(1589年)十二月,秀吉召开了针对北条家战争的军事会议,同时也是一次变相的总动员。

    会上决定:由长束正家担任兵粮总奉行,负责在规定时间内采购二十万石粮食,准备用于战场;东海道先锋为德川家康,率兵三万,先行开拔,秀吉则带着本队十四万人紧随其后;毛利家以及长宗我部家率一万人从水路进攻;越后上杉景胜、越中前田利家、信浓真田昌幸共带四万人南下直逼武藏、上野两国。

    定下以上方针之后,从第二天便开始了准备。

    此外,根据会议精神,凡是被点到名要求出战的大名,必须在次年(1590年)二月到三月间率军赶到指定的集合地点,违背者军法处置。

    因为德川家和北条家是姻亲,为了避这个嫌,家康主动将自己的三男长丸送到了秀吉处。对此秀吉大喜,之后亲自在聚乐第给他主持了元服仪式,并且将自己名字中的“秀”字给了长丸做名字,取名为德川秀忠。

    这也就是后来江户幕府的二代将军。

    事实上,对于秀吉的行动,北条家早就有所耳闻,也早就开始作起了准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造山中城(静冈县三岛市)。北条家首脑氏政氏直父子打算将箱根作为防御线。根据情报选择要害场所防御,可以在战术上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从天正十五年(1587年)开始,箱根的两条道路,即箱根路和足柄路,就已各自建城。为控制箱根路而建的是山中城,为控制足柄路而建的是足柄城。山中城位于箱根山顶偏西,足柄城正是以足柄山顶为其城郭。后北条氏准备以足柄城-山中城-菲山城一线来防御秀吉进攻。

    氏政和氏直都预测秀吉如果攻过来就会是十五万甚至是二十万的大军。因此后北条氏方也必须聚集相当的兵力。与此相对应的就是“百姓大量动员体制”,也就是说后北条氏对于农民也下了征兵令。

    于是,在当年的日本关东,出现了非常壮观的一幕:从十五岁到七十岁的所有男子,都被应征起来,腰挂利刃,手提长枪,晃荡晃荡地俨然一副保家卫国状。就这样,北条家终于凑起了一支将近六万人的队伍。

    小田原评定

    天正十八年(1590年)三月一日,秀吉正式出阵,在黄濑川(静冈县内)和诸大名的部队会师。做过最后的动员之后,总共超过二十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北条家的领地开去。

    而德川家康,则已经先带了三万人的队伍侵入了北条领,并且已经在伊豆和北条家发生了交战。

    对于秀吉来说,北条家防线最重要的就是山中城。作为控制东海道的要塞,如果不将其攻下,那么就无法展开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于是,秀吉在三月二十九日,任命其外甥秀次为总大将进行攻击。秀次亲自率领一万九千五百人的军队,再加上中村一氏、山内一丰、田中吉政、堀尾吉晴、一柳直末等成员,总数超过了七万。而德川家康则率部负责攻打足柄城,剩下防守人数最少的菲山城,则交给了织田信雄。

    秀吉的目标是:至少攻破这三座城中的两城,这样一来就算是打破了对方的防线。

    面对汹涌而来的大军,山中城主将北条氏胜估计是吓怕了,居然二话没有,丢下城里的几千人便逃之夭夭。

    二十九日下午,秀次发起了进攻。

    两个小时后,城落。

    次日,德川家家臣井伊直政也顺利攻落了足柄城,并迅速将部队开到了小田原城下。

    而我们可爱的织田信雄同学,则被菲山城牢牢给黏住了,既打不下来,又不能放弃,只得将城池团团围住。这一围,就围了三个月。

    好在只要攻下两城便算达成了目标,所以秀吉也懒得去鸟信雄,就让他这么带人围着吧。

    有着天下第一巨城之称的小田原城,终于就在眼前了。

    就在这兵临城下的节骨眼上,北条氏直想起了一件事——开会。

    他召集了家中所有的重臣以及小田原当地的居民代表,开始商讨如何应对这二十多万的敌军。

    结果会议上分出了两派:守城派和野战派。

    守城派主张坚守小田原,因为这座城池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当年战国两大超级巨星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都率兵前来攻打过,可就愣是没打下来,如此人造天险,不靠着更待何时?

    野战派提议主动出击,因为秀吉本身就是攻城的高手。跟攻城高手玩守城,无异于自寻死路,还不如出去像样地打一场野战,像德川家的小牧长久手一样,拒敌于国门之外。

    接着,就开始了热烈的争论,因为与会代表中不乏当地的农民,所以一时间辩驳骂娘等声不绝于耳。守城派觉得野战派太异想天开,连七十岁老头都颤颤巍巍地提枪上阵了,还小牧长久手?做梦吧!野战派则觉得守城派太缩,这样困在城里没个动静,总有一天要出人命。

    会议吵吵闹闹了好几天,都没出了个结果。

    最后,等秀吉的大军将整个小田原城给团团围了起来时,守城派终于取得了这场辩论的胜利,因为已经没法儿野战了。

    顺便一说,在今天,“小田原评定”这个词在日语中,就是无济于事的马拉松会议的代名词。

    其乐融融的前线

    当然,对于北条家来讲,就算被团团围住了,那也没什么好担惊受怕的。

    毕竟当年上杉和武田都没能攻下来,你秀吉就算是传说中的攻城高手,又能如何?

    更何况,城里的粮食和水源都很充足,围上个一年半载的也不在话下,谁怕谁啊?

    最让大家有恃无恐的,还是小田原城本身的硬件设施。

    小田原城建于应永二十四年(1417年),城郭总长达到九千米,总共有十三道栋门,八个大橹,小型的箭楼更是密密麻麻多不胜数。城门多用铜铸成,异常牢固。高度超过三米的土墙,将城和町包围得严严实实,在外郭上有通往城外的九个出口,要想进出城只能通过这九个口,而且每个口都由一族、重臣把守,防守十分严密。天守阁总共有三重四阶,高达三十几米。

    面对这样一座近似铁疙瘩的要塞,秀吉自然不会发动迅速强攻。他下令各部,做好长期围困作战的准备。接着,他又抽调出了一部分的军队,开始对小田原城周边的小城池展开攻略,打算将其完全孤立起来。

    从四月上旬开始,秀吉引大军将整个小田原城分别从水陆两路像围铁桶一样地围了起来,作为一个攻城高手,他最擅长的就是围而不打,等你自垮。

    反正丰臣家有的是钱,大爷就跟你耗上了。

    而小田原城里的将士们,似乎也看出了对手的意图,知道他们无意强攻,只能围困,也干脆将计就计,大家伙一起耗上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两军之间已经丝毫看不到任何战争画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和谐美满其乐融融的景象。

    先是在丰臣家的阵地上,秀吉举行了大型的茶会,人人手捧热茶,观赏春夏风情,大家感到手热心更热。之后,又听了泡茶大师千利休的茶道讲座,对祖国的茶文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能与民同乐了。

    秀吉写了一封信给远在大阪的正室宁宁(北政所),说自己在阵地太寂寞了,所以想找茶茶来陪陪自己。在信中,秀吉还对天发誓地表示,茶茶是自己第二爱的女人,这第一爱,永远是为大老婆留着的。

    宁宁是秀吉的结发妻,自秀吉还是一个打杂的时候便嫁给了他,几十年来夫妻共同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对于秀吉沾花惹草的坏习惯,她早已淡然了。因此她没说什么,便让人把阿茶送到了关东的阵地上。

    茶茶,是浅井长政和织田市所生的长女,自当年吆喝着让信长给倒水后,一别也有个十七八年没怎么好好出场了。在这段时间里,她已经出落成了一个丝毫不亚于自己母亲的大美女,并且成为了秀吉的侧室。

    话说回来秀吉追女人的手段真够彪悍的,追不到娘就追女儿。

    而在北条家的小田原城前城内,更是出现了一幕幕罪恶的画面。

    在城里,士兵们自发开起了赌场,老老少少们天天在一起聚众赌博,在一些边门口,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还出现了花枝招展的妓女,公然进城陪伴守城将领逍遥作乐。

    这哪是打仗啊。

    但是秀吉告诉我们:这就是打仗,真真切切的打仗。

    至于真切在哪儿,之后再详细说吧。

    笑将石田三成

    且说德川家康同志,这日子就过得不那么舒坦了,他得跟其他的一些大名比如前田利家、上杉景胜之类的,去攻打小田原周边的城池据点。

    四月下旬,在前田、上杉联军的围攻下,上野要塞松井田城守将大道寺政繁投降。接着,在他的带领下,两人又率部横扫了上野一国。

    接着,上杉、前田两军又跟德川军在武藏国会师,将矛头指向了武藏国。

    实际上,这时候北条家基本上已经将绝大多数的精壮兵力调往了小田原城内参与防守,其他的所有据点几乎都处在一种缺人少粮的状态中,所以,一个月不到,偌大的武藏国就被打得只剩下一座城了。

    这座剩下的城叫做忍城,位于今天的日本琦玉县。当时负责对这座城攻略的主将,是石田三成。

    三成的内政建设、经济预算等手腕,的确是没得说的,但他的军事能力,那真是没法说。

    忍城的总大将成田氏长,已经率精锐先行一步去了小田原城,此刻的城内,只剩下老弱病残两千人不到,其中绝大对数都是临时征来的农民。

    按理说,带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奔杀过来的石田三成,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强攻。

    事实上,他的部将们也是这么提议的。

    可是三成却说:不行,强攻会牺牲很多人,作为关白大人的资深粉丝,我要用关白大人的方式来攻城。

    手下忙问啥是关白的方式。

    三成神秘地一笑,道:“水攻。”

    接下来,可算是苦了那些士兵们了,大家放下刀枪,拿起锄锹,又是挖又是堆,筑起了总长达到二十八公里的围堤,接着,又从荒川和利根川引来了大水,愣是将忍城给泡了起来。

    按照三成的设想,最好的结局是:水这么一泡,恰逢又是梅雨季节,双管齐下,这城基本上算是玩完了。差一点的:雨不下,那也没关系,反正咱有的是时间,慢慢地灌水也能浇死你丫的。

    这些个想法,确实是没错的,而且也作了两手准备,可谓是比较周到。可坏就坏在,老天不开眼,出现了第三种情况——雨不是没下,而是下得太多太猛了。

    结果就是:辛辛苦苦筑起来的堤坝因此决口,三成方的士兵被淹死、冲走了不少,还让忍城里的困守士兵们看上了一场大淹活人的戏,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在此之后,虽然暴雨现象有所减少了,决堤事件也没再怎么发生,然而三成很快就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城,被泡起来了没错,但下一步该咋办呢?

    他用手指沾了点口水,在脑袋上画了几个圈后,一拍大腿,想起来了:按照关白的做法,接下来只要干等着对方投降就行了。

    可一连好几天,城里别说投降,连个交涉的意思都没有,而且守军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每天吃过晚饭,大家纷纷爬上城头,在水边看着月亮,有时候还开个连歌会、赛诗会啥的,用日本话说起来就是大大地风流。

    本来是要泡死别人的,不想不但没成功还给人免费造了亲水型公寓,气急败坏的三成下令立即准备强攻,可任凭他怎么喊,也没有一个部将出动。

    这是当然的,忍城被这么一大水塘子围着,别人出不来,咱也进不去啊。

    算了,只能傻围着了,顺便祈祷祈祷,请求神啊佛啊上帝天照的,保佑一下,让城里的粮食消耗得快一点,好让他们尽快投降。

    最终的结局是:一直到北条家被灭,这忍城都没攻下来。而这仗,也成了石田三成的一个大笑柄。

    迟到很不好

    正在包围小田原城的丰臣秀吉,似乎并没有当场知道这档子丢人的事儿,他继续带着小老婆天天观赏关东风景,顺便开开茶会。

    就这样一直过到了六月初,属下突然来报说:伊达政宗来了。

    秀吉一听就跳了起来,大声嚷嚷着叫政宗赶紧来见他。

    话说这位政宗同学,已经迟到三个多月了。

    本来嘛,在去年(1589年)召开的攻打北条动员大会上,秀吉点了他的名,让他跟随上杉、前田、真田等几家一起,由北向南逼攻北条领,而政宗也一口答应了下来,说是保证完成任务,结果却放了秀吉的鸽子。

    其实那倒也不是他故意使坏,主要是家里出了点事儿。具体说来,是政宗他娘,打算毒死政宗,然后让小儿子小次郎做伊达家的当主。结果政宗命大,上吐下泻喝了点药之后就立刻活蹦乱跳吃嘛嘛香了,随后亲手剐了自己的弟弟,流放了自己的母亲,肃清了几个家臣。

    这么一折腾,就把出兵的事情给耽搁了。

    知道大事不妙的政宗虽然立刻就起兵南下,但此时也已经是四月上旬,秀吉都已经在围困小田原城了。之后,到达关东后,人家都开始打仗了,谁也不让他的军队过,无奈之下政宗只能绕道而行,绕来绕去,等到达的时候,都已经六月了。

    秀吉很火大,真的很火大。他下令召集了所有的参战大名,然后让政宗来见他,并还表示,在见面过程中,只要稍有让自己不满的地方,就当场将其剁了丢出去喂狗。

    会见的当天,宽阔的营帐内,几十个大名排排坐着,秀吉居于上首,等待着政宗的觐见。

    当政宗缓缓走进来时,大家惊呆了。

    只见他穿着一身全白的羽织,头发也剃掉了一些,神情严肃地来到了秀吉跟前,跪下行礼。

    关于政宗的这套行头,在日语中有专门的一个名字,叫做“白装束”,是武士切腹前穿的死亡礼服。换言之,他是抱着一种必死的心态,来到了关东。

    不过秀吉却根本不吃这一套,他抬起手杖,指着政宗道:“小子欸,知道现在几月了吗?你以为穿成这德行我就能放过你了?”

    帐内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陪同在一边的茶名人千利休则打起了圆场,表示伊达殿下难得来一次,干脆学点茶道买几个茶碗当礼物带回去吧。

    言下之意就是:别杀政宗了。

    秀吉自然明白,他笑了笑:“师父(千利休算是秀吉的茶道老师)真爱开玩笑,这小子还有学茶道的必要吗?”

    政宗则把头压得更低了。

    看到这幅情景,秀吉哈哈大笑起来,坐回了小马扎上,然后一扬手杖:“过来,靠近一点。”

    政宗赶紧向前爬行了数米。

    “再靠近点,来,到这里来。”

    秀吉用手杖敲着地面,示意道。

    政宗赶紧再爬了几步。

    “你今年几岁了?”

    “二十四岁。”

    “哦,我已经五十五啦。”

    “……”

    秀吉站起身子,突然“啪”的一声将手杖敲在了政宗的脖子上:

    “好悬哪,要是你再晚来那么一小会儿,这里可就危险啦。”

    一滴汗,顺着政宗的脸颊流了下来。

    奥州王伊达政宗,从此臣服于丰臣政权。

    而秀吉则继续围城,北条家继续被围着并舒坦着。就这样一直到了六月底。

    北条家覆灭

    某一天早晨,刚刚起来的北条家士兵向城外望去的时候,都愣住了。

    在城对面不远处的石垣山上,仅在一夜之间,突然凭空造起了一座巨大的城池。大家生怕是幻觉,赶紧用力揉了揉眼睛,瞪大了仔细再看,没错,是真的。

    面对这座东西三十六米南北十六米的大城堡,北条众人顿时感到了无限的恐怖和绝望。

    难道,秀吉这家伙真的有偷天换日的本领吗?如果真是那样,自己还有什么胜算呢?

    事实上,这座城确实是真的,但并非一夜之间造起来的。

    在我的学生时代,每当考试时,总会碰上好几个这样的讨厌家伙,他们口里念念有词:哎呀,这下完蛋了,根本就没复习过,怎么考呀。

    可即便是最傻的人都知道,这几个家伙肯定连续好几个星期通宵达旦地彻夜看书了,考下来的成绩通常都不会差。

    秀吉就是这样的讨厌鬼。

    石垣山上的那座城,真正的开始施工时间是四月份,只不过那座山上因为环保工作做得好,树木很多且枝繁叶茂,一时间也看不出是在施工。而之前石垣山大本营的一派歌舞升平,正是用来掩盖偷偷施工的障眼法——告诉大家,我没复习。结果北条家还真信了,也跟着一起载歌载舞起来。等到了竣工的那天,秀吉让人在半夜将山上的树一下子全部砍光,于是城堡就如同一夜之间造成的一般,展示在了众人的眼前,这座城也起到了桥头堡和心理恐吓双层作用,可谓是一石二鸟。

    不明就里的北条家为此受到了强大的心理打击,一时间士气一落千丈。

    接着,更加缺德的招数也被想了出来。

    秀吉派人在晚上,将之前作战中砍下来的北条士兵的人头,趁着深夜给抛入城中,结果又引起了一片恐慌。

    眼看着闹得差不多了,秀吉决定开始上正餐。

    他派黑田孝高前去小田原城内出使,向北条氏政和氏直父子俩摊牌,告诉他们趁早认清形势,开城投降,这样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不然一个星期之内,秀吉就会发动强攻。

    不仅如此,他还挨个找遍了北条家上下,但凡有点地位的家老宿老都一起喝了茶谈了心,传达了秀吉的指示精神,折腾了一整天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官兵卫前脚刚一走,北条家就闹腾了起来。在当主北条氏直的主持下,大家展开了“找内奸,抓特务”有奖竞猜活动,经群众举报,顺利地抓出了大特务两名,分别是家老松田宪秀和笠原政尧。这两人的家族都是从北条早云时代开始代代侍奉北条家的重中之重臣,但北条氏直表示,大敌当前,不容背叛,当场下令将笠原推出斩首,松田投入大牢。

    这两人的遭遇表明,北条家已经从内部开始了土崩瓦解。

    又过了几天,总算明白再也没有任何希望的北条氏直终于下令:开城投降。

    当年七月五日,紧紧关闭了三个月之久的小田原城正门,终于打开了。北条氏直亲自出城,首先找到了自己的丈人德川家康,表示愿意投降。

    家康不敢怠慢,赶紧让之前从信雄家投靠过来的新家臣泷川雄利带着氏直找到了秀吉。

    当着秀吉的面,氏直表示:这场战争,作为北条家的大名,自己应该负全部责任,所以愿意用一人的切腹来换取城内所有人的性命。

    被其诚意所打动的丰臣秀吉也当场承诺:发动战争的是关东北条家上层,广大的关东人民是无罪的,所以对于责任人的处理,自己将采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祸首严惩,胁从不问”的方式。

    很快,处分安排就下来了:北条氏直被流放至高野山,出家反省;其父北条氏政因死活不愿投降,并强烈要求自尽,经组织上研究决定,满足其愿望;几个临阵投降或私通的,比如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等,也被处以了极刑;而点燃这场战争导火线的猪俣邦宪,则受到了特别待遇——被拖出去给砍了。

    战国三枭雄之一的北条早云所建立的关东王国北条家,在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的风雨荣耀后,终于覆灭了。

    自应仁元年(1467年)开始的战国乱世,也就此落下了帷幕。日本国内的内乱内战也随之结束,整个列岛内,总算是又恢复了平静,尽管只是暂时的。

    时代的车轮依然在旋转着,一段历史的终结,只是掀开新的一页之前短暂的前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