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格教育-在学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儿童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学校这个新环境是对儿童准备性的一种测试。准备良好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这一测试,反之,若先前准备不够充足,当他进到这个新环境时就会暴露各种欠缺和不足。

    现在我们的学校一般都没有在孩子入园、上小学时给他们做有关心理准备的记录,否则,这种记录将非常有助于解释这些孩子成年以后的行为。可以说,这种对新环境的测试比一般的学习成绩的测试更能说明情况。

    那么,孩子入学后,学校会有哪些要求呢?一般来说,他需要学会与教师合作,与同学合作,还要对各科目的学习产生兴趣。我们也需要通过观察这个孩子对学校这一新环境的反应,来判断他的合作能力和学科兴趣,以及他对别人说话甚至所有一切的关注点。想要确定这些,我们需要对儿童的举止、表情和倾听别人说话的方式,以及是否能以友好的方式和老师相处等加以研究。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些细节是怎样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有一位男性去咨询心理学家,因为他在职业发展上遇到了很多问题。心理学家在了解他的童年时光的过程中发现,这位男士曾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但他出生没多久父母就过世了,他是在姐妹群中长大的。于是,在他准备上学的时候,他为自己到底去男子学校还是女子学校而困扰不已,在他的姐妹的劝说下,他选择去女子学校读书。但是,不久他就被学校辞退了。就是这段经历对他的心理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学生对教师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学业。教师教学艺术的一部分,包括发现学生是否能专注于学业,并引发和保持学生对学业的专注。在学校里,有许多学生都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业。这些学生一般都被家人宠坏,到学校时无法适应新环境,被那么多陌生的面孔弄得无所适从。若教师比较严厉,这些孩子就会出现类似于记忆力缺失的情况。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力缺失。被老师指责为记忆力缺失的孩子,在其他方面却能过目不忘。他们在给予他们过度宠爱的家庭中时,却能够精神完全专注。这说明,他们的精力全部集中在渴求宠爱上,而非集中在学校的学业上。

    通常情况下,单纯批评或责备那些成绩不佳和考试不及格,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的孩子,是没有用的。不仅如此,还会导致他们怀疑自己根本就不适合上学,对上学变得悲观、消极。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孩子如果获得老师宠爱,一般都会进步神速,很快发展成为好学生。因为他们会从这种宠爱中看出学习的好处,因而会更加努力学习。但事实是,我们谁都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永远受到宠爱。当一个孩子习惯了别人把他所面临的每件事都安排得轻松容易之后,一旦他转学或更换了教师,或在某一学科(算术对于被溺爱的孩子来说永远是一门困难而危险的学科)上进步缓慢,他们就很可能不愿继续努力学习这一科目。也可以这么说,因为没有被引导训练如何去克服困难,有意识地努力尝试,一旦面对挫折,就变得缺乏耐心和毅力。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良好的入学准备的问题。在那些入学准备不足的孩子身上,我们总能看到来自他母亲的影响。对于起着最早唤醒孩子兴趣,并引导孩子把兴趣转入积极发展轨道的重要影响的母亲来说,她有没有尽到这份责任,通过孩子入学以后的表现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当然,除了母亲外,父亲以及其他孩子的竞争等这些复杂的家庭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我们会在其他章节专门分析。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我们安排在下一章进行阐述。

    简单来说,由于孩子的入学准备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例如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不够合理的。而学校的成绩报告能反映的不仅仅是他所获得的分数,还包括他的智力、兴趣和专注能力等等,因而可以当作儿童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因为学校的学科考试和智力测试等科学测试在实质上差别不大,只是在测试结构和形式方面有些不同。而不管什么样的测试,都应该将重点放在揭示儿童的心理上,而不是单纯记录下一堆数字。

    最近几年流行各种各样的智力测试。老师们也很喜欢利用这些智力测试来发现一些普通测试难以发现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所谓的智力测试还曾被当作儿童的救星。比如,有一个小孩子平时考试成绩较差,老师想让他降级,但如果通过智力测试,孩子得分较高,那么就意味着孩子本身的智商很高,那么,这个孩子就不用面临降级的命运,甚至可能被允许跳级。这样的测试结果也让孩子一下子觉得扬眉吐气,行为也因此改变。

    这里,我们并没有贬低智力测试和智商功能的意思,只是觉得,在进行智商测试时,被测试的孩子及其父母都不应该知道测试结果,因为他们并不能理解这种测试的真正价值。他们会把这种测试结果当成对孩子的一种最终的和完整的评判,甚至以此决定孩子的最终命运,导致这个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受到限制和影响。实际上,一直以来,这种把测试结果绝对化的做法都备受质疑。很明显,那些在智力测试中得高分的孩子未来并不一定能获得成功,而那些长大以后获得不凡成就的孩子在智力测试中却往往得分较低。

    个体心理学家认为,那些智力测试上得分较低的孩子,通过正确的方法可以获得提升。比如让孩子反复对比、练习某一类的智力测试题,找到其中的窍门,慢慢积累经验,取得进步,在以后的测试中,就可以取得更高的分数。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观察学校的日常教学如何对学生产生影响,沉重的课业负担是否成为孩子的负担。提出这一疑问并不是要贬低学校课程的设置,或是要减少一些科目。而是,这些学科需要连贯、统一,使孩子能够理解它们的目的和实际价值,而不把它们当成纯粹抽象的理论。目前,关于是应该注重教育孩子学习知识,还是更注重发展他们的人格,还存在着许多争议。个体心理学认为,两者可以兼顾。

    也就是说,学习科目的教学应该富有趣味,并与实际生活相连。比如,数学(算术和几何)的教学可以和建筑的风格和结构、居民生活习性等联系起来。有些科目在教学时甚至可以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这在一些教学创新意识比较进步的学校和专家那里已经得到实践。他们先是和孩子们一起散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对哪些学科更感兴趣,然后力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就是,把几种学习科目结合起来教学,例如,把生物的教学和某一种生物的历史,分布的国家的气候、地理特点等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容易吸引那些对这一学科不太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力,时间长了,还能使学生从中学到融会贯通的处事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教育者也不能忽视的另外重要的一点是,每一位学生都会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竞争之中。之所以强调它的重要,是因为,理想的班级应该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位学生都可能感觉到自己是这个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把整体的竞争和个人的野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就容易出现这样的局面:有的学生不乐意看到别人在班级中稳居前列,他们要么拼尽全力去追赶,要么就陷入失望,并带着这种情绪看待事物。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建议和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说,此时,教师一句得当的话就能引导醉心竞争的学生走向健康的合作竞争的道路。

    关于如何才能加强孩子们的合作能力,适当的班级自治计划是很有益的手段之一。在开始制定这一班级自制计划之前,我们没有必要等学生完全准备好。而是可以先让孩子自己观察班级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教师不能没有任何应对地把这种自治权完全交给学生,否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旦有同学出了错,他们会更严厉地惩罚他们来为自己谋取好处和优越感。

    那么,我们如何来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在学校所取得的进步呢?我想,我们应兼顾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因为孩子在这方面有着极佳的判断能力。一个班级中,哪个同学拼写最好,谁绘画最好,谁最擅长哪种运动。在这一点上,他们通常能够很好地相互评分。虽然有时不一定十分公正,但是,他们竟也能意识到,并能尽力做到公正。最应引起注意的是,在评价方面有的学生会妄自菲薄,心里想着“自己永远赶不上别人”。老师必须及早向这类学生指出这种心理的错误之处,否则,一旦这个观念在孩子心里扎根,很可能终生都难以改变。之所以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是因为一个拥有这样自我评价观的孩子很难取得大的进步,遇到挑战也只会原地徘徊。我们看,绝大多数孩子的在校成绩总是变化不大:要么一直名列前茅,要么一直殿后,要么长期处于中游。这种状况与其说代表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如说反映了孩子们心理上的一种惰性。这是一种自我设限,经过几次挫折后便灰心丧气不再尝试了。当然,肯定有孩子的成绩会不时出现一些浮动。这一不可忽略的事实证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不是注定不变的。所以,老师应该教育孩子们认识这一点,并教会他们在实际学习中运用这一道理。

    另外,老师和学生中有时还存在迷信观念,即相信能力是遗传的。他们经常会把特殊的遗传作为智力正常的孩子能取得成绩的原因,这也是儿童教育中最需要破除的谬误。这一点是由个体心理学率先指出的,当时的人们并不是很认同,认为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病理学家开始相信我们的看法。的确,很多父母、老师、学生太容易把能力遗传作为替罪羊了。这样,每当困难出现,需要人们努力解决时,遗传就成了推卸责任的挡箭牌。但对于我们来说,有些责任却无可逃避,那些旨在推脱责任的任何观点我们都应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话说回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个相信教育价值,相信教育可以训练人的性格的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毫无逻辑地认同能力遗传的观点。我们这里说的遗传与身体上的遗传无关,因为我们都知道,身体上某器官的缺陷,甚至器官的能力差异都是可以遗传的。那是什么在连接器官的功能和人的精神能力呢?个体心理学坚持认为,人的精神也在体验和经历着器官所拥有的能力水平,并且应与器官所具有的能力水平相符。不过,有时精神对器官的能力顾及太多,身体器官的缺陷对精神刺激太大,等到身体器官上的缺陷或疼痛消除之后,精神上的恐惧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人类总是喜欢追根溯源,想要探寻事情发展的根本所在。但是,把这一思维习惯(即相信能力遗传)用在个人评价上却变成了误导。因为这一思维习惯首先就忽略了祖先的众多性这一事实,在我们家族世系中,每一代都有父母两人。这样,假如我们上溯到第5代,就意味着这个人有64位先祖,在这64位先祖中,肯定至少有一位,如果这个人取得了成就可以说是他的遗传基因优秀。如果上溯10代,祖先的人数都会多达4096位,这么多人中,我们也必然可以找出至少一位曾经出类拔萃的人,从而可以将后代的优秀归因于他。当然,我们也不能抹杀了这一事实,那就是智慧出众的祖先对整个家族风格的影响确实有可能对后代产生一种类似于遗传的影响。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那些有着良好世家风范的家族更容易造就人才。很显然,这并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因为家族代代流传的精神气息。现实一点,我们回顾过去欧洲的情况就可以明白这一道理,那时流行的家族式管理使孩子往往只有继承父业这一条道路可以选。如果我们忽略社会制度本身的作用,那么,一时脑子中留下的都是有关遗传作用的统计数字,还错把这些当作智力遗传的证据。

    除了能力遗传的错误观念,家长对待孩子成绩不佳时粗暴的惩罚也是阻碍儿童健康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当孩子的成绩不好时,在学校他会发现并苦恼于自己并不太受老师的喜欢,而回到家里又会遭受家人的责备、批评甚至是责打。

    老师应该清楚成绩不佳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但有些老师以为,让孩子怀着把不合格的成绩单拿给父母看,并由此发生的一切畏惧,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努力。但是,教师不应忽视有些家庭教育非常严格甚至严厉的特殊情况。有着这一家教的孩子,拿到不好的成绩单时,常常会犹豫着不敢拿回去给父母看,更有内心软弱的孩子因为畏惧父母的责备选择自杀。

    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会说是学习的制度要求如此。自然,教师不需要为学校的制度负责,但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同情和理解来缓和一下学校制度中不够人性和苛刻的地方。比如,对那些有着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老师应该宽和一点,多鼓励、开导他们,而不是把他们赶上绝路。特别是那些成绩一向不好的孩子,已经被别人贴上了差生的标签,甚至自己也默认了,他们的心情肯定是沉重和压抑的。所以,设身处地想一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人之常情的事。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总是受到批评,成绩不好,也丧失了追求进步的信心,那么,他自然不会喜欢学校,然后会想办法离开学校。因此,当我们遇到成绩差的孩子有逃学、旷课的行为时,完全不用感到惊奇。

    当然,这种情况肯定是个别的,我们不必惊慌失措,但还是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糟糕的现象,尤其是发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时。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想尽办法使自己免受责罚,涂改成绩单,逃学旷课等。他们还会和同类学生混在一起,甚至形成帮派,并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对此,如果我们认可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即相信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那么,这一切都还可以避免或挽救。个体心理学认为,对这样的孩子,不管情况糟到何种程度,也总可以找到方法来帮助他们。当然,关键是需要我们付出精力和爱心去寻找。

    学生留级的坏处每个人都能想到。教师一般都认为,几乎所有的留级生都会给学校和家庭带来问题,极少有例外。而且,绝大多数的留级生都会不止一次地重读。这些留级生的问题很早就被忽略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他们总是落后。

    关于在什么情况下才让孩子留级,其实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而也有很多教师成功地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出现,比如,他们会利用假期来辅导孩子,发现他们生活中的错误并加以矫正,从而帮助这些孩子能顺利地升级。所以,如果任何一所学校有提供这种特殊的辅导老师,都值得其他学校效仿学习。现在有很多上门给孩子做家教的老师,但却没有这样的辅导老师。

    不过,在德国,很少有需要给孩子家教的情况。公立学校的任课教师常常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他们能懂得如何正确观察。也有人会说,因为班级里人数太多,任课教师很难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但是,如果我们从孩子一入学就开始观察他们,就会很快熟悉他们的生活风格,以避免一些后来观察到的困难。因为了解孩子要比不了解更容易教育,所以即使班级很大,也要做到。班级人数过多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应该尽量避免。不过,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从心理学来说,每年更换教师,或像有些学校每隔6个月就更换教师的情况并不是什么好事。最好的是教师跟班走,随学生一起进入新的年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能教同样的学生2年、3年或4年,益处是非常多的。因为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机会密切、深入地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孩子,不单是学习,也能知道每个孩子生活风格上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指导、矫正。

    说了留级,我们再来看看跳级的问题。留级肯定是不好的,而跳级是否有好处,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这些跳级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自己由跳级而带来的过高期望。所以,通常只有那些在班级年龄相对较大,各门成绩又特别出色的孩子,才可以考虑让他们跳级。还有那些曾经留级后来经过努力又赶了上来且成绩出色的孩子,也可以考虑让他们跳级。要注意的是,学校不能把跳级作为一种奖赏,从而鼓励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跳级。如果让这些成绩出色的孩子把一些学习之外的时间投入绘画、音乐等课外学习上,相对于跳级,将对他们更有好处。这样的处理对整个班级和其他学生都有益处。所以,单纯因为成绩好而把班级中的好学生抽走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要着力促进那些聪明的学生的发展。对此,我们并不十分认同。相反,我们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应该用来赋予班级进步更大的动力,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

    探讨一下所谓快班和慢班学生的发展情况,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快班中一些学生的智力实际上是存在问题的,而慢班的学生也并非像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智力低下,更多的只是出身贫寒。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容易被冠以呆笨的名号,是因为他们对学校环境缺乏准备性。这一点很容易理解。贫困孩子的父母常常因为忙于操劳,没有时间关注孩子,或这些父母本身所有的教育水平不足以给孩子提供入学前的指导。但是,这些对学校缺乏准备的学生不应该就此被编入慢班。要知道,对孩子来说,慢班代表的是不好的意义,他们也会因此受到同伴的取笑。

    要照顾因家境贫寒而对学校准备不足的孩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辅导老师的作用。除了辅导教师外,还应该设置儿童俱乐部,让孩子们在这里做家庭作业,玩游戏,阅读等,获得额外的辅导。这可以帮助他们锻炼勇气,获得自信,而不是单一在慢班体会灰心和丧气。如果再给这种俱乐部配以更多的游乐设施,还可以使这些孩子远离校外不良游乐场所的影响。

    另外一个一直在教育实践中被争论不休的问题是男女同校。有人说,原则上应该促进男女同校的发展,这样可以让男女学生更好地相互了解。不过,认为男女同校可以任其发展的观点是毫不可取的。因为男女同校会涉及一些特殊问题,必须加以考虑,否则就会导致弊大于利。例如,人们通常会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女孩子在16岁之前要比男孩子发育成长得更快一些。如果男孩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当他们看到同龄甚至比他们年龄小的女孩子各方面优于他们时,往往会心理失衡,要和女孩进行毫无意义的竞赛。对于这一事实,男女同校的学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都应在工作中考虑到。

    如果学校或老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其中的问题,那么,男女同校的教育方式就可以获得成功。不过,如果教师本身不喜欢男女同校,也把这种种问题看成是一种负担,那么,他们的教育和教学就必然失败。

    另外,如果男女同校的制度管理不够妥善,对孩子们又缺乏必要、正确的引导和管理,那么,就必然会出现性方面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在第十二章中详细讨论。这里仅仅指出,性教育问题是极为复杂的。而且,学校并不是性教育的合适场所,因为当教师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谈论性的时候,他不能知道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反应,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话题的深浅等。当然,如果学生私下询问则另当别论。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给予正确回答。

    在偏离主题来讨论了上述与教育管理有关的问题之后,我们要再回到本章的核心问题上来。即我们通过了解儿童的兴趣,发现他们所擅长的学科,从而找出教育他们的方法。成功能够引发更多的成功,这一点无论对教育还是人生的其他方面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并取得了成功,那么,就会增加他尝试学好其他科目的信心。而利用一个学生在一点上的成功去激励他获得更多成功本身就是教师的职责之一。仅靠学生自己很难实现这一目的,因为他可能不知道如何依靠自己来达到自我提升,就像一个人从无知变得有知时,面对困惑需要帮助一样。而教师能在这方面给予学生很大的帮助,而在他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能认识到老师的意图,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合作。

    上面关于找出孩子感兴趣科目的讨论,对孩子的感官也同样适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发现孩子最常使用的感觉器官,找出他们喜欢的感觉类型。比如,许多孩子在视觉上受到良好的训练,有些孩子是在听觉上,还有的孩子受到的运动训练比较好,等等。如果老师发现某一个孩子偏爱用眼睛,属于视觉类型,老师就应该把所教科目内容以便于眼睛观察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地理课,对视觉型孩子来说,显然通过地图等看的形式比听的效果好。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其他诸如此类的认识。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所谓的劳动学校,这样的学校奉行的是把科目教学和眼耳手的训练联系起来的正确教育原则。他们的成功也显示了发掘和利用孩子的感官兴趣的重要性。

    总之,理想的教师应该是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他能够铸造学生的心灵,甚至可以说,掌握着整个人类的未来。

    不过,要把理想变成现实仅靠建构理想的教育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推进。很久以前,本书的作者就从维也纳开始,走上了寻找这样的方法的道路,他寻找到的其中一种办法就是在学校里建立教育咨询诊所。

    开设这样的教育咨询诊所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现代心理学知识为教育服务。诊所会在特定的日子举办咨询活动:现场安排一位既懂得心理学也了解教师和父母生活的杰出心理学家与教师们一起参与。每位参与的教师都会提出一些问题儿童的案例,如懒惰,扰乱课堂纪律,小偷小摸,等等。根据这些具体案例,由心理学家介绍一些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然后开始讨论,其中包括问题出现的原因、时间,以及有哪些有效的做法。这些讨论是建立在对这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和整个心理发展状况基础之上的。讨论的最后要把各种信息综合起来,针对具体的问题儿童提出具体的矫正措施。

    有一个孩子和母亲一起参与了第二次的咨询活动。诊所在确定如何对这位母亲做工作的方法后,先找母亲商谈。于是,这个母亲听取了专家有关他的孩子遭遇挫折的原因的解释。接着,由母亲讲述了这个孩子的相关情况,再由心理学家和她讨论。一般来说,母亲看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案例感兴趣应该很高兴,并会积极合作。如果这位母亲本身不够友好,并富有敌意,那么,教师或心理学家可以通过谈论一些类似的案例以及其他母亲的情况,来化解她的抵触情绪。

    等到确定了帮助孩子的方法之后,就会让孩子走进咨询室,见到自己的教师和心理学家。这时,心理学家会和他谈话,但并不提他的错误,而是像在课堂上课一样,用一种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客观地分析他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他遭受挫折的观念和想法。这个过程主要是心理学家帮助孩子了解为什么他会受到挫折,而其他孩子受到老师宠爱,还有为什么他会对学习上的成功丧失信心等。

    在这种诊所式的教育方法持续了近15年的时间里,那些曾经受到训练的老师对自己的所得非常认可,对待工作的耐心和热情相比没有受过训练的老师都会更长。

    而孩子们在这种咨询活动中得到了更大的收益:那些曾经的问题儿童恢复了心理健康,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习的勇气和自信也恢复了。因为老师受到了训练,那些没有去过咨询诊所的学生也有了一些收获。那就是,当班级中有潜在问题儿童的时候,教师会召集孩子们进行讨论。在孩子们参与讨论的同时,老师会提供指导,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会分析问题的原因,比如个别学生表现出的学习上的懒惰,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好处是,这个懒惰的孩子并不知道他成为了被讨论的对象,因而不会有心理负担,并且会从众人的讨论中得到启发。

    以上就说明把心理学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是有很大可能的,二者只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指导心灵,就需要了解心灵的发展变化特点。只有了解了这些,人才能运用他的知识,指导这些心灵的主体走得更高、更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