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缓缓归:古诗词中的田园之风-挣脱羁绊只为田园(陶渊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田园居(其一)》

    《归田园居》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离职第二年写的一组诗歌,共有五首,此处选的是第一首。历代文人几乎都对这组诗歌颇为欣赏,给予了很高评价。清人方东树甚至将其与“六经”相媲美,“此五诗衣被后来,各大家无不受其孕育者,当与《三百篇》同为经,岂徒诗人云尔哉!”至于为何可以与六经媲美,方东树还提出另外一点意见,“古人言之有序,只是立诚耳。此等文理,皆与六经同。”六经是古代文人安身立命的重要经典著作,而诗歌往往被视为一种言志的文体,方东树将陶诗与六经相比,对陶诗极尽褒扬,还道出这组诗歌中的一些意义。

    陶渊明正是借着诗歌写作来抒写心中的寄托,要返归自然,挣脱俗世的羁绊。

    诗人自从年少时节便天性爱自然,不喜欢被世俗规矩所拘束,往往追求自由。唯有在那丘山之间,如同野禽飞鸟一样来去自如,只为自己而活着,不为别人而生存,才是他本来的性格。但是造化弄人,人间的事情又何曾总是依照本性发生呢?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出于养家的需要,诗人不得不在29岁那一年出来当官,这一去就是13年,直到41岁才终于下定决心,抛弃这浑浊、肮脏、丑行遍布的俗世。虽然时间是13年,但却犹如30年过去一样,诗人感慨万分,分外怀恋故土旧园。鱼儿被养在池塘里,虽然食物不缺乏,但是却没有自由遨游的空间,总是怀念宽阔深广的大湖。被养在笼中的鸟儿自然有其惬意之处,但口腹之欲并不能消逝它对山林的渴望,只有在那里,它才能够尽情地展开翅膀,在蓝天之下、在微风之上、在绿叶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诗人毅然决定回归自然。他辞去官职,重新来到南荒野地,在这里开拓一片新的田地。别人或许会嘲讽他这是愚蠢的举动,但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守护自己的这一份朴质理想,在田园之中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久之后,曾经远离了自己的生活就开始回来了。他在这片荒地上开拓出十余亩宅地,建筑了八九间草屋,房前屋后栽种了榆树、柳树、桃树和梨树,随着节令,这些树木就争先恐后地开花挂果,红绿交相辉映。从家门口望过去,遥遥看到远处的村落,在傍晚则更有袅袅炊烟升上天空,慢慢飘散,显得颇为可爱。在这轻松惬意的田园生活中,总会听到鸡鸣狗吠,深巷之中、桑树之巅总是不经意地响起这些富有生活情趣、充满村居气息的亲切声音,让人感到一种纯净的感动和静谧的安宁。每日里,诗人就在这环境里洒扫庭院,将房前屋后整理得干干净净,落得个清闲自在。每当此时,回顾自己的生活,诗人自然欣然快意,感慨往昔今日,真犹如笼中鸟儿重新回到大自然当中,那些世俗的规矩再也不能束缚自己。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写得格外有层次感。明人黄文焕在《陶诗析义》中对此诗格外激赏,他认为这组诗写作“有次第”,“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琐屑详数,语俗而意愈雅,恰见去忙就闲间,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诗人在这种层次分明的叙述中,仿若工笔画一般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村居图,上下远近各有特色,而于详细书写田地房屋鸡鸣狗吠之外,并没有太多着墨却留下大量“空白”给读者想象,因此又构建了一种层次感,让诗歌显得有广度又有深度。当读者体会到这种纵深感的时候,就不单单能够发现诗人隐居村野的旷达之情,更能体会到历史深处的一种潇洒寄托。

    就诗歌艺术来说,陶渊明的语言向来为人称道。钟嵘《诗品》说,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并赞扬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日本学者近藤元粹评价这组诗歌时说,“直吐露真情来,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有无穷妙味,是陶诗之真面目也”。黄文焕又说,《归田园居》诗“纯以质语真语胜”。在这种清新淳朴的语言之中,陶渊明却并不只是写士人的隐逸生活,而是别有寄托,即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冷眼看待杂乱纷呈的时代,又以一种颇有历史感触的心境要超越这种无奈的存在。金代诗人元好问曾写诗感慨说:“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