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故事-陶朱公知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越国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就辞官乘舟飘然而去,然后隐姓埋名,自称陶朱公,依靠经商很快富甲一方。

    一天,陶朱公和夫人正在家中闲谈,忽然家人来报:“大事不好,二公子在楚国杀人被抓起来了。”

    杀人是要偿命的,夫人吓得直哭,但陶朱公却还是面带笑容。

    夫人问:“你为何不哭还笑?”

    陶朱公说:“他若该死,我笑,他是死,我哭,他也是死,哭又有什么用?”

    夫人气恼地问:“难道二子不是你儿子?”

    “当然是我儿子。”

    “那你还不快想办法救他?”

    “救就救吧,”陶朱公淡淡地说,“谁让他是我范蠡的儿子?谁让我还有几个破钱呢?”说着就让家人找来三公子,套上牛车,往车上搬运金子,准备前去营救。

    “你是想让小三去?”夫人疑惑地问。

    “不让他去,难道要我亲自去丢人现眼不成?”

    “老大办事稳重,何不让老大去?”

    陶朱公摇头说:“他去准会把事办砸了。”

    夫人流着泪说:“小三花钱如流水,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放鹰蹓鸟斗蛐蛐,什么正经事也干不了,他去我实在不放心……”

    陶朱公一摆手打断夫人道:“亏你说这些,还不都是让你给宠坏的。今天我意已决,不要再啰唆了。”

    夫人心中不快,不住地用帕子抹泪。

    再说大公子听说父亲要让三弟去救二弟,急匆匆赶到家质问父母。大公子说:“无论识字、办事、做生意还是勤俭持家,我哪一点不如老三?”

    陶朱公沉吟半晌,说:“你哪点都比他强,唯有办这件事你不如他。”

    大公子哪里服气,缠着父母,坚决要求去楚国营救弟弟。陶朱公把脸一沉,说道:“不必多说,就这么定了。”

    大公子感到很委屈,长叹道:“家有长子,哪有让幼子去营救兄弟的道理!这分明是说长子不肖呵,既然如此,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罢,拔出佩剑就要自刎。

    夫人连忙将他一把抱住,用乞求的目光盯着陶朱公说:“老爷,你就让他去吧?”

    可是陶朱公还是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这下,大公子犟驴脾气上来了,扬言若不让他去,决不苟活到明天。夫人也在一旁苦苦哀求道:“不要二子没救成,老大倒先死了!老爷,求求你就答应他吧!”

    陶朱公长叹一声,苦笑道:“若是救不回二子,你可别怨我。”

    大公子终于如愿以偿,前往楚国去救二弟。临行前陶朱公修书一封,叮嘱他到楚国后直接把钱和信交给楚王的宠臣庄生,一切听庄生安排,绝不能擅做主张,大公子点头应允了。

    大公子来到楚都后,当晚就将金子和信交给了庄生。庄生说:“快点回家去吧,二公子放出来后,你什么也不要打听。”

    谁知大公子办事一向细心,为求保险,就留在楚国,又买通了另一个楚国权贵,请他帮忙打探消息。

    话说庄生接信后,私下找到楚王说:“臣夜观星相,见我楚国将有一灾,大王要做一些善事,才可保佑平安。”

    楚王问:“大赦天下如何?”

    “太好了,大王英明。”

    果然,楚王很快就在朝堂上向大臣们表示,要进行全国大赦。

    那个楚国权贵得信,火速通知了范大公子。大公子一跺脚:怪不得庄生让我立即回家,什么也莫问呢,原来楚王原本就要大赦!若听他的话,我岂不白花了冤枉钱?

    天一擦黑,大公子便赶到庄家。庄生见了他,不由大惊:“你怎么还没走?”

    大公子没回答,只是反问道:“听说楚王要赦免天下,这是真的吗?我弟弟自然也是要赦免的吧?你看那金子……”

    庄生听明白了,顿时一脸不高兴,冷笑道:“金子我动也没动,快拿走吧,别脏了我的地方。”

    大公子自以为庄生理亏,得意地把金子带走了。事后,庄生越想越气,因为他原本看在与陶朱公的交情上,打算等陶二公子放出来后,就把金子还给他,让他带回家去。没想到陶大公子做事如此绝情,庄生一怒之下,连夜求见楚王,说:“陶朱公次子在我楚国杀人,仗着自家有钱,贿赂朝臣,干扰朝政,大王大赦也不能饶了他,否则世人会以为大王是看在陶朱公份上才大赦呢。”

    楚王听后大怒,骂道:“陶朱公算什么东西,竟敢乱我朝政。”立刻令人先斩了陶二公子,然后才大赦天下。

    大公子一场空欢喜,结果只等到了老二的尸首。他拉着棺材,哭哭啼啼地赶回了家,陶夫人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陶朱公摇头长叹说:“我早料到老大救不了小二,你偏不信,今日如何?”

    夫人无言以对,更是号啕大哭。

    陶朱公说:“小三愚拙,又不吝惜钱财,必能依计行事;老大自恃聪明,最终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或许是天意吧!夫人不必难过,杀人偿命,理当如此,我们不就比别人多几个钱吗?若是救出了老二,我反而于心不安啊!”

    大公子闻言,羞愧难当,拔剑又要自刎。

    陶朱公大怒,指着大儿子喝道:“混账东西,不让你去,你死活要去,如今你害死了二弟,难道还想再气死你母亲不成?”

    大公子闻听此言,扔了佩剑,抱头痛哭。

    格言启示:

    换位思考有多种表现方式,其中之一,就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去预见其心理和行动。范蠡可谓是“换位思考”的大师,他不但知道自己孩子的性格和为人差异,而且,就连他们的“缺点”也都成了他手中的棋子。尽管老二最后没有能被救出来,但是,他却以“血的教训”让世人懂得了许多道理。

    才智是人的精神武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造成什么样的人生。

    (周言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