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智慧书2: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人-人生并非如此,生命可以更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命是一趟负重的远行

    有些坎儿,迈不过去,不是因为坎儿太高太难迈,而在于你自己愿不愿意抬起脚。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短短的三十几个字,是这个叫“走饭”的女孩留给尘世的最后几句话,2012年3月18日,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定格。一场死亡的约会,在她的眼里,就如同去会一会一位老友,那么轻松,随意,似是去去就来的事情。然,芳魂已去,此生已无归程。多少热心的网友,将心痛与不解遥寄轻赴天堂的姑娘,愿天堂里没有抑郁之苦,愿她从此活得轻松快乐。这些坠满泪水与心痛的阴云,这些充满感情的祝福与祈祷,也不过一阵风的事情,风吹云散,大家的日子依然。远去的已然远去。那份痛,却怕是要永远留在她身后的白发人心里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份生命无法承受的重。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着多么强大的力量,让人感觉生不如死,视死如归?对于这种病,从专业的角度,我了解不多,所以不便对“走饭”的选择评头论足。但我却无法在众多的跟帖后面加上一句:走饭,一路走好,愿天堂里的你从此生活得轻松快乐。

    生命本就是一趟负重的远行,姑娘啊,你本就是临阵脱逃。对于一个临阵脱逃的将士,让我们如何为她祈祷?

    青春的18岁,我与走饭一样年轻,从一个遥远的大山里头走出来,走进京城一所美丽的校园。新生活,带给我的却全然不是欣喜,而是铺天盖地的灰色自卑。灰扑扑的衣着,清贫的物质生活,不再出色的成绩,除了读书,没有任何文艺特长,体育课上因为学不会一个简单的华尔兹动作总是提心吊胆,远离亲人家乡,身边找不到一个可以诉说心事的朋友,一所不入流的大学,前路迷茫,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一个人躲在天蓝色的小围帐里,体味那份钻心蚀骨的痛,任无声的泪水将枕头打湿。那时候,身外正是繁华热闹,没有人会注意到我。那时候,我只当自己如他们所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其实,想来,我也是陷入那方可怕的泥潭。我找不到活着的希望与意义。

    不负责任的青春冲动,也是有过的。为了一封远方的断交信,轻轻就将手上的英语四级考试证撕个粉碎。饿了几天的肚子,省出一张去向远方的火车票,去要一个理由。是怀着有去无回的决心去的——曾经拼了命一样拿到的大学通行证,在我眼里已是一张废纸。那个时候,不是没有人伸手来拉过我。同室姐妹,曾经一夜又一夜地坐在我的床前,哄我,劝我。系里的老师,曾经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一一点头答应着,回转身,眼泪又溢出来:谁能替我承担心上那份剧烈的疼,那份无言的委屈?

    寒风猎猎的滨海码头,今生难忘的一个场景:一身风尘饥肠辘辘的人,拉着简单的行李,站在波涛茫茫的海边无望地目送那天过海的最后一班轮渡远去。电话打过海那边,那边的人无情地回:没有轮渡,我也没办法过去接你。明天再说。曾经的暖与爱,已变成凌厉的冰刀。手握听筒,只听见心底那个越来越大的声音:死了吧,死了吧。

    可我终究还是收住了迈向海水的脚步,因为电话里的声音无异于炸雷:我已经给你妈妈打了电话,她现在已经从老家动身,今天夜里就到。

    那一次,他没骗我。夜半,我慌里慌张的母亲竟从几百里之外匆匆忙忙赶来了。

    异地他乡,身陷绝望之境的人,又冷又饿,在那方小小的候船室里见着远道而来的母亲。没有责怪,甚至没有只言片语,只一句:我可怜的孩子……一个不够强大却足够温暖的怀抱向我轻轻张开。积压在心中多少时日的苦与泪,顷刻间崩泄而出,伴随着那些泪与痛,后悔与后怕也一并痛快地涌出来。如果我选择了轻轻一纵身,那一刻,我那从几百里外连夜赶来的妈妈,又将拥抱谁?

    跟母亲回家,然后再乖乖地回学校,去将没念完的书认真念完。痛,依旧如影随形,心却在那一趟远行之后变得坚硬坚强了许多。很多泪,能忍的就忍回去。这就是生活。

    有一位朋友,也不幸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去看医生,吃过很多药,却收效甚微。她也曾日夜纠结在生死之间,后来某天,再见到她,却见整个人神清气爽,已换成另一个人。问她有何灵丹妙药,她嫣然一笑:爱。

    她的那份爱,起自她年幼的小女儿,源自她心底那条不曾干涸的母性之河。她曾经以为,抑郁症,只是她一个人的事,她吃不下,睡不着,她日日夜夜被那份黑暗与阴冷包围,都是她一个人的事。可后来的事实却大大地吓到了她,她年仅5岁的小女儿,一个活泼可爱的快乐小天使,不知从哪天起就变得安静,不再唱歌跳舞,不再缠着爸妈讲故事,再后来,小天使就变得爱哭,脾气暴躁无比。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医生的话瞬间将朋友打入冰窟,孩子竟然也有抑郁症的倾向。5岁的孩子,抑郁何来?妈妈的影响,毋庸置疑。

    “我自己知道这份苦楚,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来重复我的路。”就是从那天起,这位妈妈决定强行改变自己。配合医生,按时吃药,推掉手上的工作,带着孩子融身大自然,带孩子去孤儿院做义工……有些坎儿,迈不过去,不是因为坎儿太高太难迈,而在于你自己愿不愿意抬起脚。

    生命本就是这样一趟远行,你背上的旅行袋里,除了装着你自己的追求,梦想,你自己的喜怒哀乐之外,还有那千丝万缕与这个尘世扯不断的情缘。那是父母牵挂的目光,那是幼子浓浓的依恋,那是爱人默默的关怀,那是兄弟姐妹殷切的叮咛……青春的,易伤的,易冲动的,美丽的,脆弱的……多少人都曾经从这条路上走过,慢慢成长,左手牵老,右手携幼,再严重的郁郁寡欢、苦痛沉重也会让人坚持着走下去,不再轻言放弃。责任与爱使然。

    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自己告诉自己:好好生活,天天向上。你会发现,在这样的暗示之下,生活便真的变得不一样了,它像一株迎着太阳生长的向日葵,每天都在汲取着来自外界与自身的阳光与热量,每天都能呈现出一份明媚与灿烂。

    在那个渐行渐远的夏天,热几乎成了唯一的主题。上至官方的高温预警,下至民间的叫苦连天,人人都在喊着热。热,又带来了一系列的不适与烦恼:天热,天天空调屋里吹得头昏脑涨;天热,食欲几近全无吃饭形同吃药;天热,人心浮躁,做什么都没精神,日子天天一团糟……好多天不动烟火,天天去机关灶上凑合。打一盘子饭菜,一边吃一边抱怨:这么难吃的菜,饭也难以下咽。我不知道,同样的话我说了多少次了。对面那个人终于忍不住:你一直说自己讨厌那些随意抱怨、缺乏感恩之心的人,自己却也在做着同样的事了。想想他们大热天的把饭菜做好了,我们只管来吃,你不感激也就罢了,你还挑剔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曾有一位女邻居,有事无事喜欢到我家里去。人倒实在,逢到饭食空儿,不必挽留就留下来陪我们一起吃。多一个人吃饭,自然是更上心一些。我在厨房又煮又炒,忙活着把一桌子菜端到桌上。她却举箸难下的样子:这个,我不喜欢吃的,油太大了,那个,我也不习惯的,我不喜欢吃北方的面食……那些她“不喜欢”吃的东西,她最后一样没少地挨个吃过尝过,却把一肚子的闷气留给我。其实,我知道,她并不是真的不喜欢我做的那些饭菜。她只是在无形中已将挑剔与抱怨当成一种习惯。

    我不喜欢那样的生活态度,却还是在无形中慢慢陷入同样的怪圈。如果说我有一点还能做得比她好一些,就是,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那样走下来,我却总是在发现自己的方向偏离时及时修正回来。

    那天回家,我认认真真跟先生和孩子说,从今天起,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那样的好生活,从打理自己的居住环境和自己的心境开始。不再昏睡,打开电脑音箱,在音乐中,慢慢收拾屋子,卧室、客厅、厨房……两个小时不到,家里窗明几净。人已经微汗,坐在沙发上,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下去,心里无比踏实安静。

    某天上线,看到一位朋友的签名上如此写:夏日读书得清凉。我笑了。读书真是一剂避暑的良方。不再沉溺在那种晚睡晚起的恶性循环里。清晨五点钟,窗外的城市还在一片朦胧的晨光中静默着,我已经悄悄起床。或读,或写。清凉的空气挟裹着一股湿润清新自窗而入,整个人,整颗心都像在清冽的泉水里洗过一样。一天的开始,以忙碌与充实,以静谧与美好,那是一个快乐的开端。

    白天的气温还是那样,一路攀升,多日来居高不下。还是很少下厨,去机关灶,心境变了,胃口也跟着变。真的,坐在冷气十足的大厅里,吃一份自助餐,吃完将盘子一推,连洗洗涮涮这些事也省了。那时候,那些为我们服务的服务员还在忙得团团转。应该知足,也该好好地感谢他们。怀如此的心境来面对眼前的饭菜,细嚼慢咽,竟也嚼出美的滋味来。

    人需要时不时跟自己说说话的。是一位朋友告诉给我的,他说他常常与自己对话。其实,我也常常这样子来跟自己对话。苦极累极时,告诉自己说:你能行,坚持就是胜利。开心快乐时,告诉自己说:这样好的日子啊,好好享受哦。就连每次下楼开车外出,打开车门的那一刻,也会告诉自己和自己的车:我们要外出啦,祝我们一路顺风。

    也曾在一篇文章里读到关于作家贾平凹的一小段故事,说他曾有严重的肝病,后来却不医自好了。问及原因,他说:无他,我天天都会跟我的肝说说话。而他说的那些话,无非就是那些感恩感谢,有时也有一点道歉。他感谢他的肝与他和平共处,不痛不痒平平安安又陪他过一天,若是哪天他喝了酒,肝不舒服,他就向它道歉,保证下次一定会善待它。

    与自己说话,与车子说话,与自己的肝说话,说来说去,不过是以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告诉自己,每一天要如何快乐地走过。

    年少时,很容易冲动,常常被那些励志的言辞所激励。将它们摘抄下来,端端正正写在小本儿上,有时候,还会找一条最励志的刻在书桌上,或者挂在墙上。便是激励我们成长的人生座右铭。及至年长,少有人再这样子做了。觉得幼稚,甚至是有份矫情。其实,无论我们长到多大,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住着一个小孩,这个小孩跟幼时的我们一样,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鼓励与赞美,需要一些积极的正能量暗示引导。那些鼓励与赞美、暗示与引导,却不会如我们小时一样时刻出现在我们身边了。便只有自己告诉自己: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你会发现,在这样的暗示之下,生活便变得不一样了,它像一株迎着太阳生长的向日葵,每天都在汲取着来自外界与自身的阳光与热量,每天都能呈现出一份明媚与灿烂。久而久之,正如自己承诺的那样,好日子,在节节向上。

    你的圈子决定你的世界

    在一个健康、向上的圈子里,你也会变得热情、昂扬,反之,如果你天天在一群为着鸡零狗碎的事情斤斤计较的人中间,久而久之,你可能也会变得局促、小肚鸡肠起来。

    孩子读高二,为给她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决定去陪读。找房租房便成了这个暑假挺重要的一事。学校大门外的墙上,租房信息还是蛮多的,顺着上面留下的地址与电话,我们一一看过去。房子条件不一,租金也有高有低,有些离学校很近,房内设施却不尽如人意,有些环境不错,离学校又远了些。总是难得找到处处让人满意的,只得权衡利弊,从中取舍。

    最终,我选了一处新装修的三房两厅的房子租下来。与其他地方的房子相比,这里的租金是最高的,离学校也稍远(大约一公里),可我喜欢那里的环境,也喜欢那里的氛围。此房是一单位的集资房,小区虽然远离市区,却安静又洁净,各种配套设施齐全。更重要的,那里天天出出进进的人,都是一些素质较高的公务人员,而不像其他几处那样鱼龙混杂。

    出来租房子是让孩子来学习的,不是让她来享受的。有朋友听说我宁愿舍近求远、舍廉而求贵租了那样一套房子来作为陪读房住,觉得有些不理解。我没有给她更多的解释,给她说了几位朋友的故事。

    一位朋友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是我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位相貌平平的老太太,七十多岁的人,却是一名资深背包客,国内的名山大川她几乎跑遍,她的谈吐不凡,对坐在她边上的几个年轻人的教导更是句句落到我心里去:“你们要知道,你们所处的圈子就决定了你未来的事业高度,你的圈子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对于这个观点,她有事实为证:“我儿子,要搬家,儿媳妇要搬到离市中心较远的郊区去,那里房子便宜啊。我劝她,千万别,那里住的都是什么人?是周围城乡接合部的小商小贩还有农民,我不是瞧不起他们,但他们跟你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你在那里算得上鹤立鸡群,可能会有一种优越感,但你的见识也只局限在那里,不会有更高的追求。搬到市里那些小区里,你就是一平平常常的小百姓,你身边有更多的成功光鲜人士,他们出出进进一言一行,都可能有值得你学习借鉴的地方。人得往高处走。后来,他们在市里买了房,说我的决策是英明的。我孙子,毕业后在市里一家银行上班了,研究生的通知又下来了。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我告诉他,去读研。在市里的银行,你常年面对的也就是身边的那几个人,一眼看到底的生活,你发展再好又能好到哪去。走出去,你结交的圈子大了,你的世界也就大了,有多大,那就很难说了。孙子听我的话,去读研,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被北京一家中国银行录用了……”我被老人的“圈子说”给吸引住了,对她的身世经历也更为好奇。她接着教导我们,“你看奶奶我,小学五年级没毕业的,可我分到车间之后,我身边全是大学生研究生,这么多年,我跟在他们身边看啊,学啊,耳濡目染,有些东西也学来了。”原来,她也是进入好圈子的受益者。

    还有另一位朋友,更是标准的“圈子主义”,他们家条件最初并不太好,可一直坚持选择与“好圈子”为伍。送孩子读书,宁花高价也让孩子去读一所条件设施好的重点学校,买房子,贷款也要买到好的小区里与富人为伍。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好的学校,我的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教育不说,身边接触的同学老师都不一样,那样的氛围里他才会有奋斗的动力。与富人为伍,我们也有了人生的标杆。这家眼睛一直向上看的朋友,这些年来折腾来折腾去,日子还真的是越折腾越好了。如今,儿子考入名校,在他们住的富人小区里,他们也算成功一族了。

    对于圈子,我曾是很排斥的。我愿意过一份清清静静的生活,觉得有三五知己好友,足可慰藉平生,而不愿意凑热闹加入各种圈子。事实上,作为一名社会中人,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无形之中,我们都是走在圈子中的。在学校,有同学圈子,在社会,有同事圈子,在小区,有邻居圈子……这些圈子,又跟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相关。在一个健康、向上的圈子里,你也会变得热情、昂扬,反之,如果你天天在一群为着鸡零狗碎的事情斤斤计较的人中间,久而久之,你可能也会变得局促、小肚鸡肠起来。这便是我舍近而求远、舍廉而求贵跑到那个香樟苑小区去租房陪读的原因。我愿意我的孩子从现在开始就懂得,在任何时候,选对圈子,对她的人生将有多么重要。

    疼痛中的花开

    每一朵花开的过程,都是漫长而又寂寞的,都是由外到内美丽的次第绽放,一瓣一瓣,层层绽开,每一层绽开都是一次破裂,每一次破裂都是一种疼痛。然,每一次疼痛都是一次升华。

    那年,我跟一家出版社签了一份图书合同,合同上写明要在那个冬天来临之前交稿。我的时间,除了吃饭,几乎全部交给了那些文字。从早上起床睁开眼睛,到深夜,我迷瞪着一双困得发红的眼睛关了电脑把自己抛到床上。那是我的第一部长篇作品,我渴望那是我写作路上的一个转机。

    昏天暗地的一夏又一秋过去了,我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修修改改,数易其稿,二十几万字的书稿终告结束。交给出版方的那天,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瘫痪在沙发上。其后,是漫长而又曲折的等待。我这里望穿秋水,期待那一朵花的绽放,出版日期却一拖再拖。原定在交稿六个月后出版的,六个月时间过去,毫无动静。我去问我的责任编辑,她回:申请书号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点麻烦,请再耐心等一等。我便再耐心地等下去。半年时间又过去了,我再问。她回:对不起,我们社里换了领导,先前审批过的书稿都要重新审批。于是,我的等待又回到起点,从报选题开始一直到社里最后的审批意见下来。那一折腾,大半年的时间又过去了……反反复复,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有些坐不住了。开始怀疑自己,沮丧到极点。在那一个又一个等待的日夜里,我否定了自己的写作与梦想,最终甚至要全盘否定我的生活。我不再坚持读书写字,也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快乐。日子一下子陷入一个黑色的漩涡。

    “即便它最终不能出版,又如何。在你没有写作之前的前二十几年里,你不一样快乐地生活着吗?再有,如果你真的视文字为你的梦想与快乐,你就不会为它暂时是否开花结果而如此在意,更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叹息与沮丧上。你要面向的是前方。”

    很感谢,在我人生中那个漫长的严冬里,有一位师长的话在瞬间照亮了我前面的路。

    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时机还未到,所以,要自信,要告诉自己再耐心等一等。这是他告诉我的,我从此铭刻在心。

    第一次停下匆忙的脚步,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也第一次安静地回头来审视自己。我再回头来看自己写下的那部所谓的长篇作品时,发现了种种自己无法接受的硬伤。我做了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情,力不从心,才会走得那样累,做得不尽如人意,过程才会那般曲折。

    那一页,真的就永远地掀过去了。我不再去问它的结果。而是把眼眸盯在了前方的路上。提升自己是王道,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让自己沉潜下来,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尝试着更好地融入生活,让自己学会思考,在读书与思考的过程中,写下大量的美文随笔。

    冬去春又来,我的数本新书,如一朵又一朵娇艳的小花儿竞相绽开在我的书架上,我已经没有当年那种看到一篇文字变成铅字就有的激动万分。知道前面还会有风雨,而我要走的路还很远很长。

    我的女儿读高二,高二开始文理分科,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理科,第一次统考,却遭遇了物理科的败北,考了自己读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低分数——59分,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错误。她说,也许她应该去读文科。在那天的QQ签名上,我写了这样一段话给她看:看得见自己的不足,才有下一步的方向;看得见自己的进步,才有前行的力量。孩子,条条大道通罗马,却没有一条大道是风平浪静的坦途。接受,面对,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认准的路,勇敢走下去。

    她很痛快地接收下妈妈的那番苦心。

    努力了,为一颗梦想的种子洒下那么多的泪水与汗水,然而常常事与愿违,你的付出却没有很快给你渴望的回报,失望,沮丧,总是在所难免,只是在失望之后别失去了对春天的期待。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意过一棵果树的成长,由花芽到花苞的孕育,由花开到果子的成熟,其间要多少风雨的抚摸与洗礼呵。曾经陪父亲一起到果园里,父亲拿着一把锋利的刀,把每一棵树的树干上都切上口子,然后围着树干,把一小圈儿树皮切掉。那个白花花的伤口,看得我触目惊心,为何要在好好的树干上来上那么一下。父亲却笑得很坦然:这是环剥,不这样子,来年树就疯长树条,就没力量去供花苞了。

    一棵树,也是要经过被环剥的痛才能得到收获的喜悦的。

    花亦如此。每一朵花开的过程,都是漫长而又寂寞的,都是由外到内美丽的次第绽放,一瓣一瓣,层层绽开,每一层绽开都是一次破裂,每一次破裂都是一种疼痛。

    然,每一次疼痛都是一次升华。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疼痛与升华中不断走向最美的自己。

    今天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天

    今天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天。不沉溺于昨日的美好,不抱怨今天的不如意,安心享受当下每一天,何等的洒脱与快乐。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隔段时间就要被那些忧伤郁闷、种种琐碎的烦恼侵袭,有时候竟然难以自拔,所以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那种被抑郁病折磨的人却越来越多。人非神仙,孰能常乐?我也常常被这些莫名的苦痛折磨,可我不会抑郁。因为我总是在苦闷袭来时跑出家门去跟外面的人比一比。

    有段时间身体不好,到处都不舒服。吃不香,睡不好,人迅速憔悴下去。这样子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我的情绪随之一落千丈,感觉到了末世。那是一个恶性循环,恶劣的心情导致身体越发快地差下去。最后,差得我不忍心了,去医院,找医生,号脉,拿药,楼上楼下地跑,跑出了一身的汗。

    医院那等地方,几乎是每个人都拒绝去又不得不光顾的地方。看到那些坐在轮椅上,歪着脑袋流着涎水话也说不利索的人,还有浑身被绑一样躺在担架床上被推着走的人,几乎就忘记自己还有一身的小毛病。是的,与他们相比,我那点小病小痛算什么呢?能走能跳,能读书写字还能独立思考,在那些人的眼里,我已经是这个世上顶顶幸福的人。

    因为这份幸福来得太普通太容易了,所以我们常把它忽略了去。倒揪着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的小烦恼,又无限将它们放大。

    慢慢地,不再讨厌医院,隔段时间会以去检查身体的名义去那里转转。我当然不会无情到要拿别人的痛苦来映衬自己的快乐,可别人的痛苦却会给我们一份提醒:请珍惜拥有健康的每一天。

    去驾校练车,认识了很多先前不曾认识的同学。炎炎夏日的中午,几个年纪相仿的女子坐在训练场边上的树荫底下聊天。也不过是家长里短那些事。正聊得起劲,手机响,接起,是家中老公和孩子一起打来的。天那么热,在外头别不舍得花钱,买些可口的东西吃,多喝水。同样的话,爸爸讲一遍,孩子再在一边重复一遍。手机的音量很足,他们的声音散出好远。我哼哼哈哈答应着,并不觉得怎么样。挂了电话,扭头却发现几位女友正怔怔地望着我,有一位眼圈儿竟然红了。她对我说:真的好羡慕你,有这么体贴的老公和孩子,我比你小不了多少,眼下还是光杆儿司令呢。

    那天下午从练车场回家,我几乎一路哼着小曲儿雀跃着回去。到家的时候,上班的已经去上班,上学的已经去上学,客厅里的空调却敞开着。我知道,那是他们特意给我打开的。从热浪滚滚的大太阳底下一下子进入那个清凉世界。深深呼吸一口空气中淡淡的茉莉花香。兀自傻笑了:你还要什么呢?除了这些?

    那位无意中认识的女友,也许不知道,她一句不经意的话也会给我一份提醒,提醒我该如何珍惜身边那些爱我的人。

    杨绛先生的散文集里,有一首她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歌,曾经广受热捧,被好多朋友摘录了来,挂在那里当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铭,诗歌是这样子的: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清高而又丰盈,为很多人向往。也仅仅是向往,能够效仿做到的可能少之又少。事实上,世间的大多数人都活在一种比较里。横着比,竖着比,跟人比,跟物比,今跟昨比,是与非比……比来比去,有人在这份比较和鉴别里越来越郁闷,有人却是越比越开心。

    原来,比,亦是有个比法的,比较得对路了,心里就顺溜,心情就好,比较反了方向,可不就越比越难过吗?有位朋友曾跑到家里跟我聊天,聊了两个多小时,说的全是别人家的好,谁家老公体贴,谁家孩子学习好,谁家有钱有闲,说到最后,自己的日子竟然一无是处。她只拿人家光鲜的一面跟自己比,却不去想那份光鲜背后的别人的付出。

    向往美好,跟人做个比较,是一份人之常情,没什么不好不对。只是别老把眼睛盯着上方看,那叫攀比。比一旦跟攀粘到一起了,就沉了,就累了。心向往之,力所不及。身累,心亦累。倒不如把眼光放宽,前后左右看看,上上下下打量,你会发现,芸芸众生里的你,会有多少别人羡慕的幸福理由。看到别人成功时,告诉自己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他们取得的成就是因为他们付出了你所没有付出的努力,那样的比较之后你会少份嫉妒多份踏实。觉得自己不幸时,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远比你更不幸的人,可他们还在努力地活着,那样的比较让你学会珍惜。如此跟人比,可以越比越幸福,即便没有,至少也不会无端生些郁闷。

    跟自己比,也可以越比越快活的。某天看到一位网友的签名,她这样子写:今天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天。不沉溺于昨日的美好,不抱怨今天的不如意,安心享受当下每一天,何等的洒脱与快乐。

    站在尘埃里仰望星空

    无论什么样的结果,我都可以面对,但在一份坏的结果面前,我仍然会努力寻找到它的哪怕一点点的好来。

    去年冬天,自驾车从山东返回桂林的途中,路遇大雪。雪花是从夜里九点多钟开始飘起来的,当时,我们的车子还没开出山东去。大雪来势很凶猛,黑色的高速路面很快就被白雪覆盖,纷纷扬扬的大雪片,被风裹挟着迎面扑过来,狠狠地扑打到车窗上,晃得人眼花缭乱,也晃得人一颗心高高地悬起来。无休无止的风雪世界,几千里的漫漫长途,说不担心不害怕都是假的。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我,一次次提醒他:实在不行,就找个地方住下吧,这么大的雪……没事,车子在可控范围之内。继续走。他双手紧握方向盘,目光直视前方。声音短促,却有力。

    其实,我亦知道他的担心的。从南到北,全国大范围的大雪,尤其在我们必经的河南境内,天气预报说某些地区会有暴雪。雪非雨,一夜的大雪就有可能把人堵在路上好多天。如此想来,最好的选择只有前行,哪怕前路上有再多的风险与未知。

    心态变了,心情也随之而变。先前的郁闷与担忧一扫而光。那样的雪中夜行,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第一次。这样的风雪夜奔,这样美丽的雪地夜景,也许我们以后再也难以遇到,所以,现在,我们尽情来欣赏它。我对坐在后座上的女儿说。随着我的指点,先前闷闷不乐的女儿也开心起来。燕山雪花大如席啊,千树万树梨花开啊,北国风光、万里雪飘啊……搜肠刮肚把我们知道的有关雪的句子一股脑儿背出来,却不忘记时时提醒一下那个手握方向盘的人:没你什么事儿,你认真开车。

    看我们心情大好。“司机”的情绪也高涨起来,开得越发小心谨慎。

    一路被雪追赶着跑,一路上曾数次看到侧滑、侧翻、倒在路边的车子。看到站在路边等待救援的人,心里会难过,转而又替他们庆幸。车子碰了,翻了,人总是安然的。再有其他车辆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我总是忍不住冲着他们的背影在心里默默地喊一声:朋友,一路平安。

    是的,朋友,一路平安。这句话,是说给所有那夜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的,更是说给我们自己的。从山东到桂林,沿途要穿越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五个省区,大雪、冻雨夹雪、大雨、小雨……三十三个小时的行程中,我们几乎穿越了一年四季,而一年四季里的恶劣天气,我们也几乎全经历了。

    三十三个小时的行程中,我们三个被疲劳、恶劣的天气与路况困扰,三个人中,却不曾有一声不和谐的叹息。累了去服务区稍事休息,倦了唱歌讲笑话。从黑夜走到天亮、从天亮走进黑夜,漫长的四千多里风雪长路,被我们安然地踩在脚下。

    我们战胜了自然,更战胜了自己。

    一路平安。

    孩子读高二,正是高中阶段最关键的时候,好多家长都把自己的事推开专心陪读,我却接到单位的一纸通知,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工作一年。那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一道难题。孩子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噘起嘴巴:妈妈走了我怎么办?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是的,妈妈走了,她怎么办?那一夜,我和孩子的爸爸也是辗转难眠。

    天亮,洗把脸,带一脸灿烂的笑容去开孩子房间的门:既然事实已然无法改变,妈妈想要保留自己的工作、有份自己的事业就一定要远行,接下来的事情,是我们三个人如何来面对……无法改变现实,只能改变自己,却不想带着一份忧伤与无奈。

    妈妈走了,还有网络,我们每天可以在网上交流。妈妈不在身边,你正好借此机会历练一下自己,对你的成长来说也是件好事情,也算是你读大学之前的一种实习……让思维转一个弯儿,努力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去看。事实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好,几千里的距离并没有隔开相爱的心。每天下午下班回宿舍,打开电脑网络,听孩子跟我絮叨一天的点滴:妈妈,我学会做米饭了。妈妈,我做的紫菜包饭。妈妈,我帮爸爸洗衣服啦……听着她的唠叨,再看视频里她那张快乐开心的脸。我知道,我们已经成功地把两地分居的劣势与消极影响降到了最低,同时也将那份劣势成功地转向积极方向。她比以前更懂事、更独立,也更加珍惜我们彼此在一起的好时光。

    被人誉为女神的俞飞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坦然,就是什么样的结果都能面对。

    另一位女友则更洒脱,她说:再难也要坚持,再好也需淡泊。

    欣赏她们的这份洒脱与勇敢,当然,这样的勇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

    曾经的青春年少时,走过一段长长的旅途,最盼最怕的也总是那个结果。好的结果来了欣喜雀跃,坏的结果来了沮丧万分。太过脆弱的心灵,只愿承受成功的花开瞬间,却不愿接受挫败的捶击,甚至连那一路的风景也都忽略而过。岁月是最好的老师,它慢慢教会我们明白,生活中,风花雪月,月白风清,那样的浪漫静好时光只占着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生活是一地琐屑的尘埃,大大小小的烦恼一个接着一个。平凡如斯的我们,置身于这一地尘埃中,如果没有一颗洒脱的心,没有一份苦中作乐的热情,可能慢慢就被这样的尘埃吞没,慢慢滑向平庸、不快乐的泥潭。

    所以,对于“坦然”二字,我另有一份自己的感悟:无论什么样的结果,我都可以面对,但在一份坏的结果面前,我仍然会努力寻找到它的哪怕一点点的好来。如同一棵树,站在尘埃里仰望星空,扎根在土里,枝枝叶叶却摇曳出一片风情。

    梦想是未来最好的保障

    什么是未来最好的保障,种种的保险吗,还是巨额的存款、丰厚的物质?其实,都不是。最好的保障,是每个人心里不灭的梦想。梦想在,脚步就永远不会停下来。

    十几年前,我们还是一群为艺术痴狂、为生活痴狂的青涩丫头。晴好的周末早晨,我们几个骑着单车,到离校很远的山里写生。干净的纯棉白衬衣,洗得发白的牛仔裤,长长的发,简简单单地束在脑后,在北方暮春的清晨,我们,是春天里一株株清新的小树,浑身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生命力。那时,我们是北方某艺术院校美术系大二的学生,一群别人眼里的天之骄子。

    艺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极高雅的字眼,能与这两个字匹配的人,自然也就不俗。我想,那时的我们就是那一群很不俗的人。高雅神秘的卢浮宫、梦一样闪着眼睛的塞纳河、音乐、香槟、成熟优雅的男人,一切与梦想沾边的东西,都是我们几个挂在嘴边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放在心里的最美丽的梦想。

    可那些,日后想来,也只能轻轻一笑。不过是年轻时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已。十年后,我们早已在不同的城市,忙碌着各自的生活。学美术出身的我们,做着的工作却已是五花八门。有人做了旱涝保收的公务员,有人去外企做了白领,还有的,干脆什么也不做,嫁一个钻石王老五,找一张永久的饭票,安安心心做起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雨晨就是那样一位。她嫁了自己喜欢的男子,那位男子有钱有事业,对她还好。她曾经因此赚足了姐妹们羡慕嫉妒的目光。她说,女人的一生,就像花一样,从绽开到凋零,不过一个春天的事。要趁着自己花开正好的时候,未雨绸缪,给自己的未来找一个最好的保障。一个有钱有情义的男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为此,她付出的代价就是抛开自己曾经最喜欢的专业,一心一意在家做起主妇。我们一帮姐妹还在灰头土脸地为小康生活努力奔波的时候,雨晨已优雅地坐在自家宽大的阳台上,听着流水般的音乐品香茗。这就是生活。从来都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不同的人面前。

    雨晨生命里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在六年前。那个阴雨绵绵的秋日黄昏,雨晨同我坐在那个城市一个小小的茶馆里,整个人苍白得如同面前的那沓面巾纸。她的眼泪,无声无息,在那张苍白美丽的脸上缓缓蠕动。那时,她成了一个从天堂被摔到地狱里的女人。曾经风光无限的男人,忽然有一天回家对她说,他投资失误,可能要面临破产的威胁了。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看到男人一脸的恐慌,她还能故作镇定地安慰他:没关系,就算真的破产了,我们还有一笔资金,可以稍做调整,东山再起。谁料男人接下来说:对不起,我把我们所有的资金全压在这上面了。雨晨说,她真恨不得跳起来抽他两个耳光。可事实却是,她最终连抽他耳光的力气都没有了,因为她听到了下面一个更坏的消息:我把我们的这所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炒股,全赔进去了。现在,我们真的一无所有了。一个曾经在商海里叱咤风云的大男人,蹲在墙角哭得像个孩子。他把那个家全部赔进去了,才让她知道。她已欲哭无泪。丈夫的预言不久就变成了现实,他们从风光的顶峰一下子跌入冰冷的现实。丈夫失业,房产被没收,他们搬到一间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出租小屋,开始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那时,雨晨曾不止一次萌生自杀的念头。那一个念头的打住,完全是因为一个四岁孩子的话。那天,她带着四岁的女儿去市场买东西。在一个卖运动装的柜台前,女儿拉着她的手再不肯往前走,她指着一位男模身上一套白色的纯棉运动服对妈妈说:咱们送给爸爸一件礼物吧,就送这个。为什么要送他礼物,又不过年过节,她懒懒地答着就要往前走。因为爸爸失业了,我们要祝贺他!响亮的童音,把她一下子镇住了。低头看时,小小的女儿正认真地瞪大眼睛,等待她的肯定。祝贺爸爸失业!她的鼻子一酸,眼泪就差点掉下来。四岁的孩子只知道,不用上班的爸爸可以天天陪在她身边,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她哪里知道生活背后的艰辛。为什么要祝贺爸爸失业呢?雨晨还是忍不住轻轻地问了一句。因为爸爸失业了,就有时间做他喜欢的事,比如去跑步啦,陪妈妈和宝宝啦……那一刻,雨晨心里如狂风掠过一样,波涛汹涌。

    她开始认认真真坐在桌前给丈夫写一封信。从相识到相爱,从热恋到婚姻,她把过往的点点滴滴回忆了一个遍。她说,那是她在同过往做一次庄严的告别,然后开始新的生活。她把女儿的那段话,原原本本地写给他:因为爸爸失业了,就有时间做他喜欢的事。信的最后,她同他说:现在,我们穷得只剩下两样东西,就是梦想和时间,你愿意用这两样东西来赢未来?那个在颓废边缘游走多日的男人,捧着那封信,眼泪纷纷,坠落如雨。

    六年前,雨晨从茶馆里同我分手说再见,给我重复的仍然是那句话:我们现在穷得只剩下两样东西,就是梦想和时间。看着她挺直着脊梁消失在街道的尽头,我阴郁的心忽然就明朗。有这两样东西,还有什么样的沟坎她不能走过?

    六年后的今天,雨晨真的把失去的一切又重新找回来了。她和老公联手开了一家陶艺公司。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学艺术出身,在那一行业里,做得得心应手。雨晨再不是当年那个沉溺在家庭小幸福里的女子,她身上被压抑多时的艺术细胞仿佛在一夜间被唤醒,频频闪现的灵感,加上夫妻二人兢兢业业的经营,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也因为那一场变故,老公对她更加珍惜。他们的婚姻生活,比以前更幸福。

    再次同雨晨坐在一起,面前这个成熟知性的女子身上,没有昔日白衣牛仔的清纯,也没有六年前茶馆里的苍白落魄。打个比喻的话,如今的她更像一枚秋天枝头上饱满红润的果子,浑身透着被岁月的阳光抚摸过的清香。

    “当初年轻,以为找到一个有好事业的好男人就是给自己买好了永久无忧的长期饭票,现在想来,那种想法实在很可笑。什么是未来最好的保障,种种的保险么,还是巨额的存款、丰厚的物质?其实,都不是。最好的保障,是每个人心里不灭的梦想。梦想在,脚步就永远不会停下来”。我相信,这些话,是一个凡间女子,走遍人生的千山万水后才能得到的一份生命体悟。

    碎钻一样的好光阴

    能够将自己内在的生命与外在的生存有机地统一起来,一边游刃有余地面向世界,一边保存本色自我的纯然,这样的生活,越活越开心。

    在办公室里人像陀螺,总有处理不完的公务;回到家里像保姆,油盐酱醋,煎炒烹炸,洗衣拖地,还要照顾辅导孩子。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上得了职场,做得好主妇,这条路,走起来却极是艰辛。一手为生计,一手为家庭,多少自己的爱好就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被埋没了,离自己渴望的样子越来越远。相信生活中许多朋友也正在经历着同样的苦恼。

    当然,能够在两者之前取其平衡,从容悠然的也大有人在。

    我的朋友林在一家学校上班,是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学校里的工作忙碌,压力也大,家里的孩子又刚读幼儿园,每天回家还要陪孩子,对林来说,每天的日子就像打仗。林大学读的中文专业,读书写作一直是她的爱好。

    “你天天工作那么忙,回家还要照看孩子,哪来的时间读书写作?”有同事觉得她简直像个铁人,对她取得的成绩觉得不可思议。在学校,林几乎年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孩子也教育得不错,业余还在读书创作,数年来已出版专著十几部。

    “我哪里是什么铁人,我不过是把别人无聊的时光用在读书上。”林如是说。

    谁都知道,搞写作的人,没有大量的阅读做基础,很难在写作这条路上长久地坚持下去。林的阅读面非常广泛,除自己的专业书外,天文、地理、科技、文学她皆有涉猎,这一点,从她的文章中也能读出来。林的那些书,竟然多是在人声嘈杂的公交车上读的。

    “每天早上,我要坐公交车去上班,一般我都会提前一点从家里出发,那时候公交车上还不挤,一上车就能找到座位。从家到学校有四十多分钟的车程,我很享受那四十分钟。上车,找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来,从包里掏出一本书来,车里车外的世界就与我无关了。每天早上四十多分钟,读不完的书,第二天继续……数年下来,我家里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我的笔头也越来越厚实……”

    很多人将挤公交车视为一种罪,与形形色色的人挤在一起,要忍受各种各样的气息气味儿,有时遇上不好的旅伴,还会有诸多的不快与纠纷。林却喜欢上那样的阅读时光,对她来说,那是难得的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读书得清凉,书香挡住了她身边的喧嚣,也把所有的污浊气息挡在外边。日复一日的书香浸洇之下,林的内心越来越安静,也越来越坚强。也难怪,她能取得那样的好成绩。

    另一位朋友也喜欢在车上阅读,是在她自己的私家车上。这位朋友的朗读经历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她的私家车里,除了自己喜欢听的CD之外,放得最多的就是各类杂志,休闲美容的,文学期刊,时尚美文,隔三岔五地换。大城市里,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光等红绿灯对人就是一种考验,再遇上塞车,那情形曾让很多人苦不堪言。这位朋友脾气其实挺急躁的,坐在车里,看着前面长龙似的车队,心里急得像猫挠。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而那样的“慢性自杀”正在成为她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是某天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她顺手就拿起了刚刚拿到手的一本杂志,随手翻开,一千多字的小文,她用短短的三两分钟就读完了,读完,刚好绿灯,顺顺当当通过。她才发现,原来那些让人焦躁不安的等待时光也可以那样子度过。从那以后,她每次出门都特意选择一些文章短小的书籍刊物放到自己的车上,遇到红绿灯或者塞车,她抓紧拿来瞟上两眼。天长日久,集腋成裘,那些碎片似的阅读时光,竟然也让她收获颇为丰厚。首先,她收获了一份好心情,因为手头有事情可做,且那份事情让她收获了知识与快乐,再遇上塞车或者等红绿灯时,她不再急吼吼的,悠然从容地拿起手边的小册子看上两眼,有时心情大好,还会大声地朗读上一段。其二,她从那样的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在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自己的内在素质。

    只是她的这种阅读经历实在有点悬崖上走钢丝的意味,朋友们听完她的介绍,除了感慨她的“见缝插针”的能力之外,大多还要提醒她一句:“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啊。”

    还有一位,是我的大学同室姐妹,毕业后到南京,几年里换了几家单位,却一直不理想,她决定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再给自己充电。一位学文科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想拿到国家注册会计师证书,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她却没有退缩。那时候她已经结婚成家,也有了儿子,还要上班,学习就成了一个难题——没时间。她竟然也瞄上了公交车上的那一段时光,每天来来回回在公交车上要晃三四个小时,把那笔时间浪费了实在可惜。公交车上人少的时候,她可能抽出书来看,人多的时候,连站都站不稳,读书是不可能的了,她就拿出自己的MP5来,从网上下载的网络教程,戴了耳机了反反复复地听,一遍听不清,再回过头来听一次。在从家到单位的公交车上,她听了整整三年,终于把那个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的证书给拿到手了。现在,她在一家很不错的公司上班,月收入比她先前的单位不知翻了多少倍。最重要的是,她从自己的这份工作里找到了自信与快乐。

    忙碌的生活里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充分利用时间,向时间要效率,来提升自己,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是这些忙碌的职场女人教给我们的。我更看重的则是她们在忙碌的生活洪流里对内心与自我的那份坚守与寻找。能够将自己内在的生命与外在的生存有机地统一起来,一边游刃有余地面向世界,一边保存本色自我的纯然,这样的生活,越活越开心。一地光阴的碎屑,她们拾起来,巧利用,那些碎屑便有了钻石的质地与光芒。

    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

    不要给你的人生留下遗憾,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

    那年,六七岁年纪吧,隔壁村里来了唱戏的草台班子,邻家年纪大些的哥哥姐姐呼朋引伴去看戏。我尾巴一样绕在母亲身后,从厨房跟到正屋,又从正屋跟到院子里,哼哼唧唧:我要去看戏……“你还小,看不懂,等你长大了才能跟着他们去。”一院子的活儿等着母亲做,她没时间带我去,就用这样的话哄我。

    不,我就要去,今天晚上就去。我哭了。死去活来地在地上滚来滚去,好像没有明天的孩子。看不上那场戏,我就过不去那一晚。

    你这熊孩子怎么说风就是风啊……母亲扬起手来,又缓缓地落下来。她把我从地上拽起来,交给那些看戏的大哥哥大姐姐。

    很多年后,童年的多少往事我都已经淡忘了,那个去看戏的五月夜晚却在我的生命中定格:银盘一样的月亮,尾巴一样跟在我的身后,我快它也快,我慢它也慢。五月的风,暖暖的,吹拂着我的发丝衣角,却吹不干我发际的汗。我迈动短短的双腿风一样在那条乡间小道上跑。身旁的麦田里,有浓烈的阳光、泥土和麦子的味道,是五月乡村夜晚特有的味道……不敢回头。不敢掉泪。戏场子里,我跟丢了他们,一个人穿过那片无人的旷野往家里走。五六里路一个人小跑着回家,路上我能听到自己“沙沙”的脚步声和“咚咚”的心跳声。家门口看到灯光,听到母亲在院子里关鸡窝的声音,我一屁股坐在门口哇哇大哭。母亲抱起我,又气又疼又是后怕。

    很多年后,回首,我多么感谢自己,在那样的年纪,曾有那样的一场固执,一场冒险。而那样的一场冒险,则来自我那让大人头疼的孩子脾气。

    是的,孩子气,一直是让我的亲人们拿我没有办法的事。我喜欢上的人,会毫不犹豫地上去表示对那人的好感,我喜欢的物,恨不得立马想办法来占为己有,我喜欢的事情,不管有没有把握,立马就去行动就去做。

    少年爱书,班里看到一同学手上一本新书,垂涎不已,却是三番五次借不来。一生气,拿了母亲卖鸡蛋攒的五块钱就到镇上去了。约了另一位高年级的姐姐去的。她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新书买到了,回程的路上,她的车子在一个下坡路上断了链子。我从车子上跳下来,生死不顾,怀里还抱着那本崭新的书……那次是真的把母亲吓到了。没追究我偷拿她的钱买书的事,还奖赏了我两个荷包蛋。

    后来,我也成了母亲,我跟我的女儿说:想做什么的时候,就立马去做。

    我给她讲我那些很牛气的往事:十五岁的那年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忘记了),电影里讲一个穷苦的山里娃子如何努力最后考取了北京大学。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北京,看到《我爱北京天安门》里的广场,心里一下子就沸腾了。我要去北京,我把那几个字悄悄刻在我的课桌一角。后来的大学志愿里,从第一到最后一个志愿,每一个志愿里都有“北京”两个字,北京真的接纳了我。二十三岁那年被人强行拉着去看一个人,心里原是百般的不愿意,一见就呆了,那个人就是我要找的人。那天晚上就给他写了五页纸长的信,情深深,意切切,一下子就把那人打动了,他后来就成了孩子的爸爸……孩子听得入迷。我没敢把小时候冒死偷钱去买书这事儿讲给她听。作为母亲,我很抱歉自己当年给我的母亲带来的惊吓。我自私地不想再让我的孩子去冒这个险。但我很想鼓励她有她妈妈当年“说风就是风”的那股子行动力——那傻傻的可爱的孩子气。

    小孩子,想什么就是什么,想做什么立马行动,不会去考虑其间过程的艰辛,也不会去计较后果。有冒险、有失败,但更会有幸运、有收获。梦想的实现,是从迈出的第一步开始的。可我们走着走着,就把那样的孩子气给丢了。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权衡,而犹豫不决常常是权衡的最直接的产物,它又导致了多少好机会从我们面前悄然溜走。

    我想去旅游,眼下没有钱,等以后有钱了吧。有钱了,太忙了,没时间。就那样拖着,直拖到某一天,老了,想去的地方还没有去。

    我想跟自己心爱的人,过一个浪漫的节日,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没有好环境,等有一个好的环境吧,又没有了那样的心境。

    我想对自己的老人好一点,日子却像旋风一样地裹着你,停不下来,抽不出时间。那个你爱的人,却不会一直站在原地等你。他被时光带走了,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不要给你的人生留下遗憾,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站在讲台上给台下的年轻人说这句话的是年过半百的女作家毕淑敏。她说自己忽然有一天有了一个梦想——想去环游世界,用她的稿费。那不是个小事情,可她感觉自己手上所得的稿费够她去旅行的时候,立马就去买了一张远行的船票。她不想等待,不敢等待,害怕自己老得一身毛病,到非洲大草原上被狮子追着跑也跑不动。

    她说这些的时候,我瞧见了她脸上那股孩子气,很可爱。

    鉴赏的心

    要学会悉心品味生活,做生活的鉴赏家,享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有一颗鉴赏生活的心,美与风景,随处可以触摸。

    有一位大学里教书的女友,这个夏天莫名失踪,再回来,整个人晒成了高原红,眼神却如同被高原湖水浸洗过,尘烟俱净。我才知道,她用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去那片高地朝圣去了。她没带回一张自己与高原的合影,却毫不吝啬地将那片大美的高原用她手中的相机带回来。与众多的旅行者不同,她不喜热闹繁华处,却愿意往静寂无人处走。大美常在静寂处。她坚持这样认为。看她拍下的那些图片,你不能不叹她的眼睛真的不同寻常,她发现美,洞穿美,然后享受美。

    八月的高原,晴空下的一地绿毯,顺高原的起起伏伏一直延向天边,有油画一样的质感,美得有些不真实。路边灿放的油菜花,却让身在中原的我们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高原的春天,原来是从八月开始的。还有山头一间破败不堪的无名寺庙,阳光下静默着,以无言诉说沧桑。有不知赶了多少路多少日夜前去朝拜的绿衣女子,她只拍了她的背影。她说不忍也不敢去惊扰她,那样一个懂得安放自己的灵魂的女子。那幅照片,竟然让我看得眼里无端地湿润。还有身披红色僧衣的僧人,安静地和一只猫待在一起……那些照片,已经美得让人心生嫉妒,她不饶人,在每幅图片下都配了文字。很安静,很淡然,细细读来,却有一种要命的深情与忧伤。她写:西藏,它的雪山,它的神秘,它的奇异,一直是别人的传说。

    她写:拉萨,是离天空最近的城。据说,离天空近的地方,离神更近。

    她写:幔,是布幔。像一种布花,开满了整个西藏,高山上,一条一条的经幔,一条,就是一句无字的经文,念给天听,风听,云听。

    她写:藏民,以我一个外乡人的眼,本身就是这座城的风景。

    ……

    那个下午,我是一个不曾出门的远行者,心却跟着她去了远方。高原上的风声云意,高原上连绵不绝的诵经声,从那个遥远又神秘的高原袅袅而来,把我的心和眼睛都打湿了,然后送我一片无言的清凉。

    西藏安顿了她的灵魂,她的西藏行安抚了我的心。

    风景就是那片风景,不同的眼睛里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朋友有一颗鉴赏的心,她才能于繁华喧嚣处找到真正的人间大美,才能在寂寞荒凉处拾得人生的种种真滋味。

    那个夏天,我几乎足不出城。每天以家为中心,以学校、菜市、商场、银行为半径。为着给孩子提供一份更好的学习环境,我在她学校边上租屋陪读,每日浸身在烟火日子里,完完全全一个居家妇人的生活。奇怪的是,身陷这样的俗世生活,心里却是无比踏实快乐。清晨,早早起床下厨,给他们做一顿美味的营养早餐,然后,在门口含笑看他们离开家,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学习,我也开始自己的忙碌。出租屋在郊外,要穿过一条长长的林荫路到一个小镇上去买菜。骑着车慢慢从林间路上穿行而过,清早清凉的空气里,有鸟声虫鸣相伴,却无车马声塞耳,有路边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却无各种油气烟气刺鼻。小镇很小,生活却也方便。蹲在路边卖菜的大叔大妈,刚刚从地里采摘回来,碧绿的小菜上还沾着泥土与露水……他们的肤色如大地那般凝重,他们的笑容却如露珠,那样纯净。

    挎着菜篮子慢腾腾地在小镇上走过,花不多的钱,就采购了满满一篮子。当然,还有满满的一腔快乐。

    忙完手上的家务事,静静地捧本书,或者坐下来写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心里竟然是从未有过的恬静安适。我不再抱怨没有时间去远方,也不再羡慕那些有大把时间精力去远方的人。心安处,是故乡。把心安顿好,快乐随处都是。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在他的课堂上,他教给人幸福的方法。他说:要学会悉心品味生活,做生活的鉴赏家,享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有一颗鉴赏生活的心,美与风景,随处可以触摸。

    向内的生长

    痛而不言,笑而不语。那个过程,有些漫长,冰冷,一颗心却正是在那样的长途中才变得柔韧坚强,变得丰盈饱满。那是一种向内的成长。

    每天放学后,我去接女儿。还在回家的路上,她就开始滔滔不绝给我讲着那半天里发生在学校里的趣事:有个男生萌透了,为了两只走失的小白鼠几乎掉下眼泪来;有个女生傻极了,天天拿着简单死的题目去找她喜欢的男同学;数学老师好贪心,把史地课时间全部占用……都是一些琐屑的,甚至在我们成人听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她却讲得开心极了,我也听得极是认真。我知道,那是那个年纪的孩子必要经历的一种成长。

    年纪很轻,十四五岁,心很清浅,像一条潺潺的清溪,溪的两岸,繁花似锦,清可见底的溪床上,“哗啦啦”流动的全是小欢喜小快乐,就算有一点偶尔的小忧伤,那忧伤也是明媚的。那样的欢乐与忧伤,急切地需要与人分享。

    那些事,那些人,她说过了就过了,不会让它们在心里停留太久。因为在她的生活里,还会有更多新鲜的人与事涌现出来。远方的生活,于她来说就是那片神秘而宽阔的海,她一刻也不停地汲取、吸收、释放,以一种向外向上的姿势,奔向远方,一路拼命成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那样的成长。那是一个最容易犯错误又最容易被宽容的年纪。在那个年纪,无知可以被说成是单纯,张扬可以被当作热情来原谅,偶尔的冲动那是可爱的孩子气。

    那样的容忍,却总是有一个限度的,同样是因为成长。光阴只会允你在那短暂的一段里做你可做的事,说你可说的话。

    一个十四岁的少女跟我喋喋不休地讲着她生活里那些小苦恼、小欢乐,我以慈爱的目光倾听她、安抚她,与她愉快地分享;一个四十岁的女人跟我喋喋不休地讲着同样的话时,我只能笑而不语。我很想对她说:抱怨没用,诉苦没用,这世间最可依赖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强大。终究没说。如果她懂得,她就不会把那一个下午的时间浪费在涕泪交飞的倾诉中。

    曾有一位朋友问过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生活中你有烦恼有痛苦吗?

    我当时傻掉了,除非我是白痴。

    还是认认真真地回:有啊。

    人吃五谷杂粮,都有七情六欲,哪个会少得了烦恼痛苦,只是越来越不习惯抱怨与诉说了,更不愿意让自己活成一副怨妇模样。有些痛,说给最亲的人,怕他们担忧怕他们疼,说给予自己不相关的人,徒给他人添一片乌云而已,有时甚至是给人一道茶余饭后的谈资。

    很多时候,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自己。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选择沉默,不说。努力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坦然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仅此而已。

    从北方到南方,走过很多的山山水水,看到过成片的森林、成行的道边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方,贫瘠的山崖上,乱石嶙峋,一棵棵树却在乱石间青翠地迎风而立。树冠不大,枝干弯曲遒劲,要想把它从土里挖出来,却要颇费番力气。它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那深深浅浅、粗粗细细的树根,织成一张结实的网牢牢地抓住它脚下的泥土。北方山间的树,是向下生长的,向着土层的深处,恶劣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然。南方,道边那些高大的香樟树、大榕树,合抱粗,巨大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擎天巨伞。我曾在那样的巨树前一次次驻足,为之惊叹不已。可某一个夏天,某一场风雨过后,发现那巨人似的树已经无奈地倒在风雨里,它是被连根拔起的。看到它裸露在外的根,看到它旁边那个浅浅的坑,我更加吃惊。那样一棵几层楼高的大树,它的根竟然扎得那样浅。才知道,南方的树,是一味地向上生长的。开枝,散叶,吸收阳光雨露,看上去蓬蓬勃勃,却无法抗击风雨侵袭。适宜的温度、水分、土壤已经让它们的根系变得越来越脆弱。

    那些树,让我想到了自己。想到我们人,该向哪个方向生长。人与树一样,有些时候是向外向上生长,有些时候是向内生长。有些人先是向外生长,长着长着便改变方向,开始向内的生长。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找到向内的生长方向。他们看上去活得万分精彩,一场风雨就可能将其打趴下。

    生活,说到底就是一方巨大的修炼场,活着就是一场修行,阅读与思考便是我们通向那方神圣的殿堂的必经之路。这种阅读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狭义的阅读,而是一种大阅读,阅山水,读红尘,阅人间,读世事,更要学会阅读自己的内心。日复一日的阅读中,那条湍急向前的生命之溪也便缓下来,静下来,最终汇聚成那片广博的海——那是你强大的内心世界。

    人世最无敌的,除了时间,就是强大的内心。

    所以,看到他人优雅从容地走在你面前时,不必羡慕那份表面的风光,倒是可以学学那份内在的从容。荣誉名利面前,能够淡然一笑,挫败困顿面前,在一份沉默的隐忍中,静静地等待风暴的平息,在荆棘遍布的路上努力寻找前行的方向。痛而不言,笑而不语。那个过程,有些漫长,冰冷,一颗心却正是在那样的长途中才变得柔韧坚强,变得丰盈饱满。那是一种向内的成长。那样的成长,别人给不了你,唯有自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