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20岁时,为了艺术的深造和琴艺的传播,他订了一个庞大的旅行演出计划,临行前,他开了三次音乐会,并与亲戚朋友依依惜别。大家送肖邦一只盛满了祖国泥土的银杯,愿肖邦无论走到哪儿,都惦念着祖国。
1831年9月,肖邦离开维也纳去巴黎。路上,他听到华沙陷落,起义失败的消息,焦灼不安,忧伤悲痛使他夜不能寐。他心中翻腾着爱国的热潮,不可遏止的情感冲动使他写下了一些里程碑式的作品。如:充满热烈和反抗激情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沉重、悲痛的《b小调前奏曲》等。
肖邦将人生际遇里的种种情感体验,交织在热爱祖国的主旋律之中,并以纤细、冼练、深刻、宏大、丰满的钢琴音乐表达出来,所以,赢得了“钢琴诗人”的美誉。
肖邦1849年秋逝世于巴黎,朋友们遵照遗嘱将他的心脏送回了祖国。身在他乡,魂游天外,肖邦念念不忘祖国对他的哺育之恩。他是波兰人,他的音乐的主旋律是歌唱波兰人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