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婿-第九十四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童养婿 妙笔阁()”

    对于沐青霜一反常态的招惹与挑衅, 贺征实在有些招架不住, 平复了片刻后, 便赶忙牵了她重新走回小径, 东拉西扯寻些旁的话来冲淡满心旖旎燥火。

    “你方才想问我什么?”贺征耳骨还透着狼狈的红, 目视前方, 连余光都不敢瞟向身侧的沐青霜。

    与她十指相扣的手倒是收得紧紧的。

    其实沐青霜这会儿也不大好意思看他。

    她骨子里是个容易冲动的恣意性子, 之前在金凤山磨了几年,瞧着像是比小时沉静稳重多了。可自打到了镐京,身上领兵的重担卸下, 在家人与贺征不着痕迹的纵容下,竟又像是一日日长回去了似的,时常是身随意动, 想到哪儿是哪儿。

    方才她突然明白了当年病到迷糊的小贺征为何会独独向她求助, 心里一个激动,就给人按住一顿乱亲乱摸, 这会儿冷静下来, 她完全耻于承认先前那个没羞没臊的疯姑娘是她本人。

    那不是沐青霜, 那就是个小流氓。

    自欺欺人完毕后, 沐青霜赧然地清了清嗓子, 扭头看向小径旁的林间小鸟:“哦,我是瞧见方才那个……贺渊?他是叫贺渊吧?我瞧着他的衣衫, 突然想起一件事。”

    “什么?”

    “中原人,是不是不兴用图腾家徽?”

    利州偏远, 民风习俗上仍有不少古风遗存, 初民先祖留下的习惯整体上并未走样。利州的大姓到如今依旧以图腾做家徽,以区别各家的起源与传承,例如循化沐家的家徽图腾就是青蓝羽翼的凤凰。

    贺征垂眸瞥了瞥衣摆,有点明白她要问什么了:“对。”

    中原各大世家间不乏姓氏相同但血脉并无关联的门楣,为做区别,就会在姓氏前加上祖居故地地名,再以家服衣衫与纹样来区别门楣。

    “沣南贺氏先祖崇尚金乌,”贺征耐心解释,“所以家服为金泥滚边的红衣。”

    ****

    当年贺征辗转走过了极其漫长的逃亡之路,原本护他出逃的人陆续丧命于途中。他很清楚不能轻易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即便病到迷糊地蜷缩在利城善堂破庙的一隅多日,也从未向任何人发出过求助的讯息。

    偏就是沐青霜与母亲去的那日,他毫不犹豫地向她伸出了手。

    因为她着金泥滚边的红衣。

    那是年幼的贺征记忆里关于家的印记,对他来说,那颜色与纹样是他在乱世中唯一可以全心信赖的归依。

    沐家人多是青、蓝二色衣衫,唯独沐青霜以红衫居多。真是阴差阳错,却又像是冥冥中的命中注定。

    沐青霜停下步子,脚尖转向贺征,略仰着头,笑眼弯弯地凝望着他。

    当年贺征为何会选中向她求助,这个疑惑在她心中盘旋许久,如今答案已呼之欲出,只要问一句,这个谜团就解开了。

    可此刻她忽然改了念头。

    毕竟若是问出来,难免就会触及贺征年幼时那段心惊胆战的逃亡之路。

    她舍不得。

    贺征随她驻足,略有些疑惑地淡挑眉梢,眼神温柔地回视她:“怎么?”

    他的长相偏于阳刚俊朗,高长身形又是战将应有的颀硕模样,冷脸肃正时,什么话都不必多说,什么事都不必多做,光站在那里,就自成凛然威仪。

    这样的外形很容易给人粗犷的印象,可他却偏偏有一对灼灼桃花眸,就平添了几许矜贵之感。

    金色薄纱般的清晨天光从枝叶中倾泻而下,似在他身后添了若隐若现的浅金羽翼。

    英华璀璨的儿郎,红衣金羽风扬鼓张。

    “我征哥穿红衣真好看。”沐青霜眼唇俱弯,笑靥甜滋滋如花沁蜜。

    贺征愣了愣,双颊慢慢渗出浅铜肤色也遮不住的红晕。

    似是为了掩饰无措的赧然,他蓦地低下头,猝不及防地轻啄了她的笑唇。

    接连好几下,如蜻蜓翩跹点水,点得“水”都傻眼了。

    然后假装若无其事地牵着她继续往回走,“你嘴上一定抹蜜了,不能浪费。”

    ****

    按常理,该是八月十三两人成婚过后,贺征再另择时日携沐青霜到此相认亲族,夫妇二人再同去宗祠敬祭香火之类。

    昨日因沐青霜失控大哭不愿回家,贺征仓促间只想着带她到这里来散散心,便也没打算特地带她去见谁的。

    可黎明之前他的马车刚到山脚下,就被族中负责夜巡山道的人看到,再加上贺渊那个大嘴巴少年跑去向各家宣扬,说堂兄提前带回新娘子来了,于是少年少女们按捺不住,纷纷往主宅这头来凑热闹了。

    回去时,门口人头攒动的阵势让沐青霜哭笑不得,好在贺家的小辈们不像沐家的那么能闹腾,虽看得出都有几分好奇雀跃,却大多只是腼腆笑着向他们二人问好。

    以往贺征在他们面前多是冷冷淡淡的,今日有沐青霜在身侧,心情大好,竟难得带了点浅浅笑意,还简单为沐青霜介绍了他们的身份姓名,这让他们忍不住露出受宠若惊的模样,心中感叹果然有媳妇儿的大将军是不一样的!

    打发了这群好奇的小毛头,两人进了主宅大门,却意外与正要离去的贺莲迎面相逢。

    之前沐青霜与贺莲在将军府闹了个相看两厌、不欢而散,后来贺征便收了贺莲暂代的家主令,以督建祖宅之名将她送回了这里。

    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处环境不同对一个人的改变之大,在贺莲身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此刻的她身上的装束与别的贺氏族人没有太大不同,没了早前在将军府那种刻意华服盛装的倨傲模样;身后也只有两名族中仆妇跟随,全不是当初那般六人随扈的张扬,倒有了几分为人长辈该有的端方朴雅。

    她好似没料到会与二人照面,略有些尴尬地淡垂眼帘,浅笑局促:“我想着你们中午才会回来,带人过来替你们准备午饭。”

    自这宅子建好后,贺征只回来看过一次,平日里都是贺莲带人过来洒扫打理,并没有特地留人。

    早上贺征喂给沐青霜的早饭还是他去隔壁九叔家拿来的。

    贺征淡声谢过,她便带着两名仆妇离去。

    从头到尾一言未发的沐青霜沉吟片刻,扭头看向贺征:“她看起来怎么有点……不一样了?”

    贺征无奈轻笑着摇摇头,领着她往饭厅去:“先时她在镐京待了半年,来往的人物全都非富即贵,或许一时想太多。当初她与白书衍的夫人走得近,听闻白家或要与甘陵郡王府联姻,便觉我怕是也该尚个公主或郡主才不会叫人比下去。”

    在之前许多年的战乱岁月里,贺莲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是他们那辈最小的姑娘,宽纵娇养大的,能在乱世中活下来可想有多艰难坎坷。

    有些人在从云端跌倒泥里又突然重回云端后,难免会有一种比较刻意的自我补偿。她过了太久被人踩在脚底的生活,一朝翻身,便就生出些非要高人一头才能甘心的念头,什么都要与人攀比。

    这些事原本贺征毫不知情,还是贺莲被送回这里之后,自己在几名相熟的旁支老姐妹面前抱怨,连同她与沐青霜的那回冲突都细细说了。

    结果她的老姐妹们帮理不帮亲,将她好一通说,说得她简直要抬不起头来。

    之前大家看在贺征的面上,对她的某些偏颇之处都没有妄自多言。可沣南贺氏即便在前朝最显赫时,家中也从无拜高踩低的习气,更没有揪着别家变故落魄的痛脚、无端端去羞辱人家小辈的道理。

    打那之后贺莲的想法似乎变了许多,整个人一日日渐渐沉静下来了。

    进到饭厅,就见桌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虽都是家常菜色,却足够丰盛用心。

    沐青霜与贺征从前都是行伍之人,并无那种事无巨细都要人在身旁伺候的娇气,饭厅里没旁人在,倒让他俩都觉自在。

    落座后,沐青霜接过贺征盛好递来的饭,若有所思地拿起筷子。

    “她毕竟是长辈,我总不能往后也一直都不搭理她,”沐青霜有点不好意思地皱了皱鼻子,看向贺征,“待会儿你去同她讲,上回她说我爹坏话,我也吓唬了她。若她向我爹道歉,那我也给她道歉。”

    今日贺莲这桌饭菜,显然是有点“想低头服软又还有点拉不下面子”的意思,终归还是善意示好吧。

    沐青霜不是个喜欢斤斤计较的人,想着将来终归是一家人,若每回与贺莲照面都这么不尴不尬,对谁都没好处。既对方有心求和,她也就大方地给个台阶了。

    “嗯,我同她说,若她不愿,你不搭理也没什么。”这种事,贺征是毫无原则站在沐青霜这头的。

    沐青霜笑眯眯地吃了两口后,忽然后知后觉地蹙起眉:“不是,你原本想尚公主还是尚郡主?”

    “别瞎说,我没想,不可能,”贺征没好气地笑瞪她一眼,继而又笑了,“我可是循化沐家大小姐的童养婿,一婿不侍二妻的。”

    “你别那么笑,太狗腿了,好像给你条尾巴你能摇成风车似的。”

    沐青霜被逗乐,心中嘲笑地嘀咕: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婿不侍二妻”?我瞧着你像“一狗不随二主”才对。

    ****

    两人在沣南只逗留了大半日,下午就启程回了镐京。

    理顺心结的沐青霜与父亲兄嫂将所有话都摊开来说了。她对自己年少时的莽撞冒失给家中招来祸端之人仍是自责,却再也没有前一日那般失控的情绪了。

    家人自是不会怪罪她,好一通宽慰。

    不过,她还是自己去了小祠堂,跪了一个时辰才出来,这场风波就算彻底平息。

    沐家人又重新其乐融融地为她筹备起婚礼来。

    为着她的婚事,在明正书院念书的沐青霓、沐霁晴与沐霁旸特地告了几日假回来。

    沐霁昭一看几个大的都从书院回来了,便哼哼唧唧半撒娇半耍赖的闹人,也不肯去私塾了。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沐家大人小孩忙的忙闹的闹,又是往日那随时会有笑闹声炸窝的模样。

    按照利州人成婚的风俗,成婚当日新娘子身旁得有几名年纪小些的姐妹陪着过完一整日的仪程,称作“小喜娘”。

    沐家只有主家迁居镐京,与沐青霜同辈的小姑娘只有沐青霓,沐霁晴虽只比沐青霓小一岁,辈分却矮一头,按理是做不了“小喜娘”的。

    “事急从权,晴晴你就……聊胜于无,跟着来凑个数吧,”沐青霓一派老大姐的风范,语重心长地拍拍沐霁晴的肩膀,“到时你若不知该怎么做,学着我的模样就行,啊。”

    毕竟在明正书院就读也快半年了,如今的沐青霓派头可是与从前大不相同,说起话来不掉俩书袋她是浑身难受。

    沐霁晴挠头,嘀咕道:“可是头头,你知道小喜娘要做什么吗?”

    “我……我当然知道!我是本家的头头,我什么都知道!”沐青霓虚张声势地跳脚,强调自己的“权威”。

    直到看见沐霁晴眼中是彻底的信任后,她才满意地点点头,火急火燎地跑回家去追着她娘一句句细问“小喜娘”的职责。

    ****

    因着要腾出时间成婚,从沣南回来后贺征一直很忙,加之中原的婚俗里有一条,是说正婚典仪前三日,两位即将共结连理的准新人不能见面。

    向筠本着入乡随俗的心,管得可紧了。每日黄昏贺征借故来蹭饭时,她就会将沐青霜撵回自己院子,叫人把饭菜给端过去,竟当真严防死守不让这二人见面。

    随着婚期临近,沐青霜的羞赧窘迫也愈发严重,本心里也有些尴尬于同贺征照面,自然乐得对嫂子言听计从,让贺征去深切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念而不见,相思欲狂”。

    到了八月十二的傍晚,贺征做贼似地从后门翻墙而入——

    在墙头被沐武岱逮个正着。

    沐武岱口中叼着一片薄荷叶子蹲在墙头,冷笑哼哼地看着这“小贼”:“明日就是正婚典仪了,多等一夜你能死?”

    这种时候,老父亲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攀在墙头的贺征尴尬得头顶快冒烟,紧了紧嗓子,好半晌才吭出一句哀求:“我就找萱儿问个事……求您了,爹。”

    这一声情真意切的“爹”,实在算是卑鄙招数,却非常有效。

    沐武岱也算是看着贺征长大的,几时见过他这般痛快服软?于是老人家也心软了,轻咳一声:“一盏茶的功夫啊,到时候没出来,我老人家可要拔刀相向的。”

    在老岳父家的墙头上,贺征自然不能得寸进尺,乖觉应下,忙不迭翻身进去,半点不耽搁地直奔沐青霜的院子。

    ****

    沐浴过后,沐青霜正在自己院中的树下透风,纾解着新婚前夜的紧张无措。

    入秋的夜晚其实有些凉了,可她的脸烫得像是着了火,吹了半晌的风那热度也退不下去,只能无用地拿自己的手在脸畔猛扇忽。

    她手中捏着十五岁那年亲手织的同心锦腰带,咬着唇角犹豫极了。

    按说这东西算是她回给贺征的定情礼,在她手下他送的银腰链后就该给他的。可之后发生许多事,加上贺征一直也没提这茬,她也不知自己在别扭什么,竟就一直拖到新婚前夜还在手上。

    此刻她犹豫的是,明日到底将这玩意儿带着去成婚,还是索性就藏起来,假装它不存在了?

    真为难。

    她想得入神,贺征都已到她背后不足三步远的地方她才察觉。

    在她扭身回头的下一刻,手中的同心锦腰带,连同她自己,都被人抢了去。

    贺征揽着她的腰肢将她裹挟至墙角阴暗处,很不客气地先亲为敬了。

    好在他还没忘老岳父只给了“一盏茶的功夫”,浅尝辄止、聊慰相思后,就立刻收敛了。

    “想到一处去了,”他眼里闪烁着得意的笑,冲怀里的姑娘扬了扬手中的腰带,“我就是特地来拿这个的。”

    “你可真不当自己是外人,来‘拿’?哼,脸大。”沐青霜别扭地横了他一眼,蓦地想起当年事。

    那时他可生怕她将这腰带送出手,神色紧张得如临大敌,逼得她连“这是织给家中狗子咬着玩”的胡话都说出来了。

    心中起了小小恶念,偏要故意与他唱反调。

    “谁说这是要给你的了?”她低声忿忿,伸出手去作势要抢回来,“早说过,这是给……”

    贺征面色一慌,紧紧握着那根腰带藏到了身后,另一手则捂住了她的唇。

    黑暗中,沐青霜美目大张,眼神凶凶地瞪着他。

    两人沉默对峙半晌后——

    贺征淡垂眼帘,深吸一口气,冷静沉着地发出了“呜汪”一声。

    名分抵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