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传:我有一杯酒,足以慰风尘-归尘·别离·绝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苍天无情,浪子已无泪】

    求仁得仁,虽死亦欢。

    ——古龙《浣花洗剑录》

    生命如风,有人是微风,也有人是狂风。

    古龙便是那一场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的狂风,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自从“吟松阁风波”之后,古龙的身体状况就江河日下。他自己本就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当然不会懂得怎么照顾自己,更不要谈什么养生之道了。他所要的,只是潇洒,只是自在。

    在古龙康复后,就又开始了酗酒,寂寞了,要喝酒来解闷,开心时,要喝酒来庆祝,无论何时,他都离不开酒。

    适当饮酒,可以调节身心,但是如果过量,那就后果不堪设想了。古人云:醇酒猛于丽人。而“醇酒”和“丽人”这两样,偏偏都是古龙的嗜好。他始终都是一日不可无酒,一日不可无女人。这两样给古龙带来了无数创作的灵感,但是也一点点销蚀着他的生命。

    结果,长年累月的饮酒与不加节制的生活,加上他在“吟松阁风波”后输入了携带肝炎病菌的血液,他的肝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个曾经健硕如牛的身体,终于跨了下来,而且被确诊为肝硬化晚期。

    这个消息对古龙的朋友们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但是古龙自己却一如故我。最后在朋友们的极力劝阻下,古龙才算稳稳当当住进了医院,而且戒了半年的酒。

    这半年,对于曾经嗜酒如命的古龙来说,那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有朋友们陪伴,他也不觉得有多难熬了。

    古龙在朋友身上付出的是最多的,在朋友身上得到的关怀也是最多的。在他困苦的时候,在他受伤的时候,在他孤独的时候,在他难过的时候,能够给予他心灵慰藉的人,只有朋友。或许女人也有,只是可惜的是,女人总是走不到古龙的心里去。

    很多朋友给他写信,要他注意身体。

    林清玄给他写信时还书赠他一句:陌上花发可以缓缓醉。

    然而嗜酒如命的古龙,又怎能缓缓醉呢?

    在他病的最重的时候,他的“苇窗兄”(即沈苇窗,香港《大成》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曾经写信给他,“近来有很多人都认为你的作品太颓丧,似非壮年人所宜,倪匡兄亦有同感,希望你擅自珍摄。”

    那些一封封充满了关怀的信笺让古龙大受感动。很多时候,作家笔下的故事总是能透露当时作家的心情,有怎样的心情,就会有怎样的文字,就会有怎样的故事。在古龙心情不好的时候,当然也会写一些悲观甚至厌世的话。那些话让他的朋友们触目惊心,所以总是要不停地劝导这个浪子。毕竟,这个整天嘻嘻哈哈的古大侠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中更多的是积极达观的,一旦看到他有什么反常的状态,当然会感觉到不对劲。

    身体不好,古龙的稿子自然也常常被一拖再拖。

    当读者们看到“作者因病断稿,暂停一天”这样的话时,一定是失望的、焦虑的,他们会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而着急,更会为古大侠的病而着急。

    很多作家都会有这种断稿的现象,而且常常以生病为理由。古龙说,作者们都常常要“因病断稿”,他们的病,却又通常不是真的病,而是穷病、酒病、懒病,可是我总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心病。

    古龙最大的心病,就是孤独。所以他纵酒,纵情,那些只是他发泄的途径而已。疾病缠身让古龙不能再肆意饮酒,那些无法祛除的寂寞便如排山倒海般袭来。朋友们虽然常来看望,但是毕竟,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的一个家,都有自己的一个小圈子,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古龙这里。

    古龙说,心病有很多种,情绪低落、失恋、心情沮丧,都是心病。

    其实这些心病,也都是古龙所经历过的。

    他曾经记述过一段自己与倪匡的对话:

    “你为什么要断稿?”(指的是《绝代双骄》)

    “因为我心情不好。”我说。

    “为什么心情不好?”

    “因为我时常断稿。”

    古龙也有写不出来的时候,就算是在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也是。他戏谑自己为“一个每天都要爬稿子的动物”,这样的称呼,有些诙谐,但是更多的则是无奈。

    古龙说,有时候硬是写不出稿子,就算是把刀架在脖子上,把枪塞在喉咙里,他还是写不出,就算拼命用头去撞墙,撞得头破血流,也还是写不出。那种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在古龙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后,曾经轻松自在的古龙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虽然,他还是能和朋友们谈笑风生,和朋友们开着各种各样没有边儿的玩笑,但是他心里苦涩的滋味儿一直都是非常清晰的。

    古龙不喜欢诉苦,天大的苦楚,他也是习惯于放在心里。

    那时的古龙基本上不写什么稿子了,他说,“并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在心理上,我离了婚,这给我很大的压力;在身体上,我受了重伤,得了肝病,住了几次医院,接二连三地吐血输血,输入我体内的血已高达8500cc。”

    毕竟,古龙也不是铁打的。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只是这几个字之间所间隔的时间不同。

    当然,在古龙生病以前断稿也是常事。在他生病以后,已经对这件事习以为常了。

    在古龙生病的这半年中,他的生活起居很难得地规律了一段时间,他的吃饭时间由以前的七八个小时改变为半个小时,就算身边人喝酒,他也只是以茶代酒。

    如果这种规律的生活能够持续下去,想来古龙的生命也能延续下去,但是古龙毕竟是古龙,是江湖浪子,没有酒的日子让他如同笼中之鸟,总是期待着可以展翅腾飞的时刻。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古龙的老朋友林清玄去看望他。林清玄为古龙的状态感到很心酸,“这个当年一口气可以喝一瓶白兰地的铁铮铮的汉子,现在滴酒不沾,每天靠打点滴过日子,想起来再盖世的英雄都会引人心酸。”

    不仅如此,而且古龙家里的酒柜虽然仍是满柜的酒,酒瓶上却是微布着灰尘,架前的吧台也是冷冷清清,再没有人在那里放饮高歌。冷冷清清的样子,让人为之心痛。

    于是不再饮酒。林清玄说,“古龙不饮酒是因为浑身是病,一年内吐血吐了三次,喝杯酒成了生死攸关的大事;我不饮酒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大侠凋零的凋零,退隐的退隐,一个人寂寞地喝着酒有什么意思呢?”

    古龙的身体稍稍恢复后,他就难忍酒瘾,故态复萌了。起初,他还只是少量地喝些“玫瑰红”,但是这样少的量对于曾经酒量如海的古龙来说当然是不能满足的。于是他饮酒的数量与次数一天天增加,仿佛又回到了从前身体健康的时候。但是,他的身体毕竟不是铁打的,在他多次酗酒之后,终于又因为“肝昏迷”而住进了医院。

    酒,对于古龙来说永远有着致命的诱惑。他明明知道那样疯狂的饮酒就像慢性自杀一般,但是他还是忍不住。

    没有酒的日子对古龙来说简直度日如年。古龙又住了一个月的院,这一个月对于古龙来说,简直像是过了好几年。寂寞的古龙终于忍不住,坚持要出院。这个倔强的古大侠,真是让人拿他没有办法。

    临出院,古龙问主治大夫:“我出院后,是否可以喝酒?”

    大夫很老实地回答他:“最好不要喝,不过每天一小杯,也无妨。”

    对于古龙来说,一小杯又怎能满足他那样的酒量呢!也许在喝酒的起初,他的确只是想喝一小杯,但是喝着喝着,就忘了数量了,到最后,他喝掉的大约几百小杯也不止。

    痛苦地活着,倒不如痛快地死掉。就像他以前说过的那句话,语不惊人,不如不说,人不快活,死了算了。

    病痛的折磨,心灵的寂寞,让古龙忘了医生的叮嘱。药物能够延续古龙身体上的生命,但是却不能延续他心灵的生命,而酒,才能让他的心活下去,才能让他的精神得到慰藉。

    如果没有了精神,没有了灵魂,那么就算活下来,也只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古龙要的,是心灵上的生命。

    所以,他不顾一切地饮酒,酗酒。只有酒,才能让他心中寂寞的荒原暂时生出幻想的绿洲,如果醒了,那绿洲不见了,那么就继续喝下去,继续醉生梦死。

    古龙说,一个人若能得到他平生最最渴求的东西,纵然只是片刻,也如永恒,纵然身死,死也无憾。

    这句话,终于一语成谶。

    古龙因为过度饮酒,导致了食道破裂,大出血。于是再度入院,就连医院的小护士也备感惊讶,惊叹道:“古大侠好神勇,又住院了!”

    夜凉如水,寒星闪烁。那时已经是深夜,古龙忽然问守在病榻前的丁情道:“小乌龟,你猜我死了,有没有人会为我落泪?”那种本就充满了凄清之感的暗夜,被古龙的这句沉淀着无限忧伤与凄凉的话染得更加悲凉,那夜色,仿佛浓得化不开。

    然而古龙的凄然,也只是暂时的,过后,他就又嘻嘻哈哈地谈笑起来。

    也许古龙在问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那样短暂的回光返照,带给人们的不是警觉,反而是一丝希望。

    就像《红楼梦》中的黛玉,在听着宝玉、宝钗新婚的喜乐声,她的生命一点点燃尽,忽然之间又现出一点好的精神状态来,让人误以为她还可以撑一阵子。谁又会想到,在那短暂的回光返照之后,竟是黛玉永恒地魂归离恨天呢!

    古龙的一生拥有过无数的女人,然而遗憾的是,在古龙生病期间竟没有一个前去探望,只有古龙的最后一任妻子于秀玲陪在他身边。这是古龙永远无法挽回的遗憾,直到临终前,古龙还说:“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没有来看我呢?”说完这句话,虚弱的古龙又昏迷了,而这一次昏迷,古龙再也没有醒过来。

    1985年9月21日晚6时03分,古龙带着对生活与真爱的深深眷恋,在台北市中华开放医院飘然而去,时年48岁。

    从此碧落黄泉,人间再没有那个潇洒又诙谐的侠者。

    得知古龙去世的消息,人们震惊着、悲痛着,但是无论有多少泪水,都再也换不回那个才高八斗又洒脱不羁的朋友了。

    在这茫茫尘世中,古龙仅仅停留了48个春夏秋冬。朋友们知道古龙爱酒,知道他最爱的便是XO,于是为他带了48瓶XO。

    酒香依旧,只是斯人已去。

    古龙的生前挚友,也是著名的科幻、武侠作家倪匡主持了古龙的追悼会。

    相片上的人一如往昔,古龙却再也回不来。古龙一生交友无数,很多社会名流,包括他生前的朋友乃至未曾谋面的人都来参加他的追悼会。

    在古龙的灵前,是倪匡所写的讣文: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是啊,古龙虽然乘酒归去,但是他的形象在那些不朽的故事里将得到永生,人们会永远地记住他,他的名字,也会随着那些不朽佳作流传到千秋万代。

    台湾作家乔奇为古龙写的挽诗中有这样两句:小李飞刀成绝响,人世不见楚留香。

    这两句,也颇为人们传颂。那些异彩纷呈的故事,成了古龙在这个世界上生命的延续。那些经典的英雄形象,既是书中人物,更是古龙自己。

    也许古龙自己也记不清,究竟有多少人喝过他的酒,有多少人花过他的钱。他的豪气干云,他对朋友至死不渝的热忱,是人们对他永恒的怀念。就是这样一个侠者,却英年早逝,带着人们的眷念,带着尘世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古龙总是把朋友放在女人前面。他觉得女人可以再找,但是知己好友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以朋友们敬他,女人们恨他。但是在古龙的追悼会上,郑莉莉却带着古龙的长子郑小龙披麻戴孝而来,他们的悲痛,不比在场的任何人少。

    不知道那些晶莹的泪珠里,是否有郑莉莉对这位薄幸浪子的谅解。也许她恨着他,只是那恨,是源于对古龙深到骨子里的爱。因爱成恨的女子,在古龙的笔下也是比较常见的。古龙对女人们的爱与恨可谓了如指掌,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燕青曾说,古龙笔下的故事,明明是有情,却又似无情。其实何止是他笔下的故事,古龙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对那些女孩子的爱明明是深沉而真实的,否则他就不会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自己的那些女朋友们,不会遗憾她们为什么不来看望自己。只是这爱的深刻,只有古龙自己知道而已,给别人的感觉,他倒是像个寡情薄幸的男人。

    若是古龙泉下得知自己第一位正式的恋人前来追悼自己,他的心中也该欣慰些了吧。只是这一世的深情,究竟该付给谁,做一个牵挂呢?也许这情太重,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所有的喜怒悲欢,古龙只能一并带走,从此漫漫的侠客路,他还是要一个人踽踽独行。

    中国古代的朝臣们总是文死谏,武死战,其实无论是文是武,都是他们心中持之以恒追求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们死而无憾。就算是死在追求的路上,也算死得其所了。

    这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

    古龙的追求,就沉淀在浓烈的酒香之中。他的寂寞是绝世的,只有酒是他最好的伴侣。所以他宁愿在美酒之中含笑死去,也不愿痛苦地活在寂寞之中。

    很多人,对古龙的过早辞世都感到非常惋惜,他的朋友们更是悲痛万分。大家都觉得古龙是死于酒,而不是疾病。就像导演郭南宏说,古龙根本是“喝死的”。多年以后,当郭南宏看到古龙墓上的黑白照片时,悲伤虽然也有,但是更多的却感到有些好笑,“今天我看到他的照片,还笑在心里,这个朋友真是够绝的,但也把自己搞死了。”

    大家都觉得,是古龙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没有好好注重健康,所以才会把自己搞死了。其实,真正理解古龙的,又有几人呢?如果不是痛楚已经洞穿了心扉,如果不是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太多,谁又愿意用酒来麻醉自己的心灵呢?

    也许,乘酒归去,也是古龙最好的归宿。

    这一世光荣,从此成了历史中的流星。流星虽然短暂,但是那光芒却是漫天之中任何一颗星星都比不了的。

    古龙心甘情愿做那颗流星。就像诗人拜伦的那句话:甘愿轰轰烈烈短命地死,不愿平平庸庸长久地活。

    从此所有的痛苦都不必在意,所有的悲伤也不必挂怀。千言万语,都凝成一滴泪,在光阴的尽头闪烁着怀念的光辉。

    酒,拯救了古龙的心灵,但是却扼杀了他的生命。

    【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一个人若能平平静静地死,有时甚至比平平静静地活着更不容易。

    ——古龙《七种武器·孔雀翎》

    一个生命的陨落,对于万千世界来说似乎只是平常。只是这陨落,给那些爱他的人留下了太大的悲痛。

    然而悲痛归悲痛,利益是在人类社会诞生就存在的一个东西,总不会因为悲痛而泯灭。古龙走了,虽然没有留下多少积蓄,但是那些书籍、剧本、影视作品等的巨额版权却成了大家争相抢夺的对象。就像古龙生前无数次在小说中描绘的那样:一代侠客去世,留下一本武功秘籍,成为江湖各派争相抢夺的目标。

    古龙的父亲熊鹏声,与古龙生活过的几个女人,古龙的三个儿子,加上众多的出版商,都搅进了这场纠纷中。就像古龙生前好友薛兴国所说的那样,古龙又把自己的著作权搞得很乱,他的父亲回来了,继母出现了,这个老婆、那个老婆也出来了,儿子也说他有著作权,谁也搞不清楚。

    古龙少年离家,在朋友之间只字不提自己的生父。直到有一天,朋友们在报纸上看到古龙父亲熊鹏声寻找古龙的消息,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时熊鹏声病重,自忖来日无多,心中很是挂念这个儿子。

    古龙却不肯原谅父亲,纵使已经身为人父,少年时代留在心底的创伤依然无法平复。朋友们纷纷来劝,但是古龙却说什么也不肯去看望父亲。直到后来父亲病危的消息传来,古龙才打开心中纠结了几十年的结,前去探望。也许是见到儿子后的欣喜,熊鹏声病情逐渐转为稳定。

    没想到命运弄人,古龙竟然走在了父亲前面。那个让他一生都耿耿于怀的父亲,最后竟成了他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人生一世,谁又能料到自己死后会如何呢?只是不论有多少风云变化,都与死者无关了。

    那时候港台和东南亚各大华文报纸均头版头条刊载了古龙辞世的噩耗,一时间悲痛像长了翅膀,飞遍了五湖四海。无数悼念的文章、挽联涌现出来,其中“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和“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流传得最广。

    曾经有一个小学生这样问道,“古大侠死去了,小李飞刀是不是也会死去?”多年的时光奔流而去,时间向我们证实,纵然古龙逝去,他所创造的武侠世界依然永存,而他的名字,也永远地刻在了历史的功绩碑上。

    光阴是利刃,总能将一些浮华的、肤浅的东西一点点割裂,有些深刻、内涵如同闪光的钻石那样的东西,却会在时光的洗礼中越来越亮。

    古龙给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仅体现在武侠小说的发展上,更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与人生哲学上。

    他所写的故事是以乐观为主的。虽然皆大欢喜有些落入了俗套,但是古龙不在乎。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而他,也的确做到了。

    其实很少会有人喜欢一边读书一边哭天抹泪的,阅读越伤心,越读越悲观,也许这是作者的成功,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带来的不是身心愉悦的享受,竟然是呼天抢地的悲痛,就算作者成功了,那又怎样呢?

    更多的读者还是喜欢一边看下去,一边笑下去的。生活中的压力已经够沉重了,如果看本书看得更沉重,心灵会承担不起那样的负荷的。古龙的作品,让我们读起来轻松愉快,有时候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讲透一个深奥的道理。

    这也正是古龙的成功之处,虽然总免不了有一些无奈,总免不了有一些“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感伤与落寞,但是当我们一直读下去,总是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

    凡尘的花开花落,温暖着岁月里淡淡的流年。尘归尘,土归土,落叶终究要归根,而漂浮的浪子,也只是沉浮一世几十载,紧接着的,是永恒的平息。

    从此没有悲哀,没有欢喜,只剩下荒凉的寂寞。古龙的墓地很是豪华,但是再豪华又能怎样?终究是挽不回一个鲜活的生命。

    古龙走了,带着他的遗憾,带着他绝世的孤独与寂寞。他说,我靠一支笔,得到了一切,连不该有的我都有了,那就是寂寞。

    其实手中的笔,就是他的飞刀。他想用这把飞刀斩断寂寞,斩断痛苦,却没有想到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如果有些东西是命定的,那么寻寻觅觅又是何苦呢?

    这一世,是传奇,也是寂寞。他将自己最好的年华泡在了酒瓮里,把清洌醇香的酒倾入自己的身体里。那种有些堕落的感觉,虽然荒唐,但是多少人为之沉迷、沉沦。

    台北的大街小巷依然有数不尽的灯红酒绿,舞女依然会跳起最美的舞,唱起最撩人的歌,依然会有许许多多的好兄弟揽腰搭背地出入各种声色场合,他们讲义气,够朋友,为了友情可以上刀山,下火海。

    只是他们不认识古龙。年轻的热血在阳光下沸腾,青春的气息昂扬,依然不脱稚嫩。他们会学着古龙所创造的武侠世界中的好哥们儿那样维护自己的兄弟,也会学着侠客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他们觉得这样子很过瘾,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侠者。

    然而,当他们听见“古龙”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仿佛只是听见了一个传说。

    手臂上的刺青蔓延,在风中有一点寂寞的味道扑面而来。

    古龙在少年们的心中是一个永远的谜,一个永远的传奇。他们不知道,自己脚下的土地,也许就是那个曾经谈笑风生的古龙走过的地方。

    几十年,物非,人也非。

    在台北的花前月下,依然会有恋爱的人成双成对。女孩的眼睛会笑成天上弯弯的月亮,肌肤如雪,情丝如梦,愁断白头。那样幸福的笑靥,在每个时代,每个角落都会浮现。

    那些恋爱的美好镜头,古龙也曾经有过。也许是相同的地点,也许是相同的幸福,只是人却已经不再相同。

    爱情与婚姻,大概是古龙一生的遗憾。所以他才会那么羡慕牛哥牛嫂这对恩爱的夫妻。其实不仅是牛哥牛嫂的婚姻让古龙羡慕,很多夫唱妇随的恩爱夫妻都是古龙所羡慕的,比如对倪匡夫妇:“看到倪匡夫妇,我心里总觉得有点甜甜的,又有点酸酸的,是羡慕,又不能不承认有点忌妒。”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歌词:世界上幸福的人那么多,为何不能多我一个?这样的遗憾,这样的无可奈何,古龙只能望洋兴叹而已。如果古龙能有一个长远而幸福的婚姻,他大概也不会那么急匆匆地就离开了人世。

    古龙是一个能赚钱也能花钱的人。金钱本无主,何必吝啬呢?账户上的钱,再多,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对于古龙来说,享受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从来不会在乎花钱,不仅是在自己身上,更是在朋友、女人身上。

    所以亡去的古龙几乎没留下什么现金遗产。但是,他的作品版权却成了人人争抢的“武林秘籍”。

    古龙的父亲熊鹏声在古龙去世的四年后也离开了人世,古龙的版权再次出现纠纷,而且这一纠纷,就是十几年。

    古龙的非婚生子郑小龙、婚生子龙正达和古龙第二位夫人于秀玲等人的版权之争所牵涉的版权费至少超过了亿元台币,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是惊人而又不可思议的。但是只要你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看到的和古龙作品有关的东西,就会不觉得奇怪了。

    从书刊到影视作品,古龙生前一直都没有好好处理这些问题。这样一个浪子,对于生活不感兴趣的事情经常是很少去做的,哪怕这件事已经涉及了自身的利益。

    古龙总是今宵有酒今宵醉,结果把“明日愁”都留给了别人。

    为了理清古龙的版权问题,相关人士成立了“古龙著作管理发展委员会”,并以古龙长子郑小龙为首。直到近年,委员会才授权上海读客图书出版古龙新版文集。

    古龙的三个儿子中,郑小龙的性格是最像古龙的,而且他像父亲笔下的那些侠客一样,学了一身的武艺。古龙怨了自己的父亲几十年,郑小龙也怨了古龙几十年。但是郑小龙没有像父亲那样把这样的性格传承下去,他从小就知道父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他努力去做一个好父亲,对家中的一双儿女总是慈善又不失严厉。他承担起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在外,是受人敬仰的柔道高手;在家,则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爸爸。

    郑小龙的身份证明上,一直都是“父不详”。那三个字,也时常噬咬着他的心。他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明明身体是他的骨血,但是心灵上却有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直到2009年古龙去世24周年,郑小龙对父亲的心结才有所解开。已经是一双儿女的父亲的他这样说,“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或许父亲对家人的爱藏在心里。”

    除了郑莉莉所生的郑小龙外,古龙还有与梅宝珠所生的熊正达和与叶雪所生的叶怡宽两个儿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三兄弟20年都没有见面,彼此之间没有联络。他们的第一次见面,竟然是为了父亲的版权官司。所幸,几个兄弟终于握手言和,彼此相认。如果古龙在天有知,应该也会颔首而笑了吧。

    郑小龙的家里,至今仍然悬挂着古龙在四十多岁时写下的一幅字:握紧刀锋。

    那样苍劲有力的字体,隐隐中透露着一股侠者的风度。然而古龙虽然握紧了刀锋,却放松了健康。写完这幅字没多久,古龙就与世长辞了。郑小龙说,“那时他已过40,人到了40岁,心境转变非常强烈,这幅字就是父亲在这种非常心境下写出的。如今,我也40多岁,‘握紧刀锋’这4个字就像父亲对我的期待,让我劲头更胜从前。”

    在郑小龙身上,我们能看到古龙的很多优点的传承。他和父亲一样,总是爽朗真诚,不喜欢别人和他“玩阴的”。而古龙的缺点,并没有在郑小龙身上体现出来。他不像父亲那样不顾一切地酗酒,也没有像父亲那样四处留情拈花惹草。其实古龙是浪子,而他的儿子郑小龙,更像是一个侠客。

    有时候侠客与浪子,中间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能有一场能驾驭古龙的婚姻,大概这个浪荡不羁的古大侠就会收敛很多了。但是,如果那样,或许,我们就看不到这位潇洒放荡的浪子了,世间,也无从有楚留香、李寻欢等诸多大侠了。

    还是古龙的那句话,宝剑有双峰。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无缺的,有时候,缺憾也是一种美。

    古龙的三个儿子中,郑小龙应该也是最了解父亲的。他从父亲的作品中读出了爱情、友情、英雄、浪子以及诸多哲理,用他的话来说,“一定意义上来说,父亲的作品已经超越了武侠的范畴”,“我读来特别感动”。

    古龙写人生,写人性,美丑善恶,皆入文中。那些经典的句子,至今为我们所熟悉,仅仅是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已经是千古绝唱了。

    郑少秋唱的《楚留香》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这是说楚留香的潇洒,但是冥冥之中,却让我们看到了古龙的命运。

    他来得潇洒,去得从容。繁华一世,然后独自离开。

    抛却了功名利禄,抛却了爱恨情仇,从此把一切都抛却,他只带走了自己的寂寞,而快乐,却永永远远地留在人间。那些精彩的故事,那些美好的传说,都留给后人去猜测,去评价。

    古龙是真实的。真真实实地活一世,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最真实的,童年时代也是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开始有一些懵懂,青年时代知道一些东西,到成年才真正懂得。因为成年的懂得,所以很多成年人都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天真,他们以为懂得了如何生活下去并生活得更好,于是总是伪装成各种模样,以求得更好的生活。殊不知,这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快乐。

    不快乐的根源,就是不真实。

    因为说了一个谎话,紧接着就要说一大堆谎话来替自己圆谎,有时候还要把别人也扯进来。

    古龙是真实的。他踏踏实实地走完这一生,没有虚伪,永远那么坦诚。

    我读金庸,会读出一股人生的韵味,很多时候,会感觉到一些无可奈何的世故感。而读古龙,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率意真诚,很有那种“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感觉。读过之后,热血沸腾,又会感慨万千。

    古龙的作品,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更有人生上的哲理与启发。读他的故事,我们会懂得,人生中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事情,但终究还是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就算有一些缺憾,但是瑕不掩瑜。

    读他的作品,我们会越读越达观。原来功名利禄,也无非过眼云烟,原来这世界上最真实最永恒的,是一个“情”字。

    我们没有必要非要让某一份感情千年万年都不变,只要人生一辈子,这份感情能够始终如一,就足够了。一万年太久,我们应只争朝夕。

    读古龙,是读一份洒脱,读一份超然。在岁月的光晕里,年华总会渐渐老去,但是决定一个人是否真的老了的,是心态,而不是年龄。

    古龙说,当一个人开始自言自语的时候,说明他已经老了。

    几乎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也许是从二十几岁起,也许是在耄耋之年。但是也有人,活到百岁依然是年轻的,因为他们的心是年轻的。

    古龙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永远都是那么年轻。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就有所作为,朝气蓬勃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是他朝气蓬勃的心态。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年轻人,美丑善恶,热血沸腾。我们没有见过他苍颜白发的样子,也没有见过他佝偻驼背的样子,他留下的照片,总是满脸的青春气息,不论是二十几岁的时候,还是四十几岁的时候。

    明月照亮天涯,岁月依然,酒香依旧。明月也没有忘记圆缺,世界周而复始。

    古龙说,英雄生前也许会很寂寞,但死后却永远不会寂寞的。这仿佛是他给自己的一个谶语,古龙的一生,终究是应验了这句话。那些无人懂得的寂寞,都化作了一缕缕沉淀的酒香,缭绕在光阴的每一个角落。

    【一世绝唱,沁心墨香传千古】

    流星的光芒虽然短暂,但当它出现时就算是永恒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芒。

    ——古龙《流星·蝴蝶·剑》

    一个故事,万种传奇。

    春花秋月依然,亘古的明月仍旧会按时升起。万千世界,依然美丽多姿,多少曾经讴歌过这个世界的人,转瞬随风而去,空空留下一串寂寞的脚印和一捧惆怅的文字。

    文字里,有儿女情长,也有快意恩仇,有江南的小桥流水、亭榭楼阁,也有塞北的大漠狼烟、碎石飞沙。

    古龙从世界的这一头,一直写到世界的那一头。人间喜乐,都被他写了个遍。

    也许他天生,就注定是要把整个世界以武侠的形式写出来,当完全写尽时,就潇洒离去了。

    就像黛玉,泪尽,人亡。

    然而古龙不死,他所创造的武侠世界将会永远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对于古龙的爱戴,早已被深深地铭刻在众多读者的心里。

    古龙对武侠小说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用他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青春。

    花开花易落,但是古龙这朵武侠世界的仙葩却将永远盛放下去。

    古龙所写的武侠小说,已经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读他的故事,我们可以感觉到推理小说的逻辑,也可以感觉到散文的优美旋律,更能感觉到诗意灵动的哲学道理。

    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知识都给了古龙以深刻的启发,因为不停地阅读,所以他也在不停地思考下去。思考武侠世界的神奇,思考现实生活的种种感情。因为思考,他将幻想与现实紧紧结合在一起。为了武侠世界的异军突起,有些懒散有些发福的古龙冥思苦想。就算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没有停止思考。

    然而很多人都是这样,因为思考得太多,反而招惹了更多的忧愁与烦恼。

    不过对于文人来说,这种心情的不幸,但却绝对是文笔的幸事。在那种淡淡的忧伤笼罩下,作者往往能写出更加美丽的故事来。

    古龙曾经读过很多西方侦探小说,所以他的笔下,也出现了侦探小说的特点。这是武侠小说中破天荒的一种举动,虽然金庸也曾有过类似的写法,但毕竟没有达到古龙这样娴熟的状态,挥洒自如,文不加点。

    最重要的,是古龙的小说中还出现了侦探小说中推理的手法,在开头设下悬疑,然后一层层剥落神秘的外衣,在故事的结局真相大白。因为有悬念,读者总是愿意看下去的,带着一份好奇,等待作者解开重重谜团。

    当古龙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娴熟的时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只是,他在追求的过程中犯下一些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

    创作早期的古龙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经常在开头设下一个巨大的悬疑,然后设下重重伏笔。从那些伏笔中,我们不难看出,古龙是想在解开谜团的过程中用上的。但是后来的古龙却因为种种事情耽搁了创作,时间一长,原来设下的谜团与伏笔便都忘了。结果,读者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结局,却还是没有看到悬疑解开,反而又增加了其他的悬疑。这就让读者大失所望了,抱有希望最大的人,当然也就获得了最大的失望者。

    还好,古龙后来渐渐改掉了这个毛病。毕竟,每个人都是在成长着的,侠者也是一点点练成的。

    古龙的这种写法对以后众多创作武侠小说的人也是有着莫大影响的。人们争相模仿古龙的写法,试着设疑,试着推理,试着一点点侦破。然而模仿毕竟只是模仿,只要没有跳出这个樊笼,就算写出了东西,也让人有雷同感。

    古龙是一位极其多产的作家,一生留下了七十余部作品。在他刚刚出道的时候,竟然能一年就写出好几本小说来,这样惊人的速度是很少见的。

    很多人一辈子大概也就只有那么几本甚至只有一本著作流传于世,后世人读起来,也颇为敬仰了。然而当我们看到古龙的作品大观,才发现原来用1、2、3这样的数字来衡量一位作家的作品数量,那是多么微不足道。

    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这样庞大的一个数字,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很多失误之处。

    首先,是这数字中的水分。

    这个传奇的浪子总是和出版商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预支了稿费之后就神龙见首不见尾。拿不到稿子的出版商,便只能找人代写。这还不算,后来古龙竟然也光明正大地让人为自己代写,就算故事没有脱离古龙的初衷,但是毕竟,读者读起来总会觉得不舒服,就像自己花了足够的钱去买一件东西,买来的却是个高仿的山寨品一样。

    其次,是这庞大的数字里面包含的雷同率。

    因为写得太多,就很难不写出有些相似的故事情节,甚至是相似性格的人物。

    有人说古龙笔下的人物性格单一,其实这倒不见得。只是人物写得太多了,就有很多人会比较相似,人们读得多了,就会有一种重复感,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评价。其实古龙笔下人物的性格还是相当丰富的,内敛的、外向的、深沉的、积极的、豪放的,各种性格可谓是应有尽有。

    虽是如此,但是那些出了名的大侠们却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的。比如幼年时代就遭遇不幸,比如厄运和好运总是相伴而生,比如每个侠客,几乎都要经历一些濒死的劫难,然后又在绝处逢生。

    写得多了,很难不重复。就像你身边有十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们各有各自的性格和特点,但是如果有一百个人,你就会觉得谁和谁比较像,谁和谁几乎是一样的。

    金庸及早封笔,退出江湖,其实也是很明智的。

    古龙没有像金庸那样,因为古龙是要用笔来吃饭的。他没有金庸那样传奇的家世,他拥有的,只是自己孑然一身的潇洒。所以古龙不能封笔,只能在这混沌的江湖中走下去,走下去。

    武侠小说是离不开一个“武”字的。然而古龙对“武功”却不是那么了解,写到武功的招式也往往是不顺手。这是写武侠小说的一个劣势,但是古龙却能把它转化为一种优势。

    古龙以一种“无招胜有招”的方式,重新诠释了“武功”的概念。既然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都是凭空虚构出来的,那就再凭空虚构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古龙说,真正的高手之间的较量往往只需要一招就足够了,任何一点点错误都可以造成致命的失败。

    这样简单的一句,不仅弥补了武打场面、招式上的欠缺,而且又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有时候缺点也会成为一种优点,只看你如何运用。西施心痛,但是西子捧心却成了千百年来令人无限遐想的美丽形象;昭君肩瘦,但是那一袭红色披风却成了世人眼中绝美的象征;貂蝉耳小,但是那羊脂玉一般的耳垂上悬着的珍珠却照亮了世间最美的容颜;玉环狐臭,但是美人沐浴华清池的仙姿却传唱了千百年不朽。

    有时候缺点就像一块裸露的土地,只要种上美丽的鲜花,就不会觉得它丑陋了。

    古龙是浪子,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投机取巧的想法。因为台湾当时的稿费是按行付给的,所以古龙就想办法将原本应该放在一块的一行字拆成好几行,这样得到的稿酬自然也可以翻上好几倍了。就连古龙的好友薛兴国也这样说:当时,主要是两家大报连载,《中国时报》和《联合报》,每天一个栏,一千两百字左右,一天两千多,对古龙来说,写起来其实很容易,因为他最擅长写短句:是。是吗?真是。真的是吗?就是四行了。报纸是以行数来给他计算稿费的,你不能给他计字数的,而是计行数。

    这样投机取巧的方法固然是不足取的,但是这种方法却促成了古龙所特有的短句式写法。

    那些精妙绝伦的短句,总是隐含着一个个人生哲理,蕴含深刻意义,又不失诗意的美。

    比如“一件武器是否可怕,主要得看它是在什么人手里”,比如“人类所有的一切,本就是随着心情而变化的”,比如“可以吓死人的刀,通常都是看不见的刀”,比如“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是不同的”,比如“一个若是连自己都轻视自己,又怎么能期望别人看重你”。

    古龙的小说有着很强的现代气息,读起来,感觉更像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金庸的小说古典气息浓郁,读起来就像是一部史书的再现,所以金庸的故事往往给人一种以假乱真的感觉,单单是一个乾隆身世之谜就掀起了千重浪。

    读古龙,是读一部传奇经典,也是读一场如梦人生。

    古龙留下的七十余部小说自从问世后就在不停地被搬上银幕,至今,由古龙小说改编、翻拍的影视作品已经高达几百部,被誉为“被影视改编次数最多的华语作家”,这样的数字,已经远远超过了金庸和琼瑶。

    他笔下的故事,陪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起来,多少年,依然在向人们展示着英雄的本色。也许随着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发展,更多的人是从电视影评或是电影银幕上看到他的名字,但是没关系,因为毕竟,那些精彩的故事永远绽放着最美的姿态,只要武侠在,古龙就在。就算武侠不在,古龙依然在,因为他所写的故事,是关于人类的永恒的话题,比如友情,比如爱情,比如人生。

    其实,古龙不仅是武侠小说写得很精彩,他的杂文、随笔等也是非常有深度的,其艺术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武侠小说的位置。如果古龙不写武侠小说,仅凭杂文一样可以成名,只是时间可能需要一些调整而已。

    我们经常会在古龙的作品前面看到卷首序言,细读之下,就会发现其价值是很高的,比如《欢乐英雄》、《萧十一郎》、《天涯·明月·刀》等。

    网上有人用古龙小说的书名和人名创作了这样一个段子:

    曾忆天涯明月刀,美人媚,烈酒妖。七种武器,绝代有双骄。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任逍遥。边城流星蝴蝶笑,孔雀翎,夜兰飘。武林外史,小李抚飞刀。英雄无泪淌风流,花无缺,血在烧。

    简短明晰的语句里,我仿佛看到一个热血古龙和许许多多热爱古龙的读者。

    绝代的故事,绝世的风华,绝傲的英雄,绝美的佳人,绝世的武功,而古龙,是绝世的潇洒。

    夜风拂过窗棂,我仿佛依然听见古龙的寂寞。那种绝世的孤单,从小到大,一直是一种噬心蚀骨的毒。当他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孤独也放大到了极致。

    万般繁华,也终究要归于尘土。

    从此了却了浮生,任凭年华千载,背负着寂寞,踽踽独行。

    胭脂笑,含泪刀,长歌尽,空寂寥。

    一世倥偬,一世繁华。当这繁华谢了幕,是永远的岑寂,纵使酒香缭绕,依然阻挡不了噬心蚀骨的寂寞。

    从一个叛逆少年,到“武林盟主”,这中间,究竟隔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喜怒悲欢?只是,他总是习惯于藏起自己的悲伤,而快乐,却总是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他的悲伤与寂寞,成了一个不可触及的秘密,被他小心翼翼地埋藏在心中的某个角落。寂寞如蜻蜓点水漾起的波圈,层层荡去,沉在岁月的光晕里。

    美人、美酒、笔,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三件东西,然而这三件东西加在一起,也没有朋友重要。为了朋友,他可以放弃美人,可以放弃美酒,更可以丢了稿子跑出去和朋友相聚。

    从始至终,他在朋友身上用的时间是最多的。

    一个“义”字,是古龙一生的信仰。

    多年过去,楚留香依然是风度翩翩的侠盗,李寻欢的飞刀依然例不虚发,那些已经刻入人们心中的侠者形象,将会岁岁年年流传下去。纵死侠骨香,这位风流浪子在人间留下的绝唱将成为永恒。

    细雨如烟,飞花若梦。

    台北的明月依旧,冷月半缺时,依然会有很多人对月长叹。寂寞浮生,风花雪月,相似的场景,相似的人生。

    只是侠者古龙不再。

    但是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淡淡的墨香里,沉淀着一片刀光剑影,也潋滟着一段绝世华年。

    唯美的记忆,唯美的画面,是人世间永恒的印记。他所创造的武侠世界与精神文化,是人们永远的铭记。那些精彩的年轮,是古龙的财富,也是所有人的财富。

    有时候,逝去不是结束,而是永恒的开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