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凌晨四点半-哈佛信条16勇气:年轻有无数个重来的机会,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很多事情你不是不会,只是不敢去做。一个人若没有挑战生活的勇气,就注定碌碌无为,庸苦一生。

    追寻心中的勇气,将找到人生的光明

    害怕,这是我们唯一应当害怕的东西。

    ——美国第32任总统夫人安娜·埃莉诺

    在哈佛大学,学生永远是大学协奏曲中最灵动的音符,这里的学生也许有太多的不同,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但他们思维活跃,充满了奋斗的朝气。一位哈佛教授曾说过:“胆怯者是进不了哈佛的!”事实确实如此,哈佛的每一个学子都具有非凡的勇气,这种品质让他们在学习上攻无不克。

    人们往往把命运交给漫长的隐忍和等待。其实,决定命运的往往是像闪电一样短促的瞬间。一个胆怯的人,一个没有魄力的人,在命运的转折点,总是不敢做出选择,当机遇降临的时候,也总是没有勇气去把握,因为惧怕,所以逃避,逃避着美好的一切,认为自己不配承担这些。勇敢通常能够创造奇迹,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成功和幸福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坦然面对那一道道关坎,才能为未来展开一副美好的画卷。有时候,幸福的、成功的面纱很薄,但是没有胆量去掀开它,就没有资格享受它。

    1967年8月19日,他出生在台湾一个平民家庭。从小,他就以“大胆”著称,5岁时,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和一个陌生的贵客侃侃而谈,让那位客人赞颂不已。上学时,他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各种获奖证书得了无数。大学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台湾华视,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1994年,南非进行首次多种族大选,他被派去南非现场采访。大选以著名黑人领袖曼德拉成为第一任黑人总统结束,自然采访曼德拉成为来自世界各地数百家新闻媒体记者们的首要任务。那时候,曼德拉下榻的酒店到处都是各国的记者,但是他们等了8个小时,曼德拉并没有现身。就在人群出现骚动,有人打起退堂鼓时,曼德拉却在保镖的护卫下走出酒店,众人一下围了上去。

    不知道为什么,曼德拉拒绝接受任何人的采访。此时,他突然一弯腰,敏捷地冲过保镖手挽手的防护线,大步站到了曼德拉的前面,用非洲土语向曼德拉大声喊道:“保佑南非,曼德拉万岁!”这一个举动立刻引起了保镖的不满,可是曼德拉觉得好奇,一个黄皮肤的东方人居然能说南非土语,于是,曼德拉阻止了保镖的阻拦,主动走过来与他握手。他赶紧用一只手紧紧握住曼德拉不放,另一只手顺势快速抓出微型麦克风,用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英文开始向曼德拉提问。曼德拉面带微笑,破例回答了他的几个问题。与此同时,同来的摄影师赶忙把镜头焦点对准了曼德拉和他。这一天,曼德拉是焦点,但是由于曼德拉的青睐,他成了另一个焦点,因为他是第一个让曼德拉开口说话的新闻记者,更是在场的亚洲记者中唯一采访到曼德拉的人。而他,加入记者队伍的时间并不长。

    他就是凤凰卫视当红主持人胡一虎。胡一虎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从小我就是一个胆大的人,从来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吓倒我!任何时候,我都敢冲到最前面去!”

    勇敢的人才能享受美景!我们与成功失之交臂,恰恰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冲到前面去”的勇气和信心!老百姓常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老实巴交的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也许——当然只能是也许——也许有那么一天,天上会掉下一个馅饼,砸到某人头上,但是胆小的人,恐怕还要被突如其来的幸运吓倒了。哲人说,命运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这话一点没错,一切都在你一念之间,一切都只需要一个选择。但是只有强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火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任何一块奖牌都不会颁给一个胆怯的落伍者,命运的神采只有在勇敢者那里才会被描摹得精彩纷呈。

    要有不断超越自己的勇气

    勇气是衡量灵魂大小的标准。

    ——戴尔·卡耐基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最难突破的就是自身的局限性。所以,最大的勇气,就是超越自我。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创新,才能有所成就。

    1800年元旦早晨,杜邦家族搭乘“美国鹰号”帆船,横渡大西洋,前往梦想中的美国。自此,杜邦家族在美国扎根。

    1870年,杜邦家族第四代皮埃尔·杜邦出生,他天资聪颖,又善于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9年间,他一直致力于化学研究,获得了两项无烟火药专利。

    皮埃尔32岁那年,他的堂叔犹仁总裁死于肺炎。由于犹仁死得突然,没留下遗嘱,家族一时没了主心骨,他们不得不召开家族会议,但是在会议上也是吵个不停,根本谈不出什么结果。无奈之下,董事会决定卖掉公司。但是卖掉公司的话,公司就会被肢解,而家族里人们得到的利益也会很少。于是,在最后表决时,主持人亨利上校建议说:如果卖掉全部家当的话,值1200万美元。各人拿分得的钱去存入银行,利息低得可怜。如把它按2000万美元抵押给家族的某个人,这个人按银行的利息付给各位股东,那大家得到的利润就会高一些。

    这绝对是个好主意,谁不愿意多拿一些钱呢?可是,家族里谁愿意做这个冤大头呢?亨利上校胸有成竹地说,有人愿意这么做。于是,皮埃尔·杜邦当上了新的总裁。皮埃尔是一个十分可亲的人,明亮的大眼睛泛着湖蓝色的光芒,脸上时常挂着微笑。他的性格其实是比较内向的,如同他温和的外貌一般。但是杜邦却是一个有着雄心大略的人,而且胆气超凡。他做冤大头保住这家公司就是最好的证明。

    皮埃尔一当上总裁后,就开始了一个大胆的收购计划,一举收购了雷伯诺化学公司和东方火药公司,使得杜邦公司成了庞大的火药市场上的霸主:杜邦公司已经拥有火药市场75%的占有率,而如果单就黄色火药的占有率来说,杜邦公司的占有率已经达到100%。家族的人都欢欣鼓舞,为他们有一个这样的财富领导者而自豪。皮埃尔并不满足于此,他要不断超越。于是,他又开始行动,准备把黑火药的占有率提高到100%。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皮埃尔一下子官司缠身。瓦德尔是杜邦公司的老职员,犹仁去世后,他自立门户,创办了“巴卡伊火药公司”,成了杜邦公司的竞争对手。皮埃尔派拉斯科布去同瓦德尔谈判,打算买下他的公司。瓦德尔却根本不买账,但是没多久,瓦德尔的火药工厂突然发生了爆炸,遭致停产。恼怒的瓦德尔一口咬定是皮埃尔干的,他给各报社发出密函,大肆宣扬这件丑闻。瓦德尔还向所有联邦众议员和参议员揭发杜邦公司向总统行贿的丑闻。

    这个案子让杜邦公司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还成了反垄断的众矢之的。新总统上台后,皮埃尔派他的法律顾问乔治去与总统就此事进行了沟通。他说:“总统先生,不远的将来,欧洲一定会发生战争,只有杜邦获得独家制造火药的权力,国家的安全才有保障!”总统认为乔治的话不无道理,但他还是打算听听各方的意见,于是下令举行听证会。

    听证会上,皮埃尔大胆发言,他说:“火药制造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这涉及国家的安全问题。不远的将来,欧洲一定会发生战争,在非常时期,火药制造业应该独有,而不能公有,对于美国的安全保障,有百利而无一害。目前杜邦公司是最具实力的,因此,杜邦公司申请要独领这个行业。”皮埃尔的证词直接切中要害,参加听证会的陆海军司令、政府各部首脑和各大学教授一致认同杜邦的观点。但是为了免于垄断,总统最后裁决:杜邦公司改组成三家公司。杜邦公司受到了保护,也有了继续发展壮大的可能。

    皮埃尔的断言不久就得到了证实,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杜邦公司的火药供不应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皮埃尔向华尔街大阔佬摩根贷款1400万美元。这又是一项冒险,因为数额很大,年息又是6%,而且要拿公司股票做抵押,一旦期限到来,皮埃尔还不起,公司就要落入摩根的掌握之中了,他的所有努力就将付之东流。但他仔细地分析了一下局势,大胆地预测,美国迟早会介入欧洲战争,对火药的需求将猛增,到那时,杜邦公司将攫取巨大的利润。因此,杜邦公司值得冒险。皮埃尔用贷来的巨款,创办了5个火药工厂,其中田纳西州的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烟火药工厂。

    历史再一次验证了皮埃尔的预测。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杜邦公司生产的火药有了用武之地。战争给杜邦家族带来滚滚财源,但与这些财富同时而来的还有诅咒,人们纷纷诅咒杜邦家族是“战争贩子”,对此,皮埃尔可谓悲喜交加,喜的是,从一个三流上市公司跃居美国最大的企业集团,悲的是发战争财的名声并不好听。皮埃尔知道,新的挑战又来了,他必须要给公司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他发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资金短缺,职员的薪水都发不出来了。老板杜朗向银行贷款,但华尔街各银行受摩根商行控制,没有它的指示,谁也不敢轻易贷款给杜朗。通用公司注定要走投无路了。皮埃尔买进2500万美元的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于持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3%的股票,杜朗让贤于皮埃尔·杜邦。

    至此,皮埃尔·杜邦的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皮埃尔·杜邦之所以能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主要还在于胆略,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总是在寻求新的市场、新的发展领域。正是他的这种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成就了“杜邦”的百年辉煌。从这个角度分析,皮埃尔·杜邦的故事对我们就很有意义。人类社会要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征服,需要闯劲,需要冒险,需要不怕危险的精神和勇气。每上一步台阶,人们需要的不只是力量,还需要勇气。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勇气和胆量,即使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见,也不能很快地发展下去。正如皮埃尔·杜邦所言:“即使看到前面的东西,如果不敢迈出去,也会得不到。”

    在这个时代,墨守成规、缺乏勇气的人,迟早会被时代所抛弃。要想干大事,气魄必不可少,不管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那些曾经赤手空拳而成功创业的人,血液里都有一种共同的“不安分因子”,他们会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扩大自己的格局。

    用果敢切断优柔寡断

    果敢无战不胜,刚毅无征不服。

    ——亚历山大·仲马

    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当机立断虽不是人的最大缺点,但是“果断”对人生、事业、生活来说却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使人们在形势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对计划、方法、策略等做出正确的调整,使其能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有些成功,就在果断得出结论的一瞬间。

    一个16岁的俄国男孩打定主意要加入克格勃。他跑到列宁格勒的克格勃办事处问询加入克格勃需要什么条件。一位官员告诉他,必须是大学毕业生和复员军人,而且最好是学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这个男孩于是决定报考列宁格勒大学的法律系,以便日后加入克格勃。

    这个男孩喜欢柔道,在大学入学考试时,男孩的柔道教练对他报考大学的志愿不以为然,反而力荐他去报考列宁格勒金属工厂附属高等技术学校,因为根据他的成绩,他可以被保送,还能免服兵役。为此,柔道教练还特意约见了男孩的父母,对他们说,这学校不错,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太可惜了。考大学是一种冒险,万一考不上,他就得马上去参军。

    男孩的父母听了也有些动心,不再如原先那样坚决支持他考大学,而是劝孩子报列宁格勒金属工厂附属高等技术学校。男孩一下子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境地,训练场上教练劝他,回到家后父母也劝他。但是这个男孩太想加入克格勃了,尽管两方面都是他极为尊敬而且不想违背的人,但是这一次他还是对他们摇头了,他说:“我就是要考大学,就这么定了——万一考不上,我就去当兵!”

    教练和父母于是都说:“那结局只能是去当兵。”男孩则非常果断:“没有什么可怕的,当兵就当兵。”服兵役就会推迟加入克格勃,但是总的来说,并不妨碍他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计划。后来,这个男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最后他终于加入了克格勃,他的人生由此跨入了一个决定性的新阶段。

    他就是俄罗斯前总统普京。

    他后来说:“做出考大学的决定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抉择。它要求我‘孤注一掷’,作出抉择:要么现在一切我都自己做,一切我都自己定,从而走向下一个我所期望的人生新阶段;要么我认输,听别人摆布,既定计划全部落空。”

    人生就是一个谜团接着一个谜团。通常我们从一个问题解脱出来,就又进入了另一个选择,如果没有果断做决定的勇气,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失去一次次珍贵的机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遇事的关键时刻总是会思前想后、犹豫不决、难以取舍,行动时总是优柔寡断、拖拖拉拉,显得缺乏主见和自信。之所以这样,一方面,可能是他们对人对事缺乏全局的理解和判断,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那就是缺乏勇气,用“不能轻举妄动”做借口来掩饰自己的不敢做决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犹豫呢?因为“断”,需要破坏当前的平衡,需要舍弃,需要改变,一般的人很难狠下心。哈佛教授就此曾在课堂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巴西有一位伐木工人,在进入大森林伐木时,被一棵倒下的大树压住了大腿,流血不止。当时离他最近的同伴在两英里以外的地方,而他的手边没有紧急救助的医疗器具,他也无法用电锯将压在腿上的树锯断移走。但是如果不把压在大腿上的大树移走,他将会因失血过多而丧命。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他一狠心,当机立断,用电锯将自己的大腿锯断了。

    用电锯锯自己的大腿,有几个人敢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这样做对于这个伐木工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的腿虽然没有了,命却保住了。假若这位伐木工人没有这种勇气,甚至稍稍犹豫,他可能就命丧大森林了。

    “果断”不仅需要正确的认识,更离不开过人的勇气。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都要有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险精神。池田大作曾经说过:“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人类对自己总是姑息软弱,尽管平时一再说要坚强、要坚强,可一面对自己,就连所说的一半也实行不了。要战胜如此软弱、丑恶的自己,可以说必须拿出最大的勇气来。”

    很多胆小怕事的人总是想把命运的钥匙交给上天,在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祈求上天的裁决。祈祷的双唇永远不如挥动的双手,果断做结论,的确会有一定的风险,但也可能是一次转机。

    如何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你不敢一个人走夜路吗?你不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吗?你不敢挑战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可能就只能平庸地过一生了,因为只有勇敢的人才能享受精彩的人生。不过,没关系,勇敢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1.多参加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可以让性格内向的人克服羞怯心理,如果你经常参加一些惊险而又保险系数很大的游戏,那么坚强的个性和冒险精神也会逐渐形成。

    2.直面恐惧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怕什么,你可以先找到自己最害怕的东西,刻意地去接近它,然后想办法消除这种恐惧感。比如,你害怕毛毛虫,那么你就可以站在它面前,想像它化茧成蝶时的美丽,这样你就不会再害怕了。

    3.学会面对困难

    凡事不要一下子就退缩,要去面对,不要胆怯。你可以把困难分成几部分,各个击破。如果在某一阶段取得了胜利,记住一定要鼓励自己。

    4.减少犹豫

    决定去挑战了,就要勇敢迈出第一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甭管它!对于胆怯的人来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是一句非常不错的心理放松的话。爱略特说:“世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是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5.做自己敢做的事

    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你自己觉得自己勇敢,才会用勇气去面对困难。另外,在你绝对达不到的目标面前不要逞能。就某一时间段来说,人是有自己的极限的,困难的级别超越了这个极限,人很难一下子获得成功,而失败往往会让勇气瞬间消失殆尽。当然,我们不能退缩,怎么做呢?我们要试着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目标进行长期跟踪,同时,还要在失败的时候不断鼓励自己。

    其实胆小不是天生的,我们现在胆小,可能是小时候在某方面遇到过挫折,只要我们现在能够多给自己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多鼓励自己,那么在未来,我们就敢于突破自己,敢于超越自己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第一章哈佛信条17坚韧与恒心:比决心更重要的是坚持决心,比勇敢更重要的是一直勇敢

    人应当有一股痴劲,要有非凡的执著。大凡卓越者,其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情。能够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是一种难得的伟大与成功。

    人生,坚持比冲刺更重要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哈佛开学典礼上,每一位新生都要被灌输这样一个概念:不要以为进了哈佛就是成功的标志,恰恰相反,这只是你们漫长征程的一个新的开始。百米冲刺能拿第一的人,马拉松长跑不一定能得到名次。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能够冲刺的人固然会获得一时的鲜花与掌声,但真正的赢家,一定是坚持跑到最后的人。

    坚持才能无悔,墨西哥奥运会的马拉松赛场上,比赛已经结束,优胜者早就领了奖牌,观众已经退场,可是在那条漆黑,安静的跑道上,还有一位选手依旧默默地向前奔跑着,那是坦桑尼亚的马拉松选手艾克瓦里,当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抵达体育场的时候,整个体育场已经几乎空无一人,艾克瓦里双腿沾满血污,缠着绷带,他努力地小跑着绕完体育场最后一圈,直到终点,他几近虚脱。事后记者问了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他神态淡然地说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到这里,不是叫我来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抱怨,跑完比赛,直到终点就是他对国家的承诺,对自己的坚持。无论在何种逆境中,坚持才能无悔,比赛如此,人生亦如此。

    我们要经历的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有挫折,但是人生非凡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能突破困难险阻,能逾越高山鸿沟,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内心的坚持。

    小时候,父母、老师是我们的保护伞,面对最亲密的人、最关心我们的人,我们可以转嫁我们的不安,或者轻易说放弃,因为我们可以向他们抱怨,向他们求助,看似理所当然的背后,我们是否深思过有一天当我们离开父母的怀抱,没有了老师的关爱,你在风雨中是努力向前奔跑还是自怨自艾呢?困难不可避免,但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的态度,而唯有坚持到底才能让我们永远无悔于人生。

    1943年,美国的约翰逊在芝加哥创办了《黑人文摘》,当时,没有人看好其前景。但是约翰逊并不气馁,为了扩大该杂志的发行量,积极地准备做一些宣传。约翰逊筹划开始先组织人撰写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白人把自己放在黑人的地位上,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为了提高文章的受关注程度,他决定请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来写这样一篇文章。于是约翰逊便给她写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

    罗斯福夫人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她回信婉拒了约翰逊的邀请。约翰逊没有放弃,他知道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赢得罗斯福夫人的信任,于是,他又给她写了一封信,但她回信还是说太忙。以后,每隔半个月,约翰逊就会准时给罗斯福夫人写去一封信,言辞也愈加恳切,但是罗斯福夫人似乎不为所动。

    一日,约翰逊得到一个消息:罗斯福夫人因公事来到芝加哥市,并准备在此逗留两日。约翰逊喜出望外,立即给总统夫人发了一份电报,恳请她趁着在芝加哥逗留的时间里,给《黑人文摘》写那样一篇文章。这一次,罗斯福夫人没有拒绝。她已经被约翰逊的诚意感动,决定帮助他。这个消息经媒体迅速传播,很快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大家不但知道了约翰逊,也知道了《黑人文摘》。这本创刊才半年的杂志发行量由2万份迅速增加到了15万份。

    后来,他又出版了黑人系列杂志,并开始经营书籍出版、广播电台、妇女化妆品等事业,终于成为闻名全球的媒体富豪。坚持梦想,坚持奋斗不仅是无悔人生的风帆,也是成就辉煌人生的灯塔。当我们放眼自己的人生,我们面前是一条更宽阔、更汹涌澎湃的生命长河,可是生活中的逆境,其实是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失败者往往是只有五分钟热度的人,而成功者往往是坚持到最后五分钟的人,坚持梦想,坚持奋斗,或许,你非凡的人生就在这每天点滴的坚持中铸就、隽永。

    坚韧,是你不垮的脊梁

    唯坚韧者始能遂其志。

    ——本杰明·富兰克林

    哈佛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如果学生不具备坚韧的品格,很可能会被巨大的学习压力压垮。坚韧的人能被千锤百打而依旧坚持心中的热爱。坚韧能使柔弱的女孩自强自立,让无数穷苦的孩子努力奋斗找到生活的出路。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正是那些开拓者们的坚韧和执著为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伟大的功绩。在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过程中,开拓者们面对的困难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可是正是坚韧的品格使他们不断攻克难关,百折不挠,执著前行。

    萨姆·苏利文是加拿大人,19岁那年,他在滑雪场跟朋友做游戏,目的是从朋友张开的双腿间滑过去,结果却撞在了朋友的身体上,折断了脖子,导致颈以下全身瘫痪。自此以后,这个高大英俊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只能摇头的残疾人,终生依靠轮椅生活。

    无疑,这种打击对于一个正值美好年华的青年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在折断脖子后的几年里,待在家里的苏利文陷入了选择生还是死的挣扎中。他把受伤前打工赚的钱都取了出来,买了辆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汽车。他预谋了自杀,但又不愿父母为此过于伤心,所以设计了开车坠崖这种自杀方式,可是命运之神不愿他就此离开人世,他的几次“坠崖练车”都没有成功。此后,苏利文不忍再拖累两位老人,便坚持离开了家,搬到了一个半公益半营利性质的公寓。

    公寓孤独而冷清。一天晚上,苏利文又一次独自在房间中经历着绝望的痛苦。他盯着空白的四壁,感觉自己的生命就像它们一样空虚。他坐着轮椅来到户外,看到远处的城区正掩映在落日的余晖中。他想那里有沸腾的生命活力,人们正在摇动着生活风帆向前航行。此刻,苏利文心中升起一股不甘,他也想成为一个能够扬帆起航的正常人。为什么不行呢?他问自己。他想到自己的大脑很好用,也能够独立吃饭穿衣,甚至还能微笑。于是他对自己说:“你一定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你可以工作,你可以好好生活。受伤前我有十亿个机会,而现在我还有五亿个。希望的光芒从未泯灭!”可以说,从那一刻起,一个新的萨姆·苏利文诞生了。

    从那以后,苏利文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勇于挑战生活。他不但学会了驾驶飞机,而且还教会了另外20位残疾人飞行。由于温哥华的华人超过三分之一,在加拿大土生土长的苏利文还学会了中国的广东话,这在他以后的竞选中收效奇特。苏利文一讲广东话,就会得到华人的掌声和鼓励。市长选举中,华人几乎把选票都投给了苏利文。

    无数的光环笼罩在了苏利文的身上,这位曾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残疾人向世界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面对挑战时的表现,这与他是否坐轮椅无关。

    苏利文的坚韧、与抗争命运的勇气,足以让大部分四肢健全的人感到汗颜。

    野草十分平凡,随处可见。往往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它们就发芽吐绿。而秋天风起的日子,它们依然苍翠。纵使落霜的严寒打击着它的意志,可那一片枯黄的草地依然挺立。直到严冬降临,它们才化土成泥,变成来年新草的养分。

    很多时候,人真的应该如野草那般去生活,纵使环境恶劣,也要傲然挺立,不惧严寒,不怕霜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野草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始终坚韧。不管是有人从头顶踏过,抑或野火焚身,顽强不屈的它都会在来年继续舒展。

    而我们,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顽强和坚韧荡然无存。试看如今的人,或抑郁,或内敛,或彷徨,或世故……偶尔针砭时事,偶尔感叹命运,少有几人敢鲜明一种个性,少有几人愿坚持一种立场,少有人还记得内心的初衷。

    从春到冬,是一棵草的生命历程;从幼至老,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一季春夏是转瞬,一段人生是短促,往往还未曾有所为,却已是青首白发怨满怀。野火的涂炭尚能催发小草的新生,挫折的击打为何不可以让我们隐忍而待发?生命是同样的归宿,只是不同的诠释,演绎了不同的过程。那既然是一样的结局,何不让过程多些顽强的精彩?

    昂首,是一种坚韧的品质。

    坚持,一直到曙光降临

    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

    ——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

    哈佛教授在讲到人的品性时,曾说:“水软无骨,却穿透了硬石,坚持不懈而已。”这句话一直被哈佛学子当作人生的训言来对待。坚强的毅力是人生中战胜困难、摆脱逆境的利刃。打造这把利刃,一定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光彩夺目。

    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也非路途中间,谁也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到达目的地,即使走到千步万步,等候在那里的仍然可能是失败。那就再前进一步,如果没有用,就再向前一点。事实上,每次进步一点点并不太难。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1969年,美国作家约翰·肯尼迪·图尔终于写完了长篇小说《傻子们的同盟》,这是他呕心沥血之作,又经过了精雕细琢,所以,他对这部作品非常满意。然而,出版商们却不这样想。当约翰把作品送到几个熟悉的出版商手中时,他们都婉拒了他。约翰只得四处奔波,寻求其他出版商的帮助,但是毫无效果。1970年,精疲力竭的约翰失望至极,他实在无法忍受不能出版的打击,最终饮弹自尽,结束了年仅32岁的生命。年纪轻轻的他在临死前留下了悲观厌世的遗言:“我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作品绝望了,而且对整个社会也绝望了。像我这样绝望的人,也许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尽快死去,以摆脱这绝望的厄运。”

    虽然约翰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希望,对自己的作品也失望了,但他年老力衰的母亲却没有因为儿子的遭遇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尽管她老年丧子,且这个儿子还是她的独子。约翰的母亲看到儿子的遗书后,泪流满面,昏倒在地。但她一醒过来,就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她一定要帮儿子实现这个愿望。

    老人叩开了一家又一家出版商的大门,其遭遇和儿子一模一样,没有一个出版商同意老人的出版要求,但是与儿子不同的是,她始终坚信儿子在写作方面是一个天才,儿子的作品是伟大的。

    老人选择了坚持不懈,她每天的生活就是与出版商打交道,她用自己笨拙的语言一次又一次地试图说服出版商。出版商们听到她说“这部作品总有一天会成为引起人们关注的伟大作品”时都不免觉得好笑,他们宁可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也不愿意继续听老人诉说。很多次,老人都被出版商无情地赶出来。老人始终不愿放弃,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

    当约翰·肯尼迪·图尔去世10年之际,在经历了18家出版商的断然拒绝之后,《傻子们的同盟》终于遇到了它的伯乐——著名小说家沃西·珀西,沃西·珀西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赞不绝口,并立刻将其推荐给路易斯安娜出版社。路易斯安娜出版社的主编亲自审阅了这部作品。他像沃西·珀西一样被这部小说独特的构思和滑稽的语言迷住了,当即拍板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出版该作。

    1980年,《傻子们的同盟》一经出版,迅速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轰动。一年之后,美国普利策艺术奖开始评选,评选委员会经过几番讨论,终于选出了最后的获奖作品,这部作品就是长篇小说《傻子们的同盟》。

    如果约翰·肯尼迪·图尔再坚持十年,那么等待他的将是不一样的世界。一代文学巨星就因为不敢坚信自己,在还没有升起来时就陨落了,人们只能在缅怀中唏嘘感叹。但是回过头再看那位老妈妈,坚持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人世上恐怕寥寥无几。十年岁月的坚信与坚持,谁能轻易做到。人生有几个十年?可是她就那样无怨无悔地坚持了下来。我们不能从中获得一份生存的力量吗?如果认定了某件事,就要坚持下去,即使退一万步说事情是错误的,但只要大方向没错,我们就要坚持下去,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不断地丰富,终有一天,我们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相信自己是天才,即使现在看起来像朽木,朽木不见得不可雕。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朽木,只是一些人缺乏“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而已。

    培养与磨练坚强的意志

    想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培养:

    1.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

    诚然,轰轰烈烈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险恶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是平凡的生活也能磨练人的意志。青少年应注重从生活的一切方面锻炼意志,如遵守学习与生活制度,及时地独立地完成作业,做事有始有终,坚持锻炼身体,待人始终如一,等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强的意志就是在无数件小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2.要培养为实现目标而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们为了实现远大的志向,必然要制订一定的目标和计划。在实现目标、完成计划的行动中,自始至终都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困难。如果遇到困难就畏缩、害怕和逃避,我们为之努力的事情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我们应该把困难当作培养坚强意志的磨刀石,迎着困难上,在同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培养为实现目标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磨练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坚持到底的意志。

    3.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

    在生活中,有许多很有意义的事,并不是都能引人入胜的。你如果对一件有长远意义的事缺乏兴趣,千万不要消极回避,而应该强迫自己积极地去做这件事,因为它恰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好机会。例如,记外语单词,虽然可以使用许多巧妙的记忆方法,但总的来说,背外语单词是比较单调和乏味的。如果把记外语单词当作一个锻炼意志的方法,坚持下去,就能既学好外语,又磨砺了自己的意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