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三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天下三分,如三足鼎立,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

    (一)曹魏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世子曹丕即位为魏王。

    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秦置县,在今安徽亳县)。自幼聪明,博学多才,熟悉经史百家之书,8岁即能挥笔为文了。

    东汉末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为了镇压起义军,朝廷下放兵权,命令州郡地方官招兵买马。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这些地方官拥兵自重,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开始争夺地盘,混战不已。后来,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曹操大权在握,说一不二,汉献帝只是一名傀儡。

    如今,曹丕即位为王,离九五之尊的皇帝只有一步之遥了。他不甘心只是称王,决心迈出这最后一步。于是,他授意华歆等人去许昌逼汉献帝退位。

    华歆一行来到许昌,进宫向汉献帝奏道:“魏王自即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可比唐尧虞舜。大汉气数已尽,希望陛下把社稷禅让给魏王,上合天意,下合民心,而陛下也可以去享清福了。”

    汉献帝听了,气得浑身乱颤,不发一言。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殿上顿时鸦雀无声。

    见汉献帝不发一言,华歆厉声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亡,有盛必有衰,未有不亡之国。汉室相传四百多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陛下怎能违抗天意呢?”话音刚落,殿外一百多士兵持戟而入。汉献帝见此情景,站起身拔腿就往后宫跑。

    第二天,曹洪和曹休簇拥着曹丕直奔许昌而来,请汉献帝出殿。汉献帝无奈,只好更衣出殿,华歆上前说:“陛下如依臣等,可免遭大祸。”汉献帝哭道:“你们吃汉朝俸禄已有数代,怎么忍心做这种不忠之事呢?”华歆说:“陛下若不听从众臣的意见,恐怕大祸就要临头了。”汉献帝听了,问道:“何人敢杀朕?”华歆厉声说:“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没有做君王的福分,因此四方大乱。要不是魏王时刻保护着,杀陛下的何止一人?陛下如不知恩图报,是要等天下人共同讨伐你吗?”

    曹洪见火候已到,便高声喊道:“符宝郎在哪里?”掌管皇帝玉玺的祖弼站出来说:“符宝郎在此!”曹洪问他:“皇帝的玉玺呢?”祖弼回答说:“玉玺是皇帝的宝贝,岂是你问的?”曹洪喝令:“快将此人推出去斩首!”有人上前把祖弼推出去斩首,祖弼至死骂不绝口。

    曹丕勃然大怒道:“众将士,去宫中要玉玺,拿到者有赏!”众将士如狼似虎地奔进后宫,皇后见这般势头,知道自己一个弱女子拼不过这些人,便把玺绶抛到阶下。

    汉献帝做了三十多年的挂名皇帝,被逼退位后,被贬为山阳公,十四年后病逝。

    曹丕称帝,建立魏朝,史称曹魏。

    当初,曹操统一北方后,曾雄心勃勃地挥师南下,要统一中国。由于孙权、刘备联兵抵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曹丕称帝后,调整了国策:既不攻蜀,也不攻吴,免得他们联合起来,令自己重蹈覆辙。

    曹丕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宦官不得干政,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辅政。提倡节俭薄葬,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发展经济。

    汉末,战乱频仍,饿殍遍地,白骨蔽野。在曹氏父子的苦心经营下,屯田垦荒,庄稼连年丰收。在曹魏统治下,百姓总算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了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曹魏历五帝,共四十六年。

    (二)蜀汉

    刘备是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本是汉朝中山靖王的后代,早年曾随大儒读过书。

    刘备虽出身高贵,但到他这一辈已经没落了。父亲去世后,家境困窘,曾以贩履织席为业。

    刘备胸怀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侠之士。汉灵帝末年,刘备曾随官军镇压黄巾起义,开始了戎马生涯。前后投靠过曹操和袁绍,深受器重。袁绍失败后,刘备到荆州投靠刘表,被安排在新野驻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担任军师,率军和东吴孙权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帮他攻打占据汉中的张鲁。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用诸葛亮之计,乘机占据益州(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四川〔除折多山以西〕、陕南、甘肃一小部、鄂西北隅、云贵大部。东汉治雒〔今四川广汉北〕,末年先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后移成都)。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驻汉中(战国楚置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汉中地区为梁州,治所均在南郑),自称汉中王。

    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益州后,众说纷纭,都以为汉献帝已死。刘备特地为汉献帝举行了丧礼,全军缟素,向北而哭。大臣们认为既然汉献帝已经死去,刘备是汉家皇室后代,理应接替帝位。于是,刘备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即位,仍称汉朝,表示继承汉献帝,史称汉昭烈帝,称他建立的政权为蜀汉。

    蜀汉政权控制下的益州地区分为三部分:一是益州本部,以川西平原为中心的巴蜀地区;二是作为益州北面门户的汉中盆地;三是益州西南部的南中地区。前两个地区自战国以来已得到较好的开发,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中原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南中地区物产丰富,尤以矿产出名。

    刘备既定益州后,有人建议将成都城内的屋舍楼阁和城外的田园土地分赐有功将士,赵云反对说:“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刘备接受了这个意见,让百姓安居乐业,大力扶植和发展农业经济。

    诸葛亮对冶铁、煮盐、纺织等重要手工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使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喜人景象。

    蜀地的冶炼业极为发达,出了许多冶炼高手。名匠蒲元所制的钢刀削铁如泥,被称为“神刀”。钢刀制成后,为了检验钢刀的锋利程度,蒲元在大竹筒中装满铁珠,然后举刀猛劈,只见钢刀落处,竹筒内的铁珠都一分为二了。

    由于深得民心,蜀汉延续了四十多年。在这四十多年中,诸葛亮治国约二十年,是蜀汉政治的前期,也是最辉煌的时期。接着,蒋琬、费祎受诸葛亮重托,执政约二十年,继续诸葛亮的政策,保持了蜀汉政治前期的优点。在蜀汉政权的最后几年中,后主刘禅忘记了父亲和诸葛亮的嘱咐,吃喝玩乐,沉湎酒色,以致朝政混乱,迅速灭亡了。

    炎兴元年(263年),魏灭蜀之战开始,刘禅投降,被封为安乐公。

    蜀汉历二帝,共四十三年。

    (三)东吴

    黄巾起义时,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随朱儁到中原镇压黄巾军,因功封为破虏将军。

    孙坚是我国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曾担任过县丞,爱护百姓,尊重读书人,极有声望。

    董卓入朝乱政后,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身先士卒,攻入洛阳,意外拾到了汉献帝丢失的传国玉玺。

    孙坚是袁术的部下,也是袁术的爱将。在奉命进攻荆州刺史刘表时,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

    孙坚死后,长子孙策统领其众。孙策自幼胸怀大志,不甘屈居人下。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向袁术献玉玺,借得三千兵马,脱离袁术向江东发展。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孙策占领了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出游打猎,被仇家许贡的门客刺杀。

    孙策死后,其弟孙权统领其众。

    孙权方面大耳,双目炯炯有神。好读书,宽宏大量,深受属下的拥戴。

    孙权虚怀若谷,勇于纳谏,常说:“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却有纯白的狐裘,这是集众狐而成的。合众人之力,无敌于天下;合众人之智,无畏于圣人。”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筹划赤壁之战,与刘备联手打败曹操,势力达到荆州。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击破刘备爱将关羽,占有荆州全境。接着,又于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限制了蜀汉东出三峡发展的可能。

    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孙权称帝,迁都建业(今南京),国号吴,占有扬(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包括今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闽、赣三省。三国魏、吴各有扬州,魏扬州治寿春,吴扬州治建业)、荆(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辖今两湖全部及豫、黔、两广各一部)。东汉治汉寿(今湖南常德东北),汉末刘表移治襄阳。三国吴魏各据一部,吴荆州治江陵,魏治襄阳。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有交趾刺史部,管辖地区包括今两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东汉改为交州,三国吴分交州置广州,交州所辖之地为越南北部及两广之雷州半岛、钦州地区等。

    孙权称帝后,派使者通知蜀汉。蜀汉大臣认为孙权称帝是无视蜀汉的正统地位,不能予以承认,应与之断绝外交关系。诸葛亮从大局出发,说:“吴蜀联盟,对伐魏有利。”于是,特地派使者前去祝贺。

    孙权称帝后,面临的困难有二:一是东南山区的山越人据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扩张。孙权与山越进行多次苦战,最后山越人出山投降。其中四万丁壮补作兵源,余下的成为编户,投入农业生产。山越人与汉人渐渐融合,东吴的实力大大增强了。二是赤壁之战后,曹军屡攻合肥地区。为此,吴军除沿江驻军外,还在巢湖南口筑濡须坞,严密防守。曹魏水师有限,进攻难以奏效,东吴取得了相对的安定。

    孙权解决了这两大困难后,便专心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江南农耕技术十分落后,不会用牛代耕。中原地区连年征战,北方人民纷纷携家渡江避难,给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粮食大大增产了。

    东吴位于江南,水路发达,造船技术极高。所造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能容纳士兵三千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孙权黄龙二年(230年),东吴的万人船队浩浩荡荡到达台湾,这是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冬,西晋灭吴之战开始。次年三月,晋军攻下建业,吴帝孙皓出降,东吴灭亡。

    东吴历四帝,共六十九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