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三陈-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英文:社交聚会。

    [2]明伦堂是孔庙的正殷,供着至圣先师的牌位。

    [3]把城中妓女加以品评,定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二甲,在小报上公布,谓之“花榜”。嫖客中的才子同时还写一些很香艳的诗来咏这些“花”。

    [4]请客的单子,上面开列了要请的客。被请的人如在自己的姓名下写“敬陪末座”或一“知”字,即表示准时赴席;写一“谢”字是表示不到。

    [5]“很酸”是很高傲的意思。

    [6]半工子,即未成年的小工。

    [7]韭菜是宿根生长。连根铲起一块土皮,移在别处,即可源源收割。这块土皮,就叫“韭菜皮”。

    [8]侃儿即行话,甚至可说是‘黑话’。

    [9]《三国演义》及《东周列国志》,合称“三列国”。凡能读“三列国”的,在戏班里即为有学问的圣人。

    [10]取灯即早先的火柴。换取灯的即收破烂的。收得破烂,或以取灯偿值,也有给钱的。

    [11]执事是出殡和迎亲的仪仗,金瓜钺斧朝天凳,旗锣伞扇……出殡则有幡、雪柳。打执事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打一回执事,所得够一顿饭钱。

    [12]cèi,北京土话,打碎了的意思。

    [13]李复堂,名鱓,字宗扬,复堂是他的号,又号懊道人。他是康熙年间的举人,当过滕县知县,因为得罪上级,功名和官都被革掉了,终年只作画师。他作画有时得向郑板桥去借纸,大概是相当穷困的。他本画工笔,是宫廷画家蒋廷锡的高足。后到扬州,改画写意,师法高其佩,受徐青藤、八大、石涛的影响,风度大变,自成一家。

    [14]仿旧的画,多为工笔花鸟,设色娇艳,旧时多为苏州画工所作,行销各地,故称“苏州片”。苏州片也有仿制得很好的,并不俗气。

    [15]‘百不咋’是无所谓,没关系的意思。

    [16]那时农村宣传“共产主义”,都说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慕,是思量、向往的意思。这是很古的语言,元曲中常见。张家口地区保留了很多宋元古语。

    [17]鸡是一种菌,长在白蚁窝上,味极腴美。

    [18]‘供书’是拿钱供学生读书的意思。

    [19]他们说‘粑粑头’,‘粑粑’作入声。

    [20]张家口一带不说“淡”,说“甜”。

    [21]‘你啦’是第二人称的尊称,相当于北京话的‘您’,大概是‘你老人家’的切音。

    [22]中年嗓子失音,谓之“塌中”。

    [23]当主要配角,叫做“挎刀”。

    [24]未经严格训练,一举一动都不是样儿,叫做“老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