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每日读-心态平和稳定 生活从容无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有的人却能成功,而有的人却失败了,这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个人的心态问题。有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你既可能去驾驭生命,也可能被生命所驾驭。你拥有的心态,将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同样一件事情,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要想改变世界,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拥有一种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去过从容的生活。

    尽情地享受每一天

    从前有个十分消极的人,他总觉得生活中缺少激情,内心世界犹如一潭死水,简直乏味极了。朋友劝他去看心理医生。于是,他找到了医生,将自己的情况描述了一遍。

    医生微笑地看着他说:“小伙子,把心态调整好,生活才能丰富多彩。”

    小伙子愁苦地问医生:“怎样才能把心态调整好呢?”医生继续说道:“其实这并不难,我可以教你一个办法。你把今天当做是世界末日。早晨醒来时,你就想像,今天是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天。躺在床上时,你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躺在柔软舒适的床上了,当你再次醒来时就不会再看到这个缤纷的世界了。当你下楼吃早饭时,品尝着那美味的早餐,你又会想那是你最后的一顿早餐。当你聆听着太太温柔体贴的话语时,你会想到,这是你最后一次享受太太的柔情了。这时需要你做的不是像平常一样地生活,而是尽情地享受你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因为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当你走在上班的路上时,不要匆匆行走,而是要稳住脚步,欣赏你居住已久的家、你住的城市,热情地与邻里打招呼,因为这也是最后的一次了。当你乘坐公交车时,要清醒地知道,那是你最后一次坐公交车上班,假设以前你从来没有给别人让过座,今天你要显示一下绅士风度,给别人让一下座,因为这是你最后一次为别人服务了。”

    小伙子从医生那儿出来后,仔细思考着医生的话,并决定当天就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

    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他仔细地观察着窗外的景致,而不是像以前因车内的拥挤而烦躁不安,结果发现街道和人流并没有那么烦人,相反,将二者结合起来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味道。

    下了公交车后,他漫步在洒满月光的街道上。欣赏着万家灯火,注视着车水马龙的街道。到了家门口时,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掏出钥匙自己开门,而是按电铃,等待妻子开门。在金黄色的灯光下,他发现与他结婚多年的妻子竟是如此的美丽。他紧紧地将妻子拥入怀里,并给她一个生平最热烈的吻。在那一刻,他决定重新开始,珍惜上帝赐给他的每一个幸福的日子。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在浪费着生命,让时光白白地在自己的身边溜走。持这种生活状态的人,不会真切地体味到生活的真正含义。只有那些珍惜生活、尽情享受每一天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丰富。

    不要自寻烦恼

    曾经有一个整日烦恼的年轻人,他四处奔走,只为寻找解脱烦恼的方法。

    有一天,他来到一片绿柳成荫的河滩,发现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垂钓,从他的表情上便可知道,老翁正沉浸在快乐之中。

    年轻人走上前去问道:“请问老翁,您能帮我解脱烦恼吗?”

    老翁看了一眼满脸写着烦恼的年轻人,慢条斯理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肯定能让你的烦恼烟消云散。”

    烦恼的年轻人听从了老翁的话,安静地坐下来与他一同垂钓,结果烦恼依然存在。

    于是,他辞别老翁继续寻找。不久,他遇到一位在路边石板上独自下棋的老翁。烦恼的年轻人上前请教解脱之法。老翁怜悯地看着他说:“可怜的孩子,你看到前方那座山了吗?山里住着一位老人,他可以帮你解答你的疑难问题。你前去请教他吧!”烦恼的年轻人顺着老翁指的方向直奔而去。

    到了山脚下,年轻人发现一个山洞,他小心翼翼地进了洞,果然一位长须老者独坐其中。

    烦恼的年轻人给老者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并向老者说明来意。

    老者微笑着捋着长白胡子问道:“听你的意思,你是到这里向我寻求解脱的?”

    烦恼的年轻人连忙点头答是,并诚恳地对老人说:“请求老前辈为我指点迷津。”

    老者笑着说道:“既然你是找我来寻找解脱的,那请你回答是谁捆住你了呢?”

    烦恼的年轻人回答说:“……没有。”

    老者继续说:“既然没有人捆住你,那么又谈何解脱呢?”语毕老者扬长而去。

    年轻人听完老者的话呆呆地愣在了那里,反复琢磨着老者的话。忽然明白了:噢!是呀,没有任何人捆绑我,那么又何须寻求解脱?原来,我是自寻烦恼,捆绑住我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呀!

    生活中,烦恼大多都是自找的。当你用审视的眼光看待烦恼时,会不经意地发现,其实束缚住自己心情、令自己痛苦难堪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成功在于自己,失败也在于自己。要想摆脱烦恼,关键要依靠你自己的力量,自己才是心灵的上帝。

    用笑去化解抑郁的阴霾

    假如你心情抑郁,那么请记住美国著名策划专家乔治·凯的话:“用快乐的微笑打扫你抑郁的心情吧!”懂得这个道理的人都会把“笑对人生,快乐生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种积极快乐、热爱生活的态度,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生机与阳光。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老先生得了病,头痛、背痛、茶饭无味、萎靡不振。他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这天听说来了一位著名的中医,他就去看病。名医诊断一番后,给他开了一张方子,让老先生去按方抓药。老先生来到药铺,给卖药的师傅递上方子。师傅接过一看,哈哈大笑,说这方子是治妇科病的,名医犯糊涂了吧?老先生赶忙去找医生,医生却去远方就诊去了,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老先生只好揣起方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想糊涂医生开糊涂方,自己竟得了“月经失调”的妇女病,禁不住哈哈乐起来。这以后,每当想起这件事,老先生就忍不住要笑。他把这事说给家人和朋友,大家也都忍不住乐。一个月后,老先生去找医生,笑呵呵地告诉医生方子开错了。医生此时笑着说,是故意开错的。老先生是肝气郁结,引起精神抑郁及其他病症。而笑,则是他给老先生开的“特效方”。老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这一个月,老先生光顾笑了,什么药也没吃,身体却好了。

    想想看,笑,对一个人的生活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它关系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心情,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我们事业的成败,我们生命的活力。

    这使人想到一些关于乐观人生的名家名言:

    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

    英国诗人雪莱说:“笑,实在是仁爱的表现,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桥梁。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善说笑话的人,往往有先见之明。心里最好常有快乐,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长寿命。”

    德国革命家李卜克内西说:“对付残酷的贫困,唯一的办法就是笑。谁要是因为穷而郁郁不乐,那就是贫困已经把他抓住,并把他吞噬下去了。”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一阵爽朗的笑,犹如满室黄金一样眩人耳目。”

    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说:“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还是开心地笑吧,“不要使冰霜结在你的脸上。”这是青年人应该有的生活态度。我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一天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要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准不至于太低,我们要时时提防天灾人祸的发生,我们面对着生老病死的困扰,我们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不懂得调节自己,苦恼、忧愁、烦躁、愤怒、痛苦……这些不良的情绪就会严重地损害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就像老话说的“愁一愁,白了头”。最好的自我调适方法,就是笑,就是乐观地生活,就是养成乐观生活的好心态。

    俗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确,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开,是极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变得放松,身心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很难引起焦虑。只要你笑,就多一分觉醒,对这个世界更有安全感,世界也会分享我们的感觉。笑对一切!乐观向上,应该是青年们的处世态度,是成功的良好心态之一。它首先是一种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是对人对己的宽容大度,是不计较得失的坦然心胸。

    笑的修养,也是人品的修养。强笑、装笑、皮笑肉不笑,甚至不怀好意的坏笑、得意忘形的狂笑、溜须拍马的谄笑……这些虽然也称为“笑”,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幽默,那些低级下流的黄段子,那些幸灾乐祸的“黑色幽默”,那些诽谤他人的“帖子”,也是为“真笑者”所不齿的。

    “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让我们记住:“笑对一切,乐观生活”,用微笑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让生活的每一天都快乐而充实。要快乐地生活,就要学会摆脱繁杂生活的束缚,一身轻松,心情才会更好。乐观的态度是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法宝。

    古人早就指出:“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所谓“世味”,就是尘世生活中为许多人所追求的物质享受、为人欣羡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现在很多人追求的“时髦”、“新潮”、“时尚”、“流行”,也是一种“世味”,其中的内涵说穿了,也不离物质享受和对“上等人”社会地位的尊崇。这种“世味”一浓,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地躺在家中床上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好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忙得会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会忙得很难陪父母叙叙家常……

    “只有简单着,才能快乐着。”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时髦,不扮贵人相,过一种简朴素净的生活,一种外在的财富也许不如人、但内心充实富有的生活。这是自然的生活,有劳有逸,有工作着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自由活动的闲暇。还用去忙里偷闲吗?“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至。”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一位学者说:“既然不过是个零,就不应有太多与生俱来的负担。从这个世界上已经意外地得到这么多,我还能在意失去的那很小的一部分吗?”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愁眉苦脸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养成乐观自信的好心态,笑对一切困难并战胜它们,才能走向理想之路。

    乐观会让一切显得自然、从容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有时甚至一些挫折在短时期内还难以突破。面对挫折,有的人会不战而败,捶胸顿足,怨天尤人。这样的人永远也无法走出困境。真正有所作为的人,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满怀希望。

    有一位外国女人的头部被抢劫犯击中了五枪,竟然还能继续活下去,医生把她的康复归功于求生的希望。她自己也说:“希望和积极的求生意念是我活下来的两大支柱。”同她一样,许多癌症患者在面临死神的威胁时,对生寄托着希望,竟然活了许多年。在挫折面前只有充满希望,永不放弃,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希望,使人增强了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经历过挫折打击而能心平气和地忍下来的人都有一种切身体验:人之所以能够忍耐,是因为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比如,一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产生了极强的挫折感,他们本来可以找有关人去讨个公道,可是,又怕因此会给其他人留下话柄,说他们计较个人名利。为了今后的前途,他们忍了,一次、二次、三次,每次忍让时他们心中想的都是希望,否则,如果一个人绝望了,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他就不会忍耐,而会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不去做任何努力,对一点点挫折都会失去承受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希望是奔向前方的航标和指路明灯。人若没有了希望就会迷失方向,生活就会失去意义。有所成就的人之所以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强,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喑花明又一村”。

    有成就的人在对人生充满希望的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成事者积极乐观的态度就是在挫折中主动寻找幸福,即使道路坎坷,荆棘绕身。

    乐观是指人在遭受挫折打击时,仍坚信情况将会好转,前途是光明的。从情商的角度来看,乐观是人们身处逆境时不心灰意冷、不绝望或不抑郁消沉的心态。与希望一样,乐观施恩于人生。

    乐观对处于挫折中的人有如下作用:

    (1)乐观能为人排遣痛苦

    乐观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特征,能挫败一切痛苦与烦恼,给人生活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医学家认为,愉快的情绪能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马克思也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2)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和事业

    坚持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参与活动,你会发现很容易与人和谐相处。乐观者全身充满活力,容易与社会合拍。由于心情舒畅,在与人交往中就会对别人谦虚、尊重、理解,自然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敬,双方情感的相悦就能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同样,强者受挫后不气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暂时的失败,这样就会使他有一种自信的进取力量。这种力量把自己展现于外,参与人群和事业,从而得到成功和成就。成功和成就的愉快情感会使自己更乐观地去继续从事未完的事业或开辟新的天地,这样的良性循环使事业充满生机,为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意义。成长中的人以乐观心态对待人,将形成较为全面发展的,聪颖、开朗和进取的个性。

    (3)乐观能促进身体健康

    乐观者一生中最大的收益是身体机能完好。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没错,乐天派自然心宽体胖,会笑对人生中的坷坎与挫折。他们不容易被疾病击垮,他们抗御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疑难病的能力远胜过悲戚忧郁者。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乐观与健康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对自我前途和未来持冷淡态度是身体健康不良的前兆。有一位外国的流行病学家断言,长期有这种绝望意识的人,其死亡率高于心脏病、癌症和其他病因造成的平均死亡率。这说明乐观心态对于健康的确大有裨益,悲观绝望则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否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这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想保持乐观心态就要学会幽默,善于找乐,遇到失败挫折决不气馁,有继续努力、再创辉煌的信念;并且为人要和善,与人为友。

    成功并不像别人说得那样难

    在生活中,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

    多年以前,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攻读心理学。每当无事休息的时候,他就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既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有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知名的企业家。这些人谈话幽默风趣,旁征博引,举重若轻,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在这种环境待的时间长了,他慢慢地总结了一些经验,发现在国内时,自己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因为在国内,那些成功人士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经常夸大自己创业的艰辛。换句话说,那些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感到自己有责任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给正在成长的人们一些启示和经验。

    后来,在他毕业的时候,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感到非常的意外,他认为这是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教授认为,那种现象虽然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敢于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后来当这本书上市的时候,也正好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这本书鼓舞了无数正在前进的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并非必然要经过“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没有必要“三更灯火五更鸡”,更不是“头悬梁,锥刺股”的结果。它告诉人们,只要你对某一项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多年以后,这位青年也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并不需要什么技巧或者费尽心思地去琢磨。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早已经安排好,一切都会自然地水到渠成。

    身份背景不能决定未来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并没有一个显赫的家庭背景,他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但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背景就会遭到别人的鄙夷。

    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因为他的身份背景问题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奚落。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听后,高昂着头回答了那位参议员的话,他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中的众多参议员听完林肯对那位参议员的回答后,都陷入了一阵沉默。这时,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说完后,他对在座的所有人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当他讲到这里时,热泪涌出了眼眶,他深深地陷入了对父亲的思念中。看到这一情景,所有的嘲笑顿时化做了真诚的雷鸣般的掌声。后来,林肯的竞选成功了,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生活中有许多没有获得成功青睐的人,不是责怪机遇不好,就是怪罪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没有为自己留下万贯家产。其实,成功属于那些敢于拼搏的人,属于那些时刻准备且有头脑的人,而不是由身份背景来决定的。

    出身的高低并不能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强弱,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一切,真诚地热爱你所拥有的,努力向自己的理想奋斗,同样可以抵达成功的彼岸。

    生活不要太在意

    生活中,许多人的烦恼,并不是由多么大的事情造成的,相反,恰恰是由于对身边的一些无足轻重的琐事过分地在意、计较和认真引起的。

    比如,有些人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极其敏感,别人说的话,他们喜欢句句琢磨,对别人犯的错误更是不放过。实际上,这种人的思维是一种狭隘、幼稚的认知方式,他们不是在享受生活,而是在为自己制造着笼罩心灵的阴霾,如此,经常烦恼就不足为奇了。

    需要警惕的是,人生中这种过于在意和计较的毛病一旦成为习惯,那么许多小烦恼就会堆积成大烦恼,最后只能毁了自己的一生。

    快乐的人说:一件事情,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活得更好,享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事实上,人们遇到的事情能否带来不愉快和烦恼,最终并不在于外界的影响,而是取决于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它,所谓事在人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通过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和反应方式来避免烦恼和疾病,是相当有效的。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要学会不在意,面对任何困难、不如意的事情,都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去面对。

    不在意,就是以一种豁达、大度与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才能告别琐屑与平庸。才不至于去钻牛角尖,不为了面子而耿耿于怀,不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笑看名与利的得失。不在意,就是自己心灵的一道保护防线,自己不去主动制造烦恼的信息来寻求刺激,而且如果真正遇到一些负面的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会处之泰然,不为一时的损失而不知所措,能够达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心境。

    不在意,看似是非常的简单,实质上它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大智慧的折射。而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睚眦必报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十足的愚蠢,他们会因为关注琐事而带来更大的烦恼。

    只有不在意的人,才是真正能够超越自我的人,也是能够活得潇洒、会享受生活的人。因为他们早已摆脱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使自己获得了精神自由的解放。但是,不在意,并不是让你去做逃避现实,面对世间的万物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局外人”。而是从容地面对世间的纷繁复杂,在向目标前进的途中采取一种洒脱、豁达、快乐的生活策略。

    不要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

    由于造物主的青睐,也许你是个聪明的人,能够顺利地透过现象,看到对方的本意。但是,尽管你有那样的能力,事情还没有结束。实际上,双方的斗智这时才真正开始。透视了对方的内心,你获得了一种有力的武器,但更重要的是,你如何使用抓在手中的这把利器才是最关键的。假如你不懂得使用的方法,不但不能击中对方,相反,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

    这里有一段因为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而导致失败的事例。

    战国时,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他的盛名而前往的门客,达数千人。但是,他也有自己致命的弱点。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谈论一些国家大事,这时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有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突然严肃起来,立刻终止了谈话,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这时候,坐在一旁的信陵君显得很自信,他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这不一定是敌国入侵,或许是邻国君主进行围猎,边境哨兵一时没有弄明白,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后,又有人来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有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

    此时,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好像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听到了魏王的询问,信陵君很得意,他回答:“我在邻国布有许多眼线,所以我早就知道邻国君主今天会去打猎。”魏王看了看信陵君,嘴上没说什么,但从此以后,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

    人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当自己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情时,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但是,要想从容地生活,必须将这种其他人不及的优点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千万不要像信陵君那样,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遗憾。

    但历史上也不乏聪明做人的人,齐国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官员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住宅正巧与齐国权贵田常的官邸相邻,而且二人同朝为官。田常为人颇具野心,也非常狡诈。在日常的交往中,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有图谋不轨的企图,但他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有一次,隰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表示自己对他的敬意。田常还没有摆架子,依照常礼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闲聊。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瞭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非常的舒适,然而惟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给遮住了,隰斯弥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了田常为什么带他上高楼的用意了。

    隰斯弥回到家后,立刻让仆人砍掉那棵阻碍视线的大树,以满足田常的心理。

    但当仆人刚开始砍伐大树的时候,隰斯弥突然命令仆人立刻停止,不要再砍树了。这时家人感到不可理解,问他为什么出尔反尔。隰斯弥回答道:“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现在田常正在图谋大事,内心非常地谨慎和多疑,就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图。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田常就会认为我机智过人,看穿了他的秘密,这样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如果不砍树,他对我只有些埋怨罢了,在心里认为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之祸。所以,我还是装着不明不白,不砍这棵树为好。”

    后来,田常果然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

    隰斯弥的做法可谓非常的聪明,他懂得知道了太多就会惹祸的道理,因此采取了一种明哲保身的对策。

    古代做人如此,现代社会为人处世同样也不例外。最好不要让对方发觉你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否则完全失去了透视人心的意义。不过,如果你有其他考虑,故意要使对方知道你能看穿他的心意,那么你就可以让他明白。

    总而言之,当自己明白了对方心意之后,千万不要露出得意的表情,要谨慎地让一切计划进行得很自然,这样才能使你的策略实行得圆满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你看透对方的心意后,要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困难的程度不亚于透视对方的心意。特别是当发生的事情和自己有密切关联的时候,要保持心态的稳定和情绪的镇静,就更不容易了。所以,在打算试探对方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当事情发展对自己不利时,本身就会先发生动摇,你的计划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甚至影响到最后的结果。例如,当你发现对方暗中有背信行为时,就怒气冲天,如果不能冷静地考虑相应的对策和解决的办法,就无法击中对方的要害,留下更大的麻烦。因此,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冷静处置。否则,就有可能前功尽弃,一切付之东流。

    做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应该以自己该怎么做为第一要务,否则就会糊涂行事,事情不但办不成,而且还会增添更多的麻烦。正所谓为人处世必须牢记“明白”两字,才能明察秋毫,判断是非,拨开眼前的“迷雾”,心明眼亮去行事。

    生命不能超负荷运行

    从前,有一个青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感到迷茫和无助。于是他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一位哲学家。

    青年说:“大师,多年以来,我一直非常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现在我的鞋子破了,在过大山的时候,荆棘割破了我的双脚;嗓子因为长久地呼喊和缺水而干燥,我已经心力交瘁……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呢?”

    哲学家问:“你的大包裹里装了那么多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呢?”青年说:“里面装了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我无法把它们放下。这里有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每一次失败时的绝望……多年以来我一直带着它们。”

    于是,哲学家带青年来到了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等他们上了岸,哲学家说:“现在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为什么要我扛着船赶路呢?”青年很惊讶地问,“它那么沉,我怎么能够扛得动呢?”“是的,孩子,你说的很对,你的确无法扛动它。”哲学家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对我们是有用的。但过了河,对我们而言,它就失去了意义,只有放下船赶路,它才不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失败,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会使人生得到更多的经验教训。但是当它们都过去的时候,你如果还不放下它们,那么它们就成了人生的包袱。”

    青年听从了哲学家的告诫,于是放下包袱,继续赶路。结果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心情也更舒畅了。此时,他才明白,原来人生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在成长的路上,义无反顾地丢掉那些失败、哭泣、烦恼与包袱,然后轻轻松松地上路,你将发现路会越走越快,越走越顺利,生命也会越来越充实和丰富。

    得与失总是相对的

    1883年,聪明伶俐的玛丽亚(即居里夫人)中学毕业,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法提供她去巴黎上大学的学费。无奈之下,玛丽亚只好放弃自己的梦想到一个乡绅家去当家庭教师。后来,她与乡绅的大儿子卡西密尔相爱了。可是,正当他俩计划结婚时,遭到卡西密尔父母的反对。卡西密尔父母深知玛丽亚生性聪明,品德端正。可是,他们却认为贫穷的玛丽亚与卡西密尔门不当户不对,以卡西密尔富有的家庭背景不能娶像玛丽亚那么贫穷的女人。为此,卡西密尔的父亲大发雷霆,母亲几乎晕了过去,最后,卡西密尔无奈之下屈从了父母的意志。

    在失恋痛苦的折磨下,玛丽亚曾产生过“告别尘世”的念头。但是玛丽亚毕竟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在她的生活中,不单只有爱恋,还有亲人和事业。于是,她坚强地振作了起来,放下情缘,刻苦自学,并帮助当地贫苦农民的孩子学习。

    几年后,当她再次与卡西密尔重逢时,二人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卡西密尔依然是那样地优柔寡断,她终于下定决心斩断爱恋的绳索,远离家乡去巴黎求学。正是因为这一次“幸运的失恋”,造就了她不同凡响的一生。如果没有这次失去,世界历史的记载中将不会有她的一页,世界上伟大科学家的行列中也不会有她的足迹。

    不要为失去而忧愁,人有时往往能从失去中获得。得其精髓者,在以后的生活中自然挫折少,收获多,人也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贪婪走向博大。

    人的一生,有得必有失,有盈必有亏,但得与失并不存在统一标准。因为,你既可以从失去的事物中有所收获,或是经验或是其他;而往往为了得到某些东西也要失去一些,或是金钱或是其他。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要你合理地放弃一些东西,也许前方会有更珍贵的东西正在等待你。

    竞争激烈,调适好心理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面对的情况也在不停变化,在变幻复杂的形势下,只有能够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赢得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心理调适到最好呢?

    (1)让事情和工作充实自己

    在人生道路上,不仅仅有阳光和鲜花,还有乌云和冰雹,在事业或其他方面的挫折接二连三地袭来时,一种忧虑烦恼的情绪也许会在心头挥之不去,而这种心境对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是无形的障碍。要使自己驱散消极忧虑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些事情来做,让工作充实自己。当你投入工作之中,或者为某些事情忙碌时,烦恼自然会离你远去。

    海军上将柏德在南极探险时,一个人在冰冻的大地上停留了5个月。极地气候的寒冷,条件的艰苦,白昼与黑夜一样暗,使他必须保持忙碌以免疯狂。他后来在著作《孤寂》中写道:“每晚,把灯吹熄前,我养成检查明日工作的习惯。我指派自己花一个小时在逃生隧道上,半小时调整水平仪,一个小时弄直油灯,再花两小时换上新的橇板……这个方法很管用,有能力分配这些时间,让我自己感到拥有很强的自主性,不这样做,日子毫无目的,没有目的的日子,人将被无聊和烦恼吞噬。”

    如果不让事情使你的日子过得充实,整天无所事事,忧虑和恐惧就会像神话中的小妖精,在不知不觉中摧毁我们行动与意志的力量。保持忙碌,使自己的日子更充实,烦恼人生将离你而去。

    (2)不要生活在过去

    国外有一则著名的“不要为已倒的牛奶哭泣”的故事。其大意是:一天早上,学生们到实验教室上课,老师的桌上放着一瓶牛奶,当学生们坐下后,看着牛奶,不知这跟卫生课有何关联。老师站起身来,把牛奶一下倒入水槽,并大声对学生们说:“不要为已倒的牛奶而哭泣。”他让学生围在水槽边看那些水中的牛奶,说:“看清楚!我要你们一辈子记牢这一课。”

    牛奶流走了,你看到牛奶流走,却再不能把它收回。但如果事先做好防范,就不会使牛奶倒掉,但现在太迟了,我们只能忘了它。任何人都知道,任何已过去的事我们都无法改变,哪怕仅仅过了三分钟。但我们大部分人都会为过去的错误而烦恼,并长时间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对过去的错误,后悔烦恼都是毫无意义的,唯一有益的办法就是冷静分析过去的错误,吸取有用的经验教训,世上没有后悔药,任何后悔都不会挽救已发生的失败或错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为已倒的牛奶而哭泣”,重新投入到新的事情当中。

    (3)从精神上先接受最坏的结果

    我们都有这种心理,当某一事件坏的结果即将发生时,我们往往束手无策而陷入焦虑当中。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妨先从精神上接受即将发生的最坏的结果,使自己放松下来。如果一直焦虑下去的话,就不能集中精力做好其他的事,因为忧虑的时候,思想就会到处乱转,从而使我们丧失做决定的能力。

    当我们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情况,并在精神上接受它之后,我们就能够冷静下来面对不利的情况,使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在精神上先接受最坏的结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它能够把我们从那个巨大的灰色云层里拉下来,让我们不再因为忧虑而盲目摸索。它可以使我们双脚稳稳地站在地面上,如果我们脚下没有坚实的土地,又怎能冷静地面对不利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呢?林语堂也说过类似的话:“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就能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愿接受最坏的结果,不肯由此以求改进,不愿意在灾难中尽可能地救出点东西来,只会使事情越变越糟,甚至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所以,聪明的人要从精神上先接受最坏的情况,冷静面对,从困境中寻求希望,进而摆脱困境,重新赢得成功。

    (4)不要轻易放弃心中的梦想

    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并不是轻易就能取得的,在成功到来之前,往往要经受各种各样的挫折。有些意志不够坚定的人也许在这些挫折面前悲观失望,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我能力有限,也很软弱,现实社会又是这样地残酷,看样子我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了,不管什么事我也干不成了。”如果一遇挫折就对前途产生动摇的话,潜意识就会播下不良的种子,终将导致失败。在失败面前,人们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对前途产生动摇,而要坚定成功的信念。如果坚信成功,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动力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在中学时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并在房间里挂上写着“未来总统金泳三”的条幅,他始终坚信自己将来能够成为韩国总统,并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也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在战胜了一系列挫折之后当选为韩国总统,实现了中学时的梦想。

    永不放弃心中的梦想,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成功一定不再遥远。

    (5)做命运的主人

    人决不能把“命运”两字看得太神秘了,以至于不论大小事情,自己都毫无主张,一切皆听凭“命运”安排。当一时不能成功时,应当检讨自己,是哪方面出了问题,然后通过努力及时改正,而不是一味任由所谓“命运”的安排。

    若你的能力有限,你应及时运用它、发展它;若智慧欠缺,你就要热切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增长智慧,使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聪明;若身体不够强壮的话,你就应多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使你的体魄更健壮。只要我们能认识自我,及时弥补自身的弱点,使自己不断得到完善,命运就能把握在自己手中。

    (6)面对不利的环境学会忍耐

    成功之所以令人欢呼,是因为成功来之不易。在成功到来之前,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利的环境和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先学会忍耐和等待。

    “二战”初期,欧洲战场上出现了一边倒的战事,法国很快就被德国法西斯占领,整个欧洲大陆几乎都在德国控制之下,同时德国开始对英国本土进行飞机轰炸。面对这种猛烈的攻击,英国民众普遍认为,战争很快将以英国的失败而告终,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当时的丘吉尔以对德国的强硬和不妥协而当选为首相,他面对英国如此不利的形势,号召民众说:“我们现在正度过一个最恶劣的时期,在事态变好之前,可能还会有比现在更糟的情况出现。可是,如果我们能忍耐坚持的话,我相信情形一定会变好的。”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抵抗德军的攻击。不久希特勒将战争目标转向苏联,大大减轻了对英国的威胁,接着德军在苏联战场上战败,英美开辟了第二战场,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英国终于获得最终的胜利。

    (7)从失败中看到成功

    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待失败的态度,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败绩。追求的目标越高,失败的机会也自然越多。有人渴望成功,却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他们经过一阵子的奋斗,遭到一次乃至几次失败后,便偃旗息鼓、洗手不干了,因而最终只能成为一事无成的弱者。

    许多人不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他们往往不能认识到表面上的失败,从长远看可能是有益的。在他们看来,要么失败,要么成功,既然失败了,那就不会成功。在“我失败了三次”和“我是失败者”之间有天壤之别。而且,心理上的失败也不等于实际上的失败。有时候,心理上感到失败了,而实际上他正在前进过程之中,一个人只要心理上不屈服,他就没有真正失败,如果你在失败时,仍表现得像个胜利者,信心十足充满干劲,那情况会大不一样。

    许多人在看到强者的成功时,羡慕不已,嚷嚷着要敢于冒风险,却对自己行动中微不足道的失败沮丧不已,这就算不上“强者”的行为。要想成就事业,就不要害怕和失败打交道,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

    (8)不能急功近利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取得的,罗马有句俗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就简明地道出了做事不能急功近利的道理。

    急于求成,过分追求眼前的成效,幻想鱼与熊掌兼得,好大喜功,好高骛远,不愿艰苦奋斗,不愿放弃既得的蝇头小利都是急功近利的具体表现。对于一个人来说,急功近利更容易头脑发热,看到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蛮干乱拼,必会为将来的惨败埋下种子。

    有些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从不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幻想一觉醒来便获得成功,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或是半途而废。

    要想成功,必须把眼睛盯在目标上,把力量集中在具体工作上,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才会走上成功大道。

    (9)坦然面对得失

    世上有很多东西,如荣誉、成功、爱情、健康、财富等,都是人们努力追求的。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生,刻意追求的东西往往又不能轻易得手。由于天分、智力、勤奋、机遇等主客观因素,人们不可能事事顺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俗语说:“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得失之间的利弊让人难以捉摸。得要偿失、得要大于失,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但在我们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有时“失”要远远大于“得”。面对一时的得到与失去明显的不平衡,有些人可能会因此而深深陷入苦恼之中。当代诗人徐志摩曾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确,当我们苦苦追求的某一美好事物从眼前一晃消失时,面对既成的现实,烦恼苦闷是丝毫不起作用的,我们只能理智地看待得失,坦然相对,泰然处之。

    世上真正成功的人常能举重若轻、临危不惧、深思熟虑地做出决定,并且彻底地实行这一决定,在行动中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踌躇和疑虑。

    (10)果断地面对选择

    果断的性格,能使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克服不必要的犹豫和顾虑,勇往直前。有的人面对困难,左顾右盼,顾虑重重,看起来思考全面,实际上茫无头绪,不但分散了同困难作斗争的精力,更重要的是会消蚀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果断,能帮助我们坚定有力地排斥胆小怕事、顾虑过多的庸人心理,把自己的思想和精力集中于执行计划本身上,从而加强了自己实现计划、执行计划的能力。

    夕阳西下,明朝还会东升;这次不行,还可以从头再来一次;事情不会像你想像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像得那么糟。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就要时刻用这三句话来调适自己的心理。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什么年龄段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曾经有一个电视节目把这个话题当做一个栏目播出,征询了很多人的意见。

    一个小女孩说:“在襁褓的时候,因为可以被父母抱着走路,可以充分体验父母的关爱。”

    另一个小孩回答:“两岁时才是最美好的,因为那时不用去上学。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要什么,父母都可以满足,那时就好像是父母的掌中宝。”

    一个青年说:“18岁时,因为那时已经成年并且高中毕业了,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又一个女孩说:“16岁时,因为那时我可以穿耳洞,戴项链了。”

    一个45岁的男人说:“25岁,因为那时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的时间,现在我已经45岁,做事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了,就连走上坡路都感觉吃力了。我15岁的时候,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可现在,一到晚上9点就昏昏欲睡了。”

    一个读书模样的人说:“我认为40岁时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因为人到40岁时,人生才刚刚开始。无论从精力还是生活、事业上讲,都刚刚走上人生旅途中最光明的那部分,以前只是在清理阻碍前进道路上的荆棘。”

    一位女士回答说:“45岁时,因为那时你已经尽完了抚养子女的义务,可以充分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了。”

    一个男人说:“65岁时,因为那时可以开始享受退休生活,操劳一辈子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最后是一位老太太,她说:“其实,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只是人们不知道去珍惜。”

    生命中每个年龄段都是最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要珍惜生命,每天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年轻有为的莫尼卡·狄更斯在二十几岁时,就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了。可是,她依然举止笨拙,自卑感十足。因为,她有点胖,就为这一弱点,使她总觉得衣服穿在任何人身上都比穿在自己身上要好看得多。每当出席宴会时,她总要在出发之前打扮几小时,可是一走进宴会厅还是会感到自己一团糟,总是感觉别人在她背后评头论足,在心里耻笑她。

    一次,莫尼卡被邀请去参加一个不太熟悉的宴会,她忐忑不安地去了。在门外,她遇到另一位年轻女士。年轻的女士问她:

    “你也是要进去参加宴会的吗?”

    她扮了个鬼脸道:“想要进去啊!”年轻的女士继续说:“我一直在附近徘徊,想鼓起勇气进去,可是我很害怕,总担心别人会议论我什么。”

    莫尼卡十分不解,她站在有灯光照映的门阶上看着她,觉得她很漂亮,比起自己来要好得多。莫尼卡坦言:“我也很害怕。”双方相视一笑,紧张的情绪顿时消失了。于是,她们双双走了进去。她们在彼此的相互鼓舞下,开始和别人谈话,这对莫尼卡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已经不在扮演局外人的角色了,而是成为人群中的一员。

    当她穿上大衣准备回家时,莫尼卡和她的新朋友谈起各自的感受。年轻的女士问:“觉得怎么样?”

    莫尼卡说:“比起以前来要好得多,你呢?”

    “和你一样,其实我们并不孤独。”

    莫尼卡仔细思量着朋友的这句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她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以前我总觉得孤独,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信心饱满,可是如今却遇到了一个和我同样自卑的人,这时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长期以来,我的思想一直被害怕侵蚀着,所以根本不会去想其他的,现在我得到了另一个启示:表面上看起来夸夸其谈、谈笑风生的人,实际上心中也有可能忐忑不安。”

    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时,你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想尽办法取悦他人的同时,一切行为可能更加糟糕,自卑感顿时会油然而生,这时,脑海中又会不停地假想别人对你的种种看法,当然一般不会向好的方向想。此时,你就会有过度的否定反馈、压抑及不良的表现。

    为了让生活轻松快乐,最重要的是看自己能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过多地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将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别人一定会给你肯定的称赞。

    生命不应因别人而改变

    人生来就是为了成就事业,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奇迹,任何人的生命里都有一颗伟大的种子,而能使这颗种子发芽生根并茁壮成长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尽管各种条件不同,经历不同,但都生活在别人的视线之下,你的行为、你的私人生活、甚至你的一切,都有一些非常“热心”的人在密切地关注着、评价着,也许你并不是很了解,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评价难免会传到你的耳朵里。当然,这些评价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如果你的意志力不强,就有可能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最后失去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

    别人评价是他的自由,你无法左右他人的言论,而大多数喜欢对别人的生活评头论足的人也的确没有什么恶意,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对别人的评价,你可以自由地处理。正确的,不妨采纳;错误的,你可以一笑了之,随他去说吧。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你的事业开始的时候,可能不断地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比如“就凭他那点能力,他还能上天啊?”“他要是能成功了,我就改姓。”等等,不一而足。

    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评论,但有一点你要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用数字来结算,惟独你的潜能、你的创造力不能用数字结算。所以,当你听到对自己负面的评价时,千万不要相信他的话,要坚持走自己既定的路。

    一个真正富有创造力的成功者,绝不会被人为的环境所左右,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就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人生规划,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许多成功者恰恰是在各种反方向推动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更高层次的人生竞技状态中。也许就在别人的评价还未闭嘴的时候,你的成果就问世了,生意也谈成了。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有时候很难摆脱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很难对别人的风言风语毫不在意。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比如,如果有人不断地对你说你不够资格、资质平平、没有什么天赋等等,开始你可能不相信,但别人说得久了、说得多了,在这种形势下,你就可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自觉地相信他人的评价了。正所谓“三人成虎”,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提示,人都有一种大众趋同心理。所以你在生活中能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什么时候和别人一样就好了!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并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也没有把握自己。因为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跟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每个个体生命从生命的本质上来说都是孤独的。

    不知你是否已经发现,真正伟大的成功、伟大的创造,基本上是萌生于战胜环境和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同时不被他人的价值评判标准所左右。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想到,面对可能遇到的失败,再伟大的人物也会产生忧虑,而平凡人与伟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战胜这些忧虑。突破不了这一点,你真的就被环境打败了,你的人生也就无法成功了。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自己的,你的生命里早就孕育着各种成功的种子,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它早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对于别人的评论,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从容面对遇到的麻烦

    有一天,被称为森林之王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天神,多少年以来,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强健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实力统治这整座森林,使我体会到了别人无法想像的幸福。”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你今天来找我不是仅仅要告诉我这件事情吧,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情要对我说呢?”

    狮子笑了,说:“你真是了解我啊!能看穿我的心事,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尽管我已经得到了很多,而且有很强的能力,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我现在诚恳地祈求您,再赐给我一分力量,让鸡鸣不再烦扰我了!”

    天神听了狮子的话,笑道:“那好吧,你去找大象,看看它你就知道怎样做了。”于是,狮子辞别了天神,一路奔跑,兴冲冲地到湖边找大象,在离大象还很远的地方,狮子就听到了大象跺脚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来到大象身旁,问:“你怎么了?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显得非常地焦躁,它拼命地摇晃着大耳朵,吼道:“烦死我了,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痒得我非常难受。”

    狮子没有向大象请教,就离开了,心里暗想:“大象体型这么大,还怕那么小的蚊子。我与它比起来,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经常地骚扰着大象。如此看来,我可比它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想:天神要我来请教大象,目的就是想告诉我,每个人都会遇上麻烦事,解决任何问题都要靠自己。以后每天早晨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就不会有任何烦恼了。

    人生离不开困难,而每个困难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你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良好契机。

    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在无数个村庄与山林面前,它从没有驻足,可是面对沙漠这个强大的对手它怯步了。因为它知道,要想到沙漠的另一端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有可能会失去原来的自己。可它还是要试一试,它想:“既然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也应该能够化险为夷,平安地越过这个沙漠,只要我有足够的勇气。”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身体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可是结果都是一样的。于是,小河流变得心灰意冷了,它对自己说:“也许我命中注定要葬身在这沙漠中吧!也许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

    正在小河流灰心丧气的时候,四周响起沙漠那低沉的声音:“小河流为什么要失去信心呢?为什么不动动脑筋思考一下其他的方法呢?这种方法行不通可以选择另一个方法啊!为什么不借助微风的力量让它带你跨越沙漠呢?这样不也是一种方法吗?”小河流有些抱怨沙漠的无情:“要不是你,我早已经见到浩瀚的大海了,让微风带我过沙漠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我可不愿意。”沙漠继续说:“不是叫你去送死,你之所以不能过沙漠就是因为你的思维不能灵活变通,总坚持原来的想法,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要想过这片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去,协助你到达目的地。你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就可以了。”

    这样的方法,对小河流来说是前所未闻的,使它放弃现在的样子,然后蒸发到微风中去,这让小河流无法接受,毕竟它从来没有经历过。小河流心里思量着:“让我放弃自己现在的模样,那样不就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这样的方法我怎么知道能不能行的通,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沙漠在骗我。”

    沙漠似乎看出了小河流的心事,于是耐心地解释道:“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的身体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这样你不是就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吗?不是又可以继续前进奔向你梦寐以求的浩瀚的大海了吗?”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沙漠回答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但是不管你是一条河流还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却是从来没有改变的,归结到最后你依然会以一条河流的形式,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你之所以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本质。”

    听过沙漠的话后,小河流的思维回到了自己变成河流之前,那时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鼓起了勇气,相信了沙漠的话,向微风敞开了怀抱,化作蒸汽消失在微风之中,奔向了它生命的归宿——大海。

    在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中,往往也会有与小河流一样的经历,面对困难驻足不前,思维不能灵活地转变,造成了终生的遗憾。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一定程度的突破,向理想中的目标迈进,需要一种大智慧和抉择的勇气。而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就要尽力去适应环境。

    要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有一位年轻的职业经理,他的事业正在迅速地成长,然而他的情绪却非常消沉。他认为自己要死了,感觉自己的末日马上就要到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经常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很快,喉咙梗塞。他的家庭医生是位很有名的内科和外科医生,医生劝他休息,泰然处理生活,暂时放松一下自己。

    于是,这位经理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恐惧,他的心里仍不安宁。他的呼吸变得更加急促,心跳得更快,喉咙仍然梗塞。在使用了各种方法无效后,他的医生劝他到科罗拉多州去度假。

    科罗拉多州是一个好地方,那里有使人健康的气候,美丽的山峦,但仍不能阻止这位经理陷入恐惧。一周后,他不得不回到家里。他觉得死神即将降临,感觉更加恐惧。

    这时,家人和朋友都非常着急,一位朋友告诉这位经理,“到明尼苏达州罗契斯特市的梅欧兄弟诊所去,它是非常有名的,如果你到那里去,你可以彻底弄清病情,不会失去什么,马上去吧!”按照朋友的建议,他去了那家诊所。

    梅欧兄弟诊所的医生给他做了全面检查。然后告诉他:“你的症结是吸进了过多的氧气。”他笑起来说:“那太愚蠢了,我该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

    医生说:“当你感觉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的时候,你就向一个纸袋里呼气,或者暂时屏住气息。”说着,医生递给了经理一个纸袋,于是,他就遵医嘱行事。结果他的心跳和呼吸都变得正常了。当他离开这个诊所时,心情感觉特别愉快。

    回到家以后,每当他的疾病症状发生时,他就按照医生的说法去做。几个月以后,他的病症就消失了,终于变成了一个正常的人。事实上,他的病症主要是心病。

    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医生看过病。

    人有时候感觉身体不舒服,其实只是一种幻觉。大多数情况下,也许只是些小病或者根本没有病,只不过是心理作怪而已。心病还需心药来医治,不要猜疑自己的健康,如果能长期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心病自然会被消除。

    要冷静地面对他人的赞美

    一年一度的猎野鸭时节到了,乔治兴致勃勃地带着他的猎枪来到了沼泽边的小木屋。打算美美地睡上一觉,养精蓄锐之后,再向老板借一条猎犬去猎鸭。

    乔治按照自己的打算准备着,早上起来,他便迫不及待地找到老板,向他借了一条猎犬后,便朝着野鸭栖息地出发了。连续多日,乔治在那条猎犬的协助下,一切异常惬意。猎犬靠着它那灵敏的嗅觉,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野鸭的栖息之地,并且快速地将野鸭赶起,以便乔治射击。同时,聪明的猎犬还可以帮助乔治叼回被他击落的野鸭。

    转眼间,乔治的假期马上结束了。乔治依依不舍地离开旅店,真诚地谢过老板后,还没有忘记向老板预定下一年的住处和猎犬,他告诉老板,明年的猎鸭季节他一定如期前去。在临走前乔治再次感谢老板的热情招待和聪明伶俐的猎犬。

    到了第二年,乔治如约出现在旅店的柜台边,开口便向老板租曾经帮助他猎野鸭的那条灵活的猎犬。可是旅店的老板摇了摇头叹息道:“唉,那条狗已经不能再帮你了,你自己看看去吧,它现在已经变得无药可救了,就更不要说让它去帮你猎野鸭了。”

    乔治顺着老板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条机灵活泼的猎犬懒散地躺在屋角的阴暗处。猎犬还是那一条并没有改变,发生变化的是它去年那股慓悍之气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无精打采的神情和慵懒的皮骨。

    乔治非常好奇地问老板,道:“这条狗是怎么了?生病了还是受伤了?”

    老板说:“都不是!你还记得它以前叫什么名字吗?”

    乔治很快地回答道:“当然记得,我怎么能忘记呢!叫‘推销员’呀!”

    老板无奈地说:“没错,就在不久前来了一位客人,他同样向我借了这条猎犬,后来客人看到它表现出众,一时兴起,帮它改了个名字叫‘经理’,后来它就变成了你看到的这副要死不活的德性了。”

    人人都喜欢被别人称赞,以受到他人称赞而自豪,可是在接受他人称赞的同时还要讲求一个原则,不要因为别人夸奖了你几句就真的迷失了方向,要知道你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正像那条猎犬一样,受到了他人的表扬后就感觉自己有多了不起,没有把别人的称赞当做前进的动力。反而当成炫耀的资本,以至于思想堕落,不思进取。

    人因豁达而从容

    有一次,丽莎去参加了一次演讲,也正是因为那次演讲为她后来的人生点燃了一盏明灯。

    那位演讲家在演讲结束时对在场的听众说:“在这里我将送给在场的所有人一句话,那就是:对自己说‘无所谓’,它对你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大有帮助,而且是调节心境的一个良方。”

    丽莎口中不断地念叨着那句话,感觉非常有道理,就在日记本上清晰地将其记录下来并在“无所谓”那三个字的下面做了一个很重的标记。她决定以后的人生道路就要按照这三个字去走。

    后来,丽莎采取了这种新的人生态度,这一人生态度对她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丽莎与迈克在一次舞会上相遇了,并且她深深地爱上了英俊潇洒的迈克。她确信迈克将是她最理想的人生伴侣。

    有一天晚上,丽莎终于鼓起勇气向迈克表明自己的心迹,谁知却被迈克委婉地拒绝了。一直以来,她都是以他为生活的支柱,没想到就这样土崩瓦解了。伤心的丽莎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当她想为父母留下最后一封信时,她发现笔记簿上的“无所谓”。她喃喃地说:“这三个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怎么可能无所谓呢?”

    但是,那三个字始终不断地冲击着丽莎的大脑,她开始分析自己的情况:难道迈克真的对她很重要吗?迈克是她生命中的支柱吗?没有迈克她的生活就不会快乐吗?最后她轻松地站起来对自己说了一声“无所谓”。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发现她做到了,没有迈克她仍然可以快乐。

    不久以后,一个真正爱她的人闯进了她的生活。在兴奋地筹备婚礼的时候,她把“无所谓”这三个字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她认为她不再需要这三个字了,她以后将会被快乐拥抱。

    但是,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她的丈夫把他们所有的积蓄用来做生意,结果全部赔掉了。

    当她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再次想起那句三字箴言:“无所谓”。她想:这次真的不是无所谓了。就在这个时候,她听到院子中小鸟的叫声,闻到了从窗子飘进来的香味,看见了几株白杨树昂首挺立的身姿。她觉得她的心情恢复了平和,微笑爬上了她的脸,她发现她对这件事也可以说“无所谓”。于是她对丈夫说:“无所谓,赔掉的只是钱而已,至少我们还拥有快乐。”

    人生短暂,不要被太多的事情困扰。锻炼自己拥有一颗豁达的心,有了它人生才会多几分惬意,多几分从容。

    穷大方并非可取之道

    托马斯刚从一家音响店出来,就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师傅问他要去的地方,顺便看了一眼托马斯刚刚从音响店买来的音响。

    车子上路后,司机问托马斯:“朋友,那是你买的音响吗?”出租车司机看上去四五十岁的样子。

    托马斯快乐地说:“是的。”

    司机继续说道:“它怎么看起来不太像音响啊?你花多少钱买的呢?”

    托马斯对司机的话明显地感到有些厌烦,他试探着回答:“500美元。”

    “噢。难怪我觉得它不像是音响呢。”从司机的口气中流露出不屑的语气。

    托马斯听后感觉非常不舒服,可是,他倒觉得这个小音响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了,他不愿意让这个讨厌的家伙破坏自己购物成功的兴致。便回问道:“在你的眼中什么样的音响才看着像音响呢?”

    出租司机以高人一等的口吻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诉说了他买的那套高科技音响系统的种种好处。最后,托马斯问他:“你为什么要购买高科技的音响系统呢?即使音质再好,也不可能把音量调到最大啊,否则整个楼都可能会被震倒。”

    司机说:“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把我住的房间做了隔音处理。”随后,出租车司机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根本不给托马斯说话的机会。

    就这样,出租车司机与托马斯一直聊了一道,实际上托马斯只听司机说话了,自己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目的地到了,托马斯终于可以问他问题了,他客气地说:“顺便问一句,你的音响系统一共花了多少钱呢?”

    出租车司机自豪地说:“噢,它可不便宜!花了我2000美元。”

    托马斯又问:“你还打算开多久的出租车呢?”

    “一直开下去,我没有存款,工资不够我养老用。”

    许多习惯于挥霍的人,买东西时往往不是因为某件东西自己十分需要,而是在寻找一种快感,想从花钱上享受生活的乐趣,希望得到人们羡慕的眼光。这种人即使没有钱,也要显示出阔绰的气派,为的就是逞一时之快,却没想到最终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穷人,钱都是辛苦赚来的,挥霍浪费并不一定代表你有多大的实力,你的穷大方也未必得到人们的尊重。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这种花钱的方式,才值得懂得生活的人们去遵循。

    放松心情就不会摔倒

    从前,一队人马在一座大山里修公路,有一个路工被派去山下买米。在离开前,工地的厨师交给他一个盆,并严肃地说:“你一定要小心,现在米很贵,你绝对不可以把米撒落在路上。”

    路工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在厨师指定的店里买了一盆米。在上山回工地的路上,他想到厨师的表情及严肃的告诫,心里特别的紧张,担心把米撒了。于是,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米的盆子,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不敢有一点松懈,精力都集中在了那盆米上。还好,他顺利地走完了山路,但当他快到厨房门口时,由于心还没有放松下来,结果踩进了一个坑里。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撒掉三分之一的米。路工非常懊恼,更加紧张,手都开始发抖。终于来到了厨房,盆中的米就只剩一半多点了。

    厨师拿到装米的盆时,非常生气,他指着路工嚷道:“你怎么这么笨,我不是说要小心吗?结果还是浪费掉了那么多的米。”

    路工听了感到很委屈,开始掉眼泪。另外一位老路工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事情的经过以后,他安抚了一番厨师的情绪后,私下里对路工说:“我再让你去买一次米。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周围的景色,并且回来要告诉我你的感受。”

    路工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想要推卸这个任务,强调自己做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拿米,又要看风景。

    不过在老路工的坚持下,他勉强地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路工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确实很美。向高处望去,可以看到雄伟的山峰,向下又可以看到农夫在梯田上耕种。就这样,在一路风景的陪伴下,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山里。当路工把米交给厨师时,盆里的米装得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撒落在路上。

    紧张也要工作,放松也要工作,何不放下紧张的情绪轻松地去工作呢,也许在轻松中你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生活因心态的变化而改变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我从此不会再相信任何一个朋友了。”因为他被最好的朋友算计了。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今生我再轻易相信他人,我就去死。”因为他们的好心被他人玷污了,而且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种心态也存在于失恋的男人和失恋的女人中,他们纷纷抱怨对方。失恋女人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相信男人了。”而失恋的男人则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同样不会再相信女人,甚至不再相信世界上有纯真的爱情存在。”

    其实,我们每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都有可能受到一点挫折,有的人可能因此“心血来潮”不再相信生命。有的人,可能只是因为一点点的不顺利,而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和他们对抗,似乎普天之下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这些人的头脑似乎被一种叫做憎恨的细菌侵蚀着,只要能吸收到一些腐败的养料,它就会无限制地分裂繁殖,从而控制人的大脑,使他们急于否定一切,让自己身陷绝望的包围圈中。

    乐观的人对一些繁杂的事情又有另外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无论自己得到了多少,最后什么也带不走。所以,他们总结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快乐是最重要的,如果能精力充沛地生活,为什么一定要坐在阴暗的墙角,悲叹自己的命运,不但影响了自己还搞坏了他人的心情。

    生活中,人们总会发现抱怨的人远比乐观快乐的人多,这样的人无非是在给自己找罪受,同时也伤害着身边的人,为他人增添麻烦;世界上几乎从没有人因为抱怨世界而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虽然有时抱怨可以减轻当时的痛苦,帮助你从痛苦中暂时抽身,但那不是帮助你解决问题,而是在教你如何逃避现实。

    事事都选择沮丧失望,还不如转变思维向好的方面思考;选择痛苦呻吟,还不如选择开心快乐。如果你决心做快乐的人,那么生活就会因为你的改变而精彩。

    从容面对发生的一切

    很久以前,有位喜欢打猎的国王。有一次,他带领爱将去森林打猎,不料在追赶猎物时不慎从马上摔了下来,摔断了一根手指。国王疼痛难忍,立刻召来宫廷中的御医,为他诊治。疼痛止住后,国王召见当朝丞相,向他征询断指代表的意思。丞相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对陛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啊!还请国王积极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国王听了丞相的话以后勃然大怒,他以为丞相对他不忠,以为他在幸灾乐祸,于是喊来宫中侍卫将丞相关进了大牢。

    不久,国王的断指伤口愈合了,他再次兴冲冲地带领爱将四处去打猎。可谁能料到,刚刚进入丛林,就被早已经埋伏好的原始部落人给活捉了。按照原始部落的风俗习惯,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进献给他们最尊敬的神。

    原始部落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准备着。正当祭奠仪式开始时,巫师发现国王是个断指的人,按照他们的习俗国王是个不完整的人。根据原始部族的律例,如果将残缺的祭品献给天神,就要受到天神的惩罚。所以,原始部落的人连忙将国王赶下祭坛,驱逐他离开,而与他同行的几位爱将却成了原始人祭奠天神的祭品。

    国王死里逃生。正当他庆幸大难不死时,忽然想起了被他关进大牢的丞相,想起了他说的“断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那句话。他立刻起身亲自把丞相从大牢中放了出来,并当面向他赔礼道歉。丞相并没有因为国王的关押而胸怀怨恨之气,他诚恳地、乐观地接受了国王的道歉,并说:“这一切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国王不解地问道:“以前你说我断指是好事,我的经历告诉我,你的说法是正确的;而你被关进牢中受苦你也当是一件好事吗?”

    丞相微笑着告诉国王:“当然是好事一件。陛下不妨想想,臣如若不是被您关进大牢中,被原始部落人当做祭品的恐怕还要多臣一个,臣也就不能再站在您面前说话了。”

    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气馁,要能看到挫折背后的阳光。转念想一想,今天遇到的挫折可能是好运降临的一个预兆,以一种自然的心情去对待,办事也就得心应手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