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精英财富课-潜能课:激发优势圆富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不是生活的奴隶

    “做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是每一个华尔街精英一直以来的坚定信条。

    众所周知,华尔街是个充满利益追逐和铜臭交易的地方,很多清高的知识分子和学者对其都会嗤之以鼻,厌恶有加,认为那里是人类灵魂最肮脏的地方。其实不然,华尔街的精英对利益财富的追求是有原则的,他们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更好地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而并不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般的贪图利益。

    1865年美国总统林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领导北方政府击败了南方政府,取得了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并从此彻底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度,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促使华尔街成为了当时的世界第二大资本经济市场。这场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第二次革命胜利,并对战后美国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权意识产生了重大思想影响。

    在美国人的公民意识和民族精神中,自由和平等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在南北战争结束二十年后,象征美国精神的自由女神像在与华尔街遥遥相望的纽约自由岛上落成安家。由此可见,美国人对自由和平等的崇尚是有多么的强烈。对美国人而言,人人皆平等,不能做他人的奴隶,更不能做生活的奴隶,而这一精神更是在华尔街精英们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股神巴菲特说过:“许多人拥有比我更高的智商,工作比我更长的时间,但是我很理性,我能理性地处理事务。人必须能控制自己,别让你的感情影响你的思维。”要想做生活的主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你就真的必须学会理性地控制自己,学会理性地处理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不能让你丰富的情感影响你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和决策。在这方面,美国前商务部部长、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彼得·彼得森就是个很好的代表。

    1926年,彼得森出生在美国中部小镇的一个希腊移民家庭,父母在镇上开有一家全日制餐厅,所以彼得森从小便经常在自家的餐厅打小工。虽然这让他失去了很多和同龄伙伴一起游戏的机会,但是也让他获得了比其他伙伴得到更多零用钱的途径,因此他从小便懂得了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关系,以及自食其力的重要性。

    高中时,彼得森因为近视没有被拉去服兵役,这让成绩优秀的他在高中毕业后顺利地考入了麻省理工学院。但是在麻省还不到一年,他却因为抄袭别人的论文而被学校开除。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打击,就此放弃。退学后的彼得森一切重头再来,终于在19岁时又顺利考入了美国西北大学,并吸取了被麻省退学的教训,端正态度,积极学习,最后成功地从美国西北大学毕业。毕业后,他进入了芝加哥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工作,并在工作之余通过努力取得了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MBA学位,随后他成为该公司的执行副总裁。

    再后来,彼得森又做了几个公司的高层管理后,他遇到了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并因此开始走上了自己的政坛之路。1969年,受洛克菲勒和美国前财政部长狄龙的邀请,他出任华盛顿一家私营慈善基金会的董事长,在此期间,他对国家政策做了全面的了解,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各界的充分认可。1971年,受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之邀,他出任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助理,次年2月转任商务部长,兼任美苏商业委员会主席。“水门事件”后,彼得森对政坛心生倦意。1973年,他辞去了美国商务部长的职位,离开华盛顿,最终选择去了华尔街。

    凭借在政坛的广泛人脉和之前的企业高管经历,他得到了所罗门兄弟和雷曼兄弟等众多大型投资银行的青睐。最终,在众多的橄榄枝之中,彼得森选择了历史悠久的雷曼兄弟,出任雷曼兄弟副董事长。

    彼得森刚进入雷曼兄弟时,正好遇上雷曼兄弟内部长达4年之久的权力争夺的纷争。当时,公司群龙无首,管理混乱,人心涣散,业绩也一路下滑。但这一切对彼得森的才华展现并没有多少影响,很快,他便靠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公司上下的认可。在被提升为雷曼兄弟董事长兼联席CEO之后,彼得森凭借以前在多家公司的管理经验和在政府任职期间练就的战略眼光,他开始对雷曼兄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此,雷曼兄弟公司的状况开始焕然一新,公司年收入和利润节节攀高,不断地刷新着历史纪录,从而一跃成为了华尔街众多公司中的佼佼者。1983年,雷曼兄弟成为了当时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彼得森也被当时的《纽约时报》称为“华尔街的白衣骑士”。

    但是,就在雷曼兄弟不断地向着历史巅峰大步前进时,公司内部却再次陷入了权力的纷争之中,彼得森的权力遭到了挑战。在雷曼任职已达十年之久的彼得森早已无心应战,他渴望新的挑战,随后,他向雷曼兄弟董事会递交了辞呈。就在彼得森离开不久之后,雷曼兄弟便因经营不善,被美国运通公司并购。

    1985年,彼得森和他当时在雷曼时的下属,后来的“华尔街王中王”史蒂夫·施瓦茨曼,各自出资20万美元,在华尔街租了一个小办公室,一起创办了一家并购公司,这便是后来全球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黑石集团的前身。当时,黑石公司加上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一共只有4个人,公司总资产只有40万美元,在财团林立的华尔街,黑石公司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型并购公司。但是,20年后,黑石集团已经成为一家拥有65位高级管理总监和520多位专业投资和咨询人员的大公司,并在伦敦、巴黎、孟买、香港和东京等美国境外城市都设有办事处,其管理的总资产有900多亿美元。

    2008年,彼得森退休,此时的他已经是拥有18亿美元的亿万富翁。但是身拥巨款,一身清闲的彼得森却在这时陷入了困惑:“这笔钱我该怎么花?”继续让这笔钱升值?对于已经82岁高龄的彼得森来说,此时财富积累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意义。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享受生活?显然这也不是彼得森理想的生活。他通过观察周围其他亿万富翁们的生活后发现,几乎他钦佩的所有亿万富翁都在从事慈善事业,如比尔·盖茨、巴菲特、索罗斯等,他们都在捐出自己的财富做善事中享受着帮助别人的快乐。于是,彼得森决定自己也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立志做一个有道德、受人尊敬的金融慈善家。同年,彼得森便捐出10亿美元成立了彼得森基金会。

    彼得森的一生是一个典型的华尔街精英奋斗史,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执著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主宰着自己的生活。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才是生活的主人,什么才是命运的主人。类似彼得森这样的例子在华尔街还很多,他们都是典型的美国精神的代表者,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典范。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时光机,我们不能重头再来,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这仅有的一次人生,把握生命中的每一次机遇与挑战,不要害怕战斗,不要害怕失败,勇敢地去追,去闯,去努力奋斗,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将自己的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掌中,让自己的人生灿烂到极致。

    驾驭自己,善待自己

    能够掌控自己生活的人是幸福的,但是做了自己生活的主人后难免会遇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情况,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之后,学会驾驭自己,学会善待自己。

    在华尔街有大小公司千万家,精英高手更是比比皆是。这里对财富的争夺,对利益的竞争都是相当的激烈,每天这里都在交替上演着公司的上市、破产,职员的升职和失业。从早上7点到午夜12点,在华尔街的每一座金融机构的办公楼里,电脑都不会停止运转,灯光永远也不会提前熄灭。当很多人都已酣然入梦时,华尔街的精英们还在挑灯继续奋战,而当很多人刚刚睁开眼睛时,华尔街的精英们又早已喝着咖啡坐在办公桌前了。

    那么,在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之下,华尔街的精英们是如何坚持下来,如何保持自己的健康的呢?这就需要来自自己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更需要对自己的驾驭能力,懂得适可而止,善待自己。在电影《华尔街》里,男主角戈登·盖科说过一句经典台词:“贪婪是个好东西。”的确,就财富的争夺方面来说,贪婪是个好东西。但是,又如影评家所说的那样:贪婪也许是个好东西,但是你若不小心,它也可能是致命的。最后,男主角戈登·盖科也因为太过贪婪而锒铛入狱。所以说,面对自己的贪念,要学会正确地驾驭它,要学会善待和热爱自己。

    华尔街的股市传奇沃伦·巴菲特,在2008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以620亿美元的总资产成为世界首富。巴菲特是有史以来世界上的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依靠对股票和外汇市场的投资,使他成为了世界首富。

    巴菲特虽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但是他的生活却是极其的简单随意。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这样总结评价过巴菲特:生活简单,工作执著,做人低调,投资清醒。一直以来,巴菲特都是力主简单从事,以求保持头脑清醒的典范,因为他觉得这样更容易保持自己的理性思维,更便于对自我的控制和驾驭。简单的生活,不会让他有更多的私心杂念,从而对投资市场做出自己最正确的判断,而简单的生活也能让他有效地对抗繁重的工作压力,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虽然巴菲特早已身家亿万,但是他却对物质方面的生活要求不太强烈,对物质的本身不太看重。就以貌取人而言,巴菲特头发蓬乱,眉毛浓密,衣服起皱,更像是一个心不在焉的大学教授。在他看来,生活没有必要那么复杂化,头发不需要每天都梳理得整整齐齐,穿衣服也没必要搞得那么讲究,就算是需要打领带,也不是必须和西装配套才行。

    在饮食方面,巴菲特更是对简单生活做出了进一步的诠释。他不抽烟,不喝酒,只钟爱廉价的樱桃味可口可乐。他很少参加社交聚会,并且极力回避高档餐厅,平时喜欢在奥马哈的一家普通牛排餐厅就餐。而他的菜单更是出奇的简单:一瓶樱桃味可口可乐开胃,主餐是牛排和汉堡。他喜欢把生活简单化,不是说因为他吝啬,而是他不希望太多的生活琐事让自己分心,他需要使自己集中精力来思考问题。他一向认为如果能住得离办公室近点就近点,如果牛排和汉堡可以满足食欲,消除饥饿的话,就没有必要把吃饭搞得那么复杂。

    虽然巴菲特的生活如此的简朴,但是他的生活质量却并未因此而缩水,相反他的身体却是出奇的健康。或许这和他不崇尚奢华生活,情绪平和有关吧!只有让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让自己理性地对待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自己的生活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说,驾驭自己是指更好地理性地控制自己,让自己能够理智正确地判断解决问题,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而善待自己是指让自己在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里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时,能够更平和,更健康,而并非是放纵自己,溺爱自己,让自己迷失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

    “贪婪是个好东西,可是你若不小心,它也可能是致命的。”人不贪婪就难拥有财富,而人拥有财富后就很难控制贪婪。所以,贪婪的人很容易迷失自我,让自己成为追求金钱的奴隶和亡魂。巴菲特是聪明的,简单的生活,正是平衡人拥有财富和贪婪之间矛盾的最佳办法。

    懂得生活的人才富有大智慧。工作的目的,挣钱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是为了在生活中获得尊严。尊严的实现,来自整个社会大环境,但更多的是来自人本身。奋斗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在前进的路上都应该想清楚这个问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要把握好自己,把握好自己的方向,坚守原则,更要把握自己的内心,把握好生活。

    成功的人,都善于避开自己的短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样的勇气,并不适合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聪明的成功人,都是善于发挥自己优势的人,他们懂得规避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没有完美无缺的人,而人生就是一个完善缺陷、追求完美的过程。迈克尔·杰克逊因为在一次拍广告中意外烧伤,追求完美的他不得不对面部进行了整形。当然,我们在完美人生的时候,更需要懂得了解自我,将自己放置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爱因斯坦曾经收到以色列总统的邀请,但是他断然拒绝,爱因斯坦说:“我的一生都是在与客观物质打交道,因此天生缺乏在政治方面的才智,而且我对处理行政事务和公正地对待别人方面也缺乏经验,所以,我不适合担当这个职位。”股神巴菲特更是说过:“不要将自己的金钱投资在你不熟悉的行业里,我们也不能将自己的时间投资在自己不适合的岗位上。”

    比尔·盖茨是个天才,19岁的他便从哈佛退学,然后和好朋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39岁时他便成为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不仅拥有过人的才华,而且他也相当善于避开自己的短处。

    毋庸置疑,比尔·盖茨在电脑操作方面是个世界级顶尖高手,但是他在理财操作方面却是“一塌糊涂”。不过这并不影响比尔·盖茨的财富膨胀,因为他从华尔街高薪聘请了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人士劳森来为自己打理财富。他还向劳森承诺:只要微软股价保持上涨,劳森就可以用更多的钱进行其他投资。

    盖茨的承诺充分地调动起了劳森的积极性,他为盖茨设计了50亿美元的个人投资组合,同时他还是盖茨名下两个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两个基金的捐赠方式都是以将盖茨名下的微软股份过户给这两个基金完成的。而劳森则是将这些股份以最好的价格售出,然后适时地买进债券和其他投资工具等来完成对基金捐赠这一过程。

    经过劳森的精心打理,盖茨名下的这两个基金的年捐税竟然超过了世界500强后几家公司的净年收入。

    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点,不同的是,有的人懂得避开自己的短处,发挥自己的长处,或者利用他人的长处,从而取得成功,而有的人却不懂得扬长避短,甚至不清楚自己的长短处所在,所以注定一辈子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那么要想成功,就必须懂得扬长避短,善于避开自己的短处,规避自己短处可能会酿成的风险后果,而且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人的长处,从而取得成功。华尔街是世界金融和证券的交易中心,每天这里都将有成千上亿美元的金钱交易,在华尔街工作的精英们更是容不得一丝的疏忽和差错,所以这就要求他们学会在利益面前掩藏自己的短处,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最优化,从而创造利润最大化。

    避开自己的短处,并不是让我们否定自己的短处,而是让我们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对待问题,将事情的发展向着有益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就像约会前的女孩子精心打扮自己一样,我们也应该在财富面前学会有益于自己的“化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事事都做到完美,做到极致。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身上存在的或多或少的缺陷,并且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方面不擅长,不要不懂装懂,明明自己毫无概念,还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说出一番大道理来,好像自己就是行家,这样只会暴露出你更多的缺陷。

    一头狮子率领的绵羊胜过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这句话自然是说好的领导者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现象,即在实际的工作中,绵羊本来不适合去做领导者,但是却硬是被任命成了领导,这样不仅不会起到好的管理作用,反而会增添很多问题。

    在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里,有的工程师在专业技能上表现很优秀,对各项技能都很熟悉,了如指掌,而且能开发出一些新产品,很是受到领导的赏识,于是他升职,成了一名管理者。

    但是在管理岗位上,却并不是领导期望的那么理想,下属对他多是怨声载道,说他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完全不是管理人才的料。

    而且这职位也对他自身造成了很大困扰。他热爱和擅长的是搞技术、搞开发,在管理上一窍不通。下属的意见他也知晓,自己也暗暗下决心要做好,却总是天不遂人愿。而且他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管理上,日常的琐事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也不能静下心来搞技术、开发新产品了。

    这就是职位上的错位。避开一个人的短处,也是每一个管理者要做的事情。管理者的任务是使一个团队能够团结起来,实现一个团队效益的最大化。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将其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地方,不仅是有利于工作的进展,同时也能增强员工的自信心。谁都不想在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工作,有时候不是不愿意去尝试、去适应,而是真的不适合,真的做不好。固执地去做一件根本不感兴趣、毫无意愿的工作,是对人才的浪费。

    有人说,垃圾都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同样地,把一个人才放错了地方也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对自己做彻底深入的了解。要明白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且积极发掘自己的潜能,作出一定的成绩来。要善于避开自己的短处,发现自己实在不适合一个行业时,要能够果断转行,不要让自己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

    职场如战场,而华尔街又是世界经济的主战场,所以华尔街的精英们不仅要在工作中避开自己的缺点,更需要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从别人的身上学习优点,在别人的身上找到自身也存在的缺点,从而让自己在工作中规避失误,远离那些可以避开的职场风险。

    一代明君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我们也应该学会以人为镜,在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所欠缺的东西,从而一来让自己能够认清自己缺点,规避因为缺点可能会造成的风险;二来激励我们完善自己,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变得更强。

    孟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打仗时,两军对垒,战鼓轰鸣,两方士兵奋勇厮杀。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之后,胜败分明。于是,败方丢盔弃甲,胜方穷追猛杀。在败方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了下来;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了下来。这时,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开始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

    在孟子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其实和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兵败逃跑,但是他们却没有看到自己逃跑的五十步,只看到了他人逃跑的一百步,所以这样的士兵注定要打败仗。因为他们凡事都心存侥幸,只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因而他们就无法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和别人的差距,总是拿自身的优点去和别人的缺点比较,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不只是从别人的缺点看起,更应该从别人的优点看起。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看到自己所欠缺的,才能更好地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在看到自己不足的时候,我们也要积极地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罗伊·纽伯格是美国保护者共同基金公司的创始人,是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和开放式基金之父。纽伯格没有上过大学,没有读过商学院,但是在他68年的漫长投资生涯中,他却是华尔街唯一一个没有赔钱记录的投资家。不仅如此,他也是华尔街唯一一个经历过1929年经济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崩盘的投资家,并且在两次美国经济大灾难中都没有受到损失,反而还两次在经济大灾难中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纽伯格在谈到他的投资原则时着重强调一条:向成功的投资者学习。

    纽伯格说:“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成功的投资家,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他们的个性和气质都各自不同,甚至彼此相互矛盾,但是他们最终的路却都是走向了成功。我们可以学习成功投资者的经验,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追随他们。因为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我们需要与众不同。我们可以从那些投资家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选择我们本身需要的,同时又适合周围环境的东西。”

    李世民和纽伯格生活的年代虽然相差千年,但是他们都懂得“以人为镜”的道理,都善于从别人身上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发现别人的长处,总结自己的不足,从而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让成功时刻伴随在自己的人生之中。这也正是处于追求成功道路上的我们所应该积极学习的。

    感谢你的敌人

    “感谢你的敌人”这是每个华尔街精英心中都牢记的座右铭。

    每一个成功的华尔街精英都懂得:没有敌人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成功,没有成功就没有利润。自己的财富和对手的压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他们懂得感谢自己的敌人,感谢自己的对手。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竞争,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的无聊单调啊!足球比赛没有了竞争,那么球迷的热情将无从燃起;科技公司之间没有了竞争,那么电脑、手机、iPad等高科技产品的更新升级便无从谈起;各个国家之间没有了竞争,那么人类的历史便会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亡。所以说,在这个世界,在这个社会,竞争是必要的,对手更是必要的。只有竞争,只有对手,才可以促使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强大,不断走向成功。

    美国是一个很讲究竞争文化的国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政治到经济,文艺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竞争都无处不在。总统竞选需要大张旗鼓的巡回演讲,拉选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间的广告竞争也绵延不绝,而NBA、NFL等体育竞技比赛的火爆程度更是有目共睹,甚至就连普通的家庭会议也是以展开家庭成员间的辩论和投票来决定家庭大事的。

    但是,竞争归竞争,竞争的目的只是为了激励彼此向着更好、更强、更完美的方向发展,让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得到最好最佳最完善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在面对竞争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全力地去迎战竞争对手,这样才是尊重对手,同时,也是尊重自己。而在我们取得竞争的胜利之后,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对手,感谢对手。

    在美国的职业拳王争霸赛上,曾经出现过一场温情的比赛:

    当时,比赛的双方是美国的两个职业拳手,年长的一个叫约翰逊,年轻一点的叫雷诺。两人上半场打了6个回合,胜负难分,实力相当。第七回合开始不久,年轻的雷诺便接连击中约翰逊的头部,顿时,这一回合下来约翰逊便已鼻青脸肿。

    在中间短暂的休息时,雷诺上前向约翰逊表达自己的歉意。他用自己的干净毛巾一点一滴地擦去约翰逊脸上的血迹,动作小心,满脸诚挚,仿佛受伤的是自己的兄长一样。接下来的比赛,约翰逊也许是年纪太大,体力下降,他一次次地被雷诺击倒在地上。

    拳击比赛中规定,当比赛的一方被对方击倒在地上后,由裁判进行数秒,如果数秒完毕还未站起来的话,那么比赛就算对方胜利。约翰逊挣扎着想要起身,裁判大声地数秒:“1、2、3……”每次当裁判快喊到“10”的时候,雷诺就把约翰逊从地上拉起来。这种行为在拳击赛场很少见,裁判感到很惊讶,雷诺就向裁判解释说:“我刚才犯规了,你没有看到,这局不能算我赢。”

    最终,雷诺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约翰逊。新的拳王诞生了,拳迷们开始疯狂地涌向雷诺,向他献花、致敬、送礼物,然而雷诺却拨开人群向失败被冷落的约翰逊走去。雷诺把鲜花送给了约翰逊,然后两人像亲兄弟一样紧紧地抱在了一起。约翰逊真诚地向雷诺表示祝贺,他拉住雷诺的手高高举起,向全场所有的观众表达了谢意。

    约翰逊虽然输了比赛,但是却输得有风度;而雷诺不仅赢得了比赛,更赢得光明大度。其实,就人格而言,两个人都赢了。我们只有尊重自己的对手,我们的对手才会感谢我们;我们只有感谢自己的对手,我们的对手才会尊重我们。对待竞争,我们不仅要赢,更要赢得漂亮。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成功者敢保证他一直会处于成功之中。所以要想赢得你的敌人,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你就必须要对你的对手心存敬畏,善于分析和总结你的对手,然后从他们身上学习优点,从他的缺点中去思考成功。同时还要注意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地弥补改正,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成功的长久性。

    相信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据说乌龟跑步赢了兔子以后,到处炫耀自己的胜利,本来就输得不心甘情愿的兔子听到后更是怒上加怒,它决定约乌龟再进行一次比赛。而正在胜利的云朵上飘飘然的乌龟接到兔子的比赛约战后,对兔子嘲笑道:“怎么?手下败将,你还想再尝尝失败的感觉吗?这次我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第二次龟兔赛跑开始后,兔子吸取了上次比赛失利的原因,一口作气跑完了全程,而乌龟却在后面慢慢悠悠地走着,它想:“反正兔子中间会睡觉的,没事,只要我不停地走下去,照样会赢它的!”最后比赛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我们的对手,学会感谢我们的对手,是他们给了我们战斗的勇气,是他们教会了我们在竞争中成长,也是他们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获取成功。

    记住,没有永远的敌人,学会感谢尊重你的敌人和对手,你成功的道路便会越走越宽,而帮助你走向成功的朋友也将会越来越多。

    认识自我,激发自己的财富潜能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认识自我是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每一个成功的财富者,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自己有了一个很坚定的自我认识,从而依靠这个自我认识的引导,让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走进财富的王国。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没有认识的人可以取得成功。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才可以正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对赚钱很敏感,5岁开始做生意,11岁便开始购买了人生的第一只股票。比尔·盖茨13岁就发现了自己在电脑软件方面的兴趣和天分,并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计算机编程生涯,19岁的时候就预言:“软件时代要到来了,对于芯片的长期研究让我有足够潜能,我不能为了去完成哈佛的学业而放弃机会,软件工业是不会原地等着我的。”然后他毅然从哈佛退学。罗伊·纽伯格更是将“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列为自己的成功投资十大原则之首,他说:“在你真正成为一名投资者之前,你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是否合格做一名投资者。”

    财富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而所谓的准备便是对自我的认知,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你才可以知道你的财富在哪条道路上等着你,你才可以准备好你的工具去挖掘、去迎接你的财富。其实,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财富不是来自于金钱的多少,而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挖掘的最大化。每个人都是一个无穷的大金矿,每个人都有创造巨大财富的潜能。一个亿万富翁这样说过:“这个世界上最痛苦不幸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人无法发现他体内所蕴藏着的无穷财富。”

    在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多年前,在美国南部的俄克拉荷马州,一个印第安人在他的私人土地上发现了大量的石油,穷苦了一辈子的他一夜暴富,变成了千万富翁。于是,发财后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买了一辆豪华轿车。每天,这个印第安人都要驾车去附近的小镇上,他想让每一个人都看看自己的豪华轿车,见识一下自己的风光。小镇上人群熙熙攘攘、又脏又乱,而这位印第安老兄又是个热心肠,他在驾车时还不停地左顾右盼和每一个认识的人寒暄打招呼,但是,有趣的是:他开车从来没有撞到过一个人。

    原来,在他那辆豪华气派的轿车前面,有两匹马在拉着汽车前行。是他的汽车出问题坏掉了吗?机械师说他的汽车发动机是完全正常的。而问题在于这个印第安人没有学会用钥匙去发动汽车,所以他就干脆找来两匹骏马来拉车前行。于是,一辆蓄势待发的拥有100匹马的力量的汽车,就这样无奈地被两匹马拉着行走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只看到两匹马的力量,而忽视了蕴藏在物体本身里的100匹马的力量。从而,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慢,甚至采取不当的方法,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认识自我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我们自己对自身的探究了解以外,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依靠一些外人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从而激发我们自身的财富潜能。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要是有利于我们向着成功方向前进的他人的意见和帮助,我们都应该虚心地接受和吸取。

    杰克·韦尔奇是通用电气最伟大的CEO,在他领导下的20年里,通用电气从世界第十强变为世界第一强,市值也由当初130亿美元上升到4800亿美元。他被誉为“全球第一CEO”,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企业家。但是,谁会想到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小时候竟然是一个口吃、自卑的孩子呢?

    韦尔奇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由于是家中独子,身材矮小,说话还带有口吃,因此他小时候很自卑。他的父亲在某家铁路公司上班,早出晚归,沉稳寡言,因此教养孩子的重任便落在了母亲身上。

    韦尔奇说过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他非常尊敬甚至崇拜他的母亲。母亲对他非常疼爱,但是却从来不会溺爱他。母亲知道韦尔奇有自卑心理,所以从来不会对他说一些打击性的言语。她更关心怎样来提高韦尔奇的独立能力和意志力,她总是让韦尔奇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让他自己进行独立学习,但是在韦尔奇面前,她也始终保持着自己作为母亲的权威,每次当韦尔奇稍有越轨行为时,她便一鞭子将他抽回原位。

    韦尔奇从小喜欢曲棍球运动,经常会到其他城市参加比赛,他的母亲也总是以一种包容的方式教育他,而且每次总是将他送上火车,让他独自去参加比赛。到了中学,韦尔奇当上了校曲棍球队的队长,这次经历让他对领导管理学有了初步的概念。

    中学毕业后,韦尔奇没有能够进入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只能被本地的大学录取。他感到十分的沮丧,他的很多好朋友都进入了各自梦想的高校,这让他很不甘心。但是想起母亲“面对现实”的教导,他重振精神,接受现实。而事实也证明了母亲的先见之明,韦尔奇在后来说道:“如果开始我选择的是麻省理工的话,那么我也许会遭到昔日伙伴们的挤压,很难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但是正是在这所没有名气的州立大学里,我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我也因此而获得了更多的自信。”

    在韦尔奇到了成年还带有口吃时,他的母亲对他说:“只要面对现实,坚持与人沟通,让别人对你了解,这些就算不得什么缺陷。只有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别人才会愿意和你做朋友。”通过母亲的激励,韦尔奇学会了正确地认识自己,学会了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缺陷。从此以后,韦尔奇不再以自己的口吃为耻,终成一代商业领袖。

    由此可见,认识自我对于在追求成功道路上的我们来说是相当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只有认清自己的规矩,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方圆。

    换个方式重新思索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当我们在遇到那些我们很难解决的问题而停滞不前的时候,那么就需要我们去换个方式看待问题,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那么对问题的看法也便不同。所以说,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那些让我们手足无措或是焦头烂额的困难时,或许我们应该跳出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来重新看待问题,重新思考,或许这样更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董事长约翰·史密斯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战胜你的对手,你就加入到他们之中。”这就是著名的史密斯原则。史密斯认为:在当今的商业竞争中,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切的竞争与合作,追根究底都是为了利益。传统模式下的商业竞争通常是“势不两立,有你没我”的市场竞争规则,企业与企业之间一般都会竭尽一切办法击垮对手,让其退出市场的竞争。而新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环境,使彼此都有利可图。

    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对美国发动了恐怖袭击,世贸大楼顷刻间轰然倒塌,美国经济遭到重创。“9·11事件”过后,美国人心理受到影响,几乎没有人买车。而在美国,汽车是重要的经济支柱,有1/7的美国人从事着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因此,美国政府、企业和工会都对此很关注,于是便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刺激民众对汽车的消费。在会上,史密斯提出:“销售方案必须一要简单,二要打动客户的心。”然后,通用汽车率先宣布:凡购买通用汽车者可享受“零利率贷款”。而后,其他汽车公司也被带动纷纷效仿。于是,美国的整个汽车和相关消费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迅速复苏。史密斯因此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

    史密斯的合作原则充分体现出他在看待问题上的过人的“思考力”。“思考力”是一个人在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它是一门可以改进一个人思考效率,提高其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艺术。换句话说,它可以提升我们对问题的思考技巧,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持久的优势。

    “思考力”包括对问题的判断、洞察和自觉三个方面,也就是说“思考力”决定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判断和解决,决定了我们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

    在华尔街流行的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地说明了良好的“思考力”对于决策者的必要性。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农场里,住着一群鸡和一群猪,狡猾的鸡老大和憨厚的猪老大是好朋友,它们没事就喜欢聚在农场的小酒馆里喝酒吹牛,探讨发财之计。

    有一天,鸡老大对猪老大说:“兄弟,经过我的市场调查,我发现了一个可以让我们发财致富的好项目!”猪老大问:“什么项目?说来听听。”鸡老大说:“我发现鸡蛋火腿三明治现在在美国很受欢迎,市场大好。我们正好原料方便,不如我们一起合作,大批量生产,然后我们就可以大把赚钱了!”猪老大一听,这主意不错,于是当即它们便达成协议,并立字为据。

    而当猪老大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它的兄弟姐妹们时,顿时猪窝里哭成一片,猪老大感到困惑不解:“有了发财路,大家应该高兴才对啊?”这时,一个猪群里的长者对猪老大说:“孩子啊!你被鸡给忽悠了!这个项目是很不错,可你想过没,鸡们只要提供鸡蛋就行了,而我们却是要付出生命的啊!”听了猪长者的话,猪老大恍然大悟,懊悔不已。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作为一个成功的财富者,我们不仅要对自身的优缺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更要在对待机遇、作出抉择的时候拥有良好的“思考力”。只有当我们拥有强大的“思考力”时,我们才能将问题看得更透彻,分析得更全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才会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而不会出现像猪老大那样,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只单纯地看到了表象的财富,却忽略了财富背后需要付出的代价。

    只要多运用我们的“思考力”,多从各个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多跳出自己的惯性思维,换个方式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无坚不摧,所向无敌,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成功保持得更长久,我们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立于不败之地。

    利用自身优势,创造自己的财富

    真正的精英,是懂得利用自身优势的人。真正的强者,是善于利用自身优势的人。

    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的强者和领袖,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和事业王国的人,在华尔街数不胜数。

    黑石集团在创业之初,只有40万美元的资金,投资人加上员工也才4个人。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型并购公司,20年后会成为拥有资产800亿美元,高级管理总监65位以及500多位专业投资人员的“华尔街PE天王”。那么黑石这样的成就是怎样取得的呢?

    黑石的创始人之一彼得·彼得森,早期曾任美国财政部长,后担任雷曼兄弟CEO一职,因此彼得森的人脉关系相当的广泛。而黑石的第一桶金便是依靠彼得森的人脉优势来完成的。

    彼得森和索尼总裁盛田昭夫是老朋友,利用这层关系,彼得森让黑石抢得了索尼的收购代理权。随后,黑石代表索尼出资20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从此之后,黑石业务便开始涉及基金募集。

    虽然在募集的前期过程中,黑石吃了不少的闭门羹,但是凭借彼得森以往传奇的任职经历和取得的骄人成就,黑石还是得到了美国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巨头保德公司副董事长凯斯以及通用电气CEO韦尔奇的信任和投资。于是,黑石从华尔街一个无名之辈,一步步开始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王朝之路。

    由此可见,利用自身的优势,可以使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而正是因为如此,华尔街的精英们才可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商战中取得自己的胜利,获得属于自己的战利品。

    也许有人会质疑:美国的自由经济很发达,个人很容易利用自身优势,去创造自己的财富,而我们国家以集体经济为重,依靠个人优势,有时候很难实现自己的财富和梦想。其实不然,一个人只要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白自身的优势所在,那么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在什么年代,他都有机会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创造自己的财富。

    中国的80后作家韩寒是当代中国青年中的杰出人物,韩寒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去实现自我价值的代表人物。“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的他,现在是中国职业车手、作家、杂志主编及歌手,并在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小时候的韩寒有两个特长,一是跑步,二是语文好。靠着优秀的长跑成绩,他作为体育特长生升入了高中,高一时参加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但是由于考试七门功课被亮红灯而不得不留级。留级后的韩寒,决定放弃学业,开始写小说,《三重门》因此得以横空出世,而韩寒也因为再次七门挂科而选择主动退学。退学后,《三重门》开始热销。

    《三重门》的热销给年少成名的韩寒带来了丰厚的稿费,名利双收的他并没有因为金钱和成就而冲昏头脑,不甘平庸的性格让他对自己的稿费、对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开始了更大的计划。喜欢奔跑的韩寒,有着对速度的天生执著,于是,韩寒用自己的稿费买了辆车,从此开始了对自己车手梦想的追逐。

    最初,韩寒要做车手的消息传出,很多人只是当作茶余饭后的一则八卦小料对待,而很多专业车队和车手对此更是认为这只是小作家的年少轻狂,任性作秀罢了。

    但是,在2007年9月23日的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1600CC组的比赛中,韩寒代表上海大众333车队最终赢得了该组比赛的年度车手总冠军。之后,在2009年12月20日,韩寒又代表上海FCACA车队获得了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N组年度总冠军。至此,韩寒也成了中国职业赛车史上唯一一个获得场地赛和拉力赛两项赛事年度总冠军的职业车手,同时韩寒也是中国目前最顶尖的车手之一。这一切的成就除了韩寒的不懈努力以外,更多依靠的是自身天生对速度的良好的感觉,以及自己丰厚稿费的支持。

    如今,当初的追风少年也逐渐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当初的“韩寒现象”也早已成为历史,韩寒依靠自身的特长优势,最终赢得的是实至名归,以及众多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他的拥护,真正成为了中国年青一代的领军人物。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只要我们大家肯善于自我认识,多多了解自身的优势所在,那么便可以在追求成功和面对问题的时候,从自己的优势出发,依靠自己的优势,解决问题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人生财富,获得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成功。

    财富潜能的大小决定于你大脑的机智

    什么是大脑的机智呢?

    大脑的机智是指一个人在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思维。而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必然会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因此一个人的大脑机智决定了他的财富潜能。大脑的机智与一个人的智商没有太多的关系,而这一切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后天成长,所以任何人都具有自己的财富潜能,所有人都具有追求财富的权利和能力。

    但是,每个人的大脑机智又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财富潜能也不一样。大脑的机智一般表现在一个人的性格、意识,以及交际技巧和解决问题等方面。性格越坚强、意识越明确、交际技巧越高明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越多的人,他的财富潜能就越强。

    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垄断资本家,也是华尔街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人。同时,他还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就连比尔·盖茨都视他为自己心目中的商业英雄。他史无前例地创建了“托拉斯”,从而造就了美国历史上的垄断经济时代。而他在纽约第五大街投资建立的高53层的洛克菲勒中心,也改变了美国经济以华尔街为中心的单一格局。

    洛克菲勒是一个相当机智的人,而这一切都无不受到其父母的奇怪组合的影响。洛克菲勒的父亲自信、爱冒险、善交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江湖浪子”,长年在外流浪混迹,从事各种“三教九流”的行业。当洛克菲勒向他借钱做生意时,他还会收取10%的利息。而洛克菲勒的母亲却是一个勤快、节俭、家教严格的虔诚教徒。在洛克菲勒开始挣钱的时候,她总会教育洛克菲勒将1/10的收入交到教堂。洛克菲勒就这样在他父母亲那里学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品质,这对他在日后应付各种问题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洛克菲勒12岁那年,他便把自己积蓄的50美元借给邻居,并收取本息。在高中毕业前夕,他听取父亲的建议,在一个商学院的分校读了三个月的课程后,便加入了一家公司做销售员。开始他的工资相当的低,温饱都很难得到解决,这也让他开始想办法自己赚钱。于是,他开始倒卖货品,并在当年年底时赚得800美元。1858年,在洛克菲勒19岁时,他更是和同伴一起办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开始了经商生涯。最初,他们倒卖谷物和肉类等食品,由于经营得当,当年他们便净赚4000美元,第二年更是净赚1.2万美元。就这样一直到1862年,他们公司的利润已经达1.7万美元。因为受母亲的影响,洛克菲勒的每一笔收支都会详细地记录在册,即便是1美分的慈善捐款。而这一切,正是其受自己父母影响的结果。

    1863年,洛克菲勒投资炼油厂,开始涉足石油业。到1870年,洛克菲勒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公司资产达100万美元。但是,洛克菲勒不满足于这种储蓄式的财富速度。1882年,雄心勃勃的他开创了世界经济史上史无前例的资本垄断组织——托拉斯。这种经济组织结构极易聚集财富,洛克菲勒也开始对竞争对手展开了毫不手软的挤压和吞并。标准石油因此在两年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石油集团,洛克菲勒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石油大王”。1910年,洛克菲勒的总资产已达10亿美元之多。《福布斯》杂志曾经做调查得出,如果约翰·洛克菲勒今天还健在的话,那么他的个人财富将是比尔·盖茨的数倍。

    在历代的美国富豪中,洛克菲勒没有过人的技能才华,也没有“时事造就英雄”的那种机遇,但是依靠自身的机智和精明,以及处理问题独特的手段和魄力,他白手起家,脚踏实地地建立起了自己的财富王国,而这也正说明了一个人的机智决定了他的财富潜能。

    一个人可以因为年轻而暂时没有财富,也可以因为梦想而暂时没有财富,但是一定不能因为对生活中的问题处理不够机智而没有财富。因为年轻和梦想有时候反而可以让一个人拥有更多的财富潜能,但是如果他对生活中的问题不懂得机智处理的话,那么他也就注定了与财富无缘。所以这一课就是要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拥有追求财富的权利,拥有财富的不同是由一个人的财富潜能决定,是由一个人的机智决定的。

    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可以提高一个人机智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财富潜能变得更强大,那么就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交际和为人处世中善于发现和学习,勤于辩证和思考。

    意念是成功的有力助推器

    意念是一种力量,但它不是物质力量,而是一个人精神范畴内的力量。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他的意念力量也必定相当的强大。

    意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看不见,但是我们大家都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它的存在。简单来说,意念是一个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大脑运转所产生的力量,它受控于人的思维,决定于人的信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信仰的好坏决定他意念的强弱。因为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决定他的成败与否,所以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念强弱将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

    有强大意念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而每一个成功的人,也必定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意念信仰。在美国,宗教信仰是很自由的,有91%的美国公民信仰宗教。而美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其主要宗教有基督教和天主教。宗教和信仰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精神世界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宗教信仰能帮助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帮助一个人塑造起强大的精神世界,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维持一个人的意念活动。

    在众多成功的美国富商中,基本上人人都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如华尔街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清教教徒,IBM的创始人沃森和股神巴菲特都是新教徒,通用电气CEO韦尔奇是基督徒,DELL的董事长戴尔是犹太教徒,等等。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信仰是指人对圣贤思想或是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选择持有,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规范和引导,是一种个人的意念行为。虽然宗教对于个人的信仰培养和指导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取得超人的成功,还是需要依靠个体的意念信仰,跳出他人和群体的意识左右。毕竟这个社会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成功的人,而人类历史上也只有个体的信仰可以长久留传,靠集体的信仰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终究不会长远。

    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求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体信仰和意念。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保持大脑的清醒,保证对问题的正确判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随波逐流,迷失在社会大众意识的酱缸中。我们才能走自己的路,取得自己的成功。

    美国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工业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卡内基是一个对成功有着强烈意念的人。从一文不名的移民到统领美国钢铁市场的世界首富,卡内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奋斗上进的一生,是值得每一个对成功有着强烈渴望的人学习的一生。而卡内基在其功成名就,正值事业巅峰的时候,又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将他的全部财富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回馈社会。捐赠款额之巨大,也让很多美国人视其为心中英雄和个人奋斗的偶像。而这一切对于一个没有强大精神信仰和意念引导的人来说是做不来的。

    卡内基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曾说:“一切的财富和一切的成就,只源于最初的一个意念而已。”卡内基从小就表现出了对实现自我成功的强烈渴望,13岁移民来到美国那年,他和家人住在匹兹堡的贫民窟,白天做童工,晚上上夜校,生活十分的艰辛。但是年幼的卡内基十分坚强,而且很注重对知识的学习,虽然白天很累,但是晚上的学习依然十分刻苦用心。14岁时,他在匹兹堡的大卫电报公司得到一份信差的工作。虽然应聘时的他对匹斯堡的路还不是十分熟悉,但是他向公司保证自己可以用一周的时间熟记全城路线。大卫公司的经理被他的勇气和执著所感动,最终留下了他。而卡内基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并通过努力工作,成为了公司最优秀的信差。

    怀着对成功的渴望,卡内基在做信差的工作时,除了努力学习业务内的电报技术外,还非常注重熟悉了解每家公司的业务特点,以及各个公司间的业务往来。日积月累,他像阅读一本无形的“商业百科全书”,这对他日后的工作和事业获益匪浅,他也将这一时期称为自己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在卡内基18岁时,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的西部主管看上了有着高超电报技术的卡内基,以当时每月35美元的薪水聘请他做自己的私人电报员兼任秘书。对成功意念强烈的他走进了这个和他未来事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公司。

    依靠着自己的勤奋机灵和善于学习,卡内基在24岁时升任该公司的西部主管,年薪1500美元,并且他在这里掌握到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技巧,这也为他后来的经营管理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65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当时29岁的卡内基可以算是事业稳定,小有成就,但是对于成功的强烈意念没有让他就此知足,反而激发出他更大的雄心壮志。就在这一年,卡内基毅然辞掉了铁路公司的职务,自立门户,开始创业。他创办了匹兹堡铁轨公司,火车头制造厂及铁桥制造厂,同时还开办了炼铁厂,从此开始涉足钢铁事业,并最终成为了一代“钢铁大王”。

    卡内基曾在谈论如何获得财富时说:“每个人只要到了认识到金钱作用的年纪,都会渴望拥有金钱,获得财富。但是这种渴望财富的心态并不会带来任何财富,如果能把这种心态变成自己的意念,然后明确地给自己制订出追求财富的方式和计划,并以自己最大的毅力来实行这些计划,那么便可以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如果说我们是一辆开往成功的汽车的话,那么意念就是保障我们不断前行的汽油。有了自己强大的意念,作为一个人便可以立足天地间,看待问题就可以看得更长远、更深刻,解决问题也就可以更准确、更犀利,从而促使和推动我们更快地走向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