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民间故事集-传说(1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午了,黄婆准备烧饭给他吃。这时,突然从后面传来马蹄声,康王立即对黄婆说:“你救救我!你救救我!”黄婆说:“你赶快到屋里去躲一躲,我有办法应付他们。”黄婆说完手里捏着鞋底走到屋前树荫下悠闲地纳了起来,忽然一队骑着战马,全身戎装的官兵赶到,他们赶到黄婆跟前,气势汹汹地说:“喂!老婆子,是不是有个中年人过去了……”黄婆一板一眼地回答说:”有,已经逃到前面山坳里去了。”

    官兵信以为真,一直奔向前面山里去了,远了。黄婆感到很诧异,急忙回到屋里询问康王:“你到底是什么人?是不是朝廷钦犯,为何后面官兵追得这样紧?!”康王毫不掩饰自己身份。他对黄婆说:“我不是朝廷钦犯,我是当今皇帝康王赵构,这批追我的是金兵。”黄婆一听金兵两个字恨之入骨。同时对站在面前的康王肃然起敬,忙端凳让坐,一面将家里仅有的鸡鸭煮熟款待他。康王因为饥饿得很,便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痛快。

    饭后,康王对黄婆的救命之恩和厚待感激涕零,他说:“我康王永生不会忘记您老人家救我的命和款待我的恩情。如果我康王再度登基做皇帝,您可以在舀水灌田的地方造一个闸,专门灌溉你们塘外的水田。

    不久,由于南宋的主战派,特别是岳飞他们把南侵的金兵打得大败,南宋的半壁江山暂时稳定了,康王又在杭州登基做皇帝。这时,康王回想起不久前被金兵追得走投无路的险恶情景,黯然泪下。他想,不知有多少父老兄弟为我豁出宝贵生命,我才化险为夷。他又想起余姚马堰黄婆救命之恩,康王长长地吁了口气,回忆当时在黄婆面前许下的愿,立即下圣旨,要在黄沙湖塘里黄婆的田边造一个闸,这闸专为沿塘湖田灌溉使用,注明此闸为“黄婆闸”,以谢当年救命之恩。接着康王又下旨在当年逃到塘边树荫下息凉处造一个凉亭,命名为“半路凉亭”。

    正当派来的人在造闸和修建凉亭的时候,沿海人们感到非常气愤,便纷纷赶来向监督造闸和砌凉亭的钦差大臣说:“你们在这里造闸完全违反我们这里的规矩,这黄沙湖从古到今就是我们沿海一带人所有,有理可循,而且下面早已有闸,为何偏在这再造一个闸,来灌溉这些永不能享受湖水的农田?你们(指钦差)这样要引起民愤的。”钦差一听也有理,说:“好,既然你们这样讲,那么对面的叫什么山?”“白羹。”人们回答。“这里叫什么山?”“鲤鱼山。”人们又回答。“好!”钦差大臣说,接下去又说:“鲤鱼对白羹,对半开。”

    从此黄婆闸放的水逐年增加。因为沿湖塘一带农田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年年得到丰收。湖田面积逐渐扩大,这事惹怒了沿海一带的人们。他们召集会议讨论对策。他们认为黄婆是一个寡妇,没有子孙,孤身一人,不如趁夜黑之际把圣旨抢来算了,有人插嘴说:“这不行,万一被皇上知道不是要杀头吗?!”有的说:“还是把圣旨偷来吧!”他们认为抢也不对,偷也不对,始终讨论不出结果。

    一年后,马堰一带闹蝗灾,田里稻谷颗粒无收,黄婆也同样没有庄稼可以收,每日只好用树皮充饥。这给了沿海人们机会(沿海一带种棉花不种水稻),他们趁火打劫,派人专程来到黄婆家中对黄婆说:“我们沿海人愿意拿出三斗三升白米买你一张皇上的圣旨。”黄婆怎会肯卖呢?她说:“我老太婆情愿饿死在家里……”这时坐在旁边的人插嘴,说:“你真傻,明明是皇上给你的圣旨,上面注有你的名字,无论怎样无法改变圣旨内容。这三斗三升白米是白吃的……”黄婆一听在理,就把圣旨卖了。不卖倒也平安,一卖黄婆闸立即被沿海人们拆除,不能放水灌溉湖田了,马堰人眼巴巴瞅着丰收在望的稻禾被烈日烤得枯黄,心疼不已,他们对黄婆既同情又埋怨,可是都无法可想。最后马堰人们对黄婆讲:“反正时间还不多,我们索性筹钱请您老人家只身赴京奏与皇上,告诉他过去降给我的圣旨被沿海人们骗走了……求他再下一道一样的圣旨给我们。”

    黄婆毕竟年老力衰,加上沿途跋涉之苦,到了杭州,早已有气无力。人们可以想象,像这么一位老妪,怎能再见到当今皇上呢?!一个无知的乡下人,一到繁华的京城,真所谓:“周仓翻进河里”什么都不知道。盘缠用尽,她只好心灰意冷地沿途求乞回家。一回到家,看见自己的茅草屋快要倒塌,再看到沿湖塘田里的稻早已枯死了,这时黄婆心如刀割,再想想没有脸孔去见人们了,趁着夜阑人静,悄悄来到湖凉亭悬梁自缢了。

    据说,当时黄婆因悔恨至绝,上吊杀身,阴魂不散。每逢天气恶劣时晚上要在湖凉亭上显灵,并且喊:“还我闸来!还我闸来!”过路人一听到这鬼号声,早已被吓得屁滚尿流。因为黄婆死时年纪很大,上下牙齿掉光,下巴瘪进,这形象人们记忆犹新,故此过路人一见到这显灵的鬼,都说她:“呒下巴鬼,呒下巴鬼!”

    从此以后,一到晚上这个湖凉亭的地方无人敢走过。直到1950年上半年,解放军要去解放定海前,他们都集中在黄沙湖水攻训练。他们把黄沙湖当作定海进行实弹练习。当时有这么一首民谣:“黄沙湖当定海,草绳当电线……”这时的黄沙湖日夜热闹非凡,凉亭也亦然,白天黑夜“噼噼、啪啪、轰轰、隆隆”响个不停,人们便从这时起对这个谈虎色变的湖凉亭不以为意了。

    (1987年,采录于石堰乡马堰村)

    马堰坝

    徐德尧/搜集 沈诚/整理

    据说在明朝年间,现在的这条从秦堰桥附近到长石板桥的大江在当时是没有掘通的,据说当时这是马堰一带做官的人按照风水特意设计的。俗语说“河直呒风水,人直呒家私”。

    那时从余姚县城方向运输过来的船只往往要进石堰下面的一个闸(名不详),过翁龙桥再往北进长石板桥和凤(鹤)凰桥来到马堰堰坝,经堰坝车上,向南航行,过秦堰(现杨成钊家)桥东首的龙泉桥后,才能驶向横河方向,同样凡是从横河驶向余姚县城去的船只也是按照上面航线绕道行驶的。

    后来,据说马堰堰坝后面不远的太守房村有一位太守的母亲整日整夜只听到:“哑!哑!哑!”的车夫车船的喊声,感到实在头痛。一天她的儿子(徐太守)返家省亲。儿子问母亲说:“母亲身体可还安康?”

    母亲对儿子说:“托老天爷之福,老身还健康,怨只怨,面前这个堰坝整日整夜的车船声使我整日整夜烦恼至极,整夜睡在床上总不能入睡,这样下去哦……”作为儿子的听了母亲的苦衷后,心里萌发了拆去堰坝的念头。他便立即修书到余姚县知县处说明从秦堰桥到长石板桥这一条江掘直的理由(方便来往船只,不必绕道马堰了),一面发动马堰群众把马堰堰坝拆掉。

    这样一改地理环境后,也应验了俗语:“河直呒风水,人直呒家私。”马堰的风水也随之破坏了。

    (1987年,采录于石堰乡马堰村)

    塘桥和盐塘

    徐连迁/搜集 张/整理

    当地人称之为塘桥的桥位于东山下山头至猫槽的路上,是东山下村塘南塘后的交通桥。

    明朝初年,美人山脚下是一片流沙海滩,沙滩后面是茫茫的海水。每年逢大潮汛期间,就有大量海水浸入,危害沿海居民和作物。

    当时由政府下令,百姓出钱出力,在沙滩边筑起了塘,塘下烧盐(当时制盐是用火烧的),塘上运盐。因此,群众就叫这塘为盐塘。

    随着岁月推移,海涂不断变迁,海塘不断向后建筑,盐塘后面便有许多移民来居住,他们开荒种田、捕鱼烧盐。陆上运输交通很不便,移民便在塘后,通过盐塘到塘南,掘了一条河,打通塘内河流,还在塘上架起了一座石桥取名为塘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塘桥虽经过几百年历史的风风雨雨,如今还是完好存在。可是当时的盐塘,只剩下一部分残迹,已为大多数人所遗忘,塘桥名称的来历,知道的人也为数不多了。

    (1987年,采录于石堰乡马堰村)

    七星桥来历

    龙钟/搜集整理

    七星桥坐落在横河街的中心,俯卧在东横河的粼粼碧波上,形如虹状。桥的北首是鳞次栉比的街屋商店,南有通往山区的公路,七星桥是慈溪和余姚两地有名的石拱桥。

    七星桥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以前有四条恶龙作孽,东横河经常发生水患。一天,有身佩七星宝剑的英雄路过,用宝剑砍死了四条恶龙,他的七星宝剑也化作了一座桥。所以,这座桥叫作七星桥。

    其实,桥名“七星”,不过是一种象征,取唐诗“北斗七星高”作个拟义罢了。

    这座桥有三个桥洞,是典型的三孔联拱石桥,中间石拱大,高四米多,宽六米左右,还有两个略小一些,对称依倚两旁。既减缓水流的冲击,又畅通船只,桥面宽三米,长约二十七米,两边设石栏,桥栏的四条石柱下面雕着张口凸眼的龙头,好像要腾飞。从桥堍到桥顶砌成二十八级石阶,每级高度相差只有四寸,人们跨起来毫不吃力,反而感到轻松愉快。桥顶平整如方台,远望四周风物,令人心旷神怡。

    低头细察,还能依稀看到桥石上精巧的荷花、荷叶、莲蓬和藕浮雕,可惜在“文革”时被砸了。惟桥拱两边石联尚可辨,“七曜横波南境北镇,三台锁浪左川右泉”是言石桥的地理位置和誉它的气魄不凡。

    据查考,七星桥建造于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后由清朝道光年间的孙家境人孙式出资修缮,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它的形体至今仍很牢固,当初建筑时没有一包水泥和一条钢筋,只用力学原理,将一块块石条砌起来,石条内的缝隙细密得连一小刀片也插不进去。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击,它仍巍然屹立。七星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方的文物。

    (1987年,采录于横河镇上河村)

    木莲桥的由来

    胡利君/搜集整理

    在湖清垫和上大河两村交界处,架着一座古老的石桥,这桥名叫木莲桥。

    相传很久以前,湖清垫和上大河这两个村子,好像冤家对头,互不往来,中间有一条河隔开,河上当然也没有桥。

    后来,上大河村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和湖清垫的一个大姑娘,两人隔河相爱,两家也应允了这门亲事,最后还获得了两村人们的谅解。大家觉得冤仇宜解不宜结,应当结束以往那种不正常的

    局面。

    因为没有桥,两家商议婚事时,总是隔着河放开喉咙喊叫,像打电话一样,说的和听的双方都十分吃力。

    随着婚期将近,那时候的新娘子是要用花轿抬上门的。抬着花轿去走大路吧,绕绕弯弯的,实在太远了。

    何不在河上架一座桥呢?两村人们想到一起去了。在热心人的组织下,他们有材料的出材料,有劳力的出劳力,有钱的出钱,很快在河上架起一座方便桥。

    这对新人成婚那天,爆竹震天,鼓乐动地,一顶披红结彩的花轿抬着新娘子款款来到桥上。两村的男女老少,眉开眼笑地涌到桥头,把欢颜笑语洒满两岸,两家的喜事,成了两村人们的大喜事。

    这就是木莲桥的来历。

    那么,为啥叫木莲桥呢?大概最早的桥是木桥,河面上又开着莲花,美丽的莲花象征着两村人民的友好团结,一年一年越开越兴盛。“莲”和“连”同音,也就是说,这座木桥把两村人们的心连在一起了。

    (1987年,采录于彭桥乡初级中学)

    三郎桥的来历

    王金娣/口述 陆成扬/搜集

    在上剑山村,有一座桥——三郎桥。但是,这桥为什么叫作三郎桥呢?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他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大郎、二郎和三郎。在他们小时候,父亲去世了,于是他们母子四人相依为命。这三兄弟很勤奋,也很节约,长大之后他们就更加节约了。

    后来,三兄弟搬家了,搬到了河的对岸,他们与母亲之间隔了一条河,而当时河上也没有什么桥可以让人走。于是,这三兄弟为了照顾母亲,便每日沿着河去别处绕一圈到母亲家。傍晚的时候,就按照原路返回。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天,大郎说:“一直这样也不是什么办法啊,走的路程多了,照顾母亲的时间就少了。”二郎想了想,说:“不如我们节省一些,将来在这一条河上造一座桥吧!”三郎拍手叫好:“好啊!这样我们看望母亲方便了,百姓们行走也方便了许多啊。”于是,三兄弟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钱,在河上造了一座桥。

    人们为了赞美这三兄弟的孝敬之心,为赞美他们为百姓无私奉献的品质,便以这三兄弟的名字来命名这座桥。于是,便有了“三郎桥”这一名称。

    (2014年,采录于横河初级中学)

    天香桥和瑞榆桥

    胡之基/搜集整理

    彭桥乡的天香桥村,是一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落,村民大都姓胡。

    这个村的东边有一条大江,名叫“跨龙江”,是南北重要通江。江上有一座石板大石桥,叫作“天香桥”。

    明朝时候,村里出过大官。这里曾经有好几根高大的旗杆和好几座功德石牌楼,矗立埋马大江边,还有巨大的荷花池遗址等。当时还流传过“孙胡两姓,在朝半京”的顺口溜。

    官宦人家多,树木花卉当然也种植得多,那时村里有两株桂花树长得特别高大,挺立在亭台楼阁之上,远远望去,黑压压的像两朵乌云。每当秋风送爽季节,桂花盛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便会传送到很远很远。过往的行人和船客,闻到这般桂花香味,都赞不绝口:“桂花这样香,恐怕天上也闻得到啦。”“这里的桂花香气真好闻,大概算得上天下第一了吧。”“牡丹国色,桂花天香,果然名不虚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